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怎样写景ppt优秀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 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 “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 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 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 “你举例说说。” [1]“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 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 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 ’ 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 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 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 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一、写景为文章主题服务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要写景。在写人记 事的文章中,写景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 托人物。只要是为刻画人物、突出中心、表达情 感服务的,就是恰当的景物描写。具体写法要根 据需要而定,该写得优美的地方不妨让它美不胜 收。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 描写,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 句式,酣畅淋漓地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乐园。 我们读了这一段文字,就能体会出作者对百草园 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这正是该文的主题。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
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 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 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 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 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 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 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而《安塞腰鼓》中,开头与结尾对景物的描 写就那么两三句,写黄土高原上平常的景物,并 不美丽,但同样精彩。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 片高梁。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 的衣衫。
……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开头结尾都突出了场面的寂静,静到风吹叶 响、渺远的鸡啼都能听得见。这种出奇的寂静与 文章中惊心动魄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文章 中间的爆发具有雷霆万钧之力。因此,尽管只描 写了一两句并不优美的景物,但其烘托气氛的作 用是不言而喻的。
怎样写景
怎样写景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 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 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 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 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 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 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 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 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 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 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 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 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 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 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 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 点的竹子。
这位小作者初通“一切景语皆情语” 之道,面对同一棵槐树,他能写出自己心 中的不同之景。前者渲染出外婆健在时, 自己享受外婆慈爱的温暖快乐,后者则烘 托出外婆去世后,自己深切怀念外婆的悲 哀心情。
三、写出独具特征之景
平时批阅作文,经常读到这样的景物描写: “天气晴朗,天空万里无云”或者“花儿对我点 头,鸟儿对我唱歌”,千篇一律。还有的见到什 么写什么,而且写得很细,看不出要强调的内容。 这种景物描写缺乏特色,在文中多是累赘。
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
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 “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 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 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 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 “嘻!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身 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 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 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 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 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 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 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 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前者是一幅萧索、荒寂、破败的冬景图,后者
则把济南的冬天写得碧水蓝天、黄草红屋、清亮美 丽。
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 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 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 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 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 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 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 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 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 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 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 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
“我”对能否去看社戏完全失望之后,在朋友 的帮助下才又赢得了看戏的机会,真是大喜过望。 所以,平晌人们所感受到的水草散发出来的腥味, 在作者笔下就成了“清香”;在快行的船上所看到 的起伏的连山,就成了“踊跃的铁的兽脊”。对社 戏的向往之情使得“我”把松柏林当成赵庄,把几 点渔火也想成了戏台。这段景物描写十分精彩,抓 住了月夜行船所见景物的特征,舒畅、欢快、急切 的心情全融会在富有特色的景物中了。
我们明白了“笔下之景其实是心中之情”的 道理之后,就应该把对风景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要抓住自己对景物感受最深的—点,写 出景物的特色来。让我们一起再温习一遍,《社 戏》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吧: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 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 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 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 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 是渔火。
这段对春夜小雨景色的描写,把读者带到一 种思亲的氛围中,为下文继续写与父母进行心灵的 交流、深切地理解父母作了恰到好处的渲染。
二、写出自己心中之景
请看,同样是冬天,鲁迅笔下的江南水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 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 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
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 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 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 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 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 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 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通 过“移步换景”,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 置,景物和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容易描述清 楚。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 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 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 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常见的表现手段 主要是: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 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 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 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 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 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情景交融才动人
人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活动 的,因此写人记事的文章离不开对景 物的描写。但认为写景必定要写优美 的风景,写出了好景色的文章就一定 能打动人,这就是写景的误区了。那 么我们该怎样描写景物呢?
能说北国济南的冬天比江南水乡的冬天更美丽 吗?恐怕不能。同样是冬天,为何两者景象迥然不 同呢?品读两文我们会发现,原来主人公的心境不 同。在《故乡》中,“我”回到故乡,是因为老家 已十分破落,不得不出卖祖居的老屋,搬到异地去 谋生。“我”的心情是悲凉的,所以“我”眼中的 风景自然也染上了凄凉之色。而老舍对济南的山水 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 可见心境与自然风景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同样的 风景在不同心境的人眼中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 用不同的心境看同样的风景,心中的感受也大不一 样,因为心境给景物染上了不同的色彩。
我手边正好有—个现成的例子,一位同学的习 作两次写到外婆家门口的—棵老槐树:
去年夏天,那棵老槐树绽放着星星点点的槐花。 粉白的槐花在轻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整棵树都 焕发着生机,显得十分苍劲。
接着写外婆不幸病逝了,作者再看那棵老槐树 就成了这样:
又到了夏天,那棵老槐树依然开放着星星点点的 槐花,稀稀落落,随风摇晃着,花瓣是那样的苍白, 不时飘落下来,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凄凉。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 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 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 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 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 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 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 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 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 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 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
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 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 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 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 抓住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 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 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 和姿态。
记得有一篇学生习作写了这么一件事。放羊时 因与伙伴下军棋忘了形,羊群把人家的玉米苗糟蹋 了一大片,主人赶来一看,只说了一句话“找你的 老子算账去”。小作者吓得不敢回家,于是周围的 景色在他跟中变成了这样:
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村庄里的灯发出冷冷的 光芒,天上的星星向我挤眉弄眼,好像是在幸灾 乐祸。树影也变得阴沉沉的,有时一两声鸟叫,惊 得我一哆嗦。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若能把一些事看淡了,就会有个好心境,若把很多事看开了,就会有个好心情。让聚散离合犹如月缺月圆那样寻常,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
凡 事 都是 多 棱 镜 ,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看 到 不 同 的 结 果 。 若 能 把 一 些 事 看 淡 了 , 就 会 有 个 好 心境 , 若 把 很 多 事 看 开 了 , 就 会有 个 好 心 情 。 让 聚 散 离 合 犹 如 月 缺 月 圆 那 样 寻 常 , 让 得 失 利 弊 犹 如 花 开 花 谢 那 样自 然 , 不 计 较 , 也 不 刻 意 执 着; 让 生 命 中 各 种 的 喜 怒 哀 乐 , 就 像 风 儿 一 样 , 来 了 , 不 管 是 清 风 拂 面 , 还 是 寒 风凛 冽 , 都 报 以 自 然 的 微 笑 , 坦然 的 接 受 命 运 的 馈 赠 , 把 是 非 曲 折 , 都 当 作 是 人 生 的 定 数 , 不 因 攀
明白了写景的目的,我们完全可以写出成功 的景物描写。我最近读到一篇中考作文,其中就 有一段出色的景物描写:
下晚自习的铃声响了,我来到阳台上。 夜幕中春雨淅淅沥沥地飘洒着,风轻轻地吹拂 着,带来了花的芳香,嫩叶的气味。然而最分明的 是新鲜的泥土气息,这是我多么熟悉的家乡泥土的 清香啊。现在又到了烧火粪种红苕的季节了,我的 思绪顺着泥上的芳香早已飘到父母的身旁……
这段景物描写,有力地反衬出了做错事之后 忐忑不安、心惊胆战的心理。这种恐惧的心理, 就是借助冷冷的光芒、眨着眼睛的星星、阴沉沉 的树影和偶尔的鸟叫表现出来的,可谓抓住了此 情下的景物特征,写出了个性。
所以,读景物描写,要领悟出其中 蕴含的“情”,我们描写景物同样要融 进自己的真情。写好景关键在于一个 “情”字,有了这个“情”字,文章里 的风景才能与其他部分水乳交融,才有 灵魂,才是鲜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