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翻译
(完整版)人教版《论语十则》翻译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对自己有节制言行合乎礼法便是仁了。一旦能克制私欲合乎礼法,天下人都会赞扬你是君子仁人了。达成仁德是全靠自己的,又怎能靠别人呢!」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10.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文言文翻译
一、子曰:“里仁为美。
”翻译:孔子说:“居住在仁爱之地,便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解读:此句强调仁爱的重要性,认为生活在充满仁爱之心的环境中,是一种幸福。
二、子曰:“择善而从之。
”翻译:孔子说:“选择善良的事物去追求,跟随它们。
”解读:此句教导我们要善于选择,追求善良的事物,并将其作为行动的准则。
三、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愁。
”解读:此句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心态,强调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则心胸狭窄。
四、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解读:此句倡导仁爱之心,强调待人处事要换位思考,不要伤害他人。
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必然会有近期的忧虑。
”解读:此句告诫人们要有长远的眼光,提前做好规划,以免遇到困境。
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解读:此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并从中获得乐趣。
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解读:此句强调学习要不断温习,从中汲取新知识,以便传授他人。
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们学习的人。
”解读:此句表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九、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某一器物。
”解读:此句强调君子要有广泛的知识和才能,不局限于某一领域。
十、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翻译: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后,道就会产生。
”解读:此句强调君子要注重根本,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论语十则》所传达的儒家思想,对于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论语十则原文及其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老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老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到达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决,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很重要的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完整版)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
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到这里,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乎?”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为师矣。
”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知道读书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
”光知道思考却不知道读书学习,就会对精神有所伤害。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课外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课外《论语》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古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撰写而成。
《论语》收录了许多格言,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则”。
下面来看一下论语十则的原文及其翻译注释。
一、子游曰:“恭己者,天之道也。
”翻译:子游说道:“谦虚待人,是天道的完善。
”注释:子游的言论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发表言论,不要自大,不要虚伪,这是天道的精神。
二、子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翻译:孔子说:“君子应当把事情留待时机成熟时再采取行动。
”注释:君子要深藏若虚,不要急于求功进取,要先观察环境,了解形势,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时机成熟,方可采取行动。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孔子说:“狡辩者多言做作者,他们的善行少有人能见到。
”注释:孔子认为,只会巧言做作的人,他们的仁义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四、子曰:“弟子孝而好学,长民之义也。
”翻译:孔子说:“弟子要孝顺父母,且热爱学习,这是长久祖先传给子孙后代的传统义务。
”注释:弟子应当孝敬父母,谦虚好学,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传统价值观。
五、子曰:“子夏闻道,五月而行。
”翻译:孔子说:“所谓夏子,就是听取贤人的教诲,五个月后就可以行事了。
”注释:夏子指的是那些听取贤人的教诲,只要学习时间有限,也可以通过学习完成自身的充实和进步。
六、子曰:“安上治民,由下而上;可耻,从上而下。
”翻译:孔子说:“要平定民心,就得从下而上,千万不可从上而下。
”注释: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只有以民心为本、以仁德为主、由下而上,才是可耻的政治方针,而从上而下、施以暴力,则是可耻的。
七、子曰:“君子有三患: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所不为。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大烦恼:没有事情可做,不够勤奋,尤其是不懂审慎行事。
”注释:君子要有责任心,有才智能力,不要沉浸于被动之中,而要勤奋好学,懂得审慎行事。
八、子曰:“安居乐业,知足不辱;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孔子说:“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勤俭节约,以养德行,要淡泊名利,方能明志立业;要宁静自守,方能致远超越。
论语十则 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1.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跟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德行不优秀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5.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6.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
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7.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是一部中国古代传世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思想源头,对于人们的成长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十则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原文及翻译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学习并努力练习,这难道不是极好的吗?”2、子曰:“攻乎畏途,施诸己而不愿,施于人而不必,此之谓大丈夫。
”子曰:“勇于开拓新领域、不自私地给别人所希望的、不附和即便别人不需要的,此之谓大丈夫。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统治一个由千多个部落组成的国家,要守礼敬、可信任、勤俭持家、爱护百姓、据时应变。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子曰:“弟子,走进家门要孝顺,出去要友善,谨慎而可信任,要普爱众人又要特别爱仁义。
”5、子曰:“事父母平,可谓孝;言而有信,可谓仁;行有余力,可谓知。
”子曰:“对父母表示一致的尊重,这可谓孝顺;能够如实说话,这可谓仁德;日常行为要有余力,这可谓明智。
”6、子曰:“事君尽礼,言而有信,雅正,不失辨,可谓仁。
”子曰:“对君主尽心尽力,言语必实,雅正,不会有失败,这可谓仁义。
”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审视其所做之事的目的、探究其动机、探测其情绪的安稳,然后再论断其人,人们怎会乐意这样呢?怎会乐意这样呢?”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一个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勇于担当,任劳任怨、路很远。
”9、子曰:“君子慎其独也。
”子曰:“君子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
”10、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子曰:“说话要忠实,行动要有果效。
”通过论语十则,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提倡的道德准则和人生 path、values 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道德准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努力做到“学而时习之”,不断改善自我;以“攻乎畏途”来开拓新领域,勇于接受挑战;孝顺父母,爱护百姓;尽心尽力辅佐君主;经常审视自己,坚持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够走上人生的正道,真正实现“大丈夫”。
论语十则翻译
背诵篇目之《论语十则》翻译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遇事做得恰当)为贵。
古代圣明君王治理国家,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
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而不依照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另说“诱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暂时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整顿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乐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音乐吗?”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理解】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理解】知:同“智”错:同“措”,放置之意【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又问什么是智。
孔子说:“善于鉴别人。
(注: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 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 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 ,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完整版)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完整版)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则 每则翻译_意义
第一则: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说:通假字,通“悦”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4)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 ùn,生气,发怒。
(7)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8)曰:说,说道。
(9)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0)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11)不:不是。
(1)乎:语助词,相当于“吗”。
“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2)自:从。
(13)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子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论语十则 翻译
论语十则翻译
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的复习它,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
吗?人们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且得到新的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3.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却不真
诚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不复习吗?
4.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5.孔子曰:仲由,教导你知道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是聪明的判断。
6.孔子说:看到贤才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内心自我反省。
7.孔子曰: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能够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并且学习,比照
自身,如果自己有这样的缺点就改正。
8.曾子说: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勇毅,使命重大道路遥远。
把仁看做自己的使命,不
也很重大吗?死了以后才停止,不也很远大吗?
9.孔子说:到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时,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它吗?
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十则翻译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他,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别人,这也不是高尚的人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作为老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会因此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交给你正确对待至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想想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选择他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而因为它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把实现人的理想当做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么?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宫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做的是,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第一则: 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老师传授过的知识并时常复习,不也非常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与你探讨学问,不也非常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而:连词亦(yì):同样、也是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自:从知:了解而:连词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鲁国人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论语十则》翻译
论语十三则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X 1 ng)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字词: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
身:自己。
谋:谋划,商量办法。
忠:诚心诚意。
交:交往。
信: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一一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字词:贤: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齐:看齐。
译文: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 。
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有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字词:一言:这里指一个字。
可以:可以用来行:遵守,奉行。
其:大约。
在这里是表推断的语气词。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
译文: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吗?”孔子说:“是’恕’吧!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
强调对人要宽容。
第一至三则,讲个人的道德修养。
一日三省、见贤思齐、宽容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字词:弘毅:宽宏坚毅。
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道:道路。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终身,死以后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读书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把“仁”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字词:处:据有,取。
论语十则
(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 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 (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凡事 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 实行仁的方法了。”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 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论语》 十则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 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 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 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 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 谐,也是不可行的。”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 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 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 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 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 且也就守规矩了。”
(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 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 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 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6)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 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 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举直材压于枉材之上,能使枉材变直。 (可翻译为把贤明的人选拔出来,不贤明的人自然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治长》)
子贡问孔子:“卫国大夫孔文子(孔圉yù)为什么死后谥号为‘文’?”孔子说:“孔圉聪明好学,向低于自己的人学习不感到羞耻,因为这样他死后才谥号为‘文’。
”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觉到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缺点,是我学习和改正的对象,故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个白天不进食,整个夜里不睡觉,把时间用于思考,但是徒劳无功,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