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复习材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内容定义:花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市。
其规模可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水平;周围应该有永久性的农业区,城市的土地应该归公众所有,并由一个委员会委托。
他提议建立一个“城乡磁石”,将城市高效、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与乡村环境清新、如画的乡村风光结合起来,以摆脱当时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
花园城市的理论模型: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六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六个扇形地区。
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剧场、医院和博物馆),在公园周围布置一圈玻璃廊道用作室内散步场所,与这条廊道连接的是一个个商店。
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林荫大道的两侧均为居住用地。
在居住建筑地区中,布置了学校和教堂。
在城区的最外圈建设有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城区最外层的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
田园城市的主要特征:① 以区为城市的基本单位。
② 土地利用呈同心带状③ 放射状林荫主干道④具有145英亩的被水晶宫所包围的中央花园⑤ 农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相结合,城乡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
2.斑块、基质和廊道是景观结构的三要素?城市景观是由各种斑块、廊道、网络、基质以及景观体组成的?斑块是城市景观结构的基本功能单元,?廊道是城市景观流的基本通道,? 城市矩阵是景观要素和网络系统的生存基础,?斑块空间格局的对称性、交错性,时间过程的周期性、节律性等等都代表一种韵律?斑块排列成廊道形成的是一种线性韵律? 走廊被组合成一个网络,并与各种网格相结合,形成各种节奏,如方形、菱形、多边形、圆形等。
在基质层次上,可分为三类:绿色天然基质、白色人工基质和灰色天然人工混合基质。
3.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城:最早是指城墙,是建在居民聚居地四周的用来防守的高大围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2、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3、城市辐射逆温——城市在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城市辐射逆温4、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以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5、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6、环境——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7、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8、拮抗作用——指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9、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10、城市灾害——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11、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12、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13、城市植被——指城市范围内全部植被,包括一切自然生长的和人工栽培的各种植被类型14、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15、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16、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7、伦敦型烟雾——指燃煤所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与自然雾混合在一起积聚而形成的烟雾,最早发生在伦敦而得名。
18、洛杉矶型烟雾——指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二、简答题1、简述城市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的不同点?答:(1)它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城市生态学期中考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期中考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群落:指一定空间内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同住结合,它们之间构成一定的互相关系。
根据各类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可以把它们区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物质循环:指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食物链各营养级的传递和转化。
4.生态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代替的过程。
5.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6.顶级群落:是一个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平衡的群落,亦即群落与其周围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质、地形相适应的群落,因此也是一个稳定的群落。
7.生态平衡: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平衡,物质和能量流入和流出的平衡,物质产生和消耗的平衡,有机体和环境的协调的一致。
8.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的、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以人为中心的陆生生态系统。
9.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0.生态城市:11.生态环境:12.限制性因子: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13.为什么说当前城市问题实质上市生态问题?答:前提倡的是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生态的保护,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要有创新精神,构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避免重复建设。
因此,城市建设问题实质上是生态问题。
14.什么是城市热岛,它是如何形成的?答:城市中由水泥、沥青、砖石等所构成的下垫面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导热率高,白天贮热多,日落后能够通过长波辐射提供较多的热量给地面的空气,加之空气中污染物多,特别是CO2能吸收较多的热量,同时,城市中又有较多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城市中密集且参差不齐的建筑物大大减少了地面长波辐射的损失,通风不良也不利于热量向外扩散,这就使得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四、简答(3×5分)1、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⑴城市拥挤⑵住房紧张⑶城市基础设施滞后(4)环境污染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⑴环境污染引起中毒⑵环境污染致癌⑶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变③对人的心理影响2、试述城市生态系物质代谢的特征进入城市物质有天然输入和人工输入。
其中一部分在市内不发生变化,仅作为流通物质或商品保持原形在输出城市或保留城市中,另一部分很快被使用而改变其形态。
3、城市生态规则应遵行那些原则?①整体优化②协调共生③功能高效④趋适开拓⑤生态平衡⑥保护多样性⑦区域分异4、什么是“生境”?试述城市生境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联系。
答:生境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种群或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全部环境条件的总称。
城市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同时对他的环境条件,包括小气候、土壤、水文等产生影响,加强了城市生境的分化。
5、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①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人口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②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有事顶级消费者③是调节者有事被调节者6、试述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答: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前者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后者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7、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特征有哪些?(1)以城市功能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构架(2)功能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3)单位的空间格局决定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布局8、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有哪些?(1)多种效益的统一(2)生态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的统一(3)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组合(4)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视多样性9、城市地质再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地震灾害(2)崩滑流灾害(3)地面变形灾害(4)风沙尘暴灾害(5)地下水污染灾害(6)海平面上升灾害10、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1)城市总体景观(2)城市区域景观(3)城市局部景观11、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合理调整农业结构(2)综合整治农业环境工程(3)生态农业基地建设(4)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1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1、城市化的定义: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或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问题实质上是生态学问题:(1)物流链很短,物质流动基本上是线性的,常常就是资源到产品和废物。
(2)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
(3)各部门分割,行业间缺乏自觉的相互合作,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4)生产多着眼于局部产品,着重当前经济利益。
(5)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常常失调。
(6)人们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内,自我驯化(self-domestication)。
3、生态学思想:4、生态位的定义: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5、城市生态位的定义: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提供的生态位。
6、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
重点: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生态系统组成: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类。
无生命类可分为三种,有生命类分为六种(一)无生命类:(1)无机物质(2)有机物质(3)各种自然因素(二)有生命类:(1)生产者(2)消费者(3)还原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属于异养生物。
生态系统还可以根据物质和能量的活动性,分为:贮存库交换库(循环库)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是由无生命物质欲生命体构成的。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和垂直的分布),时间变化(发育、演替和季节性变化)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与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相一致。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和链条,把生物与非生物紧密的结合起来,构成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为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8、十分之一定律: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则生产效率顺营养级逐级递减,也就是说能量流动过程中有90%的能量是损失了,这就是营养级不超过VI级的原因。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植物体内转移至草食动物体内时大约为总能量的1/10,而再转移到肉食动物体内时,为草食动物能量的1/10左右。
21专升本《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共4页) 第1页(共4页) 第2页城镇规划专业《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或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提供的生态位。
2、城市人口迁居: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移动。
也称城市内的迁移。
3、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4、城市热岛: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5、城市植被: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通常指仅限于城市地区出现的植物。
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目前大多数国家听力保护标准定为 90 (85) dB(A) ,能保护 80%(90%) 的人听力不受损。
2、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 生物生产 和 非生物生产 。
3、生态系统能量来源除太阳辐射能外,对生态系统所补加的一切其他形式的能量统称 辅助能 。
城市生态系统的大量能量来源主要是 辅助能 。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其本质而言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遵循 物质不灭定律 、 质能转化与守恒定 和生物放大三个基本原理。
5、种群年龄结构三种的类型: 增长型 、 稳定型 、 衰退型 ;种群增长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即 种群指数增长 、 种群阻滞增长 。
6、城市环境容量包括 城市人口容量 、 城市自然环境容量 、 城市工业容量 、城市交通容量。
7、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分包括 交通噪声 、 工厂噪声 、 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
8、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八元修复模式: 控源 、 截污 、 清淤 增容、拓岸、 筑绿 、 造景 、 营栖 。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城市土壤污染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与治结合的原则。
(× )2、我国把安静住宅区夜间的噪声标准控制在45dB 以下。
(×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生态系统。
(× )4、城市物质的输入比输出大得多的城市表明城市的整体规模衰弱。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

一、基本概念1、生态平衡;一个系统能够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例如,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持久的没有明显的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2、环境影响评价;又叫环境影响分析,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3、城市景观;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
4、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和垂直的分布),种的时间变化(发育、演替和季节性变化)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特。
5、城市人口迁居;指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
6、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7、城市: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8、净化作用;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
9、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生物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0、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11、城市地质灾害;是地壳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及财富遭受损失的现象。
12、城市林业;指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城市林业是建设和经营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指建造、经营和利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
13、人工环境;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1、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坏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系统结构、功能、动力的研究,最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调控、管理及人类的其他活动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使城市生态系统沿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发展。
3、分支学科:①城市自然生态学②城市景观生态学③城市经济生态学④城市社会生态学。
4、三个研究领域: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②生物多样性保护③全球变化。
5、城市生态位分为两大类: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经济水平、资源丰盛度)。
6、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①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②食物链(网)原理③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④环境承载力原理。
7、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包括:①资源承载力②技术承载力③污染承载力。
8、系统的特征:①整体性或集合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环境适应性⑤反馈机制。
9、系统:就是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集合)。
10、系统研究思路分为:①黑箱研究思路②白箱研究思路③灰箱研究思路。
P2211、生态系统成分中生命类有:①生产者①消费者③还原者12、生境: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13、净化方式:①物理净化②化学净化③生物净化14、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
15、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次级生产)和非生物生产(包括物质生产、非物质生产)。
16、城市人口的含义:①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②居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口;③居住在市辖区域范围内的人口。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考点).doc

1、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种群: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集合,也就是说它是在一定空间中、特定的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称。
3、种群统计参数:种群总体数量、种群生死过程和迁徙过程,以及年龄分布与性别比例。
4、生态平衡: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高度适应, 种群结构和数量比例长久保持相对稳定,生产与消费和分解之间相互协调,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近平衡。
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5、城市:是非农业人口为居民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综合体6、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或者说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不断提高了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7、城市生态系统:指以人为中心的,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8.oo城市气候:指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特殊小气候。
是在区域气候的背景上,经城市化之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不足以改变城市本身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的一种局地气候。
12、“暗岛效应”:指由于城市空气污染使大气透明度减少和城市雨岛效应造成日照时间减少的现象。
13、城市热岛:城市内部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14、雨岛:指空气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时,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得落点位于市区及其下风方向从而形成雨岛15、热岛环流: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城市中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并出现上升气流,到达一定高度则向四周下沉,继之再流向热岛中心,如此反复,形成一个缓慢的热岛环流,又称城市风系16、生态型建筑:满足有足够的居住面积、合理的空间分隔、充分的水电供应、良好的周围环境、便利的交通出行这些城市建筑基本要求,同时符合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生态要求,贯彻3R原则的建筑。
城市生态学复习

一、城市植被(一)概念:城市植被包括城市中一切自然生长的好人人工栽培的各种植被类型,如城市森林、公园、行道树以及废地上的伴人植物群落。
其主要类型为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其中伴人植物群落是城市半自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类型(1)自然植被:多局限在保护完好的寺庙、教堂、大学校园及私人宅园中,被认为是城市自然的纪念碑,因为它代表了城市的顶级群落。
其重要性表现在它是城市在自然的见证人,对城市化过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同时也是人类审美或感觉的一部分,其存在也会对城市的未来产生影响。
(2)半自然植被:是指侵入人类所创造的城市生境的伴人植物群落,还有各种次生林或湿地植物群落。
伴人植物分布的生境包括用于建筑的废地、用于绿化的林地及介于交通要道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是最典型的城市生境)。
(3)人工植被:A、行道树:我国远在西周时期就有栽行道树的记载,到清代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B、城市森林:是指人造的绿色空间,也包括在残遗植被基础上加以改造的森林。
有一定的野生性,能够自我维持,是区别于公园及街头绿地的地方,主要提供优美的环境。
C、公园和园林:公园是城市中一类特殊的公共绿地,园林包括历史遗迹所在的范围,如历史园林,名胜古迹等。
D、街头绿地:可见于马路两旁的小块绿地、城市中心广场、花圃、学校等范围。
(三)主要特征1、植被生境的特化: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环境,也改变了城市植被的生境。
列如物理性地面的增加改变了其下土壤结构及微生物组分;大气污染直接干扰了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城市热岛改变了大气温度、水分、风等气候条件。
2、群落结构单一化:城市植被结构分化明显,并且趋于单一化。
除了残存的自然林或受保护的森林外,城市森林大多缺乏灌木层和草本层,藤本植物更为少见。
植被的形成、更新或演替都是在人为干预下进行的,是一条按人的绿化政策发展的途径。
3、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与原生植被相比,城市残存或受保护的原生植被种类组成较少,而人类引起的或人布植物的比例明显增多,外来种对原生植物区系成分的比率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城市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1.生境是一个综合体,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
组成生境的因素称生态因子。
2.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1)拮抗作用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3)净化作用3.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1)限制因子规律2)最低量(最小因子)定律3)耐受性定律4.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实际上是在生物群落的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的环境成分(如阳光、湿度、温度、土壤、各种有机或无机的物质等)所构成的。
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两部分、四个基本成分组成的。
两部分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也称之为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或生命成分和非生命成分;四个基本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其中前三者属于生命成分部分,后者为非生命成分部分。
6.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7.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由生态系统中的生命物质——生态群落来实现。
1)生物生产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8.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是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种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
9.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生态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抵制力和恢复力来实现的。
10. 生态系统学定义: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城市生态学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理;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
11.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人口的结构、变化速率及其空间的分布特征,以阐明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2)研究城市物质代谢功能(功能与能量流动的特征与速率)和城市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3)研究城市发展及其制约条件,阐明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
4)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城市生态系统模型5)研究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居民健康的相互关系6)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除人以外的生物体(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构成与变化,以及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7)从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的角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河流及海洋生态系统等)的相互关系8)研究社会环境对城市居民及其活动的影响9)研究合理的各种环境质量指标及标准10)研究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规划的内容、原理与办法12.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1)城市生态位原理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3)食物链原理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5)最小因子原理6)环境承载力原理13.环境承载力包括:资源承载力、技术承载力、污染承载力。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城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既是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又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城市:是非农业人口为居民主体, 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 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 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综合体—人类社会与地域空间的高度结合3.城市生态评价:根据生态系统的观点,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以确定该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制约因4.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类自我驯化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城市居民或城市人群.城市环境系统。
6.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自然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7.城市范围内空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8.城市气候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城市覆盖层、城市边界层和市尾烟气层9.城市的辐射与日照:城市太阳总辐射较乡村少:污染物浓度大→直接辐射少→散射辐射多→总辐射少。
城市下垫面反射率小:冬季更是如此.反射率小意味着吸收率高。
总体说,城市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与乡村差别不大。
城市日照总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小于乡村,大气污染物多,云雾多, 透明度小;热岛效应所引起的对流云经常出现。
城市内部日照地区差异明显。
10.城市环境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11.城市环境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完善功能区划,明确目标,注重提高生活功能区环境质量,保护好自然与人文景观);②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环境问题,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污染源,实行全过程分析与控制);③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利用综合与系统分析技术.合理安排有限资金,使之产生最佳的环境效益);④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特别注意分析规划目标的可达性,规划措施的可实施性.在资金与技术水平约束下坚持循序渐进.持续发展方针);⑤强化管理(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使规划成为促进和落实“八项制度”的基础和先导)12.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与方法:环境调查;环境污染检测;模拟实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环境预测;治理规划(内容:环境污染评价;自然环境评价.美学评价.社会环境质量评价)13.城市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14.城市水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15.城市热岛效应:一种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16.城市园林绿地:公共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卫生防护绿地,风景旅游绿地,街道绿17.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形式:块状,网状,放射状,带状,环状,指状,放射环状,楔状.18.城市景观:指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包括城市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
城市生态学复习

城市生态学复习《城市生态学》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陆地生态系统中以(A )的初级生产力最高。
A 热带雨林B 季雨林C 常绿林D 落叶林2.组成生态系统的有生命的生物成分是指( C )。
A 生物种群B 植物C 生物群落D 动物3.生态系统的( B )决定了它的基本功能。
A 组分B 结构C 生产力D 动态4. 初级生产是无机物转化为(D )的过程。
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有机物5.鸟类在繁殖季节时,常伴有鲜艳色彩的羽毛或美妙动听的鸣叫等,这属于( C )信息传递方式。
A 遗传B 生物C 物理D 化学6.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 C )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A 数量B 食物C 空间D 位置7.( D )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
A 直线型B 对角线型C 凸型D 凹型8.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年龄结构、(A )结构和人口增长速度等。
A 性别B 知识C 职业D 民族9.人口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 A )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所有制成分等。
A 知识B 年龄C 性别D 自然15. 城市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明显的是( D )。
A 城市建筑B 城市噪音C 城市垃圾D 环境污染16.按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可将其大致分为( B )噪声、工厂噪声和生活噪声。
A 喇叭B 交通C 航空D 机械17.城市能源种类很多,天然气属于( A )能源。
A 矿物B 自然C 生物D 可再生18.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辨识包括系统结构组分辨识、功效辨识和( D )辨识。
A 结构B 边界C 环境D 过程1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 C )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
A 生物B 动物C 食物网D 消费者20.城市中物质流动基本上是( A )的,物流链是很短的,常常就是资源到产品和废物。
A 线形B 圆形C 复杂D 闭合21.城市生态系统的( A )模型是真实系统的放大或缩小,但却具有和原型系统相似的形状或具有某些相似的功能。
城市生态学复习材料(汇编)

城市生态学复习材料(汇编)第一篇:城市生态学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2.霍华德的“田原城市”理论:每个城市规模不宜过大,约3.2万人包括周围2000公顷土地的农田和绿地森林,城市中心是花园,工业区设在城市的边缘,有便利的交通,整个城市像一座大花园,居民生活在安排合理、优美舒适的环境之中。
而建设这样的城市必须统一开发、经营和管理才能达到。
3.同心圆理论:城市的自然发展将形成5-6个同心圆形式,它是竞争优势及侵入演替的自然生态的结果。
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4.城市生态位的概念: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水、食物、能源、土地、气候、建筑、交通等)和生态关系(生产力水平、环境容量、生活质量、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的集合。
5.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内容:6.食物链(网)原理(概念、原理内容)7.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内容:① 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② 各子系统功能的状态也取决于系统功能的状态③ 城市各个子系统具有自身的目标与发展趋势,作为个体存在,它们都有无限制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顾其他个体的潜势存在④ 所以,城市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而是呈现出相生与相克的关系状态⑤ 因此,理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系统运行状态,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局部功能与效率应当服从于整体功能和效益8.第二篇:城市生态学复习《城市生态学》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陆地生态系统中以()的初级生产力最高。
A热带雨林B季雨林C常绿林D落叶林2.初级生产是无机物转化为()的过程。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有机物3.鸟类在繁殖季节时,常伴有鲜艳色彩的羽毛或美妙动听的鸣叫等,这属于()信息传递方式。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1.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的自然科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
2.生态系统——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核心:由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组成的系统,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3.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4.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简答):益处:1人口集中 2产业集中 3能源结构改变 4交通便捷 5信息传递快速问题:(1)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3)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
5.城市生态系统(urban ecosystem):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6.城市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的不同点(论述1):(1)它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2)它是消费者占优势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3)它是分解功能不充分的生态系统。
(4)它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很薄弱的生态系统。
(5)它是受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
7.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的研究2.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3.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4.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生态学研究5.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6.城市生态系统与周围农村生态系统间8.城市化(urbanization )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1、生态学: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
2、生态因子:生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它条件的总和。
组成生境的因素称生态因子。
3、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4、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
5、城市生态学:是对人们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如何受其环境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6、城市生态系统: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地复合体。
7、城市生态规划: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
8、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两大部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1、生态因子作用的方式(1)拮抗作用: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这几种作用主要是非生物因子中的化合物对生物的毒性作用。
协同作用:共同作用时毒性超过单独作用之和,如王水。
叠加作用:共同作用时毒性等于单独作用之和。
增强作用:某化合物本身无毒,但与另一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使后者毒性增强。
(3)净化作用: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城市生态学分章节 复习资料

第一章1.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2.城市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城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
3.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城镇道路要占10%,提出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小于10:1. 1885年包世臣提出这一比例关系为5:1.4.田园城市规划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
5.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1.生态学 2.城市学 3.人类生态学。
6.生态位:物种在群落中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7.城市生态位: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
可分为生活生态位,生产生态位。
8.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1.生态位 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5.环境承载力原理9.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表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包括:资源承载力,技术承载力,污染承载力。
10.环境承载力特点: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11.环境承载力包括:(1)资源承载力:含自然资源条件,例如淡水、土地、矿藏、生物等,也包括社会资源条件,例如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和道路系统等。
现实的:只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某一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承载能力潜在的: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程度提高或外部条件改善促进经济腹地资源的输入,从而提高本区的资源承载力(2)技术承载力:主要指劳动力资源、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所能承受的社会作用强度,它同样也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两种类型(3)污染承载力:反应本地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大小的指标12.环境承载力原理具体内容:(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环境承载力的改变引起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
(3)城市生态演替是一个更新过程,它是城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不属于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______。
(1 分)A.位置B.距离C.人口D.结构答案:C2.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______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
(1 分)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答案:C3.平面弯道视距界限内必须清除高于______m的障碍物。
(1 分)A.1.0B.1.2C.1.4D.1.5答案:B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即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游憩、交通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______。
(1 分)A.生产功能B.物质循环功能C.空间转换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答案:C5.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______(1 分)A.10~50%B.25~30%C.10~30%D.50~60%答案:A6.按照起源,不可将斑块分为:______(1 分)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答案:D7.下列不属于城市电话局所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______。
(1 分)A.研究规划期内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位置和数目、装设交换机械设备的容量以及大致建设年限的考虑B.注意用户密度,以合理安排局所数目C.研究整个市话网路近期至规划期的中继方式和其发展过程D.确定市话线路网在各个时期中的用户线路、局间中继线以及长市中继线等各段落,应分配的线路传输衰减限值答案:B8.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______(1 分)A.电力B.石油C.煤气D.柴油答案:B9.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表现在______。
(1 分)A.物质、能量、人口等的高度集中性B.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C.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层次性D.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层次性E城市生态系统的严密性答案:A10.人的活动有其规律性,饮食起居、居家出行,都有大致相同的时间,这使得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呈______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2.霍华德的“田原城市”理论:每个城市规模不宜过大,约
3.2万人包括周围2000公顷土地的农田和绿地森林,城市中心是花园,工业区设在城市的边缘,有便利的交通,整个城市像一座大花园,居民生活在安排合理、优美舒适的环境之中。
而建设这样的城市必须统一开发、经营和管理才能达到。
3.同心圆理论:城市的自然发展将形成5-6个同心圆形式,它是竞争优势及侵入演替的自然生态的结果。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
4.城市生态位的概念: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水、食物、能源、土地、气候、建筑、交通等)和生态关系(生产力水平、环境容量、生活质量、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的集合。
5.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内容:
6.食物链(网)原理(概念、原理内容)
7.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内容:
①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②各子系统功能的状态也取决于系统功能的状态
③城市各个子系统具有自身的目标与发展趋势,作为个体存在,它们都有无限制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顾其他个体的潜势存在
④所以,城市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而是呈现出相生与相克的关系状态
⑤因此,理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系统运行状态,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局部功能与效率应当服从于整体功能和效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