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皮肤准备与术后感染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手术后创面感染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适当进行行之有效的术前皮肤准备可降低此现象的发生率。

目前,关于术前皮肤准备的护理方式和准备时间,以及准备皮肤的清洁和灭菌等问题,已经有较多的探讨。

为了改善预处理的效果,国内外对预处理的时间和具体工作展开一定的探讨。

为有效降低因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在护理工作中也要注意小心对待患者的皮肤,为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手术做好准备。

因此现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手术;皮肤准备;研究进展在为病人进行外科治疗之前,一定要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清除外科治疗皮肤的污垢、头发等,做好外科治疗过程中的皮肤消毒工作,防止术后伤口发生炎症。

在术前1日,按惯例对手术病人进行去除毛发,并对其进行清洗。

但是,最近几年,有关手术准备时间的问题,手术中是否需要进行脱毛,以及怎样进行脱毛等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

1国内外常用术前备皮方法1.1常规备皮法在20世纪20年代,修剪手术野毛发被作为一种惯例,通常在术前一日进行,这一过程包含了对皮肤的清洗和对毛发的修剪。

在骨科的常规备皮方法中,在术前72小时(紧急情况下)就可以做好皮肤准备工作,在备皮处要用温热的水和肥皂水进行充分的擦拭。

手术1日前,刮除毛发、清洗皮肤,对皮区进行消毒,用无菌毛巾覆盖。

手术当天早晨进行皮肤检查、消毒,并更换消毒毛巾。

但是,王晨等人却发现,在剃毛和多次消毒的情况下,用无菌布覆盖的方法来降低外科手术区域的细菌数量,与简单的清洗相比,并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

相反,会增加外科手术区域的细菌数量,增加外科手术区域伤口发生感染的危险。

另据报道,当前的手术前术野剃毛无法减少手术后的伤口感染性疾病,剃毛会对皮肤表面产生隐形的伤害,从而形成了进入体内的病菌,容易引起手术后的伤口感染[1]。

1.2脱毛剂备皮法目前,最常见的是以硫醇为主的留基乙醇酸类化合物。

与其他的去毛备皮方法相比,化学脱毛剂更适合于无法剃毛的地方(例如:胸腔内肋骨凹凸不齐的胸口)以及身体非常瘦弱的病人[2]。

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探讨

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探讨

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探讨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找寻最佳备皮方式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我院神经外科择期行颅脑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

观察组用电动备皮器备皮并且用抑菌剂消毒手术野皮肤,对照组行传统方法常规备皮,并且两组术前手术野皮肤采样细菌培养,比较细菌检出率。

结果术前手术野皮肤采样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感染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与传统备皮法相比,电动备皮器备皮合用抑菌剂能降低术前手术野皮肤的细菌检出率,还能降低术后患者的感染率。

而且它能满足患者对外表的要求,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尽快恢复术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标签:神经外科;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就是我们临床上所说的备皮。

即使术中无菌操作术后切口的感染仍然存在,这跟术前的手术野备皮方式、术中是否无菌操作,术后切口护理是否规范有重要关系[1]。

所以,术前备皮一直是作为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一项重要举措,优秀的手术野备皮方式不仅要满足患者对外表的要求,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尽快恢复术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还要减少术前细菌对手术野皮肤的侵入,并且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

所以说,如何有效合理的手术野备皮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神经外科手术前备皮的具体方案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研究,但没有达成共识。

因而选择适合的手术野备皮方法对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10月我院神经外科择期行颅脑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手术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0例患者意识清楚,语言清晰,情绪与行为正常。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备皮法,术前1 d剃除全部头发,术日早晨再次备皮,常规安尔碘手术野皮肤消毒,使用无菌治疗巾覆盖并包裹头部皮肤至手术结束。

术前备皮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循证护理与研究

术前备皮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循证护理与研究

术前备皮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循证护理与研究摘要】从备皮方法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备皮范围及备皮时间等方面对术前备皮的进行探讨与研究。

总结术前剃毛备皮、不去毛备皮和脱毛备皮的特点与不足,提出术前备皮在不妨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术野周围的毛发,为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最好采用不去毛或剪毛方式备皮,任何一种备皮方法都应注重皮肤的清洁。

【关键词】备皮方法备皮时间切口感染循证护理手术前剃毛备皮是我国历年来护理常规之一,而临床多采用剃毛备皮的方法。

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中指出:如果不涉及到手术野,毛发可以不去除;如果要去除毛发,去除的时间距离手术越近越好,最好使用剪毛的去毛方式[1]。

2002年,美国手术室护理协会(Associationof Operating Room Nurses,AORN)推荐:尽可能保留术区毛发而不去除,如果必须去除,剪毛是最佳方法,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越近越好[2]。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报道,术前常规剃毛对降低切口感染率没有任何意义[3-6],而且会造成皮肤的损伤,增加医源性感染。

为探讨最佳备皮方法,笔者对备皮方式、备皮时间及与术后切口感染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借鉴。

1剃毛备皮方法剃毛备皮是我国常规备皮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造成皮肤损伤,而成为细菌繁殖的基地和感染源[7],即于术前1 d清洁皮肤并剃除手术区毛发。

目的是去除术区毛发、污垢和表面携带的细菌,作为手术时皮肤消毒前的准备,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然而,既使是最熟练的剃毛操作也会损伤皮肤造成肉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破坏皮肤完整性,提供细菌入侵的门户,易引起术后切口感染。

因此,术前剃毛备皮并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剃毛本身就能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从20世纪初开始,去除手术区毛发一直作为护理常规被执行,直到1971年,Seropian等[8]首先质疑术前剃除毛发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这一传统观点。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改进与切口感染的研究现状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改进与切口感染的研究现状
张春盛.手术前备皮用具HBsAg污染的调查.中国消毒学杂 志,1998。15(31):183一184. Cruse PJ E.The epidemiolngy of wound infection ten-year
prospec2 tire study ot"62 939 wound8.Surg Clin,1980,60:27-40. Geest BM.Preoperative hair remove: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AORN J,2002,75(5):928-940.
一、皮肤准备的时机和范围 1.皮肤准备的时机:临床上备皮常选择在手术前1 d、手 术当天或手术前8 h以内进行。有学者分别于术前不同时间 备皮,观察切口感染情况¨…,术前2 h及术前l d备皮,切口 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2 h组优于术前1 d组。 SeropianHl的研究证实,术晨备皮的切口感染率为3.1%,而 24 h以前就备皮的切口感染率为20%。然而Mehta等H1发 现距手术前12 h以上与术前2 h剃毛病人的术后切口感染 率并无统计学差异,而手术前夜剪毛和手术日剪毛病人清洁 切口的切口感染率出现差异,故认为,去除毛发的时间距离 手术越近越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结论仅体现在除毛方 法为剪毛的术前皮肤准备病人中。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和 预防中心(CDC)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指出:如果 不涉及到手术区,毛发可以不去除。如果要去除毛发,去除 的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最好使用剪毛的去毛方 式∞1。由于现在缩短皮肤准备时间对切口感染的作用还没 有统一的研究结论,故认为缩短剪毛法距离手术的时间有助 于降低切口感染率。 2.皮肤准备的范围:目前,临床上备皮的范围多同手术 范围。葛美叶等M1对于开颅手术应用条带状备皮,效果满 意。在女性颅脑手术改进备皮范围与消毒方法研究以及在 改进阴部备皮范围对会阴伤口愈合的影响研究中均显示:在 不妨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最好保留手术野周围的毛发o“J。 故现在主张仅剃除手术涉及的头发、腋毛、阴毛及明显可见 的汗毛,以防止其影响手术操作或进入伤口形成异物一1。 二、手术前去除毛发的方式 目前,外科术前备皮大体分为剃毛备皮法及不剃毛备皮 法两大类,其中不剃毛备皮法又可分为脱毛剂备皮法、剪毛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 )【摘要】术前皮肤准备作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防治性措施之一,包括剃除术野皮肤的毛发、皮肤的清洁及消毒等措施。

近年来,为提高备皮质量,一些学者在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及如何操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该内容进行了综述,以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关键词】手术;皮肤准备;研究进展术前皮肤准备是为患者实施手术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通过去除手术区的污垢和毛发等措施为手术皮肤消毒做好准备,以预防术后切口的感染。

常规为术前1天剃除手术患者的手术区域毛发和清洁皮肤。

但近年来,有学者对术前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去除毛发的必要性及如何操作等提出了质疑,现将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术前备皮的时间传统观念认为:术前皮肤准备的重点在于剃除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应在术前1天进行,骨科手术应在术前3天每天一次连续备皮。

但在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指出皮肤准备的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1]。

国内也有学者论证了这一观点。

黄杏娣,赵秀平等[2, 3]证实皮肤清洁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缩短皮肤准备距离手术的时间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提高备皮质量。

在骨科手术前3天备皮之后与术前1天备皮之后的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李军等[5]认为,骨科手术在手术当日术前2~4 h备皮是骨科术前备皮的可取方法。

2术前备皮的方法2.1去除毛发的方法[1]2.1.1剃刀剃毛法是用肥皂水或滑石粉润滑后用备皮刀剃去手术区毛发。

使用剃刀时应注意剃刀与皮肤的角度,动作要轻柔,以免剃伤皮肤。

剃刀最好选择一次性的,以防消毒不彻底引起的交叉感染。

也有学者对备皮用具做了一定的改良:如周文仙⑹用碘伏棉球来代替肥皂水或滑石粉的润滑作用擦拭备皮区皮肤,不仅起到了湿润皮肤毛发的作用,有利于备皮的顺利进行,而且起到了清洁消毒皮肤毛发的作用,备皮完毕后碘伏棉球擦拭刀架也起到了初步的清洁消毒刀架的作用。

术后感染手术室护理论文

术后感染手术室护理论文

术后感染手术室护理论文术后感染是指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因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

术后感染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病痛,严重时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手术室护理在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后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休克、呼吸困难、出血、皮肤红肿等,这些症状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观察,并且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而术后感染的根源在于手术室内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问题。

手术室是手术治疗的必要条件,也是术后感染的主要根源所在。

因此,手术室护理在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手术室内清洁与消毒对术后感染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操作前,护理人员必须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处理,包括手术器械、床上、手术灯、空气等,必须保证室内处于高度清洁状态。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对手术器械、床上等进行密切观察,严格控制操作区域内的人员流动,确保手术操作的顺畅。

操作后,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清洁手术室,对于特殊情况,还需进行特别处理,比如术后疼痛、出血、休克等症状等。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

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于术后感染相关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其心理负担,提高自信、乐观的心态,使其在抗击疾病的过程中加强信心。

而在实际工作中,手术室护理人员也特别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对于患者生命安全负有特定的责任,必须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并时刻保持警觉,对于工作中的任何疏漏,都必须及时改正,以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并发症,从而使医患双方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术后感染具有很高的危害性和高发性,而手术室护理在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该方面的工作,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手术备皮方法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关联分析

手术备皮方法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关联分析

手术备皮方法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关联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备皮方法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关联性。

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常规组手术患者共225例,行手术前采用传统备皮方法;实验组手术患者共225例,行手术前采用专用备皮刀备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与体温情况。

结果经过临床比较后得知,实验组患者甲级愈合223例,乙级愈合2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89%;常规组患者甲级愈合217例,乙级愈合5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56%,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愈合情况与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给予正确的手术备皮方法,严格遵守手卫生等可明显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切口感染;手术备皮;关联性目前有部分学者对术前手术备皮时间与备皮方式等存在不一致的意见,某些学者认为剃毛会对患者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使得皮肤防御功能降低[1];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术前备皮时间应距离手术治疗时间较近,利于手术的顺序治疗[2-3]。

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备皮方法作为术前准备,探究其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联性,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数资料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对象均来自我院心外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等手术治疗患者;同时将术前皮肤破损与皮肤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2×109/L以下、患有糖尿病、肿瘤疾病等患者排除[4]。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第一篇: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摘要】术前皮肤准备作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防治性措施之一,包括剃除术野皮肤的毛发、皮肤的清洁及消毒等措施。

近年来,为提高备皮质量,一些学者在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及如何操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该内容进行了综述,以给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关键词】手术;皮肤准备;研究进展术前皮肤准备是为患者实施手术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通过去除手术区的污垢和毛发等措施为手术皮肤消毒做好准备,以预防术后切口的感染。

常规为术前1天剃除手术患者的手术区域毛发和清洁皮肤。

但近年来,有学者对术前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去除毛发的必要性及如何操作等提出了质疑,现将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术前备皮的时间传统观念认为:术前皮肤准备的重点在于剃除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应在术前1天进行,骨科手术应在术前3天每天一次连续备皮。

但在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指出皮肤准备的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1]。

国内也有学者论证了这一观点。

黄杏娣,赵秀平等[2,3]证实皮肤清洁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缩短皮肤准备距离手术的时间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提高备皮质量。

在骨科手术前3天备皮之后与术前1天备皮之后的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李军等[5]认为,骨科手术在手术当日术前2~4 h备皮是骨科术前备皮的可取方法。

术前备皮的方法2.1 去除毛发的方法[1]2.1.1 剃刀剃毛法是用肥皂水或滑石粉润滑后用备皮刀剃去手术区毛发。

使用剃刀时应注意剃刀与皮肤的角度,动作要轻柔,以免剃伤皮肤。

剃刀最好选择一次性的,以防消毒不彻底引起的交叉感染。

也有学者对备皮用具做了一定的改良:如周文仙[6]用碘伏棉球来代替肥皂水或滑石粉的润滑作用擦拭备皮区皮肤,不仅起到了湿润皮肤毛发的作用,有利于备皮的顺利进行,而且起到了清洁消毒皮肤毛发的作用,备皮完毕后碘伏棉球擦拭刀架也起到了初步的清洁消毒刀架的作用。

手术前皮肤准备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手术前皮肤准备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术后伤口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正确有效的术前备皮操作有助于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外科手术前不同备皮方法及时机与术后伤口感染的相关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备皮方法、备皮工具、备皮时机及备皮范围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备皮;手术时机;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术前皮肤准备成为术前常规护理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去除手术区域毛发、污垢和表面携带的细菌。

传统的备皮方法是用肥皂水和滑石粉润滑后用安全剃刀剃去手术区域毛发,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术前备皮方法、工具、时机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综述如下。

1 术前常用备皮方法的评价外科术前备皮大体分为剃毛备皮法及不剃毛备皮法两大类,其中不剃毛备皮法又可分为脱毛剂备皮法、推毛备皮法及消毒剂清洁法3种[1]。

1.1 剃毛备皮法近百年来,术前备皮时剃去手术区毛发被视为不可缺少的一项常规操作,一般于术前一天清洁皮肤并剃除手术野毛发,虽简单易行,但可能造成皮肤损伤,而成为细菌繁殖的基地和感染源。

术前剃毛的目的是方便皮肤消毒和手术操作,并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但实际上保留汗毛及距切口较远的其他毛发并不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率。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术前剃毛备皮提出了质疑,认为即使是最熟练的剃毛操作也会损伤皮肤造成肉眼看不见的皮肤伤痕,破坏皮肤完整性,导致细菌在裂口中生长繁殖,增加细菌移生现象,皮肤的损伤性炎症或细菌性炎症都可引起皮脂腺、汗腺开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从而影响术前皮肤的消毒,同时还会影响术后皮肤的自洁功能及毛发固有的功能[2~4]。

刘仕莲等[4]观察了1200例不同备皮方法的术后伤口感染情况,未剃毛组切口感染率为5.17%,剃毛组切口感染率为6.33%,剃毛备皮不能明显降低术后伤口的感染率。

另外,由于体表皱褶、腋下、耻骨部、会阴及阴囊部位皮肤不平整,剃除毛发很困难,更容易造成皮肤损伤。

术前皮肤准备方式的研究进展

术前皮肤准备方式的研究进展

术前皮肤准备方式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外学者提出的不同术前备皮的方法,备皮器械,备皮时间及消毒剂的选择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热点、存在的争议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备皮;手术;感染;综述文献手术前皮肤准备(备皮)是外科护理的常规之一。

它关系到术后感染,创口愈合情况和手术效果。

传统的术前皮肤准备包括皮肤的清洁和手术相关区域毛发的去除,其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术前备皮大体分为剃毛备皮法及不剃毛备皮法两大类[1]。

传统的剃毛备皮是简单地剃除表面毛发,20世纪20年代起,医务人员便将其列为护理常规,但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术前剃毛提出了质疑,认为传统的剃毛法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及细菌移生,反而会增加切口感染率,同时也增加护士的工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术前备皮的方法,备皮器械,备皮时间以及消毒剂的选择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些学者提出传统的备皮方法并不能降低感染率,反而会使感染率增加,并带来其他的副作用[2]。

现综述如下:1 备皮方式目前,外科术前备皮方法大体分为剃毛备皮法及不剃毛备皮法两大类,不剃毛备皮法又可分为脱毛剂备皮法、推毛备皮法及消毒剂清洁法3种。

剃毛备皮法简单易行, 但可能造成皮肤损伤, 而成为细菌繁殖的基地和感染源;脱毛剂备皮法方便、安全、有效, 且脱毛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常见的致病菌有杀灭作用,但成本较高,病人可能出现对脱毛剂过敏现象;推毛备皮法通过剪短毛发而达到备皮效果,不损伤皮肤。

1.1 常规剃毛备皮法使用剃刀清除毛发,对于一些毛发旺盛的区域,可以降低术后手术区域的菌落数。

Bonnevialle, N等比较了急诊不备皮病人和择期备皮病人的皮肤菌落情况,急诊手术病人由于情况紧急、疼痛、紧张及无法配合等原因通常无法备皮,而择期手术的,病人使用标准流程进行备皮。

结果发现,在未使用手术清洁剂之前,未备皮病人的腹股沟区菌群数是备皮病人的3.6倍,未备皮病人的股骨大转子区的菌群数是备皮病人的2.7倍,证实了常规备皮方式可以减少手术相关区域菌落数目[3]。

骨科手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探讨

骨科手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探讨

骨科手术前皮肤准备方法探讨【摘要】骨科手术实施前,做好相应的皮肤准备,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从术前皮肤清洁、术前毛发处理两方面开展分析,探究骨科术前皮肤准备方法。

【关键词】骨科手术;术前;皮肤准备;备皮;医院感染为将患者术后感染概率降低,提升手术效果。

在患者接受手术前,一般会对手术部位开展皮肤准备。

传统准备方法是将患者的毛发剔除,清洁患者皮肤,临床关于患者毛发剔除、彻底消毒清洁所持观点不同,经过实验验证发现,做好相应的皮肤准备,能够将术后感染降低。

本文主要对此进行研讨,综述如下。

1皮肤清洁皮肤清洁能够将患者皮肤表面分泌物、污垢清除干净,将皮肤表面的大部分细菌去除。

国内外专家一直在讨论皮肤清洁清洁剂、清洁方法、清洁时间等主题。

通过相关讨论可得知,目前国内、国外专家均认为,骨科手术前皮肤清洁,CHG效果较高,可将其作为指南推荐的皮肤清洁剂[1]。

国内与国外学术界关于CHG浓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大部分研究表明CHG浓度在2%-4%范围内最佳,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现有皮肤清洁剂的清洁效果、抑菌效果,更要关注清洁剂的使用浓度,确保临床使用科学,以此确保清洁效果、抑菌效果[2]。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能够得知,术前1d彻底清洁皮肤,术后穿干净衣物,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使用CHG擦拭、沐浴可将感染发生率降低。

2毛发处理骨科手术视野周围毛发处理,主要包括三类:刮毛、化学去除毛发、修剪毛发。

骨科术前毛发处理国内学者、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且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982年,罗培培,杨叶香[3]等人对比研究了干剃法、湿剃法、消毒包扎法,其研究认为,消毒包扎法能够将皮肤表面91.0%的细菌去除。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报道证实,骨科手术前实施常规毛发剔除对于切口感染降低无任何意义,甚至有研究表明,术前剔除毛发会加剧感染风险。

王清妍,韩月欣等[4]学者认为,备皮到手术开展前用时越长,则患者切口感染的几率越高,在为患者进行毛发剔除时,会损伤上皮组织,加剧微生物的繁殖率。

术前皮肤准备的重要性

术前皮肤准备的重要性

术前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位居第三。

皮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是导致SSI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4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保障手术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术前皮肤准备合格率纳入完成性指标之一,对术前皮肤准备的规范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为什么术前要进行皮肤准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表面有大量细菌定植,包括常居菌和暂居菌。

常居菌种类与数量维持恒定状态,大部分无致病性,暂居菌则是通过接触而附着于皮肤表面,易清除,其中如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致病性。

研究报道显示,术前采取有效的皮肤准备能减少术野皮肤细菌数量,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二、术前如何进行正确的皮肤准备?术前皮肤准备包括手术部位皮肤清洁和去除毛发,应遵循“清洁为主,去毛为辅”的原则。

(一)皮肤清洁皮肤清洁是患者手术前的一个清洁程序,是手术准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皮肤清洁去除暂居菌,减少常居菌,降低皮肤微生物的载量,降低由于手术切皮时将皮肤定植菌带入手术部位而导致SSI的风险。

1.清洁方式:可以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分为全身沐浴和局部擦洗,室温26-28℃,水温40-43℃。

1)全身沐浴:能自理的患者,沐浴前应做好患者健康宣教,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自上而下进行全身沐浴,重点加强手术部位清洗,以及手术时涉及的鼻腔、腋下、脐孔、腹股沟、外阴、肛门等部位。

2)局部擦洗:对于行动不便、全身情况较差或者急诊手术的患者可以采取局部擦洗,清洁范围以手术切口为中心,由内向外外延30cm进行皮肤擦洗,擦拭时间不少于1min,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腹腔镜手术患者,清洁脐孔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皮肤破损。

2.清洁用具:研究显示,与普通肥皂相比,使用抗菌皂并不能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可以根据医院情况选择普通肥皂或者抗菌剂沐浴液进行全身沐浴或擦浴。

不同皮肤准备方法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及预防

不同皮肤准备方法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及预防

4 2例 ( 1 0 . 3 ) , 其次为骨科手术 , 3 7例 ( 1 0 . 1 ) 。各 组 感 染 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Y 。 =2 4 . 5 4 0 , P=0 . 0 1 ) , A1 B 1 C1 组( 术前 1
d备 皮 , 不剃 毛 , 清水清 洁) 和 A2 B 1 C I组 ( 术前 1 d备 皮 , 剃毛, 清水清 洁 ) 感染 率分 别为 1 2 . 4 和1 3 . 6 , 高 于其他组 ( P < 0 . 0 5 ) ; AI水 平 ( 即不 剃 毛 组 ) 术 后 切 口感 染 率 8 . 5 , A2水 平 ( 剃毛组 ) 术 后切 i 2 1 感染率 7 . 7 , 两组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B 1 水平 ( 清水清洁) 术后感染率 1 0 . 5 , B 2水 平 ( 肥皂水清洁 ) 术后感 染率 5 . 6 , 两者羞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O . 0 5 ) ; c 1 水平 ( 术前 1 d ) 感染率为 9 . 8 , C 2水 平 ( 术前 2 h ) 感染率为 6 . 4 , 两 者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 . 0 5 ) 。对 各 组 菌 落 总 数 进行方差分析 , F=3 4 . 4 3 6 , P=0 . 0 0 0 , 各组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1 ) ; 各 组经 析 因 设 计 方 差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B( 清 洁 方 式) 、 C ( 术前准备 时间) 单 因素 分析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P %0 . 0 1 ) , A因 素 ( 剃 毛与 否) 单 因素分 析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 ; B与 c 、 A 与 c之 间存 在 交 互 作 用 ( P %0 . 0 1 ) , A 与 B之 间无 交 互 作 用 ( P >0 . 0 5 ) ; A、 B、 C之 间存 在 二 级 交 互 作 用 ( P < 0 . O 1 ) 。结 论 手 术 前 皮 肤 准 备 对 于术 后 切 口感 染 预 防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在 进 行 术 前 备 皮 时 , 应优先考虑皮肤 清洁 , 大量 肥 皂 水

手术室论文切口感染论文:手术室术前备皮的临床探讨

手术室论文切口感染论文:手术室术前备皮的临床探讨

手术室论文切口感染论文:手术室术前备皮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比较将传统的术前剃毛备皮方法改为在手术室不剃毛备皮方法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将1765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0例和905例。

统计分析两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

结果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 23例,切口感染率 2.67% ,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24例,切口感染率 2.65 %,两组i类切口感染率均为0。

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对外科手术进行手术室不剃毛备皮方法方便易行,减少污染,具有实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备皮剃毛切口感染operating room clinical preoperative skin preparation ofchen hui pang xiao-yi(nursing department,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ern sichuan medical college,mianyang 621000)【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infection rates of incisional wound in patients between traditional shaving methods and non-shaving. methods 1765 patie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shaving and non-shaving groups.one group have 860 patients ,others have905.statistical analyze that infection rates of operative incis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infection rates of non-shaving and shaving group is 23cases(2.67%) and 24 cases(2.65%) respectively. infection rates ofi operative incision was 0 in both parision of infection rates of both groups was non-significance(p>o.05).conclusion it is should be spread that methods of non-shaving in operation room because of convenient,easy and less contaminate.【key words】operation roomskin operationshaving incision infection传统的剃去手术区毛发的术前备皮方法是一项外科常规操作方法。

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研究

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研究

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研究术后感染是整形外科手术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治疗效果。

为了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整形外科医生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本文将就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术前准备工作1. 患者评估和筛选: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

对于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的患者,应慎重考虑手术风险。

2. 术前准备:术前通过给予口服抗菌药物、清洁患者皮肤等方式,预防手术部位的污染和感染。

二、手术操作规范1. 术中消毒:术前对手术器械和患者皮肤进行充分消毒,有效杀灭细菌,并避免术中交叉感染。

2. 手术切口处理:在手术中应注意对切口进行规范处理,包括清洁、缝合等操作,避免污染和感染。

3. 手术器械消毒和灭菌: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

严格执行器械消毒和灭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

4. 术后伤口处理:对于术后伤口,应及时进行固定和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并加强术后伤口的观察和护理。

三、术后感染的监测与控制1. 术后感染监测:术后及时、全面地监测感染情况,通过监测术后发热、伤口渗液等指标来评估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

2. 术后感染控制策略:一旦发现术后感染的迹象,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如抗菌药物治疗、伤口引流等,以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四、术后护理与康复1. 术后伤口护理:对于手术伤口,应进行适当的护理和保护,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注意预防伤口感染。

2. 术后康复指导:在整形外科手术后,医生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术后康复指导,包括饮食、锻炼、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在整形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

通过患者筛选、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规范、术后感染的监测与控制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并提高整形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

皮肤科手术前后如何预防并治疗伤口感染

皮肤科手术前后如何预防并治疗伤口感染

皮肤科手术前后如何预防并治疗伤口感染在皮肤科,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手术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中伤口感染是较为常见且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了解如何在手术前后预防并治疗伤口感染,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手术前的预防措施1、患者评估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增加感染风险的基础疾病。

如果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在术前进行积极的治疗和调整,将身体状况控制在相对良好的水平,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和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2、皮肤准备手术部位的皮肤清洁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在术前,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皮肤清洁,通常使用抗菌皂液清洗手术区域。

对于毛发旺盛的部位,可能需要进行剃毛处理,但要注意避免损伤皮肤,因为皮肤损伤本身就可能成为感染的入口。

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于一些高感染风险的手术,医生可能会在术前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适应证和用药规范,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4、手术环境和器械消毒手术在严格无菌的环境中进行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医院的手术室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检测,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符合标准。

手术器械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以杜绝病原体的传播。

二、手术中的预防措施1、无菌操作手术团队的所有成员在手术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医护人员要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手术器械的传递和使用也要符合无菌要求。

任何违反无菌原则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2、减少组织损伤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尽量采用精细的操作技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不必要损伤。

过度的牵拉、切割和电灼等操作都可能导致组织缺血、坏死,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条件。

3、控制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越长,伤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时间也就越长,感染的风险相应增加。

因此,医生需要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高效地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三、手术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1、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至关重要。

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摘要】目的:在本次实验中将使用不同的皮肤准备方法对需要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备皮,研究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将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80名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实验对象,把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皮肤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皮肤准备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

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低7.5%;而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人数更少。

所以,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皮肤准备时使用改进后的皮肤准备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部位感染的概率。

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更低,而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患者卧床时间更短,由此可见使用改良的皮肤准备方法有着更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关键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308-01为了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提高手术效果,在患者接受手术前一般会在手术部位进行皮肤准备。

在对患者进行皮肤准备时传统的准备方法是剃除患者的毛发清洁患者的皮肤,在当前的医学界也有对是否需要清除患者毛发和如何更彻底的进行消毒不同的观点,但经过验证之后发现皮肤准备确实有着降低术后感染的效果。

为了提高我院骨科的手术治疗效果我院改良了骨科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为了验证改良型皮肤准备方法的有效性在本次试验中将使用不同的两种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准备,以下是本文的信息内容[1]: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数据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80名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人;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皮肤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皮肤准备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前皮肤准备与术后感染的研究
【摘要】从备皮方法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备皮范围及备皮时间等方面对术前备皮的进行探讨与研究。

总结术前剃毛备皮、不去毛备皮和脱毛备皮的特点与不足。

提出术前备皮在不妨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术野周围的毛发,为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最好采用不去毛或剪毛方式备皮.任何一种备皮方法都应注重皮肤的清洁。

【关键词】备皮时间;皮肤准备方法;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74-02
近年来,有学者对术前何时进行皮肤准备、去除毛发的必要性及如何操作等提出了质疑,为探讨最佳备皮方法,笔者对备皮方式、备皮时间及与术后切口感染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借鉴。

1 术前备皮的时间
传统观念认为:术前皮肤准备的重点在于剃除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应在术前1天进行,而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中指出:如果不涉及剑手术野,毛发可以不去除;如果要去除毛发,去除的时间距离手术越近越好,最好使用剪毛的去毛方式。

2002年,美国手术室护理协(aorn)推荐:尽可能保留术区毛发而不去除,如果必须去除,剪毛是最佳方法。

备皮时问距手术时间越近越好[1]。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报道,
术前常规剃毛对降低切口感染率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会造成皮肤的损伤,增加医源性感染。

有关剪毛备皮时间研究中alexander等的研究显示,术前晚剪毛者与术日剪毛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7.5%和3.2%,两组间差异显著。

2 术前备皮的方法
2.1 去除毛发的方法
2.1.1 剃刀剃毛法是用肥皂水或滑石粉润滑后用一次性的备皮刀剃去手术区毛发。

使用剃刀时应注意剃刀与皮肤的角度,动作要轻柔,以免剃伤皮肤。

也有学者对备皮用具做了一定的改良:如周文仙[2]用碘伏棉球来代替肥皂水或滑石粉的润滑作用擦拭备皮区皮肤,不仅起到了湿润皮肤毛发的作用,有利于备皮的顺利进行,而且起到了清洁消毒皮肤毛发的作用,备皮完毕后碘伏棉球擦拭刀架也起到了初步的清洁消毒刀架的作用。

但剃刀剃毛法的使用近年来也遭到了质疑。

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在毛发根部,简单剔除表面毛发无助于清除细菌[3]。

而皮肤的完整性在防止细菌感染中有极其重要作用,皮肤上的细小划痕也将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在剃毛处理的皮肤上的切口比未经处理的皮肤上的切口更容易感染;剃毛会使患者感觉不适;剃毛相对于其他备皮方法,医务人员工作量最大。

经临床证实术前不剃毛对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没有影响,切口感染率反而下降[4]。

陈嘉蕊等[5]对妇科手术前常规备皮和只备会阴部皮肤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和术后转归上无明显差异。

在骨科术前备皮中不予以剃毛对骨科手术野皮肤的准备
及手术切口愈合无影响,所以如患者的体毛不是特别粗长的,一般不必剃毛脱毛。

陆利生等[6]建议对于腹部手术的备皮选择不去毛备皮法最佳,但特殊部位,如腹股沟疝修补术,选择剪毛法备皮较好。

在头部手术术前准备方面,石卫琳[7]也证实术前小范围备皮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的术前剃头相比,两者的术后感染率相同,即小范围备皮未增加术后感染率。

2.1.2 脱毛剂备皮法脱毛剂备皮法是指用化学脱毛剂脱掉手术区域毛发[8]。

vestal在1952年最早将化学脱毛剂用于460例患者术前去毛备皮中,其后的研究也都认为脱毛剂备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备皮方法,但是他们均未报道脱毛剂备皮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有研究证实脱毛备皮者皮肤表面细菌茼落数更少,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

脱毛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3种常见的伤口致病菌有抵抗作用。

未发现剃毛备皮与脱毛备皮者之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虽然使用脱毛剂备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但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灼伤感和红疹等皮肤过敏现象,因此,对脱毛剂易过敏者应禁用。

2.1.3 剪毛备皮法是用推剪的方式去除手术区域的毛发。

由于残留的毛发高于剃除的毛发,因而减少了皮肤的损伤,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有效预防手术后的切口感染[9]。

对于毛发较长和会阴部皮肤的备皮适用于此方法。

2.2 皮肤清洁术前皮肤清洁是手术前的常规工作。

缩短皮肤准备距手术的时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繁殖和污染的机会,无
论是剃毛还是不剃毛,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显得更为重要。

同时在术前2 h剃毛加清水清洁组患者的局部皮肤表面细菌的检出率为100.00%,而用肥皂清洁的另外两组患者的局部细菌检出率分别为92.63%和95.83%,说明剃毛后若仅用清水清洁皮肤不能有效达到减少手术区皮肤表面细菌的目的。

因此,术前皮肤准备的重点是清洁皮肤,只有充分清洁才能有效降低局部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综上所述,去毛备皮,剪毛备皮及脱毛剂脱毛备皮均可减少或避免皮肤损伤,保持皮肤完整性,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而且脱毛荆脱毛备皮操作方便、快捷,特别适用于难以剃毛的部位和消瘦的患者但是由于脱毛剂价格昂贵,易导致皮肤过敏,延迟手术进行,使得脱毛备皮的推广受到了一定限制。

剪毛或不去毛的备皮方法既可以减少外科切口的潜在性感染,又可以避免脱毛剂导致的过敏反应。

综合考虑各种临床因素,剪毛的备皮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备皮方法。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骨科患者,由于备皮时需要特殊体位,一般的剃毛或剪毛往往使患者疼痛难忍,使用脱毛剂备皮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体位,可减轻患者痛苦。

在备皮时问的选择方面,多提倡备皮时间尽可能在术前2 h内进行。

因此,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永远是备皮方法研究着眼点,同时考虑备皮方法如何让患者更安全、更舒适,医护人员更省时.省力。

参考文献:
[1] mangram,horan,pearmn,et al.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iogy,1999,20(4):247-280.
[2] 周文仙.备皮用具新方法[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0.
[3] 高丽莲,王小兰,陈彦如.两种皮肤准备对pph术效果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7,47(6):58.
[4] 申屠敏姣,王菊吾,陈爱初.“改良备皮法”的推广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8):132-134.
[5] 陈嘉蕊,徐烨频,许卫蓉.改良皮肤准备方法在妇科手术中的研究分析[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10):54-55. [6] 陆利生,韦田福,陆云飞,等.腹部手术术前备皮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3,2(5):324-325.
[7] 石卫琳.神经外科手术小范围皮肤准备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7,7(5):45-46.
[8] vstal p w.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of the s_kin with
a depnatory cream and a detergent[j].am js山.g,1952,83(3):398—402.
[9] 李宗婷.术前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09,17(1):58-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