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试卷3及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最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答案第一部分:单选题1.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必须具有[ b ]a.给定元件 b .检测元件c .放大元件d .执行元件2. 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中,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输入,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是[ a ]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惯性环节d .微分环节3. 如果系统不稳定,则系统 [ a ]a.不能工作 b .可以工作,但稳态误差很大c .可以工作,但过渡过程时间很长d .可以正常工作4.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通常采用[ B ]调节器。

a .比例b .比例积分c .比例微分d .比例积分微分5.单位阶跃函数1(t)的拉氏变换式L[1(t)]为[ B ]:a .S b. S 1 c. 21Sd. S 2 6. 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中,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输入,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是[ A ]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惯性环节D .微分环节7.如果系统不稳定,则系统 [ A ]A. 不能工作 B.可以工作,但稳态误差很大C.可以工作,但过渡过程时间很长 D.可以正常工作8. 已知串联校正网络(最小相位环节)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试判断该环节的相位特性是[ A ]:A.相位超前B.相位滞后[ B ]调节器。

A.比例 B.比例积分C.比例微分 D.比例积分微分10. 已知某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判定它是何种环A.相位超前 B. 相位滞后C. 相位滞后-超前D. 相位超前-滞后12. 开环增益K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c ):A .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13. 开环传递函数的积分环节v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A .变好 B. 变坏 C. 不变 D. 不一定14. 已知 f(t)=0.5t+1,其L[f(t)]=( c ):A .S+0.5S 2 B. 0.5S 2 C. S S1212 D. S 21 15.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必须具有( b ):A.给定元件 B .检测元件C .放大元件D .执行元件16.PD 调节器是一种( a )校正装置。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 和 ,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 、 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等方法。

5、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

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Ks T s T s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 A 、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B 、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C 、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D 、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1()6100s G s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261000s s ++= B 、2(6100)(21)0s s s ++++=C 、2610010s s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 平面原点,则 ( ) 。

A 、准确度越高B 、准确度越低C 、响应速度越快D 、响应速度越慢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A 、 100B 、1000C 、20D 、不能确定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A 、闭环零点和极点B 、开环零点C 、闭环极点D 、阶跃响应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控制工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 单选题1. 作为控制系统,一般()。

A. 开环不振荡B. 闭环不振荡C. 开环一定振荡D. 闭环一定振荡正确答案:A2. 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

A. 提高系统的快速性B. 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C. 减少系统的阻尼D. 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正确答案:B3. 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频率ωc=4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4s+1)/(s+1)B. (s+1)/(4s+1)C. (0.1s+1)/(0.625s+1)D. (0.625s+1)/(0.1s+1)正确答案:D4. 利用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时,Z=P-N中的Z表示意义为()。

A. 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左半平面的个数B. 开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C. 闭环传递函数零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D. 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S右半平面的个数正确答案:D5.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Ts+1,它是()。

A. 积分环节B. 微分环节C. 一阶积分环节D. 一阶微分环节正确答案:D6.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s(s+5) ,则系统在r(t)=2t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 10/4B. 5/4C. 4/5D. 0正确答案:A7.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S2(0.1S+1)(5S+4),则系统的开环增益以及型次为()。

A. 25,Ⅱ型B. 100,Ⅱ型C. 100,Ⅰ型D. 25,O型正确答案:A8. 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

A. 一门即与技术科学又与基础科学紧密联系的边缘科学B. 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C. 抓住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所共有的特点D. 对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正确答案:B9. 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A. 反馈回路B. 惯性环节C. 积分环节D. PID调节器正确答案:A10. 下面因素中,与系统稳态误差无关的是()。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自测)试卷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自测)试卷

试题1.第1题单选题误差信号与偏差信号的关系是:A、B、C、D、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0.0批注:2.第2题单选题A、B、C、D、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0.0批注:3.第3题单选题A、1B、0C、D、10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0.0批注:4.第4题单选题A、B、C、D、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0.0批注:5.第5题单选题A、B、C、D、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0.0批注:6.第6题判断题计算干扰引起的稳定误差的基本方法是终值定理。

标准答案:正确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0.0批注:7.第7题判断题根据劳斯稳定性判据,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不等于零,且各项系数的符号都相同时才能判定系统是稳定的。

标准答案:正确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8.第8题判断题系统中的延时环节不属于线性环节,所以不能应用乃奎斯特判据。

标准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9.第9题判断题虽然一阶和二阶系统总是稳定的,但若存在延时环节,系统可能变为不稳定。

标准答案:正确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10.第10题判断题用顺馈的方法进行误差补偿时,补偿的方式可按干扰补偿和按输入补偿。

标准答案:正确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0.0批注:11.第11题判断题标准答案:正确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0.0批注:12.第12题判断题标准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13.第13题判断题控制系统的误差信号就是指偏差信号。

标准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14.第14题判断题控制系统希望的输出量和实际的输出量之差称为误差,其稳态的分量称为稳态误差或称静态误差。

标准答案:正确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15.第15题判断题稳定裕度是衡量一个开环稳定系统稳定程度的指标。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3及详细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3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 和 ,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 、 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 、等方法。

5、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

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Ks T s T s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A 、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B 、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C 、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D 、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1()6100s G s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261000s s ++= B 、 2(6100)(21)0s s s ++++=C 、2610010s s +++=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 平面原点,则 ( ) 。

A 、准确度越高B 、准确度越低C 、响应速度越快D 、响应速度越慢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B 、1000C 、20D 、不能确定 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A 、闭环零点和极点 B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阶跃响应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 课后答案 PPT课件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 课后答案 PPT课件

Y (s) 1
X (s)
k
Pk k
s2
s2 a1s a2
s2
b a1s
a2
Y (s) X (s)
s2
b a1s
a2
s2
(b)
p1
b2 s2
P2
b1 s
L1
a1 s
L2
a2 s2
1 ( a1 s
a2 s2
)
s2
a1s a2 s2
Y (s) 1
X (s)
k
Pk k
b1 s
b2 s2
s 2 a1s a2
s2
b1s b2 a1s
a2
s2
第三章
可得系统的传递函数
1 U o (s) Cs 1 1 U i (s) R 1 RCs 1 4s 1
Cs
Ui
(s)
L[ui
(t)]
1 s
1 s
e 30s
Uo (s)
Ui (s) 4s 1
1 (1 4s 1 s
1 s
T2 (t)
J1Βιβλιοθήκη &&A (t)
D1
&A (t )
T2 (t) k2[A (t) o (t)]
T1(s) k1[i (s) A (s)]
TT12((ss))
T2 (s) J1s
k2[ A (s)
2 A (s) o (s)]
D1s
A
(s)
T2 (t) J2 &&o (t) D2 &o (t)
X i2 (s) 1 G1G2 G4 G1G4G5H1H2 G1G2G4
Xo2(s)
G4G5G6 (1 G1G2 )

控制工程基础考卷带答案复习资料

控制工程基础考卷带答案复习资料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控制系统的基本目的是?A. 提高系统精度B. 增强系统稳定性C. 改善系统性能D. 所有上述A. 稳定性B. 静态误差C. 响应时间D. 系统效率3.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A. 积分B. 比例C. 微分D. 偏差4.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在于?A. 开环控制系统有反馈B. 闭环控制系统无输入C. 开环控制系统无反馈D. 闭环控制系统无输出A. 系统类型B. 开环增益C. 输入信号类型D. 控制器类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控制系统可以完全消除外部扰动的影响。

(×)2. 增加开环增益会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3. 所有控制系统都需要反馈才能正常工作。

(×)4.PID控制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控制系统。

(×)5.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只与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控制器、执行机构、______和被控对象。

2.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稳定性、快速性和______。

3.PID控制器由比例、积分和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4.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______。

5.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常包括______模型、传递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2. 解释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

3. 什么是PID控制器?它有什么作用?4. 简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定义及其重要性。

5.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 如何通过增加积分环节来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3. 给出一个应用PID控制器的实际案例,并解释其参数调整的意义。

4. 分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反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019年监理工程师考试《三控》真题试卷及答案完整版word精品文档19页

2019年监理工程师考试《三控》真题试卷及答案完整版word精品文档19页

2019年监理工程师考试《三控》真题与答案(完整版)1.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在()阶段。

A.项目决策B.工程设计C.工程施工D.工程竣工验收【答案】C【解析】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参见教材P3。

2.工程质量控制按其实施主体不同分为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

下列单位中属于自控主体的是()。

A.设计单位B.咨询单位C.监理单位D.建设单位【答案】A【解析】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是自控主体。

参见教材P5。

3.工程质量控制应坚持()的原则。

即工程质量应积极主动地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处理出现的质量问题。

A.以人为核心B.以预防为主C.质量第一D.质量达到标准【答案】B【解析】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见教材P6。

4.法定的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国内具有()的性质。

A.一般裁定B.权威裁定C.最终裁定D.最高裁定【答案】C【解析】法定的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国内为最终裁定,在国外具有代表国家的性质。

参见教材P10.5.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最低保修期为()。

A.建设单位要求的使用年限B.设计文件规定的台理使用年限C.30年D.50年【答案】B【解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1)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3)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4)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参见教材P12。

6.“持续改进”是ISO质量管理体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其核心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

A.有效性和效率B.管理水平C.科学性D.制造价值能力【答案】A【解析】持续改进的核心是提高有效性和效率,实现质量目标。

控制工程基础 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 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1-5.图1-10为张力控制系统。

当送料速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化时,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

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10 题1-5图由图可知,通过张紧轮将张力转为角位移,通过测量角位移即可获得当前张力的大小。

当送料速度发生变化时,使系统张力发生改变,角位移相应变化,通过测量元件获得当前实际的角位移,和标准张力时角位移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它们的偏差。

根据偏差的大小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偏差减小达到张力控制的目的。

框图如图所示。

角位移题1-5 框图1-8.图1-13为自动防空火力随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及原理图。

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

敏感元件图1-13 题1-8图该系统由两个自动控制系统串联而成:跟踪控制系统和瞄准控制系统,由跟踪控制系统获得目标的方位角和仰角,经过计算机进行弹道计算后给出火炮瞄准命令作为瞄准系统的给定值,瞄准系统控制火炮的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实现瞄准。

跟踪控制系统根据敏感元件的输出获得对目标的跟踪误差,由此调整视线方向,保持敏感元件的最大输出,使视线始终对准目标,实现自动跟踪的功能。

瞄准系统分别由仰角伺服控制系统和方向角伺服控制系统并联组成,根据计算机给出的火炮瞄准命令,和仰角测量装置或水平方向角测量装置获得的火炮实际方位角比较,获得瞄准误差,通过定位伺服机构调整火炮瞄准的角度,实现火炮自动瞄准的功能。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章2-2.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假定当t<0时,f(t)=0。

(3). ()t e t f t 10cos 5.0-= 解:()[][]()1005.05.010cos 25.0+++==-s s t e L t f L t(5). ()⎪⎭⎫⎝⎛+=35sin πt t f 解:()[]()252355cos 235sin 2135sin 2++=⎥⎦⎤⎢⎣⎡+=⎥⎦⎤⎢⎣⎡⎪⎭⎫ ⎝⎛+=s s t t L t L t f L π2-6.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试卷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A卷。

闭卷)适用年级或专业)考试时间120 分钟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3、控制系统的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4、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则G(s)为(用G1(s)与G2(s)表示)。

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R ,其中P是指,Z是指,R指。

6、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7、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A、50B、25C、10D、5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A、增加开环极点;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5、系统特征方程为,则系统( )A、稳定;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临界稳定;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2019年三控真题及解析8页word

2019年三控真题及解析8页word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1、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其中:“要求”是指(C)的需要和期望。

A、供方和需方B、组织和个人C、明示和隐含D、一般和特殊解析:质量控制课本P12、任何建筑产品在适用、耐久、安全、可靠、经济以及与环境的协调等方面都必须满足基本要求,但不同专业的工程,其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其质量特征有不同的(A)。

A、侧重面B、选择范围C、内含界定D、内在关系解析:质量控制课本P23、加强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和资料管理,是基于工程质量具有(C)的特点而提出的要求。

A、影响因素多B、波动大C、终检局限性D、评价方法特殊性解析:质量管理教材P54、选择合适的承包单位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工程承发包管理属于(B)的管理职能。

A、业主B、政府C、监理单位D、施工单位解析:质量控制教材P95、某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已具备有市政公用工程行业的桥梁、隧道工程甲级勘察资质。

该企业还可以承担(D)的勘察设计业务。

A、全国范围所有工程B、企业所在地区工程C、建筑行业所有工程D、公路、铁道行业桥梁、隧道工程解析:质量控制教材P166、在设计展开阶段,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之一是(C)。

A、优选设计单位B、编制设计大纲C、参与主要材料、设备选型D、提供设计基础资料解析:质量控制教材P227、对初步设计阶段无法明确或具体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应该通过(B)加以解决,以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A、扩初设计B、技术设计C、施工图设计D、方案设计解析:质量控制教材P318、按施工层次划分工程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时,最基本的控制对象是(C)。

A、原材料和构配件B、施工机械和设备C、施工作业过程D、分部工程解析:质量控制教材P489、我国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将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按(D)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

A、经营范围B、企业规模C、承包能力D、专业类别解析:质量控制教材P5410、对于规模大、工艺复杂需要分期出图的工程项目,承包单位要求分阶段报审施工组织设计的,应该经过(A)批准。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1-1.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简述其发展过程。

维纳(N.Wiener)在“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中提出了控制论所具有的信息、反馈与控制三个要素,这就是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控制论的发展经历了控制论的起步、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和成熟、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等阶段。

具体表现为:1.1765年瓦特(Jams Watt)发明了蒸汽机,1788年发明了蒸汽机离心式飞球调速器,2.1868年麦克斯威尔(J.C.Maxwell)发表“论调速器”文章;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并首先提出了“反馈控制”的概念;3.劳斯(E.J.Routh)等提出了有关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据4.20世纪30年代奈奎斯特(H.Nyquist)的稳定性判据,伯德(H.W.Bode)的负反馈放大器;5.二次世界大仗期间不断改进的飞机、火炮及雷达等,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也得到提高;6.1948年维纳(N.Wiener)通过研究火炮自动控制系统,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文,奠定了控制论这门学科的基础,提出了控制论所具有的信息、反馈与控制三要素;7.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8.50年代末开始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控制理论发展很快,并逐渐形成了一些体系和新的分支。

9.当前现代控制理论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正向非工程领域扩展(如生物系统、医学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1-2.试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就是使系统中的某些参量能按照要求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它可分为人工控制系统(一般为开环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

人工控制系统就是由人来对参量进行控制和调整的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就是能根据要求自动控制和调整参量的系统,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还能自动保持正确的输出。

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测量输出、求出偏差、再用偏差去纠正偏差。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1-5.图1-10为张力控制系统。

当送料速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化时,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

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10 题1-5图由图可知,通过张紧轮将张力转为角位移,通过测量角位移即可获得当前张力的大小。

当送料速度发生变化时,使系统张力发生改变,角位移相应变化,通过测量元件获得当前实际的角位移,和标准张力时角位移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它们的偏差。

根据偏差的大小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偏差减小达到张力控制的目的。

框图如图所示。

角位移题1-5 框图1-8.图1-13为自动防空火力随动控制系统示意图及原理图。

试说明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

该系统由两个自动控制系统串联而成:跟踪控制系统和瞄准控制系统,由跟踪控制系统获得目标的方位角和仰角,经过计算机进行弹道计算后给出火炮瞄准命令作为瞄准系统的给定值,瞄准系统控制火炮的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实现瞄准。

跟踪控制系统根据敏感元件的输出获得对目标的跟踪误差,由此调整视线方向,保持敏感元件的最大输出,使视线始终对准目标,实现自动跟踪的功能。

瞄准系统分别由仰角伺服控制系统和方向角伺服控制系统并联组成,根据计算机给出的火炮瞄准命令,和仰角测量装置或水平方向角测量装置获得的火炮实际方位角比较,获得瞄准误差,通过定位伺服机构调整火炮瞄准的角度,实现火炮自动瞄准的功能。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章2-2.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假定当t<0时,f(t)=0。

(3). ()t et f t10cos 5.0-=解:()[][]()1005.05.010cos 25.0+++==-s s t e L t f L t(5). ()⎪⎭⎫⎝⎛+=35sin πt t f 图1-13 题1-8图敏感元件解:()[]()252355cos 235sin 2135sin 2++=⎥⎦⎤⎢⎣⎡+=⎥⎦⎤⎢⎣⎡⎪⎭⎫ ⎝⎛+=s st t L t L t f L π2-6.试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3及详细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3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和 ,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 、 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 、等方法。

5、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

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Ks T s T s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A 、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B 、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C 、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D 、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1()6100s G s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261000s s ++= B 、 2(6100)(21)0s s s ++++=C 、2610010s s +++=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 平面原点,则 ( ) 。

A 、准确度越高B 、准确度越低C 、响应速度越快D 、响应速度越慢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B 、1000C 、20D 、不能确定 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A 、闭环零点和极点 B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阶跃响应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 课后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 课后答案
化简可得:
T1 ( s) k1[ i ( s) A ( s)] 2 T ( s ) T ( s ) J s 1 2 1 A ( s ) D1 s A ( s ) T2 ( s) k 2 [ A ( s) o ( s)] T (t ) J s 2 ( s) D s ( s) 2 o 2 o 2
X o ( s) k1 Ds X i ( s) (k1 k 2 ) Ds k1k 2
2-10(a) 试求题图2-10(a) 所示无源电路网络传递函数。
ui (t ) i(t ) R1 uo (t ) 解: 1 uo (t ) c
i(t )dt i(t ) R
E ( s) 1 X i (s) 1 G( s)
当 xi (t ) (10 2t ) 1(t ) 时,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
ess1
1 lim e(t ) lim sE ( s) lim s X i ( s) s 0 s 0 s 0 1 G( s)

X o1 ( s) G1G2G3 (1 G4 ) X i1 ( s) 1 G1G2 G4 G1G4G5 H1 H 2 G1G2G4
同理可推得:
X o1 (s) G1G2G3 (1 G4 ) X i1 (s) 1 G1G2 G4 G1G4G5 H1H 2 G1G2G4
所以,输入为 xi 2 sin 6t 1(t ),
ess 2 0.8


(对此题来说,还有一种办法:如果记得对于一阶惯性环节, 当输入为阶跃函数,t=4T时输出为输入的98%,则由放入水 中1min时为输入的98%可直接得出: T=1/4=0.25(min) 但如果不是凑巧的数值,还需会计算。)

2019年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三控制真题及答案_免费下载word精品文档26页

2019年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三控制真题及答案_免费下载word精品文档26页

2019年三控制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评价方法的特殊性B.终检的局限性C.与环境的协调性D.隐蔽性【解析】应注意在教材《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建设工程质量特性和工程质量的特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参考答案】C2.下列工程建设各环节中,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A.工程设计B.项目决策C.工程施工D.工程竣工验收【解析】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注意教材在用词上的不同。

如果勘察、设计的质量不过关,施工的质量再好也不能使设计上不合格的工程变为合格工程。

【参考答案】A3.下列质量事故中,属于建设单位责任的是()。

A.商品混凝土未经检验造成的质量事故B.总包和分包职责不明造成的质量事故C.施工中使用了禁止使用的材料造成的质量事故D.地下管线资料不准造成的质量事故【解析】地下管线的资料是建设单位应当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资料之一,建设单位应对其准确性负责。

选项ABC显然都是施工单位的责任。

【参考答案】D4.监理工程师考查勘察、设计单位管理水平的重点是该单位的管理水平是否与其()相符合。

A.组织机构B.管理体制C.资质等级D.业务能力【参考答案】C5.勘察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写的勘察工作方案,应由该单位()审批、签字。

A.法定代表人B.技术负责人C.专业负责人D.主管部门负责人【解析】勘察工作方案由勘察项目负责人编写,由勘察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加盖公章。

总结一条考题中的规律:技术方面的文件,如果需要由单位层面(不是项目层面)的人审批、签字,则一定是由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

【参考答案】B6.监理工程师应审查不同阶段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和设计工作的要求。

A.项目招标B.施工组织C.勘察任务书D.勘察进度计划【推理技巧】勘察进度计划只反映进度方面的内容,勘察任务书是对工程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深度都提出要求的文件,故仅C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
G 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等方法。

5、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
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
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
向联系时,称
为;当控制
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
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
时,称为。

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1)(1)
K
s T s T s
++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
特性
为。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A、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B、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C、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D、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
21
()
6100
s
G s
s s
+
=
++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261000
s s
++= B、2
(6100)(21)0
s s s
++++=
C、2610010
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
平面原点,则 ( ) 。

A、准确度越高
B、准
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快
D、响
应速度越慢
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
(0.11)(5)
s s
++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
益为 ( )。

A、 100
B、1000
C、20
D、不能确定
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
相同的:
A、闭环零点和极点
B、开环零

C、闭环极点
D、阶跃响

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中,能在1
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
角的是 ( )。

A、101
1
s
s
+
+
B、
101
0.11
s
s
+
+
C、
21
0.51
s
s
+
+
D、
0.11
101
s
s
+
+
7、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没有效果 ( )。

A、增加开环极点;
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增加开环零点;
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8、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
数都为正数;
B、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
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C、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D、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
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9、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
误的是( )
A、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
应为45度左右;
B、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
频特性斜率应为20/
dB dec
-;
C、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
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D、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
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10、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
函数为
22
10(21)
()
(6100)
s
G s
s s s
+
=
++
,当输
入信号是2
()22
r t t t
=++时,
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
A、 0
B、∞
C、 10
D、 20
三、(10分)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
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四、(20分))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写出闭环传递函数
()
()()
C s s R s Φ=
表达式;(8分) 2、要使系统满足条件:
707.0=ξ,2=n ω,试确定相应的
参数K 和β;(6分)
3、求此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s t ,00σ;(6分)
五、(20分) 已知系统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

试求闭环传递函数C(s)/R(s) (提示:应用信号流图及梅森公式)
六、
G(S)=
S(S+1)
试求当输入信号
r(t)=2sin(t-45°)时,其闭环系统的稳态输出c(t)。

一 填空:
1、稳定性 快速性 准确性 稳定性
2、()G s
3、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或结构图 信号流图)(任意两个均可)
4、劳思判据 根轨迹 奈奎斯特判据
5、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6、
()A ω=

01112()90()()
tg T tg T ϕωωω--=---
7、S 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极点及开环零点 二 选择
4、C 、F
四、解: 1、
2
2
222221)()()(n n n s s K s K s K s
K s K s K
s R s C s ωξωωββ++=++=++==Φ
2、(4分) ⎩⎨⎧=====2
224
222
n n K K ξωβω

⎨⎧==707.04
βK 3、(4分) 0010
032.42
==--ξξπ
σe
五、解:绘制信号流图
[注]
号流向。

2) 应用数:
前向通道增益
3211G G G P =;342G G P =;
回路增益
221H G L -=;133212H H G G G L -=;53G L -=;43431L G G H H =-
特征式
221231353431252
1G H G G G H H G G G H H G G H ∆=+++++;
余因子式(对应各个前项通道
的) 511G +=∆;521G +=∆;------经验:一般余因子式不会直接等于1,不然太简单了 闭环传递函数
1243522123135252
()(1)()
()1G G G G G C s R s G H G G G H H G G G H ++=
++++ =
)()
(ωωj R j C =ω
ωj +-222
A(ω)=2
22)2(2ωω+- φ
(ω)=2
2ωω--arctg
r(t)= 2sin(t-45°)
ω=1
∴ A(ω)=
2
2= 2 φ
(ω)=1
1arctg - =-45°
∴c(t)=2A(ω)sin[t-45°+φ
(ω)]=22sin[t-45°-45°]
=2sin(t-90°)=-2co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