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全解

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全解博士入学考试是评估考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全面解读博士入学考试大纲,我们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这一挑战,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本文将全面解析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大纲概述博士入学考试大纲是考试的依据和指导文件,它明确了考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对大纲进行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以确保备考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1.1 考试目标博士入学考试的目标是评估考生的学术能力、研究潜力和创新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对所申请的学科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1.2 考试内容博士入学考试内容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学科基础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概念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的了解程度;科研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的应用能力。
二、学科基础知识解析学科基础知识是博士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基础。
学科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考生在所申请学科领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学科的核心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并能够应用于研究和实践中。
2.2 方法和技能方法和技能是考生在博士研究中必备的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具体研究项目中。
2.3 学科前沿进展学科前沿进展是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了解程度的重要评判标准。
考生需要关注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了解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动态。
三、专业知识解析专业知识是博士入学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它考查考生对所申请学科领域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程度。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是考生在博士研究中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
考生需要掌握学科领域核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灵活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

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是迈向博士学位的重要里程碑,是考察研究生学术能力和科研潜力的一次严格考试。
本文将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准备三个方面,介绍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
一、考试内容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的内容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
考试科目分为两部分:学科基础知识和学术前沿与创新。
学科基础知识考察研究生在专业基础上的掌握程度,包括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等;学术前沿与创新则要求考生对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二、考试形式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形式。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填空题则涉及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而论述题则要求考生对某一学术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面试环节一般由专家组成,主要对考生进行学术讨论和深入对话,考察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
三、考试准备为了顺利通过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考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要全面复习学科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巩固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
其次,要关注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提高自己对研究领域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多参与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思维和表达能力。
最后,要做好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和复习。
总结:博士研究生学位资格考试是一次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全面考察,是展示研究生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潜力的重要机会。
考生要全面复习学科基础知识,关注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学术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和良好的时间管理,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迈向博士学位的更高阶段。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要求以各高校招生章程为准。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考试大纲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考试大纲(代码:)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1、《教育管理与政策》是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博士(专业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专业考试课程之一。
2、考试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二、考试范围1、教育管理基本理论;2、教育管理研究的主要新成果;3、宏观教育管理与政策动向;4、教育管理问题与改革;5、大中小学管理改革实践。
三、评价标准1、掌握教育管理基本理论;2、把握教育管理改革动态;3、了解和恰当评价主要教育管理政策;4、熟悉学校管理实践问题,能够有效开展学校工作研究。
5、准确了解和分析教育管理研究的主要进展。
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1、本科目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及试题结构:简答题占30%,论述题与案例分析题占70%第二部分考试要点1、教育管理的思想的发展与比较2、教育管理原则及其应用3、教育管理组织的变迁和结构优化4、重大教育政策、法律与管理制度5、教育管理研究动态5、教育行政管理与改革6、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7、学校领导与学校发展8、当代教育政策热点分析第三部分试题举例一、简答题(30分)1. 简述行为科学对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
2. 比较分析至少两种主要类型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不足。
3.如何理解我国高校(或中小学)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二、论述题(70分)1. 论学校管理育人及其创新。
2.试分析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展与趋势。
3. 请结合实际论述全面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第四部分参考书目1、新编教育管理学,吴志宏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高等教育管理,杨德广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3、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作者:杨东平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
博士入学考试

博士入学考试博士入学考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人们对于AI的研究和应用需求不断增加,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成为许多人的梦想。
博士入学考试是申请博士学位的第一步,积极参与准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博士入学考试的内容和难度因不同学校和专业而异,但总体来说,考试主要目的是评估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和个人才华。
具体的考试科目和题型可能包括学科综合知识测试、专业知识测试、英语语言测试和面试等。
因此,考生需要针对自己所申请的专业和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首先,考生需要全面了解所申请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
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专业书籍等,可以帮助考生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了解前沿动态可以帮助考生展现自己对专业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兴趣。
其次,考生需要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自己所学的知识。
这可以通过制定复习计划,按照章节或者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做习题和模拟考试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和提高解题能力。
除了学科知识的准备,英语语言的能力也是博士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体现在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
考生可以通过刷题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此外,积极参加英语角、口语培训班等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流机会,也能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面试环节是博士入学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除了对考生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估外,面试还可以考察考生的研究潜力、学术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因此,考生需要准备面试所需的材料,包括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推荐信等。
在面试过程中,要保持自信、大方,积极回答问题,并与面试官进行良好的互动。
博士入学考试的准备不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考生具备坚定的目标和毅力。
不论考试结果如何,重要的是能够从准备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所有参加博士入学考试的考生都能取得好的成绩,顺利进入心仪的研究生课程。
教育学考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代码:2222)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1、《教育综合》是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设置的课程之一。
2、考试对象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二、考试范围1、教育基本理论;2、课程和教学论;3、教育管理;4、教师与学生;5、学习理论;6、学校德育、体育、美育;7、中国古代教育思想;6、中国古代教育制度;7、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8、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9、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10、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三、评价标准1、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与命题;2、准确把握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及教育实践演进的历史脉络;3、了解教育基本理论及教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4、能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1、本科目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及试题结构:简述题占30%--40%,论述题占60%--70%五、参考书目1、袁振国编著:《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本质三、教育目的四、教育与社会发展五、教育与人的发展六、课程与教学七、教育制度八、学校管理九、教师和学生十、德育、体育、美育十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十二、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演进十三、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十四、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进十五、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十六、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进第三部分试题举例一、简述题1、试谈你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2、谈谈体育对丰富学生闲暇生活的重要意义。
3、扼要评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真题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真题回顾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真题已经发布,本文将对此次考试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和分析。
考生们可以通过本文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重点,为备考提供参考。
一、综合理论题2023年教育学真题的综合理论题主要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管理三个部分。
教育学基本理论部分涉及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学说。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各个学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学派等,并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
教育学研究方法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并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选择适用的研究方法。
教育管理部分重点关注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育政策与改革等,并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专业知识与应用题专业知识与应用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这一部分,考生需要详细了解教育学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等,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考试还会针对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论述,要求考生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三、论文写作题论文写作题是教育学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是否具备深入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在论文写作题中,考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题目可以涉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者对某一教育理论进行批判性分析等。
考生在论文写作中需要清晰地提出问题、进行文献综述、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
总结: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真题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需要具备研究和写作的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教育学)

华东师⼤大2010年⽐比较教育1.试述⾯面向新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你觉得有何重⼤大意义。
2.谈谈你对“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有积极作⽤用”这句话的认识。
3.你对⽇日本教育制度的弊端是怎么看的?4.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如何利⽤用社区资源的?你认为我们的幼⼉儿教育机构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有哪些?应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华东师⼤大2011年⽐比较教育1.请你总结⼀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教育的特点,对法国的国家发展有何帮助。
2.论述: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谈谈你的认识。
3.1947年郎之万--华伦教育改⾰革⽅方案的改⾰革六原则及其意义具体有哪些不⾜足和优点。
4.请你阐述德国教师资格证书的特点,它的推⼲⼴广对德国的教育有哪些积极意义。
华东师⼤大2012年⽐比较教育1.请你简述英国1972年《詹⺟母⼠士报告》中关于师资培训的三段试师范教育,有何重⼤大意义。
2.“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向。
”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3.请你试论述英国视导制度的内容以及皇家督学的主要任务。
4.请你谈谈⽇日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政策制定⽅方⾯面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何重⼤大启⽰示。
华东师⼤大2013年⽐比较教育1.法国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你认为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为什么,请你说出你的看法。
2.试论述前现代儒家传统中的⼉儿童与⻄西⽅方⼉儿童的⽐比较。
3.德国资助与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英国“幼⼉儿凭证计划”的基本涵义是什么?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北师⼤大2005年⽐比较教育1、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理念、制度层⾯面的差距 2、国际⽐比较视⾓角谈课程改⾰革原则3、⽐比较教育对认识教育现象规律的作⽤用4、⻄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教育理论模式5、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影响。
XXX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XXX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1.教育与自我教育2.导生制与导师制3.学历与学力4.毛入学率与净入学率5.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二、论述题1.我国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2.当代世界出现了哪几种教育思潮?三、评论题1.高考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在大城市出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是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参考答案]一、概念比较题1.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除了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之外,还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变化的活动。
自我教诲:广义的自我教诲指受教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
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
狭义的自我教诲即自我批评,是德育的一种方法。
自我教育应届于教育,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
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2.导生制与导师制导生制:19世纪中期,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已有250万学生,师资成为问题,于是教会人士XXX在伦敦创立了“导生制”学校。
其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导师制:早在19世纪,XXX就实行厂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
导师不但要指导他们的研究,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诲以外的高等教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诲教学制度——导师制。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1、《高等教育学》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为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专业考试课程。
2、考试对象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二、考试范围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及相关经典著作;2、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3、高等教育思想、制度、组织与技术变革及其影响;4、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质量保障与评估;5、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6、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三、评价标准1、全面掌握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学研究动态。
2、准确理解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
3、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4、能利用所掌握的高等教育理论分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思想或观点。
5、能对高等教育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1、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及试题结构:简述题占30%,论述题占70%。
第二部分试题举例一、简答题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基本要点(10分)。
2.学科专业设置与院系设置的关系(10分)。
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10分)。
二、论述题1.试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
2.何谓大学章程?大学章程应涵盖哪些内容?为什么?(25分)3.你如何评价下述观点,并谈谈你对某些高校将教师区分为研究岗、教学研究岗、教学岗的看法(25分)。
“发现和教学是两种迥异的职能,也是迥异的才能,并且同一个人兼备这两种才能的情形并不多见。
整天忙于把自己现有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人,也不可能有闲暇和精力去获取新的知识。
探寻真理需要离群索居,心无二用,这是人类的常识。
最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思考对象极为专心致志,不许别人打断。
他们心不在焉,行为怪僻,或多或少对课堂及公共学校退避三舍。
XXX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学)

XXX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
育学)
XXX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学)
专一:教育原理;专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原理:(共四题,每题25分)
1、论教育的自主性及教育。
2、分析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社会特征,教育特征以及对中国教育学理论的挑战。
3、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当前教育公平的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推行义务教育的实践策略。
4、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角度,述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
(提示:接下来有三页纸的指标体系的描述,答题可以从效度、信度以及推广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基本上从评价角度把指标体系评述清楚)教育心理学:(共四题,其中1、2两题各20分,3、4两题各30分)1、知识、能力和研究方法(也就是研究策略)是心理学中通常关注的问题。
请
(1)用教育心理学常用的操作性定义的方式定义上述三者;(2)分别指出其
亚类并举出实例。
2、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理论的三大重要类别,(1)请分析上述三大类的基本实质;
(2)根据其适用价值做出评判。
3、问题解决中尤其需要的是创造力。
请回答
(1)当前关于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新发现。
(2)教师在教学中的突破口。
4、(1)当前关于动机研究的新进展、新发现。
2024年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

2024年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2024年了,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终于发布了。
作为一名渴望进入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的教育工作者,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这份重要的资料。
第一部分:招生信息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中首先呈现的是招生信息。
招生方向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师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
每个方向都详细介绍了报考条件、招生计划以及考试科目。
这些信息对于准备报考的考生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二部分:考试大纲接下来,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给出了详细的考试大纲。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考试大纲是备考的关键。
大纲中列举了各个方向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使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
此外,大纲还提供了参考书目,供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第三部分:历年真题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还附带了历年真题。
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宝贵的复习资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考试题型和难度,从而更好地把握备考重点。
历年真题中的答案解析也能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第四部分:导师介绍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中还有一部分是导师介绍。
这对于准备报考的考生来说,是了解导师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志向选择合适的导师,并在报考时提前联系,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第五部分:学校概况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中还介绍了学校的概况。
这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学术平台等方面的介绍。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学校的情况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南师大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
阅读完南师大教育博士考博资料后,我对南师大的博士教育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我相信,南师大优良的教育传统、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将为我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舞台,让我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无论是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还是教师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我都对其中的一个方向充满了热爱和热情。
我希望能够在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深入研究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办法

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办法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办法学科综合考试是检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包括提前攻博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的必要过程。
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规范博士生的学科综合考试(以下简称综合考试),特制定本办法。
一、综合考试的目的在研究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之前,通过综合考试,考查研究生是否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考试的性质综合考试具有资格考试的性质,其结果是研究生能否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和分流培养的依据。
综合考试成绩达到优秀或良好者视为合格,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
综合考试成绩未达到优秀或良好者,视为不合格,不得补考,对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含提前攻博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对其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视具体情况或予以退学,或分流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在综合考试前,硕博连读研究生本人如果提出申请,经导师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同意也可分流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硕博连读研究生不论何种原因分流为硕士生培养或中断学业,都必须全额退还已享受的学校为硕博连读研究生设立的奖学金。
三、综合考试的范围所有博士研究生(包括提前攻博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研究生)都须参加综合考试。
四、参加综合考试的条件研究生在参加综合考试之前,应完成课程学习计划规定的80%以上学分的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
其中博士研究生(含提前攻博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研究生)必须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完成硕士生公共课程的学习。
五、综合考试的内容综合考试一般按学科、专业组织,题目应有一定的共同要求和多方面的综合性。
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
硕博连读研究生和直接攻博研究生的综合考试还包括外语水平的考试。
202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202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2401 科目名称:高等光学一. 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基本特性的认识和传播规律的了解,其中包括光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光波在金属及其表面的传播、光波在介观介质中的传播等,了解各种光谱仪的原理及其特性,包括光栅光谱仪、法布里-珀罗光谱仪、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等,了解光学相干的本质以及相干与光波模式的关系,了解光学成像的衍射理论,考查学生运用光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光学效应和现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光学发展回顾该的电磁波本质,电磁波的物质属性,物质的波粒二象性,运动介质中的光波。
2.光的电磁波理论光波的能量密度与能量流密度,坡印廷定理;均匀介质中的平面波与波阻抗;光波在阻抗突变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3.金属的光学性质与金属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的性质,金属表面与金属薄膜表面等离激元,二维材料表面等离激元。
4.光学偏振的表示光学偏振的琼斯矩阵表示,光学系统的本征偏振,光学偏振的相干矩阵表示与非完全偏振,偏振的斯托克斯参量表示,偏振度及其测量。
5.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光波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光波,折射率椭球与几何作图法求解平面波的折射率与本征偏振方向,单轴晶体,晶体界面上的折射,介质的旋光性,法拉第旋光效应,光传播的可逆性。
6.傅里叶变换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光学测不准关系,光功率谱,光脉冲传播与时间傅里叶变换,高斯光束传播与空间傅里叶变换。
7.光的衍射弗朗和费衍射和菲涅尔衍射,弗朗和费衍射条件,非光学系统的弗朗和费衍射。
8.衍射光栅光栅弗朗和费衍射,光栅的光谱分辨能力与光栅光谱仪,声光衍射与声光光栅。
9.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特性参数,法布里-珀罗光谱仪,法拉第旋光效应增强器。
10.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的传输矩阵,全方向任意偏振反射镜,渐变折射率薄膜。
11.光学相干光学相干的描述,横向相干与相干面积,纵向相干与相干时间,光学相干与探测器,相关函数,相干性的相干度描述,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光强相关。
博士入学考试科目

博士入学考试科目
博士入学考试科目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科目,另一部分是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一般包括英语、政治理论、数学、计算机应用等。
英语包括听、说、读、写、翻译等多个方面,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
政治理论考察考生对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的了解。
数学和计算机应用则考查考生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
专业科目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而有所不同。
如工程学科入学考试可能包括力学、材料科学、电子电气等专业科目;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入学考试则可能包括相应的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等。
总的来说,博士入学考试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面,考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 1 -。
北大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育明考博

导师预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考题-育明考博一、历年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考试分析招生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招考方式考试内容040106高等教育学2013年2人2014年2人2015年2人除校内事业编申请-考核制①“北大英语水平考试”12月27②专业笔试(高等教育学综合)③专业面试(A、学术潜力和研究设想B、学术基础和研究素质)育明教育考博课程部杜老师解析:1、从2013年开始北大教育学院的博士招生开始实行“申请-审核制”,与以往的考试制在考查方式、考查测重点方面都有所区别。
“申请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最终决定能否被录取的还是考试成绩(材料审核成绩不计入最终排名的总分)。
2、北大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5:13、材料审核中重点打分项:①科研成果(论文、working paper、参与课题)②外语水平③本硕院校④博士修习计划4、2016年报考北大教育学院博士的考生需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第一次组织,题型为:听力、阅读、作文)5、北大高等教育学专业包含四个博士研究方向:01.高等教育原理02.高等教育史03.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04.高等教育管理育明教育针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大考博资料、复习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893.241.226)二、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专业课参考书高等教育学综合:1.《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高等教育理念》,[英]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6.《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陈洪捷、施晓光、蒋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200111.《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贝磊、鲍勃、梅森主编,李梅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教育政策研究基础》,陈学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3.《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陈振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北大考博资料、复习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叩叩:893.241.226)育明教育考博课程部杜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育明考博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真题复习资料-育明考博一、清华大学教育学专业高等教育学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040100教育学(高等教育学)2015年4人2016年5人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32高等教育原理综合考试(面试)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清华大学教育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2、本专业有5位导师:王晓阳、叶富贵、李曼丽、史静寰、谢维和3、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大致相当于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5、同等学力考生在初试合格后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自然辩证法。
6、清华大学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清华大学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清华大学教育学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招生人数及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年份招生方式及人数公开招考报名人数报录比复试分数线2014年公开招考(10人)直接攻博(5人)65人6:1高等教育学:外语≧55,专业课≧75或者外语≧50,专业课≧85;教育技术学:外语≧45,专业课≧85;教育经济与管理:外语≧55,专业课≧80;2015年公开招考(4人)直接攻博(5人)48人6:1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本表格不包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人数,教育博士专业学位10月份考试。
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

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教育学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了大量的教育研究人才。
针对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请广大研究生考生按照招生要求合理准备,努力争取取得成功。
一、学历与学位要求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的第一条是学历和学位。
一般情况下,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要求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者硕士专业学位。
对于具有教育学或相关专业学士学位的考生,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再根据规定走博士研究生培养轨道。
二、学科背景要求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要求还包括学科背景。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学知识和基础,并且对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兴趣。
在报考之前,考生应当熟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
三、研究能力要求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对研究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研究基本功,包括文献查阅、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等。
在申请时,考生需要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研究计划,以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潜力。
四、科研成果要求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申请材料中,科研成果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
考生需要提供自己在学术上的成果或者发表的研究论文。
这些科研成果可以证明考生在教育学领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
五、综合素质评估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还包括综合素质评估。
学校一般会根据考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估。
在申请材料中,考生需要详细填写个人简历、自我评价、推荐信等,以便学校全面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
六、外语要求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要求对外语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阅读英文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
一些学校对外语成绩有特定的要求,考生应当按照学校要求提前准备外语考试。
七、面试要求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要求通常还包括面试环节。
学校会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筛选,通过后会邀请考生参加面试。
面试一般包括学术报告和问题答辩,考察考生的学术能力、研究背景、综合素质等方面。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中国选拔高水平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
这项考试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考试通常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初试一般包括笔试和外语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
复试则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通常包括专业面试和科研经验介绍等环节。
准备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考生需要系统复习专业知识,提高外语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创新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参加模拟考试、听取考前辅导课程、与其他考生交流经验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难度较大,竞争也较为激烈。
但是,通过充分准备和不断努力,考生有机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总的来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一项全面考察学生专业基础、外语水平、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的考试。
通过这项考试,学生将有机会接受更高水平的研究教育,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对于有志于从事高水平研究的人才来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一项必经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1、《高等教育学》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两门专业基础考试课程之一。
2、考试对象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同等学力人员。
二、考试范围
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2、高等学校的课程、专业与教学;
3、高等教育思想、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4、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5、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三、评价标准
1、全面掌握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学研究动态。
2、准确理解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
3、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4、能利用所掌握的高等教育理论分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思想或观点。
5、能对高等教育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1、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及试题结构:简述题占30%,论述题占70%。
五、参考书目
1、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伯顿·克拉克等著,王承绪等编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约翰·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主办)2000年以来各期。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特点。
二、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课程与专业。
五、大学的组织特性、内部结构与社会职能的变革与发展。
六、高等教育思想、制度的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
七、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八、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第三部分试题举例
一、简述题
1、试述通才教育观与通识教育观的联系与区别。
2、谈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中小学教学过程的联系与区别的看法。
二、论述题
1、试述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分析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高等教育学的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教材体系、经验体系(或工作体系)、理论体系。
请你谈谈不同体系高等教育学的特点,并着重谈谈你对建构理论体系的高等教育学的看法。
3、论述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