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税 收【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圣才出品】
【答案】√ 【解析】货币中性是指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同,在长期内, 货币是中性的。
7.货币可以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这是货币交换媒介职能的表现。( ) 【答案】× 【解析】货币可以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这是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表 现。
三、计算题 1.某国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实际 GDP 每年增长 3%,货币存量每年增长 8%,名 义利率是 9%。以下各个变量是多少? a.名义 GDP 的增长率; b.通货膨胀率; c.实际利率。 解:a.根据 MV=PY,PY 即为名义 GDP,那么有:M 变动%+V 变动%=名义 GDP 变动%。
2.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答:计价单位指货币提供了可以表示物价和记录债务的单位的职能。货币具有表现商品 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作用。计价单位是货币的首要的基本职能。货币作为计价单位, 是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它是通过 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而实现的。
4/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通货数目增加了,由此导致了物价的上升。
3.某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d=0.2Y/i1/2。 a.推导货币流通速度的表达式。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什么?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依赖 关系。 b.如果名义利率为 4%,计算货币流通速度。 c.如果产出 Y 为 1000 单位,货币供给 M 为 1200 美元,那么,价格水平 P 为多少? 答:a.根据:(M/P)d=kY,即 M/P=kY,简单整理各项后,这个方程变为 M(1/k) =PY。上式也可以写为 MV=PY,式中,V=1/k,因此根据题意可以得出,V=5i0.5。根据 公式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名义利率 i。当名义利率越大时,人们对每一美元的收 入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越小(考虑到名义利率可以看成人们对持有货币而不是存入银行的机会 成本),而当人们只想持有少量货币时(k 小),货币转手就频繁(V 大),因此名义利率越 大时,货币流通速度也越大。 b.如果名义利率为 4%,即 i=4,根据 V=5i0.5,可得 V=10。 c.由 MV=PY,Y=1000,M=1200,V=10,可得 P=12。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9页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9页

第十三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 P407-408 )1.C2.A3.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所以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等于零,主要看企业是否有计划存货投资。

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由于增加的消费只能来自增加的收入,所以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为(0,1),对单个个人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0或1,但对总体而言,不可能出现等于0或等于1的情况。

平均消费倾向一定是大于零的,但不总是小于1,当收入较低或为零时,消费支出大于收入,此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当居民将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时,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只有当收入较高,居民除消费之外还有剩余时,平均消费倾向才小于1。

6.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凯恩斯定律只适用于短期,因为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就只引起产量的变动。

(参看课本P381)7. 参见第十二章课后练习的第6题。

简单地说,就是转移支付已经包括在C和I里了。

8. 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穷人的,当把一部分收入从富人那里转移给穷人时,富人减少的消费小于穷人增加的消费,所以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或总支出是增加的,根据凯恩斯理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就会得到提高。

9. 因为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后首先直接引起总支出和总收入等额增加相当于政府购买支出的量,然后收入的增加又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和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使收入的增加是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的数倍,形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学习辅导书(商品和信贷的世界市场)【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学习辅导书(商品和信贷的世界市场)【圣才出品】

第17章商品和信贷的世界市场17.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收支平衡★★★★1.国际收支的构成在开放经济中,商品和资本可以流动;一国的支出包括国内支出和对外净投资,收入包括国内收入和从国外取得的资产净收入(实际GNP)。

因此,开放经济体的预算约束条件为:C t+I t+G t+(B t f-B t-1f)/P=Y t+r t-1·B t-1f/P其中,Y t表示第t年的实际GDP;B t f/P表示第t年本国的实际国际投资净头寸,B t-1f/P 表示第t-1年本国的实际国际投资净头寸,(B t f-B t-1f)/P表示实际对外净投资;r t-1·B t/P表示本国第t年从国际投资净头寸上赚取的实际资产收入,该公式表明:-1f国内实际支出+对外净投资=商品和服务的实际GNP2.经常项目差额经常项目差额是指实际GNP与国内实际支出的差额。

由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知,对外净投资等于实际经常项目差额。

国际收支差额为:(B t f-B t-1f)/P=Y t+r t-1·B t-1f/P-(C t+I t+G t)=实际GNP-实际国内支出当经常项目差额大于零时,称为经常项目盈余;当经常项目差额小于零时,称为经常项目赤字;当差额等于零时,称为经常项目平衡。

3.贸易差额的关系与经常项目差额出口与进口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它等于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减去国内花在商品和服务上的实际总支出,即实际GDP(Y t)-(C t+I t+G t)。

所以,将Y t-(C t+I t+G t)合并为贸易差额,有:(B t f-B t-1f)/P=Y t-(C t+I t+G t)+r t-1·(B t-1f/P)即:实际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海外资产的实际净收入。

可见,即使贸易差额为负,若海外资产的实际净收入较大,经常项目差额也可能为正;同理,经常项目差额为负,贸易差额也可能为正值。

考点二:经常项目差额的决定因素★★★★★1.本国实际利率r t与世界实际利率r f封闭经济中,债券的实际收益率等于拥有资本的实际收益率,r t=MPK-δ;世界实际利率r f是世界各国间都承认的均衡的实际利率水平。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货币与经济周期Ⅰ:价格错觉模型【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货币与经济周期Ⅰ:价格错觉模型【圣才出品
2.经济冲击 (1)货币冲击 货币冲击是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价格错觉模型中,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通 过影响人们的实际工资率影响劳动供给量,并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货币供给量增加,实际 产出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实际产出减少。 (2)实际冲击 实际冲击是指来自技术水平 A 的冲击。例如,当技术水平 A 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劳动需求曲线右移,均衡的劳动量增加,产出增加。 而当存在价格错觉时,由于劳动需求的上升提高了实际 GDP,物价水平降低,导致劳 动供给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左移,因此,价格错觉缓解了实际冲击的短期实际影响,如图 15-3 所示。
和工人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工人有时会混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
在不完全信息下,企业的劳动需求为:
Ld Ld W / P
工人的劳动供给为:
Ls Ls W / Pe
其中,W / Pe W / P P / Pe ,即:工人预期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工人错觉。P / Pe
就是工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错觉。当 P / Pe 1 时。工人对价格预期正确;当 P / Pe 1 时, 工人对价格预期低于实际价格水平;当 P / Pe 1 时,工人对价格预期高于实际价格水平。因
企业比工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仍按照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来雇佣工人,劳动的需求曲线保持不
变。因此,当劳动力供给曲线 LS
向右移至
LS
时,实际工资由 W
/
P *
下降到
W
/
P
'

劳动力的均衡就业量由 L* 提高到 L* ,产出水平也有相应提高。类似地,当价格水平低于
预期水平,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实际工资将要上升,而就业和产量将会下降。
此,工人的劳动供给为: Ls Ls W / P P / Pe 。

巴罗《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4章货币需求4.1 复习笔记1.货币与经济(1)对货币经济进行分析的假设①假设货币是经济中惟一的交换中介。

交易是在货币和商品之间以及货币和债券之间发生的,而在债券和商品之间或是不同家庭生产的商品之间并不直接发生交易。

②假设生息债券不是货币:债券并不起交换中介的作用。

以上假设的合理性在于:首先,政府会颁布法规,强制使用国家的货币,并且实施法律限制,以防止私营部门小规模地发行可方便地用作手头货币的生息的有价证券;其次,确定一种可靠和方便的货币需要付出很大成本。

由于这些成本,货币可能产生的利息率往往低于债券。

(2)货币美国的货币层次分为M0、M1、M2、M3。

通货M0是最狭义的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

M1包括人们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拥有的支票存款。

M2包括零售货币市场的初始投资少于5万美元的共同基金、储蓄和小面额定期储蓄以及回购协议。

M3包括初始投资5万美元或以上的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超过10万美元的定期存款,存款机构发行的隔夜债务和定期债务以及欧洲美元账户。

(3)人们持有货币的决策①人们持有货币的一般做法是持有可以带来利息收入的金融资产,并且定期将金融资产兑换为货币进行交易。

②金融资产与货币间的兑换有交易成本,而持有货币没有利息收入。

因此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反映了交易成本与利息收入之间的权衡抉择问题。

2.货币需求(1)最优现金管理模型①基本假设假设某退休人员完全靠过去积累的资产生活,而且主要以债券的形式保持其金融资产,但同时也持有一些现金。

假定每年的消费开支额Pc为常量,同时假定物价水平P不随时间而变动。

该退休者偶尔也从其生息资产的存量中提取一些资金。

假定提款间隔为T,每年的提款频率为1/T。

②货币持有量的时间模式退休者每次提款之后,即可得到所需的现金,以应付下次提款前的开销。

在这种情况下,这笔钱必须满足时间间隔长度为T的开支。

由于个人每年按Pc美元开支,所以所需要的金额为PcT。

退休者逐渐地把这笔钱用于购买货物,当时间T过去时,这笔钱刚好用完。

考研真题宏观第十三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

考研真题宏观第十三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

第十三章思考题答案及详解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1、B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所以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80%2、C由于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而总需求的变动必须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变动。

这种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3、BK为投资乘数;b为消费倾向。

K=1/(1-b)。

b=1-20%=80%那么,K=1/(1-80%)=5,即投资乘数为5,那么100万美元投资可以带来500万美元的国民收入。

4、B三部门经济中,政府支出乘数β-=∆∆=11gykg,税收乘数ββ--=∆∆=∴1tyk t,投资乘数K=1/(1-△C/△Y)=1/(1-β),消费支出乘数=1/(1-β)。

5、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1=1/(1-b)税收乘数K2=-b/(1-b)国民收入=20*K1+20*K2=20*(K1-K2)=20*1=20所以不管边际消费倾向为多少,国民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6、D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7、B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没有收入增加得快,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

8、B政府购买为G,变化为△G,当政府购买增加△G时,意味着收入也增加了△G。

△Y/△G=1/1-MPC。

本题中MPC=0.9,那么△Y/△G=10,收入从5500到6000也就是△Y=500,带入△G=50,所以政府应支出50亿元。

9、D均衡收入Y=(a+i)/(1-b),其中a为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即自发消费)=300,i 为投资=400,1-b为边际储蓄倾向MPS=0.1,Y=(300+400)/0.1=7000。

10、A相对收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运用索洛增长模型【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运用索洛增长模型【圣才出品】

第4章运用索洛增长模型4.1复习笔记1.索洛模型中的参数变化对稳态均衡的影响(1)储蓄率的变化储蓄率s 的上升意味着当期的消费必须下降,尽管长期内会带来更高的消费水平,但这是以牺牲当期消费为代价的。

总体上说,储蓄率的上升并不必然带来福利的增加,这涉及人们对当期和未来的权衡取舍。

在考虑是否采用政策方法来改变储蓄率时,政策制定者必须决定与下一代人的福利相比这一代人的福利有多大。

如图4-1所示,两条()/s y k ⋅曲线对应储蓄率分别是1s 和2s ,2s 大于1s 。

两条s n δ+水平线也对应储蓄率1s 和2s 。

当储蓄率较高时,在k 的任何水平上每个工人有更高的资本增长率/k k ∆。

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当储蓄率s 上升时,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每个工人的资本增长率;此增长率在向稳态过渡期间仍保持较高的数值。

图4-1储蓄率提高的长期影响在长期内,每个工人的资本增长率对于任何储蓄率来说都为0;在长期或稳态情况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每个工人有更高的稳态资本k *,而达到稳态时的增长率仍为0。

长期内,总体的实际GDP 增大到稳态值后以稳定的速度增长,这时候增长速度等于人口增长率n ,这是因为///Y yL Y Y y y L L =⇒∆=∆+∆,稳态时/0y y ∆=,所以就有//Y Y L L n ∆=∆=。

(2)技术水平的变化在索洛模型中,技术水平提高将导致更高的稳态均衡水平。

如图4-2所示,两条曲线()()/f k s y k sA k ⋅=对应于技术水平1A 和2A ,2A 大于1A 。

当技术水平提高时,在任何k 的水平上每个工人的资本增长率/k k ∆也会提高。

在稳态情况下,/k k ∆为0,不管技术水平如何。

更高的技术水平产生每个工人更高的稳态资本,即*2k 大于*1k 。

图4-2技术水平提高的长期影响数学证明如下:人均稳态资本应满足方程:()//A f k k n s δ**⋅=+。

技术水平A 的上升并不影响方程的右边。

(NEW)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NEW)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部分 导 论第1章 思考宏观经济学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第3章 经济增长导论第4章 运用索洛增长模型第5章 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第三部分 经济波动第6章 市场、价格、供给和需求第7章 消费、储蓄和投资第8章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第9章 资本的利用和失业第四部分 货币和价格第10章 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第11章 通货膨胀、货币增长和利率第五部分 政府部门第12章 政府支出第13章 税 收第14章 公共债务第六部分 货币与经济周期第15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Ⅰ:价格错觉模型第16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Ⅱ:粘性价格与名义工资率第七部分 国际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商品和信贷的世界市场第18章 汇 率第一部分 导 论第1章 思考宏观经济学一、概念题1景气(boom)答:景气(或繁荣)是指在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处于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的阶段。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有时也将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合称扩张阶段。

经济学家们构建了若干指标来判断经济是否处于景气期,如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

2经济周期(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四个阶段。

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

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

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

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

巴罗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巴罗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二A 复习题1.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是以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为基础确立的价格指数,基年的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定为100,其表达式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乘以100。

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不同于消费者价格指数,后者是指一篮子消费品的价格指数。

由于分配给各种商品的比重不同(他们在较长的时期内固定不变),消费者价格指数趋于表明比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2.本章中讨论的三种测量GDP的方法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看相同的问题。

支出法着眼于在最终商品和服务上的各类支出,但是这些支出包括了外国居民的消费,所以支出总额应等于收入扣除折旧和国外净要素收入所得后的金额。

产值法着眼于生产和销售的商品的价值。

最终,生产的一切商品被出售并产生收入来提供生产要素。

因此,三种方法估计的GDP总量没有区别。

3.名义GDP是以现在的价格计量的在一个国家内一段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是以基年价格计算的GDP,也称为“不变美元的GDP”。

它们是流量的概念。

名义GDP没有排除物价变化的影响,可能会掩盖生产层面上及其巨大的差别,实际GDP排除了物价变化的影响,各年指标更有可比性。

B 讨论题4.略5.虽然较高的GDP与广泛接受的衡量福利的指标高度相关,例如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等等,但是官方估计的GDP并没有准确衡量福利。

GDP低估福利的真正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考虑非市场商品,例如休闲。

也没有考虑商品质量的变化,因为这些不能用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准确计量。

另外一方面,GDP可能高估福利的改变,因为它没有考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砍伐一片长成的森林可能将一个宝贵的非市场商品转变为低价值的市场商品,但是此活动可能提高GDP,要考虑这些因素的方法是将像休闲和环境因素这样的非市场但有隐含价值的商品,纳入到广泛的福利量度中。

三2.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正的储蓄率不能保证y、k长期增长。

当资本存量增加时,资本的平均产品将继续下降并且折旧额会提高,最终资本存量将会达到用所有储蓄来代替资本存量的减少和维持劳动的增长而没有剩余来提高劳均资本这一状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圣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圣

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2.1复习笔记1.国内生产总值(GDP)(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GDP核算时的几个原则①估价原则:房东居住自己的房子,以估算的租金收入进行核算;政府、警察等提供的服务,以其名义生产成本计入名义GDP。

②地下经济产生的收入不计入GDP。

③GDP不包括花在耐用消费品上的估计的租金收入;对政府拥有的财产,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估算的租金收入等于估计的折旧。

(3)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

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4)GDP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 和实际的GDP 的比率。

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用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期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用公式表示为:GDP 100%=⨯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数用来衡量在基年和所考察的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这个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不同,因为它的权数随不同商品所占的份额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GDP 平减指数是以涉及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计算为基础的,所以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状况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
A.200 B.400C.500 D.80011.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
12.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A.—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支出大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

C.总支出小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D.总支出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3.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第十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判断
1.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2.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
3.消费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增量。()
4.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多。()
5.均衡国民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6.如果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多的数量,那么,注入量和漏出
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
A.保持不变B.增为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决定于()
A.总收入B.总投资C.总需求D.总供给
6.如果消费曲线是直线,那么,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均不对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B.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下降
3.假定有两个老人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个老人说,我积累了一辈子钱, 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天堂;另一位老人说,我也很辛苦,住 了一辈子的房,直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天堂。如果真有这样 两位老人,你认为哪位老人聪明些为什么4.政府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将收入 从富人转移到穷人,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试分析这种理论的依据。
22.三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是()
A.Y=C+I+G B.Y=C+I+T C.C=Y+I+G D.G=Y-C+I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第5章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5.1复习笔记1.实际中的有条件趋同以人均资本增长率表示的条件趋同:()()()/0,k k k k ϕ*-+∆=⎡⎤⎣⎦,由于生产函数()y A f k =⋅,则可以用将/y y ∆替换/k k ∆,用()0y 替换()0k ,y *替换k *,得到实际GDP 表示的条件趋同方程式:()()()/0,y y y y ϕ*-+∆=⎡⎤⎣⎦因为现实当中对于人均实际资本占有量的统计相对于人均实际GDP 更繁琐,实践操作上一般直接采用以实际GDP 表示的条件趋同方程。

该方程式有两条结论:(1)当y *保持不变时,每个工人的实际GDP 增长率/y y ∆应该表示出趋同:较低的()0y 对应较高的/y y ∆。

(2)对于给定的()0y ,任何提高或降低y *的因素都会相应地提高或降低/y y ∆。

2.AK 模型(1)AK 模型简介AK 模型是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从而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型。

(2)AK 模型的基本内容设生产函数为Y AK =,A 为反映技术水平的常数,K 为资本存量,则人均产出为y Ak =,k 为人均资本存量。

该生产函数的两个性质为:第一,规模报酬不变,即()Y A K λλ=;第二,资本的边际产品不变,为常数。

将人均产出方程变形可得/y k A =,将/y k A =代入核心方程()//k k s y k s n δ∆=--,则索洛模型的关键方程转化为:/k k sA s n δ∆=--,/k k ∆变为一条水平的直线,人均资本以sA s n δ--速度维持增长。

图5-1资本的平均产品不变的经济增长如图5-1所示,AK 模型中,/y k 等于技术水平A ,因而()/s y k 曲线变成水平线sA 。

如果sA 大于s n δ+,每个工人的资本增长率/k k ∆是一个正的常数,为sA s n δ--,即图5-1中两条水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13章答案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13章答案PPT课件

=0.8y-10
均衡收入:y=c+i+g+nx
50+50-0.05y
=0.8y-10+60+
=0.75y+150
解得y == 600,即均衡收入为600。
15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三 计算题 3.(2)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600=20 (3)投资乘数ki= 1/(1-0.8+0.05)=4。 (4) y=c+i+g+nx
• 2.均衡产出(收入)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 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 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2
第十三章 简Βιβλιοθήκη 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3.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 自发消费: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 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 引致消费:由于收入增加所导致的消费。
E=c+i+g=2460+190+250=2900
IU=3000-2900=100
s = 290
8
(3)y=c+i+g c=180+0.8(y-t)
i=200 g=250 t = 150
• 或用投资乘数解答
y2=2550 y2-y=50
9
(4)
y=c+i+g
y3=4850
c=180+0.9(y-t) C=4230
调节机制I:内生性调整 调节机制II:外生性调整
4.乘数(5个) 投资乘数 、 政府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 、 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恒 为1)。
1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巴罗《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商品市场和信贷市场中家庭的行为)【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商品市场和信贷市场中家庭的行为)【圣才出品】

第3章商品市场和信贷市场中家庭的行为3.1 复习笔记1.商品市场、信贷市场与家庭的预算约束(1)商品市场与家庭的生产消费行为①家庭的生产行为一般而言,人们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并从出售他们制造的这些产品或出售帮助制造产品的劳务中得到收入。

然后,他们利用这笔收入购买各种消费品。

商品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使人们专门从事某一类商品的生产。

生产的专门化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一个主要特点。

家庭的生产行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生产函数表示为:y t=f(l t)。

其中,l t为t时的劳动投入,y t为t时的产出水平。

②价格、货币与商品市场在商品市场上,人们可以出售自己的产品和买进别人的产品。

在这一市场上,价格水平就是用来交换一个单位商品的货币的数量。

在商品市场上,货币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中介。

如果某人在时期t内持有的货币数量为m t,则货币总量等于各个个人持有货币的总和,即:M t=Σm t。

如果商品市场的一般价格水平为P,则M t/P测度的是用商品数量表示的货币价值,它衡量了家庭所拥有的名义货币量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

(2)信贷市场①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与家庭的消费行为信贷市场是家庭可以借入和贷出钱款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利率决定了借款的成本和贷款的报酬。

即使人们的收入在每个时期变动很大,但是利用信贷市场,人们可以消除消费的巨大波动。

在信贷市场中,利率R是支付的利息与所借的金额的比率。

对债券的购买者来说,利率是贷出款项的每个时期的报酬,而对债券的发行者来说,利率是每个时期借款的成本。

如果信贷市场上所有债券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则所有债券的利率R是一样的。

此外,如果任何家庭都非常之小,他们可以买卖任何数量的债券而不致影响利率。

在以上条件下,信贷市场将是完全竞争的。

②家庭的资产变动b t-1表示某人在时期t-1里持有的债券额。

在时期t,这些债券支付利息Rb t-1和本金b t-1。

贷款者从债券得到的收入是正值,而借款者的债券收益是负值。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P407-408 )1.C2.A3.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所以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等于零,主要看企业是否有计划存货投资。

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由于增加的消费只能来自增加的收入,所以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为(0,1),对单个个人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0或1,但对总体而言,不可能出现等于0或等于1的情况。

平均消费倾向一定是大于零的,但不总是小于1,当收入较低或为零时,消费支出大于收入,此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当居民将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时,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只有当收入较高,居民除消费之外还有剩余时,平均消费倾向才小于1。

6.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凯恩斯定律只适用于短期,因为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就只引起产量的变动。

(参看课本P381)7. 参见第十二章课后练习的第6题。

简单地说,就是转移支付已经包括在C和I里了。

8. 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穷人的,当把一部分收入从富人那里转移给穷人时,富人减少的消费小于穷人增加的消费,所以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或总支出是增加的,根据凯恩斯理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就会得到提高。

9. 因为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后首先直接引起总支出和总收入等额增加相当于政府购买支出的量,然后收入的增加又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和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使收入的增加是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的数倍,形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复习进程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复习进程
20、以下不正确的命题为()
A、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B、国内生产净值(ND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D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D、因居民住宅为居民个人消费,故它应纳入消费项目中
三、判断题
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2、GNP是一个国土概念,GDP是一个国民概念( )。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
4、GDP等于GNP加上本国要素在他国取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
5、GNP < GDP说明本国公民在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
6、在四部门中用支出法计算GDP的表达式为GDP = C+I+G+X ( )。
2、假设—个萧条经济,消费函数c=15+0.75yd,税收t=6,转移支付tr=2,政府购买g=10,投资i=20。(1)求均衡产出。(2)若充分就业产出为18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3)需要增加多少转移支付可以实现这一目标?(4)若保持预算平衡,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
3、若充分就业的均衡国民收入为2800亿美元,实际均衡国民收入为2000亿美元,税收乘数为-4,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而使实际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到2400亿美元,试求: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
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税收
一、概念题
1.调整后的总收入(adjusted gross income)
答:调整后的总收入是指总收入减去因纳税目的而做出的调整数额(例如企业的流动开支和通过年金计划的延期补偿)之后的余额。

2.税后实际利率(after-tax real interest rate)
答:税后实际利率是指扣除利息收入的实际所得税之后计算而得到的实际利率。

假定政府对所有形式的资产收入征税税率相同,都为r τ,税前的实际利率为r ,则税后实际利率为:()1r r τ-⋅。

资产收入税率r τ的上升将使税后实际利率()1r r τ-⋅下降。

3.税后实际工资率(after-tax real wage rate)
答:税后实际工资率是指扣除工资收入的实际所得税之后计算而得到的实际工资率。

假定劳动者的税前实际工资率为/w P ,劳动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为w τ,劳动者税后的实际工资率变为()()1/w w P τ-⋅。

对于给定的/w P ,随着边际税率w τ的上升,实际工资率()()1/w w P τ-⋅下降。

4.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
答:平均税率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主要用来衡量、控制某地区、
某行业的税收负担情况和衡量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它衡量纳税人收入中用于纳税的比例。

平均税率主要有以下三种:①累进税的平均税率,即按各级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征税对象数额的比率。

②作为平衡总负担水平的控制性税率。

③作为编制税收计划和进行税收统计需用的税率。

为了分析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预测变化趋势,找出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在编制税收计划时,需要根据税源统计资料计算出平均税率,即计算出按不同税率计征的税额总和与其相应的计税金额总和之比,并以此作为编制税收计划的依据。

5.重复征税(double taxation)
答: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纳税主体,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不止一次地征税。

具体地说,指同一征税主体或不同征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征税行为,一般情况下是两次重复征税,即双重征税。

6.统一税率税(flat rate tax)
答:统一税率税,简称统一税,是指按单一税率课征的税。

统一税的优点是简化、效率、公平、促进投资和储蓄。

统一税简单明了,不需要复杂的计算,纳税人不再需要填报各种复杂的申报表,可以极大地减少税收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由于统一税的税基特别宽,所以可以采用较低的税率水平。

单一的低税率可以有效地减轻税收对经济的扭曲程度,减少纳税人避税的机会,提高了整个税制的效率。

统一税通过宽免的设计,体现累进性,可以实现公平。

统一税对储蓄收益免税,其鼓励储蓄的作用十分明显,这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国内储蓄率很低(约2%)的国家极为重要。

从投资的角度看,统一税对厂房和设备的购置费用采用一次性
扣除;单一课税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对股息所得和资本利得的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促进投资。

7.累进税率税(graduate rate tax)
答:累进税率税是“累退税率税”的对称,是指税率随课税基数的提高而提高的税。

就个人所得税而言,采用累进税形式是为了对高收入者征收更多的税。

这种征税,从追求社会合理分配的角度讲,是无可非议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累进税的累进度,即如何拉开档次才最为合理。

8.拉弗曲线(Laffer curve)
答:拉弗曲线(Laffer curve)指反映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拉弗提出。

拉弗认为,在增加生产的各种刺激中,最主要的是税收,税收的多少与税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它可以用直角坐标曲线表示,即拉弗曲线。

图13-1拉弗曲线
如图13-1所示,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收入。

O点税率为0%,税收收入为零;B点税率为100%,税收收入也为零;在此税率区间,税收变化量呈OAB形,即为拉弗曲
线。

图中的阴影为课税“禁区”。

“拉弗曲线”的中心意思是,税率存在一个最佳点
τ*,高
w
于和低于最佳点都会减少税收收入。

更应引起注意的是,税率过高将会扼杀税源的正常增长,因而更应尽量避免。

9.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
答:边际税率指对边际收入征收的税款与边际收入之间的比率。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些税种的边际税率随纳税额增加而提高。

边际收入增加时,边际税率不变、上升或者下降,相应的所得税分别为比例税、累进税、累退税。

平均税率对于了解纳税人做出的牺牲是最适当的。

但是,边际税率对了解税制扭曲了多少激励,从而税收如何无效率是最适当的。

由于人们考虑边际量,高边际税率不鼓励人们勤奋工作,并引起严重的无谓损失。

二、复习题
1.什么是劳动所得税率提高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我们为何在一部分分析中假设不存在任何收入效应?
答:(1)劳动所得税率提高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是指:人们在较低的可支配收入下,减少消费和闲暇,以理性地应对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2)在本章中,假定劳动所得税收入要么用于增加转移支付,要么用于削减其他形式的征税。

也就是说,本章的模型假定政府采购支出G是固定的,从而V T-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的预算约束不变,因而不存在收入效应。

2.区分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

为达到统一税率,这两项必须相等吗?
答:(1)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的含义分别参见本章概念题第4题和第9题。

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的提高还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

边际税率上升的幅度越大,平均税率提高就越多,调节收入的能力也就越强。

(2)在统一税率下,一般而言,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

但是如果某些收入可以免税,则即使在统一税率下,平均税率也将小于边际税率。

此时,平均税率将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始终小于边际税率。

3.劳动所得税率的提高会减少税收收入吗?这一答案怎样取决于劳动供给对税后实际工资率的反应?
答:(1)劳动所得税税率的提高不一定会减少税收收入。

如图13-1所示的拉弗曲线中,总税收收入开始时随着税率的上升而上升,但是当税率大于某一数量时,税收收入便开始下降,并随着税率渐近于100%而渐近于0。

(2)理论上,如果劳动供给足够富有弹性,则劳动供给的减少会减小税基,以致总税收收入减少。

这要求税收的替代效应强于税收的收入效应。

这种情形在初始边际税率极其高时较为合理,因为在边际税率极高的情况下,税率上升的幅度小于作为税基的收入减少的幅度,从而使税收减少。

三、讨论题
1.通货膨胀与资产收入税
假设资产收入税率为r τ。

假设(就像美国的情况)按名义利息收入征税。

假设(并非完全准确)这种税收适用于资本的实际收益率。

(1)什么是债券的税后实际利率?
考虑货币增长率出现持久性或出乎意料的上升的情况,如第11章中研究的情况,从μ上升至μ'。

假设r τ不变。

(2)对通货膨胀率π有什么影响?
(3)对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有什么影响?
(4)对债券税后实际利率有什么影响?名义利率i 发生什么变化?是否与π一一对应地发生变化?
答:(1)因为实际利率为r i π=-,所以在按名义利息收入征税的情况下,债券税后的实际利率为:
()1r r i τπ'=--。

例如,如果资产收入税率为20%r τ=,名义利率为10%i =,通货膨胀率为5%π=,则债券的税后实际利率为0.810%5%3%r '=⨯-=。

(2)因为货币增长率的持久性上升不影响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随货币增长率同步上升;而货币增长率出乎意料地上升,将导致物价跳跃式的上涨,而且通货膨胀率增加。

(3)因为资本的实际收益率等于资本的名义收益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
()()/R P κδκπ
⋅--货币增长的变化与资本的名义收益率无关,而货币增长率持久性上升带来的持久性通货膨胀将导致资本的实际收益率永久性下降。

货币增长率出乎意料地上升产生的暂时性通货膨胀将导致资本的实际收益率暂时下降。

(4)由(2)可知,货币增长率的持久性上升不影响实际利率,而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等于()1r r τ-⋅,在γτ不变的前提下,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不变,名义利率i 随货币增长率增长和π一一对应的变化而上升。

当货币增长率出乎意料地上升时,由于名义利率还未来得及调整,通货膨胀率骤升导致实际利率降低,所以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将下降,名义利率i 不变,即不和π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通货膨胀对累进制所得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