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天的时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天的时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一天的24小时以及1小时等于60分钟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能够用钟表读出时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一天24小时的概念和应用。

2.时针和分针的基本认识。

3.钟表读时和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1.时间的抽象概念,特别是对于一些不熟悉数字和时间的学生。

2.时间顺序和时间计算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2.钟表模型或真实的钟表。

3.课堂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用大屏幕或板书向学生展示一副钟表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它的构成和作用。

2.引出本节内容主题:“一天的时间”,先询问学生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让学生自己推测一下。

3.介绍24小时制,每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四个时段,每个时段各有6个小时,共24小时。

板书:24小时制。

Step 2 时间的认知1.引出本课重点概念:“时间是指某一事件或行动在时间轴上的位置,用一天的24小时来表示。

” 让学生重复这个定义。

2.让学生自己画一张时间轴,并在上面标出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四个时段。

然后填写各个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让学生回忆自己一天中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并在时间轴上标出来。

Step 3 时针和分针的认知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表的指针,先让他们根据视觉判断哪一个指针是时针,哪一个是分针。

2.观察钟表的秒针,讲解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让学生进行比较,理解时针与分针的长度比例,即时针为分针的1/12。

Step 4 时刻读写1.大声读出某个时刻,然后让学生手指模拟如何转动指针来表达这个时刻。

2.让学生自己试着读出一些时刻,并指示其他同学指针的转动情况并确认是否正确。

Step 5 常见时间计算1.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日常时间场景,帮助他们理解如何用钟表加减时间。

2.针对某些实际问题,如一项活动持续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钟表计算并解答。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第1课时一天的时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明白24时记时法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爱时刻的良好适应。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明白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

会运算简单的通过时刻。

教学方法:情形教学法、自学法教学预备:钟面模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行,他提早一天差不多买来了车票,翌日9点到西安我听了专门快乐。

翌日我一大早起来,9点往常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专门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如何回事?你们猜猜看。

2、正如同学们所猜,我这位朋友买的是晚上9时到西安,闹了个小误会,那么,一天中怎么说有几个9时?你有方法幸免这种误会吗?3、教师板书:晚上9时上午9时4、师:我明白了,大部分同学差不多上在时刻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刻的方法来区分两个不同的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如何样变成21时的?时刻。

这种方法教一般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一般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探究新知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明白了什么?一天有多少小时?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刻是如何样过去的?三、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2、如何样运算通过时刻?在书上找一找,但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一天的时刻(24时记时法)终止时刻-开始时刻=通过的时刻开始时刻+通过的时刻=终止的时刻“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一天的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天的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天的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天时间的概念,知道一天有24小时,能够正确地计算时间差。

2. 通过观察时钟,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时针、分针、秒针,并学会读取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二、教学内容1. 一天的概念:一天有24小时,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

2. 时间的计算:学会计算时间差,例如:下午3点到晚上6点的时间差是多少?3. 时钟的认识:观察时钟,学会识别时针、分针、秒针,并学会读取时间。

4. 时间管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一天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差,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2.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尤其是时间差的计算,以及时钟的读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时钟、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天的时间,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天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一天有24小时,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

让学生观察时钟,学会识别时针、分针、秒针,并学会读取时间。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差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一天的概念:一天有24小时,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

2. 时间的计算:学会计算时间差,例如:下午3点到晚上6点的时间差是多少?3. 时钟的认识:观察时钟,学会识别时针、分针、秒针,并学会读取时间。

4. 时间管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时间差,例如:上午8点到下午2点的时间差是多少?2. 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时间的准确性,例如:现在是上午10点,时针指向10,分针指向2,是否正确?3. 问答题:让学生回答关于时间的问题,例如:一天有多少小时?分为哪几个时间段?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一天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时间差,并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一天的时间进行简单的学习、锻炼、休息等时间规划;2.能够在时钟上认识出小时、分钟、秒,并能用时钟表达时间;3.能够认识到时间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否分辨不同的时间段,并进行简单时间规划;2.学生能否用时钟表达时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讲述和唱首时间歌曲进行导入,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 认识一天的时间1.学生手持纸制的时钟,根据自己日常的情况,按照能做的事情,进行时间划分并将其绘制在时钟上。

例如:早上6点-8点可以进行晨练或早餐,下午6点-7点可以进行晚自习或晚餐等。

2.让学生看时钟,教师抛出问题:“现在是几点?我将在2个小时后到教室,那会是几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口算,学习算出“时间点之间相隔的时间”的方法。

3. 学习基本的时钟表示法1.用实物示范时钟指针的运动,引出秒、分钟和小时的概念,并在黑板上画出表示秒、分钟和小时的指针。

2.让学生自己在时钟上模仿老师所示的时间,从而学会如何在时钟上表示时间。

3.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读表,让他们互相演示。

4. 巩固练习1.观察、比较、思考:老师编写简短的时间序列,如“6:15出发,7:10到校”,并让学生自己在时钟上表示出来。

2.灵活运用:教师与一位学生模拟:“请问现在是几点?”“7:20,快到下课时间了。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熟练灵活掌握表述时间的方式。

5. 拓展应用1.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时间的属性,如服务业时间紧张、物流时间必须准确等等,从而建立对时间的概念。

2.展示和讲述“世界标准时间”,让他们更好的认识时间的本质和精度。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维度,既引导他们识别时钟的小时、分钟和秒,亦让他们思考时间的内涵和真实性。

此外,教师与各个环节之间也有相互联系,课堂过渡自然、流畅。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希望教师能够进一步在课程编排方面,突出课程价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教案:一天的时间教学内容:1. 认识一天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秒;2. 学会将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如上午、下午、晚上;3. 能够灵活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和描述。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天的时间单位及划分,培养学生的计时能力;3. 通过对一天时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天的时间单位及划分,时间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描述。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一天的时间是如何度过的。

如:小明早上7点半到校,上午上了4节课,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上了3节课,放学时间是5点。

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些时间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一天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秒,并让学生举例说明;2. 讲解一天的时间划分,如上午、下午、晚上,并让学生举例说明;3. 讲解如何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如求一个时间段的总时长。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完成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2. 让学生举例说明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并计算时长。

四、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时间计算和描述。

如:小华下午2点半开始做作业,用了30分钟,然后休息了15分钟,接着又用了20分钟完成作业。

问小华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五、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即时完成)板书一天的时间单位和划分,以及时间计算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回家作业)1. 完成教材第73页的“练一练”;2. 请学生运用一天的时间单位和划分,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并计算时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思考)本节课学生掌握了 day的时间单位和划分,能够进行基本的时间计算和描述。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还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新北师大版《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一天的时间》了解时间的概念和计时方法。

2.学会使用时钟和日历来表示时间。

3.训练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加强他们对时间的敏感度。

教学重点:1.时间的概念和计时方法。

2.用时钟和日历表示时间。

教学难点:1.时间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2.时间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绘制一张时钟和日历的图片。

2.故事《一天的时间》的课文。

3.学生的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拿出一张时钟图片,问学生他们知道时钟是用来做什么的,以及如何看懂时钟上的时间。

教师再拿出一张日历图片,问学生他们知道日历是用来做什么的,以及如何找到今天的日期。

Step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故事《一天的时间》,并向学生展示故事书的封面。

然后教师朗读故事,并图文并茂地展示故事的内容。

Step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问学生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一小时有多少分钟,一分钟有多少秒,以此增加学生对时间的概念理解。

然后,教师提问:“在故事中,小明做了哪些事情?”学生逐一回答,师生进行讨论并总结。

Step 4 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重演故事中的情节。

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需要观察角色的动作和时间的流逝,并用合适的时钟时间来表示。

Step 5 练习与训练(2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和铅笔给学生,让学生完成与故事相关的练习。

练习内容包括:1.选择题:根据图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时间。

2.画画:画出一个整点和一个半点的时钟时间。

3.日历:找到指定日期的月份、星期和日期。

Step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刚才完成的练习,并解答其他学生的问题。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们对时间的概念和观察力的提高,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加深对时间的理解。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回答几个关于故事的问题,并完成指定的练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天的时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天的时间》
-理解一天24小时的时间分配,建立时间观念。
-能够将时间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如时间规划、活动安排等。
举例解释:
-通过动态时钟模型或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转,强调小时、分钟、秒的递进关系。
-通过时间线、时间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一天中时间的分布,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创设生活情境,如上学时间安排、游戏时间分配等,让学生实践应用时间知识。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是否可以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来,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充分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做出调整。例如,我会准备更多的教学工具和实物模型,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增加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直观理解。同时,我也会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好这部分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相信我们能够共同提高,让学生们在时间的海洋中遨游,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时、分钟、秒的基本概念。小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每小时内包含60分钟,每分钟内包含60秒。它们是时间分配和计量的重要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你有一个小时来完成作业,我们如何合理分配这60分钟来完成不同科目的作业。
-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设计一个活动的时间表,学生需要考虑活动时长、休息时间等因素,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时间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天的时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知道时间如何分配的情况?”比如,安排作业时间和玩耍时间。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分配的奥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一天的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个小时有60分钟,可以将一天的时间分成不同的时段;2.理解时间的流逝是有规律的,能够简单描述不同时刻的活动;3.能够使用钟面图表示时间。

二、教学资源1.电子钟或钟表;2.钟面图;3.学生手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本节课要学习的是“一天的时间”。

请问,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学生回答)2.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学生回答)3.老师拿出一个钟表或电子钟,询问学生目前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帮忙指出时间的时针和分针在哪里。

4.老师询问学生是否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需要知道时间的情况,让学生接受时间观察练习的启示,如:上学、吃饭、做作业等。

2. 教学内容1.Div.1:时间的分段1.老师让学生思考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和休息时间,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将一天时间分成不同的部分,如上午、下午、晚上等;2.老师帮助学生列出一份一天的时间表,可用以下格式:时间内容7:00起床7:30吃早餐8:00上学12:00吃午餐13:00下午课堂学习16:30放学回家18:00吃晚餐19:00休息时间(看电视)20:00晚自习(做作业)22:00睡觉2.Div.2:时间的流逝1.老师让学生描述一天中不同时刻自己在做什么,搜集并呈现结果;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整个时钟;学生根据刚才呈现的结果,将不同时间的活动描述填入钟面中,让学生自己拉出时针和分针指向对应时间。

3.Div.3:钟面图1.老师让学生观察钟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面上的数字和指针的关系;2.老师给学生展示钟面图,让学生理解每小时有60分钟的意义,以及指针表示时间的概念;3.老师给学生展示几幅已绘制好的钟面图,让学生用铅笔和尺子画出教师给定的时间。

3. 温故知新1.老师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数字表示时间,诵读数字;2.老师选几个数字随意排列,让学生将它们按顺序排列成时间;3.老师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时间紊乱的问题,如度过快乐和充实的一天,或按时完成作业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年、月、日第2课时一天的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难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与方法:模拟时钟、时钟卡片。

引导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互换算。

2、经历展示、观察发现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70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2、出示挂图并观察,图上有什么。

3、组内交流,说说18:30、19: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

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学具,研究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关系。

三、反馈交流得出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

四、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1、完成课本71页第1题;并与同伴交流。

2、完成课本71页第4题;并与同伴交流。

3、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下列的时刻。

凌晨5时晚上9时上午9时下午4时中午12时晚上12时4、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的时刻。

6时 11时 14时 16时 19时 23时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七、布置作业:完成课本71页练一练2、3题板书设计: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两次(起止)时刻的差=经过的时间教学过反思:时间其实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而且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只不过它一直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出现。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4.使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5.培养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时间推算作息时间、活动安排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24时计时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时间接龙、时间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互动游戏:设计时间接龙、时间猜谜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3.知识讲解与示范:针对重点和难点,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
4.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高。
-差异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5.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时刻的换算和计算,特别是在跨时区的时刻表示和计算上,学生容易产生混淆。
2.解释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普通计时法分为上午和下午,而24时计时法则将一天的时间从0时到23时进行编号。
3.示例:上午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8时,下午3时表示为15时。
4.讲解时刻的表示方法:使用数字和冒号表示,如8:00、15:00等。
5.演示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时钟模型,加深理解。
5.通过时间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钟、理解时间单位小时、分钟和秒,以及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时间的换算和合理安排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换算时间;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换算时间;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时间单位,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时间的重要性,培养时间管理意识;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换算和规划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一天中你们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展示一天的时间安排,让学生认识到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时间换算的练习。

例如:将1小时换算成分钟和秒,或将1分钟换算成秒等。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天的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中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年、月、日等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掌握24时计时法等知识。

“一天的时间”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认一认,说一说”“练一练”三个板块,引导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明确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感受时间的连续性,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还为今后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计时法,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时间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掌握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理解24时计时法的原理,准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灵活运用时间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

制作教学卡片,包括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时刻卡片。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模型。

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如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火车时刻表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24时计时法,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直观演示法通过时钟模型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以及时间的连续性。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教学设计一天的时间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采纳的是一般记时法,对24时记时法不太熟悉,因此通过比照教材70页情境图中淘气在两个“1时〞所呈现的不同的生活状态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时间的计算,因为学生年龄小,学习起来有肯定的困难,所以在讲24时记时法时要注意突出以下几点: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做动作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教学时,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一般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联系。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时钟模型学生打算时钟模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现在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说,用动作告诉老师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得好。

(1)老师先说一个时刻(中午12时),用动作(睡觉)示范一下。

(2)老师报出以下时刻:凌晨3时、早晨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晚上9时。

(学生做各种动作)师:刚刚我们说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作一般记时法。

同学们在用一般记时法表示时刻时,肯定要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限制词。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记时法——24时记时法。

用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了解时间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经历过程,体验感知1.观察情境图,交流所得。

(1)(课件出示教材70页情境图)说说你从这两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生1:第—幅图的1时淘气在睡觉。

生2:第二幅图的1时淘气在上课。

(2)小组商量这两个“1时〞有什么不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第1课时一天的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

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法教学准备:钟面模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经买来了车票,第二天9点到西安我听了很高兴。

第二天我一大早起来,9点以前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很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猜猜看。

2、正如同学们所猜,我这位朋友买的是晚上9时到西安,闹了个小误会,那么,一天中究竟有几个9时?你有办法避免这种误会吗?3、教师板书:晚上9时上午9时4、师:我知道了,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方法来区分两个不同的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怎样变成21时的?时刻。

这种方法教普通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普通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探究新知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一天有多少小时?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间是怎样过去的?【三】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怎样计算经过时间?在书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推荐5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推荐5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一天的时间》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节教材安排了看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儿童作息时间表等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24时记时法及其应用价值。

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作息时间表、公共场合等,一般要用24时记时法,使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简洁明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和12记时法互换的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师:我们已经知道一年有()个月,一个月有()天,一天有()时,那么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你最想干什么?在一天的时间里,你最想做的这些事情打算安排在什么时候呢?(二)小组学习,获取新知1、结合生活经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先根据咱们以往的学习经验,估计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大约在几时能够完成,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做好纪录,填写到汇报单中。

(1)小组学习,师指导巡视。

(2)展示成果,汇总新知。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谈谈有什么想法。

(有的学生发现了,有的没有发现。

)2、了解表示时间的两种不同方法(1)投影出示书本上P73页“看一看”的节目预告单引导学生说说节目预告单上的时间,和相对应时间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时候的时间,后揭示课题。

(板书: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2)学生交流,教师汇总(3)投影出示书本上P73页的“想一想”3、准确计算时间间隔投影出示书本P73页的“填一填”邮政信筒师:好,同学们看这里信箱的取信时间采用的是什么记时法?为什么?你能把它们转化成另一种记时法吗?能算一算取信的间隔时间么?(1)学生交流,师指导巡视。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时间》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感受时间的长短,进一步理解时间单位小时、分钟,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钟表的认识”、“一天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制定时间表”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时间知识,培养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天的时间分配,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钟表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取时间。

2.让学生理解一天的时间分配,了解各个时间段的名称和意义。

3.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时间表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钟表的认识,一天的时间分配,制定时间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天的时间分配,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时间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钟表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一些关于时间分配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钟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钟表,并学会正确读取时间。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一天的时间分配,掌握各个时间段的名称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7.2《一天的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2《一天的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2《一天的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向大家分享我的教案,主题是《一天的时间》。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节。

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的时间,并能够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天的时间是如何划分的,掌握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的时间。

2. 培养学生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24时计时法,以及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

2. 教学重点:掌握一天时间的划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手表、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表,说出一周七天的时间划分。

2. 讲解知识点:在黑板上用粉笔标出一天的时间划分,解释24时计时法。

3. 例题讲解:用电子钟展示一天的时间,让学生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练习,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一天的时间划分,以及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公式。

七、作业设计a. 早上7点b. 下午3点c. 晚上10点2. 答案:a. 7:00b. 15:00c. 22:0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一天时间的划分和24时计时法的使用。

但在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上,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这一知识点,并加强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些重点细节中,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讲解知识点环节和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讲解知识点环节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一天的时间划分以及24时计时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通过在黑板上用粉笔标出一天的时间划分,并解释24时计时法,以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对时间概念的直观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3篇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3篇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3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3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使学生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能够对两种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并能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

教法学法:1、情境教学法。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2、直观教学法。

“百闻不如一见”。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激发学习*,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实践操作法。

学生利用学具钟对钟面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4、合作交流法。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一、链接生活,初步感知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

课始,播放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说说这个节目播出的时刻,学生可能说晚上7时或19时,随机板书在黑板上,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播放“新闻联播”,在屏幕右上角会出现的“19:00”,让学生知道19时就是晚上7时,接着询问学生像19时这样的记时法你知道叫什么记时法吗,知道的学生可以回答是24时记时法(板书),那晚上7时呢,12时记时法(板书),初步感知两种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索中认识、理解24时计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

2.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一天的时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探究一天有几时
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
(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钟表上时针走动的过程,相互交流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生:是走2圈,走1圈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也就是说一天有24小时。

1日=24时
2. 介绍普通计时法
(出示挂钟)说说挂钟上面的时间是多少?
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给予纠正。

8:00
上午8:00
总结:一天中有二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法是普通计时法。

(板书:普通计时法)
3. 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
在公共场所通常用到一种新的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

(板书:24时计时法)
口答:
8时——早上8时
12时——中午12时
20时——晚上8时
总结: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开始计时的。

4.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学生独立完成《书》P73“想一想”
(全班核对)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1. 填一填
教材第73页填一填。

独立做完后,先小组相互交流,再展示汇报。

2. 组内交流,说说教材第74页练一练T1。

全班交流。

3. 画一画
根据教材第74页的作息时间图,独立完成,再集体核对。

(通过淘气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时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精彩,你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吗?如果让你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打分,你准备打多少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