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00ab9086529647d27285286.png)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a62bd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b.png)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空气C. 铁水D. 食盐水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冰B. 纸张燃烧C. 铁丝弯曲D. 橙汁稀释3.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氧B. 碳C. 氢D. 铝4. 下列物质中,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铁钉B. 食盐C. 糖D. 氢氧化钠5. 下列气体中,能支持燃烧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6. 下列溶液中,呈碱性的是()A. 醋酸溶液B. 硫酸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盐酸溶液7.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氧气B. 硫酸C. 氢气D. 碳酸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直接闻气体B. 用手拿取化学试剂C. 将废液倒入水池D.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不能接触容器9.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钙C. 水D. 硫酸10. 下列实验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烧碱溶于水C. 火柴梗折断D. 酒精挥发二、判断题:1.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发生变化。
()2.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3. 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4.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水。
()5. 金属元素名称中一般含有“钅”字旁。
()6. 所有物质都能溶解于水。
()7.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8.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液体。
()9.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
()10.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三、计算题:1. 如果实验室有20克氢气,计算在充分燃烧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多少克水。
2. 一个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计算其分子量。
3. 5毫升2M的盐酸溶液中含有多少毫摩尔的HCl?4. 如果将10克氢氧化钠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初三下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下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38735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5.png)
初三下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初三下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Al-27 Na-23 Mg-24 Fe--56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面是针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将煤进行干馏B.将煤进行脱硫C.将石油进行分馏D.以天然气为燃料燃烧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C、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只显示一种化合价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会改变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水吸收CO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C.蒸发食盐水D.测定溶液的pH4、下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5.下列几幅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水的实验,有关描述错误的是()①电解水② 水的净化③ 制取蒸馏水④探究燃烧条件A.实验①乙试管中能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B.通过实验②可将浑浊的水净化为纯净物C.实验③中发生的变化时物理变化D.实验④中的水既能起到提供热量的作用,也能隔绝空气6. 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稀硫酸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 CuO粉末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D.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7.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 0级地震。
地震导致灾区部分水源严重污染,为保障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需要消毒杀菌。
卫生防疫部门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优氯净(C3O3N3Cl2Na)、二氧化氯(Cl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中含有NaCl,是一种盐B.NaClO属于有机化合物C. 优氯净中含有11个原子D.C3O3N3Cl2Na中碳、氮、氧的质量比是6:7:8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B. 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D. 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9. 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Cu+2HCl == CuCl2 +H2↑ B.Zn+2 AgCl == ZnCl2 + Ag C.Fe +ZnSO4 ==FeSO4 + Zn D .Cu +Hg(NO3)2== Cu(NO3)2 +Hg10.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A.①将饱和石灰水升温B.②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C.③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D.④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KOH溶液11.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 B .CuSO4、MgSO4、KCl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反应后质量(g)未测 32 1 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C.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 D.物质Y一定是单质13. 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47c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b.png)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空气C. 氧气D. 铁水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冰B. 纸张燃烧C. 铁钉弯曲D. 橙子榨汁3.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氧(O)B. 碳(C)C. 氢(H)D. 钠(Na)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盐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5. 下列气体中,不支持燃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直接闻药品气味B. 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C. 用嘴吹灭酒精灯D. 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药品7. 下列溶液中,呈碱性的是:A. 食盐水B. 肥皂水C. 白醋D. 糖水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氢钠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9. 下列实验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烧碱潮解C. 碳酸分解D. 水电解10. 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二、判断题:10道1.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2.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3.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6.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7.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8. 氧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9.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0.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三、填空题:20道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2.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化学第一单元和第第二单元实验题专项练习题
![化学第一单元和第第二单元实验题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3ead58a417866fb84a8e44.png)
(5)D、E、F中可以收集O2的有和。若用F图所示正放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满水正放的该装置收集,则氧气应从端通入。
化学第一单元和第第二单元实验题专项练习题
。
6.实验题
上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用装置。当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导管口开始冒气泡为何不能马上收集
2.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2)如图A,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①②③④(填字母序号)。
①发出黄白色火焰②熔化的蜡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③发光、发热④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如图B所示,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两边出现了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的温度最高。
(1)如图A,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填字母序号)。
①发出黄白色火焰②熔化的蜡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③发光、发热④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如图B所示,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两边出现了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部分的温度最高。
(3)如图C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物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这些颗粒是炭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填字母)。
部编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练习及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7ff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3.png)
部编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练习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与其它3个不属于同种类别的是()A.燃放烟花B.食物腐烂C.酒的酿造D.酒精挥发2.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A.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gB.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C.为了防止液滴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3.以下是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制作或技术,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水车灌溉B.雕刻石像C.烧制陶罐D.棉纱织布4.对待科学实验应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进行实验之前,要分析实验任务,设计好实验方案B.当个人的实验结论与书上的权威结论不一致时,应相信权威C.当个人获得与多数人不同的结果时,忽略个人结果,跟从大多数人D.当个人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应三缄其口5.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B.纸张燃烧C.水蒸气变成水D.汽油挥发6.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A.B.C.D.7.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5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判断9.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89.0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61.0mL,则实际倾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28mL B.28mL C.小于28mL D.无法判断10.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数字烟花B.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C.使用“水玉琮”敲击出激昂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D.在文艺表演环节,水墨人诗画,国风男子挥毫作画绘就山水画卷一风雅钱塘尽展眼前二、实验题11.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三、判断题12.吹灭蜡烛时,看到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b3e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6.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根据下列方程式:①2Fe2++Cl2===2Fe3++2Cl﹣;①HClO+HCl===Cl2+H2O;①2Fe3++Cu===2Fe2++Cu2+;①Fe+Cu2+===Fe2++Cu,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Fe3+>HClO>Cl2>Fe2+>Cu2+ B. HClO>Cl2>Fe3+>Cu2+>Fe2+C. Cl2>HClO>Fe3+>Cu2+>Fe2+ D. HClO>Fe3+>Cl2>Cu2+>Fe2+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 B.酸碱中和反应C.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D.胆矾(CuSO4·5H2O)失去结晶水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S+Ba2+BaSO4↓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 CuSO44.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K+、Na+、Br﹣、 B. Na+、Ba2+、ClO﹣、Cl﹣C. Ca2+、Cl﹣、、K+ D.、K+、OH﹣、5.120 mL浓度为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0 mL浓度为0.4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在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A. +3 B. +1 C. +4 D. +26.在反应H2S+H2SO4===S↓+SO2↑+2H2O中,若有32 g硫生成则转移电子为()A. 6 mol B. 2 mol C. 3 mol D. 4 mol7.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O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性:MnO>IO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5①2 D.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个电子8.在化合物KMnO4和K2MnO4中不同的是()A.钾元素的化合价 B.氧元素的化合价C.所含元素的种类 D.锰元素的化合价9.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A.硫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10.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①金属单质①碱性氧化物①碱①非金属单质①酸性氧化物①酸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全部11.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根据其类别推测二氧化硫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 B.与足量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水C.与盐酸反应 D.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12.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高二下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20bed4a7302768f993910.png)
高二下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化学一词,假定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迷信。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处置您所遇到的相关效果,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不时陪伴您。
一、选择题(40分,每题4分,每题有1-2个选项契合题意)1.四种含硫物质按一定规律陈列如下:H2S、S、Na2SO3、SO3。
以下各组物质的陈列顺序与上述规律完全分歧的是( )。
A.OH4、C、Na2CO3、CO2B.NH3、N2、NaNO2、NO2C.HCl、Cl2、KClO3、Cl2O7D.PH3、P、Na2HPO4、P2O5答案:C2.以下各组气态氢化物中,按动摇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陈列的是( )。
A.SiH4、PH3、H2S、HC1B.HF、NH3、PH3、SiH4C.NH3PH3AsH3、HClD.PH3、H2S 、H2O、HF答案:B3.常温、常压下能少量共存,并能用浓H2SO4枯燥的气体是( )。
A.SO2、H2S、Cl2B.O2、H2、SO2C.NH3、N2、H2D.O2、CO2、NO答案:B4.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
A.盐酸跟氨水反响NH3+H+=NHB.铜跟稀硝酸反响3Cu+8H++2MO =3Cu2++4H2O+2NOC.氨水中通人过量二氧化碳 NH3H2O+CD2,=NH +HCO3-D.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兼并加热答案:BC5.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反体积的试管中区分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在水槽中,充沛反响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区分为V1、V2、V3,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V1V3 D.V1V2 C.V2V1 D.V3V2答案:B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答案:AC7.砷(As)是第4周期VA族元素,砷不能够具有的性质是( )。
A.通常状况下单质坤是固体B.As2O5对应水化物酸性比H3PO4弱C.砷的恢复性弱于磷D.砷有-3、+3、+5等多种化合价答案:C8.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主要原料,19.2g纯铜粉混合实际上可制得纯真硝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
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卷
![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5f0ca09602768e9951e738e2.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用于( ) A.制新农药B.制新医用药物C.制半导体材料D.制高温合金2.铟(In)是一种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主族元素,手机、电脑、电视屏幕使用的都是含铟的导电玻璃。
11349In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的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B.11549In与11349In互为同位素C.In与Al处于同一主族D.11349In的中子数为1133.已知周期表中镓(Ga)元素处在铝元素下方。
氮化镓可把手机信号扩大10倍,让电脑的速度提高1万倍。
下列有关氮化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氮化镓是由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C.镓原子最外层比氮原子最外层少两个电子D.镓比铝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强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可寻找到作催化剂的合金材料B.共有18个族,第ⅢB族含元素种类最多C.根据周期律编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D.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一定是ⅡA族元素5.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是()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全部&6.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A.4x B.4x+14C.4x+10 D.4x+67.如图是含某元素的A→G的七种物质分别与X、Y、Z反应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族B.上述转化中发生5个氧化还原反应C.稳定性:气态F<气态Z D.A、B、X、G四种物质分别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8.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②单质的颜色加深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④单质的沸点升高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9.关于下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SiO 2+2C Si+2CO↑可推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由CaCO 3+SiO2Ca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C.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D.由Na 2CO3+SiO2Na2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10.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从Li→Cs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密度逐渐增大B.熔点逐渐升高C.金属性逐渐增强D.还原性逐渐减弱1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Cl B.金属性:K>Na,C.酸性:H3PO4>H2SO4D.稳定性:HBr>HCl12.铋元素可表示为83Bi,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i2O3 C.Bi原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硝酸的要强D.B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ⅤA族13.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e170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b.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颜色变化C. 是否有气体生成D. 是否有热量放出2. 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3.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电子层数的关系是()A. 原子序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B. 原子序数越小,电子层数越多C. 原子序数与电子层数无关D. 原子序数与电子层数成正比4.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5. 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需要使用的是()A. 原子序数B. 原子质量C. 原子个数D. 元素的化合价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7.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
9.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_________。
10.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变化,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实例。
12. 请解释什么是元素的化合价,并给出一个化合物的例子,说明其化合价。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O4,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14.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废水中的硫酸含量为0.5%,若废水总量为1000升,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C5. B二、填空题6. 质量守恒定律;客观事实7. +38. 元素种类9. 能量最低原理10. 1三、简答题11. 化学变化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生活中的一个化学变化实例是铁生锈,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6c97d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4.png)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空气C. 钠D. 酱油2.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氧B. 碳C. 氢D. 铝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冰B. 砂糖溶解C. 木柴燃烧D. 铁钉弯曲4. 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A. 水B. 煤C. 石灰石D. 氯化钠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直接闻气体B. 用手拿药品C. 眼睛正视试管D. 用嘴吹灭酒精灯6.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H2OB. CO2C. NaClD. CaCO37. 下列气体中,能溶于水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8. 下列实验仪器中,用于加热的是()A. 烧杯B. 试管C. 量筒D. 集气瓶9.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硫酸10. 下列反应类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燃烧反应B. 化合反应C. 置换反应D. 分解反应二、判断题:1.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会发生改变。
()3. 化学实验中,可以使用手直接拿取化学药品。
()4.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5. 水是一种纯净物。
()6.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7. 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
()8. 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9.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0. 任何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
()三、填空题: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物质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化学式H2O表示的是________。
4. 在化学方程式中,箭头“→”表示________。
5. 氧化物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习题和答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03bf87680203d8ce2f24f7.png)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木炭燃烧、铁生锈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延展性、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知识点二:观察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变化前:物质的颜色、气味、形状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先说现象后得结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燃烧前:侧重观察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溶解性、密度等(2)点燃蜡烛:燃烧过程外焰:温度最高①火焰内焰:温度较高焰心:温度最低熔化燃烧的现象②蜡烛的外观变短倒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杯内壁有水珠生成③生成物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火焰(3)熄灭蜡烛白烟→能否点燃蜡烛外观知识点三:药品取用使用化学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实验用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1)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
“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或密度大地金属颗粒可用镊子夹取。
“一横二放三慢竖”。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向指定容器中滴入时,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
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倒放、乱放、平放,应放在指定位置;滴加时,不要伸入仪器内,一般要做到悬空垂直四不要②从细口瓶倒取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防止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同时使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b224e561252d381eb6e02.png)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w江西省金溪一中2018—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绪言、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①性质;②变化规律;③结构;④组成。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2、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B、纳米技术的应用C、绿色化学的提出D、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3、我国古代的悠久历史和灿烂化是举世瞩目的,以下的技术成就中与化学无关的是()A、烧制陶瓷B、发明指南针C、使用火药D、冶炼钢铁4、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放热B、生成气体C、生成沉淀D、生成新物质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化铜的颜色是黑色B、酒精有挥发性C、白糖易溶于水D、汽油能燃烧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杯被打碎B、酒精燃烧C、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D、蜡烛受热熔化7、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体积的比较,正确的是()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8、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部位是()A、焰心B、内焰C、外焰D、一样高9、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10、下列有关蜡烛性质或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蜡烛呈液态,不溶于水B、常温下,蜡烛呈固态,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1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D、尝药品的味道12、下列玻璃仪器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水槽D、锥形瓶13、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1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时,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1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A、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B、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上滴加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1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光亮透明B、内壁上有水珠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7、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学科王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C、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调节天平平衡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19、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A、103gB、107gC、97gD、93g20、加热50mL液体时,用到的仪器有()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⑦漏斗。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f038e5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f.png)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空气C. 铁水D. 食盐水2.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氧化钠C. 稀盐酸D. 二氧化碳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冰B. 碘升华C. 木柴燃烧D. 铁生锈4. 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手直接拿取药品B.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 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D. 用嘴直接闻气体气味6. 下列气体中,能用于灭火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7. 下列实验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钉生锈B. 火柴燃烧C. 酒精挥发D. 碳酸分解8. 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盐酸反应盐和水的是()A. 锌B. 铜C. 碳D. 氧气9. 下列现象中,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氧气能供给呼吸B. 氧气能支持燃烧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10.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 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D. 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二、判断题:1. 物质的分类只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
()2.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3.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4.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 稀释浓硫酸时,可以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6. 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7. 酒精灯可以用嘴直接吹灭。
()8.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
()9. 金属与盐酸反应一定盐和氢气。
()10.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气体。
()三、填空题: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1e27b04ea0116c175e0e48c5.png)
第一章热化学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比热容和热容的单位相同。
2.石墨或金刚石在氧中完全燃烧,在相同条件下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
3.巳知热化学方程式为:UF6(l)=UF6(g)在一定条件下∆H=30.1KJ⋅mol-1,则蒸发1molUF6(1), 必定放出30.1kJ的热量。
4.在定温定压下,下列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产生的热量,其值相同。
H2(g)+1/2O2(g)=H2O(l)2H2(g)+O2(g)=2H2O(l)5.反应的ΔH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6.对于反应:C(石墨)+ O2(g) = CO2(g)在弹式量热计中测定其等容热效应与等压热效应的数值相等。
7.在理想气体方程式PV=nRT中,除R常数外,都可以作状态函数。
8.在定压下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9.巳知某反应aA(g) + bB(g) = dD(g) + gG(g) 当Δν=(d+g)-(a+b)=0 时,该反应的q v=q p10.由于H是状态函数,定压下△H= q p,故q p也是状态函数。
11.q v与q p之间的换算仅适用于气相反应,不适用于有凝聚相参与的反应。
12.纯净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298.15K)等于零。
13.在化学热力学中所谓标准条件是指:各气体物质的分压均为标准压力pθ,溶液中溶质浓度均为标准浓度cθ,温度为298.15K。
14.热和功是统系和环境交换或传递的能量,受过程的制约,不是系统自身的性质,所以不是状态函数。
15.对于反应:N2H4(l) + O2(g) =N2(g) + 2H2O(l)在弹式量热计中进行,其热效应q v=q p。
16.在不作非体积功条件下,对于⊿υ≠0的化学反应,其体积功的绝对值小于5kL.mol-1时,则反应的焓变可以近似地等于定容热效应值。
17.在标准条件下,反应H2 (g)+Br(g)→2HBr(g)的焓变△Hθ (298.15K),等于HBr(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θm(298.15K)。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0d52b1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2.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本篇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第一段中的标题应该改为《绪言》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B。
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C。
“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D。
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改写:以下哪项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A。
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B。
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C。
“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D。
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
有颜色变化B。
有其他物质生成C。
有气体生成D。
有发光、放热现象改写:以下哪项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
有颜色变化B。
有其他物质生成C。
有气体生成D。
有发光、放热现象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
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改写: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
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
花香四溢C。
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改写:以下哪些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A。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
花香四溢C。
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B。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4f6b7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a.png)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单质?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A2.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比为:A. 1:1B. 2:1C. 1:2D. 2:2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 氧气B. 氮气C. 氯化钠D. 氩气答案:C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哪种量是不变的?A. 元素种类B. 分子种类C. 原子种类D.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盐?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答案:C9. 金属元素通常在周期表中位于哪个区域?A. 左上角B. 右下角C. 左下角D. 右上角答案:B10. 非金属元素通常在周期表中位于哪个区域?A. 左上角B. 右下角C. 左下角D. 右上角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其中第一周期包含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_。
答案:212. 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则该反应为___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13.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2,114. 金属钠的化学符号为Na,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
答案:115. 化合物中,正价元素的化合价用正号表示,负价元素的化合价用负号表示,例如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答案:+2,-2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描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d91c0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8.png)
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海水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克氢气与氧气反应,需要氧气的质量是:A. 8克B. 16克C. 32克D. 64克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A. 按照原子量B. 按照原子序数C. 按照电子数D. 按照质子数5.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性质?A. 可燃性B. 还原性C. 氧化性D. 硬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守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7.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_之一。
8.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_______。
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
10.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12. 描述原子结构的基本粒子有哪些,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13. 解释什么是化学键,并简述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化学反应中,1.5摩尔的A物质与2摩尔的B物质反应生成3摩尔的C物质。
如果反应中A物质完全消耗,求B物质的转化率。
15.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计算1摩尔CaCO3的质量。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A.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新物质生成。
2. C. 蒸馏水是纯净物,因为它只包含水分子。
3. B. 根据化学方程式,2克氢气需要16克氧气。
4. B.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
5. D. 硬度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f11b105a5e9856a56126054.png)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试卷初三化学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 、 Ca-40、Fe-56、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 、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A 、蔗糖水是中性物质B 、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C 、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D 、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 、烧碱B 、石灰水C 、浓盐酸D 、氯化钾4、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常用方 法。
现有三组物质:①金刚石、水银、镁条、干冰;②醋酸、小苏打、食盐、纯 碱;③白酒、空气、盐酸、白磷。
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这三种物质依次是A 、金刚石、小苏打、白酒B 、干冰、醋酸、白磷C 、水银、食盐、空气D 、镁条、纯碱、盐酸5、能一次性鉴别稀盐酸、硝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的物质是 A 、硫酸钾溶液 B 、二氧化碳 C 、酚酞溶液 D 、碳酸钠溶液6、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B 、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C 、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小苏打——Na 2CO 3D 、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8、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9、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饱和食盐水,一瓶是蒸馏水,下面是某同学提供的的几种鉴别方法:①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②用硝酸银溶液;③导电性实验;④用酚酞试液;⑤用生鸡蛋;⑥蒸发;⑦用石蕊试液,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②③⑤⑦B、①④⑤⑦C、②③⑤⑥D、②③⑤⑥⑦10、常温下,氯气(Cl2)能溶于水,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使用班级:专科2013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C C
CHCH 3Cl
H CH 3CH 2
H
1.
CH 3CH 2CH CH 3
2.
3. 4.
(CH 3)2CHC(CH 3)2
CH 3CHCH 3
5. (CH 3)3CCH 2CCH 3CH 2
6.
C
C
H
CH 3
C 3H 7-i
C 3H 7-n
7.
8. 2,2,5-三甲基-3-己炔
CH 3(9)(10)
CH 2H C=C H =C CH 3
9. 反-4,4-二甲基-2-戊烯10. 3-乙烯基-1-戊烯-4-炔
11. (2E,4E)- 2,4-己二烯12. 2-甲基-1-丁烯-3-炔
二、选择题
1.下列两烷烃,分子式均为C8H18,哪一个沸点较低?
(a)(b)()
2.一列两个己二烯,哪一个能量较低?
(a)(b)()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CH3
CH3CH2C CH3 CH CCl2
CH2CH3CH2CH CBrCl
CH3CH2CH C CH3 CH3
A. B. C.
D.
4.下列化合物加入,有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
5.下列烯烃与浓硫酸的反应活性最大的:()
A. B.
C. D.CH3CH CHCH3
CH3CH2CH CH2
CH2 CH2(CH3)2C CH2 6.比较下列化合物构象最稳定的是()
A
H
3
B
H
CH3
3
C
CH3
7.鉴别环丙烷,丙烯与丙炔所需要的试剂是()
A.AgNO3的氨溶液;高锰酸钾溶液B.HgSO4/H2SO4;高锰酸钾溶液C.Br2的CCl4溶液;高锰酸钾溶液D.AgNO3的氨溶液
8.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A.ClCHCH2CH3
B.
CH2CH2CH2CH3
C.CH3CHCH2CH3
D.
CF3CHCH2CH3
9.催化加氢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A.
CH2=CH2B.(CH3)2C=C(CH3)2
C.
(CH3)2C=CH2D.CH3CH=CH3CH
10.顺-2-戊烯和反--2-戊烯中,下列性质可证明其稳定性的是()A.沸点B.熔点C.偶极距D.氢化热
11.下列化合物是反式,又是Z式的是()
A
C C
H3C
H
CH3
H B
C C
Cl
H
H
Cl
C
C C
C
H
CH3
H
CH
D
C C
ClCH 2
CH3CH2
CH2CH3
CH3
12.下列试剂与环己烯得到顺式二醇的是()
A
O3 B KMnO 4/OH - C KMnO 4/H+ D HClO 13.下列反应为碳正离子机理的是()
A CH3CH=CH2 +NBS B
+ Cl2500o C
C CH3CH=CH2 +HBr
过氧化物
D
CH3CH=CHCH3 +HBr
CH3COOH
14.下列化合物能发生D—A反应的是()
A B C D
15、下列化合物与加成的相对速度顺序最快的是()
A. B.
C. D.
1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17.下列烯烃,相对稳定性最大的是()
A.2,3—二甲基—2—丁烯
B.2—甲基—2—戊烯
C.反—3—已烯
D.顺—2—已烯
18、下列反应属于()。
CH3CH CH2HBr ROOR CH
3CH2CH2Br
A、自由基取代反应
B、自由基加成反应
C 、亲电加成反应
D 、亲核加成反应 19、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 分子中有双键
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 —C 单键作相对旋转 20、异己烷进行氯化,其一氯代产物有( )种。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21. 下列化合物哪些有顺反异构体? ( )
(1)CH 3CH = CHCH 3 (2)CH 3CH 2CH = C(CH 3)2 (3) CH 2 = CH-CH = CHCH 3 (4)CH 3CH = CH-CH = CHCH 3 (5)CH 3CH = CCl 2(6)CH 3CH = CH-C ≡CH
A. (1)(2)(4)(6)
B. (1)(3)(4)(6)
C. (1)(3)(6)
D. (1)(4)(5)
22.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沸点按从高到低排列:
(1) ①3,3-二甲基戊烷,②2-甲基庚烷,③正庚烷,④正戊烷,⑤2-甲基己烷
A.②③①④⑤
B.②③⑤①④
C.①②③⑤④
D.②③①④⑤
(2) ①辛烷,②己烷,③2,2,3,3-四甲基丁烷,④3-甲基庚烷,
⑤2,3-二甲基戊烷,⑥2-甲基己烷
A.①④③⑤⑥②
B. ③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②
D.①④③⑥⑤② 23.下列自由基稳定性最大的是( )
A. B. C. D. 24. 丁烷构象中最稳定的是:
A. B C. D.
三、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1. CH 3C = CCH 3KMnO 4/H
2.
CH 3C = CCH 3
H 2
lindlar 催化剂
..CH 3( 4 )( 3 )( 2 )( 1 )CH 2CH
3CH 3CHCH 22CH 3CH 3CH 3C CH 3CH 3CHCHCH 3..CH 3( 4 )( 3 )( 2 )( 1 )CH 2CH 3CH 3CHCH 22CH 3CH 3CH 3C CH 3CH 3CHCHCH 3..CH 3( 4 )( 3 )( 2 )( 1 )CH 2CH 3CH 3CHCH 2CH 2CH 3CH 3CH 3C CH 3CH 3CHCHCH 3...CH 3( 4 )( 3 )( 2 )( 1 )CH 2CH 3CH 3CHCH 2CH 2CH 3CH 3CH 3C CH 3CH 3CHCHCH 3
3.
CH 3C = CCH 3+H 2
O
4.
(15)
CN
CH 2=CH Cu(NH )+
(12)CH CH 3CH 2C +HBr
+
(14)(13)CH 3
CHO
+
5. CH 2=CH-CH=CH 2+
O O
O
6. CH 2=CH-CH 2=CH 2+CH 2
7. CH 3C = C-CH=CHCH
3
8. (CH 3)2CHCH=CH 2
+HBr
9. (CH 3)2CHCH=CH 2 +HOBr
10.CH 3
CH 2CH=CH 2
( )
11.CH 3CH 2CH=CH
2
H 2O 2/OH -
12.
(CH 3)2CHC=CHCH 3
CH
3
稀KMnO
13.
O 3
(CH 3)2CHC=CHCH 3CH 3
+Zn/H 2O
14.+Br 2
高温
15、
CH 3C=CH 2CH 3
+Br 2
NaCl 水溶液
( ) ( ) ( )
16.CH=CH 2
+ H 2O
H 2SO 4
17.
18.
19.
20.
21.
HC CH + CH 3OH
CH 3C
CNa
CH I
低温
Br 2
加热,加压
四、结构推导题。
1.某二烯烃和1mol溴加成生成2,5-二溴-3-己烯。
该二烯烃经臭氧化分解生成2mol乙醛和1mol乙二醛“X”,试写出该二烯烃的结构式。
2.某烃分子式C5H8,能使溴褪色,能与水在硫酸汞存在下生成两种羰基化物,但与硝酸银氨溶液无反应,试写出该烃的构造式。
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6。
它可以使溴褪色,也可溶于浓硫酸,经臭氧化反应并在锌粉存在下水解,只得到一种产物丁酮。
写出烯烃可能的构造式。
4.A、B两种化合物,其分子量都是84。
它们氢化后得同一带一个甲基侧链的烷烃,A比B的氢化热高。
用酸性KMnO4氧化A时,可得到两种不同的羧酸,氧化B时也得到上述两种酸。
写出A和B的结构式。
五、用化学方法鉴别或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1.A 戊烷 B 2-戊烯 C 1-己炔
2.A 2-戊炔 B 己炔 C 1,3-戊二烯
六、合成题用指定原料合成指定化合物
1.由丙炔合成丙醇
2.由丙炔合成1-丁烯
3.
CH2Cl 4、以1,3-丁二烯和丙烯为原料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