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偏误试析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误区及对策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误区及对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打破传了统课堂的沉闷,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或多或少的阻碍着新课改的深化,具体表现为:一、教学目标的虚化1、教学目标不具体太宽泛。
如遇到散文就是美感教育,遇到诗歌就是意境鉴赏,遇到小说就是情节分析,遇到古文就是语言理解,没有针对一篇课文的一个课时来实实在在地找准一个具体的目标,从而导致语文课热热闹闹地上了那么多,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得靠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去增长和提高,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一位教师在执教《故都的秋》时,目标定位为通过美读想象美景,体会美情,做到目中有景、心中有情。
且不说忽略理解环节的美读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所营造的空中楼阁,单说几个“美”,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能真正实现得了吗?2、教学目标重“外显”轻“内化”。
“外显”即外在的表现,诸如讨论、辩论、表演之类,“内化”即知识技能的积累、意志品质的养成、审美情趣的熏陶等。
现在不少课堂教学打着“人本主义”的旗号,把“活动”当成唯一的教学形式。
无论是否必要,学生堂堂课都是眉飞色舞、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热闹无比。
其实课堂改革的根本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课堂形式不过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而已。
所以,“内化”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外显”是为“内化”服务的。
二、教学内容的缺失1、知识性的缺失。
新课程强调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在教学中只有并重才会相得益彰,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失之偏颇。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教学中确实都比较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能因此而消弱或放弃了原先双基教学的优势,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和教学的实效还是很有必要的。
2、层次性的缺失。
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时,都是就同一个目标、同一个问题,用同一个活动、同一个时间来面对全体学生,结果最终真正参与的始终就是那些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其余绝大多数学生都成了听众和“陪客”。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若干偏失浅析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若干偏失浅析内容提要: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语文课堂的面貌缤纷多彩,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做法。
本文所谈的几种现象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重视感受、体验,轻视字词等基本功的训练;二、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对语言的品味;三、片面理解“合作、交流”,轻视自主学习;四、问题太多,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够;五、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
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教师没有真正吃透新课程的精神。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关键字:语文教学偏失新课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研究上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语文课堂的面貌缤纷多彩,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笔者近些年在参加市、县及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既听到了许多精彩的语文课,也发现了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做法。
一、重视感受、体验,轻视字词等基本功的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对文本的感受和体验,很多老师也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
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往往整堂课都在让学生思考、讨论,谈感受或体验,却忽视了语文学习最基础的字词基本功的训练。
也许有的老师认为,课堂上专门拿出时间来学习字词是陈旧的课堂模式。
其实,我们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并不是说旧的东西一无是处,都要摒弃。
特别是像学习字词这样最基础的环节,尽管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这部分内容,但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也很大。
因此,如果将字词学习完全从课堂教学中剥离开来,那么,时间长了,学生的基本积累定会下降。
这样光有什么感受、体验又有什么用?而且,失去了这个最基本的积累,学生的其他能力也无从谈起,这应是不言而喻的。
二、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对语言的品味。
新的课程标准中建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误区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误区新课程标准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理念和架构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的曲解而走入教学的误区。
静心、理智地反思这些误区,对教师以后的教学定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ﻭ一、过分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弱化了自身的能力培养ﻭ由于新课标强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于是在教学中,不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训练,忽视学生读、背、写能力的培养,而是想方设法出花样,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忽视能力,抛弃训练,这样一来,彻底被“异化”了。
ﻭ作为真正面目的必须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机融合。
教学中也应该如此,该精讲的知识还要大力讲,反复讲;该训练的方面还需要训练,不能因为怕偏离人文性,而忽视的工具性。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的最基本要求,要让他们先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
有了基本的功底,然后才能谈上审美、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素养,也才能谈得上人文素养,课要始终坚持以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教学的根本,这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毋庸置疑的.二、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淡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把学生当做有一定潜能的人,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
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看书、讨论,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问题也没有适当的启发和指导。
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讨论,表面看来比较热烈,但究竟他们在讨论什么很难知晓。
殊不知,有些学生在自由讨论时,拉西扯,脱离讨论探究的问题,结果是一节课结束了,问题还没有解决。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很少,甚至没有,既浪费时间,又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又要强师的点拨与精讲作用。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误区及应对策略
在 语 文新 课 改如 火 如 茶 实 施 的 大 潮 下 ,语 文课 堂 教 提升 了学生 的人 文素养 ,但 却是 以削弱学 生 的基 本语 文训 学 面貌 发生 了根本 性 的变化 ,不 少语 文课 堂充 满 了生机 , 焕 发 出活力 ,涌现 出一大批 新课 例和 一些 好做 法 。但是 在
( 三 )倡导探究学 习,却显得过度 开放
! 1 .
一
我们 绝不 能模 糊师 生不 同的角色 地位 ,放 弃教师 职责 ,走
’
探 究 性 学 习是 针 对 传 统 学 习 的弊 端 提 出来 的 。传 统 向另一个 极端 ,使教 师角 色在转 换 中发生 缺失 ,走进 教师 的语 文 学 习 观认 为 ,学 习仅 仅 是 “ 学而 习得 ”, 是继 承 角色转换 “ 缺位 ”的误区。
教 学 实 践 中 , 我们 也 发 现 不 少 老师 的课 堂 过 于 追 求 “ 创
练为代价 的。 ( 二 )强化合 作学习,却忽视独 立思考
合 作 学 习 ,作 为 新 课 程 倡 导 的 三 大 学 习 方 式 之 一 ,
l  ̄f , U 开展 ,有利于 师生 间、生 生间 的情感 新 ”,其课 堂教 学 的实 际效果 与 《 语 文课 程标 准》 所倡 导 它在 语文课 上 的J 的 理念 相差 甚远 ,语文 课上 的异 常 “ 热 闹 ”,十八 般武 艺 沟通 和信 息交流 ,有利 于思想 的撞 击和智 慧火花 的进 发 ,
完 全忽 视 了学 生 的 自主探 究 。不让学 生对 问题进行 独立 思 升 ,这种 “ 平等 ”实 在无 多大意 义 。教师 与学生 的平 等 , 考 ,他 们就没 有 自己的独 立见解 。这就 使学 生在合 作 时没 是人 格上 的平等 ,但 绝非 是知识 占有 量和 能力层 次上 的平 有 了交 流 的欲 望 和 自我表 现 的信 心 ,很 多 学 生被 迫 只 能 等 ,也绝 非是 教学 中师生 角色上 的等 同。教师有 教师 的角 “ 袖手 旁观 ”, “ 坐享其 成”。 色地 位 ,学生有 学生 的角 色地位 ,在 新课程 课堂 实践 中 ,
反思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误区及对策
◎李斌娥新课改的实施,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扭曲新改革理念、偏离新课改方向的误区。
反思误区,提出对策势在必行。
一、加强综合性,不应边缘化新课改主张语文课程要打破学科本位,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要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的课程、其他的场合中学到语文,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我们在语文新课改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却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使语文边缘化、模糊化、空洞化。
譬如在讲蒲松龄的《狼》时就完全脱离了课文,将语文课上成了一节介绍与“狼”有关知识的专题课等。
这样做显然是对语文的极大误解,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荒谬的,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深刻的反省。
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时,教师要敢于跳出教材的框框,积极开发一些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同时要明确开展综合性活动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对话交流”不是“颠覆文本”新课程提倡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多元解读,强调阅读教学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并且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强调读者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
并不是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否定文本的地位及确定性;瓦解文本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与文本“反其道而行之”的“对着干”、“颠覆文本”。
这样的阅读教学是荒谬的,是对新课程“创造性阅读”精神实质的歪曲。
三、重视“拓展”、“迁移”,轻视文本的核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是这种拓展不是随意的,而是应该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正是语文本身。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误区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误区语文教学反思一、老师为主导,到底想把同学引向何方现实教学中,有的语文老师歪曲了新课程提倡的“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
课堂上,老师“胸有成竹”地抛出早已设计好的问题,然后组织同学思索、商量、回答,中间用示意,重复提问等总总手段,刻意地将同学的思维引向老师设计好的答案。
正如有人打了一个比方:老师事先挖好了坑,然后牵着同学跳进去,如听一位老师讲《董宣执法》时,老师出示了一道题目,让同学沟通商量:董宣未经审判便格杀了公主的家奴,你有什么看法?当时有的同学说:“董宣做得对,这样防止公主在官府审判家奴时利用影响放走家奴,表达了董宣的当机立断”。
但有一名男生极力反对:“课文选自《后汉书·酷吏传》说明董宣是一个脾气有些暴戾的人,他未经审判便擅自格杀了家奴,违背了法律是不正确的行为。
”正值笔者为这位男同学的细心和别具一格的答案暗暗叫绝时,没想到,授课老师开头“引导”同学说,封建社会官场腐败,董宣这样做是对的,表达了董宣秉公执法。
〔笔者按:此种答案是一本语文资料上的〕这样做无疑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同学,仍是填鸭式教学,莫非这就是“老师为主导”吗?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思想,生活阅历,我们不行能代替同学读书,代替同学感知,代替同学观看、分析、思索。
我们认为:导,即引导。
“引导可以表现为是一种启迪;当同学迷路时,不是轻易告知他们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同学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舞他不断向上攀登。
”同学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我们应当敬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心他们找到方法,学会思维,学会做人,做到真正的“授之以渔”。
二、口语交际,交际了没有口语交际课在语文教学中被摆到了重要的位置。
它是以往听说训练的升级,充分表达了课改精神。
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是:“能留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沟通。
”但在有的课堂上,成了一生讲完之后,另一名同学来评价该生的发言状况。
直面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偏差
直面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偏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受,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融入新理念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
可以说,当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已经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新时期。
但是,许多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
一、说自主,却被自由“撞了一下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要走进课堂,我们经常就会见到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学生可以自己去总结规律,自己评价学习效果。
这种学习方式,确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
但是遗憾的是不少教师认为这就可以完全放手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自主”而忽略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使得在阅读教导中学生自由过多,教师指导不足”。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彩池》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五彩池可以游泳吗?这是一个统领全文的好问题,教师本应引导学生从五彩池的大小、形状、水的色彩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然而,他却把学生分成几组,由一位学生担任主持人,各小组推出代表发言,而老师则坐在一旁,一言不发,成为局外人。
发言开始后,学生围绕五彩池“大”和“小”展开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一直到下课铃响,老师才鸣金收兵,夸学生大胆,敢于发表意见。
这样的讨论,看起来很激烈,实际上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点拨,使讨论走向歧路。
如此的“放羊式”讨论使该探究的问题变成了永远没有结论的悬念。
这样的谈论,能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吗?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同时坚持着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教师教的主体和学生学的主体性,只有坚持了这三个主体性,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才能产生一种平衡。
对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存在偏差的几点思考
对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存在偏差的几点思考李文山实行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育教学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教研形势确实喜人。
但是,笔者依然发现,有些人对新课程的认识有失偏颇,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必须予以纠正。
一、课程认识的偏狭在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不敢讲了,不会讲了,起码的知识传授也取消了,把教学任务交给了学生,由学生自学,比如自己查字词,自己找资料,自己分析课文、翻译文章,探究讨论一些前人已经得出结论的问题,自己出卷子测试,甚至有教师让学生自己找来几本书刊读一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随意拓展延伸,脱离了文本;有的随心所欲,杂乱无章;有的学生还胡说八道,教师也一味地鼓励,往往热热闹闹,学生说的多,但实际上华而不实,教学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了,课堂教学的成效有所下降。
笔者认为否定传统,一切推倒重来,是极不正确的。
事实上,任何一场改革都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在一片文化废墟上是不可能建设先进文化的。
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同样,课改绝对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恰恰相反,它反思了自古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国内外的教育实践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有益成分,可以说,支撑课改的理念虽有创新,但基本上是对传统教育精华的提取和扩展。
课程改革新理念要求师生互动,在情感、态度的交流中,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中学习,也与我们一贯倡导的“双边活动”有很大联系;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探究式学习,与孔子的“学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我们一直要求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其基本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新课程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这是对行为主义教育方式的继承;主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倡导师生之间的尊重、信任,这是对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继承;主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反思的能力,这是对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念的继承。
因此,新课程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闭门造车杜撰出来的,是有血脉般的历史承传性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及对策共5页word资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及对策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正朝着课改的理想目标逼近,发展是健康的,成绩是喜人的。
然而,经过笔者多年的认真审视,发现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误区。
笔者对这些“误区”从现象与根源两个视角加以深层解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来廓清弥漫在语文教改上空的迷雾,以期使语文教学走出误区,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成绩一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大多数语文教师已明确新课程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语文知识,而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教师角色的变化。
改变了过去语文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发布权威结论的角色形象,鼓励教师“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亲切感;三是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和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新的教学模式;四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课改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过去学生长期习惯了的模仿学习、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现成结论等学习方式悄然发生了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新课程强调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需要。
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在这一要求下,一些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出现了误区:1.把尊重学生等同于无原则的吹捧学生。
我们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见解有纰漏也应进行鼓励、赞赏并加以引导。
然而,表扬并非教育的唯一途径。
现在许多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堂用语就是“你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
殊不知,一味的赏识也许会变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
当课堂上两位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是含糊的肯定:“你们说得都有一定道理”,这样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偏失与对策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偏失与对策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偏失及原因分析1、单一、死板的学习方式。
重视知识灌输,强调背诵、模仿,忽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时甚至在教材的讲解上一味死读死背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课文和知识的整体理解能力仍不能得到足够提高。
2、以讲授课教学为主。
先进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等被大大低估,在实践活动拓展中还存在欠缺,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复杂的课文词汇的解释、示范地讲解中去了,缺乏其他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的有效活动。
3、教学认知片面化。
教学认知粗浅,忽略了学生的群体心理、文化背景与个别差异,忽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缺乏注重学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锻炼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也缺乏发掘教学资源的能力和创设多样化、有效教学环境的技能,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4、空间及时间利用欠妥。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安排灵活性不强,没有重视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缺乏有效的活动,即使在课堂上有活动安排,也不能触及到学生的灵魂,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不足。
二、解决偏失的对策1、探索新的学习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
改变讲授性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采取习作品等具体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研究,同时重视团体教学,让学生形成良性竞争。
2、丰富教学理论与技术。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软件,利用网络技术来突显精彩元素,使课文展示更生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这在不断的练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对文学语言节奏的感知认知,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
要加强教师学习,增强教师把握课文和知识的全面理解,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教学理论和课程实施的理解,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持之以恒的力量,多样化的教学可以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有自主性和情感充沛地完成教学活动。
4、畅通教育资源和交流渠道,形成多层次的包容性教育网络平台。
浅谈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浅谈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课改新理念似一股清新的春风,为语文教学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精髓理解得不够透彻,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几个误区。
一、因强调综合性学习,而迷失语文教学本性的误区。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目标、任务、以及学习方法。
学科之间有交叉,但绝不可互相替代。
我们不能把语文泛化,而当前语文课堂上泛化现象严重。
这主要是因强调综合性学习而忽视了对文本学习的现象。
如有位教师上《雷雨》,先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片段,接着又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整节课的教学只是联系电影进行分析,讲了电影知识和电影的欣赏,就是没有涉及语文的训练,尤其缺少对人物语言的咀嚼品味;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大讲特讲剩余价值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俨然一个政治老师。
语文课上得五花八门,什么味道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味。
我们一定要扭转这种作风。
要知道,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体。
语文形式是载体,上边负载的内容包罗万象。
如果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忽视了语文形式,语文课就会上成艺术鉴赏课、民俗文化课、手工制作课。
学校中几乎所有课程的教材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编写的,教师上课也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述的,如果教学中只着眼于内容,那么,数学、物理、化学也都是“语文课”了,这样,语文课也就没有独立开设的必要了。
所以说,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在了解“写了什么”之后,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才是语文阅读课的较高层次和主要任务。
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不至于异化为其他课。
二、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顾作者创作意图,由学生任意理解(曲解、误解)的误区。
现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为了强调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而不顾作者创作意图,由学生任意理解(拔高、曲解、误解)。
只要学生对文本有任何一个新的认识,哪怕这种认识是明显地歪曲或偏离了文本,都被老师视为一种创新、创造性的解读,老师不仅不进行合适的引导,相反还给予赞扬和鼓励。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误区及对策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误区及对策内容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新课堂”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表现在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存在着一些误区,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出一些对策,以作交流。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误区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误区一:语文教学突出人文性,淡化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
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却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
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误区及对策初探
文教师很少布置作业 , 语文课程的学习变得非常“ 轻松” , 语文 学习效 果甚至不如实施新课改之前 。 1 . 3过分注重课 堂教 学形 式的改变和创新
新课改实施以来 ,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 中学语 文课堂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 , 语 文教师打破过去教师讲 、 学生听 的传统模式 , 积极采用新 的教学模式 , 运 用新 的教学手段, 充 分 调 动 了 学 生参 与 语 文 教 学 活 动 的积 极 性 和 主动 性 。然 而 , 由于对 新 课 标 的 理 解 不够 精 准 和 深 刻 ,一 些 语 文 教 师盲 目采 用 多媒 体 教 学 手段 、 无序 组织 各 种 目的 不 明 确 的活 动 , 过 分 追 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和创新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沦为形 式, 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进 行。 2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对策初探
关键 词 新课 改 中学 语 文教 学 误 区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G6 3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中学 语 文 教 学 。
所谓新课改 , 就是为“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而 实施 的新 一轮 基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新 课 改是 上 世 纪 末 提 出 的, 其 目的是构 建 符合 素 质 教 育要 求 的基 础教 育 课 程体 系 。 目 前 ,新 课 改下 的 中学 语 文 教 学 已经 取得 了一 定 的进 展 和成 效 , 但是 由于部 分教 师 对 新 的语 文 课程 标 准 领悟 不 深 , 新课 改 下 的 中学 语文 教学 仍然 存在 一些 误 区 , 影 响 了语 文教 学 的顺利 进行 。 1 新 课 改 下 中 学语 文教 学误 区 1 . 1 认识 不到位 , 新课 改仍 然停 留在理论和政策层面 新课改是为深化教育改革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提 出的新 轮课程改革 。 一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教材改革 , 跟教学 活动没有多大关系 , 仍然按照过去 的方式上课, 新课改下的中 学 语文 教 学 与之 前 的教 学 并 没 有 本 质上 的区 别 。 由于受 应 试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误区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呈如火如荼之势在各大中小校中展开,巨大的主体作用正逐步地发挥出来。
广大教师也有所醒悟:深知学生需要的是学习方法,而不单单纯的知识,于是乎口号喊起来了,教师们也积极地行动起来。
孰不知一些教师的“新课改”只是一改以前的“填鸭式”、“满堂灌”式向“邯郸学步”式转变。
镜头一:某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采用的是分组讨论教学法,教授的内容是现代诗《石灰吟》。
教师范读课文后,问:“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小组讨论)。
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于是遵从老师的命令“讨论”。
二分钟后,教师敲了一下桌子——“讨论”完毕,指名回答,各小组同学陆续站起哑口无言,教师只得把答案公布于众:新体诗或自由诗。
“这种诗的特点是什么呢?”教师仍要求小组讨论。
众生哑然……镜头二:某语文教师在讲《“病从口入”和“食物相克”》这一驳论文时………师:“大家读的非常好。
本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同学们结合课文讨论后回答。
”生:“食物相克。
”师:“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造成这种错误认识的根由是什么?”生1:“一种是微生物感染。
”师:“你说得很对,你得过这种通过微生物感染的病吗?我们怎么预防呢?”生1:“得过,那次是因为………”生2:“我也得过,是因为……”这样接二连三站起来十几名学生都谈自己得过这种病及预防的措施,而且都得到了老师的褒扬。
如此这般等五种病因都谈完了,全班没有站起来谈问题的同学寥寥无几,然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谈得都很好,大家都能积极勇跃地回答问题,希望继续发扬。
以上两组镜头,叫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正在与新的课程改革一起成长,教师们更想使学生学会更多的方法,但这是一种“邯郸学步”式的教学,并不等于新的课程改革。
为什么会在教学中出现这种误区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认识不够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许多教师把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让人感到一种全新的气息。
然而,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课标领悟不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出现几个误区。
一、分组讨论成了形式前不久,我们到一课改实验地听了几节课。
这些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都采用了分组讨论(大多是信马由缰式的讨论)。
而后,被冠以好听的名字──合作学习。
他们认为这就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确实,外表上看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议论纷纷,与传统教学观下的课堂完全不一样。
实质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有的在玩,有的默不作声。
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所以,讨论时,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以及自身承担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参与,才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
否则,只不过是个形式。
特级教师程惠萍在执教《田忌赛马》时,组织学生表演“孙膑献策”这一节就处理得很恰当。
首先,她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讨论。
讨论前明确:只有三个角色,剩下的一个人就当导演。
讨论后与全班交流时,程老师先抽一个组上台准备表演,接着,问其他同学:“你们(未表演的同学)是谁?”“观众。
”学生齐答。
程老师立即纠正道:“不,是导演,注意观察他们哪些地方演得不好。
”程老师很巧妙地给每位学生定位,让他们都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
二、滥用表演去年,在一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几乎每位参赛者都用了表演法。
其中有一人执教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居然让学生表演杜甫老态龙钟的模样,这简直是弄巧成拙。
不仅没给教学增色,反而让教学一败涂地。
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编、演课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创新精神,还让课堂“活”起来。
然而,这一方法的应用,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这位教者既没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也没把重点放在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上,他设计的这一段表演与此毫无关系。
浅析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浅析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走进语文课堂几年了,实事求是地讲,在这几年里,我们的语文课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地尊重,教师也有了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
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不再仅仅是考试的道具,更是滋润学生心灵的清泉。
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使语文课越上越不像语文课了,没有了“语文味”,变成了“大杂烩”,变成了“四不象”。
无限制无目的地扩张语文的领地,使“语文”这个本来就争论不休的概念更加模糊不清了。
1、凸现“形式”,淡化“双基”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些不出彩的字词教学,那些考试中不再涉及的语法、文体、修辞等内容慢慢地淡出了语文课堂。
好象谁在讲这些内容就跟不上形势了,落伍了。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
但这些“繁华”过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花枝招展”的课堂设计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潜心解读,更谈不上心灵的触动,精神的对话,一晃而过,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件,留给学生回味的也只能是几声喀嚓喀嚓的声音和几张美丽的图片了。
乱哄哄地讨论看似热闹但大多缺少明确的指向,学生海阔天空,甚至胡言乱语,却一概受到表扬鼓励,说你有新意,他有创新。
为了很好地体现“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这句不知谁说的名言,许多老师无论什么内容一律把拓展延伸放在首要位置。
课文的朗读,语句的理解大概也就十几分钟,接下来就让学生讨论这些盲目拓展的问题2、讲台做秀,失却自我听了几节旨在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公开课,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为了追求语文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老师们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会唱歌的老师在课堂引吭高歌;会跳舞的老师在学生中翩翩起舞,会画画的老师在台上挥毫泼墨。
我想如果会武术的老师是不是要拿十八般兵器在教室逐一亮相,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电视里的才艺展示。
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的误区探析
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的误区探析摘要新课改中容易出现的几大误区,其中包括对旧方法的忽视和对新方法的误解,并指出了正确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发扬一些好的传统方法,如多读、多背、多写等在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应该避免在新方法的实施中出现片面化的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旧两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误区传统教法多媒体合作学习新课改实施至今,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进入一些误区。
毕竟新课改代表着一次语文教育转型,这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许多老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也属正常现象。
但当大多数人在讨论新课改之“新”时,指出实践中的一些误区也是很有必要的。
事实上,某些误区的产生也是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解而造成的。
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几种误区。
一、误以为新课改就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教法我们常说“除旧立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背弃。
在力求创新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好的传统教法,特别行之有效的教法。
更何况新课标中并不排斥这些方法的。
那些认为在新课改环境下一切都要创新的想法实际上都是不了解教学规律、不了解新课改的特点的。
这些应发扬的传统教法有如: 1、多读,多读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古人早已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验之谈都体现了多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教育中,多读至少可以起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因而多读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
我们在新课改中仍需大力地提倡。
2、多背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事实上,这也是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名人也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偏误试析提要 |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理念先进,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生。
由于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片面理解导致美好蓝图难以实现。
本文从基层教学的观察入手,总结了目前教育教学中的五大误区,并详细分析了其偏误原因。
关键词 |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偏误分析中图分类号 | G420作者信息|马银成,男,1971年生,河南人,硕士,安顺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及外国文学研究,561000。
一、片面强调“探究式”学习,否弃“接受式”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转变。
可是,有些教师理解的转变,就是把“探究式”与传统所说的“接受式”对立起来,彻底抛弃“接受式”。
于是,凡“教学,必探究”,即使一些无法或无须探究的内容也让学生自己解决。
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教学速度慢,而且效果差。
有人武断地认为,教师的“讲”是一厢情愿地传授知识,与“探究式”学习方式相违背。
评课时,也常常听到诸如“教师讲得太多”的指责。
事实上,“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并非完全对立。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教学规律的支持,都有其适应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其局限性。
“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和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
虽然接受性学习在过去也造成了简单模仿、重复训练、机械记忆的弊端,但这些并非“接受式”学习的本质特征。
探究式学习也并非适应于一切学习内容,也并非都是有意义学习。
决定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科性质、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要把“探究式”和“接受式”以及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
在语文教学方法的认识上,那些只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是显然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必须看到,语言没有一定的感性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据季羡林先生分析,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以综合为主。
因此在语言形态上,西方语言是具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
所以,语文的学习不靠语法分析,而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
被称为“人中之龙”的钱钟书,在12岁前,就可背诵“二十四史”,但是12岁前,他并没有享受高尚的“新学”教育,这种靠旧学、扎扎实实打基础练成功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有王国维等不少大师。
可见,语文知识的分析、传授并不是汉语学习的唯一途径,体验、感受、积累、发现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途径。
但是话说回来,必要的接受性学习,记忆和训练也不可一概不用。
当代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式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
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并不一定导致学生机械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法也并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针对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倾向而提出的。
对克服教学中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弊病是很有好处的,但对传统接受式教学中合理的部分也不能一概否定,应在批判的前提下,继承、发展、创新。
不能一提接受性学习,就用自主学习否定之,要知道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一定的知识讲解和传授做基础,否则,自主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不能一提训练,就以批为“机械训练”而全盘否定之。
要知道没有个人扎实的基础、刻苦的学习,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探究是不可能深入,不可能发展的,探究式学习效果将会十分低下。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双基,没有系统的知识做基础,谈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连基础知识都不过关的学生,搞“高、精、尖”是不可想象的。
二、过于强调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忽视对学生课文本身的正确理解。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语文课堂一天天由单调走向丰富、灵活。
然而,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无原则的多元化。
以前的阅读教学是唯课本论,是课文中心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课文的唯一正确的解释。
课文拥有话语霸权,学生只有听、记的份。
现在呢?是群言堂了,学生拥有话语权了,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借用某教师的一个比喻:上课就像放鞭炮,擗哩啪拉一阵乱放,而教师却抱定“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等信条,对其一概加以肯定。
一位教师在参与某省某地的初中语文教学优质课评比后发现,参赛教师(都是各市层层筛选出的优秀选手)基本上都是几乎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对学生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风马牛不相及,或根本就一无是处,或对错误到荒唐可笑的地步的回答,不仅不愠不怒,不做点拨引导,而且“竟能一味赞扬、鼓励”,似乎这样做就能体现出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这实在是误解了新课程的精神。
[1]语文有多义性,对同一语言形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读者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但这不等于对文本可以任意解释。
语文有模糊性,也有确定性,否则就无法成为交际的工具。
理解是对语文形式的理解,意义建构是对语文形式、对作品的意义建构。
脱离了文章的客观存在,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多样性、创造性,既不符合阅读规律,更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忽视了规定性去作空中楼阁式的建构,文本就成为一种可以随意扭曲的东西,语文课就会成为一门没有标准的、随意性的活动,这难道还可以称之为“课”吗?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不等于取消教学内容本身的客观性、确定性。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课外自然状态下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掌握正确的方法去认识客观真理,而不是停留在个人主观经验的局限中,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别人的话、文章,尊重别人的意见,而不是停留在个人偏见之中。
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的吗?怎么可以因为尊重学生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创造性和开放性,就放任任意性理解呢?开放性理解和准确性理解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两个轮子。
只有同时转动两个轮子,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习;才能跨越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走向对学习内容深层的、正确的、最佳的理解和把握。
三、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
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然而在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怕被扣上“一言堂”,“满堂灌”的罪名,越来越少讲,有的教师提出“一堂课只讲4分钟”,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整一堂课都让学生自己学习、活动、讨论、探究,课堂热闹非凡,却没有教师的引导。
例如,许多语文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课文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表面看似乎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然而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远没有达到对语文的欣赏水平,“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能够处理好文章的节奏、停顿、语气和情感吗?能够领悟语言之美、文学之美吗?因此教学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需要教师用栩栩如生的、声情并茂的讲解、示范将学生带入那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之中,使他们愉快地感受、快乐地畅想,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也就没有教学。
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在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偏颇的。
因此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但也需要以教师的情感体验来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它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有不少课堂,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回答问题。
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恰当与否,教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道:“你真棒!”、“你很聪明”、“你比老师说地还好”。
课堂看起来十分活跃,学生“动”起来了。
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课堂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吗?能起多大的作用?一味地让学生“自主”,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加培养,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弃教师的引导、帮助、控制,难道不是失职吗?这事实上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方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在教学中,接纳学生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这并不见得与教师的引导相矛盾,相反,这正是教学相互依存的境界。
可如果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视而不见,教师还能说是称职的教师吗?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语言能力,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主动质疑的精神,但也必须与准确的知识与方法的获得结合起来,而这两方面都应该是教师的责任。
无原则的肯定、廉价的夸奖,不仅会引起思维的混乱,还会给他们的浮躁、任性推波助澜,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有学者说得好“语文教学是‘教’孩子,而不是‘哄’孩子”。
不切实际的赞许或许能带给孩子一时的愉快,却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四、过分强调综合性和人文性,忽视了语文工具性的一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主张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作为语言课程与教学的性质,从而扭转以前过于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的弊端。
从理论上,这个主张已成为多数教师的共同追求。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失误。
最普遍的是矫枉过正,就是热心于人文性、综合性的内容,淡化甚至失落了工具性的内容。
例如教学《叫三声夸克》时,有老师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去搞清相关的物理知识;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引出众多艺术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理念;教学《桃花源记》,重点去考证“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教学《心中的鹰》,聚焦“鹰”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等等。
把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统统拉进了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内容无限膨胀,有意无意地把对语言形式的感悟、对文本的把握丢在一边。
这样的教学看起来内容丰富,其实失掉了“语文味”,把语文课上成了“四不象”。
看起来观念先进,其实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简单化、表面化理解。
尽管工具性、人文性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新课程标准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这一目的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放弃工具性,片面强调人文性。
语文课的内容会设计到政治、历史、物理、数学、音乐、美术等各个领域,但不能因此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这些。
“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种语文学习,但是反过来说就完全错误。
”[3]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和落脚点应该是言语形式,这是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之处。
当然,为更好的把握言语形式,需要加深对言语内容的理解。
其中,包括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包括精神、情感等人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