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广东云浮市为例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东云浮市的实际,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重点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提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云浮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为广东省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

关键词: 广东省云浮市;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土地整理理论研究日益丰富,但对土地整理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进行研究还较为缺乏,而且当前土地整理的主要动力集中在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和提高产出率上,因此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主要集中在新增耕地面积、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人均收入提高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1-3],相对缺乏更深层次的效益评价。而效益分析评价在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是否能够投资该项目以及项目选优等。因此进行土地整理效益分析评价的研究,对促进土地整理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并结合广东云浮市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例分析,为广东省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

1.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内涵

1.1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

土地整理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及法律等手段,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重新安排土地资源,以达到人地协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的活动[4]。土地整理根据整理区域的不同,分为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主要以农地整理为主,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本研究所指的土地整理,主要针对农地整理而言。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是指投资行为主体或其他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待整理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土地整理的核心内容,因此,经济效益是土地整理生命力所在。

社会效益评价是调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和运营对社会带来的效益及产生的影响,是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对整理区社会生活、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识别、统计、综合、分析和论证,以评价项目的所产生社会效益是否可行。社会因素是土地利用系统的主导因子,因此,社会效益是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目的所在。

生态效益评价对于山区主要调查分析植被覆盖率及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对于平原地区则主要是计算农田防护林网密度、农田污染恢复程度、防洪除涝改善程度等;调查分析土地整理对周围环境的综合影响[5]。自然因素、生态因素是限制土地资源利用的主导因子,因此,生态环境效益是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基础与前提。土地整理应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做到生态上平衡,社会上和谐,经济上有效[3]。

1.2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意义及原则

1.2.1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意义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景观等方面引起的效应,研究土地整理效益的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对规范和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通过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定量打分预测,为项目实施提供可行性论证,为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量化依据;②通过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定,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管理者提供土地整理项目判断对比的标准,为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继续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③通过对具体项目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定,为其他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④通过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助于土地整理项目继续深化落实整理措施,切实提高综合效益,有力地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2.2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原则

1.2.2.1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

土地是由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土地整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以土地为对象,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来提高土地生产力。因此进行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时,需要从系统和全面的观点出发,要把整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但又与周围环境体系密切联系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土地整理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1.2.2.2可操作性原则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虽然要求指标需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但是收集到的数据往往会存在缺失或不全的现象,这必然会影响之后的评价。因此,选取的指标必须实用可行。 1.3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路线 1.3.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整理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应从众多的指标中依其重要程度,

在尽量简单的前提下,挑选能体现主要问题、易于量化的指标,避免指标间的重叠和简单罗列[7]

。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全面性、代表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

1.3.2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指通过分析准则层中各准则在总目标中相对重要程度,方案层中各方案对其对应的准则相对的优越程度,采用数量表达的矩阵形式。各类因素相对重要性是通过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出来,一般采用1-9和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如表1-1):

表1-1 AHP 法标度及描述

标度

定义 说明

1 同样重要 两元素同样重要

3 弱主导 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 5 强主导

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 7 实践证明占主导地位

一元素实践中被证明是占主导地位 9

绝对主导

一元素对另一元素主导地位的证明是绝对的

2、4、6、8

两个相邻奇数标度的中值 需进一步细分或对两个判断折中

注:表格来源

[7]

1.3.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得到每个元素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值,得出该元素对于上层有关元素确定的重要性单排序值。同时为了进行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必须计算一致性指标。如果随机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就可以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为合理的一致性,否则必须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表1-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 i

N 1 2 3 4 5 6 7 8 9 R i

0.00

0.0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3.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是指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子,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值。该计算是需要逐层进行的,如果上层B 包含m 个因素B 1,B 2,…,Bm ,则其层次总排序权重确定为ωb 1,ωb 2,…,ωb m ,如果下层C 包含n 个因素C 1,C 2,…,Cn ,则它们对于因素Bj 的层次单排序权重确定为C 1j ,C 2j ,…Cnj ,最后层次总排序通过加权计算得出。

1.3.5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1.3.6 评价指标分级评分

为了衡量土地整理前后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改善情况,设立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五个评价等级,实行百分制打分,其中等级为好的评分为100,较好的为80,一般为60,依次类推,建立评判标准。由于参与土地整理的各项目区参与整理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为了消除各项目区起始状态的差异,所以评价指标的分级是对每个项目区每个指标值的变化率进行分级,从而更加科学地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因此在分级时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12P=[P 2P 3]5⨯+⨯÷ 其中:P 表示该项目区该指标的评分;P 1表示该指标整理前值的评分;P 2表示该指标变化率的评分

1.3.7综合评价。根据准则层对方案层的权重,计算方案层中各因素的综合评价值,然后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