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雨巷_意象的文化解读
学生讨论:《雨巷》中三个重要意象的解读.doc
学生讨论:《雨巷》中三个重要意象的解读1.论题:三个意象《雨巷》中主要有三个意象。
一是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营造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又在暮春时候,寂寥雨的下,走过悠长的小巷,这便平添了一份凄清。
第二个是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都来源于“丁香”两字。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据说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2.论题:油纸伞油纸伞与这古老的江南小巷有着共同的特质:古老。
文中没有更多地描写。
我们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猜测他的用意了。
我认为伞成了作者和外边世界之间的隔网,忧愁却从网的孔里透了过来。
3.论题:关于油纸伞经查找资料可知,在台湾油纸伞有富贵团圆之意,但此诗中油纸伞明显不是上述之意,我认为油纸伞的含义需联系到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据调查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是写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当时他正避居于施蛰存的家乡松江,这一点信息给了我们一点启示,那就是这场雨暗示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油纸伞是当时诗人的避难所施蛰存的家乡松江。
4.论题:巷悠长悠长的古老的小巷,因为古典而动人,因为幽深而沉郁,因为朦胧而凄清。
作者为营造全诗的哀伤的背景,刻画了如此生动的小巷,与蒙蒙细雨,灰暗的天色,古老的遗屋相互融合,使读者不得不迷失于其中,与作者一起承担这无尽的惆怅。
5.论题:雨我认为诗歌中的雨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雨,而是作者为了能够更好的表达他那种忧怨的情感而构思出来的,因为雨通常能够给人一种哀怨的感觉。
浅析《雨巷》的独特意象
浅析《雨巷》的独特意象浅析《雨巷》的独特意象有人把《雨巷》的那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你怎么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浅析《雨巷》的独特意象。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析《雨巷》的独特意象《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作品。
在革命青年不断被屠杀的政治背景下,戴望舒采用了象征性的写作手法,以隐喻、影射等手段塑造出丰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来含蓄地表现其内心的彷徨失落的情绪。
但是作者本人并没有让这种负面情绪蔓延开来,而是集中表达了革命青年对理想、对美的执着追求。
戴望舒由于写出了《雨巷》而被称作“雨巷诗人”。
这首诗的创作受到法国象征派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是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抒情而不是社会生活的写实。
因此,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要从其主题以及象征意义入手。
本诗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在“雨巷”中相逢又离别的寂寥哀怨,以及惆怅不已的朦胧情绪。
众所周知,抒情诗主要是借助意象来体现具体的形象,而《雨巷》将感性、理性以及客观具体的形象结合到了一起,从而刻画了极具内涵的生活画面和景物。
一、雨和巷渲染意象氛围读过《雨巷》后,我们往往都会被诗中那种朦胧的飘忽不定的惆怅哀怨的情感感动。
那么什么让读者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无法自拔呢?这恰恰是因为诗人在诗中独具匠心地创设的独特意象。
这首诗的开篇就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江南的雨总是绵柔的,在这阴沉的天色中,自然而然让人产生伤感的情绪。
而作为最熟悉的雨巷,作者从小到大走的都是这条幽深、静寂的青石板铺成的小路。
绵柔的细雨再加上蒙蒙的雨雾,更让人觉得哀怨惆怅。
绵柔的细雨为这首诗着了艺术底色。
艺术底色就是一种情感符号,诗歌更是一种凝聚了情感精华的符号。
通过情感的注入让诗歌更具有生命的活力,《雨巷》恰恰就利用了这一点。
如,诗中描述的小巷中的那一系列遥不可及的梦幻式邂逅,就是一场被渲染了古典基调的哀怨爱情。
从文学角度讲,《雨巷》的写作风格摆脱了格律诗的拘泥和自由诗的直白,而是让诗歌有了唯美的外形以及朗朗上口的乐感。
妙悟意象雨巷雨巷的意象
妙悟意象雨巷雨巷的意象举三反一,妙“悟”意象安徽六安市叶集中学陈永睿《雨巷》是一篇颇令人费解的诗歌,原因是初进中学的学生对文中特定的原文意象、情感缺乏认知和共鸣,如果照两段式解剖麻雀、细嚼慢咽的话,则耗时多收效低。
怎么办?突然想到韩军老师的“举三反一”说。
韩军老师不主张学生对一篇文章条分缕析、细嚼慢咽而达到简而言之的深、细、透、全,主张大量阅读,甚至可以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其解。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举三反一”强调迁移和领悟,强调积累,迁移和领悟以积累为基础,沉淀为迁移和领悟作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对于《雨巷》的学习,我们也可以从积累和领悟感悟入手。
于是我选择文中的意象作为突破口。
什么是意象?初进高中的大学生并不明晓。
教师便先简述原义: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换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诗情画意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先进行典型示范,再与学生互动,经过“举三”之后,遂“千树万树梨花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通过这样的“举三”,学生很快领悟到一个道理:日、月、花、树、风、雁、蝉等特定的物象,承载了欣赏者的特定情感,于是就构成了特定的意象。
而《雨巷》,最为顾名思义的意象就是丁香。
教师引导学生接着“反一”。
丁香是什么样的意象呢?它究竟承载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导向学生翻到课本的“研讨与练习”,看相关的句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雨巷》意象之解读
教 育 科 Biblioteka 生 旦箜 塑 ) 垫 g u — O . 8 j I I I l d e r
进生产生活发展 的重要工作 。 但实际上 , 在现阶段很 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实 际中, 并没有充分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实际和人 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联系起 来, 或者说联系的不够紧密。比如 , 很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盲 目的讲排 场、 重形式 , 要么就是传达一下上级指令,开大会做一下思想动员 , 至于思想 政治工作是不是有的放矢的结合 了本单位的各项工作 , 结合 了本单位的实际情 况, 都不再考虑范围之内。 党和群众从来都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 紧密联系群众, 关心群众 的生产生活也是党在群众路线开展中的一贯导向。 群众路线要求下的 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 , 思想政治工作 不是空中楼 阁, 不是脱离实际的夸夸其 谈。 其必须联系实际 , 落到实处 , 为生产经营等中, g , T作服务。思想政治工作 的目的在表象上是解决思想 问题 ,但深层次问题依然是要通过解决思想问题 , 贴近实际, 推进各单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此 , 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还需要 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精髓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党的各种方针 、 政策 , 并结合实际情 况群众凝聚力的提升.推进思想工作 、党建工作 、 经济工 作协调发展。 2 、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增强针对性和主动 陛 随着社会的发展 , 职工队伍结构已发生了变化 , 职工的思想方式 、 价值观 念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 为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这一特点 , 有 的放矢 、 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强 化质量 、 安全教育 , 要进行为单位赢得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教育。 主动性就是要善于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 特点和规律 ,能动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 是的原则 , 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_ T作。 要把思想政治T作摆到正确的位置 上, 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冶工作 , 防止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与经 济工作脱节 的现象 , 掌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 3 、坚持群众路线 必须创新方式方法 做好新 时期教 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要分 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 点 、新规律 ,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如精心组织一些谈 I L , 会 、讨论会,甚至辩 论会等。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媒体作用 ,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充分利 用手机和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 , 建立覆盖全体教职工的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网 络。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内容制作成 电子期刊、 手机彩信等及时传播给一线 教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要不断地赋予其新 的内涵 , 要与学校文化紧 密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点 , 通过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 读 书演讲、法制案例 分析等活动 , 寓教于乐 , 使教职工在潜移默化 中接受教育。
《雨巷》中的意象赏析
《雨巷》中的意象赏析
《雨巷》是元好问的一首情诗,其中传递出的深沉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思与追忆。
这篇文章旨在以《雨巷》中的意象赏析为主题,阐释意象本身所表达出来的哀思与惆怅,藉由对这首情诗的细腻而又深入的剖析,来表达品味元好问诗中温暖与芬芳的情感之景。
《雨巷》以“归鸿声断残云碧,万里送行泪洒长安”开篇,诗人描绘了当客人离别时天际彩云的美丽,清晰地描写出离别时天空的景象,他的人物由此形成一种无法言说的凄凉。
可见,诗人之所以写下这首情诗,是想要将自己的凄楚用真情淋漓的文字加以表达,从而来安慰客人们的离别之苦。
诗的下一句为“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这句诗中更加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思,以及对不可避免的离别而产生的苦闷之情。
它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离去所感到的无助与痛楚,他在离别时只有把酒至天,因为诗人无法把客人陪伴在身边,只能求神来安抚自己的心灵。
当诗人想起客人时,便会缅怀起诗中第三句“蓬莱文章岂无限,良宵苦短恰好”。
这句诗强调了友情的深厚,言明即使朋友们不得不暂时离别,但终究会重聚,得到重逢的期望和乐观,也表达了诗人离别中所存在的朦胧期盼。
最后,诗人以“沧海月明珠有泪,桂子飘香两行泪”谐音抒发了诗人内心弥散的惆怅,这句诗把月亮、珠子和桂子,都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对话,表达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而诗的结尾便形容了诗人的眼
泪洒满了桂子,情景温馨、恬静,意味深长,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里深沉的哀思与惆怅。
综上所述,《雨巷》的意象,是元好问借用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与人性融合在一起的手段,来表现出离别之悲凉与惆怅,从而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温暖的情感之景。
雨巷意境赏析
雨巷意境赏析抒情意境《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
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
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
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
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
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
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
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
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
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
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
他译过这一派的诗。
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
现代诗《雨巷》赏析
现代诗《雨巷》赏析现代诗《雨巷》赏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动乱的1927年的夏天。
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雨巷》赏析及拓展阅读,欢迎大家阅读!现代诗《雨巷》赏析篇1一、音乐感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
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小巷、细雨、撑着油纸伞的孤独诗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态──这就是这首诗的开头几句所展示给我们的镜头。
在上述镜头过后,诗中出现了一段诗人的内心独白。
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他希望碰上的)一个虚拟人物。
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
这样一个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经诗人的想象而创造出来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
在诗中,她也象一个现实人物一样活动起来。
诗中所写的雨巷里,本来只有诗人一个人独行;自“丁香姑娘”出现后,就有两个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个姑娘的步态、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纸伞都与诗人一样。
这样一个人的出现,显然使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现在有两个各自孤独的青年男女在活动了,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这是我们想知道的,也正是诗人当时所想知道的。
她终于向诗人走近了,可是,她却没有向诗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诗人投出了一道叹息的目光,然后,像梦一般轻盈而不着痕迹地飘过去了!当她从诗人身边飘过去的时候,诗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脸的凄婉迷茫。
这表情分明透露着:她心里实际上是不愿意与诗人分离的。
雨巷中有哪些意象
写《》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雨巷中各意象的特征:
1.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
2.雨巷:幽深,寂静,朦胧
3.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4.篱墙:哀怨凄凉
《雨巷》的独特意象
戴望舒由于写出了《雨巷》而被称作“雨巷诗人”。
这首诗的创作受到法国象征派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是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抒情而不是社会生活的写实。
因此,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要从其主题以及象征意义入手。
本诗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在“雨巷”中相逢又离别的寂寥哀怨,以及惆怅不已的朦胧情绪。
众所周知,抒情诗主要是借助意象来体现具体的形象,而《雨巷》将感性、理性以及客观具体的形象结合到了一起,从而刻画了极具内涵的生活画面和景物。
《雨巷》的意象分析
雨巷的意象分析引言《雨巷》是一首由现代诗人戴望舒创作的诗歌作品。
该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对《雨巷》的意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雨巷的意象雨巷的意象是整首诗的核心,通过描述雨巷的景象,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阴暗的环境。
以下是对雨巷的几个重要意象的分析:雨雨是整首诗的主要意象之一,它通过雨水的形象传达出孤寂、沉默和冷清的感觉。
雨水从天空中下落,无声无息地滴落在巷子的地面上,强化了雨巷的静谧氛围。
读者可以感受到雨水的柔软和寒冷,以及雨水滴落的声音,进一步加深了诗中传达的孤寂和冷清。
巷巷子是另一个重要的意象,它代表着一个狭窄而隐蔽的空间。
巷子没有人们常常想象的繁忙与喧嚣,而是充满了寂静和遗忘。
它是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地方,给人一种幽闭和孤独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巷子是一个代表着日常生活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却因为雨水的降临而变得冷清与荒凉。
灯灯是诗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它象征着温暖、安全和希望。
在雨巷的黑暗中,灯光是唯一的明亮之处,它照亮了整个巷子,给人们带来一丝温暖的感觉。
灯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生活的希望,也是人们寻求力量和勇气的源泉。
黑暗黑暗是这首诗中隐含的意象之一。
它代表着孤寂、无尽和迷失。
整个雨巷被黑暗所笼罩,人们徘徊在黑暗中,失去了方向和归属感。
黑暗也可以被解释为心灵的阴暗,人们在困境中无法寻找到光明,感到茫然和无助。
意象的传达情感与主题通过这些意象的精细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孤独、迷茫和无助的情感。
雨巷中的寂静和黑暗给读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人们感到一种难以逃离的阴影。
雨巷中的冷清景象,以及对温暖和希望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中冷漠和困难的不满。
整个诗歌中透露出一种对于寻找出路和意义的迫切渴望。
这些意象的整合也构成了诗歌的主题。
《雨巷》通过描述雨巷中的孤独和迷茫,表达了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
诗人与读者共同面对这个世界的困难,在寻找希望和意义的同时,感受到了人类共同的孤独和无助。
《雨巷》名师解读
《雨巷》名师解读《雨巷》名师解读《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巷》名师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读懂三个意象,就能解读整篇《雨巷》哪三个意象呢?油纸伞、雨巷、丁香!油纸伞有古雅、怀旧、朦胧的韵味,不难理解。
雨巷和丁香是《雨巷》中最美的意象。
雨巷,是诗人的一条追求之路;江南人(浙江上海江苏温州绍兴人等)最能深切体味雨巷之美!丁香,常见的花有白和紫色两种,古人在诗词文章中往往是清高、美丽和哀愁的代名词。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即姑娘。
也可以说丁香是高洁、美丽和忧愁的象征。
(2)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今杭州市余杭人。
中国"现代派"主要代表诗人。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7年,《雨巷》是他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代表作之一。
(3)《雨巷》中,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象征愁心。
《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
这样就把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美好理想的化身。
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以及理想幻灭的痛苦。
(4)《雨巷》是一首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所展开的诗,因而诗人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寻梦的凄婉迷离的意境。
(5)诗人所渴望逢着的“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可以说是一种想象中的创造,一种人生理想和希望的象征,也可以说是诗人孤独、苦闷时的一个“心造的幻影”,一个心境的对应物,一个似真似幻的“白日梦”。
(6)比如第四小节中“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这句诗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感受,似乎连眼光也忧郁、惆怅得发出了叹息声。
这样写,不仅造成一种特殊的美感,也写出了忧郁之深。
戴望舒《雨巷》意象赏析
戴望舒《雨巷》意象赏析导语:《雨巷》是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成名作。
《雨巷》之所以成为现代诗歌中的典范之作,独具魅力,主要在于其将现代意识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原型意象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既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沉意蕴,又饱含着现代人的情感情绪,兼具现代性与古典美于一体,但是雨巷的美不是一目了然的美,它美得含蓄,是惆怅永无尽头,愁肠百结。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赏析《雨巷》的意象之美。
《雨巷》意象赏析一关键词:意象;理想;现实;凄美人的一生,要走过极其漫长的道路,路过许许多多迥然不同的风景,或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或凄风苦雨,月落乌啼。
戴望舒的人生,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终于于苦咸的海水中,诞生了最美丽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雨巷》。
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苦难的呼号,现实、梦想,都深藏进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如夜之浑融。
他也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众所周知,《雨巷》是美的。
但是,这美从何而来,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首诗就是一种心情,一个故事,雨巷讲述了在一条狭窄阴沉的雨巷中徘徊着一位独行者,他遇到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中表达感情色彩的词语很多,比如寂寥、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凄婉迷茫、惆怅。
这些表达负面情绪的词怎么会让一首诗歌具有动人心魄的美感?所以说,雨巷的美不是一目了然的美,它美得含蓄,美得忧伤,甚至饱含着矛盾。
本文尝试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雨巷含蓄的,在矛盾的碰撞中绽放的充满中国古典意味的美感。
一、何为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即事物)。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情景,即意境。
黄鹂、白鹭、柳林、青天这些承载着诗人情感的事物,就是意象。
对《雨巷》主题的多元解读
对《雨巷》主题的多元解读
雨巷是一首让人集体回忆的经典歌曲,象征着不曾改变的思念与愿望。
它无可替代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再见”,以及人们对山水景色和远方的深情思念。
歌曲中“再见”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是一种永恒而梦幻的情感。
主歌中“尊卑分明岂是吾乐,再见故乡心意难改”的歌词代表的是人们難以忘怀的分离,强调了淡漠的感情在最美的思念中存在著我们的家园。
在这首歌曲中,“雨巷”这一概念表达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心情,即对失去的思念、对无法拯救的身影,正是这种抽象而厚重的情感,给人带来了深沉而心有灵犀的感动。
歌曲最后,以“空留雨巷为证,尽致离殇晚夕轮。
”来表达人生寂寞空虚的孤独,旋律动人,深刻反映出了失落和孤独之中隐藏的温和之情。
“雨巷”既是一段家乡思念的象征,也是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它嘲笑冷暖,把离愁包裹成一种永恒的美,把思念的声音流淌成一股温暖的涤魂。
歌曲描绘出一段美丽动人的青春故事,一股淡淡的温暖无处不在,令人陶醉,让人勇敢的向前。
歌曲的内容可以有多种解释,如放眼当下,它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当下社会人士在不断追求努力、永不言放弃之余,对于家园深情思念,对于过去美好珍贵的回忆的深情思念。
雨巷作为一首永恒的经典,一直在用它质朴的歌词和恬淡的旋律,把每个人的思念定格在过去,让心灵无限的思绪逃之夭夭,给这个世界带来美丽温暖的氛围和磅礴的力量。
戴望舒《雨巷》意象解析
戴望舒《雨巷》意象解析戴望舒《雨巷》意象解析引言:《》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两篇《雨巷》意象浅析,欢迎大家阅读!《雨巷》意象解析一在中国现代诗坛上里,戴望舒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现代派诗人,其凭借《雨巷》而蜚声20年代现代诗坛。
也正是因为这首诗,他享有“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首诗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新诗单元的第二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也是本单元的难点篇目。
由于诗人象征手法的运用造成意象的模糊性从而导致诗歌主题解读的多元。
作为一首经典的象征诗歌,那么诗歌的主题到底有几种解读呢?诗中主要有“雨巷”和“丁香花”两个意象,这两个意象很美。
从而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
一是雨巷,细雨迷蒙的江南小巷,经历雨水侵袭的青石地板路,颓圮的篱墙,青色的屋瓦,“我”撑着油纸伞,带着惆怅与彷徨追寻“我”渴盼的“丁香姑娘”。
雨巷是潮湿的,是狭窄的,是悠长的。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雨巷不失为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苦苦求索追寻,让人不禁发问,我在苦苦追寻求索什么?二是丁香。
丁香是古典里的常见意象。
因其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极容易凋谢,花色为淡紫色或纯白色,颜色高洁、冷艳,文人墨客往往把它作为哀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
例如唐代诗人的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愁”等中的丁香意象都是愁闷的象征,丁香是愁品的化身,但是,丁香又是高洁、美丽的,在王十朋看来,连傲视严寒的梅花也休能与丁香相媲美,因为丁香独具幽香。
在《雨巷》中诗人将丁香所具有的品质赋予一位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是丁香,丁香即是姑娘。
这个姑娘具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可以象征惆怅、高洁、美丽的事物,让人感到无限的怅惘。
而“丁香姑娘”是解读本诗的一把钥匙,历来见仁见智,备受争议。
《雨巷》中对意像的分析
《雨巷》中对意像的分析《雨巷》中有多少个意像,那些意像又代表着什么?你是否知道?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雨巷》的意像分析。
雨巷中有雨巷、油纸伞、雨、“我”、篱墙、丁香、姑娘等七种意象.1、雨巷.“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这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境生”.2、油纸伞.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种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凭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和幽深、寂静,又朦胧的小巷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3、抒情主人公“我”:独自、冷漠、凄清,怀有希望,又无限惆怅、迷茫.4、雨.可以看成是一种哀曲.5、篱墙.连篱墙都是“颓圮的”,为全诗更多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6、“丁香”.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7、“丁香一样”的姑娘.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雨巷》刻画的是阴冷的绵绵细雨下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象征着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雨巷”里,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分析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多元视角下的《雨巷》教案二:启迪思维与文化理解
《雨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诗歌。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巷场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在多元视角下,这首诗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不同的诠释,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文化理解能力。
一、多元视角下的文学解读在文学解读中,多元视角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维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探究和理解。
在对《雨巷》这首诗歌的解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修辞手法的解读《雨巷》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借代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和深度。
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笼”和“月笼”就是修辞手法的典型运用,通过拟人的手法,将雨夜中的烟雾和月光化为人物,加强了描绘的效果。
2.社会文化的解读《雨巷》所描绘的小巷场景是北京城里的一个片段,诗人通过对小巷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
这个小巷是一个老北京人的记忆,描写了传统的琉璃瓦、红墙黄瓦、乌檀树和闹钟庙等文化符号,反映了诗人对北京城市文化传统的情感认同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3.主题意义的解读《雨巷》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感怀和深深的思念。
作为一首诗歌,它通过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出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常态,人们面对着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助。
而《雨巷》则是一种经典的文学表达方式,自上世纪以来一直被广泛流传和传承。
二、基于多元视角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多元视角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构建途径。
基于多元视角的教学思路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理解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思路和方法的参考。
1.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语言文化素养是指使用语言理解、欣赏和体验文化作品的能力和素质。
在《雨巷》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诗歌中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例如烟笼寒水、乌檀树下、弹琴等语言场景的描绘,以及拟人、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应用等等。
这样一种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2.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文学作品不仅能展现出文化内涵,还与社会科学、艺术、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雨巷》的三重意蕴
《雨巷》的三重意蕴《雨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虽然它并不比李商隐的无题诗迷离朦胧,但人们对其解读仍多有不同。
本文依据美国学者阿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作品层次论,从爱情、社会、人生三个层面来探析该诗的意蕴,从而为解读该类诗歌提供一种方法。
过去,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习惯使用“主题”来概括其意义,实际上,作品的意义要远大于主题,它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审美等内涵的总和,对于诗歌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我们必须换用一个术语来言说,这便是“意蕴”。
所谓“意蕴”,用德国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1)。
黑格尔也认为“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2)《雨巷》这首诗到底有哪些意蕴呢?美国学者阿布拉姆斯将作品、宇宙(世界)、作家、读者四个要素构成某种确定的三角关系。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作品是中心,它同时连接着其它三个要素。
他认为这种三角关系在文学研究上具有某种方法论的意义,因为它提供了文学的分析系统和参照结构,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分析,也可以参照这个系统。
其中作品是分析的中心和依据,但同时,必须联系其它三个要素:其一,作品与作家的联系。
它要求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对作家的创作个性、情采风貌、甚或身世际遇应有所了解。
其二,作品与宇宙世界(即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作者所身处的环境)的联系。
它要求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必须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所认识,对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其三,作品与读者的联系。
它要求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应注重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发挥。
鉴于《雨巷》一诗所描绘的特定意象,为了更透彻地阐明其意蕴,我们还可参照中国意境美学中的作品层次论来加以印证。
中国意境美学中的文学作品本体论呈现为三个层次,即有形(境)、未形(境中意)、无形(境外意),这三个层次呈逐层递进关系。
这一理论是以王夫之“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为基点的。
“有形”之物象(景象、形象)必须经过主体情思,方能染上一种意绪,一种氛围。
《雨巷》中的意象及艺术特点
《雨巷》中的意象及艺术特点《雨巷》中的意象及艺术特点《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一、意象1.油纸伞。
这是一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作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2.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这是一种优美的意境。
小巷的悠长、沧桑、冷清,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
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3.丁香。
丁香花因颜色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容易凋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作者将丁香的外在之形极端淡化,以“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偏正短语,将丁香人化,将姑娘物化,将人抽象化,让意象人化,让“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意象,这个新意象,是一个实在的人――姑娘,但又是一个抽象的意象。
4.姑娘。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
理解“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是本诗的难点。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
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一点的希望也消失了。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雨巷》写作特色及全诗解读
《雨巷》写作特色及全诗解读《雨巷》写作特色及全诗解读引导语:在《雨巷》中,戴望舒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就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
《雨巷》这首诗是法国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手法与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完美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
《雨巷》写作方面的特色1、法国象征主义手法和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完美结合:我们看到:这首诗表面上所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无言地分离的事以及这件事在他们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动。
我们可以相信:诗中所写的事件是以诗人生活中的类似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写的事物是另有象征之意的。
其中的“丁香姑娘”除了可以看作诗人的理想爱人的化身外,完全可以看成是诗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征。
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条现实的江南城市梅雨季节的小巷外,同样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象征(雨巷中的“颓圮的篱墙”则又是爱情失败或理想破灭的一个微观层次的象征)。
至于“雨巷” 中两个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除了可以看作一个真实的爱情事件的再现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追求理想而不得这一精神历程的象征。
而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除了可以看作诗人对于爱情失败的咏叹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理想破灭的悲悼。
在理解了全诗的象征意义之后,我们会发现:这首诗的意义其实要比字面意义丰富地多。
这种字面意义之外另有一层与字面意义具有暗喻关系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这首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由诗人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所造成的。
所谓象征(也即暗喻),即表面上只写喻体(被喻的本体不出现),暗中却又通过喻体指向本体。
由于在象征中本体不出现,因而,接受者对于喻体暗中所指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时有多种理解的,这就造成了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
与科学和理论活动(追求语义的精确性和单义性)不同,在诗歌创作和欣赏活动中,人们往往追求意义的丰富、多样乃至含糊、隐秘,象征手法的运用正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九年第二卷第三期︵总第五期
︶
《雨巷》意象的文化解读
王秀红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阳泉045200)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之一。
诗歌发表后
曾产生过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
的美誉。
《雨巷》所营造的意境美,与诗人在诗中所
创设的几个典型而又独特的意象是分不开的。
诗人大量采用了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
“原型意象”来构造和渲染自己诗歌的意境。
[1]《雨
巷》并没有多少写实的环境描摹,也没有多少浪漫
的感情直露,而是只呈现“油纸伞”、“雨声”、“小
巷”、“我”、“丁香”、“姑娘”等几个意象。
这些意象
分明有着江南的地域文化韵味、深厚的民族文化
意蕴和现代气息。
在这里,我们重点解读“雨巷”、
“油纸伞”、“丁香”、“姑娘”这几个意象。
“雨巷”意象,看似写实,其实隐藏着深厚的民
族文化意蕴。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
北
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
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
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
人相似的感受。
对这些传统物象的眷念,代表了中
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心态。
雨巷的悠长、沧桑、冷清,
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
有雨的南方小巷,
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
江南雨季,细雨飘
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
雨与巷的组合,构成了一
个特有的意象,这是戴望舒的首创,难怪叶圣陶会
称其为“雨巷诗人”。
“雨巷”,较之单独的“雨”或
“巷”,更有情致,更见凄切。
暗示诗人的孤独、寂寞
与痛苦。
油纸伞,是江南雨季的常见之物。
但在这里,
它不仅作为雨具,而且暗示了雨中人的习俗,代表
着江南的文化风情。
在这梅雨季节,油纸伞为诗人遮
了一方天地,也因了油纸伞,诗人又多了一份雨季的
惆怅。
伞外的天空,是心雨的天空。
浅黄油纸伞在雨中
浸润,让细润的心多了一份浅黄的伤痛——
—这是寻
常之物,但又鲜见于传统诗词。
唯戴望舒,将其放置雨
巷的诗人头顶,让油纸伞撑出浓浓的诗意。
“丁香”的地域性虽稍不及“油纸伞”、“雨巷”那
么强,但“丁香”牵动读书人的愁情,牵动民族文化
的血脉。
“油纸伞”、“雨巷”、“丁香”,简洁的描绘已
经渗透出江南文化风情和古典文化韵味。
在这样的
文化背景上,“丁香姑娘”出现了,她是《雨巷》的核
心意象,也是诗人意欲在雨巷中与之相逢的姑娘的
称号,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的意象,在古诗中早已有之,古人常把
“丁香”与“愁”相结。
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容易凋
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是美
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古往今来,咏丁香
的诗句很多: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
各自愁”;南唐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
雨中愁”,陆龟蒙的“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
诞春”,贺铸的“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
……无不是将丁香的惆怅郁结在千千情结中。
戴望舒在《雨巷》中承续了丁香的传统文化内
涵,并将丁香的意蕴更加情绪化,使丁香有了更深
的忧郁。
更为灵慧的是,诗人刻画的是雨中的“丁香
收稿日期:2009-3-5
作者简介:王秀红(1979-),女,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
摘要:《雨巷》所营造的意境美,与诗人在诗中所创设的几个典型而又独特的意象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这些意象本身就带着浓厚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这
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关键词:雨巷;油纸伞;丁香;丁香姑娘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09)03-0084-02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九年第二卷第三期︵总第五期︶
姑娘”,恬淡清幽,更添一分寥落。
诗人将丁香的外在之形极端淡化,以“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偏正短语,将丁香人化,将姑娘物化,将人抽象化,让意象人化,让“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意象,这个新意象,是一个实在的人———
姑娘,但又是一个抽象的意象。
我们在朦胧的巷陌里感受,诗人在雨巷里用心述诗语,描摹其情感流动。
人与物天然相和,物我合一,将细腻的心境与自然的灵动谐和。
这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渴望与其相遇,即使相遇时只是“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只有“太息一般的眼光”。
借着“雨巷”和“丁香姑娘”,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
“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
“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丁香姑娘”终于“飘”来,“她静默地走近”
,但只在眼前一闪,便“静默地远了”,转眼间消失了,她的颜色、芬芳,连同她的“太息一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只留下“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
可见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此时,“我”已经不再对“逢着”丁香姑娘抱什么希望了,只愿“飘过”一个身影,得一点心灵的安慰。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这些意象映照了诗人的内心,抒其性情,渲其郁闷,彰其心志。
诗人身处乱世,时世纷乱,如其他文人一样,不能全面地看清时世的走向,彷徨就不可避免。
江南里巷,是秀丽山水中的沧桑物象,雨中小巷,是流动的沧桑,平常人家的油纸伞,也成了诗人诗情的催化剂,而雨中丁香的弱嫩、飘零、孤寂,是诗人心性的纯美写照。
所以,诗人想象,能在雨巷中遇见“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是风雨中飘零的生命,更是诗人心志的寄托。
诗人将永远地期待,与“丁香一样的姑娘”在雨巷中相逢。
也只有在这样忧郁的雨巷里,诗人才有这样的体悟,才会有这样纯美的诗语。
雨巷灰暗沉重、油纸伞浅黄流动、丁香浅绿时现,这三个意象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朦胧的写意画面,如在眼前,又仿入梦境。
戴望舒自己曾说过:“诗不是某一个官感的享
乐,而是全官感或超官感的东西。
”[2]
通过对法国象
征派诗人果尔蒙作品的分析,戴望舒更加确信诗歌意象直接通向读者那“微细到纤毫的感觉的”神经,有了绝好的意象,诗人“巧妙的笔触”便会变为“绝端的微妙———心灵底微妙与感觉底微妙”。
我们如果从
《雨巷》的意象出发,分析其艺术魅力,又不拘泥于前人的理解,用心与诗人共同感悟这些意象,那么,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J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戴望舒.望舒诗论[J ].现代,1932,2(1).
Cultural Explanation of the Images in "Rain Lane"
WANG Xiu-hong
(Pedagogical Branch ,Yangqua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Yangquan ,Shanxi 045200,China )Abstract :The special and unique images created in "Rain Lane"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on of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Such images as "the oiled paper umbrella","the rain lane","the clove","the girl"themselves have the cultural flavor ,the deep national culture implication of the South region.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images creates the symbolic artistic conception.
Key Words :Rain lane ;oiled paper umbrella ;clove ;clove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