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金华、丽水古诗阅读遣意①〔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泛”字看出,颔联中的“②野花落"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这首诗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之后眼见春日之景有感而发。
首联叙草堂春日之景,作者看到树上黄鸟啼鸣,白鸥轻轻飞舞。
颔联,看到满地野花,孤村春意生机初现。
颈联写自己年老,要赶紧酿酒,细雨飘到橙子之上。
尾联写诗人渐渐喜欢孤独的幽居生活,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甚至可以不用姓名,表达了作者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首联,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近,从啭字听来;轻,从泛字看出。
野花落,承啭枝;春水生,承泛渚.此皆天然佳句。
酿黍移橙,乃闲居适情之事。
谢交忘名,有澹然世外之思。
末联,诗人渐渐喜欢孤独的幽居生活,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甚至可以不用姓名,闲适之意可见一斑。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理解.《遣意》是即景抒情之作,前三联叙写幽静的春景,意在为抒情做铺垫。
作者的情感从“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直接表达出来,诗人渐渐喜欢断绝外界的交往,幽居之中不使用自己的名字,流露出杜甫在成都草堂的惬意生活,表达了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答案:(1)泛;野花落(2)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译文:黄鸟在身边的树枝上婉转啼叫,在水中泛舟,眼前白鸥轻轻飞舞。
一条小路上落满野花,一座孤村里春水渐渐有了生机。
年纪衰老催促自己赶紧酿酒,细雨飘到了橙子之上.渐渐喜欢断绝外界的交往,幽居之中不使用自己的名字。
(完整版)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关注特殊词
拟声词: 使声音描绘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更生动,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关注特殊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颜色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 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 画面感,渲染气氛
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 花, 是两种颜色的对比。“绿肥红瘦” 用拟人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消逝
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暮江吟》),
用“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好像碧玉一般 。
2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富 有音乐美。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首先, 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 后的精神状态。
• “寻寻觅觅”, 侧重写动作, 心神不定, 怅然若失; • “冷冷清清”, 侧重写感受, 孤单寂寞, 形影相吊; • “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 悲惨凄凉, 终日愁苦。 • 此外, 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 创造出悲伤的氛围
中考专题五:
诗词赏析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 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3.理解意境: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描
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蒸”字写云梦泽水气蒸腾, 笼罩整个云梦泽的情 景;
而“撼”则写出了洞庭湖壮阔与活力。
它们合起来不仅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无限, 而且 写出了它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一、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
(6分)【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
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
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
(6分,每小题2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分)【答案】20.(2分)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1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描述诗歌呈现的画面。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首先要理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的重要词语的意思,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生曾云”:云气在胸中荡漾。
然后再加以想象,把浮现的画面,用连贯、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这种题型不该等同于一般的扩写,诗歌更不应该提翻译。
画面描绘时应该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适合描绘,合描绘的画面也必须带有作者的情感着眼点。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
【白话译文】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年中考广西桂林卷】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__________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
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7.(1)窦宪勒石燕然,(2)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3)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
18.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
)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借用典故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二、【2018年中考广西柳州卷】古诗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的场景。
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完整)2018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推荐文档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6《诗词鉴赏》【福建省】二、(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 4-5 题。
(5 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答案】4.(3 分)C【解析】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5.(2 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甘肃省白银市】三、(二)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 21-22 题。
(5 分)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2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 分)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案】21.(3 分)B【解析】根据词的句数,每句话的字数来推敲词牌名。
22.(2 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
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兰州市】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5 分)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
金城,在现今的兰州。
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禁止转载】【一、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①[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②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á)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分)【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有季节性特征的意象分析能力。
题干要求填出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景象的词语,提示性词语“梅子金黄”“杏子肥”来自范诗的第一句,答案可在第二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去寻找,不难看出,可以填“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高诗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描写初夏景象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汇编大全
20182018 4.1 2 3201856654【答案】5、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2【答案】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苏轼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
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
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先以水流急促衬托出闭锁深宫的抑郁。
然后采用托物寄情的手法,以漂放红叶这一天真行为表现了宫女对世俗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这是首宫怨诗,首句写时光的流逝,次句写青春的消磨,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少女的摧残。
这两句,以赋法自描诗人眼前的景色:御沟里的河水急匆匆地向宫外流去,而深居宫内的宫女却是终日消闲,无所事事。
酋句也可以说是以眼前景物起兴,一个“急”字愈加反衬出次句中深宫生活那死一般的”闲”来。
这两句诗从表面看,仿佛只是信手写来,冷静描绘外部世界,丽诗人的内在情愫则不露一字;但在实际上,首句的“河太急”和次句的“尽丑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一句责问流水太急,一句诉说深宫太闲,两相对照,虽然并未明叙怨情,但却怨情自见。
在封建时代,一个妙龄少女被长期幽所鑫与落隔绝的深宫之中,虽然衣食不缺,却像被供养在笼子里的小鸟,失去了自由生活的乐趣,自然会从心底里萌发出流年似水、青春虚度、深锁宫闱、闲愁难遣的昔恨来。
所以,答案为: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窘况为许衡州①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释】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分)(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11.(1)【答案】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
(2)【答案】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7.本诗从题材上属于(),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
(2分)8.“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3分)9.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7.(2分)边塞诗高适(岑参)8.(3分)借代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9.(4分)“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渔翁①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②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③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欸乃,摇橹声。
8.“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9.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分)8.答案:①贯穿诗歌内容。
渔翁作为核心形象,既贯穿起对山水的描写,又与山水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渔翁因这样的山水显出品行的高洁,山水因渔翁的活动赋予了奇趣和魅力。
②以之自况。
渔翁是追慕高洁志趣和超然物外、独得其乐生活的诗人的化身。
③寄寓心志,表达心境。
渔翁是表情达意的凭借和载体,借渔翁形象寄托诗人对自由安适生活的热切向往,表现悲怆无奈、清冷凄苦的心境。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专题14 诗歌鉴赏(含解析)
专题13 诗歌鉴赏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3.(1)锦(红)衣(2)春游(3)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24.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意对即可)【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品味语言,从“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二、【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分析能力,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为三、【2018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精校word版)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考点汇编解析系列—古诗词鉴赏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答案】4. (1)陶渊明《桃花溪》【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记文学常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
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
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白话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考点解析】有关桃花源的诗句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最佳答案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缘溪忘路行,芳草落英幽古境;取道规筹去,青山流水逝鸿泥。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世外桃园终难觅人间仙境不复临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其实别有洞天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真神仙人家横批:化外遗民《桃花源诗》——晋·陶渊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2018年浙江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题十二真题精选一、[2017·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山行[唐] 项斯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二、[2017·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总--古诗词鉴赏-精选.doc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总--古诗词鉴赏2018 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总-- 古诗词鉴赏【一、 2018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8~9 题。
(6 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8. 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3 分分))【答案】】8.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评分:共 3 分。
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要赏析古诗中某字的妙处,可从该字的意义所蕴含的情感、所描摹的情态、所描绘的形象等方面去赏析。
比如本题,偷本是个带有贬义的动词,可经作者用在此句中,便把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十分逼真的显现出来,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
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白话译文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
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
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考点解析】】释字、入句、达情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技巧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鉴赏:课内诗歌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20页)
15.(2018·广西玉林)阅读下边一首词,达成第 1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烂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回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该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
1.以下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耐不了严寒” “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 ,“何事”意为“为何”,“希望”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观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叹和神往之情,但他最后不肯“回去”,是由于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喜。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诉苦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离合悲欢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豪放乐观的精神境地。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节气和事物,分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好像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样,“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福。
答案: B【分析】本题考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本题波及到的内容许多,既有古文化文学知识,还有对本词内容的理解,甚至还有古诗词比较阅读,所以在剖析选项时,要认真慎重。
B 项中作者最后不肯“回去”的原由不是由于“天上宫阙”的严寒,而是由于作者对人间欢喜的留恋。
16. (2018·湖北咸宁)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 (1)- (2) 题。
(6 分)次北因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1)以下选项中,对这首诗讲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3分)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一定对仗。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答案】4. (1)陶渊明《桃花溪》【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记文学常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
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
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白话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考点解析】有关桃花源的诗句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最佳答案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缘溪忘路行,芳草落英幽古境;取道规筹去,青山流水逝鸿泥。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世外桃园终难觅人间仙境不复临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其实别有洞天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真神仙人家横批:化外遗民《桃花源诗》——晋·陶渊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2018年全国中考真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全国中考真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共58题,31页,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1.(2018中考·北京)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①-③题。
(共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的感慨。
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
(1分)②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3分)(本题有图片,但上传通不过,故去掉)答:③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和“②”。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2.(2018中考·甘肃定西、武威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20-21题。
(5 分)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结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3.(2018中考·广西梧州)古诗赏析(2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总--古诗词鉴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总--古诗词鉴赏
【一、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
13.诗歌赏析。
(5分)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刘十九①
(唐)白居易
绿蚁②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①刘十九:刘十九乃白居易堂兄刘禹铜,两人常有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
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两首小诗都写的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邀请老朋友来倾诉衷肠。
它们无论是写声,还是绘色,都十分精妙,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
细细品读,回答下面问题。
(1)简析《约客》中写雨声、蛙声、棋子声的作用。
(2分)
【答案】雨声、蛙声写景中以声写静,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棋子声看似百无聊赖,实则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的独得之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蒸”字写云梦泽水气蒸腾,笼罩整个云梦泽的 情景;
而“撼”则写出了洞庭湖壮阔与活力。
中考专题五:
诗词赏析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3.理解意境: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描
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用“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好像碧玉一般。
2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富 有音乐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 幸后的精神状态。
• “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 ;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 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 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 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 家里人的思念之情,
它们合起来不仅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无限,而 且写出了它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为什么这样写?
——总体把握古诗词的主旨,感知 思想感情。
一、知作者,明主题
方法提示 二、看题目,定基调
三、品语言,悟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03)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3)体会“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里面“惶恐 ”和“零丁”的妙用. 答案示例 (1)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国家的破败与 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2)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 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或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决心) (3)诗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 “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悲苦。
二、怎样写?
•——品析诗词语言、表 达特点。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 议论、 抒情。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 偶、反复、设问、反问。 •3、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烘
托)、象征、对比、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等。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 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 要内容。如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 树”
一个“争”字形象写出黄莺争 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 确描绘出初春独有风貌。
关注特殊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颜色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
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 氛
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 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绿肥红瘦” 用拟人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消逝
练一练
“丰年留客足鸡豚” 哪个字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足”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赞誉了憨厚农民的热情好客 。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读一首诗词,要在反复诵读 的基础上大致理解诗意,在此基 础上,按照以下方法、步骤鉴赏 诗词:
• 一、写什么?
• 二、怎样写?
•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把握诗词形象,整体感知 诗词的内容。
1、把握意象
2、体会意境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
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起强调作用。
A形象性:使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特征更 加形象。
B确切性。即摹形摹色,摹声摹动。使表达 的意象更加确切。
• “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 ;
• “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 苦。
•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 氛围。
关注特殊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拟声词:使声音描绘更生动,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 人的思家之情。
关注修饰词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个“最”字,写出了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
光最美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关注特殊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示例解析
把握诗歌意境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 画面?试分析。 (提示:借助知识经验,找出意象;理解诗歌大意; 分析意境。)
1、把握意象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 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2、体会意境
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
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
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 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细小的单位,
是具体的、可找到的; 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
成的,是抽象的,需概括的。如“萧瑟 凄凉”“清新自然”“雄浑壮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