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B )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
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
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
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 ( A )
A.大量观察法
B.综合指标法
C.统计分组法
D.归纳推断法
3、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1月5日至1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时限
C.标准时间
D.标准时点
4、对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是 ( B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平行分组
D.再分组
5、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
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
A. 104.76%
B. 4.76%
C. 110%
D. 10%
6、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
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
A. 城市大
B. 农村大
C. 一样大
D. 不可比
7、交替标志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B)
A. 0 ≤σ≤1
B. 0 ≤σ≤0.5
C. 0 ≤σ≤0.25
D. 0.25 ≤σ≤0.5
8、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 ( B )
A.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B.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可以提高推断的精确程度
D.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
9、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
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95.45%, 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
抽选 ( A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10、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决定于 ( D )
A. x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
B. y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
C.协方差的正负号
D. x 和 y 的相关程度
1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
则回归系数为 ( A )
A. 1.44
B. 0.56
C. 0.16
D. 14.4
12、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 )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D.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13、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 C )
A.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
B.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
C. 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
D. 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
14、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C )
A. 100%
B. 120%
C. 400%
D. 1200%
15、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 D )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
16、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C )
A .复合分组 B. 层叠分组
C .平行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1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
A.一项数值
B.二项数值
C.三项数值
D.四项数值
18、两个相关变量呈同方向变动,则其相关系数 ( B )
A. r <0
B. r >0
C.0=r
D.1=r
19、根据抽样的资料 (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
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误差 ( B )
A. 一年级较大
B. 二年级较大
C. 相同
D. 无法得出结论
20、如果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计算平均单位成本
的变动,应采用 ( C )
A.综合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D.可变构成指数
21、把各个时期的资金利税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B )
A.变量数列
B.绝对数时间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22、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C )
A.平均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23、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其调查对象是 ( C )
A.每台设备
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
D.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
24、研究某县乡镇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 B )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值
D.变量值
25、 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
A.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
B.搜集资料的时间
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6、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是指( B )
A.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是不相同的
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C.对应于统计总体的指标名称各不相同
D.总体中各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统计标志
2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28、若z代表单位成本,q代表产量,则公式Σz1q1-Σz0q1经济意义为 ( C )
A.反映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
B.反映产量变化的绝对额
C.反映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
D.反映单位成本变化的绝对额
29、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 C )
A.扩大一倍
B.减少一倍
C.只有原来的1/4
D.只有原来的1/2
30、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
A.同质性
B.社会性
C.大量性
D.变异性
31、若销售量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必然( A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确定
3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D )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3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B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 56 + 8 x ,这意味着( C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A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3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37、某工人月工资600元,“工资”是 ( D )
A. 品质标志
B. 变量值
C. 指标
D. 变量
3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D )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 组数的多少不同
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 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
39、某厂计划规定工人出勤率达到98%,实际只达到95%,则工人出勤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
A. 3%
B. 103.16%
C.96.94%
D. 40%
40、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 B )
A. 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B. 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C. 总是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二、多选选择题
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BDE )
A.住房面积
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
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
D.人口的出生率
E.工业增长速度
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3、下面哪几项是质量指标( BC )
A.商品流转额
B.平均亩产量
C.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
D.人口密度
E.工人出勤率
4、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BCD )
A.重复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E.不重复抽样
5、统计研究运用的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 ABCDE )
A.大量观查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归纳推断法
6、下面时期指标有( BCDE )
A.耕地面积
B.播种面积
C.扩大的耕地面积
D.新建的住宅面积
E.国民生产总值
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 ABCD )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变量值
E.总体单位数
8、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BDE )
A.科学性
B.实用性
C.大量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9、属于调查资料准确性检查对象的误差有 ( ABCD )
A.计量误差
B.记录误差
C.计算误差
D.抄录误差
E.抽样误差
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BC )
A.标题
B.横行和纵栏
C.数字资料
D.主词
E.宾词
11、典型调查是 ( BCDE )
A.一次性调查
B.专门组织的调查
C.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
D.调查单位有意识选取的调查
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的调查
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CDE )
A.月末商品库存额
B.劳动生产率
C.历年产值增加额
D.年末固定资金额
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
13、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DE )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
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
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
14、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BD )
A.平均数
B.平均差
C.全距系数
D.均方差
E.标准差系数
15、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成 ( BCD )
A.要用单项式分组
B.要用组距式分组
C.组限必须重叠
D.组距必须是相等的
E.首末两组必须采用开口组限
16、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即增长 ( BC )
A.百分之百
B.0.1倍
C.十分之一
D.一倍
E.百分之一
17、平均数指数 ( D )
A.是由两个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
B.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数
C.是按平均形式计算的总指数
D.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E.其计算特点是:先平均,再对比
18、对离散变量值分组( BCD )
A.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
B.也可采用组距式分组
C.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叠,但要相互衔接
D.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
E.要按"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处理与上限相同的变量值
19、平均指标 ( BC )
A.是代表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
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度量
D.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
E.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三、判断题
1、数量指标和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错误)
2、在同一总体中,结构相对指标总和等于100%。

(T)
3、假定每一个变量值都增加10,则扩大后的算术平均数仍与原算术平均数相等。

(F)
4、逐期增长量的总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 T)
5、一般情况下,相关系数总是大于0的。

(F)
6、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T
7、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T
8、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T
9、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F
10、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T
11、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T
12、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目的。

()F
13、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T
14、根据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F
15、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F
16、全面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F
17、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而没有登记误差,全面调查则两种误差都有。

()F
18、某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脑15.5台,这是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T
19、众数就是在总体各个标志值中出现的最多次数。

()F
20、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定是有名数。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