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五十年回顾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一、1.1,1.2桥梁工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在交通运输、军事防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了许多著名的桥梁,如赵州桥、洛阳桥等。
这些桥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也为世界桥梁建设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桥梁工程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开始了桥梁工程建设的探索。
在此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师克服了许多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2.1,2.2,2.3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桥梁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桥梁工程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
由于长期战乱,许多桥梁被毁,基础设施严重损毁。
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桥梁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桥梁建设的投入和管理。
在这一时期,我国桥梁工程师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成功建设了许多重要的桥梁,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这些桥梁的建设,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2 改革开放时期的桥梁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桥梁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桥梁工程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技术,提高建设水平。
他们成功建设了许多世界级的桥梁,如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这些桥梁的建设,不仅展示了我国桥梁工程的强大实力,而且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3 新时代的桥梁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桥梁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桥梁建设的投入,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
我国桥梁工程师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我国桥梁工程师成功建设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桥梁,如青岛胶州湾大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互通立交桥等。
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及其施工新技术
收 稿 日期 :0 20 -9 2 1— 71
作者简介 : 闫
晟 (9 4 , , 理 工程 师 18 .) 男 助
第3 8卷 第 2 6期 20 12年 9月
闫 晟 : 我国桥 梁的发展及 其施工新技术 谈
・ 0 2 9・
图 2 钢 吊箱整体 结构 示意 图及苏通
{ 日厢
i g p ras rn o tl.
Ke r s rh ga hc ve ,A tCAD,tn e ,b mb o t n ai gp r ,c n t c in lf n ,p u gn lt y wo d :o o r p i iws u o t u nl a o- u r ct ot n l a o sr t ot g l g i g p ae u o i
1 桩长 8 ) 9m且桩径 为 15m 和 16m的大直径超 长钢管桩 [ ] 中国桥 梁工程五 十年 回眸 ,0 6年 3月 2 . . 3 20 0日. t :/ e. ht / w n p
a 钢管桩卷制 : 内外螺旋焊接方式 。开平一 整板一切头一 [ ] 徐永煌. . 采用 4 索鞍 无预偏 悬索桥 索塔 纠偏施 工控制技 术[ ] 城 J.
限接 近 于 设 计 理 想 状 态 ( 图 1 。 见 )
第i 阶段塔顶偏位 △ f 测量
第 1 阶段塔顶 偏位 △ 预 测 与塔顶偏位限值 6比较
该时期基本 五代 ) 这 个 :
阶段是我 国桥梁发 展 的鼎 盛时期 , 个时期 经济 贸易迅速 发展 , 这 科学技术 十分发 达 , 桥梁 也 随之有很 大发展 , 赵州 桥 、 桥 、 如 虹 万 安桥 和湘子桥等都是这个时期建造 的桥 梁 , 在桥梁方 面辉煌 的成 就令世界瞩 目; 、 元 明和清是我国桥梁发展 的饱和期 , 该时期并 无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400字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400字中国桥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的桥梁建设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桥梁历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古代,中国古代的桥梁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建造了大量的木桥和石桥。
《史记》中有“初作车舆船舫、后作桥梁”之说,可见古代的桥梁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
而在汉代以后,中国的桥梁建设更加繁荣,漫长岁月的积淀,使中国桥梁建设在当时的世界上有着极高的水平。
特别是在唐宋时期,中国的桥梁建设达到了鼎盛时期,广泛采用多种建筑材料,包括石桥、木桥和悬索桥等,为中国桥梁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始引进新的桥梁建筑技术和材料,如铁路桥、钢桥和混凝土桥等。
在清朝末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桥梁建设技术,如铁路和铁路桥梁、公路和公路桥梁等,进入了近代桥梁建设时代。
现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在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实现了全面的现代化,大量使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等。
同时在桥梁建设管理和桥梁养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桥梁建设体系和桥梁维护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总结起来,中国的桥梁建设历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古代中国桥梁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中国桥梁建设在引进西方技术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发展。
现代中国桥梁建设实现了全面的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的桥梁建设历史,是中国古代的智慧和现代科技的结晶,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中国公路桥梁史
中国公路桥梁史
中国公路桥梁史可追溯至古代的桥梁形式,如梁桥、浮桥等。
然而,中国公路桥梁真正的起点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
以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建设大量的公路桥梁,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个时期的代表工程包括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
2.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公路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重点是对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的建设。
这个时期的代表工程包括杭州湾大桥和上海南浦大桥。
3.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公路桥梁建设进一步加速,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领域。
这个时期的代表工程包括东海大桥和杭州湾第二大桥。
4.21世纪以后: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在积极开展跨国公路桥梁的建设。
这个时期的代表工程包括港珠澳大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
总的来说,中国公路桥梁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公路桥梁建设者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1. 早期的桥梁工程:基础奠定1.1 古代桥梁的智慧说到我国的桥梁工程,咱们得从古代说起,那可是了不起的历史了。
古人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山间河流上修桥了,简直是智慧的结晶。
比如说,古代的赵州桥,您听过吗?它可是公认的“世界桥梁之最古老”的一个。
赵州桥不仅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还真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真是古代工匠的骄傲。
还有,咱们的悬索桥,在古代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像是《清明上河图》里那些桥梁,都是当时的骄傲呢。
1.2 明清时期的进步到了明清时期,桥梁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候,咱们的桥梁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设计也越来越精巧。
那些大气的石拱桥、优雅的木质吊桥,都给咱们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记忆。
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桥梁,不仅为了交通便利,还兼顾了美观,真是“行走的艺术品”呢。
像是北京的琉璃厂桥、上海的黄浦江桥,这些都是当时桥梁技术的经典代表。
再看那些清代的彩绘桥,真是让人觉得古人不仅有智慧,还有大气!2. 现代桥梁的飞跃:技术创新2.1 改革开放后的突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桥梁工程简直是飞速发展了,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咱们的桥梁技术就像开了挂一样,各种创新层出不穷。
看看那长江大桥、雄安新区的跨江大桥,简直是工程界的奇迹。
这些桥梁不光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呢。
像是武汉的长江大桥,那个真是让全国人民都惊叹不已,时至今日依然是交通的重要枢纽。
2.2 世界级的桥梁:走向国际如今的中国桥梁,已经不再只是“家里”的骄傲了,咱们的技术早已走向了世界舞台。
各种世界级的桥梁工程,咱们也有了,像是海南的南渡江大桥,真是把世界瞩目。
这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咱们的工程技术实力,也展示了中国的工程师们那种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精神。
现在,咱们在许多国际项目中都是领头羊,真是让人自豪得不要不要的。
3. 展望未来:桥梁的美好蓝图3.1 智能化桥梁的未来未来的桥梁工程,不再只是单纯的钢筋混凝土了。
中国桥梁五十年回眸
中国桥梁五十年回眸一、引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桥梁占有重要的一页。
中国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都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任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
例如,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五十年(汉宣帝甘壺四年)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的铁索桥,而欧美直到十七世纪尚未岀现铁索桥。
1665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详细描述了建于1629年在贵州境内的一座长约122米的铁索桥。
法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
世界科技史家英国李约瑟博上指岀:这两本书直接启发了西方人建造铁索桥的尝试。
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造就了近代科学技术,也使欧美各国率先进入现代桥梁工业新时代。
不幸的是,中国自十三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朝起,科技就停滞不前,到十七世纪明朝时已开始落后于西方。
淸朝政府又奉行闭关自守的愚昧政策,夜郎自大,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惨败,使中国遭到列强的侵凌,蒙受了百年耻辱。
回顾旧中国的桥梁,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的。
我们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兴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
该桥由他带领一批留学生自行设计和监造,但实际施工仍由丹麦康益洋行承包下部结构和沉箱基础工程,上部结构钢梁则由英商逍门朗公司承包制造和安装。
旧中国的承包商还没有建造大桥的水平, 而政府交通部门也没有大桥施工队伍,只能做一些公路小桥涵的工程。
当时水平最高的中国桥梁工程队伍当推由赵祖康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工务局,他们在解放前已设计建造了几座跨苏州河的钢筋混凝上悬臂梁桥,至今仍发挥作用。
这支队伍也是解放初期我国桥梁建设的重要技术力呈:,后来组建成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新中国诞生后,面对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制裁,向苏联学习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在桥梁工程领域我们也派岀了很多留学生赴苏联学习他们的预应力混凝上和钢桥技术。
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
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在浙江余姚出土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木梁柱结构的建筑,这是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建筑,说明当时的人民已经初步掌握了建造木梁木柱桥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周秦时期:这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创始时期。
西周时期,一些著名的桥梁开始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渐普遍运用,在桥梁建造中也有了铁器件。
两汉时期: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石拱桥,如著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刻石。
东汉时期则出现了造型优美的石拱桥。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事较多,浮桥的架设明显增多,如杜预在河南孟津附近的黄河上架设的河阳浮桥、在今天的南京建造的朱雀大桁等。
隋唐五代时期:这是我国古代桥梁的鼎盛时期。
隋代建造了著名的赵州桥,唐代则兴起了许多著名的桥梁,如卢沟桥等。
宋元时期:宋代在桥梁建造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如福建泉州洛阳桥等。
元代则建造了著名的卢沟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在桥梁建造上更注重桥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如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子、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等。
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技术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和艺术史。
从最早的木梁桥到后来的石桥、拱桥、浮桥等,中国古代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不断推动桥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说起桥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桥梁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它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还承载着国家的发展梦想。
从古至今,我国桥梁工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感受一下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
二、古代桥梁1. 木桥时代在远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铁器,只能用木头搭建桥梁。
那时候的桥梁,大多是横跨河流、峡谷等地形的简单木板桥。
虽然这种木桥结构简单,但它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见证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2. 石拱桥时代随着铁器的出现,人们开始用石头建造桥梁。
石拱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一大创新。
石拱桥的结构稳定,承重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在我国,著名的石拱桥有赵州桥、洛阳桥等。
这些石拱桥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设施,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瑰宝。
三、现代桥梁1. 钢铁巨龙——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钢铁桥梁。
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约1670米,主桥跨度长达16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钢桁梁悬索桥。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交通问题,还为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 世界奇迹——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我国一座跨越伶仃洋的超大型跨海工程。
这座大桥全长约55公里,包括海底隧道、沉管隧道、斜拉桥等多种建筑形式。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展示了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
这座世界奇迹,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枢纽,更是中华民族自信的象征。
四、未来桥梁1. 智能桥梁——雄安新区白洋淀大桥雄安新区白洋淀大桥是一座智能化的桥梁工程。
这座大桥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自动控制等功能。
雄安新区白洋淀大桥的建设,将为雄安新区的交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也将为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中国桥梁的发展史悠久且丰富多彩,从古代的简单木桥和石桥到现代的大跨度钢结构和斜拉桥,中国的桥梁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具体如下:
1. 古代桥梁:中国的桥梁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当时已有“钜桥”的记载。
《诗经》中也有周文王在渭河上架设浮桥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桥梁技术逐渐提高。
隋唐时期,桥梁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石桥和铁索桥。
2. 中世纪桥梁:宋、元、明、清各代,桥梁技术继续发展,特别是石拱桥的建设技术日臻成熟,留下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桥,如赵州桥等。
3. 近现代桥梁:进入近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国开始建造更为先进的桥梁。
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连续钢桁架桥,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 当代桥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982年建成的陕西安康汉江斜腿钢架桥,主跨176米的铁路钢桥,是当时世界同类桥梁跨度较大的。
1991年开工的上海杨浦大桥,主跨602米的结合梁斜拉桥在1994年建成时,居世界斜拉桥跨度之首,是中国大跨度桥梁的又一里程碑。
综上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反映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社会的工程技术成就和文化特色,从最初的简易桥梁到如今的世界级大跨度桥梁,中国的桥梁建设展现了不断创新和突破的精神。
中国桥梁的发展历程
桥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没有人不曾在桥上走过。
究竟桥梁是怎样的一种建筑物呢?中国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说:“桥,水梁也。
”“梁,水桥也”。
可见,桥和梁都是一种修建在水面之上,以供通行的建筑物。
从历史和现状上看,绝大多数桥梁均架设在水面上,只有阁道桥和现代城市的行人天桥和行车天桥,是架设于高楼崇阁之间或通衢大道之上。
从对天生桥的利用到人工造桥,这是一个历史的飞跃过程。
从简单的独木桥到今天的钢铁大桥;从单一的梁桥到浮桥、索桥、拱桥、园林桥、栈道桥、纤道桥等;建桥的材料从以木料为主,到以石料为主,再到以钢铁和钢筋混凝土为主,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国在发展桥梁方面于十四世纪以前处于领先地位,今天,她依然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桥梁大国。
创始期——殷商到西周这一时期从殷商至西周(约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前771年),时间大约1,600年。
此时的桥梁,我们只能从曲阜(春秋时期鲁国故都)等地的考古地点中找到建桥用的石料和夯土层,或从历史文献中找到记载。
此时的桥梁均为木构,且多为浮桥和木梁桥。
这些大小桥梁的出现,为中国以后的桥梁建设累积了丰富的经验。
发展期——战国到秦汉从战国至秦、汉(约公元前475—公元220年),时间大约六七百年。
在此期间,中国已从奴隶社会进入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国家从诸侯割据变为统一,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力量日益雄厚,令桥梁建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公元前三世纪,中国第一座竹索桥在成都市郊出现。
另外也大量修建了阁道桥和栈道桥。
此时,拱券结构开始用于建桥。
公元282年,中国第一座拱桥出现在洛阳城外。
至此,中国桥梁四大类型包括浮桥、梁桥、索桥和拱桥,已经基本形成。
鼎盛期——南北朝到宋朝从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辽、金时期(公元420—1279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此时,中国古桥建筑发展已达到顶峰。
由于拱券结构在建桥工程上的广泛运用,建筑桥梁以木料为主,发展到以石料为主。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400字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400字在秦汉时期,中国的桥梁建设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木桥逐渐被石桥取代。
石桥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耐久性更强,成为古代桥梁建设的主要形式。
自秦汉时期至唐宋时期,中国的桥梁建设经历了一段辉煌的时期,许多著名的石桥如洛阳桥、赵州桥等建成,这些桥梁不仅在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建设工艺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随着元明清时期的发展,中国的桥梁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随之出现了吊桥、拱桥、梁桥等多种形式的桥梁。
在元明清时期,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河流众多,桥梁建设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工程,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许多著名的古桥如赵州桥、锦溪大桥等都是在元明清时期建成的,这些古桥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建筑工艺和文化内涵上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桥梁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世纪末,西方国家的钢筋混凝土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桥梁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材料和工艺。
20世纪初,中国的桥梁建设开始逐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这种新型结构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为中国的桥梁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桥梁建设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
中国陆续建设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型桥梁工程,如长江大桥、京广铁路大桥、港珠澳大桥等,这些桥梁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而且在设计和建筑工艺上也达到了国际水平。
可以说,中国桥梁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古代的木桥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每一个时期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桥梁建设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的桥梁建设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桥梁的发展历程
桥梁的发展历程1. 早期桥梁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最早的桥梁是由树干、岩石和竹子等天然材料构建而成,主要用于跨越河流和深谷。
这些早期桥梁的结构并不稳固,容易被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
2. 石桥的出现在古代,人们开始使用石头、砖块和水泥等材料来建造桥梁。
这种石桥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可以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石桥的建造技术在古罗马和古希腊等文明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桥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文艺复兴时期的桥梁建筑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桥梁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桥梁设计更为精细,结构更加复杂。
著名的桥梁包括佛罗伦萨的圣特里尼塔桥和罗马的圣安杰洛桥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桥梁建筑充分展示了人类对工程学知识和美学的深刻理解。
4. 钢桥和铁路桥梁19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桥梁建设技术的飞速发展。
钢铁的广泛使用使得桥梁可以更高、更长、更坚固。
此时期的著名桥梁包括英国的塞文桥和美国的布鲁克林大桥等。
随着铁路的兴起,铁路桥梁的建设成为重要的工程项目,为各国铁路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5. 悬索桥和斜拉桥的兴起20世纪,悬索桥和斜拉桥成为桥梁建设的新趋势。
悬索桥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杨公堤大桥,进一步提高了桥梁的跨度和承载能力。
斜拉桥则以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为代表,通过斜向的索塔和钢缆实现了更大跨度的跨越。
这些新型桥梁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动了桥梁建设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6. 高速公路和特大桥的建设随着汽车和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桥梁成为现代桥梁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适应高速公路的需求,桥梁开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以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特大桥的建设也成为桥梁建设的新挑战,如中国的港珠澳大桥和美国的金州大桥等。
7. 现代技术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桥梁建设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分析和施工技术等先进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此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开始在桥梁设计和建设中得到重视,例如绿色桥梁的概念逐渐兴起。
中国桥梁发展史
桥梁发展史日期:2010-12-21 来源:中国铁路工程建设网作者:收藏打印[字体大小:大中小] 更多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桥梁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古代桥梁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
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
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
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桥长达183米。
古罗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桥,在公元前 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 4世纪时建起挑出石拱桥(拱腹为台阶式)。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
石桥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
据考证,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拱桥图形。
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公元605~617年,净跨径为37米,首创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
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巧,如建于公元816~819年的宝带桥,全长317米,薄墩扁拱,结构精巧。
罗马时代,欧洲建造拱桥较多,如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间在罗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桥,其中建于公元前62年的法布里西奥石拱桥,桥有2孔,各孔跨径为24.4米。
公元98年西班牙建造了阿尔桥,高达52米。
此外,出现了许多石拱水道桥,如现存于法国的加尔德引水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桥分为3层,最下层为7孔,跨径为16~24米。
罗马时代拱桥多为半圆拱,跨径小于25米,墩很宽,约为拱跨的三分之一,图1[列米尼桥示意图]为罗马时代建造的列米尼桥示意图罗马帝国灭亡后数百年,欧洲桥梁建筑进展不大。
我国桥梁取得的伟大成就
我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桥梁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早已在桥梁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后来的历史原因导致了中国桥梁的发展停滞不前,再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桥梁发展再一次进入高速发展时间.中国目前跨径200米以上的特大跨径连续钢构桥已有50余座;在拱桥方面,中国现代拱桥技术不断进步,建造技术国际领先,石拱、双曲拱、桁架拱、混凝土肋拱与箱拱、钢管混凝土拱和钢拱桥异彩纷呈;在现代索桥,包括斜拉桥和悬索桥方面,中国有数百座索桥遍布大江大河之上。
斜拉桥400米以上跨径的已建成31座。
中国悬索桥则实现了跨径的“三级跳”:从1994年的广东汕头海湾大桥跨径450米,到1997年的广东虎门珠江大桥跨径888米,到1999年建成的江苏江阴长江大桥跨径1385米。
2005年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润扬大桥,主跨1490米。
在跨海长桥方面:2008年建成的36公里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中国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最大跨径分别达到330米、550米、1088米和1490米,分别位居世界同类桥梁跨径的第一、第一、第一和第四位。
2020年前,中国还将新建大中小桥梁20万座。
桥梁建设者将继续修建东中部江河上的通道工程,挥师“西进”建设深沟峡谷、雪域高原的桥梁工程。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中国有名的桥梁.赵州桥——中国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宽9m,拱失高度7.23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开展史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开展到了巅峰时期。
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的桥梁技术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的出现距今仅100多年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建造的。
从钱塘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己设计现代桥梁的历史还缺乏70年;从南京长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历史仅34年。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桥梁的成就才使我们重新无愧于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桥梁建立的伟大复兴时代。
梁桥的新生梁桥作为最简单实用的桥型,在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古代曾被拱桥的光环所湮没,但却是现代桥梁的始作俑者。
现代梁桥技术中,钢板梁桥和钢桁架梁桥出现得最早,以后,混凝土桥梁以其经济性和便于维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开展。
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成为长桥和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
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最大跨径62米,桥长1722米,是中国当时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公路桥。
八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
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跨径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桥还有广东省广州大桥、江门外海桥、惠州东江桥、湖南省常德沅江桥、贵州省思南乌江桥、天津市永定新河华北桥、湖北省宜城汉江桥、宜昌乐天溪桥、江苏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等,其中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的最大跨径到达165米,外海桥的连续长度到达880米。
作为现代梁桥的分支——连续刚构、斜腿刚构等新桥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1年中国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浊漳河桥建成,此桥是邯〔郸〕长〔治〕铁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处,跨越两岸陡峭的浊漳河,主跨到达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钢箱型斜腿刚构桥落成。
这就是位于陕西省安康水电站铁路专用线上的安康汉江桥,主跨达176米,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构铁路桥。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1. 引言:桥梁是城市的“脊梁”说到桥梁,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种横跨江河的大桥。
但你知道吗?在我们国家,这些“铁臂阿童木”似的桥梁可是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呢!桥梁工程不仅是咱们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更是城市发展的“脊梁”。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顺便感受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桥”。
2. 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2.1 古代桥梁:艰难起步,堪称勇敢者的游戏。
古代的桥梁工程,那真是个“闯关”挑战啊。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咱们的祖先就开始动手建桥了。
别看那时候的桥梁材料有限,但他们还是“蛮拼”的,用木头、石头来搭建桥面。
比如说,著名的赵州桥,它的修建技术可是一绝。
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机械设备,全靠工匠们“巧手如簧”的智慧,真的是了不起。
古代的桥梁都是“脚踏实地”的开始,虽然简朴,但耐得住时间的考验。
2.2 近现代桥梁:科学进步,飞跃的时代。
走到近现代,咱们的桥梁工程就进入了一个“开挂”的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钢铁结构的桥梁开始出现。
这时候,国内外的工程师们一齐“开动脑筋”,引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
比如,南京长江大桥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它不仅是当时最宏伟的桥梁之一,还代表了我们国家在桥梁工程上的一大步。
那段时间,可谓是桥梁建设的“黄金时代”啊,桥梁从“单调”变得“多彩”,不仅结实还美观,真的是一举两得。
3. 桥梁工程的成就3.1 现代桥梁:一马平川,成就辉煌到了现代,咱们的桥梁工程可是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大家熟悉的那座座“地标性”大桥,比如港珠澳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这些都是咱们中国智慧的结晶。
港珠澳大桥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桥梁之王”,不仅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还创下了许多世界纪录。
那可是“人间奇迹”的象征,足以让人自豪。
武汉长江大桥也不甘示弱,它的修建不仅推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雄心壮志”。
3.2 持续创新:步步为营,未来可期咱们的桥梁工程可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之中。
关于桥的历史
关于桥的历史1.中国古代的桥(潘洪萱)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早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
公元前三百多年建于陕西省蓝田县蓝峪水上的蓝桥,就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的一个代表。
《诗经〃大雅〃大明》第一次记叙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专供帝王使用的浮桥。
长江、黄河上曾设过近二十座浮桥。
第一座黄河浮桥建于公元前541年临晋关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后子,怕被景公杀害,乘车逃奔晋国途中所建。
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建造的,桥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间的江上。
吊桥首创于我国,吊索由藤索、竹索发展到铁链。
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铁链吊桥,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
拱桥始建于东汉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世界少有。
灞桥、洛阳桥、安平桥、虎渡桥、绍兴八字桥、阴平桥、程阳桥等是木、石梁桥的代表。
西安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
是石柱墩的首创者。
‚闽中桥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别是南宋)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桥的真实写照。
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余座石梁桥,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长桥就有四五座。
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宋绍兴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长约2.5公里,故又名五里桥,用花岗石砌筑,为我国现存最长古桥。
1240年建成的虎渡桥(又名江东桥),它最大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二百余吨,即使在今天要开采、运输、架设这样的石梁,也是十分困难的。
1979年5月,我国有关部门发现现存最古老的石梁桥——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
绍兴八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
程阳桥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梁桥,建于1916年,全长64.4米,分四个桥孔,每孔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桥梁50年回顾摘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桥梁占有重要的一页。
中国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都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
例如,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五十年(汉宣帝甘露四年)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的铁索桥,而欧美直到十七世纪尚未出现铁索桥。
1665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详细描述了建于1629年在贵州境内的一座长约122米的铁索桥。
法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
世界科技史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这两本书直接启发了西方人建造铁索桥的尝试。
关键词:道路桥梁历史一、引言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造就了近代科学技术,也使欧美各国率先进入现代桥梁工业新时代。
不幸的是,中国自十三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朝起,科技就停滞不前,到十七世纪明朝时已开始落后于西方。
清朝政府又奉行闭关自守的愚昧政策,夜郎自大,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惨败,使中国遭到列强的侵凌,蒙受了百年耻辱。
回顾旧中国的桥梁,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的。
我们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兴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
该桥由他带领一批留学生自行设计和监造,但实际施工仍由丹麦康益洋行承包下部结构和沉箱基础工程,上部结构钢梁则由英商道门朗公司承包制造和安装。
旧中国的承包商还没有建造大桥的能力,而政府交通部门也没有大桥施工队伍,只能做一些公路小桥涵的工程。
当时水平最高的中国桥梁工程队伍当推由赵祖康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工务局,他们在解放前已设计建造了几座跨苏州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至今仍发挥作用。
这支队伍也是解放初期我国桥梁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后来组建成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二、向苏联学习,建设跨江大桥新中国诞生后,面对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制裁,向苏联学习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在桥梁工程领域我们也派出了许多留学生赴苏联学习他们的预应力混凝土和钢桥技术。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铁道部筹建了山海关、丰台、宝鸡和株州桥梁厂。
交通部组建了北京的公路规划设计院、西安的第一设计院和武汉的第二设计院以及从事施工的公路一局和二局。
各省的交通厅也都建立起公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队伍。
1952年政府决定建设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
为此专门设立了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全面学习研究苏联在钢桥疲劳、焊接、振动,以及桥梁上下结构设计、制造和施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
中国第一片预应力混凝土也在丰台桥梁厂基地研究试制,并于1956年首先在东陇海线新沂河铁路桥上建成了跨度为23.9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一座20米跨度的京周公路桥也同时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采用了苏联最新的管柱基础技术,管柱有振动打桩机下沉,穿过覆盖,然后钻孔嵌岩,形成一种新型的深水基础。
上部结构钢桁架采用胎具组拼,机器样板钻孔的新技术。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是五十年代中国桥梁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苏友好的结晶,为中国现代桥梁工程技术和第二座南京长江大桥的兴建以及桥梁深水基础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4年建成的南宁邕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按苏联闭口薄壁构件理论设计的主跨55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箱梁桥,具有特别的意义。
五十年代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实现,使中国桥梁界初步具备了高强度钢丝,预应力锚具,管道灌浆,张拉千斤顶等有关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为六十年代建造主跨50米的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构桥——河南五陵卫河桥,主跨124米的广西柳州桥以及主跨144米的福州乌龙江桥创造了条件。
最后还要特别提到按苏联标准图修建的包兰线东岗黄河大桥。
这是一座三孔53米的铁路钢筋混凝土肋拱桥,于1956年建成。
此后,又在1959年建成了主跨88米的太焦线丹河桥。
三、“文革”时代的圬工拱桥1957年的政治运动以后,我国进入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历时二十年,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筑材料的贫乏和资金的不足使中国的交通建设陷入了困境。
少用水泥和钢材的圬工拱桥成为修建大跨度公路桥梁的首选桥型,宝贵的钢材主要用于三线的铁路建设之中。
1959年建成的湖南黄虎港桥,主跨50米,是当时跨度最大的石拱桥,也是首次用苏联夹木板拱架技术施工的拱桥。
采用钢拱架施工的洛阳龙门桥,主跨90米,位于著名的龙门石窟,于1961年建成。
主跨达112.5米的云南长虹桥是在满堂木拱架上用分环、分段、预留空隙等工艺于1961年建成的大跨度石拱桥。
1972年,一座超过世界记录的石拱桥——主跨116米的丰都九溪沟桥在四川建成,使我国的石拱桥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另一种由民间建造的拱桥——双曲拱桥于六十年代诞生于江南水乡无锡县。
由于这种桥梁的施工采用化整为零,预制拱肋和拱波,再组合拼装起来与现浇混凝土拱背层形成拱圈,使桥梁结构比较轻盈,适宜于软土地基上建造,是农村小跨轻载桥梁的合理桥型,为农村地方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左”的形势下,经过“政治”炒作,这种桥型被称为“革命桥”,强行推广于大跨度重载公路干线桥梁。
虽然经过设计人员的不断改进,努力克服双曲拱桥在施工中稳定性不足,断面抗弯性能较弱等缺点,但双曲拱桥的构造和施工特点使它仍然难以适应大跨度和重载以及软土地基条件,在使用若干年后出现了不少病害,影响了桥梁的寿命。
在“文革”年代建造了许多双曲拱桥,其中著名的有:1972年建成的主跨76米长沙湘江桥,1974年建成的主跨116米湖南罗依溪桥,以及早在1968年就建成的中国最大跨度双曲拱桥——河南嵩县前河桥。
在地质较好的地区建造的一些双曲拱桥,至今仍在使用。
为了克服双曲拱桥的弱点,同济大学创造了一种桁架拱桥的新桥型,得到了浙江省、江苏省和河南省同行的支持,先后建成了浙江余杭里仁桥(主跨50米,1971年),江苏苏州觅渡桥(主跨60米,1973年)和河南嵩县桥(9×50米多孔桁架拱桥,1976年)。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亦创建了钢架拱的新桥型,在中、小跨径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都为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作出了贡献。
四、八十年代中国桥梁技术开始崛起1976年,史无前例,同时也是灾难深重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开始复苏。
交通建设作为先行官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特别是率先开放的广东省,成了八十年代初桥梁建设的一块宝地,引来全国许多省市的桥梁工作者投身于那里火热的工地。
六十年代已传入中国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斜拉桥的信息终于在七十年代初于四川、上海和山东同时开始修建实验桥,其中四川云阳汤溪河桥于1975年2月首先建成,是中国第一座主跨为75.84米的斜拉桥。
由于当时国内尚无平行钢丝拉索的产品,该桥采用钢芯缆索制成斜拉索,而另一座主跨54米的上海新五桥则用粗钢筋为拉索。
1980年建成的四川三台涪江桥,主跨已达128米,斜拉索采用24Φ5高强度钢丝组成,外涂沥青后缠包玻璃丝布,待全桥完成后再用三层环氧树脂缠绕三层玻璃丝布防腐,工艺十分繁复,是早期斜拉桥采用的拉索防腐系统。
1982年,上海泖港桥(主跨200米),和山东济南黄河桥(主跨220米)相继建成。
前者也用多层玻璃丝布的拉索防腐工艺,至今仍继续使用,而后者改用铅皮套管压注水泥浆的新防腐工艺,却在15年后被证明防腐已失效而被迫于1997年进行换索。
1987至1988年间建成了多座斜拉桥,如海南西樵桥(L=124.6米),天津永和桥(L=260米),南海九江桥(2×160米),重庆石门桥(200+230米)和广州海印桥(L=175米)。
拉索的防腐系统改用PE管压浆工艺,其中广州海印桥的拉索于1997年发生断索事故,调查表明管道压浆工艺未能保证拉索顶部的饱满,造成拉索锈断,被迫在使用仅12年后全面换索。
唯一例外的是东营黄河桥(L=288米),该桥的拉索采用由日本进口的新一代热挤PE 护套的成品拉索,也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钢塔和钢桥面的斜拉桥。
在上述斜拉桥经验的基础上,上海桥梁界迎来了兴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的机遇。
由于李国豪教授的大力呼吁,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决定自主建设并采用了同济大学推荐的结合梁斜拉桥方案。
上海南浦大桥的胜利建成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它增强了中国桥梁界的信心,促进了九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自主建设大跨度桥梁的高潮。
主跨423米的上海南浦大桥的建设还带动了我国预应力工艺和拉索生产的自主化。
柳州建筑机械总厂在上海同济大学和上海建工集团基础公司的合作下开发了OVM锚具,成为国内预应力锚具的主流,替代了国外VSL公司的产品。
上海浦江缆索厂为南浦大桥研制了新一代的PE热挤护套成品拉索,以后也成为国内斜拉桥拉索的主要供应商。
在斜拉桥迅速发展的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1984年建成了主跨111米的湖北沙洋汉江桥和广东顺德容奇桥(3孔90米),前者用挂蓝悬浇施工,后者则用5000KN浮吊预制组拼而成,开八十年代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先河。
随后,1985年又建成了哈尔滨松花江大桥(7孔90米),1986年又建成了主跨达120米的湖南常德沅水桥。
1988年,广东省同时建成了采用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施工的七孔110米江门外海桥,和主跨达18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番禺洛溪桥。
可以说,这两座桥代表了八十年代我国梁式桥的最高水平。
八十年代,在拱桥方面出现了两种新型的结构——钢管混凝土拱以及无风撑的下承式系杆拱桥。
前者以四川旺苍东河桥(主跨115米,1990年建成),和广东高明桥(2×100米中承式拱,1991年建成)为代表;后者则以芜湖元泽桥(主跨75米,1991年建成)和广东惠州水门大桥(三跨40+60+40米,1991年建成)为代表。
无风撑拱圈的侧向稳定性由吊杆的非保向力效应保证,反映出国际的新潮流。
最后,还应当提到1982年建成的陕西安康汉江斜腿钢架桥,主跨176米的这座铁路钢桥是迄今世界同类桥梁跨度之冠,它代表着全国铁路系统设计、施工、科研单位的集体智慧和水平。
总之,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的桥梁技术在梁桥、拱桥和斜拉桥的全方位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中广州洛溪桥,和上海南浦大桥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起着示范的作用,为九十年代更加辉煌的成就奠定了精神和物质基础。
五、九十年代中国走向世界桥梁强国之列在八十年代所取得的成就鼓舞下,中国桥梁工程界在九十年代开始了向世界先进水平攀登。
1991年开工的上海杨浦大桥是第一次攀登。
主跨602米的结合梁斜拉桥在1994年建成时居世界斜拉桥跨度之首,现名列第三。
它是中国大跨度桥梁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桥梁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