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舍语言幽默特质及原因【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老舍开题报告

老舍开题报告

老舍开题报告老舍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通过对老舍的作品和生平的研究,探讨他的写作风格、创作主题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老舍的文学成就。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学批评和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老舍的小说、戏剧和散文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同时,将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学环境对老舍的影响。

研究步骤包括文本阅读、资料收集、分析和综合评价。

三、文学批评视角下的老舍作品分析1.《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祥子的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无奈。

老舍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鲜明的写实手法,让读者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茶馆》:这部戏剧以茶馆为背景,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对话和争斗,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老舍在剧中巧妙地运用了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四、历史研究视角下的老舍作品分析1.社会背景:老舍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的动荡时期,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

这些历史背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时代特征。

2.文学环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碰撞使得文学界充满了争议和变革。

老舍作为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积极参与了这场文学运动,并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老舍作品的影响和评价老舍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关怀,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和传播,为世界读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民的生活。

同时,他的作品也引发了许多文学批评家的讨论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环。

六、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本研究主要集中在老舍的作品和生平,对于他的思想和创作方法的深入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味

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味

091[摘 要] 幽默感是老舍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

老舍之所以能够被誉为世界级的幽默大师,原因在于老舍的文学作品来源于日常生活,在引发读者笑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老舍的文学作品为我国现代文学开辟了全新的写作话题和范围。

在他的小说中彰显了民俗民风,字字透出一股浓郁的“京味”;他的文学作品中讽刺运用得当,一句句诙谐话语背后,都体现着鲜明的幽默感特征,人们常形容“老舍最大的长处乃是善于捉到人类的幽默而老老实实写出来”。

主要分析老舍小说的“幽默味”,从老舍作品的幽默风格着手,深入研究了老舍小说中幽默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提炼和深化了老舍作品的幽默感特点,从而理解老舍作品幽默风格背后的深意。

[关 键 词]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现实生活;讽刺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味王 茜老舍先生的文字极富诙谐感与幽默感,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取材,用朴素生动又活泼的语言表现日常生活。

经他的手写的文字,生动有趣、诙谐幽默却又引人深思,使人印象深刻。

每个文学家都有着自身的语言风格特色,在老舍的文字中,尤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幽默感。

幽默感在写作中并不少见,但是老舍小说的幽默感来源于他独特的描绘方式和鲜明的语言风格。

在老舍的小说中,他并不着重于描写上层社会和大人物,相反,在他的笔下多是对社会底层为了生存奔波,挣扎于生存线上的小人物的刻画。

他的文章更接近实际生活与市井生活,描绘的人物形象突出,个性特点突出,创作手法生动活泼却又朴实无华,有着强烈的亲和力与幽默感。

这是因为老舍明白,在社会生活中,普通人是占大多数的,是社会的主导,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前进,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这些特点决定了老舍的小说受众广泛,很受读者欢迎。

一、老舍生平简介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1924年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书院当教师,同时开始进行文学写作。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摘要】:老舍的小说善于使用善意的幽默和朴素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寄托自己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引人深思,是含泪的笑,因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文主要从老舍小说幽默的特点及其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老舍小说幽默特点内涵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老舍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在很多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时刻表现正在其作品中的幽默艺术无疑是其最大的贡献,也正是这种幽默性使老舍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区分出来,获得了独特地位。

老舍的作品中时刻充满幽默感,他的小说创作自然也不例外。

老舍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娴熟地使用各种语言和修辞手法,使自己的小说带有了极大的幽默性,并成为了自己小说的突出特点。

因此,对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小说的内涵和深远意义。

幽默始终贯穿于老舍小说创作的始终,但是这种幽默风格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这表明老舍在不断地加以探索,思考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的联系。

1933年发表的《离婚》标志着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成熟。

以此为界我们可以对其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时间上的探讨,并阐明存在于这种幽默感背后的东西。

1.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发展1.1早期作品老舍小说中的幽默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由于个人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他深受北京的平民生活,市井气息以及皇城文化的熏陶,使得自己的小说创作始终带着浓浓的“京味”,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北京人的幽默与看待世界人生的观点;而老舍1924年赴英任教至1929年回国,在此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英国作家如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作品,吸收了英式幽默的一些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

因此老舍小说的幽默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色定稿

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色定稿

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色内容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所体现的幽默特色更是独树一帜,构成了他艺术风格的主要方面。

郭沫若曾用“寸楷含幽默,片言震聩聋”的诗句盛赞老舍小说的幽默的艺术魅力。

曹禺也说:“他的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

美国的马克•吐温以其‘幽默’在美国和国际上享有那么崇高的地位,那么我们的老舍先生也是可以与之媲美的。

”因此作为人民的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的老舍的作品便成了我们更好的精神食粮。

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成了文学爱好者们学习和研究的根本。

索引关键词:老舍小说幽默特色分析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与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若干重要的方面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成长作出了突出的建树,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其中,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最为重要的成就,也是别人最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

有人称老舍先生为幽默大师,对于这一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将幽默笔法广泛娴熟的运用于小说创作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可谓出类拔萃者。

幽默在他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切都因此获得了蓬勃的生机。

因此,深入探讨老舍小说幽默的审美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这位“人民艺术家”留下的珍贵遗产。

本文仅从老舍小说作品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那么,老舍小说中所体现的幽默特色是怎样的呢?下面仅从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语言诙谐幽默风趣不管哪一位读者,只要一翻开老舍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幽默感扑面而来。

它就像一个无所不在的精灵,在字里行间嬉戏着,在读者的脑海里跳跃着。

无论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还是中短篇小说,都透露着一种让人生笑不止的幽默,而这种幽默的艺术技巧主要体现在小说语言的幽默诙谐上。

老舍在语言的诙谐幽默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北京方言口语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

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以北京为背景。

试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试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试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小说中所运用的幽默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具体作品,深入探讨老舍小说的幽默创作特点及其表现手法,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幽默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它通过诙谐、戏谑的语言和荒诞、滑稽的情节,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小说中,幽默往往被用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能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讽刺。

幽默在老舍的小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作品增色不少。

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体现在多个方面。

老舍擅长运用讽刺手法来展现人物的矛盾与荒谬。

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祥子与虎妞的婚姻生活,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祥子身陷婚姻的枷锁,却又幻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作者用戏谑的笔触揭示了这一矛盾,使读者在捧腹之余,也能深入思考社会的现实问题。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还体现在诙谐的语言上。

他常常运用轻松幽默的对话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在《猫猫神和喇叭花》中,作者用“拦路抢劫”来形容两位老妇人争夺一只鸡的情景,使人忍俊不禁。

这种诙谐的语言为紧张的情节注入了轻松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乐趣,又能在轻松的语境中体味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老舍还运用滑稽手法来表现小说的幽默艺术。

他常常刻画一些荒诞滑稽的人物形象,使之成为作品中的“笑点”。

在《小坡的生日》中,小坡的妹妹把自己打扮成“女皇”,摆出一副神气十足的架子,而小坡则扮演“臣子”,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作者通过这种荒诞的情节设计,以滑稽的手法展现出人物形象的童真与憨态,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忍俊不禁。

老舍小说的幽默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的作品常常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愉悦和享受。

作者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讽刺,也使人们在欢笑之余能够受到启发和教育。

老舍的幽默艺术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思考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3)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3)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3)老舍的作品从体裁看,无所不包,从体式看,又无所不有。

无论什么体裁,也不论什么体式,诸如悼文,祭文,小品等在语言上都做到了随类赋彩。

他无论写什么,都是在心中想透了才下笔,由于心中有底,所以他的语言笔笔有着落,一句接一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千万别看一句接一句。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思想的透彻,才会带来语言的流畅。

那么,研究老舍的语言,首先要研究老舍的深刻思想,在老舍的作品里的文化因素极浓,当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读老舍的全部作品时,将会.惊异的发现,老舍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然后才成为语言大师,没有前者,便没有后者。

前者为根,后者为枝叶,因此,研究老舍的语言必须得先学习老舍的深刻思想。

有喜有优,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这些语言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个晦涩难懂的,在这极其浅显的语言中,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若没有一个崇高的思想,是不会有这样的认识,也就不会有或者说他便不能够说出如此好的语言。

正像矛盾所说:“《赵子曰》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老舍先生的喜笑唾骂的笔墨后边,我感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严肃,他的正义感和温暖的心,以及对祖国的挚爱和热望。

”⑤这说明有好的思想才有好的语言,因此,只注意文章的文字语言而内容贫乏的作品,便不是好的作品,就像花生一样,如若只有一个厚实的外壳,而没有一粒饱满的内核,吃着便没有很好的味道。

结论综上所述,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幽默,简炼亲切、“京味”十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之所以有这样的特色,是因为他有着高尚的爱国思想情操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来读他的作品,广大的学者来研究他的作品的语言。

因此我们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得起时间的磨砺,能让人不断的阅读,挖掘、研究的作家实在不多。

老舍是其中一个。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舍⼩说的幽默风格浅谈⽼舍⼩说的幽默风格 ⽼舍的作品,语⾔⽣动幽默,风格独特,极具艺术魅⼒,也很有世界影响。

⽇本作家武⽥泰淳说:“⽼舍具有契可夫的微笑和⾼尔基的苦涩” 。

⽼舍善于运⽤语⾔变异创造幽默,下⾯是⼩编整理的浅谈⽼舍⼩说的幽默风格,欢迎阅览。

⽼舍是杰出的语⾔⼤师。

“在运⽤鲜活的、纯净的北京语进⾏⽂学创作和话剧创作⽅⾯,⽼舍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屈⼀指的。

他不但是五四以来的⽩话⽂学的先驱者之⼀,⽽且凭借纯北京语创造了现代⽂学语⾔的独⼀⽆⼆的作家。

” ⼀、质朴简练的语⾔ 作为语⾔巨匠,⽼舍堪称⽤最好的语⾔把最好的思想传达出来的作家。

他⽤质朴简练的语⾔摹写⼈⽣,勾画情节,表现内涵,传达思想。

质朴简练是⽼舍语⾔艺术晟重要的特⾊。

⼩说《骆驼样⼦》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描写城市贫民⽣活的⼀部著作,⽼舍⽤质朴的叙述形式写就。

⽽且,⼩说叙述语⾔不仅融合了描绘⽂字,还⼤量把⼈物的内⼼独⾃,甚⾄把⼈物对话也融合、镶嵌了进去,简化情节结构,⼤⼤紧缩篇幅。

这样,只⽤了1O万余⾔,2000多个常⽤字,写就这部内涵⼗分深刻丰富的现实主义杰作。

⼆、⽣动形象的语⾔ ⽼舍先⽣是⼀位著名的语⾔⼤师,对⽂学语⾔的形象⽣动,⾃然是⼗分重视的。

他在《语⾔与风格》中说:“⼩说是要绘声绘⾊地写出来,故必须⽣动。

”他在语⾔形象性⽅⾯,所运⽤的⼿法很多。

主要有三⽅⾯:⼀是善于描摹⽣活景象丰富多彩,事物的情状复杂万变。

⽂章写得好,就应该把⽣活景象的⾊彩、声⾳如实地反映出来,做到有声有⾊。

⽼舍先⽣运⽤语⾔描摹了⼈⽣,描摹了景观,描摹⼼态,调动了⼀切语⾔⼿段,竭⼒达到绘声绘⾊,穷形尽态,惟妙惟肖。

⼆是善选动词。

⽼舍先⽣很善于准确妥贴地选⽤动词,通过动词的合理选⽤,使被描写的对象富有活⼒,神采飞扬,形象逼真,使动词在句中起到传神和画龙点睛的作⽤。

三是善⽤⽐喻。

⽐喻是增强语⾔形象性的⼀个重要的因素,是⼀种具有特效的形象化⼿段。

⽼舍先⽣运⽤⽐喻有⾃⼰的风格特点。

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的幽默

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的幽默

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的幽默摘要:老舍在其小说创作上用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有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最擅长而又独特的幽默艺术,不仅丰富了其小说创作的风格,也使其小说作品充满了典型的幽默讽刺意味。

老舍小说作品中这种独特的幽默风格的形成是具有一定原因的。

历史时代是促成老舍幽默审美心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生活和亲人的感染熏陶是影响老舍幽默审美心态的基本原因,生活阅历是引导老舍幽默审美心态的根本原因。

而同时,我认为在老舍小说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幽默既温和而又不缺失一种一视同仁的心态。

好好品味老舍小说作品中这种独特的幽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老舍小说作品中的幽默风格并继承他留下的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老舍;小说作品;幽默一、老舍小说作品中的幽默的社会历史渊源老舍每每在谈论到自己的创作时,往往把时代、家庭和自己的生活阅历这三者联系起来。

我们在谈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的幽默的社会历史渊源时,也不能离开这些方面而孤立地去认识老舍小说作品中的幽默形成的原因。

(一)历史时代是促成老舍幽默审美心态的一个重要原因老舍早年生活在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巨变的20世纪初,首先是辛亥革命把腐朽落后的清王朝统治给推翻了,接着又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倡导下“打乱了二千年来的老规矩”,因循守旧的传统文化意识一下子就被摧毁了。

老舍他在《“五四”给了我什么》一文中提到,“假若没有‘五四’运动,我很可能没有想起去搞文艺。

[6]”并在文中反复的强调,“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

[7]”这就说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予了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很大的动力。

这也正如西班牙的一个幽默的理论家说过:“每逢时代精神踏进新方向时,幽默便要兴旺起来。

它对于生活中古旧的一切、虚幻的一切,都宣告了它们的末日而庆祝了它们的葬礼。

[8]”在这个广大的地球上,社会的变革必然会引起思想的解放,“五四”文化运动它洗涤了思想界和文化届的污泥浊水,使得各种有生气的文艺思潮和艺术形成突破封建传统文学束缚的藩篱,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幽默文学便是其中之一。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姓名柯剑洲所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 z0910*******指导教师白小丽日期 2010 年 3 月 22 日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摘要: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与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因此,对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作一些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老舍并继承他留下的珍贵遗产。

老舍小说采用了独特的“自然”和“智慧”两种幽默表现方式。

前者是指作者将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不加任何修辞方法地如实写下来。

后者是指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取得幽默的效果。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技巧就没有幽默,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关键词:生活矛盾“自然”的幽默“智慧”的幽默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与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若干重要的方面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成长作出了突出的建树,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其中,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最为重要的成就,也是别人最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

有人称老舍先生为幽默大师,对于这一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将幽默笔法广泛地娴熟自如运用于小说创作中,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切都因此获得了蓬勃的生机。

因此,深入探讨老舍小说幽默的审美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这位“人民艺术家”留下的珍贵遗产。

本文拟从老舍小说作品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就于海内专家学者。

老舍将生活中的幽默从生活的原始矿藏之中,以敏锐的观察力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透过生活的窗口,发掘出世事中的可笑之处,而后巧妙地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把老舍的幽默表现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自然”的幽默表现方式在老舍小说作品中,一类是作者将凭借观察力所攫取的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不加任何修辞方法写下来的幽默,我们暂且称之为“自然”的幽默或“原生态”的幽默。

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

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

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本科毕业论文(二○一一届)题目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质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二○一一年六月目录摘要 (3)abstr act (3)关键词 (3)Key wor ds (3)一、老舍的幽默观 (3)(一)幽默中见哲理 (4)(二)幽默中见悲郁 (5)(三)幽默中见厚道 (6)二、幽默特质的艺术表现 (7)(一)反语的运用 (7)(一)比喻的巧用 (7)(三)反复的运用 (9)(四)曲折的表述 (8)(五)语言的俗白 (8)三、老舍小说中幽默特质的原因分析 (10)(一)性格的指引 (10)(二)母亲的影响 (11)(三)特殊的生活环境 (11)(四)满族文化的熏陶 (12)(五)中外喜剧的滋养 (12)结语 (13)注释: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35)浅析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质[ 摘要 ] 幽默是老舍最重要的创作风格之一。

老舍的小说幽默却不失严肃。

幽默的背后寄予着老舍独特的价值判断。

本文将立足老舍的小说文本,提炼出老舍语言的幽默特质,继而从艺术表现角度分析老舍语言的幽默特质,并且多角度深挖老舍倾向幽默风格的原因。

[ a b str a ct]:Humour i s Lao-S h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eative sty le . L ao S he's novel i s humorous y et serious. humor w as placed on the back of Lao S he's unique value judg m ents. This a rtic l e is based on Lao S he's novels, ex tracted from L ao S he'shumor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 uag e,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rtistic analy sisof Lao S he's humor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 uag e , and multi-ang le dig deep causesof Lao S he's humorous sty le .[ 关键词] 老舍;小说;幽默[ K ey w or d s]:Lao she ; Novels ; Hum orous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位大家,他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奠定了自身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文学界更是将他的作品与鲁迅、钱钟书的作品并称为中国讽刺幽默小说的三座高峰。

浅析老舍小说中的幽默特质及思考

浅析老舍小说中的幽默特质及思考

的 气 息 。 而 人 物 就 在 这 真 实 的 生 活 的 氛 围 里 , 演 着 生 上
活 秀 。 在 老 舍 的 小 说 里 , 们 仿 佛 可 以 看 到 小 天 赐 是 如 我
个 方 面 . 炼并 深化 老 舍 小说 的 幽默 特 质 , 一 步 深 刻理 提 进
解老 舍 “ ” 后 的深 思 。 笑 背
马 克 思 曾 经 说 过 :不 过 是 真 正 的 注 脚 已 经 死 去 的 那 “ 种 世 界制 度 的 丑 角 。 史 不 断 前进 。 过许 多 阶段 才把 陈 历 经
旧的 生活 形 式送 到坟 墓 。世 界 历史 形 式 的 最 后一 个 阶段
的 幽 默 是 线 条 型 的 , 寥 数 笔 就 勾 勒 出 一 个 故 事 , 有 寥 带 深 刻 的 寓 意 和 冷 峻 的 黑 色 幽 默 , 么 老 舍 的 幽 默 就 是 圆 那
个 体 关 怀 而 产生 的亲 切且 健 康 的微 笑 。
二 、 默 的 文 化 依 据 : “ 文 ” 核 心 的 个 体 价 值 审 幽 以 人 为
美 理想

幽 默 的 形 态 : 解 “ 饰 ” 健 康 微 笑 消 伪 的
老 舍 用 幽 默 的 技 巧 展 现 了 社 会 各 个 层 面 人 物 可 笑 的


浅 析 老 舍 小 说 中 的 幽 默 特 质 及 思 考
唐 昕
( 阴师 范 学 院 , 苏 淮 安 淮 江 摘 要 : 文 通 过 对 老 舍 小 说 及 其 中人 物 的 分 析 , 本 从 230 ) 2 0 1
老 舍 小 说 中 的 幽 默 亲 切 自然 , 近 百 姓 生 活 , 含 生 活 的 贴 富

老舍作品的幽默特质及其成因探析

老舍作品的幽默特质及其成因探析

老舍作品的幽默特质及其成因探析
老舍作品的幽默特质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这种幽默不仅仅是语
言的幽默,更是生活态度的幽默,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的表达。


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
一、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老舍作品的幽默特质源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优秀的描写能力。

他能够
抓住人物的特点和生活的点滴细节,借助细致入微的描写,用语言把这些
细节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幽默的效果。

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老舍对于人生的态度非常乐观,他认为人生中有无数个值得欣赏和感
受的美好。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性的认可,这种态
度和价值观也为他的幽默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三、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老舍的幽默来源于他丰富的文化阅历和对于社会环境的深刻理解。


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能够巧妙地将两者融合,创造出新的幽
默效果。

同时,他对于社会万象的观察和分析,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
的社会批判和反思。

四、语言技巧和创意思维。

老舍的语言技巧非常高超,他擅长运用反讽、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将平凡的事物和不寻常的场景进行巧妙的组合和比较,从而形成独特的幽
默效果。

他的创意思维也非常丰富,他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进而形
成有趣的创意,让读者感受到幽默与智慧的交织。

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及其成因

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及其成因

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及其成因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及其成因摘要:老舍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最为突出的、也最为重要的成就是他的幽默风格。

有人称老舍是“幽默小说家”,对此美誉老舍是当之无愧的。

本文主要从婉而多讽、含泪的笑两个方面探讨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并分其幽默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老舍幽默风格成因老舍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他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坛上的巨匠,主要源于他独特的幽默风格。

他创作中体现的幽默风格曾得到很多著名作家的高度赞扬,如郭沫若、曹禺等。

作为文坛巨匠,老舍也十分注重创作风格的培养,幽默是他自己思想的最准确表现,成为他创作的标签,他将幽默笔法娴熟的应用到小说创作中,对他的小说创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深入探讨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其创作。

一、老舍幽默创作风格的体现1.婉而多讽老舍与鲁迅、钱钟书一起被称为中国幽默小说的三大高峰,但老舍与他们两个又有所不同,具有婉而多讽的独特风格。

老舍认为“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是自身情绪、观念的自然流露。

在《论创作》中他又说幽默要以现实为基础来“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

”受这些思想的影响,老舍早期的创作既带有“京味儿”的“打哈哈”性质,又针砭市民社会的丑恶。

在创作中,老舍善用夸张和漫画笔法表现幽默,如《老张的哲学》中“红红的一张脸,微点着几粒黑痣;按《麻衣相法》说,主多才多艺。

两道粗眉连成一线,黑丛丛的遮着两只小猪眼睛。

一只短而粗的鼻子,鼻孔微微向上掀着,好似柳条上倒挂的鸣蝉。

”作者用幽默的笔法写出了老张奇丑的外貌和财迷心窍的内心。

在《赵子曰》中,对赵子曰两性问题的描述,作者采用了刺中带笑的手法:“孔教打底,西法恋爱镶边”,初步显示了幽默与讽刺相结合的风格。

其实老舍认为幽默与讽刺是对立而统一的矛盾体,只有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作品才能达到独特的幽默风格。

老舍在《我怎样写(猫城记)》中曾对幽默和讽刺进行了比较,认为幽默家的心是热的,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虽然讽刺与幽默有差异,但运用时不能截然分开。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摘要】:老舍的小说善于使用善意的幽默和朴素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寄托自己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引人深思,是含泪的笑,因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文主要从老舍小说幽默的特点及其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老舍小说幽默特点内涵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老舍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在很多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时刻表现正在其作品中的幽默艺术无疑是其最大的贡献,也正是这种幽默性使老舍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区分出来,获得了独特地位。

老舍的作品中时刻充满幽默感,他的小说创作自然也不例外。

老舍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娴熟地使用各种语言和修辞手法,使自己的小说带有了极大的幽默性,并成为了自己小说的突出特点。

因此,对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小说的内涵和深远意义。

幽默始终贯穿于老舍小说创作的始终,但是这种幽默风格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这表明老舍在不断地加以探索,思考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的联系。

1933年发表的《离婚》标志着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成熟。

以此为界我们可以对其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时间上的探讨,并阐明存在于这种幽默感背后的东西。

1.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发展1.1早期作品老舍小说中的幽默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由于个人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他深受北京的平民生活,市井气息以及皇城文化的熏陶,使得自己的小说创作始终带着浓浓的“京味”,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北京人的幽默与看待世界人生的观点;而老舍1924年赴英任教至1929年回国,在此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英国作家如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作品,吸收了英式幽默的一些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

因此老舍小说的幽默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浅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导语:先生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他不但在中国现代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别具风格,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本文小编就为大家浅析老舍先生作品中语言特色。

老舍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宝库.老舍因此获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也被人们称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对于这些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因此作为人民的艺术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师的老舍的作品便成了们更好的精神食粮.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成了文学爱好者们学习和研究的根本。

因此,本文就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幽默;简练亲切、“京味”+足;自然率真、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略作一些探讨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所谓的幽默指的是:有趣的、可笑的、意味深长的。

用老舍自己的话说就是:“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

我们读读狄耿斯的,马克吐温的和果戈里的作品,便能够这个道理。

听一段好的相声,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看透宇宙见得种种要素,而后用强烈的手段写画出来”①而能引人发笑者为幽默。

因此,老舍认为“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

②要想得到幽默:首先要认真学习、博览群书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它是前提,是基础。

其次善于观察,并且要思考的深刻。

再次要多读,即要认认真真地阅读一些有关幽默语言的,并且作到能领悟他们的作品内容,而从中受益。

最后要善于运用,古人说的好:学以致用。

即把自己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

这样做不仅能加深理解,而且能是我们的大脑更加充实。

老舍就是这样,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想的深,看得透,说的俏,因而形成了幽默的语言艺术风格。

老舍的青年时代也正是中国封建帝制的崩溃时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时代,老舍才能从小羊圈胡同走向泰晤士河畔。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成因及特点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成因及特点

老舍在创作之初,在作品风格上就"立意要幽默"。

他的文学创作,始于他在英
国留学期间。

英国作家狄更斯是老舍喜欢的作家,此外,还有马克·吐温、康拉德
等作家的许多的优秀作品都是老舍所喜欢的,这些外国中的幽默风格及写作技巧,给了老舍文学创作以一定的影响。

个人性格的决定,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老舍在开始文学创作时就决定了其作品的幽默风格。

一.以幽默的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进行创作
在文学创作中,幽默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但是,对于老舍来说,幽默那么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是他观察社会、表现人生的主观心理定势,老舍的幽默艺术,就是以他的幽默人格为风骨的。

也正是这样一种对待人生的幽默态度,决定了老舍的幽默,不仅仅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而是一种具有贯穿性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可以从老舍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中看到他幽默意识的普遍性表达。

老舍的幽默不仅仅只针对他人,对于自身的短处,他也会以幽默的笔法表达出来。

他的短篇小品《写字》,在戏谑调侃中充满自嘲:在书法上根底不深,却又爱表现自己,爱出风头,因而,又常常使自己陷入为难难堪的境地。

作品由此给人以启迪。

书法乃至一切艺术创造,要到达艺术的高境界,需要天才,更需要千锤百炼的刻苦实践。

只有能笑自己的作家,才能进入这种幽默的最正确境界,在剖析别人的同时,也剖析自己,才能使作品更加令人信服,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感人。

老舍的幽默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侧重于反映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他总是从幽默对象自身的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幽默的爆发点,通过对自然本色的描写,让读者体会其中的幽默内涵,到达简洁而耐人回味的效果。

浅析老舍语言特色

浅析老舍语言特色

浅析⽼舍语⾔特⾊浅析⽼舍语⾔特⾊ 【内容摘要】 ⽼舍先⽣作为当代中国⽂化的巨⼈、“⼈民艺术家”、语⾔⼤师、幽默⼤师,他不但在中国现代⽂学史上独树⼀帜,⽽且在语⾔的运⽤上也别具风格,形成了⾃⼰独具魅⼒的语⾔风格。

本⽂就⽼舍先⽣的作品语⾔艺术特⾊:幽默;简练亲切、“京味”+⾜;⾃然率真、深⼊浅出的艺术风格略作⼀些探讨与同仁们⼀同商。

【关键词】 ⽼舍语⾔特⾊幽默 “京味”⼗⾜⾃然率真 ⽼舍作为我国现代⽂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分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学艺术的宝库.⽼舍因此获⼈民政府授予的“⼈民艺术家”称号。

也被⼈们称为语⾔⼤师、幽默⼤师,对于这些美誉他是当之⽆愧的。

因此作为⼈民的艺术家、语⾔⼤师、幽默⼤师的⽼舍的作品便成了们更好的精神⾷粮.其作品的艺术特⾊也成了⽂学爱好者们学习和研究的根本。

因此,本⽂就⽼舍作品的语⾔特⾊:幽默;简练亲切、“京味”+⾜;⾃然率真、深⼊浅出的艺术风格略作⼀些探讨与同仁们共同商。

⼀、⽼舍作品中的“幽默” 所谓的幽默指的是:有趣的、可笑的、意味深长的。

⽤⽼舍⾃⼰的话说就是:“幽默⽂字不是⽼⽼实实的⽂字,它运⽤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受到教育。

我们读读狄耿斯的,马克吐温的和果⼽⾥的作品,便能够这个道理。

听⼀段好的相声,也能明⽩这个道理。

”“看透宇宙见得种种要素,⽽后⽤强烈的⼿段写画出来”①⽽能引⼈发笑者为幽默。

因此,⽼舍认为“嬉⽪笑脸,并⾮幽默,和颜悦⾊,⼼宽⽓朗,才是幽默。

② 要想得到幽默:⾸先要认真学习、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知识,它是前提,是基础。

其次善于观察,并且要思考的深刻。

再次要多读,即要认认真真地阅读⼀些有关幽默语⾔的⽂学作品,并且作到能领悟他们的作品内容,⽽从中受益。

最后要善于运⽤,古⼈说的好:学以致⽤。

即把⾃⼰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应⽤到⽇常⽣活的实践中去。

这样做不仅能加深理解,⽽且能是我们的⼤脑更加充实。

⽼舍就是这样,他不仅知识渊博,⽽且想的深,看得透,说的俏,因⽽形成了幽默的语⾔艺术风格。

【精品】试论老舍的幽默风格

【精品】试论老舍的幽默风格

【关键字】精品试论老舍的幽默风格论文摘要:论文主要从了解老舍作品的幽默风格出发,查阅了相关资料,简要论述了老舍幽默风格的成因、体现以及人们对其的评价。

得出的结论是: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不仅来自他个人的气质和生活的经历,还有时代、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从人物形象角度探索,幽默风格主要体现在作品中漫画化的旧派市民人物形象和旗人形象的塑造上;人们对老舍幽默风格的评价则主要体现在批评和赞美两个方面。

然而,无论人们怎么评价,幽默确乎是老舍的特色。

关键词:老舍幽默风格引言:一个名作家的风格的形成,除主观因素外,时代、民族之因素十分重要。

老舍之成为以幽默为手段表现其叙事主题之作家,大半是因为他所在的时代“使然”也。

这些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和他们的性格的内在矛盾,是老舍小说喜剧性的重要源泉。

幽默是仁者之心的笑,却绝不是恶意的笑。

智者爱讽刺,仁者好幽默,而后者显着难能,也就可贵。

一、老舍幽默风格的成因老舍以写长篇小说见长,他在长篇小说中又以叙述作为传递美学的主要手段。

老舍是讲故事的高手,其出色之处,就是他幽默的叙述。

老舍把可笑的、自私落后的、荒诞愚昧的,但是在常人眼中却认为是常态的事物、人如实地叙述出来,便产生了幽默。

①应该说,老舍是中国最杰出的“幽默作家”之一。

他的幽默才能来自个人的气质和生活的经历。

他从小就是一个外表沉静和内心奔放、富于幻想的人,他用穷苦人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人和世界,去看比较富有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感到有很大的隔膜。

后来,他步入了社会,他说:“在我做事的时候,终日与些中年人在一处。

”这样,他又有机会从青年人的角度,去中年人或老年人的言谈举止。

这样两种因素,都使他看到了生活中的许多破绽与矛盾,找到了许多可笑的材料,于是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幽默的种子。

这幽默的种子,一遇到适当的土壤和气候,便自然地萌发了。

他所接触的富有幽默气息的英国文学,对他也起过诱发作用。

于是老舍的幽默才能,就像火山的熔岩找到了喷火口一样,一下子迸发了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浅析老舍语言幽默特质及原因专业班级:汉语言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

他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

他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戏曲和民间说唱艺术,这种阅历有利与他创作幽默风格的形成。

1924年之后五年旅居英国的生活,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大量阅读了外国文学作品,其中狄更斯的作品对他影响最大。

在英国生活的这五年,帮老舍打开了他的眼界,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的兴趣。

1926年写成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接着又创作了另二部长篇《赵子曰》(1926年)与《二马》(1929年),作品中幽默俏皮的语言一下收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到30年代中期,其创作进入鼎盛时期。

期间最出色的作品《骆驼祥子》(1936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此外,还贡献了《猫城记》(1932年)、《离婚》(1933年)、《牛天赐传》(1936年)等长篇巨制,《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以及《断魂枪》、《月牙儿》等短篇小说。

老舍是多产作家,一生共写了一千多篇作品,约七八百万字。

纵观老舍的作品,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一贯的幽默风格始终贯穿他的整个创作生涯,用曹禺的话说就是“他的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

美国的马克·吐温以其‘幽默’在美国和国际上享有那么崇高的地位,那么我们的老舍先生也是可以与之媲美的。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矛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

特别是他的幽默特质,在现代作家中别具一格。

他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地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老舍说“北平人,正像别处的中国人,只会吵闹,而不懂什么叫严肃”,“北平人,不论是看着一个绿脸的大王打跑一个白脸的大王,还是八国联军把皇帝赶出去,都只会咪嘻咪嘻的假笑,而不会落真的眼泪”。

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总之,是借笑声来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些,用老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幽默看成是生命的润滑剂。

这样,老舍作品的幽默就具有了两重性:当过分迎合小市民的趣味时,就流入了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这主要表现在老舍的早期创作中,老舍曾为此而深深苦恼,以至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从《离婚》开始,老舍为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生活化,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领略喜剧意味,谑而不虐,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从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

逐渐克服了原有的单纯性质,产生了戏剧与悲剧、讽刺与抒情的渗透、结合,获得了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

总之,当我们深刻认识了老舍幽默的特色,就完全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老舍的幽默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白花园中的一株不朽的鲜花!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老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语言大师、幽默大师,对他的研究一直在拓宽和深化,笔者就新时期以来对老舍的研究作个简单地梳理,其中着重对老舍作品中体现出的“幽默”特质进行梳理并阐释自己的观点。

受新时期兴起的文化热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老舍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上进行研究。

王晓琴的《文化精神的求索——老舍与20世纪论之二》[1]对老舍文化精神的求索历程进行了深入考察。

作者站在老舍与20世纪的高度,在分析了文化在老舍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老舍的多重文化人格的基础之上,以世界眼光、人类意识进行文化精神求索的独特历程,从而使老舍构建的文学世界,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满族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是作家本体研究深入的一个表现。

关纪新从旗人、文人、北京人三个角度进行综合的深入的评析,从而得出了更为全面的、更为深刻的结果。

在他看来,辛亥革命后满族地位的骤然跌落以及社会上风行的反满思潮对老舍民族心理的形成及走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使得老舍一生始终关注和书写北京及各地满族同胞的命运,由此在其内心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情结。

在这种情结支配下,老舍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既充满规箴又不失严肃的笔触,坚持不懈地去捕捉、解剖与针砭东方“老民族”的文化旧习和心理症结,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极其深刻又极具价值的民族文化启示录。

从女性主义角度审视老舍也有不少新颖的发现。

程丽红的《反映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和人性悲剧的真实性——谈老舍对妇女解放、婚恋自由的价值思考》[2]的价值在于注意到了老舍小说中很少出现的爱情主题,并借此分析了老舍的婚恋观。

张丽丽依靠对具体作品的细读来探究作家主体的意识,她的《从虎妞形象塑造看老舍创作的男权意识》[3],从虎妞外貌上的“老”、“黑”和心理上的贪婪和淫荡,探析了舍意识深层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对其国民性批判和启蒙精神的探讨一直是个热点。

孔庆东的文章则从国民精神的角度着眼,发掘了老舍作品与老舍自身国民精神的独特性。

他认为老舍的视角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贫苦市民的,另一方面又是受过西方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这样“他眼中的国民精神是全面的、发展的,从简单的善恶对立发展到辩证的交错组合。

他笔下国民精神的主流是他舍尽心血描写的大量平凡而又复杂的中间人物。

”在对于老舍具体作品的研究中,《骆驼祥子》、《离婚》、《断魂枪》、《茶馆》等名篇仍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力。

例如陈思和对《骆驼祥子》的文本细读,既有对文本中经典形象的深刻剖析,又有整体上对老舍启蒙精神的深入反思。

再如一些研究者对《茶馆》等名剧的研究,既有对剧本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又有对老舍创作得失的总结以及老舍对如今已举步维艰的话剧创作所具有的启示性意义。

老舍俗白凝练的语言一直是老舍研究的关注点,而长期以来研究者却仅仅把语言作为纯粹的形式问题,而忽视了语言与作品内涵,与整个社会文化语境血肉相融的关系。

而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传入,许多研究者认识到“语言系统只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子系统。

对语言材料作连续的语境分析,语境之中包含着语境,每个语境具有一种功能,充当更大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有语境都包容在文化语境之中。

由此把对老舍语言的研究与其文化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使两方面都得到深化。

”[4]像牛鸿英在《跃动生命情感的语言追求——老舍小说语言的文体和心理分析》[5]中认为老舍的小说语言在平实中透出深沉,俏皮里蕴涵严肃,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又成就了自己的文体风格。

赵莉的《适应语境:老舍作品人物语言描写的基本原则》[6]从老舍的人物语言描写人手,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地域情韵、时代特征、人物性格三方面论述了老舍根据语境选用语言的艺术成就。

并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老舍在其作品的人物语言描写中是如何以适应语境为基点,根据具体语境来选用语言的,从而探讨老舍先生迷人的修辞艺术的魅力。

在老舍研究中,同时值得重视的是比较文学方法的大量运用,较有代表性的如成梅的专著《老舍创作比较研究》[7]蝉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运用比较文学范畴的接受研究方法,通过对老舍跨文化文学接受的个体心理和创作契机的描绘与闸释,独到而精细的个案比较分析,对老舍小说创作价值的比较分析以及对老舍小说艺术世界独特魅力的阐释,有发前人所未发的新颖见解。

特别要强调的是,老舍作品的美学品格特别是其幽默品格一直是研究热点,也是笔者要着重梳理和评述的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从三十年代起,就有很多知名的作家开始关注老舍文章中幽默的特质了。

比如学者朱自清先生指出《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两部作品的主要特点在于“讽刺的情调”和“轻松的文笔”,然后把它置于中国讽刺文学的传统中加以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朱自清先生认为从个性描写上看,老舍的作品近于《儒林外史》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从文笔论,与其说近于《儒林外史》,还不如说近于“谴责小说”,因为如写老张之流行为的可笑,就“太扩张了些,或者说太尽致了些”但是,朱自清先生又明确地指出,《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绝不同于“谴责小说”,因为“它们不是杂集话柄而是性格的扩大描写”,两部作品“都有一个严肃的悲惨的收场”。

[8]赵少候则在《论老舍的幽默与写实艺术》(《评<离婚>》)[9]一文中,以《离婚》为例,集中论述了老舍的幽默的产生和特点。

他指出,老舍的幽默并非低级趣味的笑话可比,他的小说“绝非如此的肤浅,他的幽默也不完全靠字句上的安排,他是能找到一些沉痛的故事作书的骨干的”。

他还认为:作者的长处并不如一般人所想,是长于写幽默文章,他的长处乃善于捕捉到人类的幽默而老老实实的写下来。

这种幽默常常是令人微笑之后,继而悲苦的。

此外,为了说明真正的幽默与笑话不同,赵少候还把《离婚》与《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作了比较。

他认为,“这笑(指《离婚》)与那笑不同:那是狂笑,这是微笑;那是欢呼的笑,这是噙着眼泪的苦笑;那是笑完即忘的笑,这是永远萦回于脑里的带点心酸的笑”。

常风结合《离婚》和其他作品指出:“老舍固是近日的一位幽默家,但是他的幽默的分量远不逮讽刺的。

所有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常遇到的不是幽默的含蓄而是讽刺的夸张。

......作者因喜用讽刺,所以他的文章,愈磨炼,愈尖刻,愈轻快,因而欠缺精澈的深度”。

[10]尹雪曼在评《离婚》时也认为,“我们可以说老舍和十九世纪的狄更斯一样,是一位很幽默而又注意社会改革这一问题的作家。

但是他的幽却远不逮他的讽刺”,在老舍的作品中,与其说是“幽默的含蓄,倒不如说是讽刺的夸张”。

[11]与常风、尹雪曼的看法接近的是李长之。

他认为,“与其说老舍的小说是以幽默见长,不如说是讽刺。

更恰当地说,是他的幽默是太形式的,太字面的,不过为作讽刺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他指出,老舍有很多机智俏皮字眼能生出“清新的爽脆之感”其“讽刺出之以幽默”,幽默不过是“讽刺的外衣”。

老舍的作品“智的成分多于情绪”,而“他的幽默,是在他的智慧里”[12]他在评论《猫城记》时,还从作品表现的讽刺特点上与鲁迅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二人讽刺“所注意的对象是非常相似的”,所不同的,只是在表现的作风。

“同是讽刺,鲁迅的是挖苦,而老舍的是幽默。

鲁迅能热骂,老舍却会俏皮”。

[13]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老舍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幽默,前人己经留下了丰厚而又宝贵的研究成果。

在老舍创作初期,研究者就敏锐地发现他小说中的幽默特色。

一开始他们把老舍小说的幽默特色定位为讽刺的情调、夸张的文笔,而思想内容却是肤浅的。

在老舍小说创作中幽默特色的稳定性、整体性达到一定高度后,研究者也看到老舍的幽默绝非简单的文字安排,而是关于人生的幽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