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功图分析原理

合集下载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讲解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讲解
① 抽油机故障 ② 泵的制造质量、泵的安装质量 ③ 示功仪故障
(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功图影响因素分析:
实测示功图的分析: 根据影响示功图的诸多因素,全面掌握
油井生产动态、静态资料、设备、仪器的状 况,依据实测示功图的形状,与典型示功图 对比,综合分析,解释出影响示功图的主要 因素,判断抽油泵的工作状况。(十五种)
理论示功图
S光----光杆冲程,米; S活----活塞行程,米; P杆----抽油杆柱在井筒内液体中的重量,Kg; P液----活塞以上的液柱重量,Kg;
P静=P杆﹢P液-----光杆承受的最大静负荷,Kg; λ 1----抽油杆伸缩长度,米; λ 2----油管伸缩长度,米; λ =λ 1﹢λ 2----冲程损失,米。
下冲程的后半冲程,因活塞移动速度减少(慢),当小 于漏失速度时,泵筒内的压力降低,使游动凡尔提前关闭 (A′点),悬点载荷上升(提前加载),到达下死点时,悬点 载荷已增载加到A"。
固定凡尔漏失图形特点:
1、卸载线的倾角比泵正常工作 时小,即:∠ BCD′小于∠ BCD 2、左下角和右下角圆滑,漏失 量越大,其圆滑程度越厉害。 3、增载线比卸载线陡
(4)气体影响下的示功图:
气锁现象:属于气体影响的特殊现象,由于气体大
量进入泵筒,上冲程时气体膨胀,全部
占满柱塞让出的容积,固定凡尔打不开。
下冲程时,气体压缩,但压力仍低于游
动凡尔上部压力,游动凡尔也打不开,
所以这种情况下双凡尔均打不开,柱塞
运动对气体压缩和膨胀,泵不排油,这
种现象称为“气锁”。
气体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
采油一厂地质研究所 二零一零年九月
典型示功图分析
(一)示功图概念 (二)测试仪器 (三)示功图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因素分析 (五)实测示功图案例

浅析示功图原理分析及应用!!!

浅析示功图原理分析及应用!!!

过程装备专业实验论文之浅析示功图原理分析及应用姓名:学号:专业班级:2014年5月23号浅析示功图原理分析及应用摘要:示功图是压缩机运行状况和工作性能的综合反映,示功图法是研究压缩机性能与工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有效的参数法诊断手段,可在较深层次上诊断压缩机故障。

关键词:示功图,故障诊断,压缩机0引言示功图是压缩机运行状况和工作性能的综合反映,示功图法是研究压缩机性能与工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有效的参数法诊断手段,可在较深层次上诊断压缩机故障。

在活塞式机器的一个循环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塞位移(或气缸内容积)而变化的循环曲线。

循环曲所包围的面积可表示为机器所作的功或所消耗的功,称为示功图,它可用示功器测录。

示功图除了表示作或耗功的大小以外,常常用来分析研究以至改善气缸的工作过程。

内燃机示功图为四冲程内机的实际示功图。

纵坐标表示气缸内气体压力p,横坐表示气缸工作容积V。

把装在压缩机上的示功仪实测下来的示功图,称为压缩机实际示功图。

压缩机实际示功图与理论示功图有很大差异,其特征为:i. 压缩机实际示功图存在气体膨胀线,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中除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外,还有膨胀压缩机过程;ii. 压缩机实际示功图中吸气过程线低于名义吸气压力线,排气过程线高于名义排气压力线,且压缩机实际示功图中吸、排气过程呈波浪形;iii. 压缩机实际示功图压缩、膨胀过程线的指数值是变化的。

压缩机的理论与实际示功图差别较大,是因为压缩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余隙容积、压力损失、气流脉动、空气泄漏及热交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故障诊断(FD:Fault Diagnosis)始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其全名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CMFD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Diagnosis)。

机械故障诊断(MFD:Machine Fault Diagnosis)是识别机器或机组运行状态的科学,它研究的是机器或机组运行状态的变化在诊断信息中的反映。

示功图的分析和计算

示功图的分析和计算


燃烧过早的原因:
1)
2) 3)
(2)燃烧压 力pz高于正 常值,示功 图头部尖瘦;
膨胀曲线 要比正常 低
表示燃烧 提前。




在没有示功器Indicator传动装置而仅有示功阀的 中小型柴油机上,一般使用最高压力计测量气缸最 高燃烧压力pz和pc 测试前,应检查校对最高压力计指针是否对准零位, 并先开启示功阀吹净阀孔内的脏物,然后装上最高 压力计,用小扳手轻轻上紧。 测试时要缓慢开启示功阀,直至开足为止,记下表 上的最大读数。如果对所测数据有疑问,可再作一 次测试。 测试完毕,立即关闭示功阀,然后拆下最高压力计。 用最高压力计只能测取pc和pz。不能直接反映气缸 内的工作循环情况,可综合其它运转参数来分析柴 油机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喷油器漏油时的示功图
最高爆 发压力 降低 造成后燃, 排温升高 示功图 面积减 小 膨胀 线高 于正 常
膨胀线上部 有锯齿形, 锯齿向上
喷油泵injection pump 漏油时的示功图
最高爆 发压力 降低
膨胀线 比正常 低
示功图面积 减小,功率 降低
⑴泵油压力下降,喷油延后, 造成后燃,排温升高; ⑵因漏油使喷入缸内油量减少, 功率降低,使排温降低; ★综合之,排气温度降低。
(4)示功图的尾部形状应符合不 同扫气型式的正常轨迹。

左图二冲程机正常示功图 在缺乏正常示功图的情况 下,可根据上述各点并参 照柴油机说明书规定的各 主要热力参数值进行比较, 若发现示功图上某些热力 参数不正常,必须查明原 因,根据说明书上的要求 进行调整。 一般经调整后,各缸的有 关热力参数的不均匀度应 满足我国的有关规定的要 求。
使用有关 与柴油机工作过程有关 所以对畸形示功图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借以找出造成畸形的原因。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基础知识
抽油机井示功图,实际上就是抽油机井在一个完整冲程中的光杆 负荷图,示功图是目前检查抽油泵工作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示 功图,能够直接反映出光杆的最大、最小负荷和冲程损失。根据对示 功图的分析,可以掌握泵的工作状态,判断砂、蜡、气等对抽油泵的 影响、判断泵漏失、油管漏失、抽油杆断脱等井下故障
由示功图可计算断脱点至井口的 距离:
L h C qr'
式中 L -断脱点距井口距离 m
qr'-每米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 KN/m
h -示功图中线到横坐标的距离 mm C -力比 KN/mm
h
杆断脱
典型示功图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 采油地质工
特征描述 :抽油杆断脱后 , 上行程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的重力, 下冲程的悬点载荷为断脱点以上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 因此示功图位 于理论最小载荷线的下方,图形呈“黄瓜状”。
油管漏失
典型示功图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 采油地质工
现象:这类井产液量逐渐下降,液面逐渐上升,电流上冲程小,下冲程正常,抽蹩压力上升,稳压稳不住,热 洗后图形逐渐增大,但实际负荷仍小于上理论负荷。 注意:油管下部漏失且漏失量大(一般为油管本体有较大漏洞或裂缝),油井不出油,现场憋不起压力,示功图 最大、最小载荷线相接近,类似断脱现象。
七、带喷井的示功图
对于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抽油井,抽汲实际上只起诱喷和助喷的作用。在抽汲过程中,游动阀和固 定阀处于同时打开的状态,液柱载荷基本加不到悬点。示功图的位置和载荷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喷势的强 弱及抽汲液体的粘度。
喷势强、油稀带喷的示功图
喷势弱、油稠带喷的示功图
油井带喷
典型示功图 采油工艺技术 采油工 采油地质工
C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分析

3、传动机构 作用:把活塞的运动规 律按比例传给示功器 转筒机构。 两个基本要求: (1)使活塞行程的缩小 比例要与转筒的周长 相适应; (2)转筒的运动规律与 活塞的运动规律同步。 传动机构类型: (1)曲柄式 (2)凸轮式 (3)杠杆式
1)曲柄式传动机构 小曲柄连杆机构的运 动规律与柴油机活 塞运动规律同步条 件: 小曲柄半径r与连杆3 长度l之比: r/l=R/L (R-柴油机曲柄半径, L-柴油机连杆长 度)。
二、电子式示功器 组成:传感器、测量电路、记录显示装置。 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把气缸内的气体压力、曲轴转角等 非电量按一定比例转换成相应的电量输出,经放大器等 中间环节输送到记录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或打印,测取pφ示功图。 分类(按压力传感器形式) 电阻应变式、压电石英式、电容式、电感式。 曲轴转角传感器:磁电式、光电式。 1、电阻应变式示功装置 1)工作原理:利用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把被测压力转 换成应变片的电阻值,通过应变仪把电阻值的变化转换 并放大成所需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送往显示记录装置。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应变仪 显示记录装置。
4、机械示功器的主要优缺点及 适用范围 主要优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广泛地 作为低速柴油机的随机供应 仪表,供监控柴油机使用。 主要缺点: 各感应元件均由弹簧系统组成, 必须具有一定质量(因强度 要求),而其弹簧刚度不能 大大(灵敏度要求),致使 它的自振频率较低,不适用 于高、中速机使用。 使用范围:400rpm以下低速机 (螺旋弹簧)和部分中速机 (柱形弹簧)。
弹簧比例与最高爆发压力关系(5活塞):
M(mm/Mpa) 12 10 8 7 6 5 4 3 Pz(Mpa) 4.0 5.0 6.0 7.0 8.0 10 12.5 15.0 (1)弹簧比例越小,标准小活塞直径越小,最高爆发压 力越高,所用弹簧越硬; (2)测P-V示功图和爆发压力时,用1/5小活塞、硬弹簧 及低弹簧比例; (3)测弱弹簧示功图和换气压力时,用1/1小活塞、软弹 簧及高弹簧比例; (4)当弹簧不变时,将1/1标准小活塞换为1/5标准小活塞 时,意味着由测低换气压力改为测高爆发压力,弹簧比 例应小、减小为原来的1/5。

示功图分析原理

示功图分析原理

示功图分析原理1、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所谓泵的工作正常,指的是泵工作参数选用合理,使泵的生产能力与油层供油能力基本相适应。

其图形特点:接近理论示功图,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这类井其泵效一般在60%以上。

图中虚线是人为根据油井抽汲参数绘制的理论负载线,上边一条为最大理论负载线,下边一条为最小理论负载线。

现场常常把增载线和减载线省略了。

2、惯性载荷影响的示功图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示功图不仅扭转了一个角度,而且冲程损失减少了,有利于提高泵效。

示功图基本上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符。

影响的原因是:由于下泵深度大,光杆负荷大,抽汲速度快等原因在抽油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惯性载荷。

在上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下,悬点载荷受惯性影响很大,下死点A上升到A′,AA′即是惯性力的影响增加的悬点载荷,直到B′点才增载完毕;在下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上使悬点载荷减小,下死点由C降低到C′,直到D′才卸载完毕。

这样一来使整个示功图较理论示功图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活塞冲程由S 活增大到S′活,实际上,惯性载荷的存在将增加最大载荷和减少最小载荷,从而使抽油杆受力条件变坏,容易引起抽油杆折断现象。

整改措施:1、减小泵挂深度,以减轻光杆负荷。

2、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3、振动载荷影响的示功图分析理论示功图可知,液柱载荷是周期性作用在活塞上。

当上冲程变化结束后,液体由静止到运动,液柱的载荷突然作用于抽油杆下端,于是引起抽油杆柱的振动。

在下冲程,由于抽油杆柱突然卸载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振动载荷的影响是由抽油机抽汲参数过快,使抽油杆柱突然发生载荷变化而引起的振动,而使载荷线发生波动。

整改措施: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4、泵受气体影响的示功图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容积内还残存一定数量的气体,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固定凡尔打开滞后,增载变慢,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游动凡尔打开滞后,卸载变慢。

其图形特点:卸载线过程缓慢,卸载线CDˊ向右下方变曲的弧线,增载过程也变慢,增载线较理论的增载线平缓。

示功图的分析和解释

示功图的分析和解释
3、固定凡尔卡死在凡尔罩 上:
特点是:在上冲程时由 于砂子的作用,光感负荷忽 大忽小且普遍超过最大理论 负荷线;下冲程时,由于固 定凡尔严重漏失,光杆不能 卸载,直到活塞行近下死点, 撞击了沉积的砂子或固定凡 尔罩时,才突然卸载,图形 表现为:最小负荷线接近理 论最大负荷线,且由于碰击、 振动,在图的左下角产生了 一个“尾巴”。
油井出砂对示功图的影响
2、固定凡尔卡死在凡尔座 上:
它的特点是:上冲程游动凡 尔关闭,固定凡尔不能打开, 液体不能进泵筒,下冲程时由 于泵内无液柱,游动凡尔不能 打开,光杆不能卸载,图形表 现为下负荷线接近最大理论值, 整个图形也位于其附近,且由 于细砂作用图形上出现锯齿状 尖锋。
油井出砂对示功图的影响
供液不足对示功图的影响
1.油井连抽带喷时的示功图
上冲程时,由于油流有自 喷能力,顶着活塞往上跑, 造成游动凡尔被顶开或关 闭不严,使光杆上的负荷 大大减轻,达不到最大载 荷;下冲程时,由于自喷, 固定凡尔座不严,使上下 凡尔都处于开启状态,造 成光杆负荷没有什么变化, 高于最小理论负荷线。
1.油井连抽带喷时的示功图
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
图中增载线的特点是:(1)增载线比卸载线陡;(2)示 功图的左下角变圆。而且,漏失愈厉害,越要变得圆。
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
严重漏失时测得的示功图,由于吸入部分严重漏失,活塞下行 时工作筒中的液体随即从吸入部分漏掉,不能承担光杆负荷, 致使光杆负荷卸不掉,始终加在悬绳器处。所以图形呈窄条状, 且接近理论上负荷线。
当油井自喷能力强或泵 径较大而自喷能力较弱 时,活塞受油流上喷的 冲力很大,可大大减轻 光杆的负荷,使功图低 于最小理论负荷线。
连抽带喷时的示功图与抽油杆断脱时的很相似, 要正确区分,必须运用综合分析方法。

示功图简介

示功图简介

和有气体影响的功 图相似, 图相似,只是拐角 的曲率半径较小
当活塞碰到液面时, 当活塞碰到液面时,若是 快速抽汲往往因活塞撞击 页面而发生较大的冲击震 动,下负荷线因震动冲击 出现波浪状而使示功图变 形的很厉害。 形的很厉害。
三、常用功图分析
9、活塞撞击工作筒
陈3-33井功图 80 60 40 20 0 0 1 2 3
示功图简介
一、示功图原理
示功图: 示功图:就是悬点载荷随光杆位移的变
化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
理论示功图是表示在理想情 理论示功图是表示在理想情 况下(泵的工作完全正常, 况下(泵的工作完全正常, 不受砂、 不受砂、蜡、气、稠等其它 因素的干扰, 因素的干扰,并认为进入泵 的流体是不可压缩等)悬点 的流体是不可压缩等) 载荷与悬点位移的对应关系。 载荷与悬点位移的对应关系。 如右图ABCD; ABCD;它是解释施测功 如右图ABCD;它是解释施测功 图的基础和依据. 图的基础和依据.
D’A在活塞上行至下死 D’A在活塞上行至下死 的过程中, 点A的过程中,光杆只 承受抽油杆在液柱中的 重量,并保持不变; 重量,并保持不变;
示功图解释
二、示功图影响因素
井功图 100 80 60 40 20 0 0 1 2 3
1、惯性载荷 2、震动载荷 3、摩擦载荷
陈3-48井功图
4、沉没压力 5、井口回压
三、常用功图分析
10、 10、稠油井示功图
三、常用功图分析
11、 11、砂卡示功图
三、常用功图分析
12、结蜡的示功图: 12、结蜡的示功图:与稠油井相似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004-7-22 2004-8-1 2004-8-11 2004-8-21 2004-8-31 2004-9-10

浅谈示功图及示功图分析

浅谈示功图及示功图分析

的土料 中粘粒含量越大拌合 的水泥土 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就
越 低 ,生 产 计 划 用 的 磨 石 坡 和 当 阳峪 料 场 土 料 并 不 是 理 想 的水 泥土拌合土料。 ( 2 ) 水泥土 防渗斜墙实验 中多次 改装水泥 土衬砌机 , 虽 然
压 四遍 达到了压 实度 9 5 %, 无法满足没计 压实度 9 8 %的要求 。
析 实测示 功图来 判断泵 的工作状况 。 近年来 . 随着油 田自动化 的
提高, 现 场 录 取 的示 功 图越 来 越 多 , 确地 分 析 示 功 图变 得 越 发
重要 。
1 理 论 示 功 图
考虑弹性 变形 的理论示 功图 ( 如 图 1所 示 ) , 假定 : ( 1 ) 油 管 无漏失 , 泵工作正常 。 ( 2 ) 油层 供 液 能力 充足 , 泵能够完全充满 。 ( 3 ) 光 杆 只 承受 抽 油 杆 柱 与 活 塞 上 液 柱 重 量 的 静 载 荷 ,不 考 虑 惯 性 力。 ( 4 ) 不考虑砂 、 蜡、 稠 油 的影 响 。 ( 5 ) 不考 虑 油井 连 喷带 抽 。 ( 6 ) 认
( 3 )高填方 段变更 增加 的水 泥土渗 斜墙设计 要求渗 透系 数 ≤l x l O 一 6 。从 渠 道 4 1 + 4 0 0至 4 4 + 0 0 0填 方 段 土 样 检 测 渗 透 系
数 检 测 报告 中看 出 , 渗透系数最大为 9 . 1 x l 0 — 6 . 最小为 1 . 2 x l O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相 互 粘 合 形 成 团状 颗 粒 。这 些 团状 颗 粒 不 利 于 水 泥 土 的压 实 。
( 6 ) 第二 次试验 , 通 过 4天 连续 的水泥 土防渗斜 墙碾压 试 验看 出, 防渗斜墙 施工效率不高。 试验 中每天投入各类直接生产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

典型示功图应用与分析

(4)气体影响下的示功图:
油井气油比越高,圆弧的曲率半径越大,表明 油套管环空内有泡沫段存在,沉没压力偏小,充满 不好。 对受气体影响较大的井或易发生气锁的井应尽
可能加深泵挂,增大泵的沉没度,采用大泵径长冲
程生产,特别是防冲距要调到最小,尽量减小余隙
体积;下气锚和防气泵,合理控制套管气,使之保
持在较低值。
当游动阀和固定阀
同时存在漏失,但均未
达到完全失效时,油井 仍在出油,在上冲程中, 双凡尔漏失 泵主要是游动阀漏失的影响;在 下冲程中,主要是受固定阀漏失
的影响,示功图呈近似的椭圆形。
7、油管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由于油管漏失不是深井泵装置本身造成的, 所以,测示功图形状不会发生变异,与泵工作 正常时的示功图基本一样,只有当漏失严重(油 井不产液)时,实测示功图的最大载荷线要低于 最大理论载荷线;L的长度相当于漏失处至井口 这段液柱在光杆出所产生的负荷,即:油管漏 失点越深L值越大,判定方法将根据现场实际生 P 产情况综合分析、判定。
理论示功图
AB段:加载线 B点:悬点加载完毕,载荷增加到固定阀打开 BC段:上静载线 CD段:卸载线 D点:悬点卸载完载线,表示悬点上行时,游动凡尔关闭, 液柱载荷由活塞传递到悬点的过程。
B1B相当于活塞与泵筒发生相对位移之前,悬点上行的距离 即:B1B= λ
由于深井泵的防冲距过小,在抽油
机下行过程中,当活塞运行到下死点 位置时,活塞撞击固定凡尔罩而使示
功图左下角多出一点或显示打扭,这
一类图形中左上角
是不缺的,图形显
示基本完好。
12、活塞遇卡影响的示功图:
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上行时,抽油杆柱先 把被压弯的抽油杆柱拉直,悬点载荷先是缓慢增 加,然后,抽油杆柱受拉弹性伸长,悬点载荷急 剧升高且远远高于最大理论载荷线;下行时,先 是抽油杆柱恢复弹性变形,然后抽油杆柱被压缩 而发生弯曲,悬点载荷急 剧下降,载荷远远低于最 小理论载荷线,且接近基 线,示功图上先急剧卸载 后缓慢卸载,示功图呈现 两个斜率段。

分析示功图课件

分析示功图课件

示功图的基本组成
载荷曲线
表示抽油机悬点的载荷变化情况。
位移曲线
表示抽油机悬点的位移变化情况。
面积
表示抽油机所做的功。
示功图的分类
根据用途分类
可分为分析用示功图和监测用示功图 。分析用示功图主要用于对抽油机工 况进行分析,监测用示功图主要用于 对抽油机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载荷分类
可分为常规示功图和异常示功图。常 规示功图是指载荷正常变化的示功图 ,而异常示功图是指载荷发生异常变 化的示功图。
06
示功图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示功图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示功图分析将更加智能化, 能够自动识别和诊断故障,提高
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时化
随着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的进 步,示功图将实现实时监测和分 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云端化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示功图 数据的云端存储和分析,实现数 据共享和远程协作,提高工作效
示功图的解析需要具备一定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对气瓶的工 作原理和操作规范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解析示功图,可以了解气瓶 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表现,从而为
气瓶的维护和使用提供参考。
示功图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 于气瓶的设计、生产和维护等领 域,对于提高气瓶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03
常见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的读取方法
读取示功图需要使用专门的软件 或工具,这些软件或工具通常具 有图形界面,可以方便地查看和
操作示功图。
在读取示功图时,需要了解气瓶 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以便正
确地解读示功图中的信息。
通过观察示功图中的图形变化, 可以了解气瓶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表现,从而为气瓶的维护和使用

示功图的分析和解释

示功图的分析和解释

示功图的分析和解释前言抽油机井采油是目前油田开发中普遍应用的方式,抽油机井的管理水平的好坏,关系到油田整体经济效益的高低。

要做好抽油机井的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取准取全各项生产资料,制定抽油机井合理的工作制度,不断进行分析,适应不断变化的油藏动态,加强并提高抽油机井的日常管理水平。

分析和解释示功图,就是直接了解深井泵工作状况好坏的一个主要手段,不但深井泵工作中的一切异常现象可以在示功图上比较直观的反映出来,而且,还可以结合有关资料,来分析判断油井工作制度是否合理,抽油设备与油层和原油性质是否适应,还可以通过“示功图法”对低产、低能井制定出合理的开关井时间,减少设备的磨损和电能的浪费等。

由于抽油井的情况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深井泵不但要受到抽油设备制造质量和安装质量的影响,而且要受到油层中的砂、蜡、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致使实测示功图形状多变,各不相同。

尤其是在深井上,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

因此,在分析示功图时,既要全面地了解油井的生产情况、设备状况和测试仪器的好坏程度,根据多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又要善于从各种因素中,找出引起示功图变异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示功图的基础知识1、示功图的概念:示功图的概念:反映深井泵工作状况好坏,由专门的仪器测出,画在坐标图上,被封闭的线段所围成的面积表示驴头在一次往复运动中抽油机所做的功,称为示功图。

动力仪力比:示功图上每毫米横坐标长度所代表的负荷值。

减程比:示功图上每毫米横坐标长度所代表的位移值。

2、计算驴头最大负荷、最小负荷计算公式:(1)根据油井生产资料,绘制该井理论示功图.(2)根据油井生产参数,计算并画出驴头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在图中理论负荷线上的位置。

两种较简便的计算公式:①最大载荷:P1大=P液/+P杆[b+sn2/1440]P2大=P液/+P杆[b+sn2/1790]②最小载荷:P1小=P杆[b-sn2/1440]P2小=P杆[b-sn2/1790]式中:P1大------悬点最大载荷(第一种计算方法);P2大------悬点最大载荷(第二种计算方法);P1小------悬点最小载荷(第一种计算方法);P2小------悬点最小载荷(第二种计算方法);P液/------作用在活塞整个截面积上的液柱质量,kg;P液=Fγ液×L,如果井口回压与沉没压力接近,便可忽略它们对悬点载荷的影响;P杆------抽油杆在空气中的质量,kg;B-------考虑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减轻质量系数,b=[1-γ液/γ钢];γ液-------抽汲液的相对密度;γ钢-------钢的相对密度;S--------抽油机光杆冲程,m;n--------抽油机冲次,次/min;F--------活塞截面积,m2;L--------下泵深度,m;在现场分析抽油井示功图时,可利用示功图计算:P大=力比×h; P小=力比×h/式中:力比-------所用动力仪的力比,N/mm;P大、P小-------悬点的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h-------上行线最高点距基线的距离,mm;h/-------下行线最低点距基线的距离,mm;两种计算公式的区别:第一套公式是把抽油井悬点运动看做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运动,并取曲柄旋转半径与连杆长度的区别为1/4,它只考虑了液柱和抽油杆质量以及抽油机杆柱的惯性载荷。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分析

特征: 右上角多一块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二十一、沙影响
许浅1-6 2009.7.23
特征:锯齿形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二十二、蜡影响
沙7-25 2009.7.9 几天后蜡卡作业
沙7-25 2009.8.14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二十三、油管漏
特征: 1.油管上部和井口漏失,示功图正常,产量下降甚至不 出油 2.油管中下部漏失,图形不变,载荷变小,产量下降甚 至不出油
特征:
1.图形四周呈圆角
2.产量下降 3.漏失严重时,油井不出油,
图形为椭圆条带状,幅度较
抽油杆断脱要宽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六、双凡尔漏失
沙42-2 2007.5.16 工作制度:∮32*3*3 产液:0.4t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六、双凡尔漏失
许浅1-18 2009.8.14
真194 09.8.17
a
原因: 凡尔罩上砂、泥、蜡、胶皮 等引起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十六、软阻
侧安丰8 2009.8.18 侧安2 2007.6.14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十七、油稠
周32p1 09.8.13
特征:肥大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分析
十七、油稠
安17 2009.6.5
示功图分析
2013.6.2
前 言
示功图是目前科学管理抽油井的方法之一,管理人 员利用示功图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判断抽油井的 生产状况,以及泵和管柱的工作情况,计算油井的 一些重要参数如:动液面、流压、产液量、泵效等, 现在示功图又作为工况图绘制的重要资料,直接指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分析

第十章示功图测录与分析示功图是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变化的图形。

它通过专门的测量仪器—-示功器进行测量。

由工程热力学可知,示功图的面积大小代表了柴油机气缸内一个工作循环的指示功的大小.它是研究柴油机气缸内工作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用来计算柴油机指示功率的依据,同时还可作为柴油机动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的资料。

通过示功图可研究缸内的燃烧过程、燃烧放热规律,计算缸内温度,评估扫气过程,计算柴油机指示功率,确定柴油机最大爆发压力和压缩压力等等。

由于它能以图象形式显示缸内的工作过程,而且测试仪器简单实用, 因此在柴油机的测试中,示功图的测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应定期测录运转柴油机的示功图,且对测取的示功图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其计算和分析结果来判断柴油机的工作性能,并可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柴油机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转,提高其经济性、动力性和可靠性。

第一节示功图的测录测取气缸示功图的仪器统称为示功器。

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示功器可分为机械示功器、气电示功器以及电子示功器三类。

船上常用的是机械示功器,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船舶上, 电子式示功器的使用也不断增多.一、机械式示功器机械式示功器是一种使用较早的示功器,目前在低速和部分中速柴油机上仍在使用,它是利用机械位移方法测量缸内压力和活塞位移。

机械示功器按使用的示功弹簧形式不同, 可以分为螺旋弹簧式和柱簧式两种。

两者在结构原理上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使用螺旋形弹簧,后者使用等强度柱形弹簧。

以下主要介绍螺旋弹簧式示功器.1. 结构和工作原理机械示功器的具体结构如图10—1所示, 它由压力感受机构、转筒机构和记录机构三部分组成.压力感受机构包括小活塞5、活塞杆4及示功弹簧1等用来感受缸内压力变化并以示功小活塞位移输出;转筒机构包括绳索9、转筒8用来反映柴油机活塞位移; 记录机构包括杠杆3和画笔机构2具有平行放大作用, 画笔的自由端装有铜笔尖。

当测量示功图时,转筒8上夹有示功纸并通过绳索9由柴油机曲轴或凸轮轴通过专设的示功器传动机构带动, 绕其自身轴左右偏转, 其偏转角位移量正比于柴油机活塞位移, 即转筒转动的弧长代表按比例缩小的活塞行程的长度,反映柴油机活塞的行程.示功器小活塞5在缸内气体压力推动下在小气缸中上下移动,并被弹簧力所平衡。

如何分析示工图

如何分析示工图

如何分析示工图示功图分析是把所测取的示功图与柴油机的正常示功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判断柴油机工作过程的优劣以及产生偏差的原因,以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柴油机保持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

一、正常示功图的特征正常示功图是在柴油机技术状态良好时测取的,通常由柴油机说明书或试航报告提供。

正常示功图有以下特征:(1)工作工程曲线比较圆滑,曲线过渡处无锐角或突变形状。

(2)工作过程各主要特性点的数值如最高爆发压力pz,压缩压力pc等应符合说明书或试航报告的规定。

(3)工作过程曲线无异常波动现象。

(4)示功图尾部形状应符合不同的扫气形式的正常轨迹。

图10-4中绘出了二冲程柴油机正常示功图基本形状,也指出了各特性点在各种示功图上的相互关系。

图中b表示在不同负荷下示功图形状的肥瘦,因此宽度b大致反映了功率的大小。

在缺少正常示功图的情况下,可根据上述各点并参照试航报告所规定的各主要热力参数值进行比较。

若发现示功图上的某些热力参数不正常,必须查明原因,根据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调整之后,各缸有关热力参数的不均匀度应满足如下要求:在定期测取的示功图中,除正常示功图外,还会出现一些畸形示功图。

这些畸形图可能因柴油机工作过程不正常引起的,也可能由于示功器本身或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所以应对畸形图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造成畸形的原因。

二、示功器传动机构不正常引起的畸形示功图示功器传动机构因安装不正确、零件磨损等原因会造成示功器转筒的运动与柴油机活塞运动不相一致,歪曲了气缸内的压力与行程的相应关系,产生畸形示功图。

1.示功器传动机构定时超前示功器传动机构定时超前是指当柴油机活塞位于上止点前的某一角度时,传动机构带动示功器转筒已到达上止点位置,因而示功器画笔把活塞在上止点的某一角度时气缸的压力画到了示功图的上止点位置。

这样就使示功图发生畸形,使压缩线较正常线偏低。

同理,在上止点后由于示功图上某点所记录的压力值是其前一曲轴转角缸内的压力值,而使膨胀线比正常线偏高,由此使示功图变胖。

【精品】示功图培训课件分析教学课件

【精品】示功图培训课件分析教学课件
从不同点分析泵况出现的问题。
6.示功图分析中常见问题
仪器工作不正常:
载荷飘移、图形呈锯齿状。
修井、措施情况不清:
热洗后不出的问题:活塞或杆蜡卡、凡尔卡或漏 修井后不出:井脏或泵有问题 调工作制度:冲程或冲次不合理,严重的振动或 惯性影响
7.近期诊断井
液面1698.8m 气锁
7.近期诊断井
液面1403.8,沉没度 597.25,昨天憋泵10分钟 压力0.7-0.8停机不降 计量 不出。 双漏
3.示功图现场测试
测试仪器 和工具
3.示功图现场测试
示功仪
载荷传感器 光杆卡子
信号线
3.示功图现场测试
停机
打卡子
安装载荷传感器
收尾: 停机,取下 载荷传感器,
收仪器
示功仪中输入 井号和测试日 期,设置测试 张数,测试完 毕,确认合格 后,保存关机
连接好信号线和固定好 位移线,启抽准备测试
4.示功图分析
常见典型示功图:泵工作正常、连抽带喷、供液不足, 油管漏失,泵漏失(游动凡尔漏失、固定凡尔漏失、 双凡尔漏失),游动凡尔关闭迟缓,抽油杆断、活塞 遇卡或脱出工作筒,气影响或气锁,蜡影响,稠油影 响,防冲距过小(上行碰泵或下行碰泵),外部因素 的碰撞、振动影响(光杆碰驴头、变速相振动),进 油部位堵等
7.近期诊断井
正常,怀疑管线冻堵
凡尔卡死
7.近期诊断井
7.近期诊断井
活塞卡死
7.近期诊断井
双凡尔漏或游动凡尔卡死、固定凡尔漏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3
6.示功图分析中常见问题
测试现场情况未了解清楚:
抽油杆或活塞卡时,上行或下行困难;抽油杆断时, 上行快、下行慢;变速箱震动,抽油机异常响动;光杆 碰驴头,测时观察光杆与驴头接触且有碰击声。

示功图原理

示功图原理

/thread-24238-1-1.html理想条件下泵的工作过程和载荷转移情况:泵的活塞在泵筒内作往复运动,活塞在最低位置时,两个凡尔之间有一余隙,此余隙内充满了液体;当活塞下行程快接近下死点时,固定凡尔关闭着,游动凡尔打开着,此时,活塞上下液体连通,光杆上只承受抽油杆杆柱在油中的重量,油管承受了全部液柱重量;当活塞到达下死点开始上行程的瞬间,游动凡尔立即关闭,使活塞上下不连通;活塞要推动它上面的液柱向上移动,这时液柱的重量就加在了活塞上;并通过抽油杆加在了光杆上(光杆此时还承受抽油杆管柱在油中的重量);油管此时只承受它与活塞之间环形截面上液柱的重量;在下死点前后,抽油杆杆柱上多了一个活塞截面以上液柱的重量,油管上少了一个活塞截面以上液柱的重量。

这时,就要发生弹性变形,油管就要缩短,抽油杆就要伸长(细长的油管和抽油杆杆柱,本身是一个弹性体,在负荷变化时,就产生相应的变形,其变形的多少和负荷变化的多少成正比)。

这时,光杆虽然在上移,但活塞相对于泵筒来说,实际未动,这样就画出了示功图中AB 斜直线,它表示光杆负载增加的过程,称为增载线。

当弹性变形完毕光杆带动活塞开始上行(B)点固定凡尔打开,液体进入泵筒并充满活塞所让出的泵筒空此时,光杆处所承受的负载仍和B点时一样没有变化,所以画出一条直线BC 。

当活塞到达上死点,在转入下行程的瞬间,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活塞上下连通。

活塞上原来所承受的液柱重量又加在油管上。

抽油杆卸掉了这一载荷,油管上加上了这一载荷,于是,二者又会发生弹性变形,这时,油管伸长,抽油杆杆柱缩短,光杆下行,活塞相对于泵筒没有移动,于是画出了CD斜线。

它表示了光杆上负荷减少的过程,称为卸载线。

当弹性变形完毕,活塞开始下行,液体就通过游动凡尔向活塞以上转移,在液体向活塞以上转移的过程中,光杆上所承受的负载不变,所以画出一条和BC平行的直线CD。

当光杆行到下死点,在下行程完毕上行程又将开始的瞬间,游动凡尔关闭,负荷又发生转移,开始了一个新的往复,这样就画成了一个封闭的曲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示功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所谓泵的工作正常,指的是泵工作参数选用合理,使泵的生产能力与油层供油能力基本相适应。

其图形特点:接近理论示功图,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这类井其泵效一般在60%以上。

图中虚线是人为根据油井抽汲参数绘制的理论负载线,上边一条为最大理论负载线,下边一条为最小理论负载线。

现场常常把增载线和减载线省略了。

2、惯性载荷影响的示功图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示功图不仅扭转了一个角度,而且冲程损失减少了,有利于提高泵效。

示功图基本上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符。

影响的原因是:由于下泵深度大,光杆负荷大,抽汲速度快等原因在抽油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惯性载荷。

在上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下,悬点载荷受惯性影响很大,下死点A上升到A′,AA′即是惯性力的影响增加的悬点载荷,直到B′点才增载完毕;在下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上使悬点载荷减小,下死点由C降低到C′,直到D′才卸载完毕。

这样一来使整个示功图较理论示功图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活塞冲程由S活增大到S′活,实际上,惯性载荷的存在将增加最大载荷和减少最小载荷,从而使抽油杆受力条件变坏,容易引起抽油杆折断现象。

整改措施:1、减小泵挂深度,以减轻光杆负荷。

2、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3、振动载荷影响的示功图分析理论示功图可知,液柱载荷是周期性作用在活塞上。

当上冲程变化结束后,液体由静止到运动,液柱的载荷突然作用于抽油杆下端,于是引起抽油杆柱的振动。

在下冲程,由于抽油杆柱突然卸载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振动载荷的影响是由抽油机抽汲参数过快,使抽油杆柱突然发生载荷变化而引起的振动,而使载荷线发生波动。

整改措施: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4、泵受气体影响的示功图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容积内还残存一定数量的气体,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固定凡尔打开滞后,增载变慢,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游动凡尔打开滞后,卸载变慢。

其图形特点:卸载线过程缓慢,卸载线CDˊ向右下方变曲的弧线,增载过程也变慢,增载线较理论的增载线平缓。

DDˊ线越长,泵受气体影响越严重。

如果油井气体严重时会发生气锁现象,此时,油井不出油,只出气。

受气体影响的示功图其形状常常发生变化的,对这类井测试示功图时,要测一个周期的示功图。

这样,便于准确分析泵工作状况。

整改措施:1、下气锚。

2、加深泵挂深度。

3、安装套管放气凡尔。

5、阀漏失影响的示功图泵的凡尔漏失通常包括上冲程时游动凡尔漏失;下冲程时固定凡尔漏失。

实际上,往往两者同时存在漏失,其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便于说明其漏失特征,将分别进行讨论。

(1)游动阀漏失时,图形特点:上冲程开始时,活塞下面的压力降低,活塞两端产生压差,活塞上面的液体漏到活塞下面的工作筒内,由于漏失到活塞下部的液体向上的顶托,使活塞下部压力下降缓慢,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增载线向后延伸比正常较平缓。

如图所示。

随着悬点运动速度加快,活塞上行速度大于漏失速度时,悬点载荷达到最大静载荷值,如图中Bˊ点,此时吸入阀打开液体进入泵筒。

当活塞上行到后半冲程,活塞上行速度逐渐减慢,当其小于液体漏失速度时,又出现漏失液体的顶托作用使悬点提前卸载,活塞下部工作筒内的压力增加,固定阀关闭,活塞到达上死点,悬点载荷降至C〞点。

这样Bˊ点为吸入阀打开点,C′点为吸入阀关闭点。

a.增载线的倾角比泵工作正常时小,则角DABˊ小于DAB,漏失量越大,角DABˊ越小于DAB。

漏失量越多,Bˊ点和C′点越靠近,图的左下角变的越尖,右上角变的越圆滑。

b.左上角和右上角圆滑,漏失量越大,其圆滑程度越厉害。

c.卸载线比增载线陡。

当漏失严重时,吸入阀始终打不开,油井不出油,上负荷线向下负荷线靠近,如图,当排出部分失效时,上负荷线靠近下理论负荷线。

当漏失量很大时,由于漏失液体对活塞的顶托作用很大,上冲程载荷远低于最大载荷,固定凡尔始终关闭,泵的排量为零。

总之排出部分漏失时的特点是增载线变缓,卸载线提前,卸载线变陡;游动凡尔漏失的示功图形状特点是左下尖、右上圆,漏失越大增载线的倾角越小。

整改措施:1、对油井进行热洗。

2、碰泵。

3、如果凡尔严重磨损时作业换泵。

(2)固定阀漏失时,图形特点:下冲程开始后,由于吸入阀漏失,使泵内压力不能及时升高,泵腔内的液体从固定凡尔不严处漏到井内,延缓了减载过程,同时也使排出阀不能及时打开,当活塞速度大于漏失速度,泵内压力上升到足以把游动凡尔顶开时,减载过程结束。

在下冲程的后半冲程,因活塞移动速度减小,当小于漏失速度时,泵筒内的压力降低,使游动凡尔提前关闭点,悬点载荷上升,到达下死点时,悬点载荷已增载加到A〞。

a.卸载线的倾角比泵工作正常时小,则角BCDˊ小于角BCD。

b.左下角和右下角圆滑,漏失量越大,其圆滑程度越厉害。

c.增载线比卸载线陡。

当吸入部分完全失效时,游动凡尔一直打不开,悬点不减载,下负荷线靠近上理论负荷线。

吸入部分漏失示功图的特点是:卸载线倾角要比正常小,示功图右上尖、左下圆,增载线比卸载线陡。

整改措施:1、对油井进行热洗。

2、碰泵。

3、如果凡尔严重磨损时作业换泵。

(3)游动阀和固定阀同时存在漏失,图形特点:当游动阀和固定阀同时存在漏失,但均未达到完全失效时,油井仍在出油。

在上冲程中,泵主要是游动阀漏失的影响;在下冲程中,主要是受固定阀漏失的影响。

因此,示功图的两端呈椭圆形。

整改措施:1、对油井进行热洗。

2、碰泵。

3、如果凡尔严重磨损时作业换泵。

6、油管漏失影响的示功图油管漏失不是深井泵装置本身造成的,所测示功图形状不会发生变异,与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基本一样。

如果漏失严重时,导致油井不出油。

如果漏失位置处于距井口较深时,示功图的最大负荷要低于最大理论负荷线。

整改措施:作业更换漏失的油管。

7、油井连抽带喷影响的示功图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油井,抽油实际上只起诱喷作用,在抽油过程中,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处于同时打开状态,液柱载荷基本加不到悬点。

连抽带喷的示功图特点:图形大多数为一长条形,处在最大和最小理论负荷线之间。

示功图的位置和载荷的变化大小取决于喷势的强弱及抽汲液体的粘度。

在整个的抽吸过程中,游动阀和固定阀都处于关闭不严的状态,液柱载荷不能全部加到驴头上。

当油井自喷能力很强时,活塞受油流上喷的冲力很大,大大减轻驴头的负荷,所测得的示功图可能低于最小理论负荷线。

整改措施:1、调大冲程,冲数调到最佳状态。

2、换大排量抽油泵。

8、抽油杆断脱影响的示功图抽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抽油杆重量,只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才使上下载荷不重合。

抽油杆发生断脱时示功图的特点:示功图的形状为水平或倾斜的条形状,而图形的位置取决于抽油杆断脱的位置。

断脱的位置越深,其图形位置越接近最小理论负荷线,图形同连抽带喷的示功图相似,在分析时要结合产量等其它油井资料,综合分析考虑。

带喷井泵效高、产量大,而抽油杆发生断脱时油井不出油。

抽油杆断脱的位置越高,示功图越接近基线。

整改措施:1、对抽油杆上部脱扣的进行对扣。

2、油井作业。

9、活塞脱出泵工作筒的示功图对于上冲程中活塞全部脱出泵筒,其示功图的特点:当活塞开始部分脱出泵筒时,活塞与泵筒套接触工作面长度已经减少,活塞以上的液体已从活塞与泵套间隙中漏失到活塞以下。

因此,驴头负荷逐渐卸载,以A点开始。

最后活塞全部脱出泵工作筒,驴头载荷亦随之急剧下降,引起抽油杆的强烈振动,卸载线呈不规则波浪曲线。

整改措施:重新对防冲距。

10、防冲距过小的示功图由于防冲距过小,在抽油机运行到接近下死点位置时,活塞撞击固定凡尔罩而使示功图左下角多出一点或显示打扭,这一类图形中左上角是不缺的,图形显示基本完好。

整改措施:将泵的活塞落到底部,重新对防冲距。

11、活塞遇卡的示功图管式泵的活塞被卡在泵筒中的示功图。

其图形特点为:上冲程中悬点负荷一直增加,大大超过最大理论负荷线。

因活塞被卡,抽油杆柱被卡伸长。

下冲程时,先是抽油杆柱恢复弹性变形,后抽油杆柱又被压缩而发生弯曲,其悬点载荷随下冲程一直下降,最小负荷接近基线。

整改措施:抽油井进行作业。

12、供液不足泵筒未充满的示功图由于供液能力不足,沉没度太小,在抽吸过程中液体不能充满泵筒。

上冲程时,吸入的液体未能将工作筒充满,当液体中含气量很少时,其特点是:下冲程开始后的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卸载,只有当活塞接触液面时才迅速卸载。

减载线与理论示功图的减载线基本平行,使减载线变陡,所以供液不足的示功图特点呈手枪式。

当冲程、冲次大,活塞下行速度快,由于活塞撞击液面而发生的冲击载荷,使图形下冲程中呈波浪形状而使示功图变形的很厉害。

整改措施:1、调小冲程、冲数。

2、加深泵挂深度或泵吸入口深度。

3、换小排量的抽油泵。

4、增强地层压力,提高注入剂数量。

13、油井结蜡的示功图油井结蜡可造成游动阀和固定阀关闭不严、失灵、甚至堵塞油管的油流通道,严重时,油管被堵,造成油井不出油、抽油杆柱断脱等问题。

图1:某油井油管被堵死,不出油时实测的示功图。

图形特点:增载线和卸载线直上直下,图形肥大,大大越出最大和最小理论负荷线。

图2:某油井正常生产时所测的示功图,图3:某油井受结蜡影响后所测的示功图,图4:某油井结蜡严重导致抽油杆柱底部发生断脱后实测的示功图。

整改措施:1、对抽油井进行热洗。

2、断脱进行作业。

14、稠油影响的示功图由于稠油粘度大,当抽油杆做上、下冲程运动时,摩擦阻力较大,驴头最大和最小负荷线均超过理论负荷线,图形变得肥胖,它与油井结蜡的图形相似。

但是这类图形其上、下冲程负荷线波动不大,而四周比较圆滑,比较容易区别于油井结蜡的示功图。

整改措施:1、掺轻油;2、替入热液;3、掺热水;4、乳化降粘。

15、油井出砂影响的示功图油井出砂,细小的砂粒将随着油流进入泵筒内,造成活塞在泵筒内遇阻,使活塞在整个行程中或某个局部处,增加了一个附加阻力。

细砂分布在泵筒内各处的多少不同,影响的程度大小也不一样,所测的示功图,其上、下冲程过程中的负荷线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尖峰。

若连续测图时,每个图的尖锋位置是变化的,油井仍能出油。

由于井下抽油泵工作条件比较复杂,所测示功图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化,在解释示功图时必须全面了解油井情况,综合有关油井生产资料,才能对抽油泵工作的不正常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

整改措施:1、油井下砂锚防砂。

2、提升泵挂深度。

3、对出砂层位进行堵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