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是一门探究文学现象的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拓宽思维。

下面是一些文学概论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 什么是文学?答: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通过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文学是一种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2. 文学作品的特点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 言语性: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通过词语的选择、组织和运用,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 情感性: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 可塑性:文学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作品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体裁可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按内容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按时代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文学作品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描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理解。

- 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传承和传播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历史记忆。

- 情感交流:文学作品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的塑造,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生。

- 美的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艺术感受的传递,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5.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有哪些?答: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内容解读: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下 1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 下  1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下 1文学概论课后答案(下)(1)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1.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称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

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3.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word版第一章:文学基本概念1.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创作活动。

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1.2 文学的分类分类的标准:形式、体裁、题材、风格等。

主要的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1.3 文学的功能审美功能:提供审美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认知功能:反映现实生活,传递历史信息。

教育功能:传递道德观念,引导人们向善。

娱乐功能:提供精神寄托,放松心情。

第二章:文学作品构成要素2.1 语言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

文学语言的特点:形象性、音乐性、表现性。

2.2 形象文学作品中创造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文学形象的种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

2.3 情节文学作品中的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演变过程。

情节的作用: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2.4 主题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深层含义。

主题的体现:显性主题和隐性主题。

第三章:文学创作方法3.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真实、客观、细致地描写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杜甫、鲁迅等。

3.2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和创意。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李白、雪莱等。

3.3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反传统、实验性、意识流等。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卡夫卡、普鲁斯特等。

3.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反映现实生活,寄托理想。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高尔基、茅盾等。

第四章:文学体裁4.1 诗歌诗歌的特点:语言凝练、节奏韵律、富有想象。

诗歌的种类: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

4.2 小说小说的特点: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

小说的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

4.3 散文散文的特点:文字简洁、意境深远、表达自由。

散文的种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

4.4 剧本剧本的特点:对话丰富、动作性强、适合表演。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文学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第四版)1-7章(1)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等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再到文学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作品价值生成再到文学消费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

4(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一切文学现象,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分析、比较、评价,最后达到对它们作出科学的判断。

5(文学史: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按照历史的顺序研究总结过去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状况、经验和规律。

思考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以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文学概论 北师大精品课程共36页文档

文学概论 北师大精品课程共36页文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Fra bibliotek来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学概论 北师大精品课 程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课程名称:文学概论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 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1. 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 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4. 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和理解技巧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文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认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分析法: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 引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片段或者文学名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讲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文学是通过语言进行艺术创造的文化形式,具有情感表达、思想呈现和审美享受等特点。

3. 分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成为文学的读者,并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品封面或者摘录,引起学生对不同流派的兴趣。

2. 讲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如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

3. 分析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

第三课: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1. 引入:通过展示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2. 讲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时期的文学发展。

3. 讨论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文学作品对社会风气的塑造、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社会问题的反映等方面。

第四课: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和理解技巧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文学评论家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和理解技巧的重要性。

《文学概论》复习串讲讲义

《文学概论》复习串讲讲义

文学概论串讲第一、第二讲:审美活动的发生一.审美发生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

史前艺术证明,原始人类的活动中已经内含审美活动,虽然他们的审美活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审美活动,绝大部分与劳动生产、巫术活动、生命活动以及游戏不能截然分开。

这说明了审美活动有一个发生的过程。

二.审美发生理论辨析研究文学的起源,不仅能从发生学角度来解释文学产生之谜,而且能由此阐明文学与社会生活、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历代理论家关于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假说。

其中比较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大约有五种。

1摹仿说2 游戏说3表现说4巫术说5劳动说.6.神示说。

例证:1史前艺术遗迹,史前艺术已经有了按现代分类所说的造型艺术、舞蹈、工艺品、装饰品等。

2史前艺术与人类活动。

(一).摹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摹仿说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摹仿说。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认为诗歌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摹仿说,而摹仿说的本能植根于人的天性之中。

古罗马的卢克莱修、贺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似。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佐尼,既把诗看成是摹仿说的艺术,又把诗看作是游戏,实际上把文学的起源归之于摹仿说的游戏。

稍后英国的锡德尼,通过对印第安人原始文学的论述,指出文学产生于含蕴着教育和愉悦意味的摹仿说。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

这种理论直到十九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今天,用摹仿说作为艺术起源的动力的美学家已经不多了,因为事实上有很多现象,如人类的史前洞穴壁画是很难用摹仿说的冲动去解释的。

但摹仿说说仍有它一定的价值,它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是相通的。

一方面,对客观事物的摹仿说也是一种对事物的把握方式,它使人从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引起人心理上的快乐和满足。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文学概论”是阐述文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教材体系,也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几乎涉及了文艺学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要在根本上理解“文学概论”这个理论体系,要了解在这个体系之中的各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就必须关注其本体,说明它自身的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

知识点1:文学概论的性质“文学概论”是一门具有文学理论性质的课程体系。

从学科界限来说,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这三个分支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

文学史是在时间维度上具体地考察文学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文学史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2、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3、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4、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为核心对象所展开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文学概论”是对整个文艺学的一种理论阐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文艺学的各个主要问题的一个教学体系。

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学概论”应该有两种理解:1、“文学概论”是一种教材和教学体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理论体系。

它具有文学理论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并列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文艺学所采取的角度基本相似,因而它的理论特点是全面概括而不深入。

知识点2: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中文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文学有三大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

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

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3.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

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

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

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

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4.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

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

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5.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6.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7.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有三: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

8.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

文学概论(一)答案

文学概论(一)答案

文学概论(一)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家______,在谈到悲剧时,曾说悲剧有"净化"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则认为文艺的功能在于______。

2.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的关系,简而言之,题材是______;主题是______。

3.表演艺术是一种通过______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它包括______和______。

4.从文学审美反映的特质看,作品主题具有______、______和时代性。

5.所谓文学鉴赏的时代的差异,是指不同时代的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6.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7.西方现代小说发端于18世纪,______小说是第一代;19世纪的______小说是第二代。

8.创造诗歌意境的总的方法是______,它可具体化为两条途径,即______的方法和______的方法。

二、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6-15题为多项选择。

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 )A.德谟克利特B.柏拉图C.欧盖尼·弗尔龙D.柏格森2.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A.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B.席勒与斯宾塞C.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D.荣格与克罗齐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A.序幕、发展、高潮、结局B.开端、发展、结局、尾声C.序幕、高潮、结局、尾声D.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A.经验主义B.唯理主义C.实证主义D.实用主义5.语言艺术的最显著、最突出的特点是艺术形象的( )A.直观性B.间接性C.模糊性D.意象性6.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自然主义E.现代主义7.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之所以有阶级性,是因为( )A.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B.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特性C.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D.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头脑具有阶级意识E.文学存在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8.典型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A.性格内容浑然如圆的多侧面性B.性格内容由表及里的多层次性C.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D.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性E.性格上多种内容的杂然无序性9.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直感性B.理念性C.蕴情性D.想象性E.审美性10.从作品所描绘的内容来给诗歌作品分类,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A.叙事诗B.格律诗C.散文诗D.抒情诗E.戏剧诗11.依据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方式来给文学作品进行类的划分,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A.叙事类文学B.诗体类文学C.抒情类文学D.戏剧类文学E.影视类文学12.典型和意境虽然都是主客观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但各自统一的基点是不同的。

文学概论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文学概论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文学概论二、课时安排:共12课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功能;2. 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3. 分析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欣赏;2. 教学难点:文学创作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文学的基本概念1. 文学的定义与特征(2课时)2. 文学的功能与价值(2课时)第二课时: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1. 文学创作的本质与目的(2课时)2. 文学创作的规律与技巧(2课时)第三课时:诗歌创作1. 诗歌的定义与分类(2课时)2. 诗歌创作的技巧与欣赏(2课时)第四课时:散文创作1. 散文的定义与分类(2课时)2. 散文创作的技巧与欣赏(2课时)第五课时:小说创作1. 小说的发展与分类(2课时)2. 小说创作的技巧与欣赏(2课时)第六课时:戏剧创作1. 戏剧的定义与分类(2课时)2. 戏剧创作的技巧与欣赏(2课时)第七课时:文学批评1. 文学批评的定义与作用(2课时)2.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技巧(2课时)第八课时:中外文学史概述1.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课时)2. 中国现代文学史(2课时)第九课时:西方文学史概述1. 古希腊罗马文学(2课时)2. 欧洲中世纪文学(2课时)第十课时:近现代西方文学史概述1. 18世纪文学(2课时)2. 19世纪文学(2课时)第十一课时:20世纪文学概述1. 20世纪前期文学(2课时)2. 20世纪后期文学(2课时)第十二课时:文学创作实践与欣赏1. 文学创作实践(2课时)2. 文学欣赏(2课时)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文学概论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文学创作的乐趣。

《文学概论》第一章第三节 课件

《文学概论》第一章第三节 课件

互文性 克里斯蒂娃:互文性表示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一个符号 系统之间的互换;按照这种方式,一词多义现象也能被看成符号 多价性,即依附于不同的符号系统的结构。 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士朋誉之为千古绝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2.语言的文化意义 (1)语言观念的历史演变 什么是语言? 工具论语言观:语言是工具。
列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斯大林: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 达到互相了解。
文化语言观: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卡西尔《人论》:人是符号的动物。 拉曼·塞尔登:意识到语言是建构性(constructed)的而非传达 思想的工具,这是现代批评的特点。
(3)语言的先在性影响了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 和思想的形成。 禅宗: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俱非活路。 鲁迅:《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 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 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 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 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2)审美体验、感悟、情感等等,难以言说或言说不尽。 庄子: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文学概论教案》word版

《文学概论教案》word版

《文学概论教案》一、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分类,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文学的特性、文学的分类。

3.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二、文学的定义与特性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的定义,掌握文学的基本特性。

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文学的特性(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艺术性)。

3.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

三、文学的分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分类及各类文学的特点。

2. 教学内容: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寓言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四、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

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

3.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

五、文学鉴赏与批评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与批评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文学鉴赏与批评的方法(感受、理解、分析、评价等)。

3.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六、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批判思维。

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主题、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文学作品的道德意义。

3.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七、文学创作与作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过程,理解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方法。

2. 教学内容:文学创作的过程、作家的创作心理、作家的创作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作家访谈。

八、文学的历史与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

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

3.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

九、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电影等)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审美能力。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教案名称:文学概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不同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1. 文学概念的介绍和解释- 文学的定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不同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和区分;- 文学作品的元素分析(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

2. 不同文学流派的介绍及代表作品分析- 古代文学流派:诗、散文、戏剧;- 现代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幻想文学等;- 当代文学流派:后现代主义、女性文学等。

3.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判- 通过文学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 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批判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出问题或故事引发思考。

2. 文学概念及流派介绍(15分钟)- 讲解文学概念,分析其作用和重要性;- 分别介绍古代、现代和当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并列举相应的代表作品。

3. 代表作品分析(30分钟)- 选择几个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包括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要素;- 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文学作品欣赏(15分钟)- 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

5. 文学作品批判(20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文学作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互动讨论。

6.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小结当天的教学内容,并概括文学概论的重点;- 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并写一篇书评或个人感悟。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或教材中的相关文学资料2. 选取的文学作品或摘录,用于分析和欣赏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 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批判;3. 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4. 学生在课后的口头总结及理解水平。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童庆炳主编 <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文学概论教案》word版

《文学概论教案》word版

《文学概论教案》一、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与功能文学的分类与体裁文学的基本要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二、文学的定义与功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功能和价值2.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功能:审美、表达、启示、批判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三、文学的分类与体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分类和体裁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鉴赏能力3.2 教学内容文学的分类: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文学体裁的特点和欣赏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四、文学的基本要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2 教学内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4.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五、文学鉴赏与批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5.2 教学内容文学鉴赏的方法:感官鉴赏、理性鉴赏等文学批评的定义和作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六、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技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培养学生对文学技巧的认知和分析能力6.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文学技巧:象征、比喻、拟人、排比等6.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七、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主题的挖掘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层意义的探索能力7.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主题: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文学作品的含义:象征、隐喻、内涵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八、文学流派与历史背景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流派的发展与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历时性理解8.2 教学内容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系8.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九、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接受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接受的过程和因素的认识9.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传播:出版、演出、网络等文学作品接受:读者、批评家、社会反响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十、文学创作的伦理与责任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伦理原则培养学生对文学社会责任的认识10.2 教学内容文学创作的伦理:真实、公正、尊重等文学作品与社会责任:教育、启示、批判等10.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十一、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跨文化文学现象的认知能力11.2 教学内容比较文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跨文化文学交流与影响国际文学关系和比较文学批评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十二、文学研究的批评方法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培养学生运用批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12.2 教学内容文学批评的概念和功能主要文学批评方法: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文学批评实践和写作技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十三、现代文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的认识13.2 教学内容现代文学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和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和实践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十四、文学教育与文学批评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教育的意义和途径培养学生对文学批评的认知和参与能力14.2 教学内容文学教育的目的和方式文学批评的类型和写作技巧文学批评在教育中的应用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十五、课程总结与拓展阅读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培养学生对文学研究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15.2 教学内容课程主要内容的回顾和总结拓展阅读推荐:经典文学作品、文学理论著作等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任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整套关于《文学概论》的教案,涵盖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形式与技巧、主题与意义、流派与历史背景、传播与接受、创作的伦理与责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的批评方法、现代文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教育与文学批评以及课程总结与拓展阅读等多个方面。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文学概论》作业一一、选择题:1、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有(CE )A、世界观B、艺术观C、审美理想D、艺术才能E、生活阅历2、文学风格的特性包括(ABCDE)A、独创性B、稳定性C、单一性D、多变性E、多样性3、文学典型的魅力实质表现在文学典型具有(ABE )A、真实性B、新颖性C、诚挚性D、蕴藉性E、丰富性4、文学话语的基本特点有(BD )A、内指性B、精确性C、拒阻性D、潜台词E、心理蕴含性5.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包括(ABCDE )A、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B、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C、抒写真实感受D、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E、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6.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A、爱伦?坡B、马拉美C、兰波D、波德莱尔E、柯勒律治7.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思潮18世纪末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ABC )A、雪莱B、拜伦C、雨果D、左拉E、福楼拜8.即兴就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

即兴产生的条件有(ABCE )A、足够的材料储备与情感积累B、合适的气氛与契机C、综合心力的长久酝酿D、理智的参与与规范E、作家天赋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9.直觉与灵感有的不同在于(AB )A.灵感就是长久思索后的顿悟,直觉就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C、灵感就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就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D、灵感的发生就是可以预期的,而直觉却具有突发性E、灵感就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直觉就是感性认识10.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ABCDE )A、回忆与沉思B、想象与联想C、灵感与直觉D、理智与情感E、意识与无意识11.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包括(ABC )A、内指性B、音乐性C、陌生化D、潜台词E、动作性12.灵感的特点包括(ACE )A、突发性B、持久性C、创新性D、预知性E、偶然性13.人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 )A、理论性精神活动B、宗教性精神活动C、伦理性精神活动D、审美性精神活动E、物质性实践活动14.“表现”说与“摹仿”说相比的突出区别在于(ABC )A.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就是突出被摹仿世界的决定作用,而就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B、在文学批评问题上,表现说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C、在文学创作问题上,表现说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就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D、在作品的表现上,表现说注重写实而摹仿说注重写意E、在作品的体裁上,表现说擅长叙事类,摹仿说擅长抒情类15.接受动机的种类有(ABD )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受教动机D、批评动机E、借鉴动机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试题(正确\错误)1、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第一章:文学的基本概念1.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表达情感、思想和故事,具有审美价值。

1.2 文学的分类: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

1.3 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情节、人物、背景、主题等。

第二章: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体裁2.1 文学作品的风格:指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2.2 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不同形式的作品。

2.3 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第三章:文学史与文学批评3.1 文学史:研究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和变迁。

3.2 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解读。

3.3 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关系及其作用。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思想4.1 文学作品的主题: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寓意。

4.2 文学作品的思想: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4.3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的方法。

第五章: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鉴赏5.1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点。

5.2 文学鉴赏: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5.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第六章:文学作品的构成与创作方法6.1 文学作品的构成:语言、形象、情感、思想等元素的综合运用。

6.2 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创作方式。

6.3 创作技巧:象征、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第七章:文学作品与文化背景7.1 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7.2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7.3 文学作品与人类命运:文学作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注。

第八章: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家8.1 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文学流派。

8.2 代表作家:各个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

8.3 文学流派与作家作品的关联性。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国际交流与影响9.1 文学作品的国际交流:文学作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9.2 文学作品的翻译与接受:翻译对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性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有(CE )
A. 世界观
B. 艺术观
C. 审美理想
D. 艺术才能
E. 生活阅历
2、文学风格的特性包括(ABCDE)
A. 独创性
B. 稳定性
C. 单一性
D. 多变性
E. 多样性
3、文学典型的魅力实质表现在文学典型具有(ABE )
A. 真实性
B. 新颖性
C. 诚挚性
D. 蕴藉性
E. 丰富性
4、文学话语的基本特点有(BD )
A. 内指性
B. 精确性
C. 拒阻性
D. 潜台词
E. 心理蕴含性
5.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包括(ABCDE )
A.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 抒写真实感受
D.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E.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
A. 爱伦•坡
B. 马拉美
C. 兰波
D. 波德莱尔
E. 柯勒律治
7.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思潮18世纪末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ABC )
A. 雪莱
B. 拜伦
C. 雨果
D. 左拉
E. 福楼拜
8.即兴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

即兴产生的条件有(ABCE )
A. 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B. 合适的气氛和契机
C. 综合心力的长久酝酿
D. 理智的参与与规范
E. 作家天赋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
9.直觉与灵感有的不同在于(AB )
A.灵感是长久思索后的顿悟,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
B.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
C.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D. 灵感的发生是可以预期的,而直觉却具有突发性
E. 灵感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直觉是感性认识
10.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ABCDE )
A. 回忆与沉思
B. 想象与联想
C. 灵感与直觉
D. 理智与情感
E. 意识与无意识
11.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包括(ABC )
A. 内指性
B. 音乐性
C. 陌生化
D. 潜台词
E. 动作性
12.灵感的特点包括(ACE )
A. 突发性
B. 持久性
C. 创新性
D. 预知性
E. 偶然性
13.人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 )
A. 理论性精神活动
B. 宗教性精神活动
C. 伦理性精神活动
D. 审美性精神活动
E. 物质性实践活

14.“表现”说与“摹仿”说相比的突出区别在于(ABC )
A.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是突出被摹仿世界的决定作用,而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B. 在文学批评问题上,表现说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
C. 在文学创作问题上,表现说不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D. 在作品的表现上,表现说注重写实而摹仿说注重写意
E. 在作品的体裁上,表现说擅长叙事类,摹仿说擅长抒情类
15.接受动机的种类有(ABD )
A. 审美动机
B. 求知动机
C. 受教动机
D. 批评动机
E. 借鉴动机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试题(正确\错误)
1.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正确)
2.正误是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原意不尽一致但又看上去契合作品意蕴实际的情形。

(正确)
3.文学消费者同一般商品消费者具有共同处,同时又具有一种特殊性:精神享受特性。

(正确)
4.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产业,它的目的是生产出能够在文化与审美素养方面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的语言艺术作品——文学作品。

(正确)
5.作家的个人性格特征就等于创作个性。

(错误)
6.作家的人格和其作品的风格总是统一的。

(错误)
7.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社会生活环境。

(正确)
8.情感是艺术构思动力因素,理智则会制约束缚创造力的发挥。

(正确)
9.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发生的契机。

仅仅有文学创造材料而没有艺术发现,文学创造就无由发生。

(正确)
10.文学是在直接的审美风貌中呈现间接的意识形态性质。

(错误)
11.文学中的理智认识因素总是直接表达出来的。

(错误)
12.文学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是同步的:经济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就繁荣,经济发展落后缓慢,文学艺术就衰落。

(正确)
13.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及被描写的世界的过程,是有条件地接受,因而读者的阅读活动完全是被动的。

(正确)
14.读者阅读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本文,既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创造。

(错误)
15.注重表现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典范地体现在先秦就形成的“诗言志”说中。

(错误)
三、论述题:
1.举例分析抒情性作品中的情景关系形态。

答:情景关系的形态有如下5种: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缘情写景、因情造景、情景并茂。

1、借景抒情。

是指借助景物描绘而抒发情感、或把情感寄寓景物中的情景关系。

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诗中透漏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清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更映照出作者内心的轻快情愫。

2、融情入景。

是指把情感融会进景物的情景关系形态。

王维《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树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威石,日色冷轻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提议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优胜。

“泉声咽威石,日色冷轻松。

”泉水流过穿过峭立的崖石的声音像在呜咽;黄昏清冷的日光照着浓郁的青松。

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的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这里的咽于冷实则是诗人内心的情感。

3、源清写景。

也成移情写景。

指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然后将其移注于特定的景物之中。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

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此时,国破了,看到的萋萋芳草便觉得“深”。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敢于景。

即提笔之时,内心就充满国破家亡的离乱伤痛。

把内心的悲伤寓于眼前景物。

4、因情造景。

指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景。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于神往。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造出幻境、梦境一般的景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山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诗人有特意让出没掩映于迷蒙的言语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是典型的因情造情。

5、情景并茂。

是指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和相互生成的情景关系形态,情与景形成一种相互均衡的关系。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句诗人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德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诗人将
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词:“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清澈无暇、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诗歌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寂的楚山,烘托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