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和答案汇总-给学生

合集下载

初一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一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在初一的数学学习中,通过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初一学生的数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希望同学们通过解答这些题目,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第一节:四则运算练习题1:计算:7 + 5 - 3 × 2 ÷ 4 = ?答案:8练习题2:计算:(8 - 3) × (4 + 2) ÷ 2 = ?答案:15练习题3:计算:9 + 3 × (6 - 2) ÷ 4 - 1 = ?答案:10第二节:面积与周长练习题4:已知一个矩形的长为5 cm,宽为3 cm,求其面积。

答案:15 平方厘米练习题5: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已知其周长为20 cm。

答案:25 平方厘米练习题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16 cm,宽为3 cm,求其面积。

答案:24 平方厘米第三节:分数运算练习题7:计算:3/4 + 2/3 = ?答案:17/12练习题8:计算:5/6 - 1/2 = ?答案:1/3练习题9:计算:3/8 × 4/5 = ?答案:3/10第四节:比例与百分数练习题10:如果5根铅笔的重量是75克,则10根铅笔的重量是多少?答案:150克练习题11:甲班有30名学生,乙班有40名学生。

甲班学生所占的比例是多少?答案:3:4练习题12:一项商品的原价为50元,打折后的价格为40元。

打折了多少百分比?答案:20%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可以巩固四则运算、面积与周长、分数运算、比例与百分数等数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练习,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加油!。

初中二次函数习题及答案

初中二次函数习题及答案

初中二次函数习题及答案初中二次函数习题及答案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提高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二次函数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1. 习题一: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0。

求解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解答: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顶点的横坐标x = -b/2a,纵坐标y = -Δ/4a,其中Δ = b^2 - 4ac为判别式。

因此,顶点坐标为(-b/2a, -Δ/4a),对称轴方程为x = -b/2a。

2. 习题二:求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0。

求解该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

解答: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取决于判别式Δ的值。

当Δ > 0时,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Δ = 0时,二次函数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Δ < 0时,二次函数与x轴没有交点。

3. 习题三:求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0。

求解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

解答: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取决于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

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

4. 习题四: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0。

求解该二次函数的最值。

解答: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最值出现在顶点处。

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最值为最小值,最小值为顶点的纵坐标;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最值为最大值,最大值为顶点的纵坐标。

5. 习题五:求解二次函数的对称中心坐标。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0。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一上册数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的起点,涵盖了许多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一学生的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练习题1.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下列各题:(a) \( 3 - 7 \)(b) \( -5 + 8 \)(c) \( 4 - (-3) \)2. 有理数的乘除法计算下列各题:(a) \( (-2) \times (-3) \)(b) \( 7 \div (-3) \)(c) \( (-4) \times 8 \div 2 \)3. 绝对值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a) \( |-12| \)(b) \( |0| \)(c) \( |-\frac{1}{3}| \)4. 代数式求值已知 \( a = 2 \),\( b = -1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a) \( a + b \)(b) \( a - b \)(c) \( ab \)5. 一元一次方程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a) \( x + 3 = 10 \)(b) \( 2x - 5 = 15 \)(c) \( 3x + 4 = 2x + 11 \)# 答案1. 有理数的加减法(a) \( 3 - 7 = -4 \)(b) \( -5 + 8 = 3 \)(c) \( 4 - (-3) = 4 + 3 = 7 \)2. 有理数的乘除法(a) \( (-2) \times (-3) = 6 \)(b) \( 7 \div (-3) = -\frac{7}{3} \)(c) \( (-4) \times 8 \div 2 = -32 \div 2 = -16 \)3. 绝对值(a) \( |-12| = 12 \)(b) \( |0| = 0 \)(c) \( |-\frac{1}{3}| = \frac{1}{3} \)4. 代数式求值(a) \( a + b = 2 + (-1) = 1 \)(b) \( a - b = 2 - (-1) = 3 \)(c) \( ab = 2 \times (-1) = -2 \)5. 一元一次方程(a) \( x + 3 = 10 \) 解得 \( x = 10 - 3 = 7 \)(b) \( 2x - 5 = 15 \) 解得 \( 2x = 20 \) 从而 \( x = 10 \)(c) \( 3x + 4 = 2x + 11 \) 解得 \( x = 11 - 4 = 7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初一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高中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练习题及答案高中数学练习题及答案高中数学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对于学生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要真正掌握数学,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实践和练习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练习题及其答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一、代数题1. 解方程:2x + 5 = 17答案:x = 62. 化简表达式:(3x + 2y)²答案:9x² + 12xy + 4y²3. 因式分解:x² + 6x + 9答案:(x + 3)²二、几何题1. 计算三角形面积: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高为6cm,求其面积。

答案:三角形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

2. 判断三角形形状:已知三条边长分别为3cm、4cm和5cm,判断该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答案: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计算圆的面积:已知圆的半径为5cm,求其面积。

答案:圆的面积为25π平方厘米。

三、函数题1. 求函数的定义域:已知函数f(x) = √(2x - 1),求f(x)的定义域。

答案:2x - 1 ≥ 0,即x ≥ 1/2。

所以f(x)的定义域为[x ≥ 1/2)。

2. 求函数的值域:已知函数g(x) = x² + 3x + 2,求g(x)的值域。

答案:首先,g(x)是一个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所以最小值为函数的顶点。

顶点的横坐标为-x/2a,即x = -3/2。

代入函数得到g(-3/2) = 1/4。

所以g(x)的值域为[g(x) ≥ 1/4)。

四、概率题1. 计算概率: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求抽到红心的概率。

答案:一副扑克牌中有52张牌,其中红心有13张。

所以抽到红心的概率为13/52,即1/4。

2. 计算条件概率:在一副扑克牌中,已知抽到的牌是红心,求下一张牌是梅花的概率。

答案:由于已知抽到的牌是红心,所以剩下的牌中只有26张梅花牌。

(完整版)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给学生)

(完整版)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给学生)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

图1.1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OS习题和答案汇总-给学生

OS习题和答案汇总-给学生

OS习题和答案汇总-给学⽣第⼀章课后习题: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标是什么?答:⽅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2. OS的作⽤可表现为哪⼏个⽅⾯?答:a. OS作为⽤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户观点);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设计者观点);c. OS作为扩充机器.(虚拟机观点)13、OS具有哪⼏⼤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a. 并发(Concurrence)、共享(Sharing)、虚拟(Virtual)、异步性(Asynchronism)。

b. 其中最基本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25、从资源管理的⾓度看,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件管理。

补充习题:1、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的是(A),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B),其中包括(C)管理和(D)管理,以及设备管理和⽂件管理。

这⾥的(C)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管理。

A:(1)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系统资源的利⽤率;(3)提⾼系统的运⾏速度;(4)合理地组织系统的⼯作流程,以提⾼系统吞吐量。

B:(1)程序和数据;(2)进程;(3)资源;(4)作业;(5)任务。

C、D:(1)存储器;(2)虚拟存储器;(3)运算器;(4)处理机;(5)控制器。

2、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1)允许多个⽤户以交互⽅式使⽤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A);(2)允许多⽤户将若⼲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B);(3)在(C)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

A、B、C:(1)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时操作系统;(3)实时操作系统;(4)微机操作系统;(5)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3、从下⾯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条正确的论述:(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2)对于分时系统,不⼀定全部提供⼈机交互功能;(3)从响应⾓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4)采⽤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件系统;(5)从交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交流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本习题集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提供相应的答案,以便于学生自我检验和理解。

一、平面图形的绘制1. 练习一: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 绘制一个矩形,长为100mm,宽为50mm。

- 绘制一个圆,直径为80mm,圆心位于矩形中心。

2. 练习二:添加尺寸标注- 在练习一的基础上,为矩形和圆添加尺寸标注。

3. 练习三:绘制复杂平面图形- 绘制一个由两个矩形和一个圆组成的图形,圆的直径为50mm,位于两个矩形的交点处。

二、三维图形的绘制1. 练习四:绘制基本三维体- 绘制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200mm、150mm、100mm。

2. 练习五:绘制组合体- 将练习四中的长方体与一个圆柱体组合,圆柱体的直径为80mm,高为100mm。

3. 练习六:添加尺寸和标注- 在练习五的基础上,为组合体添加必要的尺寸和标注。

三、剖视图和断面图1. 练习七:绘制剖视图- 对练习五的组合体进行剖视,剖面线应穿过圆柱体。

2. 练习八:绘制断面图- 在练习七的基础上,绘制一个断面图,显示长方体内部结构。

四、轴测图1. 练习九:绘制轴测图- 将练习五的组合体转换为等轴测图。

2. 练习十:添加细节和标注- 在轴测图上添加细节,如倒角、圆角,并进行尺寸标注。

五、答案解析- 对于每一练习,都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最终的图形示例。

- 答案部分不仅包括图形的绘制结果,还包括了绘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总结通过本习题集的练习,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包括平面图形、三维图形的绘制,以及剖视图、断面图和轴测图的制作。

同时,通过答案解析部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绘图过程中的要点和技巧,为将来的工程设计和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本习题集仅为示例,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

小学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数学练习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练习题一:加减法1. 计算下列各题:- 23 + 47 = ?- 78 - 36 = ?2. 一个班级有35个学生,又来了5个新同学,现在班级里有多少学生?答案一:1. 23 + 47 = 70- 78 - 36 = 422. 35 + 5 = 40,现在班级里有40个学生。

练习题二:乘除法1. 计算下列各题:- 6 × 7 = ?- 81 ÷ 9 = ?2. 一个水果店有7箱苹果,每箱有1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二:1. 6 × 7 = 42- 81 ÷ 9 = 92. 7 × 12 = 84,水果店一共有84个苹果。

练习题三:分数1. 将1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是几分之几?2. 如果你有3/4个苹果,你的朋友给了你1/4个苹果,现在你有多少个苹果?答案三:1. 1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是1/4。

2. 3/4 + 1/4 = 4/4,即1个苹果。

练习题四:几何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四:1. 正方形的周长= 4 × 边长= 4 × 5 = 20厘米。

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8 × 4 = 32平方厘米。

练习题五:应用题1. 一个班级有40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需要3本练习册,那么这个班级一共需要多少本练习册?2. 小明的妈妈给他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五:1. 40个学生× 3本练习册/人 = 120本练习册。

2. 5个苹果× 2元/个 = 10元,小明一共花了10元。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被动语态讲解习题和答案(学生版)

被动语态讲解习题和答案(学生版)

被动语态讲解习题和答案(学⽣版)动词语态(被动语态)英语的语态是通过动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来表明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英语的动词有两种语态形式,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者,谓语动词⽤主动语态。

如果主语是动作的对象,谓语动词⽤被动语态。

如:They speak English.他们讲英语。

主语“他们”是“讲”这⼀⾏为的执⾏者,是主动句,动词⽤主动语态来表⽰;English is spoken by them.英语由他们讲。

主语“英语”是“讲”的承受者,是被动句,动词⽤被动语态的形式。

He opened the door.他打开了这扇门。

(主动语态)The door was opened.这扇门被打开了。

(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构成1、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动词的被动语态的形式。

助动词be有⼈称、数和时态的变化,其变化规则与be作为系动词的变化完全⼀样。

⼆、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1、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的步骤:(1)将主动句的宾语变为主语:注意:如果主动句的宾语是代词,需将其由宾格变为主格。

如:Tom killed him. →He was killed by Tom.主动结构的主语变为介词by的宾语,组成介词短语,放在被动结构中谓语动词之后。

在动作的执⾏者⽆须说明或不必要强调时,by短语可以省略。

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两种时态要保持⼀致。

(2)将动词改为"be+过去分词"。

They held a meeting yesterday. → A meeting was held by them yesterday. 他们昨天开会了。

(3)将主动语态的主语改为be…放在谓语动词后。

注意:如果原主语是代词,则应由主格变为宾格。

He sang a song. → A song was sung by him.2、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的注意事项:含有双宾语,即直接宾语(常指事物)和间接宾语(常指⼈)的句⼦,每个宾语都可变为被动语态的主语,即其被动语态有两种形式。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1.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篇一1、算一算。

6+4= 5+8= 15-5= 6+6= 7+3+4=18-10= 7-3= 8+7= 3+8= 10-6+5= 【答案】10;13;10;12;14;8;4;15;11;92、算一算。

8-5= 8-0= 10+8= 9-9= 16-6-3=2+9= 10-2= 17-7= 4+8= 9+7-7=【答案】3;8;18;0;7;11;8;10;12;92.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篇二1.△△△△△△△△△△△△△△从第一行拿__________个放在第二行,两行就同样多。

【答案】3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10 ()+3=9 ()+5=155+5=3+()9-4=()+4 10-4=()-3【答案】①.4②.6③.10④.7⑤.1⑥.93.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篇三1.14()13 7()4+59-5()5 8+10()18 12()7+7【答案】①.>②.<③.<④.=⑤.<2.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军前面有3个同学,后面有5个同学,这一队共有()位同学。

【答案】93.小红和小英合买了一些铅笔,正好俩人分得的支数同样多。

她们可能共买了几支铅笔?()A.7支B.6支C.9支【答案】B4.一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及答案篇四1.停车场原来有6辆小汽车,又开来7辆。

停车场现在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辆)【答案】6+7=132.兰兰一共要折10只千纸鹤,已经折了6只,再折几只就够了?□○□=□(只)【答案】10-6=43.一根绳子长18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的和第一次同样长。

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米)【答案】8+8=16(米)4.小丽和小欣一共有15张贴画,其中小丽有10张贴画,小欣有多少张贴画?□○□=□(张)【答案】15-10=55.红星幼儿园到敬老院开展中秋送温暖活动,大班带去8块月饼,中班带去9块月饼。

C++ANDUML习题及答案(给学生)

C++ANDUML习题及答案(给学生)

C++ANDUML习题及答案(给学生)复习要求:1.C++语言概述(1)了解C++语言的基本符号。

(2)了解C++语言的词汇(保留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标点符号等)。

(3)掌握C++程序的基本框架(结构程序设计框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框架等)。

(4)能够使用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编辑、编译、运行与调试程序。

2.数据类型、表达式和基本运算(1)掌握C++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指针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了解C++的常量定义(整型常量、字符常量、逻辑常量、实型常量、地址常量、符号常量)。

(3)掌握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4)掌握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5)熟练掌握C++表达式类型及求值规则(赋值运算、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指针运算、逗号表达式)。

3.C++的基本语句(1)掌握C++的基本语句,例如赋值语句、表达式语句、复合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和空语句等。

(2)用if语句实现分支结构。

(3)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4)用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5)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6)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7)转向语句(goto,continue,break和return)。

(8)掌握分支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各种嵌套使用。

4.数组、指针与引用(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访问,了解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访问。

(2)了解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3)熟练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数(strlen,strcpy,strcat,strcmp,strstr等)。

(4)掌握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指针与数组。

(5)掌握引用的基本概念、引用的定义与使用。

5.掌握函数的有关使用(1)函数的定义方法和调用方法。

(2)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3)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小学生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小学生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小学生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小学生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里,老师会布置一些习题来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然而,有时候学生们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答。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些数学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加减法1. 35 + 17 = 522. 49 - 28 = 213. 63 + 29 = 924. 86 - 42 = 445. 74 + 18 = 926. 57 - 25 = 327. 68 + 39 = 1078. 95 - 57 = 389. 82 + 16 = 9810. 73 - 48 = 25二、乘除法1. 18 × 4 = 722. 56 ÷ 8 = 73. 27 × 3 = 814. 64 ÷ 8 = 85. 45 × 2 = 906. 72 ÷ 9 = 87. 36 × 5 = 1808. 81 ÷ 9 = 99. 63 × 4 = 25210. 96 ÷ 8 = 12三、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2. 长方形的周长= 2 × (长 + 宽)3.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4. 正方形的周长= 4 × 边长5. 圆的面积= π × 半径× 半径6. 圆的周长= 2 × π × 半径7.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高÷ 28. 三角形的周长 = 边1 + 边2 + 边39.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210. 梯形的周长 = 上底 + 下底 + 边1 + 边2四、分数运算1. 1/2 + 1/3 = 5/62. 2/5 - 1/4 = 3/203. 3/4 × 2/3 = 1/24. 5/6 ÷ 2/3 = 5/45. 2/3 + 1/4 = 11/126. 4/5 - 2/3 = 2/157. 3/4 × 3/5 = 9/208. 5/6 ÷ 1/2 = 5/39. 1/3 + 1/6 = 1/210. 2/5 - 1/5 = 1/5五、几何形状1. 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及答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及答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习题及答案数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的习题和答案,供学生练习和参考。

# 习题1:认识数字题目:请从1数到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 习题2:加法基础题目:计算下列各题的和。

1. 2 + 32. 5 + 4答案:1. 52. 9# 习题3:减法基础题目:计算下列各题的差。

1. 8 - 22. 10 - 5答案:1. 62. 5# 习题4:认识形状题目:请指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形。

- 图形A:正方形- 图形B:圆形- 图形C:正方形答案:- 图形A:正方形- 图形B:圆形- 图形C:正方形# 习题5:比较大小题目: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

1. 7 和 92. 4 和 6答案:1. 9 大于 72. 6 大于 4# 习题6:认识钟表题目:看图回答问题,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12,是几点?答案: 2点整。

# 习题7:简单的乘法题目:计算下列乘法。

1. 3 × 22. 4 × 1答案:1. 62. 4# 习题8:简单的除法题目:计算下列除法。

1. 6 ÷ 22. 8 ÷ 1答案:1. 32. 8# 习题9:认识分数题目:将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答案:每个小朋友得到这个苹果的1/2。

# 习题10:应用题题目: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2个,小明现在还有几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3个苹果。

希望这些习题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巩固他们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

练习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因此,鼓励学生多做练习,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必会副词专项练习题汇总,附答案!

小学生必会副词专项练习题汇总,附答案!

小学生必会副词专项练习题汇总,附答案!小学生必会副词专项练题汇总基础练1. 把下列句子中的副词找出来,并划线标注。

- 小鸟轻巧地飞过了天空。

- 他跑得非常快。

- 她悄悄地走进了房间。

- 风很大,她还是勇敢地出去了。

答案:轻巧地,非常,悄悄地,勇敢地。

2. 选择合适的副词填空。

- 鱼儿_____在水中游来游去。

A. 愉快地B. 快乐地C. 高兴地- 他们_____拿起笔来,认真地做起了练。

A. 马上B. 立刻C. 翻身- 这次考试成绩不错,我们可以_____地去旅游了。

A. 放心B. 放松C. 放寒假答案:A,B,B。

进阶练1.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副词,使文章完整、通顺,读起来更有感情。

文章中每个空只能填一个词。

一次旅行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郊游。

我们早早地(1. )起来,穿上休闲的衣服,迫不及待地(2. )出发了。

沿途,我们经过了山、过桥、看湖,美景令人陶醉。

我和妈妈不停地(3. )拍照,把这些美景都记录下来。

中午,我们在小木屋里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然后走在了湖畔上,享受着阳光和微风。

天色渐晚,我们不舍地(4. )离开了这里,踏上了归途。

答案:1. 早早地 2. 迫不及待地 3. 不停地 4. 不舍地2. 阅读下面的对话,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副词。

- 小明:妈妈,你做的蛋糕好香啊!- 妈妈:____________,我做了好久。

- 小明:那我快点吃了,不要让它凉了。

- 妈妈:等会儿再吃,要先等它______凉一点。

- 小明:好啊!答案:辛苦了;放;稍微。

拓展练1. 阅读下列短文,改正文中的错误之处,并在右边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副词形式。

短文一一个周日,我们一家人去了山上游玩。

在山顶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山下的景色。

我和我的哥哥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跑去探险。

我们爬山时走得非常快,毫不害怕。

这里有厚厚的雾,但我们依旧(1. )轻巧的跑了起来。

可是,当我们走到山洞口时,我们——正确答案:依旧地矫正后的短文:一个周日,我们一家人去了山上游玩。

计算机原理作业习题及答案-1209学生

计算机原理作业习题及答案-1209学生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3.若用MB作为PC机主存容量的计量单位,1MB等于( )字节。

A、210个字节B、220个字节C、230个字节D、240个字节4.运算器在执行两个用补码表示的整数加法时,判断其是否溢出的规则为( )。

A、两个整数相加,若最高位(符号位)有进位,则一定发生溢出B、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0,则一定发生溢出C、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1,则一定发生溢出D、两个同号的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与加数的符号位相反,则一定发生溢出5.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

A、算术运算B、逻辑运算C、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D、函数运算6.运算器由很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分是( )。

A、数据总线B、算术逻辑单元C、累加器D、多路开关7.在一般的微处理器中,( )包含在CPU中。

A、内存B、输入/输出单元C、磁盘驱动器D、算术逻辑单元9.若某数据段位于存储区38000H~47FFFH,则该数据段的段基址为()。

A、38000HB、47FFFHC、3000HD、3800H10.程序设计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A、逻辑地址B、有效地址C、物理地址D、段基址11.80X86执行程序时,对存储器进行访问时,物理地址可由()组合产生。

A、SS和IPB、CS和IPC、DS和IPD、CS和BP12.某处理器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的外部数据总线为32位,它属于()。

A、8位处理器B、16位处理器C、32位处理器D、64位处理器13.在堆栈操作中,隐含使用的通用寄存器是()。

A、AXB、BXC、SID、SP14.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A、CPUB、耗电量C、质量D、价格15.十进制负数–38的八位二进制补码是()A、01011011BB、11011010BC、11011011BD、01011010B 16.若某台微型计算机的型号是奔四800,则其中800的含义是()A、CPU中有800个寄存器B、CPU中有800个运算器C、该微机的内存为800MBD、时钟频率为800MHZ17.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形式进行。

计算机辅助设计复习题给学生---答案

计算机辅助设计复习题给学生---答案

计算机辅助设计复习题给学生---答案<<计算机辅助设计>>复习题1) 从不同的起点绘制两条射线,必须调用R AY命令两次。

a) 对;b. 错。

2) 在图形中绘制参照线时,参照线:a. 会影响图形界限;b. 会影响图形范围;c. 总是放在0层上;d. 可以像偏移复制直线似的绘制;e. 以上都不行。

3) 给两条不平行且没有交点的直线段绘制半径为零的圆角,将:a. 出现错误信息;b. 没有效果;c. 创建一个尖角;d. 将直线转变为射线。

4) 对象只能在与已有对象的交点处被修剪。

a. 对;b. 错。

5) 文字的默认对正方式为:a. TL;b. BL;c. MC;d. BR ;e. 以上都不是。

6) 哪个命令可以移动对象且在原位置留下一个复制对象:Ca. CHANGE;b. MOVE;c. COPY;d. MIRROR。

7) 使用P O LY G O N命令绘制正多边形,边数最大值是:a. 8;b. 32 ;c. 128;d. 1024;e. 不定(很大,取决于计算机内存)。

8) 使用哪个命令可以删除或移去对象的一部分:a. ERASE;b. REMOVE;c. BREAK;d. EDIT;e. PA R E R A S E。

9) 绘制椭圆可以通过给定:a. 长轴和短轴;b. 长轴和转角;c. 任意三个点;d. 以上任一均可以;e. a和b都可以。

10) 哪个命令可以绘制文字:a. TEXT;b. DTEXT;c. MTEXT;d. 以上均可以;e. 以上均不可以。

11) 绘制两条线,然后删除第一条线,再移动第二条线的位置,在“命令:”提示状态下执行“O O P S”命令,将:a. 恢复删除的线;b. 自动执行L I N E命令;c. 将第二条线恢复至原来位置;d. 两条线均恢复至原来位置;e. 以上均不是。

12) 哪个选项可以更方便地移动多个对象:a. 对象;b. 上一个;c. 窗口;d. 增加;e. 放弃。

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和答案

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和答案

小学生数学练习题和答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些数学练习题,这些题目旨在帮助你们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让我们开始吧!练习题1:加法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他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答案1:小明现在有5个苹果。

练习题2:减法小丽有10支铅笔,她给了弟弟4支,她还剩下多少支铅笔?答案2:小丽剩下6支铅笔。

练习题3:乘法如果每个篮子里有4个鸡蛋,那么3个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答案3:3个篮子里有12个鸡蛋。

练习题4:除法一个班级有24名学生,如果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答案4:每个小组有6名学生。

练习题5:混合运算小刚有20元钱,他买了一个5元的笔记本和3个2元的铅笔,他还剩多少钱?答案5:小刚还剩下10元钱。

练习题6:比较大小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87,92,76,54。

答案6:92 > 87 > 76 > 54。

练习题7:时间计算小华早上7点起床,他需要1小时准备上学,然后骑自行车到学校需要30分钟,他最晚应该几点起床?答案7:小华最晚应该在5点30分起床。

练习题8:图形识别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四边形,四边等长B. 三角形C. 圆形D. 五边形答案8:A. 四边形,四边等长练习题9:分数如果一个蛋糕被切成8份,小明吃了2份,他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答案9:小明吃了蛋糕的四分之一。

练习题10:小数加减0.75 + 1.25 = ?答案10:2.00希望你们在完成这些练习题后,能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只要我们勤于练习,就一定能掌握它。

加油,同学们!。

负数的练习题及答案

负数的练习题及答案

负数的练习题及答案负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负数的运算和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负数的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

1. 加减法练习题1) -5 + 3 = ?答案:-22) -8 - (-2) = ?答案:-63) 4 - (-7) = ?答案:114) -9 + (-3) = ?答案:-12这些练习题旨在让学生熟悉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正负数的符号规则,即正数加正数为正数,负数加负数为负数,正数减负数为正数,负数减正数为负数。

2. 乘除法练习题1) -6 × 2 = ?答案:-122) -15 ÷ (-3) = ?答案:53) 9 ÷ (-3) = ?答案:-34) -8 × (-4) = ?答案:32这些练习题旨在让学生熟悉负数的乘除法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正负数相乘得到负数,正数除以负数或负数除以正数得到负数,负数除以负数得到正数的规则。

3. 混合运算练习题1) -3 + 4 × (-2) = ?答案:-112) (-5 - 2) × (-3) = ?答案:213) 6 ÷ (-2) + 5 = ?答案:24) -4 × 3 - 2 ÷ (-1) = ?答案:-10这些练习题结合了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按照运算优先级进行计算,先乘除后加减。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对负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并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练习题,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负数的概念。

比如,当我们向左移动时,可以用负数表示位移的方向和距离;当我们欠债时,可以用负数表示债务的金额。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负数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负数的含义和应用。

初中数学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习题及答案初中数学习题及答案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贯穿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典型的初中数学习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整数运算整数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整数运算题目及其答案:1. 计算:(-8) + 5 - (-3) - 2 + (-6) = ?答案:-8 + 5 + 3 - 2 - 6 = -82. 计算:(-2) × (-5) × 3 × (-4) = ?答案:(-2) × (-5) × 3 × (-4) = 1203. 计算:(-15) ÷ 3 = ?答案:(-15) ÷ 3 = -5二、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组成。

下面是一些涉及代数表达式的题目及其答案:1. 计算:3x + 2y,当x = 4,y = 5时,结果为多少?答案:3(4) + 2(5) = 12 + 10 = 222. 计算:2a - 3b,当a = -2,b = 7时,结果为多少?答案:2(-2) - 3(7) = -4 - 21 = -253. 计算:5x^2 - 3x + 2,当x = 2时,结果为多少?答案:5(2)^2 - 3(2) + 2 = 20 - 6 + 2 = 16三、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平面上的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

下面是一些与平面几何相关的题目及其答案:1. 已知长方形ABCD,AB = 8cm,BC = 5cm,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 2(AB + BC) = 2(8 + 5) = 26cm,面积= AB × BC = 8 × 5 = 40cm²2. 已知三角形ABC,AB = 7cm,BC = 9cm,AC = 12cm,判断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还是普通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课后习题: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2. OS的作用可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答: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观点);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设计者观点);c. OS作为扩充机器.(虚拟机观点)13、OS具有哪几大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a. 并发(Concurrence)、共享(Sharing)、虚拟(Virtual)、异步性(Asynchronism)。

b. 其中最基本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25、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补充习题:1、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B),其中包括(C)管理和(D)管理,以及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这里的(C)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理。

A:(1)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3)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4)合理地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B:(1)程序和数据;(2)进程;(3)资源;(4)作业;(5)任务。

C、D:(1)存储器;(2)虚拟存储器;(3)运算器;(4)处理机;(5)控制器。

2、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1)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A);(2)允许多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B);(3)在(C)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

A、B、C:(1)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时操作系统;(3)实时操作系统;(4)微机操作系统;(5)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3、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2)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3)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4)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4、操作系统是一种(A),在OS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B),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C)。

A:(1)应用软件;(2)系统软件;(3)通用软件;(4)软件包。

B:(1)灵活性;(2)可靠性;(3)兼容性;(4)利用率。

C:(1)更大的内存(2)更快的CPU;(3)更快的外部设备;(4)更先进的终端。

5、操作系统是一种应用软件。

()6、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越小越好。

()7、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8、在实时要求严格的实时系统中进程调度采用非抢占方式。

()9、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

(1)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2)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3)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4)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10、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

(1)多道批处理系统;(2)分时系统;(3)实时系统;(4)网络系统。

第二章7、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1)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进程实体包括PCB、程序代码、数据),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

(2)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答:主要原因是I/O请求和I/O完成、(CPU)进程调度、时间片完。

19、试从物理概念上说明记录型信号量及其操作wait和signal。

答:Wait操作又叫P操作,signal操作又叫V操作。

(1)信号量的初值表示系统中某类资源的数目。

(2)对信号量的每次wait操作,表示请求一个单位的该类资源,使系统中可供分配的该类资源数减少一个。

(3)对信号量的每次signal操作,表示执行进程释放一个单位资源,使系统中可供分配的该类资源数增加一个。

20、你认为整型信号量机制和记录型信号量机制,是否完全遵循了同步机构的四条准则? 答:a. 在整型信号量机制中,未遵循"让权等待"的准则,存在“忙等”现象。

b. 记录型信号量机制完全遵循了同步机构的四条准则。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图22-1、22-2所示的前驱图。

答:参考P54-55“2利用信号量实现前驱关系”(考研的同学应把这部分内容看一下)。

这也是信号量对进程同步的一种用法,信号量初值为0。

图22-1的程序描述如下:Var a,b,c,d,e,f,g,h: semaphore:=0,0,0,0,0,0,0,0;beginparbeginbegin S1; V(a); V(b); end;begin P(a); S2; V(c); V(d); end; begin P(b); S3; V(e); end; begin P(c); S4; V(f); end; begin P(d); S5; V(g); end; begin P(e); S6; V(h);end;begin P(f); P(g); P(h); S7; end;parend end图22-2的程序描述如下:Var a,b,c,d,e,f,g,h,i,j: semaphore:=0,0,0,0,0,0,0,0,0,0;beginparbeginbegin S1; V(a); V(b); end;begin P(a); S2; V(c); V(d); end; begin P(b); S3; V(e); V(f);end; begin P(c); S4; V(g); end; begin P(d); S5; V(h); end; begin P(e); S6; V(i);end; begin P(f); S7; V(j);end;begin P(g); P(h); P(i); P(j);S7; end;图22-1 前趋图图22-2 前趋图parendend2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如果缺少了signal(full)或signal(empty),对执行结果会有何影响?答:(1)缓冲区满后(empty=0),生产者进程被阻塞(进入关于信号量empty的等待队列),由于消费者取走产品后不执行signal(empty), 被阻塞的生产者进程继续被阻塞,即便缓冲区有空位也不能生产。

(2)缓冲区空后(full=0),消费者进程被阻塞(进入关于信号量full的等待队列),由于生产者生产后不执行signal(full), 被阻塞的消费者进程继续被阻塞,即便缓冲区有产品也不能消费。

24、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如果将两个wait操作即wait(full)和wait(mutex)互换位置;或者是将signal(mutex)与signal(full)互换位置结果会如何?答:(1)如果将(消费者的)两个wait操作即wait(full)和wait(mutex)互换位置,后果是:a.影响了多个消费者的并发性,当一个消费者进行了wait(mutex),其它消费者因得不到mutex 被阻塞,即便缓冲区有多个产品也不允许取。

(形象的说,教材的解法允许多个消费者同时逛商店,但拿产品时一个一个消费者拿;而颠倒wait(full)和wait(mutex)顺序后,商店一次只能允许一个顾客进入,等顾客拿完产品出门后,另一位顾客才能进去。

)b. 可能造成死锁。

假如某消费者执行wait(mutex)后没被阻塞,但接着执行wait(full)后被阻塞了, 要等待生产者的signal (full)才能解除阻塞,而生产者可能因消费者提前使mutex=0而被阻塞,无法执行signal (full),这样就造成死锁。

(2)将(生产者的)signal(mutex)与signal(full)互换位置,似乎不会影响并发性,也不会造死锁,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写法。

25. 我们为某临界区设置一把锁W,当W=1时,表示关锁;W=0时,表示锁已打开.试写出开锁原语和关锁原语,并利用它们去实现互斥.答:锁可以看作是共享变量W,对W有两个操作:unlock(W),lock(W),这两个操作必须是原子操作,其理由与信号量必须是原子操作一样。

锁比信号量简单,但只能用于进程互斥,不能用于同步。

(1)开锁原语:unlock(W){W=0;}(2)关锁原语:lock(W) { if(W==1) do no_op; W=1;}(3)利用开关锁原语实现互斥,用lock(W);替代Entry section,unlock(W)替代Exit section 即可。

var W:=0;process :repeatlock(W);critical sectionunlock(W);remainder sectionuntil false;26、试修改下面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解法中的错误答:按P58的正确解法修改即可。

27、试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写出一个不会出现死锁的哲学家进餐问题的算法.答:根据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只要破除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即可。

第i个哲学家的活动描述为:Var chopsticks:array[0,…,4] of semaphore:=(1,1,1,1,1);(chopsticks(i)=1,i=0, (4)Sm:semaphore:=4;RepeatWait(Sm);Wait(chopsticks[i]);Wait(chopsticks[(i+1)mod 5]);Eat();Signal(chopsticks[i]);Signal(chopsticks[(i+1)mod 5]);Signal(Sm);Think();Until false;补充题:1、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

它们的初值应分别是(A)、(B)、(C)。

A、B、C:(1)0 (2)1 (3)-1 (4)-n (5)+n2、试选择(A)~(D),以便能正确地描述图1所示的前趋关系。

Var a,b,c: semaphore:=0,0,0;beginparbeginbegin S1; (A); end;begin:S2; (B); end;begin:wait(a); wait(b); S3; (C); end;begin:(D);S4; end;parendend图1 前趋图A 、B 、C 、D :(1)signal (a );(2)signal (b );(3)wait (c );(4)signal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