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偏误试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偏误试析

提要 |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理念先进,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生。由于基层教

育工作者的片面理解导致美好蓝图难以实现。本文从基层教学的观察入手,总结了目前教育

教学中的五大误区,并详细分析了其偏误原因。

关键词 |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 | G420

作者信息|马银成,男,1971年生,河南人,硕士,安顺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及外国文学研究,561000。

一、片面强调“探究式”学习,否弃“接受式”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转变。可是,有些教师理解的转变,就是把“探究式”与传统所说的“接受式”对立起来,彻底抛弃“接受式”。于是,凡“教学,必探究”,即使一些无法或无须探究的内容也让学生自己解决。其结果可想

而知,不仅教学速度慢,而且效果差。有人武断地认为,教师的“讲”是一厢情愿地传授知识,与“探究式”学习方式相违背。评课时,也常常听到诸如“教师讲得太多”的指责。事实上,“探

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并非完全对立。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教学规律的支持,都有其适

应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其局限性。“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

间接经验和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虽然接受性学习在过去也造成了简单模仿、重复训练、机

械记忆的弊端,但这些并非“接受式”学习的本质特征。探究式学习也并非适应于一切学习内容,也并非都是有意义学习。决定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科性质、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

方式。现代教育要把“探究式”和“接受式”以及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

在语文教学方法的认识上,那些只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是显然

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必须看到,语言没有一定的感性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据季羡林先生分析,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以综合为主。因此在语言

形态上,西方语言是具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以,语文的学习

不靠语法分析,而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被称为“人中之龙”的钱钟书,在12岁前,就可背诵“二十四史”,但是12岁前,他并没有享受高尚的“新学”教育,这种靠旧学、扎扎实实打基

础练成功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有王国维等不少大师。可见,语文知识的分析、传授并不是汉

语学习的唯一途径,体验、感受、积累、发现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途径。但是话说回来,必要

的接受性学习,记忆和训练也不可一概不用。当代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式

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

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并不一定

导致学生机械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法也并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针对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

械训练、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倾向而提出的。对克服教学中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弊病是很有好处的,但对传统接受式教学中合理的部分也不能一概否定,应在批

判的前提下,继承、发展、创新。不能一提接受性学习,就用自主学习否定之,要知道自主

学习也需要教师一定的知识讲解和传授做基础,否则,自主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不能一提训练,就以批为“机械训练”而全盘否定之。要知道没有个人扎实的基础、刻苦的学习,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探究是不可能深入,不可能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效果将会十分低下。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双基,没有系统的知识做基础,谈何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连基础知识都不过关的学生,搞“高、精、尖”是不可想象的。

二、过于强调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忽视对学生课文本身的正确理解。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语文课堂一天天由单

调走向丰富、灵活。然而,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无原则的多元化。以

前的阅读教学是唯课本论,是课文中心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课文的唯一正确的解释。

课文拥有话语霸权,学生只有听、记的份。现在呢?是群言堂了,学生拥有话语权了,却又

走向另一个极端。借用某教师的一个比喻:上课就像放鞭炮,擗哩啪拉一阵乱放,而教师却

抱定“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等信条,对其一概加以肯定。一位教师在参与某省某地的初中语文教学优质课评比后发现,参赛教师(都是各市层层筛选

出的优秀选手)基本上都是几乎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对学生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风

马牛不相及,或根本就一无是处,或对错误到荒唐可笑的地步的回答,不仅不愠不怒,不做

点拨引导,而且“竟能一味赞扬、鼓励”,似乎这样做就能体现出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这实在

是误解了新课程的精神。[1]语文有多义性,对同一语言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特别

是对文学作品,读者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但这不等于对文本可以任意解释。语文有模糊性,也有确定性,否则就无法成为交际的工具。理解是对语文形式的理解,意义建构是对语文形式、对作品的意义建构。脱离了文章的客观存在,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多样性、创造性,既不

符合阅读规律,更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忽视了规定性去作空中楼阁式的建构,文本就成

为一种可以随意扭曲的东西,语文课就会成为一门没有标准的、随意性的活动,这难道还可

以称之为“课”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不等于取消教学内容本身的客观性、确定性。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不同于课外自然状态下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掌握正确的方法去

认识客观真理,而不是停留在个人主观经验的局限中,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别人的话、文章,尊重别人的意见,而不是停留在个人偏见之中。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的吗?怎么可以因为尊重学生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创造性和开放性,就放任任意性理解呢?开

放性理解和准确性理解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两个轮子。只有同时转动两个轮子,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习;才能跨越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走向对学习内容深层的、正确的、最佳的理解和

把握。

三、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

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怕

被扣上“一言堂”,“满堂灌”的罪名,越来越少讲,有的教师提出“一堂课只讲4分钟”,把学

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整一堂课都让学生自己学习、活动、讨论、探究,课堂热闹

非凡,却没有教师的引导。例如,许多语文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课文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表面看似乎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独

特体验,然而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远没有达到对语文的欣赏水平,“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能够处理好文章的节奏、停顿、语气和情感吗?能够领悟语言之美、文学之美吗?因此教学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需要教师用栩栩如生的、声情并茂的讲解、示范将学生

带入那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之中,使他们愉快地感受、快乐地畅想,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就没有对话、互动和

交流,也就没有教学。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在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

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偏颇的。因此教学中需

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但也需要以教师的情感体验来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学

生的自主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它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

帮助。有不少课堂,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回答问题。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恰当与否,教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道:“你真棒!”、“你很聪明”、“你比老师说地还好”。课堂看起来

十分活跃,学生“动”起来了。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课堂能起到教

育的作用吗?能起多大的作用?一味地让学生“自主”,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加培养,放弃教

师的“主导”作用,放弃教师的引导、帮助、控制,难道不是失职吗?这事实上已经偏离了教

育的方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