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24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临床肿瘤、医学影像专业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属于病原学范畴。根据教学计划,医学寄生虫学共安排54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0学时,实验课24学时。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防治,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结合目前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而编写的。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诊断为重点,适当介绍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认识,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巨大成就。要有选择地介绍国外寄生虫学的新成就。适当介绍常见寄生虫的外语学名。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要多看活的寄生虫标本,辅以电视录像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讨论和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一篇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宿主的种类

2、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阶段、寄生部位;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二、熟悉:

1、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现象及其特点;寄生虫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特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3、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与幼虫移行症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三、了解:

1、人体寄生虫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学习目的和要求。

2、寄生现象,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3、寄生虫的种类及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4、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引言

(1)寄生虫的危害性: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寄生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2、寄生虫生物学与寄生虫病

(1)寄生关系及演化: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寄生虫的演化。

(2)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类别;寄生虫的分类。

(3)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寄生虫的营养;寄生虫的代谢。

(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5)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免疫应答类型;寄生虫抗原;免疫应答;免疫逃避;超敏反应。

(6)寄生虫病特点: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3、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4)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4、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新技术、方法

(1)分子生物学

(2)免疫学

第二篇医学原虫

第五章概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医学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类型、医学原虫的运动方式及生殖方式。

二、熟悉医学原虫的致病机制、分类。

三、了解医学原虫的摄食及代谢等生理活动。

学时安排:理论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医学原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胞膜、胞质(运动细胞器)、胞核。

2、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生理:运动、营养代谢、生殖方式。

4、常见种类的分类:叶足纲、动鞭纲、动基裂纲、孢子虫纲。

5、致病特点:增殖作用、机会致病、播散作用。

第六章叶足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滋养体与包囊的形态特征,组织型滋养体与肠腔型滋养体的区别,基本生活史过程,

致病的条件及病型。

2、病原学检查:查滋养体和包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悉致病的有关因素如株型与毒力,肠道菌群,宿主的机能状态等。

三、了解国内的地理分布概况,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包囊、滋养体。

2、生活史:感染阶段——四核包囊;寄生部位。

3、生化与代谢

4、致病:致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5、实验诊断:病原检查、血清学诊断、核酸诊断等。

6、流行病学:人群分布及感染特点。

7、治疗和预防:治疗及预防原则。

第八章孢子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种类,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的基本过程,间日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的比较。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发育过程及各期形态特征,四种疟原虫的鉴别;疟疾发作的机理及周期性,再燃与复发,凶险型疟疾;病原学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2、弓形虫生活史及感染方式。

二、熟悉

1、人体对疟原虫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特点,国内疟区的划分及省内的地理分布,流行环节及影响因素,流行形式;疟原虫的抗药性。

2、熟悉弓形虫的五种形态。

三、了解

1、疟原虫研究的简史;裂殖子的超微结构及其侵入红细胞的过程;人体免疫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人体免疫预防的展望;防治原则。

2、弓形虫致病性、实验诊断、传播流行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疟原虫;刚地弓形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

(1)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各期的形态(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

(2)弓形虫滋养体、包囊、卵囊形态。

2、生活史:

(1)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及配子体形成期)和在蚊体的发育。

(2)弓形虫在终宿主(猫)体内的发育、在中间宿主(人等)体内的发育。

3、营养代谢:疟原虫的营养代谢。

4、致病:

(1)疟疾发作、疟疾的再燃与复发、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

(2)弓形虫致病机制,临床分类(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

5、免疫:

(1)带虫免疫、疟疾的疫苗。

(2)弓形虫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体内可导致感染活化。

6、实验诊断:

(1)疟原虫病原学诊断(血膜染色镜检)、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2)弓形虫病原学检查与血清学检查。

7、流行:

(1)疟疾流行概括(我国疟区分布)及流行环节。

(2)弓形虫流行概括与流行环节。

8、防治:

(1)疟疾预防及抗疟药物。

(2)弓形虫防治原则。

第三篇医学蠕虫

第十一章吸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卫氏并殖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过程;童虫、成虫的致病性及异位寄生;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2、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的主要形态特征;成虫寄生部位及产卵,虫卵在人体内的分布发育;虫卵的排出途径,毛蚴孵化的条件及其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尾蚴

侵入人体后的移行发育过程;血吸虫的致病作用;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评价。

二、熟悉

1、吸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

2、熟悉卫氏并殖吸虫感染方式,转续宿主的概念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3、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比较其在生活史、致病性、病原学检查及分布方面与卫氏并殖吸虫的异同。

4、人体血吸虫的种类,国内及省内血吸虫病流行概况及防治成就;理解血吸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其流行的影响;钉螺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生态习性;伴随免疫的概念;防治原则。

三、了解

1、常见寄生人体吸虫的分类。

2、我国致病的并殖吸虫虫种及其地理分布、防治原则。

3、日本血吸虫先天性免疫的表现及免疫逃避的成因。

学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裂体吸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

(1)吸虫的外形(口、腹吸盘)、体壁、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

(2)并殖的概念;并殖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

(3)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合抱)、虫卵、尾蚴、毛蚴的形态。

2、生活史:

(1)并殖吸虫感染阶段、发育过程、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

(2)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主及其体内的发育过程。血吸虫发育各期的生物学:虫卵的排出、毛蚴的孵化、尾蚴逸出的条件等。

3、致病:

(1)并殖吸虫病变过程及临床分类。

(2)日本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虫卵所致的损害。临床表现: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沙门菌—血吸虫综合征。

4、诊断:

(1)并殖吸虫病原学诊断及免疫学试验。

(2)日本血吸虫病原学诊断与免疫学诊断。

5、流行:

(1)并殖吸虫流行区类型、传染源、中间宿主、转续宿主。

(2)日本血吸虫地理分布、流行环节、流行因素、流行区类型。

6、防治:

(1)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等第二中间宿主是预防并殖吸虫病最有效的方法。

(2)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第十二章绦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猪带绦虫成虫、虫卵及囊尾蚴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终宿主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中间宿主的感染阶段;人体感染囊尾蚴的方式;囊虫病的临床分型;成虫和囊尾蚴的致病作用;常用病原检查方法。

2、棘球蚴的形态结构特点;人感染棘球蚴的方式及棘球蚴的致病性。

二、熟悉

1、多节绦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2、猪带绦虫传播与流行;驱虫治疗原则。

3、牛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病原检查,并能与猪带绦虫进行鉴别。

三、了解

1、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形态及生活史的异同;我国常见的人体寄生绦虫虫种。

2、我国猪带绦虫的地理分布及省内流行区域。

3、细粒棘球绦虫免疫诊断及其评价;传播与流行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含亚洲带绦虫)。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猪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

(1)绦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结构、中绦期、虫卵。

(2)猪带绦虫成虫、虫卵、猪囊尾蚴的形态。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进行比较。

(3)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卵、棘球蚴的形态。

2、生活史:

(1)主要介绍圆叶目绦虫的生活史并与假叶目的进行比较。

(2)猪带绦虫中间宿主、终宿主、感染阶段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3)牛带绦虫终宿主、感染阶段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4)细粒棘球绦虫发育过程、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3、致病:

(1)猪带绦虫病、囊虫病。

(2)牛带绦虫病。

(3)棘球蚴病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4、诊断:

(1)猪带绦虫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免疫学诊断方法。

(2)牛带绦虫病原学诊断方法。

(3)细粒棘球绦虫确诊依据、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5、流行:

(1)猪带绦虫分布、流行因素(不良的食肉习惯及养猪习惯等)。

(2)牛带绦虫分布、流行因素。

(3)细粒棘球绦虫地理分布及引起流行的因素。

6、防治:

(1)猪带绦虫病、囊虫病防治。

(2)牛带绦虫病防治。

(3)细粒棘球绦虫的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线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蛔虫成虫和虫卵(受精、未受精)形态特征;生活史及感染方式;成虫的致病作用及并发症。

2、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要点;生活史及感染方式;幼虫及成虫的致病性;病原学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的

原理。

3、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形态特征;旋毛虫生活史的完成及感染方式,成虫及幼虫的致病性;病原学检查方法及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评价及应用价值。

二、熟悉

1、线虫的形态特征;原体腔的概念。

2、我国蛔虫分布广、感染率高的原因。

3、鞭虫成虫、虫卵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病原学检查。

4、蛲虫成虫、虫卵形态特征;造成患者自身反复感染的原因;病原学检查方法。

5、寄生于人体的钩虫种类,我国钩虫的分布。

6、旋毛虫在国内及省内的分布、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三、了解

1、线虫生活史类型及常见寄生人体虫种分类。

2、蛔虫病的防治原则。

3、鞭虫致病情况、传播和防治原则。

4、蛲虫的传播因素和防治原则。

5、钩蚴习性;农业耕作方法与钩虫传播的关系及防治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蛔虫;鞭虫;蛲虫;钩虫;旋毛虫。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

(1)线虫成虫的形态(体壁、原体腔、内部器官)、虫卵。

(2)似蚓蛔线虫成虫、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

(3)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虫卵。

(4)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幼虫、虫卵。

(5)旋毛形线虫成虫、幼虫囊包的形态。

2、生活史:

(1)线虫的发育阶段、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

(2)似蚓蛔线虫虫卵在土壤的发育、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成虫在小肠的寄生。

(3)毛首鞭形线虫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

(4)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移行途径、及在人体的寄生部位。

(5)旋毛形线虫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幼虫和成虫的寄生部位;宿主范围。

3、致病:

(1)似蚓蛔线虫幼虫的致病作用、成虫的致病作用。

(2)毛首鞭形线虫致病机制。

(3)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4)旋毛形线虫致病过程(侵入期、幼虫移行期、囊包形成期)及相应临床表现。

4、实验诊断:

(1)似蚓蛔线虫粪便检查虫卵为确诊的方法。

(2)毛首鞭形线虫粪便检查虫卵。

(3)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粪便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4)旋毛形线虫病原学检查(肌肉组织活检)及免疫学检查。

5、流行:

(1)似蚓蛔线虫分布及在我国造成广泛流行的因素。

(2)旋毛形线虫动物源性疾病、造成人群感染的因素。

6、防治:

(1)似蚓蛔线虫驱虫治疗、管理粪便、健康教育。

(2)旋毛形线虫治疗药物及预防本病的关键。

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

第十四章概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发育与变态、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及传播疾病的方式。

二、熟悉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的分类,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三、了解医学节肢动物在预防医学上的重要性。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医学节肢动物。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节肢动物及其重要特征。

2、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等。

3、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我国重要虫媒病。

4、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综合防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遗传、法规)。

第十五章昆虫纲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蝇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蝇类与疾病的关系、传病方式与特点。

2、三属蚊各期的区别;蚊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我国常见的重要蚊种与疾病的关系。

二、熟悉

1、成蝇的外部形态及卵、幼虫和蛹的一般特征,我国常见的蝇种,蝇的形态结构与传播疾病的关系。

2、成蚊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卵、幼虫、蛹的形态和特征。

三、了解蝇、蚊的防制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蝇;蚊。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

(1)成蝇(头、胸部、腹部)。

(2)蚊外形(头部、胸部、腹部)、内部结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2、生活史,生态与生活习性:

(1)蝇:卵——幼虫(蛆)——蛹——成虫,孳生地、食性、栖息与活动、季节消长、越冬。

(2)蚊:卵——幼虫——蛹——成蚊,孳生习性、成蚊交配、吸血习性、生殖营养周期和生理龄期等、栖息习性等。

3、防制原则:蝇的防制原则;蚊的防制原则:孳生地处理、灭蚊幼虫、灭成蚊。

第十六章蛛形纲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蜱生活史基本过程和类型、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

2、我国重要的病媒种类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3、恙螨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与传病、防制的关系。我国传播恙虫病的主要媒介。

二、熟悉

1、硬蜱与软蜱外部形态比较及生活习性的比较。

2、恙螨幼虫的形态特征。

3、蠕形螨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其防制的关系。

三、了解

1、蜱防制原则。

2、恙螨防制原则。

3、蠕形螨的种类,诊断方法,防制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蜱;恙螨;蠕形螨。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形态:

(1)硬蜱及软蜱的形态鉴别要点。

(2)恙螨幼虫的形态。

2、生活史,生态与生活习性:

(1)硬蜱及软蜱的生活史与行为:生活史、吸血、寻觅宿主;

(2)恙螨生活史、宿主选择、食性、孳生地与活动。

3、防制原则:

(1)硬蜱及软蜱环境防制、化学防制、个人防护。

(2)恙螨的防制原则:消除孳生地、药物杀螨、个人防护。

执笔人:王文林教研室主任: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教学大纲 前言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及寄生虫检验技术。主要讲述寄生虫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流行规律,掌握常用的寄生虫病检验技术,提高实验诊断水平,为正确治疗、预防寄生虫病提供可靠依据。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操作能力,同时掌握一定数量专业外文词汇,适当介绍国内外有关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的文献。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42学时。实验课开出实验项目14项,实验开出率为100%。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1个。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第一篇总论 目的: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等概念;掌握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及其意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因素及特点、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范围、寄生虫的分类及寄生虫的营养代谢特点、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研究现状、进展、成就及任务。 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第八章原虫概论 目的:掌握原虫、世代交替、滋养体、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形态结构、生理及生活史的基本特征;原虫、世代交替、滋养体、包囊的英文专业名词;了解原虫的致病特点。 学时:0.5学时 教学内容: 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医学原虫的分类及其常见种类。 第九章叶足虫 目的: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和病原诊断方法, 注意溶组织内阿米巴与其他非致病阿米巴的形态鉴别;了解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特征、阿米巴病的流行与防治。 学时:1.5学时 教学内容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与生活史:组织型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单核、双核、四核包囊的形态特征;基本生活史过程;肠腔型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机制。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与表现。

课程代码编制办法

课程代码编制办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课程代码编制办法 为规范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与管理水平,并满足人才培养状态平台系统数据填报的需求,特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课程代码是课程身份识别码,是课程“身份证”。同一名称的课程有且只有一个独立代码,不论是在一个专业还是在多个专业开课。 2.教学大纲内容相同的课程必须使用同一名称。每门课程名称要规范(包括部分课程的中英文名称);课程名称必须反映课程核心内容。 3.当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作重大修改,原课程名称已不能准确反映课程内容时,应按新开课程重新申请备案,另行编制课程代码。 4.课程代码编制以教务处统一制定的编制办法为实施原则。 二、课程代码编制方法 课程代码由11位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构成情况如下: A B F G H I J 层次代码专业代码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流水号 1.A位数字为层次代码——卫职院层次代码,三年制高职为A,五年一贯制高职为B,二年制高职为C;卫校层次代码,一律为Z。 2.B-F位数字为专业代码—— 卫职院开设的医药卫生大类(62):护理类(6202)的护理专业代码为620201,助产专业代码为620202;药学类(6203)的药学专业代码为620301;医学技术类(6204)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代码为620401;康复治疗类(6205)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代码为620501。

卫校开设的医药卫生大类(10):护理专业代码为100100,助产专业代码为100200,农村医学专业代码为100300,康复技术专业代码为100500,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代码为100700,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代码为100800,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代码为100900,药剂专业代码为101100,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代码为101700,中药专业代码为101800,制药技术专业代码为102000。 注1:不同专业的同一门公共课程在医药卫生大类(高职为62,中职为10)下+9999为专业代码。比如五个高职专业都开设的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其专业代码为629999;中职各专业都开设的公共课《职业生涯规划》,其专业代码为109999。 注2:不同专业的同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在医药卫生大类(高职为62,中职为10)下+8888为专业代码。比如三年制高职护理、助产都开设的专业课《内科护理学》,其专业代码为628888;三年制高职检验技术、药学都开设的专业课《临床医学概要》,其专业代码为628888。 3.G位数字为课程类别代码——公共课为1,专业基础课为2,专业课为3。 4.H位数字为课程性质代码——必修课为1,公共选修课程为2,专业选修课程为3。 4.I-J位数字为课程流水号——按照教学计划中的开课顺序由01到99(同一学期开课的,按教学计划中排列先后进行流水排序)。 注:不同专业的同一门课程整体代码应相同,即同一门课程有且只能有一个代码。 教务处 2017年7月22日

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排名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 3 复旦大学医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 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7 中南大学 8 四川大学 9 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10 浙江大学 11 首都医科大学 12 吉林大学 13 中国医科大学 14 山东大学 15 哈尔滨医科大学 16 武汉大学 17 河北医科大学 18 重庆医科大学 19 天津医科大学 20 南京医科大学 21 苏州大学 22 暨南大学 23 西安交通大学 24 郑州大学 25 南京大学 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27 广西医科大学 28 山西医科大学 29 福建医科大学 30 中国药科大学 31 青岛大学 32 安徽医科大学 33 东南大学 32 汕头大学 34 新疆医科大学 35 广东医学院 36 广州医学院 37 南京中医药大学 38 广州中医药大学 39 大连医科大学 40 东南大学 41 上海中医药大学

42 沈阳药科大学 43 南昌大学 44 成都中医药大学 45 遵义医学院 46 温州医学院 47 南通大学 48 山东中医药大学 4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50 内蒙古医学院 51 徐州医学院 52 贵阳医学院 53 潍坊医学院 54 天津中医学院 55 同济大学 56 湖南中医药大学 57 南华大学 58 湖北中医药大学 59 滨州医学院 60 浙江中医学院 61 辽宁中医学院 62 泰山医学院 63 兰州医学院 64 新乡医学院 65 河南中医学院 66 江西中医学院 67 宁夏医学院 68 蚌埠医学院 69 川北医学院 70 江苏大学 71 皖南医学院 72 锦州医学院 73 佳木斯大学 74 延边大学 75 泸州医学院 76 厦门大学 77 湖南师范大学 78 沈阳医学院 79 长春中医学院 80 广东药学院 81 福建中医学院 82 陕西中医学院 83 石河子大学

于峰编著_医学概论_教学大纲

师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 【课时】 68 【学分】 4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概论》属于药学专业的方向课程。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 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高等药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化学模式逐渐发展成生物 一心理-社会模式,今后药学生从事的职业也从以研发、生产为主,逐步向药学 服务过渡。因此,加强药学生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教育,保证药学生能够掌握医学 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药学服务能力,是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教学目标)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 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 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 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 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 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 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4学分,68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教学容要点】 第一章科学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症状的问诊要点,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2、熟悉:问诊的容,常见症状的病因与特点,体格检查的手法 3、了解:病历书写 二、主要教学容 1、问诊的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2、常见症状及临床意义: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 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 床表现、诊断。 3、体格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 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①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②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③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 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④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⑤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⑥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医学寄生虫学

姓名:李秀勤院系:护理学院 学号:09611075 学科:医学寄生虫学班级:09护本(2)班教师:汤冬生老师 成绩:-------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 ——治疗蛔虫的中草药 摘要: 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中医学在治疗典型的寄生虫病时,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从所周知中药以其多靶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作用于多种有效途径,以破坏寄生虫的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杀驱,配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我们中医在治病的时候强调的是以阴阳为总刚,所以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时,常可以调和营卫、脾胃等,在治疗寄生虫病的同时还可以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相对于西医来讲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更安全,副作用更小。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在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所记载。同时在各家名著上还记载了医生在治疗寄生虫病时所必需遵守的原则,比如必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病人体质强弱病情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和配伍适当的药物。此类药物一般宜空腹服,以便更好的发挥驱虫作用。由于某些抗寄生虫药有相当的毒性,故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及老弱患者均宜慎用。 本文的六味中药,主要是从他们的功能主治,现代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完成这篇文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我查阅了众多极富科学价值的文献资料,对此文章做了几经修改和校正,旨在提高本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另在最后附上学习体会,真挚的记录了我的一些学习体会和感想,希望能够以此为学习总结,交给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键词:蛔虫治疗中草药 正文: 使君子 主治功能: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种仁含使君子氨酸,约0.5%,以钾盐形式存在,即使君子酸钾;脂肪油23.9%,油中含油酸48.2%,棕榈酸29.2%,硬脂酸9.1%,肉豆蔻酸4.5%及花生酸、甾醇等 2)药理作用10%使君子水浸膏可使蚯蚓麻痹或死亡;使君子仁提取物有较强的麻痹猪蛔头部的作用,麻痹前可见刺激现象,其有效成分为使君子氨酸钾;其所含吡啶类及油对人、动物均有明显的驱蛔效果;其粉有驱蛲虫作用。 3)不良反应使君子有毒成分为使君子酸钾。使君子氨酸的神经毒作用研究表明,可造成实验动物癫痫大发作,其引起的脑损伤与动物年龄、给药剂量有关。本品内服可致胃肠刺激及膈肌痉挛,毒副作用表现为,呃逆、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发冷,重者可出现抽搐、惊厥、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中毒原因主要是内服生品、误食过量新鲜果实,或用量过大。解救办法可洗胃、催吐,对症治疗;轻者可用绿豆、甘草煎水服。 临床应用:①小儿疳积:配茯苓、白术等。 ②蛔虫、蛲虫病,虫积腹痛:配肉豆蔻、木香、神曲、麦芽、胡黄 南瓜子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也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作为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本科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应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及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和传播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熟悉寄生虫生活中致病和诊断时期的形态特征。 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学、寄生虫生活史中其它各期基本形态。 基本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形态和机能,生态与流行,免疫与致病等容,使学生系统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原理,引导学生把寄生虫的形态与病原学诊断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寄生虫标本制作和诊断方法的特殊性,强化训练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掌握病原学诊断、实验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免疫学诊断技术及高新技术诊断方法。 科学态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寄生虫的标本观察和实验流行病学、实验动物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分析和开展学生业余科研小组活动,体会科研设计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专业外语: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学名,熟悉主要专业英文词汇。 本大纲适用于我校五年制本科的临床医学(含全科医学方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总学时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2.5学分。 二、理论课教学容及基本要求 总论学时分配:2学时 掌握:寄生关系中的寄生虫与宿主的含义;生活史的含义及其类型、寄生虫类别、宿主类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寄生虫感染期(感染阶段)的含义;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熟悉: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及异位寄生的含义;寄生虫感染、

病毒学检验

《病毒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病毒学检验(Experimental Virology)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必修课(专业课) 适用专业: 卫生检验学本科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学时: 63学时(理论学时27,实验学时36) 课程学分:3.5 先修课程:医学寄生虫学及检验、细菌学检验、临床医学概要等 课程简介:病毒学检验是卫生检验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网络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选用教材:李洪源、王志玉主编:《病毒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7月。 参考书: 1. 张朝武主编:《现代卫生检验》,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李影林主编:《中华医学检验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 王秀茹主编:《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5. 李凡、刘星晶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08年1月。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悉病毒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知悉 常见重要致病病毒。要求学生掌握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血清学实验及分子 生物学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的应用;掌握常见重要致病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检验方法和预防医学意义。为学生能独立开展各种病毒学检验打下良好基 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一)学时:0.5 (二)要求 【掌握】病毒的特性;病毒学检验的内容及其应用范围;病毒学检验的一般原则。 【熟悉】病毒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病毒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了解】病毒学和病毒学检验的发展史。 第一篇病毒学检验技术 第一章细胞培养技术 (一)学时:1.5 (二)要求 【掌握】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细胞培养的条件;组织培养的种类;细胞系和细胞株的概念;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中平衡盐、消化液和血清的作用;细胞检查方法;细胞的冻存。 【熟悉】用于病毒培养的细胞选择、细胞培养操作过程和细胞培养污染与监测。 【了解】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发展;细胞系的鉴定。 第二章鸡胚接种技术 (一)学时:1.5 (二)要求 【掌握】鸡胚的结构;鸡胚的孵育与检查;接种途径与方法及其用途;病毒的检测;鸡胚接种技术的应用。 【熟悉】实验材料、器械与准备。 【了解】鸡胚的解剖与生理。 第三章动物实验技术 (一)学时:1.5 (二)要求 【掌握】实验动物的分类;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及其特点;常用实验动物种类及其品系;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标准 课时数:60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正常人体结构》 一、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部分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等先修课。 二、课程理念 1.《临床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建立康复专业医学教育平台。将多门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整合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标准,缓解了长期困扰、难以协调的课程门数多、课时量大等矛盾。 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概论

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虑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认真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增强对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5.《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0学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疾病康复学》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学生在医院、

医学寄生虫学试题库

医学寄生虫学试题库 (供临床医学、麻醉、护理专业本科生用) 测试题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研究感染人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科学叫医学寄生虫学。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制定的热带病研究培训特别规划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六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种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均属寄生虫病。 3.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生物叫宿主。 4.寄生在宿主体内组织、器官或细胞内的寄生虫叫体内寄生虫。 5.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兼性寄生虫。 6.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中间宿主。 7.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称生活史。 8.寄生虫生活史类型主要以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划分。 9.寄生虫对宿主的主要危害有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和毒性与免疫损伤。 10.寄生虫可诱导宿主产生变态反应,包括变态反应、 11.医学寄生虫的侵入途径主要有经口、直接经皮肤、经媒介昆虫叮咬、经接触、经胎盘。 12.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免疫反应。 13.宿主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稳固的免疫力,这种获得性免疫类型称消除免疫。 14.抗体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和。 15.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和杀伤寄生虫。 16.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和。 1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流行因素为、和。 18.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结果为、和。 19.按寄生虫抗原的来源分抗原、抗原和抗原。 20.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称。 二、单项选择题 1.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叫 A.体外寄生虫 B.体内寄生虫 C.兼性寄生虫 D.永久性寄生虫 E.暂时性寄生虫 2.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 A.终宿主 B.第一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第二中间宿主 E.转续宿主 3.可诱导变态反应的寄生虫抗原有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英文名称:《Medical Parasitology》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24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临床肿瘤、医学影像专业 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属于病原学范畴。根据教学计划,医学寄生虫学共安排54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0学时,实验课24学时。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防治,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结合目前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而编写的。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诊断为重点,适当介绍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祖国医学对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认识,以及我国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巨大成就。要有选择地介绍国外寄生虫学的新成就。适当介绍常见寄生虫的外语学名。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操作,要多看活的寄生虫标本,辅以电视录像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讨论和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一篇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宿主的种类 2、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阶段、寄生部位;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二、熟悉: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霍乱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 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 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 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实验九线虫 【目的】 ①掌握蛔虫卵、蛲虫卵、钩虫卵、鞭虫卵的形态特征。 ②熟悉蛔虫、蛲虫、钩虫、鞭虫、丝虫成虫的外形特征和雌雄区别。 ③掌握微丝蚴的形态特征,并能鉴别两种微丝蚴。 ④了解旋毛虫囊包的形态特征。 【标本】 投影标本、玻片标本和液浸标本等。 【注意事项】 先用低倍镜(注意光线不要太强) 在标本中寻找虫卵,找到后换高倍镜仔细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卵壳厚薄、内含物及其它特征。 【实验内容】 一、似蚓蛔线虫及蠕形住肠线虫 1、蛔虫卵玻片标本 ①受精蛔虫卵:虫卵椭圆形,平均大小为65×45μm ,卵壳厚而透明,壳外附一层凹凸不平的被胆汁染成棕黄色的蛋白质膜。卵内含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在卵的两端卵细胞 与卵壳间有一新月形空隙。 ②未受精蛔虫卵:虫卵长椭圆形,平均大小为90×40μm ,棕黄色,蛋白质膜和卵壳均较受精卵薄。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无空隙。 2、示教标本 ①蛔虫雌、雄成虫大体标本:肉眼观察虫体的外形、大小、颜色。蛔虫成虫为圆柱状,两端稍细,体表光滑,似蚯蚓,活时为淡红色,死后固定液中保存的标本呈乳白色。雌虫 尾端直,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 ②蛔虫头端唇瓣玻片标本。低倍镜观察唇瓣呈“品”字排列,三片唇的中央为口腔。 ③蛔虫性肠梗阻病理标本。肉眼观察肠道由于蛔虫寄生所引起的并发症。

3、蛲虫卵玻片标本 蛲虫卵较透明,大小约55~25um ,形似柿核,即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内含一条卷折的幼虫。 4、蛲虫成虫大体标本 肉眼观察,注意其颜色、大小、自然体态。成虫呈乳白色,个体很小如白线头,俗称 小白线虫。雌雄虫大小差别大,雌虫长约10mm ,尾端尖直如针状。雄虫极细小,仅为雌 虫长度的1/ 3,尾端向腹面弯曲。 5、蛲虫成虫染色玻片标本及液浸标本 低倍镜下观察染色标本,体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呈球状,称咽管球。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及毛首鞭形线虫 1、钩虫卵玻片标本 低倍镜下,钩虫卵约60×40μm ,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极薄如同细线。高倍镜下卵壳 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卵内通常具有2~8个细胞,如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 胞可连续分裂成桑椹期,甚至到幼虫阶段。 2、两种钩虫头部染色玻片标本 低倍镜观察,十二指肠钩虫口囊腹侧缘有2对钩齿,美洲钩虫口囊腹侧缘为1对板齿。 3、鞭虫卵玻片标本 鞭虫卵大小约为52×22μm ,似腰鼓形,黄褐色,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明栓,内含1个卵细胞。 4、钩虫成虫大体标本 (1)十二指肠钩虫长约10mm, 活时淡红色,死后为灰白色,前端与尾端均向背侧弯曲,外形略似“C”型。 (2)美洲钩虫较十二指肠钩虫稍小,体前端向背侧弯曲,尾部向腹侧弯曲,约呈“S”型。 5、钩虫丝状蚴染色玻片标本 虫体细长,尾端尖细,外表光滑并有一层鞘膜。 6、鞭虫雌雄成虫大体标本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临床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寄生虫病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之间的关系,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寄生虫感染人体的特点,传播的媒介,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治的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的方法。能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把握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能独立完成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临床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临床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医学寄生虫的目的和任务。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热带病特别规划防治的7类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临床寄生虫的概念,目的和任务。学习的难点是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食源性寄生虫病。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一、寄生现象与寄生虫 1、共栖 2、互利共生 3、寄生 二、寄生虫分类 寄生虫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所分的类型 三、寄主的分类 四、寄生虫的生活史 第二节寄生虫的感染及致病作用 一、寄生虫的感染方式 1、经消化道感染 2、经皮肤感染 3、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 4、经接触感染 5、经胎盘感染 二、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1、夺取营养 2、机械性损伤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时间过得真快啊,马上就要毕业了,在临近毕业之际对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全面的鉴定。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一)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从二0XX年进入XX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就读以来,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本人各方面都有较大提高,顺利完成了学业。回首四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四年,是收获的四年,是不断汲取养分的四年,是成长的四年,是值得思念的四年。在毕业之际,总结归纳了这四年来的点点滴滴,我成长了不少,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学无止境,需要加紧步伐去完善自己,提高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师的教导下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结实的掌握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本身的思想文化素质。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除了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方面锦上添花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够熟练的操在人事心理学学习中,实践并学会了工作分析基本流程规范,了

解了一些HRM基本知识;在管理心理学中,掌握了部分管理学理论知识及流程规范,如EAP、不同的工作设计;选修了劳动法,知晓了一些关于劳动法、就业法、仲裁法等知识;通过团体心理培训课,看到了团体游戏对鼓励士气、培养相关能力的意义。 计划安排较细致,注重随时记录在案;做事较细心,注意事后检查;较诚实乐观,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能承担强度较大、连续的工作;乐于融入团体,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乐于承担额外工作;心理学基础知识较扎实,善于主动学习并向别人请教。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二) 我是xx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帮组下我的专业知识更是获得优秀的成绩,思想上也和祖国高度统一,坚持拥护党的领导,社会实践能力也有质的飞跃,下面就是这段时光的自我鉴定。 专业学习上,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主观的心理世界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认清了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陷,明了了自己的潜力所在,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指明了方向,心理学教会我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习题和对待问习题。心理学教给我如何适应纷繁社会,在剧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成长的技能与技巧,让我能够抱着一份平淡与坦诚去面对现实中的人与事。 社会实践方面,屡次社会实践经历,如营销计划方案,车展设计,也证明和表现了我较高水准的组织计划方案和沟通协调能力,显示了相关的问习题解决及管理能力。现在我已不单单满足于单纯的实践,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贸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它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 传染病以及诊断学等临床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 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 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 业医药贸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 业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它 通过简明扼要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并适当介绍临床新进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倡导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分析教学方法,由浅入深, 重点突出,力求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提倡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大纲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 要求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或概念;“了解” 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 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8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15%,有5%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整理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整理 (主要从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诊断、流行、防治上分析) 一、绪论 1、医学寄生虫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寄生: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从中获利,而另一方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一方称寄生物,受害一方称宿主。宿主分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的成虫能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被感染的动物可成为寄生虫病的传染源,这些动物起着储存和保护宿主的作用,称保虫宿主。 6、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和必要的条件。寄生虫发育到某个特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体,并完成其生活史,此阶段称感染期。 7、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作用(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作用、免疫病理损伤。 8、寄生虫病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传染源:指体内有寄生虫生长、繁殖并能排出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即寄生虫病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 10、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医学蠕虫二、 第一章:线虫: 1、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胆道蛔虫及肠梗阻。 ①形态:成虫呈长圆柱形,前段钝,后端尖细,形似蚯蚓,前端有三个突起的唇瓣,呈品字形,唇瓣内缘具细齿,咬附肠粘膜造成阶段性腹痛。雌虫长20-35cm,尾端尖直;雄虫长15-31cm,尾部向腹面弯曲。受精虫卵呈宽椭圆形,表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壳厚,无色透明,内含一椭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两端有半月形空隙;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较受精卵大,蛋白质膜及卵壳均较受精卵薄,卵内含屈光颗粒。 ②生活史:成虫→虫卵→(温、湿、暗土中)→感染期虫卵→幼虫→成虫 ↓ 成虫←小肠←胃←咽喉←气管←肺←右心←肝←小肠壁静脉/淋巴管←小肠 寄生部位:人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称蛔蚴穿过毛细血管和肺泡壁引起肺组织损伤,幼虫移行至肺部,③致病作用:性肺炎。并发症:虫体钻向肠壁开口的管道如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虫体较多时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 ④实验诊断:检查虫卵:直接涂片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