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R(核磁共振)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光谱学-核磁共振课件(共86张PPT)

光谱学-核磁共振课件(共86张PPT)
第二页,共八十六页。
从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到核磁共振二维谱,从永久 磁铁仪器、电磁铁仪器到超导磁体仪器,从连续波仪器到脉冲付 里叶变换仪器,从低磁场仪器(40兆赫、60兆赫、80兆赫、90兆 赫、100兆赫)到高磁场仪器(200兆赫、300兆赫、400兆赫、500 兆赫、800兆赫、900兆赫),核磁共振技术正以迅猛发展之势日 新月异。核磁共振在有机化学、植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 (shēnɡ wù huà xué)和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橡胶工业、食品工业、医药 工业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
核磁共振 (NMR) (hé cí ɡònɡ zhè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第一页,共八十六页。
一. 简 介 1. 发展概况
核磁共振(NMR)是根据有磁矩的原子 核
(如1H、13C、19F、31P等),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
(nénggòu)产生能级间的跃迁的原理,而采用的一种新技 术。这种新技术自1946年发现,中经50年代末高分辨 核磁共振仪问世以来,现已有很大发展。
第十页,共八十六页。
核磁矩在外磁场方向(fāngxiàng)上的分量μz亦量子化:
z
Pz
mh 2
第十一页,共八十六页。
3、核的进动(jìn dònɡ)
将自旋核放在外磁场H0中时,自旋核的行为就像一 个在重力场中做旋转(xuánzhuǎn)的陀螺,即一方面自旋, 一方面由于磁场作用而围绕磁场方向旋转(xuánzhuǎn),这 种运动方式称为进动,又称为Larmor进动。其进动频 率称为Larmor频率υ0, υ0∞H0
低场
向左
向右 磁场强度
( 增大(zēnɡ dà))
( 减小)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2 PPT课件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2 PPT课件
称为该质子的化学位移,用 (ppm)表示。
有机化学中多用表示。=10- sp st 106 ( ppm) st
乙醇的氢谱a
3
5.3.1 化学位移
乙醇的氢谱b
4
5.3.1 化学位移
NMR的横坐标-化学位移表示
样 标 106 ( ppm )

采用外加标准物质作基准,化学位移表示为:

芳烃
烯烃
烷烃
羰基
烯烃
炔烃
烷烃
杂环芳烃
酰胺 胺
无机氧
化学位移的大致分类 5
NMR谱图
5.3.1 化学位移
横轴-化学位移 信号强度与等化学环境的核的数目成比例
纵轴-信号强度
6
5.3.1 化学位移
NMR标准物质的选择标准
秃核(无屏蔽作用) 或电子云密度非常大的核(屏蔽作用非常大, = 0)
CH3
CH3
27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5.4 核磁共振波谱仪
5.4.1 NMR仪器的基本构成 5.4.2 NMR用磁铁与测定灵敏度 5.4.3 连续波NMR仪器(CW-NMR)简介 5.4.4 傅立叶变换NMR仪器 5.4.5 样品处理技术
28
5.4 核磁共振波谱仪
5.4.1 NMR仪器的基本构成
5. 裂分谱线的相对强度(面积)以一组峰的中心点 呈左右对称,强度比为二项式(a+b)n展开式的 各项系数。
21
5.3.3 一级谱与二级谱
(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
singlet doublet triplet quartet quintet sextet septet
22
简单一级谱解析举例

NMR基本原理ppt课件

NMR基本原理ppt课件
近,有利于磁核间能量的转移,T2 仅10-4 ~ 10-5秒。
ppt课件.
33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示意图
ppt课核磁共振只能区分不同元素 的核。 如,H0=1.4092T时,
1H 的共振频率为60 MHz 13C 的共振频率为15.1 MHz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ppt课件.
27
FT-NMR谱仪特点: 扫描速度快,测定一张谱图只需要几秒-几十秒的时间。 不仅改善1H等天然丰度高的核种的谱图质量,而且使天
然丰度小、绝对灵敏度低的同位素核的核磁共振测定得 以实现。
ppt课件.
28
核磁共振谱示意图:

信号


量 强 度
ν=
γ 2π Ho
低场
H0
高场
H
磁场强度(频率υ0)
ppt课件.
6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 (Paul 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 )
Peter 用核p磁pt课共件. 振成像“拍摄”的脑截面7图象
2002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2) 不同原子核,γ不同,相同磁场强度H0,共振频率不同。
如:H0 = 2.35T, 1H 100MHz, 13C 25 MHz
(3) 实现NMR有两种方式:
A. 固定H0 ,逐渐改变照射体系的频率——扫频法
B. 固定照射频率,逐渐改变磁场强度——扫场法
ppt课件.
22
ν=
γ 2π Ho
几种常见核磁共振谱图: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NMR)PPT课件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NMR)PPT课件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13C 谱
碳谱的特点
13C谱测定的困难:
1. 天然丰度低:~1.1%; 而 1H: 99.98%
2. 相 对 灵 敏 度 低 : gCgH/4, 因 此 其 相 对 灵 敏 度 为 (gC/gH)3=0.016。
3. 再考虑到弛豫等因素,总体来讲,13C的灵敏度要比 1H低约6000倍。
1H耦合的碳谱无法解释,因为往往会重叠在一起 。
ppt精选版
3
碳谱的特点
3. 由于碳谱的化学位移范围很大,在较为复杂的分子中, 1H耦合的碳谱无法解释,因为往往会重叠在一起 。 因此实际上我们通常使用的13C谱是质子去耦谱。
ppt精选版
4
碳谱的特点
13C谱的优点:
1. C构成化合物的骨架,因而C谱能够提供结构鉴定的 重要信息
160 140 12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ppm
• 对C而言,C=1.988,即C的信号强度最大可达到原来
的3倍,再加上谱线有几条合并成1条,总的强度增加
就更大。
ppt精选版
32
1H去耦脉冲序列
x
y
I
x
S
y, -y b
y
ppt精选版
Deco up le
33
1H去耦脉冲序列
小,|p|减小,dC减小。
• 如电子体系:电子密度r与dC有一个线性关

dC = 160r + 287.5 (ppm)
即电子密度r越大,化学位移越小
ppt精选版
11
烷烃中C的化学位移
• 取代基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a. 取代基电负性越大,相邻的a-C原子越往低场移,

仪器分析 第十三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PPT课件

仪器分析 第十三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PPT课件

原子实际上受到的磁场强度B
B= B0-B’=B0-σB0=B0(1-σ)
σ为屏蔽常数, σB0为感应产生的次级磁场强度。
B为氢核真正受到的有效外磁场强度。 核外电子云产生感应磁场,抵消一部分
磁场,产生共振向高磁场方向移动。
2μB
B
h
2
2μB( 0 1σ)
h
hν B0 2μ(1σ)
B(0 1σ) 2
实际上各种化合物中的氢核的化学环境或结 合情况不同,所产生的共振吸收峰频率不同。
任何原子核都被电子云所包围,当1H核自旋时 ,核周围的电子云也随之转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 感应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次级磁场,实际 上会使外磁场减弱,这种对抗外磁场的作用称为屏蔽 效应.
1H核由于在化合物中所 处的化学环境不同,核外电 子云的密度也不同,受到的 屏蔽作用的大小亦不同,所 以在同一磁场强度B0 下, 化学环境不同 1H核的共振 吸收峰频率不同。
(3)I=1/2的原子核 1H,13C,19F,31P
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旋,有磁矩产 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H、C也是有机化合物的主 要组成元素。
I=1/2的核自旋能级裂分与B0的关系
• 1H核在磁场 中,由低能级E1向高能级E2跃迁, 所需能量为
△E=E2-E1= B0 -(-B0) = 2 B0
四甲基硅烷 [(CH3)4Si] TMS
TMS
CH3OCH3
TMS
低场
高场 0
化学位移
TMS的优点
1)单峰:TMS分子中有12个氢核,所有质子等同 ,只有一个吸收峰。
2)TMS的屏蔽系数几乎比所有其他物质的都大(电 子云密度大),处在高场位置,对大多数有机化合 物氢核吸收峰不产生干扰。规定TMS氢核的 =0, 则其他化合物H核的共振频率都在左侧。

分析化学NMRS核磁共振课件(精品)

分析化学NMRS核磁共振课件(精品)
(2) I=1 或 I >0的原子核 I=1 :2H,14N I=3/2: 11B,35Cl,79Br,81Br I=5/2:17O,127I
这类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电荷分布不均 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
(3)I=1/2的原子核: 1H,13C,19F,31P
μG
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 旋,有磁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C,H也 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
(1) υ L= υ 0
(2) △m=+ 1 跃迁只能发生在两个相邻 能级间。
例 : 1H
m=1/2
基态
I=1/2
△m=-1
△m=1
m=-1/2
激发态
只有两个能级,跃迁简单。
讨论:
由 ν0 = ν = γ H0 / (2π )可知: (1)对于同一种核 ,磁旋比γ 为定值, H0
变,射频频率ν变。
核磁矩
• 原子核自旋产生自旋角动量,以P表示。
h P = I(I + 1)
μG

h 普朗克常数, I 原子核自旋量子数。
• 核自旋产生磁矩,服从右手法则,其大小和自旋角动量 成正比。
μ =γP
(γ磁旋比)
二.能级分裂
把原子核放在磁场中,核磁矩有2I+1个 取向。每一个取向代表一个分裂的能 级,而每个取向的核磁矩在外磁场方向z 的投影µz为: µz=m · γ · h/2π (m—每个取向的磁量子
一.局部抗磁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 :
由于感应磁场与外磁场方向相反,使原子核受
磁场强度稍有降低的现象为局部抗磁屏蔽效应。
H =(1-σ)·H0 σ—屏蔽常数

核磁共振(nmr)ppt课件

核磁共振(nmr)ppt课件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a.诱导效应 化学位移是由核外电子屏蔽作用引起的, 因此任何影响核外电子密度的因素均会影响 化学位移. 电负性大的取代基(如卤素,硝基,氨基, 羰基,羧基等)的诱导效应均会降低核外电子 的密度从而起了去屏蔽作用,产生的与外磁场 方向相反的诱导磁场强度(B诱)减小.根据B扫 =B0+B诱可知共振所需磁场强度相应降低,即 共振在较低磁场发生,则δ增大
当有不同化学位移的近邻时(一种n个氢, 另一种n’个氢, …),则显示(n+1)(n’+1)…个峰. 如果这些不同化学位移的近邻氢与某氢 核的偶合常数相同,则可把这些氢的总数令 其为n,仍按n+1规律计算分裂的峰数. 由n+1规律所得的复峰,其强度比是双峰 1:1,三重峰1:2:1,即其强度比为 (a+b)n展开式的系数比
b. 反磁各向异性效应
芳环和醛基中氢核的δ 较大,三键的氢核δ 较小,其差别不能单由诱导效应来解释.这里 起主要作用的是反磁各向异性效应,下面我们 以苯分子为例加以说明 在外磁场的影响下,苯环的π 电子产生一个 环电流,同时生成一个感应磁场,该磁场方向与 外加磁场方向在环内相反,在环外相同.从图C 可以看到这个感应磁场的方向.苯环上的质子 在环外,因此除受到外加磁场影响外,还受到这 个感应磁场的去屏蔽作用.所以,苯环上的质子 共振应出现在低场,δ 值较大.可以想象若环内
核磁共振(nmr) 教学
(2)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中子与 电子一样具有自旋运动,因而核也产生磁矩. 并非所有原子核自旋都具有磁矩,实验证明 只有那些原子序数或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自旋 才具有磁矩.例如:1H,13C,15N,17O等. 其大小µ为:
M ( 1 ) N N II

核磁共振ppt课件

核磁共振ppt课件

δ 13C 96.1 192.8 77.1(3) 30.3(7), 207.3 39.5(7)
128.0(3) 67.4 116.5(4), 163.3(4) 26.3(7) 149.3(3),123.5(3), 135.5(3) 49.0(7)
精选ppt
2024/2/24
课件2021
16
7.2 1H-核磁共振波谱
(3)用一个能量恰好等于分裂后相邻能级差的电 磁波照射,该核就可以吸收此频率的波,发生能级 跃迁,从而产生 特征的NMR 吸收。
这就是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精选ppt
2024/2/24
课件2021
3
1. 原子核的自旋(atomic nuclear spin )
(1)一些原子核像电子一样存在 自旋现象,因而有自旋角动量:
精选ppt
2024/2/24
课件2021
25
例题, 某质子的吸收峰与TMS峰相隔134Hz。若 用60 MHz的核磁共振仪测量,计算该质子的化学 位移值是多少?
解: δ = 134Hz / 60MHz 106 = 2.23 (ppm)
改用100 MHz的NMR仪进行测量,质子吸收峰 与TMS 峰相隔的距离,即为相对于TMS的化学 位移值Δν
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化学环境不同,电 子云密度不同,屏蔽效应不同,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 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由于化学位移的大小用
与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
密切相关,因此可用来
判断H 的化学环境,从
而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分
子结构。
精选ppt
2024/2/24
课件2021
21
3.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NMR核磁共振氢谱》课件

《NMR核磁共振氢谱》课件

数据采集:进行氢谱实验, 采集数据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基线校 正、峰面积计算等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处理结 果,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 分析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 讨论和结论等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纯净、 无杂质
仪器设置:正确设置仪器 参数,如温度、磁场强度 等
更宽范围:拓宽氢 谱检测范围,实现 更广泛的应用
更智能化:开发智 能化氢谱分析软件, 提高分析效率和准 确性
技术挑战:提高分辨率、灵敏度、 速度等性能指标
应用领域:拓展到生物医学、材料 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展望:发展新型核磁共振技术, 如超导核磁共振、量子核磁共振等
药物筛选:通过氢 谱分析药物与靶点 的结合情况
药物设计:通过氢 谱分析药物的化学 结构,优化药物设 计
药物代谢:通过氢 谱分析药物在体内 的代谢情况
药物毒性:通过氢 谱分析药物的毒性 ,评估药物的安全 性
更高分辨率:提高 氢谱分辨率,实现 更精细的谱图分析
更快速度:提高 氢谱采集速度, 缩短实验时间
数据采集:确保数据采集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正确处理和分 析数据,避免误判和错误 结论
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安 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进 行
峰的位置:根据化学位移确定 峰的强度:根据峰面积确定 峰的形状:根据峰形确定
峰的分裂:根据峰的分裂情况确定
峰的耦合:根据峰的耦合情况确定
峰的归属:根据峰的位置、强度、形状、 分裂、耦合等信息综合判断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仪器分析第8章核磁共振PPT

仪器分析第8章核磁共振PPT
24
8.2 理论核磁共振的产生 8.2.3 经典力学-进动模型(precession)
•当带正电荷的、且具有自旋量子数的核会产 生磁场,该自旋磁场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 将会产生回旋,称为进动(Procession),如下 图.进动频率与自旋核角速度及外加磁场的 关系可用Larmor方程表示:
0 2 0 B0
18
➢对氢核来说,I=1/2,其m值只能有 21/2+1=2个取向: +1/2和-1/2.也即表示H 核在磁场中,自旋轴只有两种取向: 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m=+1/2,磁能级 较低; 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m=-1/2,磁能级 较高.
19
自旋量子数为1/2的核的能级分裂:
20
8.2.2 量子力学处理核磁共振的产生
➢总之,无论从何种模型看,核在 磁场中都将发生分裂,可以吸收一 定频率的辐射而发生能级跃迁.
27
8.2.4 不同核的NMR

天然同位素
存在比(%)
1H
99.98
13C
1.1*
19F
100
31P
100
14N
99.63
15N
0.37*
17O
0.037*
*天然丰度越低,测定越困难。
B0 = 2.35T E (J) (MHz)
第8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8.1 概述 8.1.1 什么是核磁共振 8.1.2 NMR发展简介
1
第8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8.1 概述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8.1.1 什么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PPT课件.ppt

《核磁共振》PPT课件.ppt
时间表示;T2 气、液的T2与其T1相似,约为1秒;
固体试样中的各核的相对位置比较固定,利于自旋-自旋间的能量交换,T2很小, 弛豫过程的速度很快,一般为10-4~10-5秒。
弛豫时间虽然有T1、T2之分,但对于一个自旋核来说,它在高能态所停 留的平均时间只取决于T1、T2中较小的一个。因T2很小,似乎应该采用 固体试样,但由于共振吸收峰的宽度与T成反比,所以,固体试样的共振 吸收峰很宽。为得到高分辨的图谱,且自旋-自旋弛豫并非为有效弛豫, 因此,仍通常采用液体试样。
z
pz
hm 2
核磁矩的能级
EZH 2hmH
*
(二) 磁性原子核在外磁场中的行为特性
1、自旋取向与核磁能级
无外加磁场时,核磁矩的取向是任意的,自旋能级相同; 有外加磁场时,核磁矩共有2I+1个取向,用磁量子数(m
)表示每一种取向 m=I,I-1,I-2 … -I+1,-I 核磁矩在外磁场空间的取向不是任意的,是量子化的, 不同
高能态核寿命的量度。 T1取决于样品中磁核的运动,样品流动性降低时,T1增
大。气、液(溶液)体的T1较小,一般在1秒至几秒左右; 固体或粘度大的液体,T1很大,可达数十、数百甚至上千 秒。 因此,在测定核磁共振波谱时,通常采用液体试样。
*
2) 自旋-自旋驰豫(横向驰豫)
指两个进动频率相同而进动取向不同(即能级不同)的性核, 在一定距离内,发生能量交换而改变各自的自旋取向。交换能量 后,高、低能态的核数目未变,总能量未变(能量只是在磁核之 间转移),所以也称为横向弛豫。
取向具有不同自旋能级, 这种现象称为能级分裂.
*
当置于外磁场H0中时,相对于外磁场,有(2I+1)种 取向: m为磁量子数,取值范围:I,I-1,…,-I, 共(2I+1)种取向。

NMR(核磁共振)PPT课件

NMR(核磁共振)PPT课件

式中:ω— 角速度;v — 进动频率(回旋频率);
γ— 旋磁比(特征性常数)
.
15
由Larmor方程表明,自旋核的进动频率与外加磁场 强度成正比。当外加磁场强度B0 增加时,核的回旋角 速度增大,其回旋频率也增加。对1H核来说,当磁场 强度B0为1.4092T(1T=104)高斯时,所产生的回旋频 率v为60兆赫(γ =26. 753×107 rad·T−1·s−1);B0 为2.3487T高斯时,所产生的回旋频率v为100兆赫。
.
22
(2)自旋—自旋驰豫(spin-spin relaxation):自旋— 自旋驰豫亦称横向驰豫,一些高能态的自旋核把能量转
移给同类的低能态核,同时一些低能态的核获得能量跃
迁到高能态,因而各种取向的核的总数并没有改变,全 体核的总能量也不改变。自旋—自旋驰豫时间用T2来表 示,对于固体样品或粘稠液体,核之间的相对位置较固 定,利于核间能量传递转移,T2约10−3s。而非粘稠液 体样品,T2约1s。
.
4
p为角动量,其值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表示p 为角动量,其值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表
p h I(I1)
2
( 5.2 )
式中:h为普郎克常数(6.63×10−34J·s);−I为 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有关。式中: h为普郎克常数(6.63×10−34J·s);−I为自旋量子 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有关。
由永久磁铁和电磁铁获得的磁场一般不能超过2.4T,这相 应于氢核的共振频率为100MHz。对于200MHz以上高频谱仪 采用超导磁体。由含铌合金丝缠绕的超导线圈完全浸泡在液氦 中间,对超导线圈缓慢地通入电流,当超导线圈中的电流达到 额定值(即产生额定的磁场强度时),使线圈的两接头闭合, 只要液氦始终浸泡线圈,含铌合金在此温度下的超导性则使电 流一直维持下去。使用超导磁体,可获得10~17.5T的磁场, 其相应的氢核共振频率为400~750 MHz。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2024/4/7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图12.9
·共轭效应:影响电子云密度,如,甲氧基苯环上的H,邻位的化学位移为 6.84,对位的化学位移为6.99,间位的化学位移为7.81。杂化影响:若无其它 效应的影响,杂化轨道随S成分增加而电子云密度降低,屏蔽作用减小,化
学位移增大
2024/4/7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2024/4/7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因此,处于高能级的核必须回到低能态,才能维持处
于低能态的核的微弱的数量优势,使得核磁共振信号得以 检测。这一过程以非辐射的形式实现,称为驰豫过程,可 分为: 1、自旋--晶格驰豫,又称纵向驰豫:
自旋核与周围分子交换能量的过程,如固体的晶格, 液体则为周围的同类分子或溶剂分子。用弛豫时间T1 示。 2、自旋--自旋驰豫,又称横向驰豫:
2024/4/7
(a)在CDCl3中 (b)~(d)中为逐步加入苯 4 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效应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2024/4/7
图12.15 苯环对二甲基甲酰胺甲基的屏蔽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交换反应: 1.位置交换: 活泼氢,如-OH, -SH,-COOH, -NH2 2.构象交换: 环己烷平伏键与直立键
2024/4/7
图12.13 单键的各向异性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课件
(二) 氢键的影响:分子形成氢键后,使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降低,产生去屏
蔽作用而使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如醇类、胺类和酸类等。
1. 分子间氢键:受溶液浓度、温度和溶剂的影响较显著; 2. 分子内氢键:几乎不受溶液浓度、温度和溶剂的影响。 溶剂效应:如二甲基甲酰胺,随各向异性溶剂苯的加入,两个甲基化学位移 发生变化

[医学]核磁共振(NMR)课件

[医学]核磁共振(NMR)课件

核磁共振研究的材料称为样品. 样品可以处于液态,固态. 众所周知,宏观物质是由大量的微观原子或由大量原子 构成的分子组成, 原子又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原子核 及核外电子组成.核磁共振研究的对象是原子核. 一滴水大约由1022分子组成.
H CH H
m
mm (10-6m)
nm (10-9m)
A (10-10m)
二、氢键
DEPT谱:确定C的级数
6
1H——1H NOESY
1H——13C HSQC谱图
• 1H——13C HSQC 实验是异核二维谱,没有对角 线峰。每个相关峰表示相交的氢、碳 峰所对应的氢、 碳原子是直接(一键)相连的。 • HSQC实验可以使氢谱和碳谱中的谱峰指认信息 相互利用、相互印证。 • 当CH 2 上两个氢的化学位移不等时, HSQC 谱 上,一个碳峰就会与两个氢峰有相关。
核磁共振(NMR)课件
NMR与诺贝尔奖
(Isidor Isaac Rabi) 1944
physics
爱德华·珀塞尔 Edward Purcell
Felix Bloch 费利克斯·布洛赫
NMR与诺贝尔奖
核磁共振或简称NMR是一种用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及物理特性
的光谱学方法.它是众多光谱分析法中的一员.
建立远程连接(片断间的连接、归属季碳) 1D NOESY 及2D HMBC 、NOESY 谱等
构型的确定 1D NOESY 及2D NOESY 、HMQC(HSQC) HSQC)-NOESY 等
其他应用: 代谢组学,特殊的水峰压制实验 主客体化合物的相互作用ROESY 扩散系数的测定DOSY 聚合物的研究
未知物结构解析的过程
1D 1H和13 13C、DEPT 谱(结成合 MS 、IR IR,得出化合物结构的 ,基本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NMR)
1
1 概述
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类似于红外或 紫外吸收光谱,是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
核磁共振波谱是测量原子核对射频辐射(4~ 600MHz)的吸收,这种吸收只有在高磁场中才能产生。 核磁共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与元素分析、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配合,已成为化合物 结构测定的有力工具。目前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已经渗 透到化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药物 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与化学相关的各个学科。
13
5.2.3 核的回旋
当原子核的核磁矩处于外加磁场B0 中,由于核自 身的旋转,而外加磁场又力求它取向于磁场方向,在这 两种力的作用下,核会在自旋的同时绕外磁场的方向进 行回旋,这种运动称为Larmor进动。
14
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回旋, 这种现象与一个自旋的陀螺 与地球重力线做回旋的情况相似。
换句话说:由于磁场的作用,原子核一方面绕轴 自旋,另一方面自旋轴又围绕着磁场方向进动。其进动 频率,除与原子核本身特征有关外,还与外界的磁场强 度有关。进动时的频率、自旋质点的角速度与外加磁场 的关系可用Larmor方程表示:
ω = 2 π v = γ B0
(5.4)
v = γ / 2π B0
(5.5)
式中:ω— 角速度;v — 进动频率(回旋频率);
γ— 旋磁比(特征性常数)
15
由Larmor方程表明,自旋核的进动频率与外加磁场 强度成正比。当外加磁场强度B0 增加时,核的回旋角 速度增大,其回旋频率也增加。对1H核来说,当磁场 强度B0为1.4092T(1T=104)高斯时,所产生的回旋频 率v为60兆赫(γ =26. 753×107 rad·T−1·s−1);B0 为2.3487T高斯时,所产生的回旋频率v为100兆赫。
6
当I=0时,p=0,原子核没有磁矩,没有自旋现象;当I>0时,p≠ 0,原子核磁矩不为零,有自旋现象。 I=1/2的原子核在自旋过程中核外电子云呈均匀的球型分布,见 图5.1(b)核磁共振谱线较窄,最适宜核磁共振检测,是NMR主 要的研究对象。I>1/2的原子核,自旋过程中电荷在核表面非均 匀分布
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一样有自旋现象, 因而具有自旋角动量以及相应的自旋量子数。由于原子 核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故在自旋时会产生 核磁矩。核磁矩和角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相互平 行,且磁矩与角动量成正比,即
μ=γp
( 5.1 )
式中:γ为旋磁比(magnetogyricratio),rad·T−1·s−1,即核磁 矩与核的自旋角动量的比值,不同的核具有不同旋磁比, 它是磁核的一个特征值;μ为磁矩,用核磁子表示,1核 磁子单位等于5.05×10−27J·T−1;
8
5.2.2 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取向数和能级
按照量子力学理论,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取向 数不是任意的,可按下式计算:
自旋取向数= 2I+1 以H核为例,因I =1/2,故在外加磁场中,自旋取向 数=2(1/2)+1=2,即有两个且自旋相反的两个取 向,其中一个取向磁矩与外加磁场B0一致;另一取向, 磁矩与外加磁场B0相反。两种取向与外加磁场间的夹 角经计算分别为54024'(θ1)及125036'(θ2)。见 图5.2
5
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的关系见表:
质量数A 偶数 奇数
原子序数Z 偶数 奇或偶数
31P15 奇数 奇或偶数
偶数
奇数
自旋量子数 0 ½
INMR信号
原子核

12C6 16O832S16

1H1,13C6
19F9,15N7,
3/2,5/2 … 1,2,3
有 有
17O8,33S16 2H1,14N7
ΔE = E2-E1 =+μB0-(-μB0) = 2μB0 式中:μ为氢核磁矩;B0为外加磁场强度
(5.3)
上式表明:氢核由低能级E1向高能级E2跃迁时需要的能量ΔE与外 加磁场强度B0及氢核磁矩μ成正比
11
图5.3 能级裂分与外加磁场强度的关系
12
同理,I=1/2的不同原子核,因磁矩不同,即使 在同一外加磁场强度下,发生核跃迁时需要的能量也是 不同的。例如氟核磁矩(μF)<(μH),故在同一外 加磁场强度下发生核跃迁时,氢核需要的能量将高于氟 核
2
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1结构的测定和确证,有时还可以测定构想和构型; 2化合物的纯度的检查,它的灵敏度很高,能够检测出用
层析和纸层析检查不出来的杂质; 3混合物的分析,如果主要信号不重叠,不需要分离就能
测定出混合物的比率; 4质子交换,单键的旋转和环的转化等。
3
5.2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5.2.1 原子核的磁矩
图5.1 原子核的自旋形状
7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13C、1H、15N、19F、31P 等都有核磁共振信号,且自旋量子数均为1/2,核磁共振 信号相对简单,已广泛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然而,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弱是与被测磁性核的天然 丰度和旋磁比的立方成正比的,如1H的天然丰度为 99.985%,19F和31P的丰度均为100%,因此,它们 的共振信号较强,容易测定,而13C的天然丰度只有 1.1%,很有用的15N和17O核的丰度也在1%以下,它 们的共振信号都很弱,必须在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上经过多次扫描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4
p为角动量,其值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表示p 为角动量,其值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表
p h I(I1)
2
( )
式中:h为普郎克常数(6.63×10−34J·s);−I为 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有关。式中: h为普郎克常数(6.63×10−34J·s);−I为自旋量子 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有关。
9
图5.2 H核在磁场中的行为
10
应当注意,每个自旋取向将分别代表原子核的某个特定的能量状态,
并可用磁量子数(m)来表示,它是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m取值
可由 -I……0……+I决定。例如:I=1/2,则m= −1/2,0,+
1/2;I=1,则m = -1,0,+1。
在上图中,当自旋取向与外加磁场一致时(m =+1/2),氢核 处于一种低能级状态(E=-μB0);相反时(m=-1/2),氢核 处于一种高能级状态(E=+μB0)两种取向间的能级差,可用ΔE 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