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镇“的来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姓,分布在湖北省松滋市各乡镇(西斋镇居多)和咸宁市咸安区、沙市、枝江、巴东、公安五峰以及湖南的石门、澧县,陕西省白河县双河乡、四川的巫山等地也有少量居住。
过去的《百家姓》中找不到镇氏此姓,只有“康熙字典”镇字条目中载:“唯有湖北松滋有此姓”。据说出了举人镇美锦(松滋第四世祖)以后,才把“镇”字列入《万姓谱》的。镇氏家族在过去由于人少,加上经济贫穷,历代多次迁移等原因,对于家族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一直没有较详细的文字记载,也无家谱可查(松滋和咸宁各自有谱),只是先辈一直在向后辈述说:“我们是女真族,是金人,所以姓金真,即镇姓。镇氏是洪武三年( 1363年)由四川巴县娥眉山大栗树迁来松滋,远祖有谷玺公、谷玉公两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富名强,镇姓家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向全国各地,并有一批有志之士为国家建设工作在各条战线上。但每当涉及到姓名之时,国人无不惊曰“尚有此姓”,殊不知不但镇姓确有,且还有一个族别的问题需要求证(镇姓一直在民族栏中称“汉“,实际应是满族)。国家马上就要执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笔者认为,有必要正本清源,了解镇姓的来源和进行族别的鉴定,将镇姓来源和族别还其本来面目。
女真,古族名,源于唐黑水mò hé族,五代时(10世纪)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后被契丹阿宝机迁于今辽阳市南,称偈苏馆(熟女真)。北宋初,以完颜部为核心迅速发展,北宋末(12世纪),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逐迁居中原,从明朝起又向南迁移,在明代分称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分。明末(17世纪),女真主要部落被努合尔和赤和皇太极统一,成为满族的主要部分。
阿骨打( 1115年)是女真族完颜部的领袖,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金政权,建都金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太宗天河三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是统一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灭兴三年(1234年)在蒙古和宋联合进攻下灭亡。共历十帝,统治一百二十年,故产生金姓。而金是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前提下建立的金政权,由此可见,女真族是金人之祖,金人是女真之后,故派出金真姓,且镇姓就是女真族、金人的后代,其族别应为满族。
“民族辞典”( 197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陈永龄主编)62页的“女真条”上注“女真各部成为满族的主要部分”,该辞典1209页有满人“镇海”条:镇海(1160—1251年),为蒙古汗国大臣,克烈氏,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克烈部与蒙古部分裂后,归依铁木真,任扯儿必,随从统一蒙古各部,有勇略,善骑射。开喜二年(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时,受封百户长,为执掌农业、手工业的重任,受命领所俘汉民万人于鄂尔河流域屯田,建镇海城,并掌洪州诸种工匠事宜。窝阔台汗三年(1231年),受封右丞相,信仰景教,精通畏兀儿文,执掌中书省的畏兀儿文字行文,八年(1239年)分封功臣时,受赐恩州一千户,世食其赋……。由此可见,镇姓人就是镇海南迁后裔。
中国姓氏文化渊源流长,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为告慰先灵,让后
辈有爱国、爱民族、尊重历史的责任心,笔者愿和关心、热心的族人和对民族历史有见解的、对姓氏文化有研究的导师和朋友们共同探讨、求证,以求得到一个真实的“镇”姓和族别!
据说镇姓祖先是草原上的女真人,是金朝人的后代。后来,祖先随成吉思汗迁徙到内地,就把“金朝”的“金”和“女真”的“真”合在一起,成了一个“镇”字。最早在现浙江镇海定居,后又到江西瓦夹街,在之后一次人口大迁徙中来到咸宁,也就是有名的八大姓(是哪八大姓本人记不是很清楚了,但当中就有镇姓)迁徙咸宁,咸宁的很多老人都管江西人叫江西老表。现在"镇"姓以咸宁为聚集地,有四十八门镇,其辈份自十四世至四十五世是:朝其日治、运乃天常、万方咸景、百世永昌、庭傅道德、家维贤良、恢宏先业、锡命钟祥。祠堂在马桥狮子园镇。还有一些镇姓散居在荆州松滋,台湾一带,1990年代修订宗谱时,这些地方的都录入其中,当时宗谱上的人数统计只有8000多人,可见"镇"姓人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