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数学趣味性教学课堂实践(3篇)
![数学趣味性教学课堂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4cb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f.png)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抽象复杂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到数学课堂中。
本文将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如何将趣味性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
二、趣味性教学的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教学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水果分享”的情境: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苹果分成5份,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 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趣味性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设计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准备一些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卡片,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购物活动。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人民币的面值、换算等知识。
3. 情境探究,培养能力情境探究是趣味性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平面图形,如书本、桌面等,思考如何测量这些图形的面积。
通过探究,学生可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4. 互动交流,激发思维互动交流是趣味性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方程的解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何用方程表示‘苹果比橘子多2个’?”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
三、实践案例1. 案例一: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创设一个“分数蛋糕”的情境,将蛋糕切成若干份,让学生代表不同的分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操作,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案例二: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宝藏寻宝”游戏,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作为“宝藏”,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找到“宝藏”。
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增趣
![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增趣](https://img.taocdn.com/s3/m/91acbba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增趣数学课堂的枯燥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但只要教师采取一些创新的措施,就可以为数学课堂增加趣味和活力。
下面我将提出几个建议,希望能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一些灵感。
第一,引入游戏元素。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概念和技巧。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数独解谜”游戏,让学生在解谜的过程中学习数独的规则和解题技巧;或者设计一个“数学迷宫”游戏,让学生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
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数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例子,来讲解数学概念和应用。
我们可以讲解如何使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对比不同品牌商品的价格优劣、计算房贷和投资回报等。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引入互动讨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互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数学谜题,让学生一起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解答,然后让他们交流和比较各自的解答方式和思路。
这样的互动讨论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第四,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的接受度很高。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使用电子白板、教育软件等,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
通过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来展示数学知识,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数学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源,让学生在观看和听取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自身也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只有教师本身对数学充满热爱和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
![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4841a412a1c7aa00b42acb19.png)
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新课程》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
可见,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数学课堂相当重要,它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使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的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
如何能让数学课堂更有趣、更吸引学生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尝试,树立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努力尝试,营造具有创造性的趣味性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尝试,就是成功。
比如教学生做应用题时,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内容自己来编应用题。
这时,可仔细观察学生编题的特殊地方,让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
数学课堂上,要努力探索创造性学习的新途径。
例如,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不以老师和同学所做的作为标准,强调自己的思考要与众不同;同时注意学生的作业,让其进行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被展出,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练习课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数学练习课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
比如,学习过“圆的周长和面积”后,为了使计算的过程看起来更清晰,我提醒学生要在每个算式的前面做一个标记,如:计算圆的周长时就在周长算式的前面写上字母“C”,计算面积时就在面积算式的前面写上字母“S”。
这时班里一个调皮的学生脱口而出:“CS!”(反恐精英简称“CS”,是一种枪战类的电游名称,讲究迅速敏捷和勇于进攻。
)教室里一片哄笑,正要批评他时,我突然转换了思维的角度说:“对!就是‘CS’,一场计算的战斗,比比看谁能在这场战斗中少中枪弹,顺利过关,大获全胜。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趣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47ba1b88a58da0116c1749e2.png)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便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各种知识。
教学并不一定是要学生一味的埋头勤学苦练,而应该讲求教学效率,致力于用相同的时间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中快乐的学习。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趣1 推陈出新,“新”中激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为了使儿童对人们教给他的东西能够理解和感兴趣,就要避免两种极端:不要对儿童讲那些他不知道和不理解的东西,也不要讲那些他知道得并不次于教师、有时甚至胜于教师的东西”。
教材中数学知识有时比较浅显,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知识的外延、挖掘知识的内涵,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翻新。
例如:教学“认识0到10”。
对于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会认读、会数数、会书写。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介绍古代结绳记数的方法;阿拉伯数学的演变;0的多种含义;数数的多种数法等。
新知识的引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以致用,“用”中见趣数学来源于生活。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1元=10角,1角=10分,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我在学习完新课后,组织开展了“我是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掌握元、角、分的关系,同时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知识。
在教学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旦学生发现在课堂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并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他们又怎么能不喜爱数学、不愿意学好数学呢?3 竞争之中见乐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趣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0237ae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3.png)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趣数学课堂是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学科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对数学课感到沉闷和无聊,缺乏兴趣和动力。
因此,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趣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本文中,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充满乐趣和激情的数学学习环境。
一、实践中学习许多学生常常抱怨数学课本中的理论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数学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实用的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概念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测量问题,如计算某个商品的优惠力度,或者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来研究数学模型的应用。
二、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另一种让数学课堂更有趣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这些游戏可以是竞赛、团队合作或个人挑战的形式。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各种数学技能和策略。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数学游戏,如数学谜题、数学迷宫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
因此,差异化教学是让数学课堂更有趣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数学活动。
例如,对于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对于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和示范。
通过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四、创新教学工具创新的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
例如,使用互动白板、数学软件和应用程序等现代技术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模型、图表和图像等多媒体资源,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通过创新的教学工具,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使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
五、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另一种方式。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988465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7.png)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数学被广大学生所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乏味乾燥的教学方式,令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然而,数学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我们不能简单地回避它。
相反,我们应该寻找方法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本文将探讨一些创新的方式和方法,帮助教师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一、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生活场景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授平面几何的时候,可以选择边长的问题,让学生计算设计方桌的尺寸,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也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了教育领域。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和趣味。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有趣视频,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数学背后的奥秘。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等设备展示数学图形和计算过程,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形象化和易于理解。
三、增加互动性互动是增强学生参与度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道数学题目,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思路,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四、优化评价方式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方式往往以答题和分数为主,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焦虑情绪。
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口头表达、小组演示、实际应用等,通过这些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不是紧张和压抑的场所。
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来破除课堂的僵化感。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拼贴制作,让学生在欢笑和创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数学学习的趣味性](https://img.taocdn.com/s3/m/16f58c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8.png)
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它常常被视为难以理解和乏味的科目。
然而,如果我们能以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来学习数学,那么它将不再是一座高山,而是一片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广阔天地。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数学学习充满趣味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通过游戏培养兴趣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游戏与数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学拼图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数学游戏还可以增加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激发合作与竞争的乐趣。
二、运用实际问题激发想象力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举个例子,通过解决购物问题,学生可以学会计算折扣和找零的技巧。
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创造有趣的数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学小实验、数学游戏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培养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索,例如组织数学俱乐部、参加数学竞赛等,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习体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数学软件和在线资源,通过动画、互动等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五、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游戏、实际问题、创造活动、多媒体技术以及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来实现。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成为趣味课堂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成为趣味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3579f574168884868762d66b.png)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成为趣味课堂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真理与提高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潜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愉快地探索。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故事情境,求思结合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善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笔者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编制《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西行的路上,悟空说:“现在有一个西瓜,分给咱们四个人吃,四个人分别吃这西瓜的九分之一,七分之一,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应怎么分?”八戒抢着说:“我来分,我的饭量大,吃的多,所以我吃九分之一,师傅吃七分之一,沙师弟吃五分之一,大师兄的饭量最小,就吃三分之一。
”听完八戒的话,三人都笑了,同学们也都笑了。
教师抓住时机提问:“他们为什么笑八戒?”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问题一提出,都争着回答。
教师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最小?”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创设操作情境,操思结合“爱动”“好玩”是小学生的特征,动手操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喜悦的心情去学习。
实验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创设操作情境,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比较困难,笔者就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八根小棒在课桌上摆正方形,摆两个正好摆完。
接着摆三角形,学生摆出两个三角形后还多两根小棒,明白剩下的两根不能摆出一个三角形了。
各小组进行讨论后,教师点拨:这个“2”就叫“余数”,进而概括“余数的意义及概念”。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数学课趣味性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数学课趣味性](https://img.taocdn.com/s3/m/b313d4e4f8c75fbfc77db21f.png)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来源于自身的理想和追求之外,兴趣便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趣味性。
如何让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生动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比如在教学“正数负数”时,我就先在教室里与同学样回顾了军训的相关内容,比如:齐步走等等,然后让学生上台来听我的口令进行表演:前进记为正的话,那么与之相反关系的后退则记为负。
学生一听到军训,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来,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更加乐意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这样,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和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当然,兴趣的引发也是多渠道的,除了环境的感染,有教师语言创设的情境也有相当大的作用。
初中学生对童话故事、猜谜等特感兴趣,例如在教学“平方根”这一课时,一开始就可以用谜语引入新课,教学时,老师可以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儿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谜语是医生提笔。
”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老师可以告诉他们“猜对了”,并夸奖说“真聪明”,然后让学生猜猜这节数学课会学什么新知识,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突出了数学的现实性,数学教学应该源于现实,富于现实,用于现实。
无疑,数学教育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真实世界里的数学和课本中的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发现数学、探索数学,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在无形中发展思维,为未来的创造打下基础。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https://img.taocdn.com/s3/m/664aa8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6.png)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1.生动幽默的语言。
知识通过老师的语言才得以有效传递,因此, 想要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可以先从老师的语言着手。
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 因此, 一般状况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都比较严谨, 语言也比较生硬, 整个课堂气氛都变得凝重。
为了使课堂气氛不再紧张, 给同学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教师应该提升语言的幽默感, 让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飘荡在课堂教学中, 消除同学的心理压力, 给同学的学习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 同学自然身心愉悦, 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有趣, 同学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会提升。
2.采纳激励教学法。
能够给同学带来成功体验的课堂, 往往更能提升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激励教学法引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学习的道路充满挑战, 既有对同学智力的挑战, 也有对同学克服困难能力的挑战, 为了学好数学, 同学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同学碰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 不免会产生挫败感, 因此, 教师应该有效的采纳激励教学法, 对同学进行及时激励, 重新树立同学数学学习的信心。
在同学取得进步时, 教师也应该及时对同学进行激励, 使同学更好的进步。
同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 自然数学课堂更能够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自然得以提升。
将数学学习与生活施行结合起来,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1.为了将高中数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该有效的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在讲数学理论的时候, 将其渗透到实际的生活素材中, 让同学真正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时候, 老师将概率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让同学通过数学计算, 找出做某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 提升同学对事物的猜测能力, 让同学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缜密性。
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提升小学数学趣味性的几点方法5篇
![提升小学数学趣味性的几点方法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7eab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提升小学数学趣味性的几点方法5篇第1篇示例:提升小学数学趣味性的几点方法一、利用游戏方式学习游戏是小学生们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数学拼图、数学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课本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展示数学的魅力。
在购物中计算总价、在厨房中测量食材的重量、在户外活动中测算距离等等,都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趣味性的数学课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方式来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老师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通过互动交流来掌握数学知识,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竞赛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数学趣味性的途径,参加数学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让他们在比赛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通过数学竞赛,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升小学数学趣味性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努力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游戏、实际生活应用、创设趣味性的课堂以及鼓励学生参加竞赛等方式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积极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让他们爱上这门学科,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第2篇示例: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数学往往是被认为比较枯燥和难以理解的学科之一。
如果能够通过一些方法来提升小学数学的趣味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就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的趣味性。
数学趣味教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数学趣味教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乐趣?](https://img.taocdn.com/s3/m/05dee3a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b.png)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规律和现象。
虽然数学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课程,但我们可以通过趣味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引入教学在开始任何一堂数学课之前,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在买东西时需要计算价格、在制定旅行计划时需要计算路程、在测量房间的面积和体积时需要使用数学公式等。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二、多元化教学数学类别繁多,学生因为缺乏兴趣而对于某些数学分支不感兴趣是很正常的现象,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不同,使用多元化教学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对于数学感到新奇好玩,从而打破线性思维、调整创新思维。
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以情境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使它们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情感体验和深刻理解。
比如“数学之旅”场景,可以将学生带到不同的数理科学博物馆,展览馆、数学题目竞赛中心、大学数学竞赛现场等多角度看待数学,使学生接收到更多关于数学的信息,将抽象的变为具象的。
2.游戏教学游戏元素的融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趣味体验。
比如,“数学小游戏”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数学趣味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想不同的场景,开发不同类型数学游戏,涵盖逻辑推理、代数公式、概率统计等多个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法是指利用多种现代丰富的媒体资源将教学活动更好地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以其图像、声音、动态等可视化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教育经验。
比如,“数学课程视频”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音频等方式全面地了解数学的概念和应用,学习更加有趣。
三、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入现实中的应用场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验证知识的正确性,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背景和实践的空间。
让枯燥的数学教学生动有趣
![让枯燥的数学教学生动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1d890ef87cd184254a353591.png)
【案例与叙事】An li yu xu shi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一、游戏激趣小学数学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理性思维。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案例: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引导进行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做买东西的游戏,使用人民币来交易;或者让学生分别充当五角、一元、五元、二十元、五十元等面值的人民币,说说自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
扮演五元的学生说自己可以买到一个文具盒。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演示多少个“五元”同学能够换一个“二十元”同学,多少个“一元”同学可以换一个“五元”同学,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人民币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引入游戏,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简单有趣。
案例:在教学“表内乘法”内容时,要让学生掌握数字“5”的倍数性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坐成一个大圆圈,从第一位学生开始依次报数。
每次遇到“5”的倍数时,学生以咳嗽的形式取代报数,再让下一个学生接着报数。
若遇到数字“5”的学生未咳嗽,或是反应比较慢,就会接受“惩罚”——给其他学生唱首歌或背一首诗词。
游戏可以丰富孩子的课堂体验,帮助教师轻松推进教学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发展思维动手操作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较为抽象化,并且用语较为晦涩。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如果只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涵。
亲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钟表,向学生介绍读取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教学道具亲手调整时间,并读出具体的时间。
这种让学生自行操作、自行观察并回答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够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联,更好地认识数学价值,提高数学素养。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cd78a8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2.png)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们比较抗拒的科目之一。
数学课堂往往干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更愿意在课堂上投入自己的思考和精力呢?1. 创造互动性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思辨的学科,而大多数数学课堂都是老师主导式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掘。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老师需要创造更多的互动性,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合作做题、互相讲解等环节。
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可以给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自组小组,协作思考,分享答案和解题思路。
在合作做题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不同的难度设置不同的题目,要求各小组之间进行比拼和积极互助。
这样的互动性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创造趣味性数学是个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学科,渗透着创造力和智慧。
而要让学生在其中更加投入和享受,就需要创造出更多有趣性和艺术性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比如说,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游戏、竞赛等元素。
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竞赛中,可以设置一些数学趣味类比赛,比如根据一张图或者一段话,让学生快速推导出一个数学公式或数列等,并在限定时间内互相比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另外,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注重注重创造趣味性。
可以将教学的概念、理论通过动画、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呈现,或者将教学材料与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故事相关联,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感兴趣,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3. 创造实践性数学是一个实际应用广泛的学科,而要让学生在其中建立起对数学的有效应用和实践能力,就需要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际应用情境。
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论文
![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fe2a00844769eae009ed3c.png)
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摘要】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春风,冲击着我们的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以趣激学,以导为主,以情励学,努力活跃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所有数学老师的共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素养,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它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功能,更强调数学开发智力和完善自我的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充分挖掘教材,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充满乐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以人为本,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没有优秀的教师,什么理念、教材、教法、评价都可能被扭曲、异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改的成败在于教师。
所以,我先从自身学习入手,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读有关课改的书,听其他老师的课,勤总结、多交流。
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基本功,根据实际,把一些数学问题编成童话、故事、小游戏,并对自己的神态举止、语言手势等方面加强训练并严格要求。
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尝试符合自身条件,符合学生个性的新教法、新学法、新评价方式。
用语言感染学生,用行为感化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让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知识空间,使学生爱师而乐学。
如教学第一册“比一比”时,我将教材细细钻研,编成《森林里的游乐园》的童话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有小兔子、小松鼠、小猴子、梅花鹿……它们每天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做游戏,快快乐乐的生活在大森林里。
现在,它们为了生活的更快乐、更有趣,正在准备修建一个大大的游乐园,小猴子和小兔子决定要去参加义务劳动,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呀?就这样,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参与到这节课的学习中。
2.以趣激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新课程教学强调把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
从生活中得来的才是活的、有意义的数学,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数学。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https://img.taocdn.com/s3/m/acd37930580216fc700afd58.png)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林 洁(连江县苔菉中心小学,福建连江 350517)“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因此学习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主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现为乐学精神。
兴趣会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诱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数学教学氛围,以趣激情,使学生在课堂中,既兴致勃勃又聚精会神,为胜利教学创设先决条件。
如在认识“年、月、日”时,给学生讲故事,提问题:“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可是乐乐满8岁的时候,只过两个生日,这是为什么?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到既意外又有趣,个个情绪高涨,一种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从而较好地与教师同步进入“角色”。
又如教学“小数性质”时先设置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8、80、800”,提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对这个问题学生会感到新奇,800总比80和8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通过议论,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8元=80角=800分。
”有的学生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米=800厘米。
”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能力和习惯。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
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实践的时机。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https://img.taocdn.com/s3/m/155305f20242a8956bece48f.png)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说地一句话;作为曾经地学生,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当是深有体会的。
先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无疑也是最好地诠释。
但是,在我们国家过独木桥似地高考这一最高指挥思想下,在全社会无比浓厚的精英教育氛围下,我们的教育无疑抛弃了这一准则,普遍采取填鸭式教学,用时间、用题海机械而反复的方式培养学生,再加上家长无限地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学校飘渺的学习目的教育、人生目标教育,使得学生感到压抑、无味甚至无望,更么谈什么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了。
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入手,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至高点,并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
一、注重导入,产生强大地兴趣“吸力”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
它一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好这一环节的目的就在于一开始就牢牢的把学生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整堂课营造一个良好地氛围,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
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
当老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圆镜子破了。
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6768bb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a.png)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和乏味。
通过巧妙的互动方式,我们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践的巧妙互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
一、游戏化学习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把数学课堂变成游戏的场所,会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可以利用数字卡片进行加减法游戏,或者用数学板游戏让学生学习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角色扮演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扮演一个数学问题的主角,学生扮演另一个角色,通过对话和情景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三、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另一种促进学生互动的好方法。
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实践应用数学是实用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得到实际的应用。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
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制作一个数学模型,或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创意讲解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可以有一些创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数学知识,或者利用图表、图像等多媒体方式呈现数学概念,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互动环节,如数学谜题、数学挑战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下面我结合第八册《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导入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
“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
一半。
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
这时,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
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
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后
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
它的(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
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 °,有的180 °。
)
师:哪个对?为什么?
生:180°,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
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180°,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
师:究竟谁对呢?
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生1:180 °,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
生2 :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 °,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不是360°。
师:表扬:你真聪明。
演示:
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四、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
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
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
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
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
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
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
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