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燃气设计院冷热电三联供.pptx

合集下载

三联供

三联供

C C
排烟温度
水流量 发动机转速 电力输出功率
O
C
95
1.8 68000 80
kg/s rpm kW
尺寸 L×W×H
重量
mm
kg
3100×876×1955
1930
“卡伯斯通”微燃 机
型 号 C30微型气涡轮发电 机组—低压天然气 C30微型气涡轮发电 机组—高压天然气 C60微型气涡轮发电 机组—高压天然气
方案 产生热量 kWh 产生电量 kWh 总产出 元
燃气锅炉
直燃机 三联供
8.778
9.022 3.932
0
0 2.906
2.026
2.082 3.669
*热价0.231元/ kWh(蒸汽),平均电价0.95元/ kWh
三联供系统得到的经济效益比燃气锅炉采暖高81%; 比直燃机采暖高76%
三联供项目适用于:
ST5R
395 4.35 11009 32.7 365 7992 511 75
ST5S
457 7 15319 23.5 587 8280 1196 85
ST6L-721
508 7.82 15385 23.4 514 10800 1337 85
ST6L-795
678 9.88 14575 24.7 589 11664 1655 85
Centaur 50
人马座 50 4234 12541 53.1
Mercury 60
水星 60 4072 9209 37.5
Taurus 60
金牛座 60 5069 12093 61.3
Taurus 70
金牛座 70 6728 11281 75.9
Mars 90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1.编制可研的目的 2.编制方法
3.评价体系
4.可研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5. 经济性评价及适宜发展类型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1.编制可研的目的
❖ 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能性
❖ 论证项目建设的经济性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燃气内燃机: 但是内燃发电机组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内燃发电机组燃烧低热值燃料时,机组出力明显下降;
(2)内燃发电机组需要频繁更换机油和火花塞,消耗材料比较大,也影响到设备的可用性和可 靠性两个主要设备利用指标,对设备利用率影响比较大,有时不得不采取增加发电机组台数的 办法,来消除利用率低的影响。 燃气微燃机 燃气微燃机:一般发电量小于200千瓦,适用小容量场所、多机组组合时切换较灵活。具有体 积小,发电效率高,噪音小,机房不需消声改造、氮氧化物排放量低等优点。但燃气微燃 发电机折合每千瓦发电造价较内燃机要高,所需燃气的进气压力较高。
采用面积指标法或规范中给出的计算公式对设计负荷进行确定。
③分析负荷特性,绘制逐时负荷变化图 利用逐时系数法或其他计算机辅助方法,分析不同建筑的负荷变化规律,找出最大负荷、最 小负荷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量,并绘制出典型日的逐时负荷变化图。 ④计算年负荷量
根据公式计算或图表累计计算冷热电年负荷量,为后面经济分析做准备
联供系统的电气主接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供能系统的确定 与项目的用能情况密切相关 与运行方式密切相关:以电定热、以热定电、最大满负荷运行小时数等不同模式

冷热电三联供实例-北京燃气大楼[会要]

冷热电三联供实例-北京燃气大楼[会要]

冷热电三联供实例-北京燃气大楼[会要] 北京燃气大楼冷热电三联供系统1概述北京市燃气集团指挥调度中心大楼三联供系统,是北京市第一个利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的示范工程。

大楼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物高度42米,地上10层,地下2层。

大楼用电负荷100-1000kw,平均用电负荷400-800kw,需冷量500-3000kw,采暖需热量550-2700kw。

该系统配置480kw和725kw发电机各一台,制冷量1163kw和2326kw余热型直燃机各一台,燃气内燃机发电供大楼自用,并联型余热/直燃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回收利用内燃机产生的烟气和缸套冷却水中的余热,冬季采暖,夏季制冷。

由于回收的余热量不能满足系统最大热量/制冷量的需求,不足部分利用余热直燃机组补燃解决。

北京市燃气大楼三联供系统是采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与烟气热水型吸收式空调机组直接对接工艺的系统。

从2004年8月北京燃气大楼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试运行成功以后,在北京恩奈特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管理下,该项目运行稳定可靠,保证了燃气大楼全年的冷、热、电能源供应。

2 系统特点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主要形式。

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负荷,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利用设备向用户供480kw)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燃气内燃发电机组,分热、供冷。

该系统采用两台(725kw、别与两台(200万大卡、100万大卡)中国远大公司的余热型双效溴化锂直燃机对接。

机组在做功发电的同时产生余热。

其中,烟气(约460?)通过三通阀(调节型)进入余热直燃机的高温发生器,作为余热直燃机的高温热源;缸套水在夏季进入余热直燃机的低温发生器,在冬季进入板式换热器与供热回水换热。

通过余热直燃机在夏季产生7-12?的冷水,在冬季产生50-60?的温水。

系统运行时优先利用烟气和缸套水中的热量满足冷、热负荷的需求,如果余热量不够,将采用天然气直燃方式进行补充。

冷热电三联供介绍

冷热电三联供介绍
标准机房
远大一体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控制界面
远大一体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节约占地——占地仅为常规三联供系统的30-40%
通过设备合理集约式设计实现了结构紧凑、布置合理,较常规设计的三联供系统 占地面积有了大幅的降低 功能齐全——可以实现一套系统多种能源供应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可以实现输出电力、空调冷水、空调热水、卫生热水的输出, 一套系统即可满足用户对所有能源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管理和维护成本 能源利用率高——能源利用率可达88% 通过优化设备配置,实现发电机和余热设备的最佳匹配。通过多项节能技术的搭 配实现能源的最高效利用 一体化程度高
• 余热机组类型:补燃和非补燃两类 非补燃型——烟气机、热水机、烟气热水机 补燃型——烟气直燃机、热水直燃机、烟气热水直燃机
设计说明
余热利用设备选型——冷热电三联供核心设备之二
设计说明
调峰设备选型
调峰设备:当余热供冷、供热量不足时,开启调峰 设备满足冷热需求 常用的调峰设有直燃机,补燃型余热机组,电制冷机组,燃气锅炉等
电力负荷与冷、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的用户
需要设置备用发电机组的重要公共建筑 市电接入困难的用户 电价相对较高的公共建筑 对节能、环保要求高的地区 经过方案优化设计和经济分析,确定经济可行的项目
国家鼓励与支持政策
2010年8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 技术规定》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优势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对实现了对天然气的梯级利用
能源梯级利用可提供能源的利用效率,是节能的重要措施! 科学用能的重要原则是品味对应,高品位能要用在高品位需求上,“高能低用”是一种浪费!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优势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提高了对天然气综合利用率

三联供介绍

三联供介绍

基本原理—能源的梯级利用
燃料 等级
电能
高温段1000OC以上
中温段300~500OC 低温段200OC以下
驱动热泵
驱动吸收式制冷机 除湿 供热 生活热水 排放
环境
设备工艺
冷热电三联供典型示意图
天 然 气
(30%)
(50%) 空气
燃气发电机组
电力负荷
余热烟气
热水负荷 采暖负荷
补燃天然气 制冷负荷 余热回收装置
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综合能源效率达80%~90%
大型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相互支撑、互惠互利
主力发电厂
升压变压器
配电站
微燃机 微燃机
降压站 配电站
配电站
微燃机
商业 光电
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 燃料电池
微燃机 燃料电池
燃机 工业 商业
住宅
燃气三联供优势
电力(30%) 天然气 (1温 烟气(50%) 锅炉 制冷用冷水 采暖用热水 生活热水
低品位能
天然气理论燃烧 温度为1400℃
(或进 直燃机)
综合能源效率:70%~90%
燃气三联供优势
提高燃气和电力等市政设施的使用效率
1600 1400 1200
80
电力 天然气
70 60
月耗天然气(亿Nm3)
电力负荷(万kWh)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0 40 30 20 10 0
12
月份
夏季北京1400万千瓦电力负荷的40%为电空调,而天然气近 80%的年耗量在供暖季,燃气和电力为了满足各自的峰谷需 求都需多投资几十至几百亿元,系统利用率很低

热电冷三联供

热电冷三联供

热电冷三联供热电冷联供的基本概念热电冷联供是指燃料(燃气、燃油等)为能源,能同时满足区域建筑物内的冷(热)、电需求的能源供应系统,通常由发电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换热设备组成。

热电冷联供系统将高品位能源用于发电,发电机组排放的低品位能源(烟气余热、热水余热)用于供热或制冷,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概括起来,热电冷联系统具备如下优点:节能:热电冷联供系统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热用来供热或制冷,充分利用了一次能源。

环保:热电冷联供系统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燃烧排放物对环境无污染。

安全:区域建筑物采用热电冷联供系统后,其供电不受电网限制,确保了用户的供电安全。

平衡能源消费:热电冷联供系统减少了小区或建筑物对城市电网的电力消耗,并增加了燃气消费,对缓解电力紧张,平衡能源消费者具有积极作用。

热电冷联供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同时具有电力和空调需求的场所,如工厂、医院、大型商场、生活小区和工业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39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发展"热电冷联产"技术的法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保基本国策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行政规章。

2000年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旨在推进热电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常见模式及配置根据热电冷联供系统中发电机组的不同及系统主要功能的不同,热电冷联供系统可分为以下三类:□以蒸汽轮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供热和供电(如热电厂),夏季将一部分(或全部)供热能力转换成供冷能力,从而实现热电冷联供。

以燃气机和蒸汽轮机为发电机组(即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的热冷联供系统,系统主要功能是发电、供冷(热)是次要功能。

供热(冷)及供电并重的区域式热电冷联供系统(CCHP)或建筑物内的热电冷联供系统BCHP),系统中的发电机组可采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包括微燃机)、内燃机发电机组、外燃机发电机组或燃料电池。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装置ppt课件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装置ppt课件
楼宇型(宾馆、医院、办公楼)
燃气轮机+烟气型溴冷机
第二部分
『燃气发电装置 的分类及 性能』
2 燃气发电装置的分类及性能
内燃机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 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燃气轮机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 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微型燃气轮机
目前,以燃气内燃机发电装置和燃气 轮机发电装置为动力的热电联产系统 应用相对较多, 综合效率也较高, 技 术比较成熟, 运行比较稳定, 其中燃 气内燃机发电装置的额定功率通常在 50 ~ 5 000 kW, 而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的额定功率一发电及附 属设备的 选择』
3.1 发电装置
发电装置选择的考虑因素:用户实际需求热(冷) 电比
对于办公和居住建筑等电负荷比冷、热负荷小的场合应 优先选用产热量较大的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系统, 并将部 分发电机发出的电驱动电制冷装置, 用以提高系统产热 和制冷能力, 优化匹配电制冷和烟气余热吸收式制冷机 组, 以满足用冷、用热负荷, 提高系统经济性, 这种 方式通常被称为以热(冷) 定电;
目 录
▷ 第一部分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简介』
▷ 第二部分 『燃气发电装置的分类及 性能』
▷ 第三部分 『燃气发电装置及附属设 备的选择』
第一部分
『燃气冷热电三 联供简介』
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简介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即CCHP (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 等产生动力驱动发电机发电, 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 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 向用户供热、供冷和生 活热水。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作为分布式能源的一种, 因其技术新颖、建设周期短、系统综合效率高, 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 可。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通过对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三联供机房可以建在终 端用户附近, 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节能效果明显; 三联供系统与大电网互相依靠、互为补充, 提高了能源系统的可靠性, 有助于应对突发事件。CCHP 系统典型流程见图1。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基础知识52页PPT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基础知识52页PPT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基础知识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2
7.主管部分和规划编制程序 管理单位及职责
负责本省(区、市)分布式发电建设管理工作 制定示范项目建设方案,报国家能源局审核 (shěnhé)同意后实施 省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 应建立分布式发电并网争议解决机制 负责协调,或委托下级部门负责协调 分布式发电有关协议、合同的执行及多余上网 电量的收购、调剂等事项 负责组织、建立分布式发电的监测、统计、信
负责制定全国(quán ɡuó)分布式发电发展规划 和产业政策,指导、监督各地分布式发电建设和 管理工作
制定分布式发电接入低压配电网,以及微电网 接入更高电压等级电网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 管理办法。
组织分布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第十七页,共53页。
二 小型(xiǎoxíng)分布式发电站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页,共53页。
三 燃气冷热(lěnɡ rè)电三联供技术规程
1 总则(zǒngzé)
➢ 适用条件:发电机总容量小于或等于15MW;一次能源可为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沼气和煤层气
➢ 适用类型: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 适用阶段: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 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推荐与市电并网运行; ➢ 设计原则:电能自发自用、余热利用最大化,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
第二十六页,共53页。
三 燃气冷热(lěnɡ rè)电三联供技术规程
3 系统配置
➢ 冷、热、电负荷(fùhè) ➢ 三联供系统必须满足需求侧的要求,准确的冷热电负荷(fùhè)
是正确搭接系统、设置合理的系统容量与规模的前提。 ➢ 要求绘制不同季节典型日的冷热电逐时负荷(fùhè)曲线,应根
据各项负荷(fùhè)的种类和性质以及蓄热(冷)装置的特性,分 别逐时叠加。 ➢ 经济分析应建立在不同季节典型日的冷热电逐时负荷(fùhè)基 础上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原理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原理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原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原理1. 介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高效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的系统。

它通过联合供热、供冷和发电,使能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下面将从燃气供热、供冷和发电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2. 燃气供热燃气供热是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以燃气为能源,通过燃气锅炉或燃气热泵等设备,将燃气转化为热能。

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换热器与供水进行换热,将热能传递给供水,在保证供水的温度的同时,有效地利用了燃气能源。

3. 燃气供冷燃气供冷是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另一重要方面,它能够通过热泵或吸收式制冷机等设备,利用燃气提供冷却效果。

燃气供冷的原理是利用燃气热能驱动制冷机组,通过循环工作介质进行制冷。

这样,燃气不仅能够提供热能,还能够提供制冷能力,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4. 燃气发电燃气发电是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它能够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将燃气转化为电能。

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高温烟气,通过烟气余热锅炉或废热锅炉回收其中的热能,并供给蒸汽或热水,再通过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样,燃气既能够提供热能,又能够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多元利用。

5. 系统优势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它能够高效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燃气冷热电系统能够灵活调节供热、供冷和发电的比例,适应不同季节和不同负荷条件下的能源需求。

另外,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节约空间和投资成本,降低了能源的使用成本。

因此,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工业、商业和居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6. 结论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通过燃气供热、供冷和发电等过程将能源综合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将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原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在了解和应用该系统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共46页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共46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装置28页PPT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装置28页PPT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装置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4、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标准要点 ➢ 适用条件:发电机总容量小于或等于15MW; ➢ 适用阶段: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 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推荐与市电并网运行; ➢ 设计原则:电能自发自用、热(冷)电平衡;
能效指标
➢ 节能指标: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应大于70%
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及应用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汇报内容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点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六、三联供工程实施常规流程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1、1997年-2007年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
关鼓励政策 ➢ 2009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规划》鼓励燃气冷热电联供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2年课题: 《楼宇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研究与示范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调研国内外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配套政策; ➢ 针对北京市能源结构特点分析研究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北京推
广应用的可行性; ➢ 分析不同形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冷、热、
电负荷的优化配置; ➢ 通过示范工程总结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运行管理经验; ➢ 提出推广应用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政策建议。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建设部行业标准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标准编制进度计划
➢ 2006年完成标准初稿; ➢ 2007年标准编制组全体会议讨论修改; ➢ 2008年向全国相关单位及专家征求意见; ➢ 2009年完成送审稿; ➢ 2009年下半年审查会; ➢ 报批;
30%发电 100% 天然气 52%余热利用
18%废热排放
➢ 能源效率:燃气冷热电>燃气锅炉 ➢ 燃气锅炉效率:90%为低品位能源(热能) ➢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效率:30%~40%高
品位能源(电能) + 50%低品位能源(热能) ➢ 能量的做功能力:电能=4~5倍热能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调整天然气用气结构已成为保障天然气管网安全稳定供气的关键。
汇报内容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三、三联供常用设备及系统形式 四、三联供系统优势及适用项目特点 五、三联供工程介绍 六、三联供工程实施常规流程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楼宇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一项先进的供能技术,它首先 利用天然气燃烧做功产生高品位电能,再将发电设备排放的低品位热 能充分用于供热和制冷,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因而是一种高效的城 市能源利用系统,是城市中公共建筑冷热电供应的一种新途径。
万立方米
2008年北京 市全年天然气用 量达到54亿立方 米。冬、夏季高 峰日用气量之比 接近10:1,用 气结构不尽合理。
月份
2008年冬、夏季高峰பைடு நூலகம் 天然气用气量示意图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2008年冬季用气 高峰日用气量曲线
2008年夏季用气 高峰日用气量曲线
巨大的冬夏季供气峰谷差造成管线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天然气管 网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
3、三联供系统基本原理--能源的梯级利用
高温段 1000℃以上
中温段
低温段
100℃~500℃ 100℃以下
排放
电能
驱动热泵 驱动吸收式 制冷机
除湿 供热 生活热水
排放
二、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
2、分布式能源与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属于分布式能源。 ➢ 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而言的,是指将发电系统
以小规模、小容量(数千瓦至15MW)、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 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电、热和冷能的系统。
国内三联供发展历程
➢ 1997年,上海建成2-3个示范项目; ➢ 1999年,北京市开始着手进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调研和工程试点工作; ➢ 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立项《楼宇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
研究与示范》; ➢ 2004年,上海市发改委等五委、局颁布《关于本市鼓励发展燃气空调和分布式
供能系统的意见》; ➢ 2005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颁布《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试
行版); ➢ 2006年,建设部行业标准启动《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 2007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天然气利用政策》鼓励燃气冷热电联供应用; ➢ 2008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修订《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及相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2、北京市规划天然气用气量
规划至2020年,北京市年用气量将达到180亿立方米。至2025年, 北京市年天然气用气量将达到200亿立方米。充足的气源为发展三 联供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气源保障。
2008年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示意图
一、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发展概述
3、北京市2008年用气量
年供热量 年供冷量 年发电量 燃料总消耗量 燃料低位发热值
1 00%
➢ 联供系统配置指标:余热利用率应大于60%
年平均余热利用率=
年预热供热量 年预热供冷量 排烟温度降至120℃可利用热量+冷却水温度降至85℃可利用热量
100%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
站址条件 ➢ 独立站房或露天布置:燃气管道最高入室压力<2.5MPa; ➢ 建筑物地下一层、首层或屋顶布置: 燃气管道最高入室压力 <1.6MPa; ➢ 发电机布置在建筑物地下一层或首层:单台容量≤3MW; ➢ 发电机布置在建筑物屋顶:单台容量≤2MW; ➢ 防爆泄压口:主机间、燃气增压机间、计量间; ➢ 事故通风口:主机间、燃气增压机间、计量间;
亿立方米
50
200.0%
45
180.0%
40
160.0%
35
140.0%
30
120.0%
25
100.0%
20
80.0%
15
60.0%
10
40.0%
5
20.0%
0
0.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用气量
增长率
1997年—2007年十年期间,北京市的天然气用量年均增长约4 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37%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