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展望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展望胡慧华摘㊀要:我国经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下正承受着非常大的下行压力,但是我国能够积极地面对,基于本国国情优势,运用各种措施,力求我国经济稳中上升㊂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展望,可总结为工业有承压能力,服务业需有韧性;投资回落㊁消费回升㊁进出口回稳㊂关键词:中国;经济形势;展望㊀㊀我国的经济发展增速大约是6.2%,受到市场风险因素㊁政策边际收紧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但下半年的政策转为稳定增长,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因素,包括库存去化趋势㊁外需制约的减弱㊁减税降费等,支撑着工业发展;还有就是项目资本金有所减少,这样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再有就是汽车消费增加㊁居民消费升级等,消费短增加㊂站在外部环境角度去看,经济体的货币比较宽松,全球的经济有机会探底企稳㊂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进行简要分析,并有一些展望㊂一㊁工业有承压能力首先,可站在生产角度去分析,前几个月的工业产生利用率表现为前低后高,水平为76.4%,与2018年接近,但是却比2018年四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好一些,产能利用逐渐修复㊂在制造行业中,汽车产业的景气度比较稳定,也有回升的希望㊂其次,站在需求的角度去看,其中外需方面,世界范围内经济有机会探底企稳,收缩的外需逐渐放缓,可利于出口修复,也减少对工业生产企业的制约㊂可是从宏观角度去看,全球的经济增长还不是很快速,因此出口交货值的高度反弹非常困难㊂其中内需方面,专项债务发行的加快㊁基建项目资本下调,可促进本年基建投资的增加,尤其是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可提升房地产的投资韧性,进而支撑工业发展㊂再次,站在库存和盈利的角度分析,从2018年的下半年开始,工业类企业的理论增速比较缓慢,基数走弱,并且本年的PII通缩度有限,才能打开企业利润的空间,让企业经营预期以及生产投入改善㊂1月到9月的时候,工业类企业的产成品的存货增速缓慢㊂10月份的制造业的PMI分项的原材料的库存指数,稍微有一点点降低,产成品的库存指数也有所降低,这是年内的比较低的水平,这就说明企业能够主动地去库存,这样才能逐渐地从被动去库存,转为主动地去库存㊂最后,站在政策角度去看,国家增加重视区块链㊁5G㊁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积极地带领制造业以更高的质量发展,运用减免税费的方式,落实财政政策,以促进企业发展,加大逆周期的政策调节力度,为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支持,对商业环境进行优化,从而促进工业企业经营的改善㊂二㊁服务业需有韧性借助政策的支持,本年服务业发展展现出一定韧性,经济的下行,给服务业带来更大的压力㊂以支撑因素角度分析,消费必须 提质扩容 ,这是本年政策的要点,支持服务消费,落实各种政策,包括就家政服务政策㊁养老政策㊁婴幼儿招照护服务政策等等,激发一些服务消费的潜力,从而推动服务业发展;服务业还体现在交通运输方面,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仓储㊁交通运输㊁租赁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的服务业提供增长的支持点㊂但是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房地产销售变弱,影响后续一些服务行业的发展,还有经济下生,服务的反弹比较困难㊂三㊁投资回落,消费回升,进出口回稳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逐渐增速,有希望慢慢地回升,发挥托底的作用,实现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㊂(一)投资回落在政策的层面去分析,本年的逆周期的调节政策会有加大,在更大的力度上支持基础项目建设投资㊂而财政政策层面也会继续落实,专项债用在基建项目资金上时,可以适当地放宽最低资金的比例要求,用宽松货币政策去刺激基建,从而构成利好㊂就资金的层面进行分析,我国的财政赤字可能会进一步的扩大,支撑着我国预算之内的资金占比㊂另外,也有PSL投放㊁政策性金融债㊁PPP㊁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自筹资金来源的开拓,一定会提高支撑作用㊂还有就是制造业的需求比较弱㊁房地产的融资慢慢收紧,政策支持加强,实际需求加强,在基础建设方面的国内信贷的占比有可能会提升㊂而就需求角度去分析,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的补短板的空间比较充裕,对于一些新型的基础建设,存在很大的潜力,包括产业园区建设㊁民生服务建设㊁生态环保建设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㊁人工智能建设㊁工业互联网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力点㊂在制造业方面,投资表现为增速,或者是前期比较低,而后期有望提高㊂因为受到企业盈利和内外部需求的拖累,对于制造业的投资,有着下行的压力,可是很多因素也支撑着制造业的投资,进而逐渐地触底反弹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终端的需求㊂全球经济触底企稳,可使得外需恢复,而国内的需求也能增加一些贡献㊂㊀㊀㊀(下转第58页)中主要集中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企业人才培养力度的低下,导致管理人才的储备不足㊂同时,企业的人才引进机制还不完善,无法吸引高级的管理会计人才,人才层面的缺乏阻碍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完善㊂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对人才的关注力度,不断培养与吸纳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的储备,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依靠管理会计人才注入活力,同时,还要保障管理人才队伍的层次性㊂企业在引入相关专业人才以后,需要对其开展不同的培训工作,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在考核评价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挑选适当的专业人才㊂(四)加强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重视企业的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看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高瞻远瞩那企业也必将会蓬勃发展㊂首先,企业的领导者应重新认清管理会计在整个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发挥的价值,它是用怎样的思想去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等;其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建设并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结合,让会计所得出的结论㊁决策和建议更有说服性和价值;最后,不断地进行审时度势,根据社会经济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优化企业中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建设㊂(五)提升行业会计人员的核算改革意识为了提高我国传统行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会计人员应该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勇于打破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并且弥补传统模式中的不足㊁不断地优化和发展,积极响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号召,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㊂另外单位管理层也应该大力鼓励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发展,定期对员工们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和综合素养的知识宣讲,提升职业道德意识,同时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法律意识,激励员工以热情饱满的态度来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减少工作中误差的出现,同时也加强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提升会计核算模式效益㊂五㊁结束语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的模式和方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在企业的内部各部门以及各员工之间运用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的理念,重视管理与价值创造思维和观念的树立,并不断优化企业的内部资源,创新财务公司管理以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节约企业的人工成本和多项费用,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㊂参考文献:[1]李向萍.从价值管理视角看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J].财经界,2019(12):198-199.[2]李铮.管理会计应当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J].管理会计研究,2019(6):1.[3]夏秋烨.价值创造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21):174.[4]李锐.业财融合视角的管理会计价值创造路径探析[J].财会学习,2019(31):46-47.[5]余冲.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及其实践[J].企业改革管理,2017(21):116+120.作者简介:李霞,沈阳龙腾时代商贸有限公司㊂(上接第56页)㊀㊀第二,对于盈利㊂PII的下降有一些收窄,逐渐修复了工业企业的利润指标,减小了对于制造业投资方面的拖累㊂第三,对于库存周期㊂目前的企业在库存去化方面,已经接近尾声,很多企业想要主动投资,慢慢地恢复生产,制造业的投资速度也有一些回升㊂第四,去年七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中提出了 稳定制造业投资 至今,逐渐提高了在民营企业㊁制造业风险的贷款支持,并且全面落实减少税费的政策,以发挥出促进的作用㊂第五,在高科技技术的制造业方面,应当要保持积极增势,可以凸显结构性的支撑作用,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㊂为此预见,我国的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的回升,也有一定的增长㊂(二)消费回升对于消费的增长,三个方面的因素促进消费增长㊂首先,促进消费的政策相继出台㊂尤其是服务消费方面,主张 提质扩容 ,在实物消费方面则要 提档升级 ,并提高一些供给数量和质量,促进国内的消费需求释放㊂其次,汽车消费的拖累减弱㊂很多地区已经出台了很多鼓励性的购车政策,并且受到基数效应减弱的影响,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将有所提升,保持上涨趋势㊂最后,物价的上涨,对于农民而言有一定积极意义,可适当增加收入,也就能反作用到消费上,提升消费能力㊂(三)进出口回稳就出口方面分析,从最新的经济预测中看,IMF预计本年确定全球经济仍会增长;我国的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使得出口有韧性㊂而进口方面,因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进口持续疲弱的态势㊂四㊁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充分发挥国内优势,利用各种政策和措施,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㊂作者简介:胡慧华,鄢陵县水利局㊂。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分析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分析今年二季度以来,新老经济体的主要经济指标渐呈起稳回升的态势,金融海啸的冲击正趋式微,全球经济的后危机时代在恐慌中姗姗而来。
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从投资、需求、就业和改革等四个维度对此进行了解析,基本结论为:由于我国经济自身运行的特殊性,真正的化危为机还需要政府对其中的沉疴顽疾进行更有力的治理。
标签: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金融海啸2007年以美国次级房贷为导火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到2008年下半年已蔓延至实体经济,并且造成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影响,有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其影响将不亚于1929—1933年的大萧条,全球性经济危机正式爆发。
经过全球政界、学界、民间团体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从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的各方面指数来看,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起稳反弹的势头已趋明朗,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已成定局。
1 投资:政府抑或民间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政府在经济危机面前放松银根、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资金的流向及由此引发的民间投资乘数应进行更为科学的统筹。
危机时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国际通用的办法,它将政府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最小化。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应当说是恰逢其时。
但是,应当在4万亿投资中适当限制基础设施的比重,尤其是限制地方政府过量的基础设施投资。
从现代经济运行的规律来看,市场虽然存在失灵的风险,但相对于政府而言,仍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手段。
经济危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市场自身的运行出现了问题,此时需要政府大规模的干预是毋庸置疑的。
但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政府有形之手不能长时间弱化和消弭市场的无形之手。
在此次危机应对中,我国政府堪称一枝独秀,各级政府集中一切手段打保8%的攻坚战,并且从数据层面上来看,短期效果还相当不错。
但以后危机时代的大视野来审视的话,许多对策还必须认真谋划,其中的关键就是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结构和比例问题,这关涉到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在蹒跚中嬗变,实现现代化。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
决策者论坛生产力研究No.5.2001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梦奎今后5到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调整经济结构。
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
第三,西部大开发。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经济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将会是一个新的增长期。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可以作出四点判断:一、经济体制发生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中国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由封闭半封闭的国家变为开放的国家。
中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
三、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过去20年,中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在人口增加3亿的情况下,人均GDP翻两番,超过原定20年GDP 翻两番的目标。
市场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已经结束。
四、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温饱有余,富余不足∀这样的状态。
说!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因为现在还有2000多万人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更大数量的人口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没有达到小康。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实现小康和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步伐有前有后,是难以避免的现象。
观察中国经济问题,要注意到!总量∀和!人均∀两个方面。
2000年中国GDP达到89004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七个经济总量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国家,经济总量已经相当可观。
如果按购买力平价,也就是按国际共同价格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还要提前。
但是,现在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
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完成了头两步,并不是走完了现代化全程的三分之二。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与展望(2020年下半年)
已设定目标的省市
(会议时间:1月7日-18日) (目标平均值:6.45左右)
2020年各省/直辖市设定的经济增速目标概况 高于去年目标的省/直辖市 天津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 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
4
1 战略切换期的经济目标: 政策目标与潜在增长率
GDP:潜在增长率(预测值)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注:潜在经济增长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
6
1 战略切换期的经济目标: 政策目标与潜在增长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下半年财政政策的空间基本确定,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 金直达市县基层,提升财政资金的有效性是关键;货币政策仍处于稳杠杆的大周期中,下半年政 策空间储备充足,目前还有两次全面降准机会,但总量型调控政策的实施依然谨慎。
海外主要经济体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冲击:美国骚乱和年底大选、欧洲债务问题、新兴市场国 家的资本外流、地缘政治、疫情第二波爆发的风险等使得今年下半年全球的形势异常复杂,中国 的汇率、外贸、产业链都将经受持续考验,“内稳”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基础。
2023年下半年经济发展展望
2023年下半年经济发展展望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2023 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概述
2.资产变现难度加大,资金获取逐渐困难
3.人才过剩,就业机会不足
4.2023 年下半年经济展望
5.小微企业活力下降,可能导致未来经济潜力被耗尽
正文
2023 年下半年经济发展展望
2023 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资产变现难度加大,资金获取逐渐困难。
疫情结束后,经济并未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好转,实体门店处境不容乐观,市场饱和现象逐渐显现,这也是房地产行业同样面临的问题。
其次,人才过剩,就业机会不足。
随着大学毕业生超过 1080 万,硕士和博士生人数超过本科生,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与几十年前的情况相比,有着巨大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2023 年下半年的经济展望并不乐观。
国内消费的情绪变化不大,整体上还会保持在目前这种相对克制的情况,会按照自然消费规律起伏。
尽管目前已经基本到底了,能节约的消费已经节约的差不多了,所以下降空间不大。
但是,目前没有明显的利好信息,除垄断行业外挣钱还是不容易,居民收入没有提高的预期,所以整体上升的概率不大。
最令人担忧的是,小微企业活力在下降,很可能导致未来经济潜力被耗尽。
在整体市场规模没有扩大甚至下降的条件下,非垄断领域的企业数量一直没有控制反而在增加,导致这些领域竞争加剧,僧多肉少,很多诚
信经营的中小企业家和老板是要亏本的。
长此以往,他们中很多人有可能会彻底垮掉!。
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冲击和挑战。
作为一名在校主修经济的学生,我想就我个人而言发表下我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微薄看法和见解。
近日来关于经济问题引起了全国广大人们群众的关注。
一些我们在电视新闻中随时听到的新名词“蒜你狠”等等似乎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中国通货膨胀的时期已经到来。
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平日里我们会看各类专业的财经类新闻杂志。
我认为,当我们在不断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如何不好,经济如何膨胀时,千万不能忘记从整个经济形势去看待问题,不可以盲目地跟随,应站在公正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经济现象。
近日拜读了郎咸平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的文章也感触颇深。
在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的面前,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说,依然保持了相当好的一个增长势头,尽管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慢的趋势,今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一季度、二季度到三季度,增长有所下滑,比如一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10.6%,二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10.1%,三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是9%,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经济跟全球经济增长一样都在放慢,但是,在全球经济明显放慢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平均或者累计依然保持了接近10%的增长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近来,中国经济似乎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通胀趋势。
最近,一项面向100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接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中国的通胀情况比较严重(占73%)或已经非常严重(占15%左右)。
这折射出当前大家对通胀有着相当普遍的感受和担忧。
该调查同时显示,有不到四成(38%)的人认为,明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遏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
相比之下,该比重明显低于认为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或已经非常严重的比重。
也就是说,尽管大部分都同意通胀已经是个严重问题,但并不主张将抑制通胀放在首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近来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金融问题时采取的政策措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在2008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趋势3篇
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趋势3篇由于疫情,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可能上半年会受到影响,呈现短期的下行格局,但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必将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增长速度中去,而且中国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转型成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其他一些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第一,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将发生较大调整。
价值观偏好将发生很大变化,对安全与秩序的重视程度将提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将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治理模式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
第二,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将更加激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出现,并决定各国的国际竞争地位。
疫情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科技与商业模式竞争将加剧;欧洲担心成为中美所谓的"数字殖民地",将采取更多的反制与自强措施。
第三,大国战略竞争、意识形态竞争、发展模式竞争以及地缘政治竞争将在新的全球形势下加剧。
大国战略竞争将重构世界范围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版图。
以中美竞争为代表的大国战略竞争将加剧;不同地区都将出现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重构的现象,美国影响将进一步下降,地区合作与竞争将表现出新的形式。
全球最大共同基金管理者先锋领航的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认为,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首先来自市场情绪变化,面对疫情,公众是"感到恐惧",还是"充满信心",取决于政府的反应。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__-2025年中国总部经济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分析显示20__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20__年的财政政策,一是要优化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二是以绩效为导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三是可考虑适当提高赤字率,增加债券发行,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生态补短板等。
年中 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年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2023 年已悄然过半,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那么,年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究竟如何呢?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经济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5%,这一数据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政策的有效引导和市场主体的积极努力下,经济运行呈现出诸多积极特点。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是一个显著的亮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人们的出行和消费意愿明显增强。
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性消费快速复苏,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各大旅游景点人头攒动,酒店、餐厅预订火爆,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投资也在持续发力。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如 5G 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制造业投资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体现了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和产业升级的需求。
外贸方面,尽管面临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但中国外贸依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逐步提高,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兴产业表现抢眼。
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销量持续攀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不仅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也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贸易摩擦时有发生,这些都给中国的外贸和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
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经营仍面临较大压力,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下半年下行压力较大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下半年下行压力较大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下半年下行压力较大2022年是关键的一年,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桥梁,连接着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展望。
然而,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我们必须对本年度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2022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并指出下行压力较大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中国经济在2021年快速恢复之后,进入了更加稳定的增长阶段。
然而,全球新冠疫情仍然不断肆虐,国内外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国内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此外,房地产市场过热、投资增长放缓等因素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下行压力包括: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内需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风险等。
首先,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全球贸易摩擦的升级、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复苏速度的不确定等。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汇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进而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内需增长乏力也是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体验,消费结构逐渐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因此,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下行压力。
近年来,为了抑制房价上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等措施。
然而,这些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性影响尚不明确,同时也给整个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最后,金融风险是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潜在挑战。
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以降低金融风险,但金融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投资者对资金的紧张感以及银行贷款压力的增加可能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的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中国商品频遭贸易保护主义打击,出口萎缩;而中国却依靠经济刺激计划和扩大内需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但总体是好的。
下面是职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供大家参考。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
第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增长所推动。
农业现代化不足,增长有限;第三产业还有待发展。
第二,从需求角度来看,出口减少,主要靠内需拉动,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内需还会继续增加。
从今年需求变化情况看,投资增幅提高比较明显,一开局就比较高,1~2月份同比增长16.7%,1~3月份增长15.1%,1~4月份增长16.5%,1~5月份增长17.6%,1~6月份增长17.9%。
第三,从运行过程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和较高经济效益的良好运行态势,表明国民经济继续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就通胀角度而言,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与去年四季度相差不大,去年四季度三个月同比分别上涨1.3%、1.5%、1.2%。
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化。
社会总需求适度增长。
今年以来,社会总需求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保持了适度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需要,但从构成上看,社会总需求呈现出内需增长加快、政府主导明显的两个突出特征。
内需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弱,因而支持了当前经济的增长。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比一季度和去年分别加快2.7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继续保持着去年以来平稳的增长势头。
而外需,由于国际形势不好以及我们出口政策和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出口增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需要指出的是,内需增长的加快,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消费看,都显示出政府主导的特征。
在投资领域,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10.4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改⾰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成就,中国已经从贫困、落后、封闭的国家,迈向正在现代化的⼩康国家。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经济体,国际影响⼒⽇益提升。
改⾰开放来,中国的⾯貌发⽣了根本性变化,世界瞩⽬中国⾮凡的成就,但世界上也有不少⼈对中国的崛起⼼怀嫉妒。
中国的崛起的确正在改变全球的经济格局,所以有⼈会有些不舒服。
但是我想,谁也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合理区间中尽管当前经济运⾏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仍存在下⾏压⼒。
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出⼝压⼒不断增⼤;国内市场需求动⼒依然偏弱,⼯业⽣产者出⼚价格连续多⽉同⽐下降;部分⾏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产经营困难增加;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相关领域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进⼀步加⼤了经济下⾏压⼒和财政⾦融风险。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就业是民⽣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体现。
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年龄⼈⼝总量⼩幅减少,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增强,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员超过 700 万⼈,完成全年⽬标任务的 70%;农村外出务⼯劳动⼒数量同⽐增长 1.8%,增加 307 万⼈。
这与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不下的局⾯形成鲜明对⽐。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今年上半年,主要⾷品供应较为充⾜,消费品市场供求⼤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涨2.3%,各个⽉份基本上是在 1.8% 和2.5% 之间平稳运⾏,远低于全年物价总⽔平调控⽬标。
⽽其他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然较⾼,南⾮、巴西、印度、俄罗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 5% 以上。
居民收⼊稳定增长。
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没有影响居民收⼊的稳定增长。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汪同三教授访谈录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汪同三教授访谈录
贾伟
【期刊名称】《经济师》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 编者按: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特别是某些部门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引发了宏观经济局部出现过热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实施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措施.到目前为止,此次宏观调控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发展,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
【总页数】3页(P6-8)
【作者】贾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经济是否已呈回暖趋势/9%的预测是否偏高——访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汪同三 [J], 常青
2.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
技术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谈陆桥经济发展 [J], 陆乔夫
3.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汪同三教授访谈录 [J], 李铁生
4.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保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
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同三 [J], 萧好
5.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汪同三指出:影响宏观调控“软着陆”的五大因素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最高 到达 6 %一 0 0 7 %的水平 ,00年上半 21 年开始下降 , 而且趋势仍在 向下 。正像投 资增加拉动 G P增长一样 ,投资 回落使 D 其对 G P增 长 的拉 动作 用不 断下 降 , D 导 致经济增速下行 。
有关 , 也与五六月份企业赶在 出 口退 税调
整、 汇改 之 前 抢 出 口 , 以及 国 外 采 购 商 补
费 的 情 况 来 说 , 针 对 不 同人 的不 同情 况 要 来进行消费 , 难一刀切 。 很 从 收 入 结 构 调 整 看 , 入 分 配 改 革 已 收
但是没有达到金融危 机前 的水平 。
在 极 为 复 杂 的 国 内外 经 济 形 势 下 , 上
> )文 / 雪军 金
( ) 一
对
蚕 蒿
题是 欧洲债务危机问题 , 一个重要 的争议 问题是世界经济是否会 “ 二次探 底” 。笔者 认为 , 尽管欧美 债务 问题 十分 突出, 然而 , 从现在的情况看 ,二次探底” “ 可能性不大。
欧 洲 债 务 危 机 有 很 多 方 面 的原 因 ,
成 额 的 同 比增 长 率 在 3 %左 右 ,0 9年 0 20
尽 管 目前 还 没有 看 到 明 显 的 “ 次 探 二
底” 的充分根据 , 欧洲债 务危 机对 国际 但 经济的影 响仍然 不小 , 对我 国出 口市场会
产 生一 些 影 响 。 由 于 时 间 差 等 原 因 , 一 这 影 响将 在 下 半 年 逐 渐 反 映 出 来 。 同时 , 上 半 年 出 口高 速 增 长 , 与 去 年 同期 低 基 数 既
70 5 0亿欧元 的救助机 制 ,以避 免债务危 机 的蔓延 ,但 是政策 的见效 需要一 个过 程 。而且从 目前来看 , 救援计划对于恢复 市场信心并没有起到很大 的作用 , 也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欧元区的制 度性 问题 。 不仅
陈东琪:下半年中国经济可望止跌 推进改革筹备新繁荣期
中 国 的 城 市 化 、 业 化 、 息 化 仍 工 信
在 推 进 之 中 , 在 投 资 空 间 巨 大 。就 业 潜 大 军 中 新 型 劳 动 力 增 加 ,科 技 进 步 加
继 续 衰 退 ,全 球 经 济 陷 入 近 3 O年 来 第 3个 1 周 期 的 下 降 期 , 下 降 和 调 整 0年 时 间会 较 长 。 其 中 , 洲 经 济 衰 退 程 度 欧 比美 国更 深 , 整 时 间 更 长 , 可 能 走 调 有 “ ” 路 线 。 同时 “ 砖 四 国 ” 的 俄 罗 L形 金 中 斯 、 西 、 度 经 济 出 现 “ 长 型 衰 退 ” 巴 印 增 , 阿 拉 伯 国 家 也 陷 入 困境 。
ZHUANJI ASHI AN DI
专
家
视
点
Z U N IS IIN H A J HDA A
陈东琪 : 下半年中国经济可望止跌 推进 改革筹备新繁荣期
中 下9半 望 2上将 继滑下则 国下年年 扭滑 年 续0半可 经, 转而 济趋 0 势
。
上 , 便 没 有 国 际 大 环 境 的恶 化 , 国 即 中 经 济 本 身 也 已经 有 了 调 整 的 需 求 。 进 入 20 0 9年 ,一 个 可 能 的 新 情 况 是 , 于 工资 、 红 、 产 性 收入 减少 , 由 分 财 居 民 实 际 购 买 能 力 减 弱 , 际 消 费需 求 实 增 长 减 速 , 费 增 长 速 度 下 降 , 可 能 消 将 成 为 下 一 阶 段 经 济 继 续 下 行 的 主 要 力 量 。 东 琪 坦 言 ,所 有 的 指 标 都 是 往 下 陈 “ 的 , 上信 心还在恢 复过程 之 中, 加 因此 , 经 济 下 行 的 压 力 ,整 个 市 场 的压 力 , 企
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2013年是中国第四代领导集体上任的第一年,我国的重大经济政策将会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2013年上半年,国内的经济政策环境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2013年下半年可能会逐步出台一些重大的经济政策。
新的经济发展政策将更加强调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而不是过去的“速度和效益”上。
2013年下半年我国发展速度取决于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历史,我国经济GDP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将成为常态。
预计中国明年经济增长会温和反弹, 从今年的7.7%上升至8.1%,复苏的动能主要来自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以及企业再库存。
通胀从现在的状况低水平回升,但总体温和,CPI全年涨幅2.7%,PPI从通缩转为通胀。
名义GDP增速反弹幅度超过实际GDP,有利于企业盈利增长。
于企业盈利增长。
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可观,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就现在情况看,闲置了大量劳动力资源,据网上资料可知,城镇约有2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人口,这就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
目前中国己经具备了庞大的金融资源。
有很多资金聚集在股票市场上空转,但是不能投资到产业领域中来,不能形成真实可见的实物资产,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据网上资料显示,现在85%的产品供大于求,许多企业产能过剩,开工不足,这是一种物力资源浪费。
因此,不论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来看,目前中国都需要想办法调动起这些资源,再来一次快速发展。
所以,要充分发挥潜在的资源。
据网上资料可知,自1997年以来,物价持续下降。
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居民日常消费品,其价格都在一定程度地下降。
当然房地产商品房一类产品除外。
物价下降,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生产过剩,供大于求,但实际上是因为发展不均衡造成的问题,这一问题导致了内需不足。
有钱的人饱和了,不需要购买了,而有的人想买却没有钱。
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趋势3篇
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趋势3篇由于疫情,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可能上半年会受到影响,呈现短期的下行格局,但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必将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增长速度中去,而且中国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转型成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其他一些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第一,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将发生较大调整。
价值观偏好将发生很大变化,对安全与秩序的重视程度将提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将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治理模式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
第二,国际科技创新竞争将更加激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出现,并决定各国的国际竞争地位。
疫情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科技与商业模式竞争将加剧;欧洲担心成为中美所谓的"数字殖民地",将采取更多的反制与自强措施。
第三,大国战略竞争、意识形态竞争、发展模式竞争以及地缘政治竞争将在新的全球形势下加剧。
大国战略竞争将重构世界范围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版图。
以中美竞争为代表的大国战略竞争将加剧;不同地区都将出现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重构的现象,美国影响将进一步下降,地区合作与竞争将表现出新的形式。
全球最大共同基金管理者先锋领航的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认为,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首先来自市场情绪变化,面对疫情,公众是"感到恐惧",还是"充满信心",取决于政府的反应。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总部经济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分析显示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2020年的财政政策,一是要优化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获得感;二是以绩效为导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三是可考虑适当提高赤字率,增加债券发行,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生态补短板等。
解读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
解读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作者:新华来源:《时代中国》2008年第09期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次贷危机影响将向实体经济进一步扩散,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和俄、印、巴等新兴经济体经济都出现不同程度放缓,世界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比2007年增幅回落1.1个和1.5个百分点。
同时,能源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有所加剧。
对于全球经济走势,有的专家认为,本轮全球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抬头将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周期性调整,而有的则认为,经济增长下滑将在今年年底前企稳,全球经济明年会重新回到上升通道。
尽管对全球经济走势的判断仍存在分歧,但全球经济放缓和通胀加剧短期内已成定局,而且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恶化。
从国内看,促使经济增长减速的因素明显增多。
一是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
受国际需求减弱、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外贸出口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降低。
根据美国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含香港)对美出口仅增长1.8%,值得重视。
二是消费实际增长将放缓。
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偏低和价格总水平高位运行,大大削弱了居民消费能力。
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明显降温,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乏力。
三是投资实际增长将减速。
受出口和内需增长回落的影响,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加上银根收紧、股市融资规模缩小、企业利润增长回落等因素使投资资金趋于紧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将减速,估计下半年扣除投资品价格指数后的投资增长在15%左右。
尽管灾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能拉动投资增长,但改变不了投资增长整体趋缓的趋势。
总体看,我国经济在2007年前三季度达到12.2%的增长高峰后,去年四季度已经显现高位回落势头。
今年上半年,经济周期性、趋势性下滑态势更加明显,全年经济增长将继续平稳下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步入下行通道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升高,国民经济从“高增长、低通胀”正向着“高增长、高通胀”甚至“低增长、高通胀”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一、中国经济现状分析1、 GDP增速放缓问题的产生及对经济的影响当前,随着中国 GDP增速的不断下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从2019年下半年至今,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中国经济增长规模明显下降。
GDP增速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压力、部分行业萎靡不振等。
不过,尽管当前经济增长规模放缓,但是中国经济总量和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未改变。
2、消费升级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同时消费升级也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之一。
消费升级的实现,有利于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促进经济向更高层次的转型,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3、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自2018年起,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一度引起了全球经济的波动。
这场贸易战对于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但也使得中国经济及其相关产业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并适应了贸易战的冲击。
为了适应贸易战带来的挑战,我国积极应对,包括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市场化、加大对外投资,尤其是加快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这些措施有望帮助中国经济度过这一难关,并提高其附加值。
4、中国经济中制造业的形势和困境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在现实中,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劳动力成本、环保压力、技术升级等。
此外,当下制造业也面临着结构升级、转型升级的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出台更加积极的政策,加快推动制造业升级,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5、金融领域改革的形势和挑战金融领域是孕育中国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金融危机、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等,成为影响中国金融领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如何通过结构性改革改善其环境,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也成为当前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作者:————————————————————————————————日期:201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目录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2、中印继续引领增长3、经济复苏挑战仍存(二)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2、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3、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4、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6、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7、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8、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10、“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二、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全球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1、全球贸易增长依然缓慢,保护主义阴霾仍在2、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动向,给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3、各国债务风险继续上升(二)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尚显不足2、民间投资依然比较乏力3、金融风险有所显现4、高房价和高库存并存5、南北分化态势显现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改善。
发达经济体总体复苏平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普遍回暖;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和印度继续引领增长。
但全球复苏并不平衡,结构性强劲增长仍未出现,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
(1)美国经济步入复苏轨道,但增速仍差强人意。
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状态,占美国经济比重约七成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长强劲。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今年一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1.4%,高于此前预计的1.2%。
市场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高于首季。
(2)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虽弱于美国,但增速已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水平,为近10年来最佳表现。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9%。
除希腊外,欧元区成员国均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经济正增长。
德国仍是欧元区经济增长最主要引擎。
(3)日本经历了200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
据日本政府统计,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2%,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不过,日本仍未彻底摆脱滞涨阴影,缺乏持续增长基础。
政府债务高企、劳动力短缺、消费低迷等因素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2、中印继续引领增长。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走势继续分化。
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领先增长,俄罗斯和巴西走出衰退,南非保持小幅增长。
(1)按地域来看,亚洲仍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IMF预计,今年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 6.4%。
中国经济增长6.9%,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印度经济增速仅为6.1%,大大低于市场预期。
(2)俄罗斯和巴西经济止退企稳。
IMF预计,由于油价反弹和国内需求增长,2017年俄罗斯经济有望增长1.4%。
巴西国内政治动荡趋缓,今年经济将增长0.2%。
(3)中东和北非地区增速将放缓至 2.6%。
受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增速升至 2.6%。
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有望改变经济负增长局面,实现1.1%的增幅。
3、经济复苏挑战仍存。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下行风险。
世界贸易组织报告显示,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总量继续呈上涨趋势,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单边保护主义倾向增加。
(2)美元持续强势,对新兴市场形成新一轮资本外流压力。
美联储6月中旬如期加息,同时透露将在年内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计划。
今年内美联储还有四次议息会议,年底前是否再度加息以及何时启动“缩表”是两大关键点。
(3)债务风险方面,美国、欧盟、新兴经济体的主权债、企业债及个人债规模都处于高位。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仍不平衡,市场对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的可控水平普遍信心不足。
(二)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GDP同比增长6.9%。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 ,二季度增长6.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 ;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
➢从供给角度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表现为工业部门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从需求侧看,经济增长有投资、出口、消费三大动力,近年来,我国这三大需求处于结构调整之中,总趋势是投资需求、出口需求贡献下降,消费需求贡献上升。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 万吨,比上年增加131万吨,增长0.9% 。
2、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 6.9%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8亿元,同比增长22.7%,比上年同期加快16.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
3、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
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 ,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 1.6 个百分点。
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7%和 60.0%,分别比上月提高0.4和0.8个百分点。
4、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 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02022亿元,增长12.0% ;民间投资170239亿元,增长7.2% ,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7% 。
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房屋新开工面积85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4662万平方米,增长16.1%。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52亿元,增长21.5%。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3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
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577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 1441万平方米。
6、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 ,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
7、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 。
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 ;进口59315亿元,增长25.7%。
进出口相抵,顺差12782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1030 亿元,同比增长10.9% ,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
8、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 ,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
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7%;6月份同比上涨7.3%,环比下降0.4% 。
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同比名义增长8.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3%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 0.3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同比名义增长7.0% 。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同比名义增长7.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87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64万人,增长2.1%。
二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3405元,增长6.3% 。
10、“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上半年,“去产能”方面: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去库存”方面: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
“去杠杆”方面:企业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降成本”方面:企业成本继续降低,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2%,同比减少0.04元。
“补短板”方面:五大任务短板领域得到加强,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投资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二、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全球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延续复苏脚步,但与之相伴的新旧风险仍不容忽视,各主要经济体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首先,全球贸易增长依然缓慢、保护主义阴霾仍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量平均每年只增长3%,大大低于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增速尽管有所加快,但仍不如人意。
贸易大国之中,美国的保护主义倾向最令人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重启北美自贸协定谈判,威胁征收具有惩罚性的“边境税”,公开表示对中国、墨西哥等征收高额关税,禁止进口德国汽车等,多次试图挑战自由贸易原则,引起各国警惕。
特朗普推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可能会给贸易自由化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道路增添波折。
虽然其他主要经济体坚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难以逆转,但是摩擦与冲突加剧可能性上升。
其次,美联储加息及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动向给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
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将不仅给美国自身带来重大影响,也会给其他国家带来溢出效应。
对新兴市场而言,加息与“缩表”造成的美元持续强势不但会对其资产估值形成挤压效应,也会对新兴市场内新一轮资本外流形成不可忽视的压力。
最后,各国债务风险继续上升。
目前,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主权债、企业债及个人债规模都处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