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论文
水产养殖专业(5篇)
水产养殖专业(5篇)水产养殖专业(5篇)水产养殖专业范文第1篇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人的志趣、力量等详细状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对于在校高校生而言,在经受了高考,做出了专业选择后,专业是其对个人力量与志趣作出综合推断后选择的人生奋斗目标。
专业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同学增加专业志趣,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同学对受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下降,对学好专业走向社会的信念不足,面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对人生将来心理彷徨的同学人数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是同学在志趣与专业的结合上消失偏差,部分同学失去了学习本专业的爱好。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几个主要特点(一)专业应用性更强,就业区域性更集中,产业前景更宽阔水产养殖学是讨论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专业本身即打算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就业方向除了科研、教学、管理外,大多数同学毕业后将在沿海地区进展。
水产养殖业在沿海农村经济中地位显赫、经济效益高,是沿海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产业前景宽阔。
(二)水产养殖环境更简单,技术依靠程度更高水产养殖学除关注经济动、植物自身的生理、生态特性以外,养殖生物生存的水环境同样特别重要。
养殖环境简单体现在水体的流淌性和可变性更快,光照、氧气及养分限制更突出,这就更加需要综合的理论和过硬的技术做后盾。
因此形成了当前在水产养殖业内,除了极少数特别传统的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可以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外,其他绝大多数产业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指导。
(三)学科交叉明显,理论与技术更新快,专业进展快速水产养殖学是一门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隶属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也是其讨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养殖工程学又属于工程学讨论的范畴,因此学科交叉特别明显。
各学科的进展促进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快速进展,同时水产养殖技术又在欣赏渔业、濒危水生生物物种爱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爱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水产养殖学论文:浅谈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水产养殖概述水产养殖所指的是在人为调控之下的繁衍、养育以及获得水生动植物的生产行为。
其大致涵盖了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由苗种培育成水产品的整个环节。
2 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现状2.1 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运用伴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物联网水产养殖技术已在上海、江苏、北京以及天津等地区进行了部分试点工作与运用。
当前,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环节的运用大致展示在以下几个层面。
(1)水环境监控其和农业物联网在大棚种植里面的运用相同,运用传感器来检测池塘水里面的溶解氧、氨、pH、亚硝酸盐以及氮等其它相关的指标。
经过无线传递同时转换处理以后,将有关信息与数据传输至养殖户中。
养殖人员经过监控终端、手机以及电脑等方式均能够即时掌握养殖环境的具体情况,无需到现场进行评判同时运用相应的措施。
(2)区域管理监控对于养殖水域的管理监控大致涵盖了养殖水域内的气象环改变以及安全生产的监管。
(3)動物生长情况监控经过创建数字化的管理体系,合理的针对养殖水质情况、饲料投入的数量、养殖的密度等相关的参数实施分析,同时按照最终的分析结果实施分类、分塘、差异化的管理。
(4)产品储藏、运输、加工过程监控物联网能够针对产品的养殖、加工以及出售等环节实施全流程的追踪。
仅需要在产品包装里面植入相应的标签代码,便能够经过查询系统,针对产品相关的信息实施检索。
顾客在购置水产品的时候,如果有存在疑问的,仅需扫描二维码,便能够获悉此产品的养殖地、次号、责任主体、生产的日期以及具体的联系方式等大量有缘的信息,以确保顾客能够了解产品的来源,寻求责任主体。
2.2 水体净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运用(1)物理方法当前,水体净化运用最多的物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纳米技术与材料的运用、物理过滤、水底微孔管道增氧技术与耕水机、泡沫分离设备等等。
(2)生物方法生物方法对于净化养殖体系里面的水体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般而言,生物处理运用硝化细菌把亚硝酸盐与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消除水体里面的亚硝酸盐、有机物以及氨氮等其它的毒害物质。
水产养殖综述论文1
中国渔业发展现状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渔业发展的现状,对比了2009年和2008年渔业各方面的数据,提出了未来中国渔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渔业现状方向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南部,东南两面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面积辽阔,总面积达470万km^2,有海洋生物3000多种,其中可捕捞、养殖的鱼类有数千种,其中,海洋鱼类1700多种,淡水鱼类800多种,虾、蟹、贝、头足类和藻类等水生经济动植物多达数千种。
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内陆水域最多的国家之一,水面类型齐全,分布广泛,流域面积在1000多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20多个,还有数万座大中型水库、数亿亩稻田和低洼盐碱荒地[1]。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发展渔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我国渔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2 0年来,我国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稳步发展,效益显著。
进入21世纪后,渔业资源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009年我国渔业产品总产量达5116.40万t ,其中海水产品达2681.55万t ,淡水产品达2434.85万t 。
人均占有量达到38.32 k g ,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0多k g(见表一)。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1445.1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937.37亿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51.87%[2]。
表一:中国水产品产量发展态势指标2008水产品产量(万t) 2009水产品产量(万t)2009年比2008年增长幅度(%)水产品总产量4895.60 5116.40 4.51 海洋捕捞1149.63 1187.61 2.52 海水养殖1340.32 1405.22 4.84 淡水捕捞224.82 2 18.38 -2.86 淡水养殖2072.5 2216.46 6.95 海水鱼类864.36 880.82 1.90 海水虾蟹类288.75 303.58 5.14 海水贝类1072.46 1120.02 4.43 海水藻类142.27 148.41 4.32 淡水鱼类1998.46 2109.90 5.58 淡水虾蟹类210.06 228.83 8.94 淡水贝类50.08 51.95 3.73 淡水藻类0.62 0.7 13.751.1 养殖业目前,养殖仍是获得渔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池塘水产养殖论文
池塘水产养殖论文1解决池塘水产养殖中水质问题是发展健康、高效生态水产养殖业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质问题不可避免地对水产品健康生长造成危害,间接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人们对水产品健康状况愈加重视。
其次,大力解决池塘水产养殖中水质问题是当前环境下发展健康、生态、可持续水产养殖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池塘水产养殖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2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危害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植被锐减、大气污染、工业排放等因素都对自然水体构成严重危害,致使水质状态每况愈下,对池塘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
综合来讲,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2.1池塘水体中PH值异常。
PH值即酸碱度,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PH值异常对池塘水产品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水产品死亡。
当PH值过低时,水体呈现酸性,致使在水中生长的水产品血液PH值降低,水产品动物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动物生理性缺氧,晕厥而浮出水面。
当水体PH过高,水体呈碱性,此时水体腐蚀性强,容易对动物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引起动物大量死亡。
此外,水体PH值异常还容易使水体中的微生物受到抑制,有机物常留水体,不易分解,水体毒性强,动物不易生存,更谈不上生长发育。
2.2水体中氨氮含量高导致水质变差。
水体中氨氮含量高,会致使池塘动物中毒,引发动物肌肉痉挛,甚至出现不正常的游泳姿势,最终导致动物死亡。
池塘水体中氨氮含量高主要源于池塘多为封闭性水体,水体不循环流动,加之水体中微生物分解,动物粪便排放,废料不当使用等因素。
2.3池塘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对动物的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动物死亡。
它在养殖水产的池塘水体中出现主要是氨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形成并残留下来的。
水体中动物排放的粪便,微生腐物的分解产生大量氨氮,氨氮在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这种有毒物质。
水产养殖技术的概念及应用论文
水产养殖技术的概念及应用论文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部分地区水环境的恶化。
因此,大力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已成为当下的要务。
1.基本概念(1)养殖原理水产生态养殖的基本条件是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系统,强调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来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从而提高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生态养殖与人工养殖的主要区别在于“共生互补”,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设施养殖模式。
(2)技术关键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形态、食性、生长、繁殖、习性)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对养殖系统(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养殖环境)实施有效控制。
技术关键点主要为良种选育、生态平衡、科学选用绿色饲料和药物等,以改善养殖生物的生态环境,生物品质,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
2.养殖技术(1)苗种选育水产苗种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生态养殖的最终效益,因此选择苗种时必须选择品种纯正,健康优质的苗种。
如选择海参苗时以肉眼观察,品质良好的参苗肉刺坚挺,体色发亮,体态呈自然伸展且在苗池池底、网片、池壁均匀分布,排便呈条状;如参苗体色发黑、缺少光泽则为劣质苗(用药不当或已感染疾病)。
育苗过程中应对水质、饲料、药物处理进行严格检验,避免高温育苗,严禁使用抗生素等禁用药品。
放养海参时则要考虑到海参对盐度的敏感度,要精确测定盐度,必要时应带參圈水试苗,确定成活率之后再引苗。
优质苗种则品相健康、色泽明亮、逆水性强、规格统一、一般可采用多品种混养方式进行合理放养,充分利用水环境中的各类资源以提高水产品质量,为后期养殖养护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进行选育和改良时一定要选育经济效益好、食用价值高、抗病害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生长周期短的苗种,要保证苗种选育的多元化。
(2)生态环境水产生态养殖,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需要人工进行管理调控,现阶段多以合理放养、多元混养、控制数量、采用微生物技术等方法来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简介水产养殖是指在水中人工圈养和控制鱼类、虾类、蟹类等水生动物的养殖活动。
自古以来,水产养殖就是人类获取水产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本文从水产养殖的历史、分类、发展状况、优点和不足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水产养殖的历史中国古代已有水产养殖的先例,早在唐朝就已有鲤鱼养殖,宋代已有黑鱼、虾、蟹养殖,清代已有龙虾、鳗鱼养殖等。
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水产养殖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水产养殖的分类水产养殖可以按养殖对象的类别分成鱼类养殖、虾蟹养殖等。
按养殖方式分,又可以分为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池塘配套与养殖等多种养殖方式,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
水产养殖的发展状况当前,中国水产养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总产值、出口量在世界水产养殖业中居于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业基本上形成了从海水养殖到淡水养殖,从鱼类养殖到虾蟹类养殖,从传统养殖到现代科技养殖,从散养到集约化养殖的全系列、多层次的养殖产业。
水产养殖的优点水产养殖有着很多优点,如可以增加水产资源供应、提高水产生产效率、增加中国水产出口收入等。
水产养殖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等。
此外,水产养殖还是一种可以实现农业品牌经济的生产方式,为农村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水产养殖的不足水产养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投入、污染环境、养殖品质不高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挑战。
因此,水产养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管体系,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养殖方式。
结论水产养殖作为我国重要的养殖产业之一,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创造了很多机会。
在未来的发展中,水产养殖业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传统养殖方式的基础上,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学论文:浅析水产养殖的水质管理
浅析水产养殖的水质管理【摘要】水体是鱼类动物生存生活的环境,与我们人活在空气里是一样的,所以水质对鱼类的重要性就如空气对人的重要性一样,直接影响到健康生长和发育,影响着生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水质;养殖;管理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满足要求,养殖动物就能顺利生长发育;如果水质的某些指标超出生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养殖动物的大批死亡,引起经济损失,可见水质管理对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一、池塘养殖水质概述(一)池塘养殖水质指标透明度:前期20-30cm,中期30-40cm,后期40-60cm;PH(酸碱度):8.2-8.6;DO(溶解氧):大于4mg/L氨氮:小于0.1mg/L;H2S(硫化氢):小于0.03mg/L;亚硝酸盐:小于0.05重金属:汞0.0005mg/L,铜0.01mg/L,铝0.05mg/L,钾0.005mg/L(二)池塘优良水色的标准1.优良水色的特点。
优良水色具有“肥、活、嫩、爽”的特点:肥就是浮游植物多,易消化种类多。
活就是水色不死滞,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常有变化,是浮游植物处繁殖盛期的表现。
嫩就是水色鲜嫩不老,易消化浮游植物多,细胞未衰老。
爽就是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浑浊度小,透明度一般大于20~25cm,水中含氧量较高。
2.池塘水色鉴别。
(1)瘦水与不好的水:水质清淡,透明度大,60~70cm以上,多生有丝状藻或水生维管束植物。
①暗绿色:水面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浮膜,团藻类、裸藻类较多。
②灰蓝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水中颤藻类等蓝藻较多。
③蓝绿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天热时水面有灰黄绿色的浮膜,水中微囊藻、囊球藻等蓝绿藻较多。
(2)较肥的水:一般呈草绿带黄色,浑浊度较大。
(3)肥水:黄褐色或油绿色。
浑浊度小,透明度25~40cm。
硅藻、金藻或隐藻较多。
2023年水产养殖学基础期末结课论文
2023年水产养殖学基础期末结课论文自从人类开始通过养殖水生生物来满足食物需求以来,水产养殖学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产养殖学在解决全球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2023年水产养殖学基础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1. 水产养殖学的定义和基础概念水产养殖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养殖和管理水生生物的学科。
其包括水生生物的生态学、遗传学、养殖技术、健康管理以及市场需求等内容。
水产养殖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的饲养和管理,达到提高水生生物产量、改善其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水产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1 水质管理技术水质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合理控制水质对于保持生物健康和高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023年,新型水质监测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推出将使养殖户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展。
2.2 渔业饲料研究与改进渔业饲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3年,研究人员将继续努力开发更加营养丰富、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饲料替代品,以减少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污染。
2.3 疾病防控与治疗技术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问题一直是困扰养殖业者的挑战之一。
2023年,随着基因编辑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育种出抗病性更强的品种将成为可能。
同时,新型的疫苗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
3. 水产养殖学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水产养殖学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变得更加重要。
在2023年,可持续的水产养殖模式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实践。
例如,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溶氧设备,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和水体污染。
4. 水产养殖学的市场前景和经济影响水产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影响。
根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对水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因此,水产养殖业将成为解决食物安全和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产业。
水产养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水产养殖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本文旨在对水产养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全面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研究趋势。
本文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搜集与整理,以及对各篇文献内容的准确概括和分析,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关于水产养殖学研究的全面了解。
1. 引言水产养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分支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章节将简要介绍水产养殖学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本文进行整体的框架安排。
2. 水产养殖学发展历程本章节将从水产养殖学的起源开始,系统回顾水产养殖学的发展历程。
具体而言,将介绍水产养殖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成果。
3.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进展本章节将对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但不限于水体环境管理、人工饲料配方、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结合各个领域的关键研究文献,探讨水产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4. 水产养殖养殖系统与模式研究本章节将对水产养殖系统与模式进行研究综述,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养殖系统、循环水养殖系统、海水养殖系统等。
通过搜集与整理相关文献,分析各个养殖系统与模式的特点与优缺点,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5. 水产养殖环境与生态研究本章节将对水产养殖环境与生态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但不限于水体污染与治理、养殖底泥处理、生态系统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整理,总结当前水产养殖在环境与生态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6.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本章节将对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但不限于饲料添加剂安全性、化学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养殖产品溯源等内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归纳出当前水产养殖领域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与研究进展。
7. 结论本文通过对水产养殖学领域相关文献的综述,深入了解和总结了该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热点。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水产养殖学研究领域的不足和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第一篇: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水产养殖学,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据了解,中国内陆可养水面为2734万公顷,目前仅开发利用536万公顷,只占可养面积的19.6%,发展潜力非常大。
我国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因为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破坏性经营造成了设施的老化,另一方面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目前我国有71个水产品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水产市场,最大的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武汉大东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日均成交40万公斤,日成交额200多万元,年成交额约75亿元。
渔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由过去的“菜篮子”逐步发展成集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了以黄渤海、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势养殖区为主体的“两带一区”区域布局。
以企业为龙头,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世界主体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持续快速发展。
【养殖技术论文】水产养殖技术发展分析
【养殖技术论文】水产养殖技术发展分析20世纪80年代,洛阳市利用黄河滩涂及伊河、洛河浅滩堤坝、12座中型水库坝下进行了大规模人工池塘开挖近0.8万hm2(1980—1992年),常年维持滩涂养殖面积0.6万hm2(1995—2019年),水产养殖技术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以期为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洛阳市水域渔业创造条件。
一、水产养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繁殖育种问题洛阳市除常见的几种淡水养殖鱼类,如鲤鱼、草鱼、鳙鱼、白莲、鲫鱼、鲶鱼、淡水白鲳、罗非鱼等驯化较好外,许多水产养殖的生物体基本上是野生型的,如黑鱼(鳢鱼)和鲶鱼,未经过家化过程的遗传改良,除保留了野生型对环境温度等变化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外,更多地表现为对养殖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如密度变化、营养条件、病原体的侵袭和恶化的水环境等。
(二)病害防治问题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1980—1994年每667m2产量2000kg以内,1995—2015年每667m2产量3000~4000kg)程度不断提高。
河南省地市区域间的引种频繁,使得鱼病发生频率高。
具体表现为病害发生区域越来越广、防治难度越来越大、病害发生时间提前、季节延长。
这些原因导致淡水养殖业损失越来越大。
(三)养殖环境问题分析随着洛阳市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2019年GDP为5035亿元),工业污水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
在鱼类资源保护上,一直存在着轻资源、重养殖的现象,导致有关资源方面的课题很难列入计划,或已列入水生动植物保护区、特色地域名优规划区(如洛阳黄河鲤鱼伊洛河保护区、洛阳伊鲂鱼类保护区等)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费而停滞或进展缓慢。
而养殖方面一些低水平的课题却大量重复。
(四)水产技术推广问题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一是推广机构的职能与全国和全省17个地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产前市场信息预测分析、帮助服务对象筹集资金、产后帮助渔农销售鱼货、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域环境管理等方面差距较大。
水产养殖学论文:我国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我国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摘要水产养殖是农户重要的经济收入模式,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推进科学养殖、落实环境保护、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时期水产养殖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水产养殖;养殖技术环境污染我国是农业大国,丰富的水产资源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发达,现代化养殖模式的推广,提高了水产养殖水平,也进一步减少了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但从实际而言,水产养殖存在诸多问题,给水产养殖业及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1]。
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农业经济建设,也不利于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基于此,立足对水产养殖的研究,就当前如何推进水产养殖发展,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 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实现科学化养殖,成为现代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水产养殖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水产养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安全监管问题,成为影响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2]。
目前,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规划,造成环境污染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养殖规划,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3]。
当前,在水产养殖中,面临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在水产养殖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以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导致水产养殖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2)在繁殖、育种等方面,方法比较混乱,进而形成一定的干扰。
3)水产过度养殖对当前水域环境造成影响,甚至出现品种异常退化等情况,水产养殖科学化不足,不利于环境的综合保护。
1.2 养殖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生产监督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推进[4]。
1)水产养殖缺乏有效管理,养殖农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投放不符合标准的饲料,并违规排放污染物,对地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养殖论文范文3篇
养殖论⽂范⽂3篇乌鳢养殖技术论⽂1鱼种选择和放养乌鳢的成品鱼对⽪的外观、⽪质和⼤⼩都有严格的要求,单尾体重应达2.5kg以上,鳞⽚紧凑⽆瑕疵;没有反向磷,⽪肤不损伤,肤⾊通体亮⿊,斑纹清晰。
因此,要对放养的鱼种进⾏严格选择,要求2龄优质鱼种单尾重在500~750g之间,鳞⽚紧凑⽆脱磷,⽪肤不损伤,活泼健康。
放养密度为乌鳢鱼种6000~7500尾/hm2,另搭配花鲢450尾/hm2、⽩鲢750~1200尾/hm2,花、⽩鲢的规格要与乌鳢鱼种相当,以防被乌鳢吞⾷。
2科学配制专⽤膨化饲料乌鳢是⾁⾷性⽔⽣动物,以野杂鱼为⾷;但经过驯化的乌鳢可以吃⾷配合饲料,尤其是膨化饲料更适⽤喂养乌鳢。
由于对⽪⽤乌鳢⽪质要求较⾼,因此在配合饲料中必须适当地添加⼀些有益⽪肤⽣长的营养素。
可以添加半胱氨酸、亮氨酸等,配成⽪⽤乌鳢专⽤膨化饲料,具体配⽅是每吨膨化饲料添加半胱氨酸250g、亮氨酸500g、缬氨酸750g。
3饲养和管理3.1饵料的投喂3.1.1定时。
每天上午8时、中午11时、下午2时左右分3次投喂,第1次占全天⽤料量的30%,第2次占50%,第3次占20%。
3.1.2定量。
根据不同的温度和天⽓确定投饵量。
⼀般晴天温度15℃以下,⽇投饵量是鱼体重的1%;15~20℃⽇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20~35℃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25~30℃⽇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阴天或⾬天应减少投饵且提早投饵,⼀般为每天2次,上午8时1次,12时1次,投饵量为晴天的1/2。
投饵时要分散,可减少乌鳢相互撕咬,避免损伤⽪以保证鱼⽪质量。
3.2⽔质的管理3.2.1⽔源充⾜,⽔质良好。
要选⽔源充⾜、⽔质⽆污染、排灌⽅便的地⽅建设养殖池,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注⼊新⽔,调节⽔质,增加溶解氧。
3.2.2定期调⽔,增加溶氧。
⼀般每周注⽔1次,换⽔1/3为宜。
阴天、⾬天、台风时更要加注新⽔。
当温度达到30℃、⽔体出现⼤量微囊藻等绿⾊⽔华时,除注新⽔外,还要⽤⽔环境改良剂进⾏⽔质调节。
池塘水产养殖论文-V1
池塘水产养殖论文-V1池塘水产养殖论文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大,水产养殖业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池塘水产养殖作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因其投资成本低、易于管理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
本文旨在重新整理池塘水产养殖相关的论文,探究其优点和养殖技术。
二、池塘水产养殖的优点1. 投资成本低利润高池塘水产养殖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养殖户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利润。
此外,水产养殖的周期相对较短,养殖周期短,可以快速回收投资成本。
2.管理便利与其他类型的养殖业相比,池塘水产养殖更易于管理,因为养殖户可以对环境、水质等生产过程进行更好的控制。
3. 产量大养殖户可以根据池塘的大小和水质情况自由调整养殖的数量,从而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三、池塘水产养殖的技术1.土改水技术土改水技术是池塘水产养殖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人工鱼池经过多年的使用容易形成沉淀物,土改水技术通过重新调整水中的氧气、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的浓度,可以有效减少水质问题。
2.投饵技巧投饵技巧是池塘水产养殖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投饵不仅要根据鱼的口味选用不同的饵料,还要注意饵料的数量和频率。
正确的投饵技巧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减少浪费。
3.疫病防治技术疫病防治技术是池塘水产养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必须及时了解池塘内的鱼类健康情况,一旦发现疫病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结论池塘水产养殖作为一种低成本、管理便利、产量大的养殖方式,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是,作为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养殖项目,池塘水产养殖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能力。
因此,在进行池塘水产养殖之前,应该提前了解相关的技术,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从而确保其养殖效益。
淡水水产养殖论文
淡水水产养殖论文1淡水水产养殖如何影响渔业水域环境1.1残饵、排泄物、分泌物人类在进行水产养殖中,尤其是一些池塘养殖,水产养殖生物的营养能量来源是人工投饵,但不可避免的是人类投饵的食物并不能完全被养殖生物所吸收,就会导致无法被养殖生物所食的饵料排泄物及分泌物溶解出来的营养盐和有机质污染环境,这些有机物在淡水中进行分解转化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直接引起鱼虾贝类生长受抑、饵料系数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窒息死亡。
有机物的氨化作用会产生氨,氨会转变成亚硝酸盐,这是导致水产动物发生疾病的重要因素,比如一定数量的分子氨会直接损失鱼鳃表皮细胞,降低鱼类的免疫力。
1.2化学农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淡水水产养殖中,人类为了加快促进生物的生长,维持水体的环境相对稳定性,防治病害的发生,会使用一些化学农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这些是现代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人为主观原因,导致了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滥用,加上没有合理和使用搭配饲料添加剂,也会导致是残留和积累的水产品在水域中。
2治理措施2.1科学规划水产养殖面积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主要采取集约化形式是多余的饲料的一个主要原因,饲料大量过量的水远远超过他们的纯化,污染水环境,因此科学合理的养殖区规划。
水产养殖部门可以根据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科学规划养殖水面。
充分考虑水水产养殖和水承载能力的负载能力等重要因素,在保护海洋环境没有污染,水产养殖面积的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的前提。
2.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净化厂工程,工程技术,鱼菜共生,贝类养殖处理污水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生物净化工程技术。
治理水域环境的重大举措是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它的特点是投资少、没有二次污染,保证了水产养殖的良好水环境,市场发展前景较大,是获得良好水环境的重要保证,其市场与发展前景广阔,是治理养殖污染水体价值较高的生物工程技术。
2.3加强水产养殖管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水产养殖虽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域环境,养殖管理手段违背了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必须要树立只有在保护水域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实施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才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水产养殖技术论文
水产养殖技术论文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水产养殖要不断进行革新。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水产养殖技术论文篇一浅谈水产养殖技术摘要: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水产养殖要不断进行革新。
近年来,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鱼类养殖业也在快速发展着,科学的养殖可以提高产量,是水产养殖的重要方法,所以对于科学的鱼类养殖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完善科学理论就是对水产养殖业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问题措施一、我国水产养殖现状1、缺乏科学的水产养殖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数量及面积正在不断增加,但渔民的专业养鱼水平却不高,乱用、滥用药物的现象还常有发生。
渔民安全用药的意识过于淡薄,政府部门对此的监督和指导较少,导致不规范的行为不断出现。
在用药的过程中,渔民对药物的用途和药性没有进行了解,甚至不看说明书,对药物的剂量、给药方式、用药部位等模糊不清。
加之平时不注意鱼病的预防,鱼类一旦发病,局面就变得非常难以控制。
2、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我国渔药发展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且从事专门研究的人才匮乏,缺乏最基础的理论研究。
而鱼药的生产没有专门的机构,多是顺带着生产。
由于缺少研究和实践上具体的数据,很多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如毒副作用大、效果差、药物残留等问题。
二、水产养殖技术问题探究1、适宜鱼类生长的环境(1)加注新水来调节水质水是鱼类生活的载体,水质的好坏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问题。
水质调节的常规方法主要有适当施肥和加注新水。
调节水质最有效的主要措施是加注新水。
在生长旺季(6~9月份)每隔7~10天要加一次新水;早春与晚秋则每隔10~15天加一次。
每次加水约20~30cm。
具体情况也要根据水池及所养殖鱼类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冲水压制或药物杀灭的方法来调节水质池塘中浮游生物过多时就威胁到池塘的氧平衡。
此时就要采取冲水压制或药物杀灭的方法来解决。
大量冲水对水蚤数量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学术论文选读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学术论文选读养殖渔业工作中的水产养殖行业学术论文选读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渔业产量和水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和探究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的研究进展和前沿领域,本文选取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论文一:《水产养殖行业中养殖环境模拟技术的应用研究》该论文主要研究了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利用养殖环境模拟技术来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和水产品品质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养殖环境模拟技术,可以模拟出不同水质、水温和光照条件下的养殖环境,从而调控鱼类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率,减少疾病传播和养殖环境污染的风险,并且对于鱼类的养殖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论文二:《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配制技术与饲养管理研究》该论文着重研究了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配制技术与饲养管理对于养殖水产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饲料成分的优化和配比、饲养管理的改进等手段,可以提高水产养殖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鱼类的生长速度。
此外,论文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饲养管理方法,通过定时植物提供无菌饲养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传播风险,提高了鱼类的养殖效果。
3. 论文三:《水产养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该论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水产养殖行业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论文指出,水产养殖行业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引入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改进废水处理设备和加强环境监测等手段,可以使水产养殖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此外,论文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模式,即水-陆一体化养殖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水产养殖行业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
以上所选论文仅是水产养殖行业学术研究的冰山一角,养殖渔业工作者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活动,了解最新进展和技术应用,在实践工作中尽可能地应用这些成果和方法,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档】有关水产养殖论文-word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有关水产养殖论文篇一:水产养殖论文浅谈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马俊敏[摘要]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
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
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
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而我国在其中的鱼类增养殖发展相对比较快速。
我国的海淡水水域幅员辽阔,有3.2万KM的海岸线,水深15M以下的浅海、滩涂面积达1333.3万多hm2;内陆水域面积约1760万hm2。
其中河流666.7万hm2,湖泊666.7多万hm2,水库200多万hm2,池塘200多万hm2。
这些水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鱼类增殖和养殖。
目前,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改善民生,维护自然和生物资源的和谐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具体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产养殖;鱼类增养殖;可持续发展;粗放式;集约化;引言我国的鱼类增养殖业包括养殖和增殖二个部分。
鱼类养殖包括池塘养鱼、河道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港养等;鱼类增殖包括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等)鱼种人工放流增殖、水域养殖环境保护和自然增殖等。
鱼类养殖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鱼苗;鱼苗经过数十天至数月培育成鱼种;鱼种经过数月或经1~2年养成食用鱼;食用鱼经挑选培育成供繁殖用的亲鱼。
【水产发展论文】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产发展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产发展论文一、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重要性及必要措施可持续水产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种养结合”、“净水渔业”是我国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由之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水环境修复和保护。
我国渔养殖业的发展关键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最主要是削减污染源的排放,必须内源与外源同时治理。
发展净水渔业是治理内源污染的关键措施。
一定要加大生物修复的投入,国家与民众共同参与修复水环境。
只有走净水渔业之路,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才会可持续性发展。
推广净水渔业养殖模式而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宏观上加以控制,微观上给予指导。
控制有效养殖的面积。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控制有效养殖面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合理的规划养殖面积及品种,建立渔业用药限制、制定养殖废水排放水质标准,一定要严格控制滥用渔药现象,加强养殖水处理及废水排放的管理,为发展净水渔业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
只有走了净水渔业之路,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才会可持续性发展。
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探索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既要走对路子,也需要政府相关方面的保驾护航。
(一)必须搞好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就是各地人民政府在水域滩涂总体利用规划中制定的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滩涂规划,这是渔业部门管理的用于水产养殖的法定地域范围。
(二)必须严格执行养殖生产管理制度各地人民政府要继续推进渔民养殖的有效证明,做好核发工作,养殖证也是渔民开展养殖生产的基本依据。
(三)加强执法监督的体系建制进一步加强病害防治、水产原良种,渔业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督管理,加大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等体系建制;加强养殖水域水质的监测、养殖生物疫病测报与防治工作,以提高从业人员岗位技术的培训,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资格鉴定,提高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安全、环保型、高效的饲料和水产药物,实现技术推广和服务队伍建设的有效提高。
(四)加强管理各地人民政府应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渔业水域污染案件,保护养殖渔民的合法权益。
水产养殖学论文:浅析水产养殖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水产养殖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1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和现状水产品一般具有高蛋白且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特点,是人们日常饮食的良好的蛋白质来源,一直是百姓青睐的肉质来源。
水产养殖在中国有着历史传承性的发展,1985年,“中央五号文件”将“以养为主,养捕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作为我国渔业的发展方针确定下来。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中国整体渔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大跨越的黄金阶段,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至目前为止,中国作为渔业大国,已经完成了由捕捞方式向养殖方式获得水产品的转变。
水产养殖业作为中国渔业的核心部分,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食品质量安全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推动作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也逐渐凸显出一些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现在,各界专家和领导也已经意识到如环保问题、遗传资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水资源问题等相关可以改进的关键问题,并且各方面已经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和实体产业建设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水产养殖业的低能高效发展助力。
2 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优良的养殖水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水域中的生物(水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与生物体的物质与能量进行交换,进而影响水中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
由此而言,良好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经济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养殖水域的水体来源主要是自然来源,如江、河、湖泊及海洋等。
随着近些年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许多自然资源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工业废水污染、人民生活污水排放污染和农业农药化肥等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等,都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 水产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在向高密度、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基于此种模式,形成了高生物负载量和高投入量的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计划-------农家休闲垂钓度假
摘要:所谓休闲垂钓旅游就是到溪、沟、河、池塘、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以垂钓为主要活动形式,达到休闲目的的旅游。
现如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攀升,消费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从以往注重物质享受、利益争夺的思想中摆脱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到了健康消费,休闲养生方面。
关键词:休闲垂钓旅游消费理念
正文:
一.项目的可行性优势
农村相比较城市而言,拥有更
清新的空气,更清澈而无污染的河
流及更为静谧的环境,成为吸引越
来越多休假游客的首选场所。
而休
闲垂钓这个项目是近几年来刚刚兴
起的一项旅游形式,迎合了城市人
“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心理需求,
提高了城市人休闲文化的品位,从
另一个侧面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
同时亦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因
而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
一种重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若是两者结合起来,组成农家垂钓,具有乡土味鲜明、平民性明显、原生美突出、参与性强劲、消费价较低五大优势,将会以其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休闲度假。
农家休闲垂钓旅游的展开也会为当地渔业生产提供销路,也能为当地社区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
休闲垂钓旅游地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以最小的耗费给经营业主带来收益的最高水平,有助于资金流入,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二.场地的选定与布局
休闲垂钓的本质上并不在于钓多大多肥的鱼,而在于垂钓过程中能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减轻生活上级工作中受到的压抑情绪,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呼吸到自然气息……
在场地选定与布置方面,要多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
首先要选一处足够宽阔的场地来建设池塘,或者直接选在河流的附近,这样既能引水方便,省力、省钱,还可以很容易的营造一种接近自然山水的特色,更能得到游客的青睐。
在池塘里面放养适量的鱼类,这些与要具有:不是很名贵;繁殖能力较快;生长速度较快;健康可食用等特点。
另外,由于现今人们大部分都有了私家车,休假有可能就会开车进出,所以场地处的道路必须要建设好,不需要太宽敞,但必须要清洁、平坦,道路两旁要栽种排排绿树,既可遮荫,又可以减少噪音、吸收尘土及污染性气体,当然,还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同时,在住宅方面也要有特色,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干净,卫生;各种住宿、卫生设备都要齐全,质量要高;而房间内的风格也要突出一种自然、轻松、清新的特点,体现一种简朴而又素雅不失特色的韵味。
而住宅区的地理方位方面要慎重选择,既要环绕各种植物,又不可离垂钓区太远。
另外住宅区附近要见一个适宜的停车场,供游客停车之用。
三.餐饮服务及娱乐项目
餐饮方面可以增添各地风味的小吃及饭菜,可以增建一条小型的美食街,有专门的人员为游客解说事物的来源及做法等,让游客能品味到不同特色的美食,这会吸引不少美食家的到来,也为来度假的游客们增加了不少乐趣,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各地的风俗等。
餐厅的建筑风格及餐桌上的餐饮用具等,要有一种古朴、典雅的特点,让人们的心情更加平静和谐,真正达到轻松的状态。
另外,价格要定合理一点,所谓“薄利多销”,在人们的承受范围内,这样大家既舍得每样都可以品尝一下,又不会对我们的度假区的服务产生怨言,打好度假区的口碑,而以此招得大量回头客,这样当地也就因此可获得不少利润,为当地的发展开辟又一条蹊径。
至于鱼竿、渔网、鱼桶、鱼饵之类的垂钓工具,质量要属中上等,我们可以实行按天出租制度,租金不需很贵,只是以此来提高游客们的爱惜物品的意识,减少工具的损伤,以备下次再用,这样也可省下部分资金。
为了增加更多的乐趣,我们可以推行一项制度:游客钓的鱼可以当场按市场价的八折买下。
在池塘附近搭建一个快餐店,装备上烧烤工具以及各种调味品,也可以买进一些刀具等。
这样,游客可以当场将自己的鱼烤来吃食用,或是切来吃生鱼片。
当然,这需要在这方面专门培训过的服务生来帮忙指导,不过,投入并不会很大,但意义却很大,将会成为吸引游客关键的一个项目,既能吃到新鲜的鱼肉,而有时自己通过努力钓来的,感觉当然会不同以往。
当然,此时饮料便是必不可少的啦,各类小吃、零食等也可以储备上一些,钓鱼虽不是什么力气活,但也会好体力的哦。
另外,店里也可以卖一些新的鱼竿等,以满足一些爱好钓鱼的游客的需求,也可以制作一些小木鱼等小留念品,来一次大家肯定不会希望空手而归……
结束语:
休闲垂钓旅游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种旅游类型。
由于垂钓必然是在野外的亲水环境中(不论是自然的或人造的)进行,因此休闲垂钓旅游迎合了城市人“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城市人休闲文化的品位,从另一个侧面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同时亦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因而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活动类型。
农家休闲垂钓作为一项新兴的娱乐项目,在现今充满压力,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里,我相信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