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圆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圆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该教材以圆为主题,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圆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整个教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圆的绘制、圆的性质、圆的应用。
圆的绘制
首先,教材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图片,让小学生了解什么是圆,研究如何使用圆规和量角器绘制不同大小的圆。
同时,还教授
了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圆心和圆的半径,让小学生初步认
识二维平面几何中圆的基本构成。
圆的性质
接下来,教材让小学生通过实验以及图像理解,初步认识圆的
周长和面积,并且探究圆的特殊性质,如切线定理、相交线定理等等。
在深入研究圆的性质时,小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更锻炼了思维逻辑能力。
圆的应用
最后,教材让小学生了解到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钟表、轮胎等等,让他们在生活中产生对圆更深的了解,潜移默化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整个教材的内容十分简单明了,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让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动手操作来感受圆这一数学知识点,这种“用实物感知数学”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同时,该教材突破性地将数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形的特征——《圆的初步认识》教案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形的特征——《圆的初步认识》教案指导教案指导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已经逐步从单向传授、被动接受的形式转变为互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数学领域中,圆形作为一种基本的几何形状,其特征具有普遍性和鲜明性,适合于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究。
本文将根据《圆的初步认识》教案指导,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形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编写教案之前,应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在课上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的特征。
在这一领域中,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有关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的定义:学生应该确切地知道圆的定义,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2.发现圆形特征:学生应该通过各种实物或图形练习,自主发现圆形的特征,包括圆周、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圆周率等内容。
3.应用圆形知识: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二、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目标明确后,应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便使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圆形的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情景演示:通过实际观察一些现实中的圆形物体或图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形的特征,如轮胎、篮球、水池等。
2.几何图形练习:通过绘制几何图形,探究圆形的属性,如通过画圆、圆上任意两点的连线,引导学生发现直径、半径与圆心的关系,以及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等。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计算轮胎的周长和面积等。
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彼此帮助,发现圆形的特征,讨论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除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外,教学内容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内容:1.圆的定义:在教学开始时,应先让学生对圆的定义进行强化,明确圆的本质特征。
2.圆的性质:通过情景演示几何图形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让学生学会分辨圆和其他图形。
圆初步认识教案(精选
圆初步认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第五章“圆的初步认识”,涉及到的章节内容为:圆的定义、圆的基本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圆的直径、半径、圆周率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本公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的定义,了解圆的基本性质。
2. 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重点:圆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三角板、计算器。
学具:圆规、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钟表、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圆的定义。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圆的直径、半径、圆周率的概念。
(3)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2)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圆的直径、半径、圆周率的概念。
3.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半径为5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2)一个车轮的直径是70cm,求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
2. 答案:(1)周长:31.4cm,面积:78.5cm²。
(2)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314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1)探讨圆周率π的由来及计算方法。
(2)研究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如圆与矩形、圆与三角形等。
圆的认识教案优秀9篇
圆的认识教案优秀9篇《圆的认识》篇一教案点评: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
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
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
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主要涵盖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圆的初步认识”。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圆心、半径、直径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画出一个圆,并准确找出圆心、半径、直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绳子。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圆桌、篮球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
2. 邀请学生上黑板画出一个圆,并指出圆心、半径、直径。
二、圆的定义(5分钟)1. 讲解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引导学生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三、圆的画法(5分钟)1. 讲解圆的画法:使用圆规和直尺,固定一点作为圆心,调整圆规的距离作为半径,画出圆。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画圆,并指出圆心、半径、直径。
四、随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 让学生互相交换检查,找出错误并改正。
五、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这个圆的半径。
2. 讲解解题思路: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3.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
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5分钟)1. 讲解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2. 让学生运用这个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写出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初步认识1. 圆的定义圆是一个几何形状,由一条固定长度的线段,称为半径,围绕其两个端点之一旋转形成。
圆的形状是封闭的,其每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2. 圆的特征- 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称为半径。
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称为半径。
- 直径:穿过圆心的线段,且两个端点在圆上,称为直径。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直径:穿过圆心的线段,且两个端点在圆上,称为直径。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 圆心:圆的中心点,记作O。
圆心:圆的中心点,记作O。
- 弧:圆上两点之间的弯曲部分称为弧。
弧:圆上两点之间的弯曲部分称为弧。
- 弦:圆上两点间的线段称为弦。
弦:圆上两点间的线段称为弦。
- 弧度:表示角度的单位,1个圆周的弧度为360度。
弧度:表示角度的单位,1个圆周的弧度为360度。
3. 圆的性质- 圆上任意三点共线的直线称为圆上的公切线。
圆上的公切线。
- 圆上一个点及其相反的点可以确定一条直径。
- 圆上两个点及圆心可以确定一条弦和一条切线。
- 圆上的切线垂直于半径。
- 圆上任意两个切线的交点与圆心连线垂直。
4. 圆的应用圆在几何学中有许多应用,它们广泛用于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圆的应用:- 圆的面积计算: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其中r为半径。
- 圆的弧长计算:圆的弧长公式为2πr,其中r为半径。
- 圆的运动:圆形运动是许多物体运动的基础,例如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以上是圆的初步认识,包括定义、特征、性质和应用。
在进一步学习几何学时,我们将深入探索圆的更多内容和相关概念。
《圆的初步认识》 讲义
《圆的初步认识》讲义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圆无处不在。
从车轮到钟表,从月亮到碗口,圆的身影随处可见。
那么,究竟什么是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
二、圆的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这个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在一个点上(圆心),另一端绑着一支笔,然后把绳子拉紧,让笔绕着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圆。
三、圆的各部分名称1、圆心(O)圆心是圆的中心,它决定了圆的位置。
2、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的长度决定了圆的大小。
3、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它的长度等于半径的 2 倍,即 d = 2r。
四、圆的特征1、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画出一条半径,通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就可以得到一条直径。
2、圆是轴对称图形。
任何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五、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指绕圆一周的长度。
1、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1)绕线法:用一根线绕圆一周,然后测量线的长度。
(2)滚动法:让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量滚动的距离。
2、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 C =πd 或 C =2πr ,其中π(圆周率)是一个常数,约等于 314。
六、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占平面的大小。
1、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πr×r =πr²。
2、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圆的面积 S =πr²七、圆环圆环是指两个同心圆所夹的部分。
圆环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π(R² r²),其中 R 是外圆半径,r 是内圆半径。
第七课教案:圆的初步认识及特征
第七课教案:圆的初步认识及特征圆,是中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几何图形之一。
从小学起,我们已经开始学习关于圆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周长、面积、直径、半径等。
但是,仅仅知道这些还不够,更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圆,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特征和应用。
本课将会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圆的认识,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应用它。
一、圆的定义及性质圆是指平面上所有到给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给定的点称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称为半径。
圆的标志为一个小圆圈,表示为“O”或“Γ”。
圆的周长叫做圆周长,圆周长的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半径,π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圆是一种特殊的椭圆,它只有一个直径,而没有两个直径。
圆的特点是:任何一点到圆心距离相等,圆内任意两点的距离小于半径长度,圆外任意两点的距离大于半径长度。
圆的重要性质有:1. 相等直径的圆相等2. 圆的内角和为360度3. 弧长公式:L=αr(α以弧度表示)4. 扇形面积公式:S=αr²/2(α以弧度表示)5. 圆环面积公式:S=π(R²-r²)6. 面积公式:S=πr²二、圆与其他图形的联系1. 圆与正方形:正方形的内切圆、正方形的外接圆;2. 圆与三角形:三角形的内接圆、三角形的外接圆;3. 圆与矩形:矩形的内切圆、矩形的外接圆;4. 圆与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内接圆、平行四边形的外接圆;三、圆的应用圆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不仅在建筑和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化工、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等领域。
1. 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轮廓线和总平面图等的设计2. 制造业中的应用:轮和齿轮的设计等3. 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圆形的形状设计等4. 电气和电子工业中的应用:电机等5. 计算机应用中的应用:圆形图的设计等四、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圆1.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上游戏、科普讲座等,将圆的概念和应用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知识。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1、基本知识点 (1)圆的初步认识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 表示。
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 表示。
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 表示。
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字母关系式为2d r =。
或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字母关系式为12r d =。
圆规两脚尖所叉开的距离为圆的半径。
在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2次,就能确定圆心的位置 。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圆的周长(用C 来表示)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任何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所以任何一个圆的圆周率,都不随圆的大小而变化。
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注意π是一个固定值,而3.14是一个近似值。
公式:==÷圆的周长圆周率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2πr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是半径的2π倍。
(3)圆的面积(用S 来表示)圆所占地方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把一个圆,经若干等分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 = 圆周长的一半 = πr ,长方形的宽=半径= r 。
长方形的面积= πr 2即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 S=πr 2(4)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将一个圆沿着任何一条直径剪开分成两个相同的半圆,其中的一个就叫做半圆。
半圆是由一条半圆弧和一条直径围成。
那么半圆C 半圆的周长公式:C =22dd r rππ+=+半圆半圆C 半圆的面积公式:2=2C r π÷半圆(5)圆环的周长和面积两个同心圆形成一个圆环。
设小圆和大圆(或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为r 和R 。
(R ﹥r ) 圆环的周长:=22C r Rππ+圆环圆环的面积:()2222=R -R S r r πππ=-圆环(6)圆的相关结论一个圆的半径扩大若干倍,则它的直径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周长也扩大相同 的倍数,而面积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7篇】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7篇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54页,《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时:3课时(预习指导课、展示课、反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材简介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
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39;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难点: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过程(预习指导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
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二、探索新知1、谈话: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请大家画一个圆,研究一下。
学生独立画圆。
谈话:同学们得到圆了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圆的呢?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方法;找有代表性的到黑板上来画一下。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用图钉、细线和铅笔画图,画时图钉要固定好,细线要拉紧,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②用圆形的瓶子盖可以画出一个圆。
谈话:我们来看这几个同学画的,有什么问题吗?(不圆)为什么会不圆呢?你们画的时候有问题吗?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谈话:怎样才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呢?给大家介绍一种画圆的仪器——圆规。
《圆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初步认识圆的形状和特征。
2. 让学生掌握圆的画法和测量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圆的特征: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 圆的画法: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
4. 圆的测量:用圆规测量圆的直径、半径,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特征、画法和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圆的画法和测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形教具、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圆规、直尺、白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圆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定义、特征,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利用圆规和直尺尝试画圆,教师巡回指导。
4. 测量练习:学生分组,互相测量圆的直径、半径,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一个圆形图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圆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
3.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圆的知识,创造有趣的圆形图案。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思考圆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地球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圆规和直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学生的安全使用工具。
3.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家庭中应用圆形知识的情况。
圆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
圆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圆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发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能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
教具学具准备:理解圆的半径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教材57页主题图)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妙、神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身边各种圆形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体会到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圆的欲望。
⊙探究感悟,掌握特征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卡片,闭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
活动后汇报:你为什么一下就能说出摸到的是圆?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摸着圆的边,想象一下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摸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圆,通过想象、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初步感知了圆的基本特征。
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我们先研究圆的画法: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学生每四人一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自由画,稍后,老师评价学生画的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用了什么方法?(学生用手画,借助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师:比较一下,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比较好?(圆规画圆)(2)尝试画圆。
第五单元 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圆形教具:如圆板、圆卡片等。
2. 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3. 彩色粉笔、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圆形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询问学生对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的理解。
3. 半径、直径:讲解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半径、直径的测量方法。
4. 练习与探究: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2. 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
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圆,并标注出半径、直径。
2. 解决一些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4. 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间隔两行,教学难点与教具学具准备间隔两行,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间隔两行,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间隔两行。
总字数约200字。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小学数学圆的教案
小学数学圆的教案【篇一:小学数学《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圆的初步认识(1)教学目标:1、在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圆心(定点)、半径(定长);2、根据圆的对称性,通过寻找圆形纸片的圆心,认识直径,并了解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3、通过画圆及欣赏各种丰富多彩的有关圆的图形,体会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初步建立圆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工具尝试画圆。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媒体、圆形纸片、细绳、三角尺、硬纸条、回形针、橡皮筋、铅笔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生活中的圆1、教学媒体出示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物体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图片。
你有什么发现?2、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都和圆有关呢?其实圆中有很多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
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圆的画法,认识圆心、半径,初步建立圆的概念1、探究圆的画法。
教师引导:要认识圆,最好有个能让我们研究的圆,我建议,大家尝试着画出一个圆?大家有没有画过圆呢?你是怎么画的?要画标准的圆,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
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大家看看有些什么?(三角尺、硬纸条、绳子、回形针、橡皮筋等),你们能使用这些物体当作工具(正确的)画圆?请两人合作,商量着选择其中的一种工具尝试在白纸上画圆。
学生尝试画圆。
提示:如果第一次没有画好不要紧,可以换个地方再画。
画好了,可以选择其他物体当作工具再画一个圆。
12、交流画圆的方法。
提示: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画圆的方法。
(1)用硬纸条画圆:用一只铅笔插在其中的一个小孔内,另一只铅笔插在另外一个小孔内,一只铅笔固定不动,另一只铅笔旋转一周。
提示:固定铅笔,两支铅笔之间的距离不变,旋转一周。
(2)用回形针、三角尺等画圆:(3)用细绳子画圆:提示:拉紧绳子,绕固定点旋转一周。
追问:为什么拉紧绳子呢?(4)用橡皮筋画圆:提示:为什么用橡皮筋无法画好圆?3、归纳画圆的方法刚才这几位同学在画圆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尽管不一样,但都画出了圆,他们在画的过程,有什么小窍门?学生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到78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建立圆的概念。
(2)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3)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盖子、圆形棋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
(媒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圆。
2.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学生介绍)
问:你对圆有哪些了解?
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你们对圆也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二、尝试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小组合作)。
1.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圆形盖子、圆形棋子、尺。
生自备圆规。
师:我想请小朋友尝试的画一个圆行吗?请你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工具和自己的工具来画一些圆。
2.学生在组内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3.交流画法:
(1)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2)利用圆规画圆
(3)利用线、图钉、铅笔画圆
要用图钉把绳子的一端固定住,还要把绑有铅笔的绳子拉直,旋转一周后,就能大致画出一个圆了。
师: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
(媒体出示教师在操场上和黑板上画圆。
)
好,老师也要用这个方法画一个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吗?
板:定点定长
教师画好后:这个定点,和定长,又分别叫圆的什么呢?请大家自学书第75页。
学生交流板:圆心半径
交流并师总结:这个固定的点我们把它说成圆心,用英文字母O表示,固定的长度叫做圆的半径,用英文字母r表示,在同一个圆中,从圆
心到圆上任意一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半径。
(在师画的圆上标上O 和r)
问:半径有几条呢?无数条半径的长度都怎样的呢?
师:请你拿出桌上的一个圆,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来证明给大家看。
师:半径有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4)出示:学生在尝试中没有画标准的圆。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画的圆,这是圆吗?为什么?
5.比较各种方法,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
(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画出的圆最标准,画的时候最方便?
用实物画圆也方便吗?
师:显然用圆规画圆是最标准最方便的,谁能上来介绍一下圆规呢?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
6.学生在纸上请用圆规来画一个圆。
(同桌先交流再画)
师: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了圆规,你想不想用圆规来画一个圆吗?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是用圆规怎样来画圆的?(请几个同学来说)
(二)巩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独立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标出圆心和半径。
问:半径3厘米怎样来确定?(放一段视频演示)
2.画4个同心圆,使半径一个比一个大1厘米。
问:什么是同心圆?最小圆的半径设定怎样的长度比较好?
三.拓展,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圆的知识,其实用圆可以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现在请你用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学生介绍时,适当的提出相交圆,相切圆等概念,让学生初步和感性的体会“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道理。
如: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
所以会一大一小。
)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
所以会一大一小。
)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初步认识了圆,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吗?
2.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圆心(o)标上圆心和半径圆图形
定长半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