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策略诠释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一、概述中国经济的三元结构理论是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深刻剖析和科学概括。
这一结构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立体框架与核心动力。
在城乡层面,表现为传统农业经济、现代城市工业经济以及新型城镇综合经济体并存且相互影响的格局在区域发展上,则体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梯度差异及其互补协同效应而在产业结构上,是我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并致力于构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
具体来说,“三元结构”理论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力图通过深化改革与创新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制定适应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开篇陈述:简述研究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骨架和支撑,它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的增长动力。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复杂经济体系的国家来说,研究经济结构的构成、演变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通过分析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多方面的挑战。
通过研究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明确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重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还有助于我们提高经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问题与对策
车辆工程技术162理论研究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战略规划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蓝图,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挥棒”,能够引导经济向更为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所以提升对战略规划的重视度十分关键,做好这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1.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含义 为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在较长的时间,依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各方关系进行分析,对其达到的目标、指导思想、经历阶段、解决的重点内容等所必须采取对策的总决策和总规划。
1.2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兼顾全局原则。
区域经济战略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所以必须要兼顾整体利益,以大局为重。
第二,发挥优势原则。
我国地域面积较广,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势特征、气候特征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等都不相同,所以在发展区域经济、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对地区优势进行科学运用,这样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第三,效益原则。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在于取得地区经济效益,合理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能够以更少的投入取得更大的收益。
1.3 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好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够从全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明确方向、确定思路、做好引导。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站在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形势、发展方向基础上制定的,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之后制定的规划,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能够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通过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为其明确发展思路,这就能够使区域经济发展更为稳定有序、有规范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二,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进行战略规划的制定,能够及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检验,明确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是否与规划相符合,是否存在问题,或者存在不足等,通过这些分析和探究,能够及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从而及时解决这些缺陷,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成效的提升。
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诠释区域发展的内涵
式, 因为扩大再 生产不仅 是数量 的累积 , 同时也 要求 增长 比例 的合理化 , 这是我 国实现社会经 济和谐发 展的基本条件 。
、
主 义 经 济 增 长 的 理 论 ,而 马 克 思 对 扩 大 再 生 产 实 现 条 件 的 分 的 目标 要 求 。 ( ) 一 区域 经 济 增 长 与 经 济 发 展 析, 也就是资本 主义 经济实现稳定增长条 件的分析 。撇开 它所 经济增长是产 出的增 加( 总产 出和人均产 出) 区域经 济增 , 表现 的资本主义经济特有 的形式 , 际上 揭示 了建立在社会 化 实 长的过程不仅受 到现存 的空间结构 ( 区域 内经 济活动聚集程 如 大生产基 础上 的市 场经 济运行 的一个共 同规律 。对于指导 社会 和现有 的产业 结构 ( 工业化程 度影 响 )而且 特别受 到空 如 , 主义社会 的再生产 , 实现社会经 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度 ) 间结构 和产业结构 变化 的障碍和瓶颈。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 马克思在《 资本 论》 第二卷 对资本 主义简单 再生 产和扩 大 产业 组织和结构优化 为中心的一 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作 了深刻分析 , 于扩 大再生产马克思 提出 定范 围内进行 的以资 源开发 , 关 系列经济社会 活动。其实质是 通过具体的区域发展过程的实施 必须具 备两个 条件才有 可能实 现 ,即第 一部类 生产 的生产资 提升 区域发展能力 , 促进 区域 的全 面发展。 进区域人 促 料, 要大于 两大部类 消费掉 的生产资 料 ; 第二部 类生产 的消 费 和评价 , 口、 资源 、 环境 与社会经 济的持续 、 协调发展 。 表现为政治 、 社会 资料 , 要大于两大部类原 有工人和资本家有 购买能力消费需要 体制进 步 、 收入分 配合理 化 、 化教育水平 的提高 以及居 民劳 文 之和 。 两个不 等式, 这 不仅分别反映 了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扩 可持续发展 大再生产 中各 目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揭示 了在扩大再生产条 动条件 和生活条件 的改善 。在区域经济发展观 中 , 日益受 到人们 的重 视 , 满足 当代的需要 , 既 而没有威 胁到未来 件下两大部类在 生产规模上必须具备 的基 本数量关系 , 强调 了 代 的发展 。 资本积累 的重 要作用。由于扩大再生产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 个 区域 的经济增 长与发 展取决 于区域 内各因素之 间 的 展的基本 的生产方式 , 在本文 中主要讨论扩大再生产 的生产方
区域经济理论(人民大学,陈秀山)
出发点 ——区位条件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在社会生 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的,是社会发展过 程的结果 ——结构转换引起周期性经济危机,随着结构 转换引起了单个企业区位的急剧变动
二是,企业对它周边环境的利益有什么样的作用
2.1.1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两个条件
⑴ 相应的要素必须对企业的成本或者收益有影响 作用:非货币成本,如时间成本、不适应性;中长 期的影响作用,如妨碍创新能力
⑵ 这些要素在可拥有性、质量或价格上必须在区 域间存在差别
重要联系: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
⑴ 投入 ——自然资源 ——劳动力变化 ——货物和服务供应商结构 ——信息密集度和有关创新信息的通畅程度 ⑵ 产出 ——由于区位不同,市场进入会有重大差别 ——市场的区域结构取决于货物和服务延伸的范围:
地区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区域的发展也受到在那里选址的企业的影响
2.1.2 区位决策的长远性和不确定性
区位决策复杂性
迁移成本 不可逆性 不可流动性 各种因素的影响 信息处理 分析和规划技术 企业的经济生命周期 10至15年
区位决策不确定性
市场不确定性 技术不确定性
2.2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
1.3.1 区域经济学的对象与任务
➢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及产业布局学交叉而成,年轻
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
➢经济学研究的的对象与局限性
➢传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局限性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空间问题,即 地理
地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
地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摘要]地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地市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学科专业与地方社会的关联度、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及服务管理机构等是影响其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地市高校应更新办学理念、规划服务重点、构建服务体系、创新办学与管理模式、提升服务绩效,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方能实现学校与地方社会发展双赢。
[关键词]地市高校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地市为区域单位的经济地位日渐凸显,不少地市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区块中的新生力量,占据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崛起,地方高校也快速发展起来,许多没有高校的地市积极创办高等教育,一些已有区域高校的地市则积极谋求学校升格。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品位的提升越来越需要所在地市高校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地市也希望通过社会服务积聚教育资源,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互动发展的需要使地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成为必然。
一、地市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现状地市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有着地域、文化、社会资本、信息、成本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的存在,意味着地市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
但长期以来,地市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如何实现主动服务与积极依靠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许多地市政府虽然提出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落实。
一些改革开放较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虽然较为重视高等教育,却热衷于扩展校园,片面追求德政工程、形象工程,一些高校领导注重校园硬环境建设而忽视师资、学科和教学资源等软环境建设,对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实实在在地发挥学校在人才、智力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思考得不多;而一些欠发达地市,还看不到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性和动力源作用,不重视、不支持其发展。
这些都直接导致地方社会与地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相互隔离和脱节,严重制约地方社会与地市高校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前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各个地区经济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合作已成为国家之间进行利益交换的主要形式。
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最优利用。
2. 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各地区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促进整个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升级,从而提高整个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3. 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可以帮助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可以优先保障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从而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影响因素1. 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其影响程度也不同。
有些地区因为历史、地理和文化方面的相似性,更容易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政策环境政策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不同的政策环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国家、地区、城市的政策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政策环境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经济结构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经济结构会导致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方式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
四、相关政策1. 发展重点产业政府可以通过发展重点产业,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建立特色产业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可以帮助各地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 前言
区域经济发展前言.txt我不奢望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
真怀念小时候啊,天热的时候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光膀子!前言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正在改变着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结构。
在地区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省区市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和南北部的地带性差距正在拉大;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区域性矛盾愈加突出。
在这种趋势下,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问题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区域发展问题已成为中国跨世纪发展中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自1993年下半年起,中央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至1996年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与此相应的,中国各地区在实施中央调控方针、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方面出台了众多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与不同程度的效果。
今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强调“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若干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同时还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特征,“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过程”。
这是考察中国区域发展问题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中,区域发展政策已经成为各地区政府工作决策的核心。
决策的科学化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大局和在区域发展竞争中的成败。
为了区域发展决策的需要,各级政府需要把握全国发展的总态势,本地区实施的政策及其效果,相邻区域发展的基础、政策、结构的优势与缺陷等。
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的发展战略思路、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作出关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吸引资金、开辟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的竞争决策。
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问题在受到各级政府重视的同时,也成为地理学、经济学、区域科学等学科愈来愈重要的研究对象,成为高等学校教学和对全社会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课题。
第三讲 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
趋同检验: 基于多种传统计量方法 共采用了横截面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 及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并充分考虑了各 种方法中可能的模型,共计进行了32次计 量分析,最终均得到了据CART分析所得 的3个区域组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的结论,各 种趋同检验方法结果的互相印证,充分说 明了所得的结论是相当稳健的。
六、对协调发展的启示
集中在两点: (1)历史因素、结构因素及地理因素等3大因素, 以及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及相互作用力量等3股 力量在中国俱乐部趋同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并且,政府力量对俱乐部趋同形成的影响是 以其与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为中介而实现的。因 此,国家应该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及努 力提高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受教育程 度和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使 得其在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助推下,促进本地 区的经济增长,进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 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这个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90年代中后期为界,划 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纯粹经验性质的统计分析,特点是 采用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 等统计指标对中国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进行测度和 因素分解,由此观察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影响 因素,并得出相关的对策。 后一阶段始于1996年,特点是引入当时在国际上 已经流行的经济增长趋同性分析方法,对中国地 区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检验,从而使中国地区 差距演变的研究开始具有了理论基础,由此提高 了研究结论的解释能力。
趋同的基本内容:
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 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受收 益递减规律的约束,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 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 作用,从而导致区域之间人均收入或产出水 平趋向均衡。这样,尽管区域之间在发展的 初始阶段存在着经济差异,但如果它们的经 济增长条件相同或相似,那么,欠发达区域 的经济增长将会快于发达区域,它们之间的 经济差异将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
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雷清【摘要】以商洛市六县一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对商洛市2009年至2013年5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及原因.从自然区位因素、资本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等方面对商洛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县区的当地特色,从实际出发,提出商洛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62)006【总页数】6页(P115-120)【关键词】区域经济;不平衡;对策建议【作者】雷清【作者单位】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正文语种】中文商洛市地处秦岭山区,位于陕西南部,共六县一区,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县区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规模偏小,“强县”偏少偏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低下[1]。
商洛市为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全市经济发展整体滞后,在陕西省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偏低。
因而研究新形势下商洛市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状与原因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在研究经济差异的众多文献之中,以省际或以经济区为单位的较多[2]。
虽然这样划分易于从总体把握研究对象的特征,但却忽视了省市区的内部差异。
县域经济是我国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本文以商洛市六县一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对商洛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分析。
商洛市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6.27亿元;财政总收入42.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 727元和7 035元,增长11.1%和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16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84亿元、增长12.4%,全年共接待游客3 005.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3.29亿元。
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如下图所示:1.1 商洛市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总体特征商洛市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取得令人称赞的经济成就背后,也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3]。
地区经济增长
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在整个国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区经济增长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
地区经济增长一直受到政府、学者以及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地区经济增长。
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地区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地区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经济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社会福利也会得到改善。
地区经济增长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当某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时,其对周边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地区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地区经济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人口因素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口稠密的地区通常具有更为发达的经济。
资源因素也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地区通常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前景。
政府的政策和治理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也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政策和有效的治理可以为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也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当地区具备较为成熟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时,经济增长会更为稳定和可持续。
三、实现可持续的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的地区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各种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来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和投入。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地区经济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需要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同时也可以推动技术和产业的交流,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水平。
基于SVAR模型的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交互冲击效应分析_郭四代
受到众多质疑。 金融效率的发展水 国实际情况, 平( FE ) 选用贷款 / 存款来表示, 而投资水平 ( INV ) 则选用固定投资总额与 GDP 总额的比值来表示。 原始数据的获取主要来源于《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 、 1978 - 2013 年的《上海统计年鉴 》 料汇编》 和《上 , 海金融年鉴》 并基于上述指标各自定义计算整理 而得。 三、 实证分析及解释 ( 一)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 之所以对本文的变量取对数, 是因为考虑到 本文侧重的是变化幅度 ( 而非绝对值 ) , 同时也有 助于消除异方差。 本文侧重研究变量的变化幅度, 而非绝对值, 为了消除异方差, 对变量取对数。同时为确保变量 采用 ADF 法进行单位根检验, 并基于 SIC 平稳性, 最小化原则选择最优滞后阶数 ( 见表 1 ) 。假定 H0 存在单位根, 表 1 说明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I( 1) 。
INV INV ut εt = B FIN , A0 u FIN εt t PGDP PGDP ut εt INV INV εt ut = p -1 FIN 其中 ε FIN ut t PGDP PGDP εt ut
基于 SVAR 模型的区域金融发展 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交互冲击效应分析
郭四代 高 静
[ 摘要] 以 1978 - 2013 年上海市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 , 从短期约束和长期约束两个角度分别选用 SVAR 模型 的脉冲响应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影响 。 实证结果表明, 区域金融发展的正向冲击 “L 型” 对其自身产生 正响应, 而对区域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产生正响应 、 在长期内影响甚微; 同理, 区域经济增长 的正向冲击将会给自身带来恒定的正响应 , 而其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则是短期内的正响应 。 结构性方差分 解表明, 无论是区域金融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动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 , 其次则是来源于对方。 [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冲击效应; SVAR 模型; 金融规模 中图分类号: F127.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3926 ( 2016 ) 03 —0113 —08 作者简介: 郭四代( 1978 - ) , 男, 四川达州人,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 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 博士, 研究方向: 资本运作。四川 绵阳 621010 高静( 1984 - ) , 女, 河北保定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 任, 研究方向: 空间计量模型理论与应用 。上海 200433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及新区域经济观名词解释1、区域构造: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构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构造。
这种构造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
这种构造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
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构造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构造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正确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本钱,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及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开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开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课后答案1、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就是古典的区位论。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正确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及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
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产本钱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
2、区域经济问题及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20世纪20年代开场出现老工业区构造性的衰退现象,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展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开展。
虽然凯恩斯的理论并不是针对某一区域经济问题的,然而他所提出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思想对当时各国采取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很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开展到地区总体经济构造及其模型的研究;〔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 〔3〕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了包括运输、商业、效劳业、银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4〕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本钱、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目标。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课件第5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39
关键术语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五章 总部经济
40
思考题
1.如何从系统分析的角度 理解总部经济的概念内涵?
2.总部经济的形成 机理和价值链分析 哪些内容?
3.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包括哪些内容?
4.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是怎样设计 的?
5.总部经济对城市经 济发展的风险分析包括 哪些内容?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五章 总部经济
16
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一、从主流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来阐述总部 经济的经济学原理 5.替代函数模型:Y=f(X1, X2 ,..., Xt)
替代函数变量的基本特点:其一,与替代函数的因变量 具有相关性;其二,由公司总部直接控制和管理。
1.生产函数描述的对象时传统的企业,替代函数描述的是现代大型 企业 2.在现代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其下属的生产、服务单位被视为 是一个生产函数,而总部则是一个替代函数 3.下属单位对生产函数的管理提供的是企业的基础收益,而总部对 替代函数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基础收益而且还会产生替代增值收益
表5-7 不容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
影响因素
特征
向心城市化 城市郊区化
工业化;人口增长
城市中心区的形成和扩展,由外 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技术与经济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
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 济的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中心区进一步发展,出现市 郊区,向城市中心移民的速度减 慢,城市拥挤,市中心向城郊移 民,出现分散化趋势
第五章 总部经济
30
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4. 深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述评
国内地区经济差距的产生原因及调整措施
国内地区经济差距的产生原因及调整措施作者:周迪岫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11期摘要:地区经济差距的存在是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协同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为了缩小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为地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且取得了较大的实效。
但地区经济差距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多种因素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为此,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地区经济经济差距基尼系数泰尔系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各地区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各地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景象,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各地区经济差距仍相对较大,部分地区居民生活有待得到根本改善。
一、对于地区经济差距的不同理解从当前研究学说上看,地区经济差距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总量差距,二是综合差距。
首先,总量差距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总量或者人均经济总量上的差距,包括GNP差距、GDP差距以及国民收入方面的差距等。
其次,综合差距是指各个地区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等方面的差距。
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因素及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仍存在着较大差距,而缩小和控制这一差距,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必须明确地区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联合各地区加强合作、携手共进。
二、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测度模式1.泰尔系数。
泰尔标准系数是由泰尔在1967年提出的,主要用来衡量不同人群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并可以用来衡量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
当普通熵标准的指数C=0时,测量结果即为泰尔熵指数。
从理论上看,泰尔指数和基尔系数之间是互补的,前者能够很明显地表示出上层收入水平的变化,同时,对底层收入水平的变化也相对敏感。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1943年提出,是利用劳伦茨曲线定义的进行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用来衡量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状况的分析指标之一。
我国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特征、影响因素及增长效应
我国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特征、影响因素及增长效应一、引言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的小麦生产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多样,导致小麦生产的区位分布不均衡。
二、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的特征小麦生产区位集聚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聚集现象的情况。
我国小麦的生产区位集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1. 北方地区小麦生产占据主导位置。
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生产区,包括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
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的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
这与南方地区的气候、土地等自然因素有关。
2. 小麦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小麦的种植面积在逐年下降,从1997年的24000万亩下降到2019年的1.6亿亩。
这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耕地资源的减少、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3. 小麦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尽管小麦面积逐年下降,但是小麦产量在逐年增长。
主要归因于科技进步、新品种推广等因素。
三、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的影响因素1. 气候条件。
小麦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如温度、降雨、光照等。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的生长,而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支持稻米等作物的生长。
2. 土壤条件。
小麦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
北方地区多为平原地形,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宜小麦生长。
3. 政策支持。
政府对小麦的支持力度,也会影响小麦生产的区位分布。
政府的支持力度越大,小麦种植的面积和产量就越大。
4. 市场需求。
小麦的产量和种植面积是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越大,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就越大。
五、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的增长效应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的增长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小麦生产区位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
2. 提高粮食产量和食品安全。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区位集聚的增长效应将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诠释
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诠释关键词:比较优势新经济催生的产业生命周期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动向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的事例促成了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和位移;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是特定产品群或技术系统所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包络。
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图1所示的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
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区域产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培育对策
般 条件 的部 门和行业 , 包括交通 、 供水供 电、 邮电、 商业 服务 、 研与技术服务 、 科 园
维普资讯
G V R M N 关注政府 ■■—■■ O E N E T・
林绿化等等 ,主要 分为经济性基础 设施
4资金 因素。 . 资金 因素对 于区域产业
从 发展 的视 角来做大做 强企业 ;以技 术
事业等是保证生产顺 利进行并 长期 发展 的关键因素 。 同时 , 区域基础设施状 况也
表现了历史遗 留的经济发展水平 , 反映 了
研等资金 的多寡 ,直接制约着 区域产业
发 展 的速度 , 因此 , 区域经济发展 过程 在
中, 累资金 、 积 引进 资金 , 为促 进 区域 成
产业核心竞争 力 的基础 ,区域经济 的发 展, 离不开一批优质企业 的积 聚。
金是 提高 区域产业竞争 力 的重 要动力之
一
通信 网络 、 电力 、 供排水和灌溉 等方面 的 设施 , 是直接 的、 必不可少 的生产条件 ; 社
会性基础设施如商业服务 、 科研 与技术服 务、 园林绿化 、 环境保 护 、 文化教育 、 卫生
在区域产业 竞争力 的培育与提 升工
3力强政府 的支持力 度。 . 口 政府对 区域
内产 业 的扶 植 主要 体 现 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一是 加强科研 经费的投入 , 为技术 项
作 中 , 策是最为活 跃 的影 响因素 。 政 一方
源 的特 点 ,因此说 自然资源是 区域产业
竞争力 形成 的基本 条件 。 自然资源不 仅
( ) 一 自然 因素 1区位因素。 . 区位 因素在这里 主要 指 区域所在 的地理位置 ,既包括所在 区域 的气候 、地形 因素等 ,也 包括与交通 干 线、 大型港 口、 经济发达 的城 市 、 市圈 、 城 城市带 的相对位 置 , 交通是否便利 , 是否 能较方便地 获得原料供应 ,能否快速进 行信息传递 , 是否 毗邻 大市场等等 。 这些 因素关 系到 区域产业 的选 择 ,也决定 了 区域产业和与其 他相关经济活 动在地理 空间距离 的约束下 发生相互 作用 的机会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目录•内容提要•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二、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二、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二、胡佛的区位理论•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第四章中心地理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二、中心地的等级性•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第四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第一节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二、企业的空间扩张•第二节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五、模式比较及在中国应用•第三节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一、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二、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第一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二、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第二节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第三节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背景•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三、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分类•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一、城市的一般特征•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一、农村工业化的特征•二、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一、技术与技术创新•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与管理•四、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第三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一、经济区•二、经济区划•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 - 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 - 外围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第二节区际联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篇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发展历史•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三、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一、技术进步•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四、国际经济协调•第三节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第四节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四、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第一节车工业•一、汽车及汽车工业•二、汽车工业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变化•第二节电子工业•一、生产格局的全球化•二、消费市场的全球化•三、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是重要区位因子•第三节服务业•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二、现代服务业特征•三、邮电通信业及其布局•四、国际服务贸易及其布局•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第一节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节全球化与当地化•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一、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二、不同地区全球化效益的差异•三、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的关系•四、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五、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启示•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公司(企业)调查及分析方法•一、企业问卷调查及定量分析•二、企业案例调查及定性分析•第二节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一、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方法•二、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三、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第三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二、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第一节新产业区研究•一、新产业区概念由来•二、新产业区研究的主要问题•三、研究新产业区的意义•第二节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二、福利地理学( Welfare Geography )研究•第三节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一、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二、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三、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四、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前言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
RCEP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影响及对策分析
M怜翻M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RCEP专题研究087RCEP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影响及对策分析◎王雅莉,王妍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要:RCEP在货物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服务贸易渐进式开放、投资营商环境实质性改善以及贸易新议题的规范等方面已形成初步框架,但也面临稳定性不够、深入合作基础较差和外部干扰因素较多等问题,导致RCEP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性。
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RCEP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加快推动区域价值链重构、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畅通国内大循环等措施应对RCEP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词:RCEP;高质量发展;区域价值链;双循环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21)02-0087-05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o RCEP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RCEP不仅有助于整合区域多重制度框架,形成开放统一的亚洲市场,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而且还能大幅改善中国的外贸环境,有力推动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贸易投资和产业分工关系,从而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因此,如何全面客观地分析RCEP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丰安指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不仅包括资源环境的质量、资本积累的质量和技术进步的质量,还取决于对外贸易质量⑴。
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提出更表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⑵。
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评价、影响因素及其维护策略
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评价、影响因素及其维护策
略
任保平;邹起浩
【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
【年(卷),期】2024()3
【摘要】经济发展韧性是长期发展视角下经济体适应变革、持续演进和稳定发展的素质和潜力的综合体现。
基于对经济发展韧性内涵的理论阐释,从基础韧性、规模韧性、结构韧性、创新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方面确立经济发展韧性评价维度,测算2000—202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指数及各分项维度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空间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化趋势,在空间维度上不同地区间和各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韧性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趋势,提出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维护策略。
【总页数】11页(P15-25)
【作者】任保平;邹起浩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
【相关文献】
1.中国-东盟进口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的分析
2.中国农村经济韧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3.中国与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二阶段动态Hybrid模型的研究
4.新发展阶段广西星创天地建设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5.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策略诠释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以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例,运用全要素生产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量,并就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培育与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即实行区域金融优惠政策,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可以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计量。
而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指产出的增加,还要伴随着产出结构的改善和资源配置(投入结构)的优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社会体制进步、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区域市场结构的优化、居民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等。
我们认为,要考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找出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如图1所示。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生产要素的种类及其质与量。
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原始生产要素的供给。
斯密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的数量决定一国的产出。
生产要素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投入要素的种类。
主要包括:一是资本要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二是劳动力要素,主要来源于区域内自有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如迁移和打工等因素;三是自然资源要素,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产的种类及丰富程度、气候等因素。
投入要素的数量。
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
一般认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资本形成规模的最重要因素。
在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投资又全部形成资本的前提下,资本形成规模便完全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相应的储蓄率,而储蓄率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对应的收入水平。
投入要素的质量。
资本要素的质量主要指内涵型资本的形成,即在资本形成规模既定的前提下,资本形成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取决于资本能否发挥综合效益,包括资本的投资选择和区域经济主体对资本的吸收能力。
生产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
两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通。
经济体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很低,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但前苏联改革失败教训又证明短时期内完全的市场化,也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当前,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决定了我国在较长时期内的混合经济体制模式,即市场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
这意味着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市场化进程会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化,要素的流通、使用效率就会越高。
企业生产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促进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在微观层面上,要素最终要交由企业使用,而企业使用要素的效率同企业内部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在不同的技术模式下,各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不同,技术要素主要分为:节约资本性技术,适用于资本稀缺的区域;节约资源性技术,适用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区域;节约劳动性技术,适用于劳动资源稀缺的区域。
政府调控。
我国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中。
其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三类:通过立法的手段制定成文的法律,如税法、反垄断法和普通法(包括财产权法、契约法、侵权法)等;对经济主体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或间接的宏观调控,甚至是直接组织公共生产;依靠社会力量,如民间行会、宗教团体等非政府性组织,运用伦理、道德、习惯等社会因素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结构及其空间格局。
主要包括:一是区域产业结构,其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有明显上升;二是区域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造成不同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区域组织结构,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规划、经济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政策会更加合理化。
区域间的经济往来。
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不仅受区域内的因素影响,而且也受区域外因素的影响。
在一个开放的区域中,经济增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流动及货物与服务的运动会使技术知识扩散,提高流入地区的生产能力。
杜森伯利(J•S•Duesenberru)以19世纪的美国为例,利用两区域模型研究了产品输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D.C.North)也认为,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方法与模型。
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越是发达国家,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高。
我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进而测算全要素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假定技术进步是中性的,资本服务流量与资本存量成比例,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t=A0λr1t+r2t2KαtLβt其中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常数A0代表初始技术水平,λr1t+r2t2为趋势变量,代表非线性的技术变化。
其中t表示时间,r1,r2为时间参数。
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即为:lnYt=lnA0+r1t+r2t2+αlnKt+βlnLt,当α+β=1,即规模报酬不变时,有:ln(Yt/Lt)=lnA0+r1t+r2t2+αln(Kt/Lt)或ln(Yt/Kt)=lnA0+r1t+r2t2+βln(Lt/Kt)方程左端加入随机误差项及虚拟变量D1、D2,得到生产函数的线性回归方程:ln(Yt/Lt)=lnA0+r1t+r2t2+αln(Kt/Lt)+D1+D2+υ①ln(Yt/Kt)=lnA0+r1t+r2t2+βln(Lt/Kt)+D1+D2+υ②定义全要素生产率为:TFPt=Yt/(KαtL1-αt)③全要素增长率为:TFPttfpt=————-1④TFPt-1数据说明。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做出解释,具体数据从略。
产出数据。
一般而言,衡量区域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方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本文采用黑龙江省GDP数据,并按1990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
劳动投入数据。
在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严格说,投入数据是一定时期该区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
它不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而且还与要素利用效率和要素的质量因素有关。
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劳动报酬能较合理反应劳动投入量的变化。
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分配体制不尽完善,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统计资料。
因此,本文的年劳动投入量为黑龙江省三次产业年初和年末就业人数的平均数。
资本投入数据。
资本投入量为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它既包括直接生产和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生活过程服务的各种劳务及福利设施资产。
由于我国不存在真实资本存量数据,我们根据投资流量数据和永续盘存法构造黑龙江省资本存量数据(取年均资本存量作为样本值)。
资本存量数据通过公式:Kt=(1-δ)Kt-1+It求得,其中Kt和It分别是t期的资本存量和投资,《黑龙江五十年》(1949—1999)公布了黑龙江省1952年以来“资本形成”的官方数据,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因素,本文的投资采用“资本形成”数据,固定资产投资采用“固定资产形成”数据。
δ是固定资产折旧率,黑龙江省1978年以前固定资产年折旧率统计数据的缺失较为严重,考虑“一五”以后东三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高的特点,1978年以前的折旧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全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数据”,并估计缺失年份的折旧率得到;1978年以后的年折旧额,可以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获得,部分年份通过估计获得。
基期年(1952年)的资本存量K0的确定,我们仿照美国学者珀金斯(1989)的假定(我国1953年的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比为3),设1953年黑龙江省的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比为3,计算K1953,进而得K0=(K1953-I1953)÷(1-g×δ),其中g为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占资本存量的比重,它通过计算1952-1955年黑龙江省固定资本形成额占资本形成额比重的平均数获得。
虚拟变量。
D1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制或破产对地区经济造成的影响,规定其值:1990年以前为1,1990-2003年为0;D2代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实行下岗分流(失业率增加)给地区经济造成的影响,经检验确定1998年为突变点,规定其值1998年以前为1,1998-2003年为0。
回归结果。
我们用OLS法分别对①、②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各项的参数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回归结果,资本的产出弹性α值为0.61,劳动的产出弹性β值为0.39。
依据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③得到黑龙江省1983-2003年全要素测算值;同时依据公式④测算全要素增长率,如表2所示:有关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黑龙江省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的测算可以看出:1983-2003年期间黑龙江省资本产出弹性为0.61,劳动产出弹性为0.39,与全国资本、劳动产出弹性值大致相等。
这种情况说明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而劳动力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较低。
通过表2可以看出:1983年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很大,从总体看呈上升态势,但从数值上看明显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3—1998年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在21.48-23.25之间)。
从全要素增长率来看,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3—1984年全要素增长率为正值,其原因是1983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同时城市改革围绕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形成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黑龙江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技术得到较快改进;1985—1991年黑龙江省全要素增长率基本为负值,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成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逐渐走下坡路,国企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地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出现落后,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1992—1999年全要素增长率为正值,但年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但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黑龙江全省上下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科学制定了“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目标,地方经济改革逐见成效;2000—2003年黑龙江省全要素增长率为正值,年增长速度在5%以上,速度明显加快,主要是由于国务院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特别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制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加速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凸现出全要素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