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册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34d3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4.png)
树皮图案可以通过拓印方法获得。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班级三(2)班姓名组别实验时间2014年9月3日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课题
拓印树皮
指导教师
常开贤
实验目标
让学生掌握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
实验器材
或药品
树干、白纸、蜡笔
实验设想
树皮图案是否可以拓印在白纸上。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是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树皮图案被拓印在白纸上。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8beb6d6bec0975f565e2c7.png)
三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一棵树的观察实验器材:一张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实验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实验过程:观察大树的结构和外形特点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拓印树皮观察到树皮粗糙2、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小草实验器材:狗尾草实验猜测:小草比较小、茎和叶细软实验过程:观察狗尾草的结构和外形特点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小草矮小,茎细软,果实串像狗尾巴,叶细长。
3、实验名称:比较大树和小草实验器材:一段树枝、狗尾草实验猜测:大叔和小草的茎和叶不一样实验过程: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茎和叶以及外形结构和特点。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大树为木质茎是木本植物,小草为草质茎是草本植物4、实验名称: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实验猜测:叶的大小和结构不同实验过程:观察比较叶的结构和大小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叶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5、实验名称:观察叶的变化实验器材: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枝实验猜测:树叶的大小不同,新鲜叶和落叶的颜色不同实验过程: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2、观察叶的生长变化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新鲜的叶和落叶颜色不同,结构相同。
叶有生命,能看出生长变化过程6实验名称:寻访小动物实验器材:放大镜记录本实验猜测:不同的地方生长不同的生物实验过程:在不同的地点寻访不同的小动物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在不同的地点找到了不同生物7、实验名称:观察蜗牛的运动实验器材: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实验猜测:蜗牛靠足运动实验过程:观察蜗牛身体结构、运动、以及蜗牛吃食物、呼吸和排泄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蜗牛有壳、两队触角、长的触角上有眼睛,蜗牛靠腹足运动,吃菜叶,粪便是黑色条状。
8、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反应实验器材:蚯蚓、记录纸、培养皿实验猜测:蚯蚓伸缩运动实验过程:观察蚯蚓的身体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观察蚯蚓水中的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蚯蚓有环带,身体上有很多节称之为环节,离环带近的一端是口,远的一端是肛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c2b295482fb4daa48d4b4b.png)
八、观察小动物(实验二):蚯蚓
九、观察小动物(实验三):蚂蚁
六、我们来养蜗牛
卜一、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实验一)
比较材料的硬度
四、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三):水葫芦和金鱼藻
十三、造一张纸
二、拓印树叶与树皮
十五、研究空气的流动
十六、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
一、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一)大树
十四、验证空气的存在
三、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二)小草
十二、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实验一)
比较材料的韧性
五、观察叶的形态
十、观察小动物(实验四):金鱼
七、观察小动物(实验一)蜗牛(二)。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https://img.taocdn.com/s3/m/d9f7ea8d5727a5e9846a616b.png)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b5f07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b.png)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并研究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实验器材- 天平- 不同物体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2. 调整天平的平衡,使两个盘子保持水平。
3.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
4. 观察天平的指针,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天平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冰、液态和气态。
实验器材- 透明玻璃杯- 冰块- 温水- 热水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杯放在桌面上。
2.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冰块的状态。
3. 加入温水,观察冰块的变化。
4. 加入热水,观察冰块的完全融化以及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 冰块的状态:固态- 冰块融化后的状态:液态- 加入热水后的状态:气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冰块在低温下呈固态,加热后融化成液态,再加热后变为气态。
实验三:探究物体的浮沉现象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了解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透明- 水- 不同物体(如金属块、木块、塑料球等)实验步骤1. 将透明放在桌面上,加满水。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物体的浮沉情况与其密度有关。
密度较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5160b5b4daa58da1114a09.png)
2、一瓶酱油约有500( )。
3、我们常用测量水的器具有( )和( )。
4、 用我们学的知识自制一个量杯。
6
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 年 月 日 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比较空气和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气球、塑料袋(学生自备)、注射器、烧杯等。
水和空气的比较(一)
水和空气的比较(二)
材料名称
伸出桌面的长度
纸条
金属条
塑料条
1厘米
5厘米
10厘米
15厘米
( )的弯曲程度大,( )的弯曲程度小,
弯曲程度大的说明:( )。
2
课题:它们吸水吗 年 月 日 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比较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的吸水性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学生自备)、烧杯等
常见材料的吸水性比较
材料名称
塑料
注意:1、安全使用烧杯。2、要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
你认为液体流动快慢和( )有关。实验结果和我们
的猜想一样吗( )。
5
课题:比较水的多少 年 月 日 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测量水的多少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水槽、量筒、量杯等。
1、量筒是一个有( )的玻璃筒。
2、怎样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
答:
知识延伸:利用你实验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观察到的现象
说明
纸片
木片
金属片
塑料片
注意:安全使用烧杯。
( )不易吸水,( )容易吸水。按吸水能力由弱到强
排列:( )。
3
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年 月 日 教师评价: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https://img.taocdn.com/s3/m/d9f7ea8d5727a5e9846a616b.png)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5cf4a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f.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册将介绍我在三年级上册参与的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并分享我在实验中的观察、发现和思考。
实验一:种子发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了解种子生长的必要条件。
实验材料:4个小花盆、土壤、4颗相同的种子、水、阳光实验步骤:将土壤均匀地放入4个小花盆中,每个花盆中放入一颗种子。
第一个花盆放在阳光下浇水,第二个花盆放在阴暗处浇水,第三个花盆放在阳光下不浇水,第四个花盆放在阴暗处不浇水。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观察,第一个花盆中的种子发芽了,而其他花盆中的种子都没有发芽。
这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和水的共同作用。
实验二: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的物态变化。
实验材料:水壶、水、火源实验步骤:将水壶中的水加热,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实验结果:当水壶中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开始冒出气泡,然后水温继续升高,最后水开始剧烈沸腾。
这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物态变化,从液态变为气态。
实验三:磁铁吸引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磁铁对不同物质的吸引力,了解磁性物质的特点。
实验材料:磁铁、不同物质(如纸片、铁钉、塑料片等)实验步骤:用磁铁靠近不同物质,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磁铁只吸引铁钉,而对纸片和塑料片没有吸引力。
这说明只有含有铁元素的物质才具有磁性。
实验四: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铅笔实验步骤:将玻璃杯中注满水,将铅笔斜放入水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情况。
实验结果:当铅笔斜放入水中时,我们可以看到铅笔在水中弯曲了。
这说明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得物体看起来发生了弯曲。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科学的知识。
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和水的共同作用,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物态变化,只有含有铁元素的物质才具有磁性,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743079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2.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
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实验目的: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实验步骤: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第7课水温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5a2ef95a8102d277a22f02.png)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报告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
(2)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內部岀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4)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实验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且水面冒热气,杯底开始产生小气泡,气泡上升;随着加热进行,小气泡越来越多,上升速度越来越快;烧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
②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升到100℃时,水出现沸腾现象;再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移走酒精灯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③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
(4)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会沸腾。
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b539ae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d.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发芽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生长变化;2. 掌握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1. 高粱种子 10粒;2. 湿纸巾 2张;3. 透明盒子 1个;4. 铅笔和标尺各1支。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湿纸巾折成适当大小,放在盒子底部,使其紧贴盒子底部;b. 在纸巾上均匀摆放10粒高粱种子;c. 用铅笔在盒子内侧墙上标注每一个种子的位置,方便观察。
2. 实验观察:a. 将观察盒放在室温下,并定期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b. 每天早晨和下午各观察一次,记录下每颗种子的生长状态;c. 根据实验观察数据,绘制生长曲线图。
3. 数据记录表:| 日期 | 种子1 | 种子2 | 种子3 | 种子4 | 种子5 | 种子6 | 种子7 |种子8 | 种子9 | 种子10 ||---------|-------|-------|-------|-------|-------|-------|-------|-------|-------|--------|| Day 1 | | | | | | | | | | || Day 2 | | | | | | | | | | || Day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ay n-1 | | | | | | | | | | || Day n | | | | | | | | | | |实验结果:1. 根据观察数据记录表,可以分析每颗种子的发芽时间和生长情况;2. 绘制种子生长曲线图,观察种子生长的趋势和变化;3. 总结种子发芽的一般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种子会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发芽;2. 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会从外面吸收水分和养分,并逐渐生长出根、茎和叶子;3. 种子发芽的时间和生长速度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异;4. 种子的内部结构对于发芽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438abc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5.png)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概述
本实验旨在通过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研究和实践,
了解学生在语文研究过程中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
实验目标
- 掌握教材中的基础文字、词语和句子的读写能力。
- 理解教材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
-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实验方法
1. 使用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作为研究材料。
2. 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
3. 在每个章节学完后,进行知识点的巩固测试,以评估学生的
掌握程度。
4. 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5. 培养学生的朗读、写作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进行实践。
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在语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础文字、词语和句子的读写能力,并能理解教材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
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和指导。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使用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系统化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认识到还有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个别辅导和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无。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4c2b4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b.png)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物体的颜色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的颜色,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实验材料-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物体实验步骤1. 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
2. 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颜色。
实验结果不同物体有不同的颜色,例如红色的物体呈现红色,黄色的物体呈现黄色,蓝色的物体呈现蓝色,绿色的物体呈现绿色。
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实验二:物体的重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了解物体的重量是如何确定的。
实验材料不同重量的物体,如石头、木块、铅笔等。
实验步骤1. 分别将石头、木块、铅笔等不同重量的物体拿在手中感受一下。
2. 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不同物体的重量不同,例如石头比木块重,木块比铅笔轻。
实验结论物体的重量是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的。
实验三:物体的形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了解物体的形状对其特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实验步骤1. 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2. 比较它们的形状和特性。
实验结果不同形状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正方体有六个面,圆柱体有两个平行的底面,球体则没有棱角。
实验结论物体的形状决定了它的特性。
实验四:物体的材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材质,了解物体的材质对其性质的影响。
实验材料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实验步骤1. 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2. 比较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结果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塑料具有较低的导电性,玻璃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实验结论物体的材质决定了它的性质和特点。
以上是实验报告全集,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体的颜色、重量、形状和材质对其特性的影响。
这些实验简单易懂,没有涉及法律复杂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a2d5726529647d262852a4.png)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结构方式,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过滤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观察热水能否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分别用滤纸A、B、C过滤经搅拌后的沙子水、面粉水和食盐水,看在滤纸上的变化。科学实验报告单Fra bibliotek学校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造一张纸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
实验器材
透明杯子、水、筷子、棉布、放大镜。
实验过程
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
在过滤时,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在滤纸上看到的结果是:滤纸A留有沙子;滤纸B留有面粉;滤纸C没有留下颗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a7c02730b307e87100f69652.png)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3、倒入适量的水,观察蚯蚓的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环节,有一圈较粗的环带。
2、蚯蚓对外界的刺激会迅速做出反应。
实验结论:蚯蚓的身体有许多(),有一圈较粗的()。
2、蚯蚓对外界的刺激会迅速做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观察金鱼
实验目的::观察金鱼的身体构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3、分类:
观察到的现象:下沉物体有()、上浮物体有()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砖与陶瓷
实验目的:砖瓦和陶器、瓷器有哪些性质
实验器材:砖块、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细木棍\铁钉或其他材料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分别刻一刻。
2、用力弯折它们。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入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实验器材:各种叶、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将各种叶平放在一块。
2、观察比较
3、用放大镜观察叶脉及其他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的树叶,()是不同的,叶脉也()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三年级上册
演示
分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蜗牛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蜗牛的反应;蜗牛的运动;蜗牛吃食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4、分别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https://img.taocdn.com/s3/m/de0890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5.png)
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全
概述
本实验报告单旨在总结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实验情况,并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一:课文朗读
实验目的
通过课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实验步骤
1. 教师指导学生逐句朗读课文。
2.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并注意语调和语速。
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课文朗读,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实验二:词语搭配
实验目的
通过词语搭配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词语搭配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验步骤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练,如形容词与名词搭配。
2. 学生进行自主练,写出正确的词语搭配。
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词语搭配练,掌握了正确的词语搭配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实验三:阅读理解
实验目的
通过阅读理解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实验步骤
1. 教师布置阅读理解题目。
2.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并回答问题。
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练,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了思维逻
辑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在语文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课文朗读、词语搭配和阅读理解等实验方法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起到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对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的全面总结,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运用这些实验方法,共同促进学生的语
文学习。
(完整word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
![(完整word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e3f01e524de518974b7d33.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活动名称一棵大树的观察小组成员活动地点我观察的大树大约有()高,大树的树干有()粗, 观察内容大树的树冠下可以站约()个人,还有:我看到的大树的样子我捡到的树叶的样子我的其他发现我在大树上还发现有树皮、()、()、()、()、()、()等,树下还有()树的相同之处树的不同之处它们都长在里, 都需要树冠有,树干有有的树皮,有的,结的不一样,不一样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同学们都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我们周围的植物正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你注意到了吗?活动名称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成员观察地点我们的观察内容1、我们用量叶片、观察叶片颜色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2、我们用观察狗尾草叶片颜色的变化观察狗尾草的变化。
3、我们用量树干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4、我们用观察落叶数量的方法观察树的变化。
我们观察的大树我们观察的叶片长有厘米,宽有厘米,都有等颜色;我们测量的树干有厘米;我们观察的狗尾草叶片的颜色由变;我们观察的大树的落叶数量由片变片。
我们从这些现象知道了什么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活动名称:植物的叶我的观察记录: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整理我们捡的各种各样的落叶,我发现:我捡了片落叶,共种树叶;我们组捡了片落叶,其中树叶最多这是一片完整的叶的结构:请在下面树干上补上合适的树叶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寻访小动物原,只要仔细观察,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小动物的存在: 我的调查记录发现地点观察到的小动物发现地点观察到的小动物我观察到的小动物共有种。
其中有种,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这是我发现的不知名的小动物,我把它们画下了: 蜗牛(一)看这是我画的蜗牛:这是我话的蜗牛:我还观察到,蜗牛用爬行;我还观察到它能在等地方爬行。
班级小组日期年月曰蜗牛(二)◎蜗牛睡觉”了,我的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呢? 我的设想:蜗牛的反应:◎蜗牛吃饭”了。
蜗牛的食谱:我还知道它最爱吃的是:◎蜗牛便便了。
教科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全册)最
![教科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全册)最](https://img.taocdn.com/s3/m/ed7d018d7f1922791688e8be.png)
骤
的现象
实 验
金属材料的传热性好,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 结 论
指导教师
10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材料的韧性
实验目的
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
实验器材
塑料条、铁片、卡纸条、钩码、纸条、记录表
实 1、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端上分别标出刻度
验 2、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一个相同的重物
13 / 20
时间
2012.12.6
实验名称
砖与陶瓷的性质
实验目的
了解砖、瓦与瓷器、陶器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
砖、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小刀
1、用小刀在砖、瓦、陶器、瓷器表面划一划 实
2、用力弯折它们 验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在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步
4、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与浮 骤
验 3、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
步 4、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 骤 5、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蜡光纸上,然后观察现象
实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
验 动慢。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结
论
指导教师
15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谁流得快一些
实验目的
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
骤: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用量筒测能准确地测量出水的多少
17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实验器材
塑料袋、玻璃杯、水槽、气泡记录纸、实验记录纸
1、在塑料袋中吹气,吹鼓起来后把口封好,把书放到上面,塑料袋不会瘪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把吹胀塑料袋放入水中,松开捆口,有气泡冒出;
4、把玻璃杯的杯口向下,垂直放入水中,杯底总是有一部分没有水;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可以
被。
三、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二)小草
实验
目的
知道小草都是生长在土壤中,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需要水份、阳光和空气。
实
验
结
果
我观察到小草有。
十二、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实验一)
比较材料的韧性
实验
目的
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认识塑性。
实验器材
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钩码、纸条。记录表。
实验器材
几种常见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步
骤
和
方
法
1.了解水生植物的主要特征;
2.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3.总结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我们看到水葫芦是:,金
鱼藻是:。
实
验
结
果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观察
到的
现象
或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上面的例子都说明:。
实
验
结
果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流动的。
十六、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
实验
目的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实验器材
饮料瓶、吸管、橡皮泥、水槽、玻璃杯、餐巾纸、注射器。
步
骤
和
方
法
1、在瓶子里装些水,用两要挟吸管和橡皮泥封住瓶口。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
3、用放大镜观察,我们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
实
验
结
果
我们看的树皮是的,摸上去。
十五、研究空气的流动
实验
目的
认识空气是流动的
实验器材
风扇、用来吹气泡的肥皂水、吹泡器、气泡记录纸、吸管。
步
骤
和
方
法
1、我们吹的肥皂泡会飞走;
2、用电风扇时,我们感到很凉爽,头发会扬起来;
3、吹风时树枝会随风摆动。
4、夏天,我们扇扇子,觉得凉快。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我们造的纸是,我们用的纸
是。
实
验
结
果
怎样对待我们用过的纸:。
二、拓印树叶与树皮
实验
目的
用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
实验器材
记录表、蜡笔、软尺、放大镜。
步
骤
和
方
法
1、选一棵树,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2、比较一下每个同学印的图案一样吗?
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胸部长有只角。
六、我们来养蜗牛
实验
目的
学会饲养蜗牛的方法
实验器材
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线、玻璃、饲养箱。
步
骤
和
方
法
1、在饲养箱内,先铺上一层粗沙,再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
2、在箱内放进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环境,放进几只蜗牛。
3、每天傍晚用、等给蜗牛喂食,第二天把处理干净;
我们看到的大树就像一把大伞,树的上面有树叶,果实,小鸟和鸟巢;树干上有小动物,藤蔓,苔藓,树瘤。
实验
结果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十四、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
目的
认识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实验器材
塑料袋、玻璃杯、水槽、气泡记录纸、实验记录纸。
步
中吹气,吹鼓起来后,把口捆好,把书放到上面,塑料袋不会瘪下去;
4、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
目的
学会饲养蜗牛的方法
十一、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实验一)
比较材料的硬度
实验
目的
了解常见材料的物理性质;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实验器材
橡皮、海棉、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铁、铜、铝等金属薄片,砂纸、玻璃杯、热水、空饮料罐。
步
骤
和
方
法
1、观察描述橡皮、海棉的硬度;
一、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一)大树
实验
目的
学会观察事物获得更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
实验器材
选定的大树,皮尺、放大镜。
步
骤
和
方
法
1、我们看到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
2、树的上面有什么;下面都有什么?
3、我们在树干上看到了什么?
4、量一量这棵树有多大。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我们看的大树像,树的上面有,,还有;树的下面有和;在树干上,我们发现了和。
八、观察小动物(实验二):蚯蚓
实验
目的
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
实验器材
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记录纸。
步
骤
和
方
法
1.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2.观察蚯蚓的身体;
3.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1.蚯蚓有口,肛门和环带;
2.用物体触碰蚯蚓的身体,蚯蚓会缩紧身体。
实
验
结
果
蚯蚓的身体分为几
部分,用笔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它会。
九、观察小动物(实验三):蚂蚁
实验
目的
.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实验器材
面包白糖死掉的小昆虫放大镜
步
骤
和
方
法
1.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2.观察蚂蚁的身体;
3.观察蚂蚁的运动和反应;
4.交流发现。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1.蚂蚁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
2.蚂蚁头上长有触角。
实
验
结
果
蚂蚁的身体分为
我们观察到的一片完整的叶,它有,,。
实验
目的
认识叶的基本特征。
十三、造一张纸
实验
目的
认识造一张纸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器材
白纸、放大镜、玻璃杯、餐巾纸、棉布、毛巾。
步
骤
和
方
法
1、把一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糊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4、观察我们造的纸和我们用的纸是否相同。
2、把一团纸巾放在杯底,再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会被水浸湿吗;
3、用两支注射器分别吸进同样多的空气和水,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我们观察到什么?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1、在上面1中,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
2、杯底的纸巾会被水浸湿吗?。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装水的注射器,吸进空所的注射器。
2、观察比较和描述塑料尺、铁钉、卡纸的软硬;
3、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4、认识金属。
观察到的现象结果
1、比较硬度的物品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2、金属材料都比较硬,传热性能好,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
实
验
结
果
较硬的常见材料有,
还
四、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三):水葫芦和金鱼藻
实验
目的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实验器材
几种常见小草,三叶草、狗尾草、一条树枝和这种树的果实,树叶。
步
骤
和
方
法
1.我们常见的小草;
2.每个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都有哪些小草
3.我们认识的小草都是什么样子的;
4.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小草的特征: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有开花,结果,有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