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寄生虫 五年制 教学大纲

寄生虫 五年制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篇总论(一)主要教学内容(第一~四章):1.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2. 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3. 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5. 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二)主要教学要求1. 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途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

2. 通过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习,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

3. 了解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 了解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幻灯等教具,课堂讲授2学时。

实验2学时。

(四)英语词汇:human parasitology 人体寄生虫学parasitism 寄生parasite 寄生虫host 宿主intermediate host 中间宿主definitive host 终宿主reservoir host 保虫宿主life cycle 生活史premunition 带虫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伴随免疫carrier 带虫者larva migrans 幼虫移行症parasitic zoonoses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第二篇医学原虫第五章原虫概论(一)主要教学内容:1. 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2. 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4. 医学原虫的分类及其常见种类。

(二)主要教学要求: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生理特点及常见种类和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三)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幻灯等教具,课堂讲授0.5学时。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也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作为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本科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应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及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和传播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熟悉寄生虫生活中致病和诊断时期的形态特征。

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学、寄生虫生活史中其它各期基本形态。

基本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形态和机能,生态与流行,免疫与致病等容,使学生系统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原理,引导学生把寄生虫的形态与病原学诊断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寄生虫标本制作和诊断方法的特殊性,强化训练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

掌握病原学诊断、实验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等操作技术。

了解免疫学诊断技术及高新技术诊断方法。

科学态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寄生虫的标本观察和实验流行病学、实验动物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分析和开展学生业余科研小组活动,体会科研设计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本科第七版(临床医学)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本科第七版(临床医学)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供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使用)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2008年12月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

教学以寄生虫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及诊断为重点,简述流行因素及防治(制)原则。

通过学习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奠定有关寄生虫的基础,为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提供病原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中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

课程2学分,计划学时为57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27学时。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讲授方式为主,学习时注意与临床病例的结合,进行理解记忆,注意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验教学采取直观方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有关新理论、新技术并联系临床工作实际,开设综合性及提高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考试方式及考试成绩构成:理论考试为闭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问答题等,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30%,主要包括考勤、实验报告、实验卷面考核等方面。

学时分配表第一篇总论熟悉寄生虫学的内容和任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寄生虫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引言【目的要求】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新现的寄生虫病和再现的寄生虫病;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现的寄生虫病和再现的寄生虫病。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生使用)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 妇幼 法医 中西医七年制 医学检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课程号:50127820
课程类别: 基础课
学时:3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学分:2
根据国家教委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
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适当介绍国内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中的成就和新进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及实践操作的能力,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寄生虫学重要专业术语要
介绍外文,为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外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初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素
-3-
掌握内容:
生活史:在媒介昆虫白蛉体内的发育;在人及脊椎动物体内的发育。 致 病:内脏利什曼病的主要病变特征及临床表现;我国黑热病的特殊表现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无鞭毛体及其超微结构、前鞭毛体。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骨髓穿刺物或血液涂片、培养及动物接种、皮肤活检)、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原则:传染源、传播媒介、我国黑热病的流行特征;治疗患者、捕杀病犬、灭蛉、
第一篇 总论
掌握内容:
寄生虫、宿主、寄生关系的概念。
宿 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储存宿主、转续宿主。
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期、感染途径及方式、世代交替、寄生部位及移行途径。
寄生虫的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损害、化学毒素作用。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抗原的性质、寄生虫抗原的性质、宿主免疫应答的类型、寄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原虫、蠕虫以 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为重点,同时联系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进行学习。医学节 肢动物以形态、生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学习重点。寄生虫学实验是该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理论讲授的重要补充,教学双方都必须加强重视和认真对待。通过实验课加强有关基本 技术操作和技能的训练。

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英文名称: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总学时: 57 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27适用对象:本科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简介:《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属病原生物学范畴,是临床检验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研究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研究寄生虫病诊断方法与技术,主要通过病原学检验、必要时辅以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个体的感染状态和群体的流行特征,从而为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属病原生物学范畴,是临床检验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活史及生态,研究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研究寄生虫病诊断方法与技术。

通过教学实践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临床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寄生虫病诊治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对寄生虫学总论及各类寄生虫的共性方面应讲深讲透。

(二)在寄生虫学各论中,应选具有代表性的虫种,以寄生虫的生活史为中心,联系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生态、感染方式、致病机理、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流行因素、防治原则作重点讲解。

对于类似的寄生虫,则以对比形式,着重讲授其区别要点,或使学生自学之,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寄生虫学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寄生虫病发生的内因和外因,以及损害与抗损害等对立统一关系,掌握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要科学地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认识,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巨大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注意介绍国内、国外寄生虫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寄生虫学的发展趋势。

对寄生虫名称及重要专业术语必须介绍外语,为提高学生阅读外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

人体寄生虫学(五年制)教学大纲 New

人体寄生虫学(五年制)教学大纲 New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生使用)适应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妇幼法医中西医七年制医学检验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课程号:50127820 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根据国家教委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当介绍国内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中的成就和新进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的能力,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寄生虫学重要专业术语要介绍外文,为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外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

初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

三、教学内容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寄生虫形态、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人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认识寄生虫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规律和控制消灭的基本原则。

目前,寄生虫学的研究已进入亚细胞和分子生物水平的研究,从而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根据。

人体寄生虫学不仅与其他医学基础课有密切关系,而且也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课程适于在医用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课程结束;病理学总论和医学免疫学部分学完时再学习为宜。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的知识面要宽、基础要扎实、适应性要强,毕业后可以从事医学临床、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工作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解决寄生虫病防治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寄生虫学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新技术,以期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

原虫、蠕虫以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为重点,同时联系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进行学习。

医学节肢动物以形态、生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学习重点。

Hc-ffdj《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doc

Hc-ffdj《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doc

%1我们II打〈败〉了敌人。

%1我们II 〔把敌人)打〈败〉了。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I刖a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寄生虫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杏方法;通过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法医学、急救医学及妇产科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 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更点学习。

%1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里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1总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1使用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寄生虫学教研室自编教材,万启惠,2006年。

II正文实验一总则吸虫一教学目的在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习各吸虫形态、中间宿主及病理标本。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技术操作及生物学绘图法的要求。

(二)巩固显微镜低、高倍镜使用法,进f步掌握油镜使用法;熟悉寄生虫学标本观察法。

(三)熟悉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掌握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虫卵的形态;掌握它们中间宿主(媒介)的形态特征及病理标本。

(四)了解两种并殖吸虫的形态差异;了解肝吸虫尾蝴、肺吸虫尾蝴及囊蝴、血吸虫尾蝴及毛蝴的形态特征。

医学寄生虫大纲

医学寄生虫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供临床、皮肤性病医学类专业用)※<前言>人体寄生虫学属于病原学范畴,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主要研究人体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及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和人体及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的目的。

人体寄生虫学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及医学节肢动物,主要以我国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内容。

在医学教育中,人体寄生虫学与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及病理学总论有着密切联系,并为以后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皮肤性病医学专业等本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22学时,全为理论学时。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引言一、教学目的学习寄生虫的危害性,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二、教学要求1.掌握人体寄生虫学概念。

2.了解寄生虫的危害性、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三、教学内容1.寄生虫的危害性(1)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第二章寄生虫生物学与寄生虫病学习寄生现象相关概念、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与寄生虫病特点。

二、教学要求1. 掌握寄生虫、宿主、寄生概念,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医学与科技学院《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医学与科技学院《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医学与科技学院《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衔接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

以我国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演示、幻灯、录像、投影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全力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本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与科技学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20学时。

四教材:《病原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科学出版社,潘卫庆主编,第2版,2012年。

Ⅱ正文第一篇总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寄生虫学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及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及宿主的类别。

(二)掌握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作用。

(三)熟悉寄生虫的类别、感染的免疫。

(四)了解寄生虫病的特点。

(五)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防治原则。

(六)了解重要基本概念的英文名称。

三教学内容(一)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共生、共栖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类寄生虫的类别(体内、体外、专性、兼性、偶然性、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宿主的类别(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带虫者);感染阶段的概念。

检验寄生虫学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检验寄生虫学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38学时;实验课:3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属于病原学和病原学检验范畴。

根据教学计划,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共安排72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8学时,实验课34学时。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寄生虫病临床检验的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结合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以及我省常见和多发寄生虫病而编写的。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医学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为主。

原虫、蠕虫以其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机理为基本教学内容,把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作为重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医学节肢动物以其直接危害与致病阶段相关的形态结构和诊断方法为重点,简述流行情况。

重要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贡献,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

适当介绍国外寄生虫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

结合双语教学的开展,尽量介绍常见寄生虫的外文学名和专有名词。

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课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多看活的寄生虫标本,辅以电视录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课外自学以及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1、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种类。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英文名称: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50 学分:3.0 理论课学时:30 实验课学时:20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他研究病原寄生虫及危害人类的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阐明寄生虫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的理论和原则,研究寄生虫检验的理论和技术。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寄生虫学及其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寄生虫病防治的需要。

他应在病理解剖学、免疫学讲授课之后进行教学。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对寄生虫的成虫、虫卵形态结构的图示以启发式教学法启用。

实验课是教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标本、挂图、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人体寄生虫、成虫、虫卵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要介绍我国在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

适当介绍寄生虫学及其检验的新发展。

对寄生虫名称和重要专业术语必须介绍外文,以培养学生阅读外文专业书刊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总论【掌握】1、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生活史和感染期等概念;2、寄生虫生活史各发育阶段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关系;3、寄生虫病原诊断与免疫诊断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熟悉】1、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2、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流行的因素.【了解】1、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2、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性。

思考题:1.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由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分配:按照本校现行的教学安排,理论课24学时。

详细学时分配附表。

章节与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第一部分总论2第二部分医学线虫46第三部分医学吸虫 6 6第四部分医学绦虫 3 3第五部分医学原虫 6 6第六部分医学节肢动物 3 3小计24 24合计48第一部分总论教学时数:3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2.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 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主要内容:1. 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

2. 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寄生虫和宿主类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部分医学蠕虫学一、医学线虫教学时数:6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常见人体线虫(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虫卵或幼虫的形态特点,成虫或幼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2. 熟悉上述线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

3. 了解上述线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主要内容:1. 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与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Parasit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7222009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分:1.5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16 , 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选用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 医学寄生虫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医学寄生虫图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5] Essentials of Medical Parasitology [M]. Jaypee Brothers Medical Publishers (P) Ltd,2014选读书目[1] 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医学寄生虫学词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分子寄生虫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 人体寄生虫学 [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3;[5]Paniker's Textbook of Medical Parasitology[M]. Jp Medical Ltd,2013二、课程教学目标概述医学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中的重要的课程。

主要介绍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涵盖了医学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发育、繁殖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流行和防治等内容。

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助于认识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相关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防治原则,指导临床医疗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4 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临床肿瘤、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属于病原学范畴。

根据教学计划,医学寄生虫学共安排54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0学时,实验课24学时。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防治,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

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结合目前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而编写的。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

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诊断为重点,适当介绍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

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认识,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巨大成就。

要有选择地介绍国外寄生虫学的新成就。

适当介绍常见寄生虫的外语学名。

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要多看活的寄生虫标本,辅以电视录像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讨论和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1、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宿主的种类2、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阶段、寄生部位;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二、熟悉:1、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现象及其特点;寄生虫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特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3、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与幼虫移行症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三、了解:1、人体寄生虫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学习目的和要求。

2、寄生现象,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3、寄生虫的种类及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4、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二、主要教学内容:1、引言(1)寄生虫的危害性: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寄生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2、寄生虫生物学与寄生虫病(1)寄生关系及演化: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寄生虫的演化。

(2)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寄生虫的分类。

(3)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寄生虫的营养;寄生虫的代谢。

(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5)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免疫应答类型;寄生虫抗原;免疫应答;免疫逃避;超敏反应。

(6)寄生虫病特点: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3、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1)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4)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4、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新技术、方法(1)分子生物学(2)免疫学第二篇医学原虫第五章概论目的要求:一、掌握医学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类型、医学原虫的运动方式及生殖方式。

二、熟悉医学原虫的致病机制、分类。

三、了解医学原虫的摄食及代谢等生理活动。

学时安排:理论课:0.5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医学原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1、形态:胞膜、胞质(运动细胞器)、胞核。

2、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生理:运动、营养代谢、生殖方式。

4、常见种类的分类:叶足纲、动鞭纲、动基裂纲、孢子虫纲。

5、致病特点:增殖作用、机会致病、播散作用。

第六章叶足虫目的要求:一、掌握1、滋养体与包囊的形态特征,组织型滋养体与肠腔型滋养体的区别,基本生活史过程,致病的条件及病型。

2、病原学检查:查滋养体和包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悉致病的有关因素如株型与毒力,肠道菌群,宿主的机能状态等。

三、了解国内的地理分布概况,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1.5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主要教学内容:1、形态:包囊、滋养体。

2、生活史:感染阶段——四核包囊;寄生部位。

3、生化与代谢4、致病:致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5、实验诊断:病原检查、血清学诊断、核酸诊断等。

6、流行病学:人群分布及感染特点。

7、治疗和预防:治疗及预防原则。

第八章孢子虫目的要求:一、掌握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种类,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的基本过程,间日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的比较。

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发育过程及各期形态特征,四种疟原虫的鉴别;疟疾发作的机理及周期性,再燃与复发,凶险型疟疾;病原学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2、弓形虫生活史及感染方式。

二、熟悉1、人体对疟原虫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特点,国内疟区的划分及省内的地理分布,流行环节及影响因素,流行形式;疟原虫的抗药性。

2、熟悉弓形虫的五种形态。

三、了解1、疟原虫研究的简史;裂殖子的超微结构及其侵入红细胞的过程;人体免疫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人体免疫预防的展望;防治原则。

2、弓形虫致病性、实验诊断、传播流行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疟原虫;刚地弓形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1、形态:(1)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各期的形态(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2)弓形虫滋养体、包囊、卵囊形态。

2、生活史:(1)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及配子体形成期)和在蚊体的发育。

(2)弓形虫在终宿主(猫)体内的发育、在中间宿主(人等)体内的发育。

3、营养代谢:疟原虫的营养代谢。

4、致病:(1)疟疾发作、疟疾的再燃与复发、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

(2)弓形虫致病机制,临床分类(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

5、免疫:(1)带虫免疫、疟疾的疫苗。

(2)弓形虫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体内可导致感染活化。

6、实验诊断:(1)疟原虫病原学诊断(血膜染色镜检)、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2)弓形虫病原学检查与血清学检查。

7、流行:(1)疟疾流行概括(我国疟区分布)及流行环节。

(2)弓形虫流行概括与流行环节。

8、防治:(1)疟疾预防及抗疟药物。

(2)弓形虫防治原则。

第三篇医学蠕虫第十一章吸虫目的要求:一、掌握1、卫氏并殖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过程;童虫、成虫的致病性及异位寄生;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2、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的主要形态特征;成虫寄生部位及产卵,虫卵在人体内的分布发育;虫卵的排出途径,毛蚴孵化的条件及其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尾蚴侵入人体后的移行发育过程;血吸虫的致病作用;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评价。

二、熟悉1、吸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

2、熟悉卫氏并殖吸虫感染方式,转续宿主的概念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3、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比较其在生活史、致病性、病原学检查及分布方面与卫氏并殖吸虫的异同。

4、人体血吸虫的种类,国内及省内血吸虫病流行概况及防治成就;理解血吸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其流行的影响;钉螺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态习性;伴随免疫的概念;防治原则。

三、了解1、常见寄生人体吸虫的分类。

2、我国致病的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防治原则。

3、日本血吸虫先天性免疫的表现及免疫逃避的成因。

学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裂体吸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1、形态:(1)吸虫的外形(口、腹吸盘)、体壁、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

(2)并殖的概念;并殖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

(3)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合抱)、虫卵、尾蚴、毛蚴的形态。

2、生活史:(1)并殖吸虫感染阶段、发育过程、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

(2)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主及其体内的发育过程。

血吸虫发育各期的生物学:虫卵的排出、毛蚴的孵化、尾蚴逸出的条件等。

3、致病:(1)并殖吸虫病变过程及临床分类。

(2)日本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虫卵所致的损害。

临床表现: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沙门菌—血吸虫综合征。

4、诊断:(1)并殖吸虫病原学诊断及免疫学试验。

(2)日本血吸虫病原学诊断与免疫学诊断。

5、流行:(1)并殖吸虫流行区类型、传染源、中间宿主、转续宿主。

(2)日本血吸虫地理分布、流行环节、流行因素、流行区类型。

6、防治:(1)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等第二中间宿主是预防并殖吸虫病最有效的方法。

(2)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第十二章绦虫目的要求:一、掌握1、猪带绦虫成虫、虫卵及囊尾蚴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终宿主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主的感染阶段;人体感染囊尾蚴的方式;囊虫病的临床分型;成虫和囊尾蚴的致病作用;常用病原检查方法。

2、棘球蚴的形态结构特点;人感染棘球蚴的方式及棘球蚴的致病性。

二、熟悉1、多节绦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2、猪带绦虫传播与流行;驱虫治疗原则。

3、牛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病原检查,并能与猪带绦虫进行鉴别。

三、了解1、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形态及生活史的异同;我国常见的人体寄生绦虫虫种。

2、我国猪带绦虫的地理分布及省内流行区域。

3、细粒棘球绦虫免疫诊断及其评价;传播与流行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含亚洲带绦虫)。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猪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1、形态:(1)绦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结构、中绦期、虫卵。

(2)猪带绦虫成虫、虫卵、猪囊尾蚴的形态。

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进行比较。

(3)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卵、棘球蚴的形态。

2、生活史:(1)主要介绍圆叶目绦虫的生活史并与假叶目的进行比较。

(2)猪带绦虫中间宿主、终宿主、感染阶段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3)牛带绦虫终宿主、感染阶段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4)细粒棘球绦虫发育过程、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3、致病:(1)猪带绦虫病、囊虫病。

(2)牛带绦虫病。

(3)棘球蚴病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4、诊断:(1)猪带绦虫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免疫学诊断方法。

(2)牛带绦虫病原学诊断方法。

(3)细粒棘球绦虫确诊依据、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