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生血统血与中医五脏关系内涵辨析_尚冰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脾)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

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

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一)脾的解剖形态1.脾的解剖位置: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

2.脾的形态结构: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

在中医文献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医纲总枢》)。

“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总之,从脾的位置、形态看,可知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

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二)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

“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

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

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

心、肺、肝、脾、肾五脏内外辨证

心、肺、肝、脾、肾五脏内外辨证

心、肺、肝、脾、肾五脏内外辨证《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就是说心是人体器官的皇帝,为神的居所,主血脉。

故心病多表现在神志和血脉方面。

《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这句话也成为了皮肤病治疗的核心理论,心属火,很多疮疡、瘙痒都与心脏有关。

可表现为:心悸烦热、口舌糜烂、口干少津、失眠健忘、皮肤灼热、红皮红疹血痂、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

如天疱疮、红斑性狼疮、红皮病、神经性皮炎。

肺主气,主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五行属金。

金性燥,而肺所体现出来的皮肤病多与干燥有关。

肺直接主人体皮毛,可见其与皮肤病的联系。

常有口干咽燥、咳嗽无痰、气喘无力、胸痛咯血、鼻红多脂、皮肤粗糙、干燥脱屑、舌苔薄少津、脉浮细而数。

与肺有关的皮肤病主要是痤疮、酒糟鼻、毛囊炎、毛周角化症、寒冷性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肝在人体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五行属木。

肝的阴血不足,筋失所养可出现手足震颤、皮肤麻木、皮肤紧绷、屈伸不利、皮肤瘙痒,干燥脱屑;肝经湿热能导致身体胸闷肋痛,口苦不欲饮,红斑灼热,糜烂渗液。

常见的皮肤病有带状疱疹、阴囊潮湿、鱼鳞病及皮肤瘙痒症。

脾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在五行属土,具有喜燥恶湿的特性。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所谓脾虚生湿。

脾病证候常表现有:腹胀纳少、消化不良、肢体困重、周身浮肿、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皮下痰核、泄泻便溏、舌淡、苔腻、脉沉细。

主要皮肤病有湿疹、皮肌炎、黏液性水肿、腺性唇炎。

肾藏精,主骨生髓,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本。

肾病多表现为腰膝酸软而通、阳萎遗精、耳聋耳鸣、牙齿松动、发白早脱、面目黧黑、动则喘息、肢凉浮肿、舌淡白、脉沉弱;肾阴虚证者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颊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主要见于一些色素沉着病、黑变病、白发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五脏与皮肤病的联系都不能用密切来形容了,五脏病便是皮肤病,皮肤病便是五脏病,虽然在身体的位置不一样,但是里里外外都是一体,一枯俱枯,一荣俱荣。

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

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

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二、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三、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

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

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四、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

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五、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

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六、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

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

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七、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

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

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八、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

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中医的脏腑理论——五脏的关系

中医的脏腑理论——五脏的关系

中医的脏腑理论——五脏的关系中医的脏腑理论——五脏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腑虽然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中医五脏分:肝、心、脾、肺、肾。

五脏之间的关系如下:①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

心主血,肺主气、朝百脉。

心虽行血,但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配合,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②心与脾。

心主血而行血,脾生血而统血。

心血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

血液的正常运行,除心气的推动外,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③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心肝配合,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和调节,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

④心与肾。

心属火,肾属水。

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行,肾水上济,两者间维持着动态平衡关系,称为水火既济。

⑤肺与脾。

肺主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行水,脾能运化水湿,肺脾配合,才能保证人体气的生成充足,津液代谢正常。

⑥肺与肝。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才能保持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正常。

⑦肺与肾。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肾主水,有气化水液的功能,肺肾相互协调,能保持正常的呼吸,完成水液代谢。

⑧肝与脾。

肝主疏泄,有助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⑨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

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依赖肝血的补充。

⑩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五脏之间这些关系如果失去协调,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变化。

如肺气虚,推动无力,心脉瘀阻,出现胸痛、紫疳。

心肾不交,则出现失眠、心烦。

肝脾不和,出现腹胀、泄泻。

肝肾阴亏,出现头晕、目眩、腰酸、遗精。

脾肾阳虚,出现腹泄、水肿等。

理解中医(20)之五脏——脾

理解中医(20)之五脏——脾

理解中医(20)之五脏——脾中医概念的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脾主肌肉,开窍于口,因此脾与胃、肉、唇、口构成脾系统。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为阴中之至阴。

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也称为“后天之本”。

脾与四时的长夏相对应。

一、脾的解剖形态中医对脾的形态描述有二:一是《医学入门》:“扁似马蹄”,这是指脾。

二是《医纲总枢》:“形如犬舌,状如鸡冠”和《医贯》:“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这是指胰而言。

因此脏象学说的脾做解剖单位相当于现代解剖单位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现代解剖的脾和胰能概括的。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面,在胃的背侧左上方。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脾与胃以膜相连”。

二、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

这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气的气化和升清以及脾阳的温煦作用。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

水谷是水液和食物的统称。

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

“化”是指通过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使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

在转化精微的过程中,胃、小肠都起作用,但必须依赖脾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才能完成把水谷转化为精微。

“运”是指脾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

《类经.脏象类》:“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这个理论对养生、防病治病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果脾气或者脾阳虚,可能会造成腹胀、食欲不振、便溏、消瘦等等。

(2)运化水液。

这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

也叫运化水湿。

脾通过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作用,与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共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

运化水液和运化水谷的过程差不多,只是相关脏腑有些不同。

但脾位于中焦,是三焦水道的枢纽,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那体内会有大量的水湿停留,那么人体就会生湿、生痰饮,甚至产生水肿。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的关系(一)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的关系(一)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的关系(一)脏与腑是表里关系,脏与脏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和制约的关系。

五脏分属五行,而五脏的关系不仅仅是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还表现在各脏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影响。

本文主要从生理功能方面来说明脏腑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帅,气行推动血行,血为气母,血是气的物质基础,气和血的关系就能代表心与肺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中提到肺中宗气的作用是“走息道,行呼吸,贯心脉,行气血”,血没有气的推动就会瘀滞,同时气没有血的运载就会四处涣散。

心血和肺气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气血正常运行。

在病理上,常见有心肺气虚。

肺气虚会导致心血瘀阻,最终心肺气虚;反过来心气虚也会导致心血瘀阻,最终心肺两虚。

主要症状为:咳喘,心悸,面色发白,胸闷气短等。

心与脾心主血,脾主生血统血;脾生化气血充养心脉,同时还能固摄血液不溢出脉外,脾的功能又依赖于心血的滋养和心阳的温煦,心和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上。

在病理上,常见有心脾两虚,心是心血虚,脾是脾气虚。

心血不足会导致脾气虚,反过来脾气虚同样会导致心血不足。

主要症状为:头晕,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腹胀、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

心与肝心主血主神志,肝藏血主疏泄;所以心和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和神志两方面。

肝血充足,肝气舒畅,气血运行才能通畅不瘀滞,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不受影响;同时心血充足,肝贮藏的肝血旺盛,制约着肝阳不至于过亢,发挥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在病理上,常见有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

心血虚会导致肝血虚,肝血虚也会导致心血虚,其原因都是血液亏少,心肝失养;心肝血虚主要症状为:心悸、多梦、眩晕、肢体麻木、月经失常、面色萎黄等。

肝火旺肝失疏泄,导致心火旺,反过来也一样。

心肝火旺主要症状为:心烦易怒、目赤耳鸣、头晕头胀、两胁灼痛、失眠多梦、口苦口臭、口腔溃疡等。

心与肾心与肾的关系体现在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和君相安位三个方面。

水火既济心在上,五行属火,属阳;肾在下,五行属水,属阴。

中医如何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诊断和治疗血液病

中医如何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诊断和治疗血液病

中医如何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诊断和治疗血液病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对于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同样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五脏六腑与血液病的关系。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若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就可能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瘀血等问题。

肝主藏血,具有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

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盛,都可能影响肝的藏血功能,进而引发血液方面的异常。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统摄血液。

脾气虚损时,不仅气血生化不足,还可能导致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症状。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肺气虚弱,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

肾藏精,精能化血。

肾精亏损,可导致血液化生无源。

在诊断血液病时,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综合判断。

望诊方面,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爪甲的颜色。

面色苍白无华,可能是气血不足;面色晦暗或有瘀斑,提示有瘀血内阻。

观察舌头的颜色、形态也能提供重要线索。

舌淡苔白,多为气血虚;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往往是血瘀之象。

闻诊主要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

声音低微、气短懒言,可能是气血虚弱;呼吸急促,也可能与心肺功能失调有关。

问诊则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有无头晕、乏力、心悸、出血等,以及饮食、睡眠、情志等方面的情况。

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也对诊断有帮助。

切诊包括切脉和触摸。

脉象能反映人体的气血盛衰和脏腑功能。

比如,脉细弱多为气血不足;脉弦涩可能是肝郁血瘀。

治疗血液病时,中医根据五脏六腑的盛衰虚实进行调理。

对于心气不足导致的血液运行不畅,常用补心气、活血化瘀的方法。

方剂如养心汤加减,其中人参、黄芪补心气,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肝郁气滞影响肝藏血功能时,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治法。

常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以疏肝解郁、养血活血。

脾气虚损、脾不统血者,治疗以健脾益气、摄血止血为主。

归脾汤是常用方剂,其中白术、黄芪健脾益气,龙眼肉、酸枣仁养血安神,当归、远志补血养心。

人体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何解

人体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何解

人体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何解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人体内脏器官之间,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五脏之间的关系详解!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生: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以助运化.土生金: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金生水: 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道以助肾水.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相克:木克土:肝木条达则疏泄脾的壅滞.火克金:心火温煦有助肺气宣发.土克水:脾运水湿可助防肾水泛滥.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抑肝气过度升发.水克火:肾水滋润以制约心火.相生 + 相克 = 制化五行与情绪变化情况怒伤肝,悲(肺金)胜怒;喜伤心,恐(肾水)胜喜;思伤脾,怒(肝木)胜思;忧伤肺,喜(心火)胜忧;恐伤肾,思(脾土)胜恐。

五行指导脏腑用药方法青色,酸味的药入肝,如山茱萸味酸入肝,补肝.赤色,苦味的药入心,如朱砂色赤入心,镇心安神;黄连味苦入心,泻心火.黄色,甜味的药入脾,如白术色黄味甘,补脾气.白色,辛味的药入肺,如石膏色白味辛,清肺热.黑色,咸味的药入肾,如生地色黑,滋养肾阴.中医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

如:①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②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③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

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血液与五脏生理功能关系及其中医整体观体现

血液与五脏生理功能关系及其中医整体观体现

气候 、地理等的影 响和支配 ,人体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的功能 活动 ,又 归类于 自然 界的阴阳五行 。二是中医认为人体 自身是

经 》云 “ 主身之 血脉” 医学入门・ 腑 》又称 “ 心动 , 心 ;《 脏 人
则血行诸经 ” 。心为血液循行 的动力,脉是血液循 行的通路 , 血在一 的推动下循行 于脉 管之 中。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 了一 个相对独立 的系统 。心主血脉 ,心气维持心的正常搏动 ,全身 的血液 ,依赖心气的推动 ,通过 经脉而输 送到全身,发挥其濡
互 影 响 ,都 不 是 孤 立 的 。这 种 整 体 的、 系统 性 的 哲学 思辨 ,广
泛 体现在 中医对 人体 生理 、病理 、诊断、治疗和养生的认识理 论 及临床实 践。人体 的血液有规律地循行于脉管之 中,滋润 、 营养全身 。血液是五脏 生理活动共 同的物 质基础 ,生命基本物 质 的统一性 ,决定 了机 能活动 的统 一性 [,从五脏协 同配合完 3 】
同 时 , 肾 中 命 门 为 原 气之 所 系 ,十 二 经 之 根 ,生 化 之 源 ,也 是
成血液的生成、运行 、贮藏上,可充分体现和栓释 中医学 的整
体观思想 。
1 中 医整 体 观念 的基 本 内容
古代一些哲 学思想渗 透到中医学中,促使 中医学形成 了同 源 性思维和相互联 系的观 点,构建 了表达人体 自身完整性及人 与 自然 、社 会环 境统 一性的整体观念_。中医整体观念的基本 4 1 内容有 二:一是 “ 天人相应 ”理论 。“ 天人相应 ”是认 人与 自然统一 的整体观 ,也就是 说 自然界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必要 】
个有机的整体 ,脏腑之 间相 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学在 整

对_脾为气血生化之源_生理病理认识初探_尚冰

对_脾为气血生化之源_生理病理认识初探_尚冰

96第15卷 第6期 2013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6 Jun .,2013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历代医家对脾尤为重视。

为深化对脾生血的认识,本文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从古至今的理论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

1 从解剖形态角度,中医对脾的认识古代医学对脏腑功能的描述主要是心主血、肺主气、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肾主水等,其中心、肺、肝、肾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同名器官部分功能相符,而唯独脾则不然。

《素问・太阴阳明论》有“脾与胃以膜相连”。

《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1]”。

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

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

《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中记述为“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出于水,故名珑管。

脾之长短与胃相等,脾中间一管,即是珑管。

”[2]其功能与《难经・四十二难》所说“温五脏”和脾“有散膏半斤”相似。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学者认识到中医藏象之脾应包括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和“胰脏”,[3]故脾主统血、主运化水液、主生血等,就不是简单的现代西医中脾的基本功能所能概括的了。

2 中医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关系的认识2.1 脾为“仓禀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而其则主要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变化过程(气化)而形成的,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内经・脏腑分十二官》认为脾胃互为表里,五行属土,位居中焦,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脾主升清,“为胃行其津液”;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同主水谷之消化、吸收与输布。

说明中焦脾胃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由于脾胃接受水谷,经腐熟消化后,摄取其中的精微,成为血液最根本的物质,通过在心肺中会合的作用,血液的化生才得以完成。

“血”与“五脏”关系阐析

“血”与“五脏”关系阐析

质 ,为人 体 生命 活动基 本 物质 之一 】。血濡 养 五脏六 汁”(汁 为水 谷 中的津 液 部 分 )二 字 告诉 我们 ,脾仅
腑、四肢百骸,血之盈亏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 将水 谷 中津液 部 分 转 化成 血 ,其 血 全 部 成分 并 非 都
明代 医 家 张 景 岳 强调 血对 人 体 的重 要 性 ,于 《景 岳 由脾 所 生 。该认 识 与现 代 医学 理 论 基 本 一致 ,西 医
肝 ,宣 布 于肺 ,施 泄 于 肾 ,而灌 溉 一 身 。”因此 ,系统 为 间接 生 血 ,并 非 直 接 “取 汁”化 血 过 程 ,结 合 现 代
性 阐述 五 脏 与 血之 间 的关 系 ,对 临床 上 血 液 相关 性 医学 可理 解 为 ,脾运 水 谷精 微 (如蛋 白质 )作 为原 材
密切 相 关 ,其 濡养 五 脏亦 生 于 五脏 。《景 岳全 书 ·脏 渗脉外而成水肿l4]。至于 “脾主统血”,《济阴纲目·调
象别 论 》对 血 与五 脏 间的关 系描 述 日 :“血者 水 谷 之 经 门》中云 :“血 生 于 脾 ,故 云 脾 统 血 。”为何 古 人 直
精 也 ,源 源 而 来 ,而 实 生 化 于 脾 ,总 统 于 心 ,藏受 于 接 将 脾生 血 称 为 脾 统 血?笔者 认 为 此 处 脾生 血 应 当
脏 六 腑 之 血 ,全 赖 脾气 统 摄 。”究 其 机 制 ,不 少 现 代 堂类 辨 》日 :“肾为水 脏 ,主藏精而 化血 。”《灵 枢 ·痈
医家望 文生 义将 其 简单 理解 为脾 运 化水 谷而 生血 及 疽 》篇 日 :“中焦 出气 如雾 ,上 注 溪 谷 ,而 渗孙 脉 ,津
全 书 ·血 证 》中日 :“故 凡 为七 窍 之 灵 ,为 四肢 之 用 , 认 为血 液 不 单 由水 构 成 ,且 含 有 血 细胞 、血 浆蛋 白 、

血的生成转化与脾胃肾精各个脏腑的关系

血的生成转化与脾胃肾精各个脏腑的关系

血的生成转化与脾胃肾精各个脏腑的关系第三节血血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精、气、津液相互关系的理论,即是中医学的血学说。

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素问·调经论》强调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

脉起着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血液循脉运行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

如因某种原因,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成瘀血。

若因外伤等原因,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

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变为瘀血。

离经之血及瘀血均失去了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循脉而流于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人体任何部位缺少血液的供养,都能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以及组织结构的损伤,严重的缺血还能危及生命。

二、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

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

(一)化生之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

《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即是说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即所谓“汁”,其中包含化为营气的精专物质和有用的津液,二者进入脉中,变化而成红色的血液。

因此,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由于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因而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因此,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中医养生中的“五行对应脏腑”是怎样的

中医养生中的“五行对应脏腑”是怎样的

中医养生中的“五行对应脏腑”是怎样的中医养生理论源远流长,其中“五行对应脏腑”的观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理论将人体的脏腑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对应,通过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来阐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中医的诊断、治疗和养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一个循环的促进关系;相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构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

在中医养生中,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这种对应关系并非简单的类比,而是反映了脏腑之间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相互影响。

肝属木,主疏泄和藏血。

就像树木的生长需要舒展和通畅一样,肝的疏泄功能能够调节人体的气机,使其舒畅条达。

如果肝气郁结,就如同树木被束缚,会导致情志不畅、胸胁胀痛等问题。

同时,肝藏血,能够调节血量,为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血液支持。

心属火,主血脉和神志。

心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为血液的运行提供动力,使血液能够在脉管中周流不息,滋养全身。

心主神志,与人的精神、思维和意识活动密切相关。

如果心火亢盛,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

脾属土,主运化和统血。

脾如同大地,具有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的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

脾还能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

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倦怠等症状。

肺属金,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肺就像金属的质地一样,清肃而坚韧。

肺主气,通过呼吸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相互协调,维持着肺气的通畅和呼吸道的清洁。

若肺失宣降,可能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肾属水,主藏精、主水和主纳气。

肾是人体的根本,藏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肾主水,能够调节体内水液的代谢平衡。

肾主纳气,有助于维持呼吸的深度和均匀。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来分析血液病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来分析血液病

中医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来分析血液病中医里的五行理论那可是个相当有趣且深奥的东西。

说起五行,大家都知道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家伙在中医里可有着大作用,尤其是在分析血液病的时候。

咱先来讲讲五行和人体五脏的关系。

在中医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这五脏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就说血液病吧,假如一个人总是容易疲劳,面色苍白,去医院一查,发现是贫血。

从五行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就跟脾有关。

脾在五行里属土,脾主运化,负责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然后输送到全身。

如果脾的功能不好,就像土地不够肥沃,种不出好庄稼一样,没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气血,自然就容易贫血啦。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总是头晕乏力,工作也没精神。

经过一番诊断,发现他的脾胃虚弱。

这小伙子平时工作忙,吃饭特别不规律,还总爱吃些生冷油腻的东西。

时间一长,脾胃就受不了了。

我就给他开了一些健脾养胃的中药,还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吃饭,少吃那些伤脾胃的东西。

过了一段时间,他再来复诊的时候,精神状态明显好多了,头晕乏力的症状也减轻了不少。

再比如说,有的人容易出血,比如牙龈出血、鼻出血,这可能就跟心和肝有关。

心主血脉,肝藏血,如果心和肝的功能失调,就像水管和水库出了问题,血就容易乱跑。

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病,从五行的角度看,可能跟肾有关系。

肾属水,是人体的根本。

如果肾的精气不足,就像水源不够充足,没法滋养身体,也会影响到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中医运用五行理论来分析血液病,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是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饮食、起居、情志等各个方面。

就像破案一样,要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找到真正的病因。

总之,中医的五行理论为分析血液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虽然它不像现代医学那样有各种精密的仪器和化验数据,但通过对人体整体的观察和调理,也能帮助很多血液病患者恢复健康。

希望大家能对中医的五行理论多一些了解和信任,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就能为您的健康出一份力呢!。

中医论血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论血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论血与五脏的关系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个方面。

(1)血与心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

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

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

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

《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

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

《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

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晄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

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

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

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

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

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

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中医五行五脏六腑的关系

中医五行五脏六腑的关系

中医五行五脏六腑的关系中医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五脏六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店铺在此整理了中医五行五脏六腑的关系,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医五行五脏六腑的关系介绍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

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

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

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中医五行之五脏季节养生1、春宜升补:春季阳气初生,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向上,内应肝脏,应根据春季的特性,因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生姜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调动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和。

跟我学中医:血的生成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跟我学中医:血的生成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跟我学中医:血的生成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血的生成是在五脏六腑共同作用完成的,非一脏一腑所能。

华陀著《中藏经》在五行基础上,对血的生成从母子关系的联系方面提出了心、肺、脾、肾、肝与血生成的内在联系。

《中藏经·生成》篇说:“心生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属气,气力骨之基;肾应骨,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源。

(I)心与造血:中医认为心是参与造血的。

《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心生血。

”《素问·五脏生成》还指出:“诸血者皆局于心。

”《灵枢·邪客》指出:“营气者,泌其津液,注入于脉,化以为血。

”因“心主身之血脉“,此段经文说明心是能生血的。

《灵抠·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说明精微物质上注肺脉化血过程中需心火资助。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对“心生血”作了明确解释:“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为血,”可见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过程后,其精微物质再通过“心”等造血器官的作用变成血。

(2)脾胃与造血: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心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名医指掌》指出:“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

”《灵枢··邪客》亦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决气》又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这些经文都说明血的生成与脾胃有密切关系。

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血液的生成,出现血虚病证。

(3)肾与造血:营血的生成不仅源于后天脾胃的生化,还须赖肾精为其化生之本。

而精血同源,相互资生转化。

仔主骨,藏精生髓,与血的生成最为密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

”《素问·平人气象论》亦云,“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之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之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之间关系总结,中西医考生速记!心与肺的关系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心与肝的关系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心与肾的关系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心肾相交的机理,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肺与脾的关系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肺与肝的关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肺与肾的关系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肝与牌的关系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

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肝与肾的关系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之称。

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

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脾与肾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肾的关系还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肾与命门的关系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命门与肾关系密切,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

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

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第15卷 第4期 2013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4 Apr .,2013中医学关于人体气血的生成、运行在藏象理论研究有其独特的观点,在指导临床应用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清・沈金鳌则从五脏对血的生化关系作了全面论述,《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曰:“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灌溉一身,以入于脉。

”指出脾的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肺有所布,肾精来源亦足而五脏相安。

1 脾主生血、统血,为五脏之本中医理论认为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之所以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全赖于气的固摄作用。

脾主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因生血而统血。

武之望云:“大抵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

”张景岳亦云:“脾胃气虚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鲜“脾主生血、统血”与中医五脏关系内涵辨析尚冰1,丛培玮2,王蕊芳1,王铎1,许南阳3,史冰洁3(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3.辽宁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摘 要:中医认为五脏从各自角度发挥“生血、统血、藏血”的生理功能,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五脏血液生成、运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中医气血生化角度对中医脾与脏腑间内涵关系作以辨析。

关键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之本;内涵辨析中图分类号:R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04- 0121- 02收稿日期:2012-11-10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05L254)作者简介:尚冰(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文献学、中医藏象学说及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

Connotation of Five Internal Organs Relationship of TCMand“Action of the Spleen on Blood in Formation”SHANG Bing 1,CONG Peiwei 2,WANG Ruifang 1,WANG Duo 1,XU Nanyang 3,SHI Bingjie 3(1. Institite of Chinese Medical Resources,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 Liaoning,China ;2.Teaching Experiment Center,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 , Liaoning,China ;3.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enter,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 , Liaoning,China)Abstract :TCM believes that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play the diffenert actions on blood in formation from their point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the spleen being source of qi and blood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blood gene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The article takes the TCM connot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CM spleen and organs to do discrimination.Key words :the spleen being source of qi and blood ;root of the five-viscera ;analyzing the implications致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J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 ( 9 ):998.[ 2 ] 胡沙.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J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 1 ):37-40.[ 3 ] 刘鸿宇,张海鸿,刘汉明,等.补阳还五汤对脑损伤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J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 ( 2 ):95.[ 4 ] 钱贻崧,关腾,汤旭蓁,等.星形胶质细胞与缺血性脑损伤[ J ] .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 ( 11 ):899.[ 5 ] 熊加祥,许雪青,白云,等.载体介导的SIRNA 抑制B7-H1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 J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 ( 4 ):300.[ 6 ] 王磊,蔡景霞.星形胶质细胞存在L-型钙通道的新证据[ J ] . 动物学研究,2007,28 ( 5 ):485.[ 7 ] 刘鸿宇,张海鸿,刘汉明,等.补阳还五汤对脑损伤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J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 ( 2 ):95-96.[ 8 ] 章汉平,胡超,魏玉玲,等.中药“腰痛定”对体外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 ( 2 ):1-3.[ 9 ]李长生,张志友,杨晓妮,等.首乌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Notch/Delta 信号通路Notch1、Jagged1基因表达的影响[ J ] .中医杂志,2010,51 ( 2 ):248-250.[ 10 ] 刘伟.复健片对MCAO 大鼠脑组织GFAP 表达及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 ( 1 ):49-51.[ 11 ] 何屹,张慧.温胆汤加味方对糖尿病性脑梗死大鼠脑匀浆中NO、NOS 的影响[ J ] .四川中医,2009,27 ( 10 ):18-20.[ 12 ]李荣春,项红兵,孙怡,等.当归注射液对坐骨神经痛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 ( 12 ):10-11,17.[ 13 ]陈艳艳,才丽平,王浩,等.芳香开窍类中药含药脑脊液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4表达的影响[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 ( 12 ):1783-1786.[ 14 ] 董丽萍,韩明,袁芳,等.葛根素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 J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1,17 ( 2 ):141-143.[ 15 ] 陈晓珏,季斌,王燕,等.银杏黄酮对大鼠放射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J ] .江苏医药,2010,36 ( 11 ):1328-1329.[ 16 ]李花,赵子进,潘丁,等.三七总皂苷对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GFAP 相关机制[ J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 ( 10 ):1825-1827.[ 17 ]刘雨,刘颖菊,赵刚.积雪草苷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 ( 5 ):484-488.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5卷红、或紫色,或黑色……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1.1脾与心 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藏神。

在气血生化方面,脾与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心主血,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循环运行;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脉管之外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心气旺盛,使血液在脉中沿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息;脾气充足,则统摄血液不溢于脉外。

二脏共同推动、固摄血液,使血中的营养物质供应全身的需要而相辅相成。

若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可出现脉搏细弱或不整,甚则血行瘀滞,而见舌紫黯、面唇青紫等症状,进而可影响脾之统血功能。

脾气虚衰,无力固摄,血液不仅容易溢出脉外,引起各种出血症,而往往由于血液的过多丢失,从而导致心失所主,心气亦更加不足,二者相互影响。

在生理上,心的主血功能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前提;心主神志的功能,也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

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气健运,气血化源充足,心血充盈才能使心有所主;脾统血,使血液不致溢于脉外,血液才得以正常输布全身,神志活动也就有充足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所主的血液对脾有滋荣作用,使脾能运化气血为后天之本。

同时,心所藏之神也对脾的生理功能有协调和促进作用。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常互为影响。

如果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出现心血不足,而且影响脾的运化导致脾失健运。

反之,如果心血不足,脾失气血之荣滋,健运失司,而表现脾气虚弱;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乏源,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

若脾气不足,统血失司,可致血流脉外,也可导致血液衰少,造成心血不足。

1.2脾与肝 脾主运化,脾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肝主调一身之气机;肝藏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两者共同完成血液的生成与正常循环。

肝血有赖于脾气的资生。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统摄血液不溢于脉外,脾气健旺,则血之化源充足,统血功能正常,则肝血所藏充足,疏泄亦正常;而脾之生血,又赖肝气以疏泄,以促进脾的运化,即脾之生血、统血功能正常,肝才有血可藏,而肝血充足,肝气疏泄正常,又能促进脾之运化,而使气血生化有源。

病理上,脾虚,运化无力,血之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皆可累及于肝,形成肝血不足,临床表现除食少纳呆、体倦便溏、消瘦、失血等脾虚症状外,还兼有眩晕、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爪甲枯槁、筋脉拘挛及妇女月经量少色淡、闭经等症。

1.3脾与肺 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通调水道,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功能在与肺的生理功能方面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宗气的生成。

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一》更为明确描述:“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

”从而说明肺主一身之气,对全身之宗气、营气、卫气及脏腑之气均有主持和调节的作用。

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盖谓吸入之气,虽与胸中不相通,实能隔肺膜透过四分之一以养胸中大气”(《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降汤》),说明肺所吸入之自然界清气与水谷之气相汇聚而生成宗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