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研究生化工新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合集下载

液位器实习实训报告

液位器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报告:液位器实习实训一、实习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位器作为一种常用的自动化控制元件,在各种工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液位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我参加了本次液位器实习实训。

二、实习实训目的1. 掌握液位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2. 学会液位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 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实训内容1. 液位器的基本原理及类型液位器是利用液体的静压力或浮力原理,将液位高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仪表。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位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玻璃液位计: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液位的高度来判断液位,适用于腐蚀性较强、温度较低的液体。

(2)磁翻板液位计:利用磁性翻板的开关动作来检测液位,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3)超声波液位计:采用超声波原理,通过测量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液位,适用于各种液体和恶劣环境。

(4)雷达液位计:利用微波原理,通过测量微波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液位,具有测量精度高、不受液体性质影响的优点。

2. 液位器的安装与调试(1)安装:根据液位器的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注意安装位置应避免液体的剧烈波动和外部干扰。

(2)调试:调整液位器的零位和量程,确保液位器的输出信号与实际液位高度相符。

在调试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 液位器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液位器的外观,确保其无破损、污垢和锈蚀。

(2)检查液位器的连接线路,确保其接触良好、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3)根据液位器的使用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紧固等工作。

四、实习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液位器实习实训,我深刻了解了液位器的工作原理、类型、安装调试方法和维护保养措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液位器,并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完成了实习实训任务。

此外,本次实习实训使我认识到液位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兴趣。

化工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化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化工工艺过程的理解。

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流体力学实验实验目的:测定流体在圆直等径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测定流体在不同流量流经全开闸阀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连接实验装置,包括光滑管、粗糙管、倒U形压差计、1151压差传感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

(2)调整进水阀,使水从高位水槽流入光滑管,调节球阀,使水分别流经光滑管和粗糙管。

(3)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压差值和温度值。

(4)计算摩擦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

2. 实验二:精馏实验实验目的: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连接实验装置,包括精馏塔、回流液收集器、塔顶冷凝器、塔釜加热器等。

(2)调整塔釜加热器,使塔釜温度达到设定值。

(3)调整回流液收集器,使回流液流量达到设定值。

(4)记录塔顶和塔釜的液相折光度,计算液相浓度。

(5)根据数据绘出x-y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从而得到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3. 实验三:流化床干燥实验实验目的:熟悉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连接实验装置,包括流化床干燥器、物料进料装置、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等。

(2)将物料放入流化床干燥器中,调整进料量和空气流量。

(3)记录不同时间下的物料含水量和床层温度。

(4)绘制物料含水量和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体力学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曲线,与理论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液位控制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液位控制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位控制作为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液位控制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控制策略,并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液位控制原理首先,我们对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学习。

液位控制是指通过调节流入或流出系统的流量,使容器内的液位保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

液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液位、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信号传输、处理和执行机构控制。

2. 液位控制设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液位控制中常用的设备,如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液位变送器、调节阀等。

这些设备在液位控制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实时测量液位、流量等参数,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

3. 液位控制策略液位控制策略是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我们学习了常用的液位控制策略,如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等。

这些控制策略能够根据液位变化及时调整控制参数,使液位保持稳定。

4. 实训项目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项目:(1)液位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液位控制系统,并进行参数调试,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2)液位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对搭建的液位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包括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

(3)液位控制系统的优化: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控制效果。

三、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训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准备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工具。

2. 搭建液位控制系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实验要求搭建了液位控制系统。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设备的安装、接线方法和调试技巧。

3. 调试与优化在系统搭建完成后,我们对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了调试和优化。

通过调整参数,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实习报告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实习报告学院化工学院专业分子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前言-------------------------------------2一、实习目的-------------------------------3二、实训基地概况-----------------------------3三、实习内容---------------------------------31.DOP生产实训车间-----------------------------32. 化工机械加工维修车间---------------------------103.橡胶产品制作车间------------------------114.柴油加氢车间---------------------------125.化工单元生产实训车间------------------------156.化工仿真虚拟实训室------------------------15四、实习收获及感受------------------15前言由于搬新校区的缘故,再加上天津港的爆炸案导致各化工厂更加注重安全生产而不愿接收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实习,本应该在短学期安排的实习被挪到了12月26号。

尽管已经进入了期末的紧张复习阶段,我们还是很期待能学到平时书本里接触不到的东西。

尽管这次的实习不是在真正的生产场地——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但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也能够让我们对化工生产有一些实际的认知。

作为一个化工类专业的学生,虽然在过去的两年教育阶段中学习了一些化工基础课程,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等课程,本学期又继续学习了化工热力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但是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走近化工生产的过程,也从未接触到真正的化工生产知识。

一直在象牙塔里学习理论知识的我们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化工工业了。

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而且是天津大学这样老牌工科学校的学生,我们深知将已学到的知识与工业生产实际结合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等做好铺垫。

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体会总结

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体会总结

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过程检测实训装置液位压力的实践操作。

在此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知识的运用和掌握的重要性,并领悟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式。

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比得上亲身体验和操作时的感受和体会。

在实践操作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液位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安装和使用实训装置。

其次,实践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我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从中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在操作实践中如何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实践操作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互相协作,进行设备安装、数据采集和记录等工作。

通过相互配合,团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形成默契,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达到了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效果。

总之,在过程检测实训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知识掌握和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技能,同时与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和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经验和积累。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一、引言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外部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在工业、医疗、航空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实验装置,探究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性能。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了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和数据采集系统等装置。

其中压力传感器是最关键的组件,它能够将外界压力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

放大电路是为了将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至可被数据采集系统读取的范围。

2. 实验方法:我们首先搭建了实验装置,并保证各个部件之间的正确连接。

然后,在实验装置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具体的方法包括:(1)将待测试物体放在传感器下方,并施加压力。

(2)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压力与电阻值的关系曲线。

(4)分析曲线特征,得出结论。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1. 实验数据处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一组压力与电阻值的对应关系数据。

针对这组数据,我们进行了平均值计算和误差分析。

结果显示,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与施加压力呈线性关系,并且误差较小。

2. 曲线分析:我们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压力与电阻值的关系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加,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呈线性增加。

这表明压力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

(2)曲线的斜率代表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大小。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所使用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曲线的直线段表示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当压力过大或过小时,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将不再线性增加。

(4)根据曲线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传感器输出的电阻值得出所施加压力的大小。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压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医疗领域,它可以用于测量血压;在汽车制造中,它可以用于测量车胎的压力;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它可以用于管道压力的监测等。

天津大学研究生新编化工新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天津大学研究生新编化工新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实验人员:同组人: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 20-615室实验时间: 2012年5月9日班级/学号:11级制药工程班30组号指导教师:郭红宇实验成绩:实验十一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3. 学习如何测定和校正传感器的量程曲线4. 学习传感器、数字转换仪表的连接和参数设置5. 学习用液位计和电磁阀一起控制液位的原理及应用二、实验装置及试剂压力传感器一台,液位传感器一台,直流电源,数字显示仪表,有机玻璃塔一个,螺丝刀两把,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1.传感器概述⑴传感器的概念: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化成可输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说,就是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⑵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感知外界信号的原理主要有:①物理性质:基于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的识别功能。

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等。

⑶传感器的分类:按测量原理分类: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按输入量分类: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2.压力传感器:⑴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感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力传感器实验报告

P(KPa)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V(mV) 上升
59 110 167 220 275 331 385 442 495 551
下降
53 106 161 217 272 328 381 439 492 547
平均
56 108 164 218.5 273.5 329.5 383 440.5 493.5 549
灵敏度S=(549+493.5+440.5+383+329.5-273.5-218.5-164-108-56)/10/5=27.51(mV/KPa)
实验步骤:
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上,根据图8连接管路和电路(主机箱内
的气源部分,压缩泵、贮气箱、流量计已接好)。

引压胶管一端插入主机箱面板
图8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压实验安装、接线图
上气源的快速接口中(注意管子拆卸时请用双指按住气源快速接口边缘往内压,则可轻松拉出),另一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相连。

压力传感器引线为4芯线: 1端接地线,2端为U0+,3端接+4V电源,4端为U o-,接线见图8。

2、实验模板上R W2用于调节放大器零位,R W1调节放大器增益。

按图8将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输出V02接到主机箱(电压表)的V in插孔,将主机箱中的显示选择开关拨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R W1使放大器增益K=20,再仔细调节R W2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3、合上主机箱上的气源开关,启动压缩泵,逆时针旋转转子流量计下端调压阀的旋钮,此时可看到流量计中的滚珠在向上浮起悬于玻璃管中,同时观察气压表和电压表的变化。

4、逐步调节流量计旋钮,使气压表显示某一值,观察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记录数据于。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实验报告【完整模板(含数据处理和思考题)】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实验报告【完整模板(含数据处理和思考题)】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实验报告学院:姓名:学号:班级:教师:提交日期:XXX大学XXX学院实验一压力表与压力变送器校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力表与压力变送器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压力变送器的使用3.掌握压力校验仪的使用4.掌握压力表与压力变送器精度校验方法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弹簧管压力表8台2.压力变送器8台3.XFY-2000型智能数字压力校验仪8台三、复习教材压力测量及仪表相关章节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熟悉仪表了解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测压原理、结构及功能,熟悉并掌握压力校验仪的正确使用。

2、压力校验仪准备1)上电:按下压力校验仪后面板的电源开关,显示器倒计时3、2、1、0后自动校零,进入测量状态;2)选择压力单位:按右向键,选择压力单位为MPa;3)预压:为减少迟滞,先进行预压测试(将压力加到0.6MPa左右,泄压至常压,如此循环几次);4)调零:循环上述操作后,若压力读数偏离零点,按ZERO键即可压力调零;5)管线接线:将导压管两头分别与内螺纹转换接头及压力校验仪压力输出接口连接。

3、压力表基本误差校验1)将压力表压力输入口与内螺纹转换接头相连接并检查密封性;2)正行程测量:将校验仪的手操泵产生的压力加到压力表上,改变压力表输入压力大小,依次使压力表指针指示各满刻度,同时将压力表的各输入压力记录于表1;3)反行程测量:将校验仪的输出压力加大至超过压力表满量程,并逐渐改变压力表输入压力的大小,依次使压力表指针指示各满刻度,同时将压力表的各输入压力记录于表1;4)误差计算:100%P P δ-=⨯指示输入最大值()相对百分误差压力表量程100%P P α-=⨯入正入反最大值||变差压力表量程4、压力变送器基本误差校验1)将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正压室接口(负压室通大气)与内螺纹转换接头相连接并检查密封性;2)按▲键,将显示器测量选择到I :00.000mA ,若清零按ZERO 键。

将压力变送器电流信号端子正确接入压力校验仪的电流信号测量端子(红线一端接变送器信号输出的正端,另一端接校验仪24V 电源正极输出端;黑线一端接变送器信号输出的负端,另一端接校验仪直流电流测量正极输入端);3)正行程测量:将校验仪的手操泵产生的压力加到压力变送器上,从小到大改变压力变送器输入压力(0.0MPa 、0.1MPa 、0.2MPa 、0.3MPa 、0.4MPa 、0.5MPa 、0.6MPa ),依次测量压力变送器在各标准压力点时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其记录于表2;4)反行程测量:将校验仪的输出压力加大至超过压力变送器满量程,从大到小改变压力变送器输入压力(0.6MPa 、0.5MPa 、0.4MPa 、0.3MPa 、0.2MPa 、0.1MPa 、0.0MPa ),依次测量压力变送器在各标准压力点时输出电流的大小,并将其记录于表2;5)误差计算:100%16I I δ-=⨯标准最大值实测()相对百分误差100%16I I α-=⨯最大值实测正实测反||变差5、实验完毕,切断电源,仪器设备复原五、实验报告1.实验原始记录表及数据处理(误差、精度、变差计算)结果。

实验报告:测量压力

实验报告:测量压力

实验报告:测量压力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物体的压力,并了解压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压力计、物体等。

2.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3. 将压力计的顶部与物体接触,使其垂直放置。

4. 读取压力计上显示的数值,记录下来。

5. 将不同物体放置在相同位置,并重复步骤3和步骤4。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测量并记录了不同物体在压力计上显示的数值。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体在相同位置对压力计的压力
有所差别。

实验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压力的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而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物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实验结果表明,物
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积是影响压力计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本
实验也提醒我们需要保持压力计的垂直放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
确性。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测量了不同物体的压力,并对压力的定义和计算方
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压力是与物体的重量和接
触面积相关的,而压力计是一种有效的测量压力的工具。

液位控制实验报告

液位控制实验报告

液位控制实验报告液位控制实验报告引言:液位控制是工业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液位控制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情况,研究不同参数对液位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本实验通过设计液位控制系统,对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关键组件进行测试和分析,以期得出一套最佳的液位控制方案。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研究不同控制策略对系统稳定性和精确度的影响,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的高度,控制器则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计算和控制,最终通过执行器调节液位。

在实验中,我们将调整不同参数,如控制器的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以及执行器的响应速度等,观察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调整了控制器的增益。

通过增加增益,我们发现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但也容易出现过冲现象。

当增益过大时,系统会产生振荡,无法达到稳定状态。

因此,合理选择增益是确保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其次,我们调整了控制器的积分时间常数。

增加积分时间常数可以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然而,当积分时间常数过大时,系统的响应速度会变慢,甚至产生不稳定的现象。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选择适当的积分时间常数。

最后,我们测试了执行器的响应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执行器的响应速度对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有着重要影响。

当执行器的响应速度过慢时,系统的响应会滞后,导致液位控制不准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选择具备较快响应速度的执行器,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结论:通过本次液位控制实验,我们深入研究了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控制器的增益和积分时间常数,以及执行器的响应速度,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精确度的关键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液位控制效果。

化工测量及仪表实验实验报告

化工测量及仪表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使用及特性分析1 实验目的1.1 了解压力表和霍尔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1.2掌握用活塞式压力计校验测压仪表的方法。

1.3通过对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进一步了解仪表变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及精度等基本概念。

2 实验内容2.1学习活塞式压力计的操作方法。

2.2对弹簧管压力表进行精度校验。

2.3对霍尔式压力变送器进行精度校验和量程调整。

3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活塞式压力计1台?标准压力表1块?弹簧管压力表1块? HYD2型霍尔式压力变送器1块? 41位数字万用表4 校验步骤和方法用活塞式压力计作为压力表的压力输入源, 关闭活塞式压力计上的切断阀a、校验仪器连接图如图b、c、d。

将标准压力表、被校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压力输出端口4.1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4.1.1检查活塞式压力计是否正常?打开进油阀,转动手轮将螺旋杆旋出再旋进往复几次,将管内的空气挤出(在顺时针转动手轮将螺旋杆旋进时,观察油罐内没有气泡出现为止)。

?逆时针转动手轮,将油罐中的油抽到发生器中来(螺旋杆旋出10cm左右即可)。

然后关闭进油阀d,打开切断阀b、c。

?顺时针转动手轮产生压力,观察标准表指针上升到被校表最大压力时,停止加压,保持五分钟,检查发生器是否有泄漏。

若标准表指针保持不动,说明没有泄露。

若标准表指针下移,说明有泄漏,查出漏处,减压后进行处理。

然后再重新检查指导不泄漏为止。

然后逆时针旋转手轮是标准表指针指零。

4.1.2精度校验在被校表量程范围内均匀取5 - 1点,填入表“被校表示值” 一栏。

?正行程校验:逆时针转动手轮,使被校表指针由最大压力值逐渐下降到各被校刻度值,分别读取并记录标准表再各校验点的示值。

4.1.3将校验数据列表,计算仪器的绝对误差、变差及精度。

4.2霍尔式压力变送器的调校将霍尔式压力变送器装在校验连接图中被校表的位置上,接好电源线,输出信号用41位数字万用表监测。

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最终版

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最终版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天津大学化工技术实验中心印制实验十一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3. 学习如何测定和校正传感器的量程曲线4. 学习传感器、数字转换仪表的连接和参数设置5. 学习用液位计和电磁阀一起控制液位的原理及应用二、实验装置及试剂压力传感器一台,液位传感器一台,直流电源,数字显示仪表,高位槽,低位槽,电磁阀三、实验原理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的测量和自控包括石油、化工、航空、制药、环境等不同的行业和过程,按照不同的类型,还可以有用来测量液体或气体压力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测量流体压差的和物体的位移量。

也可以分别叫做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等名称,下本实验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装置为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塔,也可以作为一个液体罐。

在塔体的下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液体的高度,或者气体的压力,都可以造成系统压力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塔内液体水产生的压力,并显示在数字仪表上。

该数据也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上,实现在线监控和采集。

在塔的上、下部位,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来测量液体的位差。

本实验中液体是水,不管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力如何变化,液位传感器只是测量上下两个测量口之间的压力差。

液位传感器除了测量水的液位,还可以用来控制液位。

本实验就采用液位传感器,控制一个电磁阀。

先从仪表设定一个需要控制的液位高度,当传感器测量到的高度超过这个设定值时,仪表会输出一个信号,控制电磁阀的打开,让塔内的液体排出。

当液位低于设定的数值时,仪表会停止控制信号的输出,电磁阀处于关闭的状态,这样,就能保持塔内的液位,处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波动。

传感器测量原理: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过控实验

过控实验

第一章过程控制仪表实验实验一、压力、液位变送器的认识和校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力、液位变送器的结构、明确各部件的作用,巩固和加深压力、液位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的理解,熟悉压力、液位变送器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压力、液位变送器的零点、量程的调整方法,零点迁移方法和精度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电流表、直流稳压电源(24V)、水泵Ⅰ、变频器。

三、实验指导:12、注意事项:(1)本实验采用的压力、液位变送器是两线制仪表,应串入24伏直流电源。

接线时,注意电源极性。

接线完毕后,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请指导教师确认无误后,方能通电。

四、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计算被校仪表的各项误差,确定精度等级,完成仪表校验记录单。

表2-1液位变送器实验数据记录表处理实验数据时应注意的问题:(1)实验前拟好实验记录表格,见表格2-1。

(2)实验时一定等现象稳定后再读数、记录。

否则因滞后现象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

(3)误差计算公式绝对误差Δ= I O实-I O标引用误差=±Δ/(I O上-I O下)×100%基本误差=±ΔMAX /(I O上-I O下)×100%变差=| I O正-I O反|MAX/(I O上-I O下)×100%I O标——某点输出信号的标准值,单位mA。

I O实——某点输出信号的实际值,单位mA。

ΔMAX——各校验点绝对误差的最大值,单位mA。

I O上-I O下——仪表的输出量程,单位mA 。

|I O正-I O反|MAX——各检验点正反行程实测值的最大绝对差值,单位mA。

2、分析液位变送器的静态特性,画出液位变送器的输入-输出静态特性曲线。

实验二、电动调节阀的认识和校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电动执行器的结构组成,了解其工作过程。

2、通过对电动执行器的测试和校验,掌握执行器的校验方法,理解其相关特性及性能指标含义。

【VIP专享】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VIP专享】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图1:压力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液位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原理是:将膜片和基片构成一个腔体,待测压力使得陶瓷膜片弯曲情形,如此就能改变组件的电容量,借着加入必须的电子电路,尽可能将此变形与压力之变化互成关系。

因此电容量的变化即比例于压力的变化。

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原理是:应用压电效应与电桥电阻形式获得量测结果,在硅支撑物上利用扩散的方法,用以产生膜片,包含电桥电阻的单元以静电处理固定在支撑玻璃上。

所以,它就与外界形成机械性的隔离。

当硅质膜片偏向时,电桥的输出就随着改变。

2.液位传感器的安装有什么要求?测量原理是什么?答:液位传感器必需安装在塔的上、下部位,并且上端不能低于液面的最高实验值。

即测量液位需要在塔的上下测量端分别安装液位传感器,所测值即为测量口之间的压力差。

本实验的测量原理是:采用水的变化来引起压力和压差的变化,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用差压传感器来测量液位的差别,也就是液体高度。

差压传感器通过一定的设计结构按规定安装,当两侧压力不一致时,测量膜片产生位移,且位移量与压力差成正比,故两侧电容量不相等,把前后相差的变化转换成传感器内置压敏元件的变化,再由压敏元件形变产生微弱信号并输出。

当液位不同时,压力传感器测量到的压力不同,同样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数值也不同。

通过不断的改变液体的高度,就可以按照(1)、(2)式计算出压力和液位值:液体压力=H(液体高度)+液体上方气体压力(液柱高度)(1)液位值=低点的〔(液体高度)+液体上方气体压力(液柱高度)〕-高点的〔(液体高度)+液体上方气体压力(液柱高度)〕(2)3.怎样使用压力校正曲线?用实验数据举例说明。

答:压力校正曲线是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曲线,横坐标为测量值(传感器的显示值),纵坐标为理论计算的实际值,根据测出的横坐标,在曲线上找纵坐标的对应点,就可得实际压力值。

静压式液位计实习报告

静压式液位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位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静压式液位计作为一种常见的液位测量设备,因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在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静压式液位计的原理、性能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静压式液位计的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静压式液位计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3. 熟悉静压式液位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实习内容1. 静压式液位计的原理静压式液位计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工作的。

当液体在容器中静止时,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与该点距离液面的垂直高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就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2. 静压式液位计的结构静压式液位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探头:探头是液位计的核心部件,用于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探头通常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底部有一个膜片,外部有一个塑料的带孔外壳,起保护作用。

(2)敏感元件:敏感元件通常由扩散硅或陶瓷材料制成,具有压阻效应。

当膜片受到压强作用时,敏感元件会发生形变,从而将压强转换为电信号。

(3)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将敏感元件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标准电信号,以便于后续处理。

(4)显示仪表:显示仪表用于显示液位计的测量结果。

3. 静压式液位计的安装与调试(1)安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安装时,应确保探头与液面垂直,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2)调试:在安装完成后,进行液位计的调试。

首先,检查探头与信号转换器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其次,调整信号转换器的参数,使输出信号稳定;最后,调整显示仪表的量程,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 静压式液位计的维修(1)检查:定期检查液位计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2)清洗:对探头进行清洗,去除附着在膜片上的杂质。

(3)更换:当液位计的某个部件损坏时,及时更换。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静压式液位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任课老师:年月日实验一:静压力传感器标定系统一、实验原理: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之间的工作特性,总是存在着非线性、滞后和不重复性,对于线性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而言,就希望找出一条直线使它落在传感器每次测量时实际呈现的标准曲线内,并相对各条曲线上的最大偏离值与该直线的偏差为最小,来作为标定工作直线。

标定工作线可以用直线方程=+表示。

y kx b对压力传感器进行静态标定,就是通过实验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入量与输出量=+使它落之间的关系,得到实际工作曲线,然后,找出一条直线y kx b在实际工作曲线内,由于方程中的x和y是传感器经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因此一般采用平均斜率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取拟合直线。

本实验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取拟合直线,并通过标定曲线得到其精度。

即常用静态特性:工作特性直线、满量程输出、非线性度、迟滞误差和重复性。

二、准备实验:1)调节活塞式压力计底座四个调节旋钮,使整个活塞式压力计呈水平状态如图6所示;2)松开活塞筒缩紧手柄,将活塞系统从前方绕水平轴转动,使飞轮在水平转轴上方且活塞在垂直位置锁紧,调整活塞系统底座下部滚花螺母,使活塞筒上的水平仪气泡居于中间位置,如图6,并紧固调水平处的滚花螺母;图6 调节好,已水平3)被标定三个压力传感器接在截止阀上(参见下图7),打开截止阀、进气调速阀、进油阀,关闭进气阀和排气阀,将微调器的调节阀门旋出15mm左右位置;4)打开空气压缩机,待空气压缩机压力达到0.4MPa时,关闭压气机。

因为对于最大量程为0.25MPa的活塞式压力计,压力必须小于等于0.4MPa。

5)打开采集控制柜开关,检查串口连接情况。

双击桌面的“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软件,进入测试系统,如图7所示。

图7 压力传感器标定系统6)新建实验单击工具栏“新建”按钮或者菜单栏“系统”下拉菜单中“新建实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学生姓名、学号和指导老师等信息后,点击登录即可开始做实验,如图8所示。

化工实训报告总结

化工实训报告总结

化工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化工领域内的典型工艺装置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学生对化工工艺的认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探讨实验数
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流体流量测量;
2. 液位测量;
3. 冷凝器换热实验;
4. 管壳式换热器实验。

三、实验过程
1. 流体流量测量:通过利用流量计对流体流量进行实时测量,
并记录数据。

同时,还需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的
监测。

2. 液位测量:选取合适的液位计进行液位测量,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冷凝器换热实验: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对冷凝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记录数据,包括入口、出口温度、冷凝器的热荷载、传热系数等。

4. 管壳式换热器实验:在给定的工况下,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操作,监测其运行情况,并记录入口、出口温度、两种流体之间传热系数等。

四、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共进行了多组实验,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流体流量与转速成线性关系。

2. 液体密度的变化对液位的影响很大,需注意对液体密度的测量和考虑。

3. 冷凝器的热荷载随之降低,传热系数逐渐上升。

4. 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随着流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同时也会产生范德华盘根结构,对传热产生影响,需加以考虑。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化工领域内典型工艺装置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更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今后能在更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服务于工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实验人员:同组人:
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 20-615室
实验时间: 2012年5月9日
班级/学号:11级制药工程班30组号
指导教师:郭红宇
实验成绩:
实验十一压力和液位传感器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
3. 学习如何测定和校正传感器的量程曲线
4. 学习传感器、数字转换仪表的连接和参数设置
5. 学习用液位计和电磁阀一起控制液位的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装置及试剂
压力传感器一台,液位传感器一台,直流电源,数字显示仪表,有机玻璃塔一个,螺丝刀两把,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传感器概述
⑴传感器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化成可输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简单说,就是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⑵传感器的组成:
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感知外界信号的原理主要有:①物理性质:基于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原理;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的
识别功能。

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等。

⑶传感器的分类:
按测量原理分类: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
按输入量分类: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
2.压力传感器:
⑴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感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

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⑵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⑶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将膜片与基体构成一个腔体,待测压力使得陶瓷膜片弯曲变形,从而改变电容量,引起电路电流变化。

(4)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应用压电效应与电桥电阻形式获得测量结果。

在硅支撑物上理工扩散的方法,用以产生膜片。

当膜片偏向时,电桥的输出就随之改变。

(5) 传感器接线原理:对于压力传感器,信号的输出可以分成三线制和二线制两种方式。

一般三线制信号输出通常是电压信号,而电流信号的输出一般为两线制。

当压力传感器接受到不同的压力时,元件会发生电阻或电压的变化。

当在元件的两端接上一个直流电压时,也就是通常的电源,那么在回路中,就会产生对应力的电流。

如果把这个电流通过一个电阻,那么电阻两端就会产生一个固定的电压。

该电流或电压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得到了准确的电压或电流值,就可以反算出元件承受的压力。

实验装置为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塔。

在塔体的下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液体的高度,或者气体的压力,都可以造成系统压力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塔内液体水产生的压力,并显示在数字仪表上。

该数据也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上,实现在线监控和采集。

在塔的上、下部位,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来测量液体的位差。

本实验中液体是水,不管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力如何变化,液位传感器只是测量上下两个测量口之间的压力差。

四、实验步骤
1. 检查实验装置的仪器和设备,是否完好。

2. 检查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线是否正确。

并按照实验原理和仪表说明书,将信号、电源线连接好。

3. 连接完成后,让指导教师检查。

待老师确认后,可以开始实验。

4. 按照仪表的操作说明,和传感器的量程说明,设定好仪表的输入上下限。

5. 将水管连接到水龙头上,并连接到有机玻璃塔的进口,检查是否漏水?水能否流入到塔内?
6. 改变液体的高度,每次改变 10 厘米水柱,分别记录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和液位传感器的数值,记录液体的温度。

7. 实验完成后,关闭仪表和电源,最后拆除线路。

表1:压力-液位测量原始数据记录表
五、实验数据计算及处理
压力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
由于压力大小与液面高度成正比,所以可以首先将初始液面高度和初始压力值分别校正为 0 m,其他液面高度和压力依次校正,其次把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和用水的高度换算的数值,在直角坐标上作图,X轴为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实际数值,Y轴为用水的密度、温度和高度换算出的水压力,这些点可以连接成一条直线,以后只要根据仪表读数,就可以知道真实的压力了。

仪表设置:Inp:32; SCL:0; SCH:
设g=kg,24.1℃水的密度为997.27g/cm3,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如下。

压力计算公式;P=ρgh =**=
表3:压力-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表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如下:
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图
压力传感器回测校正曲线图
液位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
把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和用水的实际高度,在直角坐标上作图,X轴为液位传感器测量的实际数值,Y轴为水的实际测量高度,这些点可以连接成一条直线,以后只要根据仪表读数,就可以知道实际的液位高度。

仪表设置:Inp:33; SCL:0; SCH:
液位传感器回测校正曲线: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从压力传感器测量校正曲线可以看出,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回测时压力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说明压力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好,即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较小。

如果该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高,则在回放时,相同高度,压力显示值应相同,即校正曲线的拟合程度好,本实验回放曲线与原曲线存在较小偏差,可能是回放时液位读数存在一定误差,或者该传感器灵敏度精确度不是太高。

从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可以看出,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回放时液位传感器校正曲线斜率为,R2为,说明液位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好,即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较小,操作比较规范,认为造成的误差较小,实验数据比较可靠。

因此在数据不是过大或过小的测量范围可以利用校正的曲线,由显示值直接算出实际值。

七、实验问题与讨论
1.压力传感器有哪几种主要测量原理?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原理:通常是将电阻膜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一个固定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膜片的电阻值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电路中有一个恒流源,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用电桥放大后测量该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施加到膜片上的压力值。

(2)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将膜片与基体构成一个腔体,待测压力使得陶瓷膜片弯曲变形,从而改变电容量,引起电路电流变化。

(3)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应用压电效应与电桥电阻形式获得测量结果。

在硅支撑物上理工扩散的方法,用以产生膜片。

当膜片偏向时,电桥的输出就随之改变。

2.液位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测量原理?
测量液位需在塔的上下测量端分别安装液位传感器,所测值即为测量口之间压力差。

本实验测量液位选用的是压差式传感器。

传感器通过一定的设计结构或按规定安装,当两侧压力不一致时,致使测量膜片产生位移,其位移量和压力差成正比,故两侧电容量就不等,把压力前后相差的变化转换传感器内置压敏元件的变化,再把输出由压敏元件形变产生微弱信号。

3.如何让传感器控制一个自动阀?
先从仪表设定一个需要控制的液面高度,当传感器测量到的高度超过(或低于)这个设定值时,仪表会
输出一个信号,通过继电器的控制,控制阀门的开合,使塔内液面高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