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苯分离

合集下载

苯、甲苯、乙苯混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苯、甲苯、乙苯混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苯、甲苯、乙苯混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气相色谱法分离多组分混合物的方法。

2、练习用归一化法定量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1、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是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也就是试样中各组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不断进行着的分配过程。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2、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3、气相色谱法的特点1)分离效率高:可分离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2)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3)分析速度快: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4、不足之处:1)不适用于高沸点、难挥发、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2)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5、气相色谱流程图:1-载气钢瓶;2-减压阀;3-净化干燥管;4-针形阀;5-流量计;6-压力表;4-针形阀;5-流量计;6-压力表;9-热导检测器;10-放大器;11-温度控制器;12-记录仪;1)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 2) 进样系统:进样器及气化室;3) 色谱柱:填充柱(填充固定相)或毛细管柱(内壁涂有固定液); 4) 检测器:可连接各种检测器,以热导检测器或氢火焰检测器最为常见; 5) 记录系统: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仪; 6) 温度控制系统:柱室、气化室的温度控制。

6、定量方法:归一化法:若试样中含有n 个组分,且各组分均能洗出色谱峰,则其中某个组分的质量可按下式计算:%100)'('%100%1i 21⨯⋅⋅=⨯+⋅⋅⋅++=∑=ni iiii ni A f A f m m m m C三、仪器与试剂1、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热导池检测器,微量注射器(2μL )2、色谱柱:2 m ×5 mm3、固定相: 15%邻苯二甲酸二壬酯;102白色担体60~80目,载气:氮气4、苯(纯)、甲苯(纯)、乙苯(纯) 苯,甲苯,乙苯三组分混合样品。

bt的工作原理

bt的工作原理

bt的工作原理
BT(Benzene-Toluene)是一种分馏过程,用于从石油或煤焦油中分离苯和甲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这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汽油状和液相的特性差异。

BT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原料进料:石油或煤焦油作为原料,经加热后进入分馏塔的顶部。

2. 加热:原料在分馏塔中被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以使其分解成汽油状的苯和甲苯。

3. 分离:在分馏塔中,由于苯和甲苯的沸点不同,它们分别以汽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

苯具有较高的沸点,会向分馏塔中较高的部位上升,而甲苯则会凝结成液相。

4. 冷凝:分馏塔的顶部通过冷却装置冷凝苯蒸汽,使其转化为液态苯。

这液态苯会从分馏塔的顶部流出。

5. 收集:分馏塔底部的液体是液态的甲苯,它会从底部收集并分离。

通过上述过程,BT能够将石油或煤焦油中的苯和甲苯分离出来,使其具有更高的纯度,并用于各种化工和石化工业中。

苯甲苯分离

苯甲苯分离

• 补充 选用原则(典型的) 补充:选用原则(典型的) 选用原则
1、腐蚀性介质,易起泡物系,热敏性物料,高粘性物料通常选用填 料塔。 2、对于中、小规模的塔器,和塔径小于600mm时,宜选用填料塔, 可节省费用并方便施工。 3、对于处理易聚合或含颗粒的物料,宜采用板式塔。不易堵塞也便 于清洗。 4、对于在分离过程中有明显吸热或放热效应的介质,宜采用板式塔。 5、对于有多个进料及侧线出料的塔器,且各侧线之间板数较少,宜 采用板式塔。采用填料塔时内件结构较复杂。 6、对于处理量或负荷波动较大的场合,宜采用板式塔。因液体量过 小会造成填料层中液体分布不均匀,填料表面未充分润湿,影响塔的 效率;当液体量过大时易产生液流影响传质,采用条阀等板式塔具有 较大的操作弹性。 7、对于塔顶、塔底产品均有质量要求的塔系,宜采用板式塔。 8、根据各种工艺流程和特点,在同一塔内,可以采用板式及填料共 存的塔型,即混合塔型。适用于沿塔高气、液负荷变化较大的塔系。
工艺流程图

原 料 筒
再 沸 器
接 收 器 品


底 产 接 收 器 品

• 设计方案的确定
• 1.操作压力本次设计苯和甲苯为一般物料因此,采用常压操作。 • 2.进料状况 • 进料状态有五种:过冷液,饱和液,气液混合物,饱和气,过热气。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将物料预热到泡点或近泡点,才送入塔内。这样 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不受季节气温的影响,此外泡点进料精馏段 与提馏段的塔径相同,在设计和制造上也叫方便。本次设计采用泡点 进料,即q=1。 • 补充(进料方式: 1.泡点进料:就是该温度下,样品组成是最饱和的 状态 2.沸点进料:在该温度下所进的物料的组成达到露点,也就是 指物料都在气态情况下的饱和状态) • 3.加热方式 • 精馏釜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间接加热方式,若塔底产物基本上就是水, 而且在浓度极稀时溶液的相对挥发度较大。便可以直接采用直接接加 热。直接蒸汽加热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压力较低的蒸汽加热,在釜内 只需安装鼓泡管,不需安装庞大的传热面,这样,操作费用和设备费 用均可节省一些,然而,直接蒸汽加热,由于蒸汽的不断涌入,对塔 底溶液起了稀释作用,在塔底易挥发物损失量相同的情况下。

色相普法分离苯和甲苯实验报告

色相普法分离苯和甲苯实验报告

色相普法分离苯和甲苯实验报告
方法一:首先取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倒入试管中,再在试管中加入溴水,产生沉淀的是甲苯,甲苯和溴水会发生反应生成三溴甲苯沉淀,然后过滤,将分离后的三溴甲苯酸化,就可以将甲苯和苯进行分离了。

方法二:可以直接蒸馏分离苯和甲苯,因为两者沸点相差大,但要看是否会形成共沸物,如果存在共沸物,则不能靠蒸馏或分馏分离。

方法三:取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倒入试管中,随后在试管中加入溴水,产生沉淀的是甲苯,甲苯和溴水会发生反应生成三溴甲苯沉淀。

方法四:将分离后的三溴甲苯酸化,就可以完成甲苯和苯的分离了。

鉴别甲苯和苯可以用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甲苯,不褪色的为苯。

苯较稳定不与高锰酸钾反应,甲苯会被高锰酸钾氧化为苯甲酸,使高锰酸钾褪色。

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苯环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的化学式也可写作PhH。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其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苯-甲苯分离精馏塔设计

苯-甲苯分离精馏塔设计

摘要在化工生产中,精馏是最常用的单元操作,,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塔设备一般分为级间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

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

70年代初能源危机的出现,突出了节能问题。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填料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的20多年间,填料塔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不少高效填料与新型塔。

苯和甲苯的分离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苯甲苯精馏塔第一章文献综述1.1苯1.1.1苯的来源工业上大量的苯主要由重整汽油及裂解汽油生产,甲苯歧化、烷基苯脱烷基等过程也是苯重要的工业来源,由煤焦化副产提供的苯占的比例已经很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苯供应情况各不相同:美国主要从重整汽油中获得;西欧主要来自裂解汽油;中国则主要由重整汽油及炼焦副产品生产。

由重整汽油及裂解汽油分离苯在石脑油经催化重整所得的重整汽油中,约含苯6%(质量),用液-液萃取法将重整汽油中芳烃分出,再精馏得到苯、甲苯、二甲苯。

由烃类裂解得到的裂解汽油中,苯含量最高可达40%(质量),工业上也用液-液萃取的方法从中抽提芳烃,然后精馏得苯等芳烃组分,但萃取前需先用催化加氢方法除去裂解汽油中的烯烃及含硫化合物等杂质。

(见芳烃抽提)脱烷基制苯所用烷基苯可以是甲苯、二甲苯或多烷基苯,由芳烃的供需平衡决定。

烷基苯脱烷基工艺可分为催化脱烷基法和热脱烷基法。

催化脱烷基法反应温度500~650℃,压力3.0~7.0MPa,用负载于氧化铝上的铬、钴或钼系催化剂,特点是能耗低,但因催化剂易结焦,需有较大的氢/烷基苯比,俗称氢油比。

此外,还要求原料中非芳烃含量不能太高。

热脱烷基法允许原料中非芳烃含量较高,反应温度比催化脱烷基法高约100~200℃,压力为3.0~10.0MPa,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但能耗大、反应器材料要求高。

两种脱烷基法流程十分相似(图2),其主要差异只是在反应器构造上。

原料与氢混合加热后进入反应器。

反应后,混合物经冷却进入气液分离器,分出氢气等气相物料。

化工原理设计,苯和甲苯的分离

化工原理设计,苯和甲苯的分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分离苯-甲苯精馏塔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2016年6月27 日摘要精馏塔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主要是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等部门。

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二元物系筛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确定设计方案和设计内容,其主要包括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塔辅助设备设计计算、精馏工艺过程流程图、精馏塔设备结构图以及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筛板塔;苯-甲苯;工艺计算;结构图AbstractFractionator is separating the liquid mixtur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s a unit operation, mainly using reflux liquid mixture was distilled to obtain high-purity separation, is the industry's most widely used liquid mixture is separated, widely used in petroleum, chemical, light work, food, metallurgy and other sectors. This design is entitled benzene - Toluene Binary System sieve tray type distillation column desig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and content design, which includes rectifying towe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process, tower auxiliary equipment design calculations, distillation process flow diagram, distillation apparatus configuration diagram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Key words:Sieve tray; benzene - toluene; process calculation; configuration diagram目录摘要 (Ⅱ)Abstract (Ⅲ)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2 设计依据 (3)1.3 厂址选择 (3)第2章设计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3)2.1 设计流程 (3)2.1.1 选择原则 (4)2.1.2 设计流程图 (4)2.2 设计要求 (5)2.2.1 满足工艺与操作的要求 (5)2.2.2 满足经济上的需求 (5)2.2.3 保证安全生产 (5)2.3 设计思路 (5)2.3.1 文献检索 (6)2.3.2 小组讨论 (7)2.4 相关符号说明 (7)第3章塔的工艺计算 (9)3.1 基础物性数据 (9)3.1.1 苯和甲苯的物理性质 (9)3.1.2 苯和甲苯饱和蒸汽压P o (9) (9)3.1.3 苯和甲苯的液相密度ρL3.1.4 液体表面张力σ (10)3.1.5 液体粘度μ (10)3.2 塔的工艺计算 (10)3.2.1 操作压力的计算 (10)3.2.2 操作温度的计算 (11)3.2.3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11)3.2.4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12)3.2.5 物料衡算 (12)3.3 理论板数计算 (12)3.3.1 相对挥发度的求取 (12)3.3.2 操作回流比的求取 (13)3.3.3 精馏塔的气液负荷 (13)3.3.4 操作线的求取 (13)3.3.5 理论板层数N T的求取 (13)3.3.6 实际板数N的求取 (15)3.4 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6)3.4.1 平均密度计算 (16)3.4.2 液体表面张力计算 (17)3.4.3 液体平均粘度计算 (18)3.4.4 气液负荷计算 (19)3.5 精馏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20)3.6 塔板流体力学校核 (21)3.6.1 溢流装置计算 (21)3.6.2 塔板布置 (24)3.7 塔板负荷性能图 (25)第4章辅助设备的选型 (34)4.1 进料管的选择 (34)4.2 回流管的选择 (34)4.3 塔底出口管路的选择 (35)4.4 塔顶蒸汽管的选择 (35)4.5 加料蒸汽管的选择 (36)4.6 人孔的设计 (36)4.7 法兰 (36)第5章塔附件设计计算 (37)5.1 选用釜式再沸器 (37)5.2 冷凝器的选型 (37)设计总结 (37)参考文献 (40)附录1 设计结果一览表 (42)附录2 苯-甲苯精馏塔的工艺流程图 (43)致谢 (45)第1章绪论精馏塔是进行精馏的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又称为蒸馏塔。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苯-甲苯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苯-甲苯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第二章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2.工艺条件:生产能力: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80000t/a原料组成:苯含量为40%(质量百分率,下同)进料状况:热状况参数q自选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99.5%,塔底苯含量不大于1.5% 3.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15℃的滨州4.塔板类型:板式精馏塔5.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6.设计内容: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塔板数的确定;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6)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7)塔板负荷性能图;8)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10)绘制精馏塔设计条件图;11)绘制塔板施工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作);12)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设计内容3.1 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本设计任务为分离苯-甲苯混合物。

对于该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过程。

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

塔顶上升蒸汽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

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2倍。

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3.2 全塔的物料衡算3.2.1原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含苯的摩尔分率苯和甲苯的相对摩尔质量分别为78.11 kg/kmol 和92.14kg/kmol ,原料含苯的质量百分率为40%,塔顶苯含量不低于99.5%,塔底苯含量不大于1.5%,则:原料液含苯的摩尔分率:440.014.92/60.011.78/40.011.78/40.0=+=F x塔顶含苯的摩尔分率:996.014.92/005.011.78/995.011.78/995.0=+=D x塔底含苯的摩尔分率:0176.014.92/985.011.78/015.011.78/015.0=+=W x3.2.2原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由3.1.1知产品中甲苯的摩尔分率,故可计算出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M F =78.11×0.440+(1-0.440)×92.14=85.967kg/kmol塔顶液的平均摩尔质量:M D =78.11×0.996+(1-0.996)×92.14=78.166kg/kmol塔底液的平均摩尔质量:M W =78.11×0.0176+(1-0.0176)×92.14=91.893kg/kmol3.2.3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摩尔流率依题给条件:一年以300天,一天以24小时计,得:F ,=8000t/(300×24)h =1111.12kg/h ,全塔物料衡算:进料液: F=1111.12(kg/h )/91.893(kg/kmol )=12.091kmol/h 总物料恒算: F=D+W苯物料恒算: F×0.440=D×0.996+0.0176×12.091 联立解得: W =6.963kmol/hD =5.128kmol/h3.3 塔板数的确定理论塔板数T N 的求取苯-甲苯物系属理想物系,可用梯级图解法(M·T),求取N T ,步骤如下: 3.3.1平衡曲线的绘制根据苯-甲苯的相平衡数据,利用泡点方程和露点方程求取。

气相色谱法分离苯和甲苯

气相色谱法分离苯和甲苯

气相色谱法分离苯和甲苯姓名:曲连发学号:2011302110074 院系:动科动医学院一.实验内容1.熟悉气相色谱仪的构造;2.了解HP-6890N型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3.进行苯和甲苯的气相色谱分析,并通过保留时间对组分定性。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主要构造,掌握基本使用方法,了解氢火焰例子化监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利用保留时间对物质定性的方法;2.掌握归一化法的原理以及定量分析方法;3.掌握外标法和外标工作曲线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气相色谱仪的一般流程:1.气路系统由载气源、载气压力盒流速控制装置、载气压力盒流速显示三部分组成。

黑色外表的高压钢瓶内装氮气,作为载气;绿色外表的高压钢瓶内装氢气、氧气,作为燃气。

转子流量计显示的是柱前流速,不能反映色谱柱内真实的流速。

2.进样系统进样器:分为手动进样针和自动进样器。

气化室:“20℃法”即其内温度要高于样品沸点的20℃。

3.分离系统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现在多用弹性石英的毛细管柱,其渗透性大,速度快,柱效高。

4.检测系统热导池检测器:通用型、浓度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用型、质量型;氮-磷检测器:选择型、质量型;电子俘获检测器:选择型、质量型、5.记录和数据处理6.温度控制系统◆气相色谱分离原理:试样中的各组分在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反复进行分配,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使其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各组分按一定次序流出色谱柱。

四.色谱条件仪器型号:Agilent 6890 N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x0.32mmx0.5μm);检测器: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00℃;标温:程序升温60℃(5min)5℃/min100℃(6min)10℃/min 150℃ (4min)五.实验步骤1.讲解HP-6890N型气相色谱仪的六大主要部件和各部件用途;2.打开各气源,并打开HP-6890N型气相色谱仪和工作站;3.设定分离甲苯和苯的气相色谱条件,包括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柱温度、各种气体的流量比例、进样的分流比等;4.待一起达到设定条件状态后,用微量注射器分别进1μL苯和甲苯样品,经检测器检测并经记录仪响应会出色谱图,从图中得出苯和甲苯的保留时间t1和t2;5.将苯和甲苯混合,再进1μL苯和甲苯混合样品,从本次色谱图中在得出保留时间t1和t2,和单独进样的t1和t2相比,保留时间吻合的即为同一组分。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苯和甲苯是两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它们通常通过精馏过程进行分离。

浮阀板式精馏塔是一种常用的精馏设备,具有高效、节能、操作方便等特点。

下面就对分离苯和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进行设计。

1.工艺流程:分离苯和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进料、初留、尾留和回流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1)进料:将苯和甲苯混合液进料到精馏塔的顶部。

进料包括苯和甲苯的混合物以及一部分回流。

2)初留:通过多个塔板的精馏,将苯分离出来,初留液位以下的液体为初馏液,初留液通过凝气冷却器冷却后分为初留顶部产品和初留底部回流。

3)尾留:在塔底通过降温器冷却后,即可得到尾液,尾留底部产品通常作为顶部产品的回流,以保证塔托和稳定操作。

4)回流:回流是为了提高塔板的效率,减小焦失和能耗。

可通过将一部分的顶部产品送回到塔顶部作为回流。

2.浮阀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参数:在进行浮阀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塔高:塔高应根据塔板的数量和塔板高度来确定,总体来说,塔高越高,分馏效果越好,但是设备成本和能耗也会增加。

2)塔板数:塔板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初留和尾留的要求,一般根据初留质量分数和尾留质量分数进行迭代计算。

3)流量:进料流量、回流流量以及所需的产品流量都需要根据需求和经验来确定,可通过仪表和流量控制阀来调节。

4)进料温度:进料温度一般在常温下进行,如果需要提高分离效率,可以适当降低进料温度。

5)塔底温度:塔底温度是通过冷凝器来冷却的,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冷凝器的设计参数。

3.优化调整:在实际工艺操作中,可能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和降低能耗。

具体调整方法如下:1)调整回流比: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回流比可以提高塔板的效率。

2)改变操作压力:通过改变操作压力,可以改变馏出物的温度和塔板的效果,进而实现优化调整。

3)塔板节流孔调整:通过调整塔板节流孔的大小,可以影响流体的分布和液体在塔板上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分离苯和甲苯的方法

分离苯和甲苯的方法

分离苯和甲苯的方法一、引言苯和甲苯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化工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由于苯和甲苯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离它们。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离苯和甲苯的方法。

二、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也适用于分离苯和甲苯。

苯和甲苯的沸点分别为80.1℃和137℃,因此可以通过升华蒸馏法来分离它们。

将混合物加热至苯的沸点80.1℃,此时苯开始汽化,蒸汽进入冷凝管,在冷凝管中冷却后变成液体。

将液体收集起来,即可得到纯苯。

然后,将剩余的混合物再次加热至甲苯的沸点137℃,甲苯开始汽化,蒸汽进入冷凝管,在冷凝管中冷却后变成液体。

将液体收集起来,即可得到纯甲苯。

三、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苯和甲苯在极性上有差异,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分离它们。

将混合物与适当的溶剂(如乙醇)进行充分混合,使苯和甲苯溶解在溶剂中。

然后,由于苯的极性较低,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较弱,可以通过分液漏斗将溶液和溶剂分离。

分离后的溶液中含有苯和甲苯,再经过蒸馏法可以得到纯苯和纯甲苯。

四、结晶法苯和甲苯的溶解度在温度上有所不同,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进行分离。

将混合物加热至溶解度较高的温度,使苯和甲苯完全溶解。

然后,将溶液缓慢冷却,使苯和甲苯逐渐结晶出来。

通过过滤和干燥,即可得到纯苯和纯甲苯。

五、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对苯和甲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分离它们。

将混合物与活性炭充分接触,让活性炭吸附其中的苯和甲苯。

然后,通过洗涤或蒸馏等方法,将被吸附的苯和甲苯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

最后,利用蒸馏等方法,可以得到纯苯和纯甲苯。

六、结论分离苯和甲苯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蒸馏法、萃取法、结晶法和活性炭吸附法。

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苯和甲苯。

分离苯和甲苯的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苯—甲苯混合体系分离过程设计方案

苯—甲苯混合体系分离过程设计方案

化工工程设计训练题目:苯—甲苯混合体系分离过程设计姓名:张招勤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学号: 0 8 1 5 0 1 0 1 4 2指导教师:邹长军2018年12月6日一、设计题目:苯—甲苯混合体系分离过程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生产能力<进料量): 142ⅹ103吨/年操作周期: 300ⅹ24=7200小时进料组成: 50%<质量分率,下同)塔顶产品组成: >99%塔底产品组成: < 2%2、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常压<表压)进料热状态:泡点进料冷却水:20℃加热蒸汽: 0.2Mpa塔顶为全凝器,中间泡点进料,连续精馏。

3、设备型式筛板式三、设计内容1、概述2、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3、塔板数的计算<板式塔)4、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板式塔:<1)塔径及提馏段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2)塔板的流体力学校核<3)塔板的负荷性能图<4)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5、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泵、塔顶冷凝器和塔釜再沸器)6、设计结果汇总7、工艺流程图8、设计评述四、图纸要求工艺流程图带控制点<用A4纸)五、设计时间:2018年11月15日至2018年12月10日摘要: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混合体系分离过程设计。

在确定的工艺要求下,确定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包括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塔辅助设备设计计算,精馏工艺过程流程图,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板式塔、苯-甲苯、工艺计算、工艺流程图第一章概述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是气液接触和传质的基本构件。

属逐级(板>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气体自塔底向皮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不定过塔板上的液层,使气液相密切接触而进行传质与传热,两相的组份浓度呈阶梯变化。

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

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

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一、实验题目:气相色谱法分析混合样品中苯和甲苯二、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掌握分离分析的基本原理。

2.了解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3.了解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4.掌握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

三、实验原理:气相色谱分离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的。

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固定相各个组分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即保留作用不同),因此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的柱长后,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

检测器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移成一定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后在记录仪上记录下来。

即得到描绘各组分色谱峰的色谱图。

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便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四、仪器与试剂:1.仪器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GC-2010)1台;高纯氮气1瓶;高纯氢气1瓶;氧气1瓶;微量注射器1μL,10μL,50μL各1支;5mL容量瓶10个;SPB-5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25μm。

2.试剂苯(标准);甲苯(标准);正已烷(分析纯);含苯、甲苯试样。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样品及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配制:取苯、甲苯各约10μL于5m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稀释、定容到刻度线。

标准溶液的配制:⑴分别取苯、甲苯各1μL,10μL,20μL,50μL于4只5mL容量瓶中,加入正已烷稀释、定容到刻度线,配制成4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A1,A2,A3,A4)。

⑵分别取苯20μL于5m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稀释、定量到刻度线(B1)。

⑶分别取甲苯20μL于5m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稀释、定量到刻度线(C1)。

2.苯、甲苯分离条件(炉温、载气流量)的选择⑴改变炉温升温程序,设置气相色谱仪的参数,等待仪器处于正常待分析状态,然后用10μL的A3标准溶液,观察记录保留时间,通过软件分析两峰分离效果。

苯_甲苯的分离过程连续板式精馏塔设计书

苯_甲苯的分离过程连续板式精馏塔设计书

苯-甲苯的分离过程连续板式精馏塔设计书第一章绪论1.1 精馏塔设计任务常压操作的连续板式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物,间接蒸汽加热,生产时间为300/年,每天24小时,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原料组成为0.46,塔顶组成为0.98,塔底组成为0.02 [1]。

1.1.1 操作条件塔顶压力:常压冷却水入塔温度:25℃冷却水出塔温度:45℃回流比:2.268单板压降:0.7KPa水蒸汽加热温度:120~160℃设备形式:筛板浮阀塔厂址:地区1.2 精馏与筛板塔简介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精馏方法分离液体混合物,从石油工业、酒精工业直至焦油分离,基本有机合成,空气分离等等,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中精馏的应用更为广泛。

蒸馏按操作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馏等多种方式。

按原料中所含组分数目可分为双组分蒸馏及多组分蒸馏。

按操作压力则可分为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真空)蒸馏。

此外,按操作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

工业生产中的蒸馏多为多组分精馏,本设计着重讨论常压下的双组分精馏,即苯-甲苯体系。

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诸如吸收,解吸,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中,气液传质设备必不可少。

塔设备就是使气液两相通过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目的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塔设备一般分为阶跃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

前者代表是板式塔,后者代表则为填料塔。

筛板塔在十九世纪初已应用于工业装置上,但由于对筛板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被认为操作不易掌握,没有被广泛采用。

五十年代来,由于工业生产实践,对筛板塔作了较充分的研究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工业生产实践,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

筛板塔板简称筛板,结构持点为塔板上开有许多均匀的小孔。

根据孔径的大小,分为小孔径筛板(孔径为3-8mm)和大孔径筛板(孔径为10-25mm)两类。

工业应用以小孔径筛板为主,大孔径筛板多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如分离粘度大、易结焦的物系)。

筛板的优点足结构简单,造价低;板上液面落差小,气体压降低,生产能力较大;气体分散均匀,传质效率较高。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液相色谱分析混合样品中的苯和甲苯
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定量和鉴定化合物
的方法。

在液相色谱法中,样品被溶解在一种流动相中,然后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

在本例中,我们可以使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来分离混合物中的苯和甲苯。

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反相液相色谱柱。

考虑到苯和甲苯的相似性,建议选择一种C18柱。

2. 准备样品。

将待测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用过滤器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建议将样品浓度控制在100 μg/mL
左右。

3. 准备流动相。

在本例中,建议使用甲醇和水的混合物作为流动相,比例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常规建议采用50%甲醇-50%水的流动相。

4. 进行液相色谱分析。

将样品以一定的流速注入色谱柱,并通过检测器检测相应的信号。

在本例中,甲苯和苯可以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建议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以获得更好的检测结果。

5. 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标准曲线和峰面积计算得出混合物中苯和甲苯的含量。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灵敏、选择性高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各种复杂的混合物。

在本例中,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可以有效地分离苯和甲苯,获得准确的定量结果。

分离苯——甲苯工艺设计

分离苯——甲苯工艺设计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 号: ********* * 名: * * 指导教师: 谭志斗 周红艳 日 期: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六日目录Context第一章前言1.1苯和甲苯在工业中的用途1.2精馏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3精馏操作的特点及其对塔设备的要求1.4常用板式塔的类型及本设计的选型1.5本设计所选塔的特性1.6相关物性参数说明第二章设计题目及设计任务书第三章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说明3.1确定操作压力3.2确定进料状态3.3确定加热剂和加热方式3.4确定冷却剂及其进出口温度第四章流程的确定和说明4.1流程4.2流程说明第五章精馏塔的设计计算5.1全塔的物料衡算5.1.1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含苯的摩尔分率 5.1.2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平均摩尔质量 5.1.3料液及塔顶底产品摩尔流率5.2回流比的确定5.3塔板数的确定5.4气液负荷计算5.4.1平均压强5.4.2平均分子量5.4.3液体的平均粘度5.4.4液体的平均密度5.4.5体积流量5.5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5.1 塔径的计算5.5.2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5.6 塔板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与计算5.6.1溢流装置计算5.7 浮阀的布置5.7.1 阀孔速度5.7.2 开孔率5.7.3 阀孔总面积5.7.4 浮阀总数5.7.5 塔板上布置浮阀的有效操作面积5.7.6 浮阀的排列5.8 塔板流动性能校核5.8.1液沫夹带量校核5.8.2 塔板阻力校核5.8.3 降液管液泛校核5.8.4 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校核5.8.5严重漏液校核5.9 塔板负荷性能图5.9.1漏液线5.9.2 液沫夹带线5.9.3 液相负荷下限线5.9.4 液相负荷上限线5.9.5液泛线5.9.6塔板性能负荷图5.9.7浮阀塔的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总表第六章塔的机械设计6.1、设计条件6.2、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6.3、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6.4、风载荷和风弯矩计算6.5、地震弯矩计算6.6、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6.7、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及稳定校核6.8、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6.9、基础环设计6.10、地脚栓设计第七章设计结果的讨论及说明第八章参考文献第九章课程设计总结致谢中文摘要:目前用于气液分离的传质设备主要采用板式塔,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过程。

苯和甲苯分离课程设计

苯和甲苯分离课程设计

苯和甲苯分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苯和甲苯的基本性质,了解它们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苯和甲苯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样品中苯和甲苯的分离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苯和甲苯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有机化学实验课,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实验操作经验尚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有机化学中苯和甲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 苯和甲苯的提取和分离原理,包括蒸馏、萃取等方法。

2. 实践操作:- 实验室安全及基本操作规范。

- 苯和甲苯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步骤,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苯和甲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学习,实验原理讲解。

- 第二课时:实验室安全及基本操作规范培训,实验装置认识。

- 第三课时:进行苯和甲苯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 第四课时: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4. 教材章节:- 《有机化学》第三章:苯和甲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与甲苯的分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与甲苯的分离

【设计计算】1.塔物料衡算(1)苯的摩尔质量:kmol kg M A /78=甲苯的摩尔质量:kmol kg M B /92=998.092/2.078/8.9978/8.99=+=D x012.092/9978/178/1=+=W x(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M F =0.44×78+(1-0.44)×92=85.8kg/kmolM D =0.998×78+(1-0.998)×92=78.028kg/kmolM W =0.012×78+(1-0.0.12)×92=91.83kg/kmol(3)物料衡算 原料液的处理量h kg /44.69442430050000000=⨯= F h kmol /94.808.8544.6944==总物料衡算h kmol W D F /94.80=+=苯物料衡算80.94×0.44=0.998D+0.012W联立得h kmol D /13.35= h kmol W /81.45=2.塔板数的确定(1)挥发度的确定苯的沸点为80.1 甲苯的沸点为110.6当温度为80.1℃时: ㏒A P °=6.023006.224.2201.8035.1206=+-㏒B P °=6.078593.158.2191.8094.1343=+-解得P A °=101.39kPa P B °=39.17kPa当温度为110.6℃时:㏒A P °=6.023-337.224.2201.803.1206=+㏒B P °=6.078008.258.2196.11094.1343=+-44.092/6078/4078/40=+=F x解得A P °kPa 23.138= B P °kPa 86.101=则有=1a 588.217.39/39.101= 339.286.101/23.2382==a46.2339.2588.221=⨯==a a a(2)回流比R 的求取由于是饱和液体进料得q=1,q 线为一直线,故x q =x F =0.44659.044.046.1144.046.2)1(1=⨯+⨯=-+=q q q x a ax y 最小回流比为55.144.0659.0659.0998.0min =--=--=qq q D x y y x R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 即1.355.12min =⨯==R R 操作线方程的确定 L=RD=3.1×35.13=108.9kmol/hV=(1+R)D=144.03kmol/hL ’=qF L + =108.90+80.94=189.94kmol/h V=V ’=144.03kmol/h 即精馏段操作线方程243.0756.01.4998.01.41.3111+=+=+++=+n Dn n x R x x R Ry提馏段操作线方程0038.0318.1012.003.14481.4503.14484.1891-=⨯-='-''=+m m Wm m x x V Wx x V L y 气液相平衡公式x a axy )1(1-+=则=x y y46.146.2-精馏段理论塔板数的确定D x y =1 0.998 =1x 0.995=2y 0.995 =2x =0.988=3y 0.990 =3x =0.976=4y 0.981 =4x 0.955=5y 0.965 =5x 0.918=6y 0.937 =6x 0.858=7y 0.892 =7x 0.771=8y 0.826 =8x 0.659=9y 0.741 =9x 0.538=10y 0.650 =10x 0.43<0.44提馏段理论塔板数的确定=11y 0.563 =11x 0.344=12y 0.449 =12x 0.249=13y 0.324 =13x 0.163=14y 0.212 =14x 0.099=15y 0.127 =15x 0.056=16y 0.07 =16x 0.03036.017=y 015.017=x=18y 0.016 =18x 0.007<0.012理论板(不包括再沸器)=18实际精馏段板数 N 精=1852.09==T E N实际提馏段板数N 提=1452.07==T E N实际板数=18+14=32 进料位置为第十块板(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的计算1)精馏段塔顶操作压力: kPa 3.10543.1010=+=+=表P P P D每层塔板压降: kPa 7.0=∆P进料板操作压力: kPa 9.117187.03.105=⨯+=F P精馏段平均压力: kPaP P P F D m 6.1112/)9.1173.105(2/)(=+=+=塔底压力: kPa P w 7.127327.03.105=⨯+=塔底平均压力: kPa P m 5.1162/)7.1273.105(=+='2)操作温度的计算:塔顶由查手册经内插法可得:塔顶温度 24.80=D t ℃ 进料温度 09.94=f t ℃ 塔底温度 9.109=W t ℃精馏段平均温度:17.872/)09.9424.80(=+=m t ℃提馏段平均温度:1022/)9.10909.94(=+='m t ℃3)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塔顶:998.01==y x D x 1=0.995kmol kg M VDM /03.7892)998.01(78998.0=⨯-+⨯=kmol kg M LDM /07.7892)995.01(78995.0=⨯-+⨯=进料板:Y f =0.65 X f =0.43kmol kg M VFM /09.8292650.01(7865.0=⨯-+⨯=kmol kg M LFM /98.8592)43.01(7843.0=⨯-+⨯=精馏段: kmol kg M VM /47.802/)9.8203.78(=+=kmol kg M LM /03.822/)98.8507.78(=+=塔底: kmol kg M VWM /78.9192)016.01(78016.0=⨯-+⨯=kmol kg M LWM /90.9192)007.01(78007.0=⨯-+⨯=提馏段: kmol kg M VM /34.872/)78.919.82(=+='kmol kg M LM /88.882/)78.9198.85(=+='4)平均密度的计算精馏段:(1)气相平均密度Vm ρ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即 精馏段气相密度:311/998.2)15.27317.87(314.847.806.111m kg RT M P ml vm M VM =+⨯⨯=⨯=ρ 提馏段气相密度度;32222/262..3)15.27305.102(314.834.875.116m kg RT M P m vm m vm =+⨯⨯=⨯=ρ(2)液相平均密度Lm ρ计算由式 1A B i Lm i LA LBαααρρρρ==+∑ 求相应的液相密度。

化工原理实验—萃取

化工原理实验—萃取

化工原理实验—萃取萃取是化工工程中常见的分离纯化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中的目标化合物转移至另一种不相混溶的可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纯化。

萃取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工程、食品行业等领域,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纯度可控等优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萃取实验,加深学生对萃取原理及操作技巧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一:两相萃取分离苯和甲苯实验原理:苯和甲苯是两种不同的有机物,可以用两相萃取法进行分离。

两相萃取法是指两种可相互溶解的液体用分液漏斗分离,其中一种液体通常为水,称为水相,另一种液体为无水溶液,称为有机相。

以苯和甲苯为例,实验原理如下:苯和甲苯对水不溶,可以用水作为萃取剂,使其溶于水相中,从而完成两相分离。

实验步骤:1. 将5 mL苯和5 mL甲苯混合在干净干燥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记录混合物体积。

2. 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3. 将分液漏斗盖住并轻轻摇动,使两相充分混合。

4. 等两相分离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滴嘴,放出有机相,记录体积。

5. 重复取两组数据。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苯和甲苯在水中的分配系数。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混合物体积/mL 有机相体积/mL10 5.5计算分配系数:由于苯和甲苯对水不溶,可以假设二者在水相中的浓度非常接近于0,因此可以利用分配定律(分配系数=有机相中溶质的摩尔浓度/水相中溶质的摩尔浓度)计算分配系数。

在实验中,混合物体积相同,有机相中苯和甲苯的摩尔浓度分别为:由于苯和甲苯的分子量相似,可将它们的平均摩尔浓度作为计算结果(C=(0.043+0.043)/2=0.043 mol/L)。

水相中溶质的摩尔浓度非常接近于0,可认为不对分配系数产生影响。

Kd = (5.5 mL/10 mL)/(4.5 mL/10 mL) ≈ 1.22实验二:萃取纯化对乙酰氨基酚实验原理: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亲水性较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萃取纯化的方法提高其纯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理论塔板数(采用吉利兰快速估值法) 已知α = 2.45,xD = 0.957, xw = 0.035, Rmin = 1.198, R = 1.677 由教材第26页的芬斯克方程计算N min : N min 1 − xw x lg( D × ) lg( 0.957 × 1 − 0.035 ) 1 − xD xw 0.035 = 7.167 = = 1 − 0.957 lg α lg 2.45
4)平衡线与q线的交点 因α为常数,可判断最小回流比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而不是相切。 2.45 x 与x = 0.491联立,解得xe = 0.491, ye = 0.703 由y = 1 + 1.45 x 5) Rmin 与R 取 R x − ye 0.957 − 0.703 = 1.4,因为Rmin = D = = 1.198 Rmin ye − xe 0.703 − 0.491
7)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L' W ym +1 = ' xm − ' xw V V 其中:L' = L + qF = RD + qF = 1.677 × 32.28 + 1× 65.26 = 119.39kmol / h V ' = V − (1 − q ) F = ( R + 1) D = (1.677 + 1) × 32.28 = 86.41kmol / h 所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m +1 = 119.39 32.98 xm − × 0.035 = 1.38 xm − 0.013 86.41 86.41
结论:采用蒸馏操作 理由:a、苯、甲苯混合液是均相混合液体 b、苯、甲苯有一定的沸点差 c、苯、甲苯沸点都不高
2)了解蒸馏操作的方法、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等,确 定蒸馏方法 蒸馏操作的分类 1.按操作流程可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生产中以后者 为主,间歇蒸馏主要应用于小规模、多品种或某些有特殊 要求的场合。 2.按蒸馏操作方式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闪蒸)、 精馏和特殊蒸馏:对于易分离的物系或对分离要求不高的 物系,可采用简单蒸馏或平衡蒸馏;对于较难分离的物系 或分离要求较高的物系,可采用精馏;很难分离的或用普 通方法不能分离的物系可采用特殊蒸馏。特殊蒸馏包括水 蒸气蒸馏、恒沸蒸馏、萃取蒸馏等。 3按操作压力可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操作:工业生产上 一般都采用常压操作,沸点在室温小于150度的混合物通 常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操作;在常压下为气态混合物,则采 用加压蒸馏,在常压下沸点较高或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 聚合等易变质的物系,则可采用减压蒸馏。 4按混合物中组分的数目可分为双组分和多组分精馏:工 业生产上以多组分精馏为多,但两组分精馏的原理及计算 原则同样适用于多组分精馏,只是处理多组分精馏过程时 更加复杂,因此常以两组分精馏为基础。
结论:选用筛板塔 理由:结构简单;金属消耗量少;造价低廉; 气体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也小;其生产能 力及板效率较泡罩塔高。 主要设备:筛板塔、原料罐、回流罐、预热 器、冷凝器、再沸器、产品贮罐
流程图:
4)编制蒸馏分离方案 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塔底采用蒸馏釜,间 接加热,泡点进料。 精馏要求塔顶产品中含甲苯为5%,塔釜产品中含苯为 3%
( × M 混 = x苯 M 苯 + x甲苯 M 甲苯 = 0 .491 × 78 + 1 − 0 .491) 92 = 85 .126 40000 × 10 3 F = = 65 .26 kmol / h 300 × 24 × 85 .126 由 F = D + W 和 Fx F = Dx D + Wx w 联立解得 D = 32 .28 kmol / h , w = 32 .98 kmol / h
精细化工产品分离精制与控制
项目名称:苯、甲苯分离 工作任务一:确定苯、甲苯分离方案 工作任务二:确定苯、甲苯分离工艺操作条件 工作任务三:选用苯、甲苯分离主体设备并确定 主要结构尺寸 工作任务四:苯、甲苯分离操作 组别:第一组 组员:缪 奕 陈海棠 王巧元
工作任务一:确定苯、甲苯分离方案
1)了解传质分离方法、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确定苯、甲苯的分离方法 1.蒸馏 原理: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度不同的性质,通过加入或移出热量的 方法,使混合物形成气液两相,并让它们相互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 致使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增浓,难挥发祖坟在液相中增浓,实现混合物的分 离,这种操作统称为蒸馏。 特点:a、蒸馏操作流程通常较为简单 b、可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c、蒸馏需要 消耗大量的能量 适用情况: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可分离液体混合物,还可通过改变操作压力使常 温常压下呈气态或固态的混合物在液化后得以分离。 2.吸收 原理: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同一种溶剂(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 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称为吸收。 吸收操作的应用: (1)原料气的净化 例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丙酮脱 除裂解气中的乙炔等。 (2)有用组分的回收 例如用硫酸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氮,用洗油处理焦炉 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用液态烃处理裂解气以回收其中的乙烯、丙烯等。 (3)某些溶液产品的制取 例如用水吸收二氧化氮以制造硝酸,用水吸收氧化氢 以制取盐酸,用水吸收甲醛以制备福尔马林溶液等。 (4)废气的治理 如磷肥生产中,放出含氟的废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水制成 氟硅酸;又如用碱吸收硝酸厂尾气中含氮的氧化物制成的硝酸钠等。
4.掌握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确定操作回流比 掌握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确定操作回流比 回流是保证精馏塔连续稳定操作得必要条件。回流液得多少对整 个精馏塔的操作有很大得影响。对精馏而言,进料状况和馏出液组成 一定,即g线一定, (xD,xD)是一定的。随着回流比的增加,精馏段操 作线得截距xD/(R+1)越小,则其操作线偏离平行线越远,或越接近于 对角线,那么所需得理论塔板数越少,这就减少了设备费用。反之, 回流比R减小,理论塔板数增加。但另一方面。回流比增加,回流量L 及上升蒸汽用量V均随之增加,塔顶冷凝器和塔底再沸器的负荷随之 增大,这就这就了操作费用。反之,回流比R减小,则冷凝器、再沸 器、冷却水用量和加热蒸汽消耗量都减少。R过大和过小从经济观点 来看都是不利的。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回流比,使精馏操作的结果为最 佳。
3.掌握精馏操作作线方程,进料状况及其对精馏操作的影响,确定进料状态。 掌握精馏操作作线方程,进料状况及其对精馏操作的影响,确定进料状态。 掌握精馏操作作线方程
1)确定相对挥发度 α
全塔的相对挥发度的平 (塔顶 81 . 2 摄氏度时 α 顶
2)确定平衡线方程
均值 α =
α 顶α 底 =
2 . 53 × 2 . 37 = 2 . 45
结论:采用精馏 理由:a、苯、甲苯沸点差不是很大 b、分离要求较高
3)了解蒸馏装置与设备,选用主要设备,确定基本操作流程
板式塔
塔板类型:有溢流塔板和无溢流塔板 几种典型的有溢流塔板 (1)泡罩塔 优点:不易发生泄漏现象;有较好的操作弹性;当气液负荷有较大波动时,仍能维持几 乎恒定的板效率;不易堵塞;对各种物料的适应性强。 缺点:结构复杂;金属消耗量大;造价高;压降大;液沫夹带现象比较严重;限制了气 速的提高,生产能力不大。 (2)筛板塔 2 优点:结构简单;金属消耗量少;造价低廉;气体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也小;其生产 能力及板效率较泡罩塔高。 缺点:操作弹性范围较窄,小孔筛板容易堵塞。 (3)浮阀塔 目前常用型号有F-1型、V-4型、T型 (4)喷射型塔板:舌形塔、浮动舌形塔、浮动喷射塔和斜孔塔板 (5)网孔塔板 这种塔板上装有倾斜的挡沫板,其作用是避免液体直接被吹过塔板,并 提供气液分离和气液接触的表面。网孔塔板具有生产能力大,压降低,容易加工制 造的特点。 (6)垂直塔板
所以R = 1.4 Rmin = 1.4 ×1.198 = 1.677
6)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n +1 = 即yn +1 = R 1 xn + xD R +1 R +1
1.677 1 xn + × 0.957 = 0.626 xn + 0.359 1.677 + 1 1.677 + 1
3.萃取 原理:在液体混合物(原料液)中就加入一个与其基本不相混容的液体 作为溶剂,造成第二相,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 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的单元操作。 适用情况:a、沸点差很小b、溶质含量低 c、沸点很高,需要真空精馏 d、 热敏性物料 适宜采用萃取操作 萃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液-液萃取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②在生物化工中和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③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④食品化工中应用 4.结晶 原理: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是获 得纯净固态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特点:以晶体形态出现,能从杂质含量很高的溶液或多组分熔融状态混合 物中获得非常纯净的晶体产品;对与许多其他方法难以分离的混合物 系、同分异构体物系和热敏性物系等,结晶分离方法更为有效;结晶 操作能耗低,对设备材质要求不高,一般也很少有三废的排放。 适用于化学、食品、医药、轻纺及许多高新技术领域
使用吉利兰关联图估计N值: R − Rmin 1.677 − 1.198 = = 0.179 R +1 1.677 + 1 查化工原理吉利兰关联图,得
N − 7.167 代入数据, = 0.48,解得N = 14.(包括蒸馏釜) 7 N +1 故总的理论板数为14.7块(包括蒸馏釜)
N − N min = 0.48 N +1
工作任务二:确定苯、 工作任务二:确定苯、甲苯分离工艺操作条件
1.掌握物料的汽、液相平衡关系,操作压力对平衡关系的影响,确定操作 掌握物料的汽、液相平衡关系,操作压力对平衡关系的影响, 掌握物料的汽 压力, 压力,同时确定顶釜温度 1)确定操作压力 压力升高,t-x-y图上移,两相区变小,分离难度增加,塔板数增加;压 力降低,真空精馏的设备及操作费用均高于常压精馏。 因此,选用常压精馏。 2)确定顶、釜温度 查t-x-y图,确定塔顶温度为81.2摄氏度,塔釜温度为110摄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