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作业填空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20世纪50年代初,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____的《-架弹花机》等短篇小说,大多通过农村家庭和婚姻的矛盾,反映农民新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
2.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____派”或“山西派”。
3.汪曾祺被看作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时期就曾师从4.芭蕾舞《红色l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 L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5.“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派”。
6.“朦胧诗派”的得名,最初来自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7.《》是一篇极美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
8._ ___早期创作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曾被看作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9.王朔的小说大多随意而放纵,但也有严肃之作,他自己认为,他写得“最深沉”的一篇作品是《一____》。
10.____的作品里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成功地将消费和娱乐统一在他的写作行为中,因而被称为“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
11.____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仇杀故事出自小说《现实一种》。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A. 郭沫若B. 徐志摩C. 郭敬明D. 莫言答案:B2. 以下哪部作品是茅盾的长篇小说?A. 《家》B. 《春》C. 《子夜》D. 《边城》答案:C3. 以下哪位作家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A. 莫言B. 陈忠实C. 茅盾D. 鲁迅答案:D4. 以下哪部作品是巴金的短篇小说?A. 《家》B. 《春》C. 《寒夜》D. 《憩园》答案:C5. 以下哪位作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刘心武B. 邓友梅C. 张抗抗D. 贾平凹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
答案:鲁迅7. 《呐喊》是_________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鲁迅8. “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边城》、《背影》9. “新月派”的诗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音律优美、意境深远10. 《子夜》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的长篇小说。
答案:茅盾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要解释“伤痕文学”。
答案:伤痕文学是指以揭示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伤痕为主题的一类文学作品。
这类作品主要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心灵创伤和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现实意义。
12. 请简要解释“新月派”。
答案:新月派是指20世纪初我国文学界的一群作家,以徐志摩、胡适等人为代表。
新月派主张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其诗歌作品具有音律优美、意境深远的特点。
13. 请简要解释“乡土文学”。
答案:乡土文学是指以反映农村生活、描绘农民形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这类作品通过真实地描绘农村生活,反映了农民的苦难和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14. 请简要解释“现代派”。
答案:现代派是指20世纪初我国文学界的一群作家,以鲁迅、茅盾等人为代表。
电大现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现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和的功能是调节气流,是发音的共鸣。
2.当中国普通话说出Z、C和s时,舌尖会形成障碍物。
3.普通话曲声的声调值为。
4.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沙发”是一个语素。
5.指出以下复合词的结构模式:解放、香烟、红眼。
6、成语“叶公好龙”的构造方式是。
7、指出下列词的词性:大方,大力,大地。
8.“看,强风紧紧地拥抱着波浪,猛烈地把它们抛到悬崖上,把这些巨大的翡翠变成了灰尘和水滴。
”这句话使用了动词和修辞格。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非常重要。
9、多音字“落”在“落枕”中念,在“丢三落四”中念。
10、形声字“视”的形旁是,声旁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只有下列音节组的元音相同。
a、元娟蓝nb.risizic.binitid.quanzuanyyuan2、合成词“眼热”的结构方式是。
a.陈述式b.并列式c.限定式d.支配式3.句子组中的单词和音节正确匹配。
a、我们真的应该做出巨大的贡献。
B.这种植物的名字很多,初步统计不少于十种c.我们漫步浦江两岸,遥望万家灯火d.这种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力4.只有下列单词是同义词。
a、快乐-高级B.收缩-隐藏C.典型-大型D.步行-脚步声5、下列词语只有组全是名词。
a.过去、未来、目前b.将来、向来、刚才c.理想、方便、商量d.历史、历来、经历6.“森林里的孩子”是一个来自一楼的短语。
a、谓语补语短语B.位置短语C.介词短语D.中心短语7、下列句子只有组是复句。
a.关于这些问题,领导们正在想办法解决 b.无论什么人,都要遵级守法c.因为下雨缘故,星期天的郊游取消了d.由于前面的情况不明,他们只好返回驻地8.“这棵树有10000英尺高,9000英尺深。
”这个句子使用比喻。
a、比较与隐喻B.双重应用与夸张C.并行与分层递归D.类比与双关语9、小说、诗歌、戏剧属于。
a.事务语体b.政论语体c.科学语体d.文学语体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11)盗传必究填空题1.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个部分。
2.周作人的《小河》是白话诗散文化的代表,以其精微的哲理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名噪一时,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3.1907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春柳社”,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话剧团体。
4.林语堂继《论语》后,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形成了一个“论语派”。
5.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后起之秀,他的创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刘呐鸥,是新感觉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有“鬼才”之称。
6.徐志摩生前共出版过《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本诗集,此外,还有其身后经亲友整理编印的诗集《云游》等。
7.1945年,“鲁艺”师生根据河北民间新传奇《白毛仙姑》改编的大型秧歌剧《白毛女》,标志着民族新歌剧的诞生。
8.诗人冯至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伍子胥》和抒情散文集《山水》。
9.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完成的《银灰色的死》《沉沦》和《南迁》三篇小说。
10《断魂枪》的主人公镖师“神枪沙子龙”因为一身好武艺和“五虎断魂枪”的绝技在江湖上名声赫赫。
11.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法国写成的《灭亡》。
12.在张恨水的小说中,《金粉世家》写得最好,而《啼笑因缘》则影响最大。
13《四世同堂》起笔于1944年,完成于1949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
14.钱锤(钟)书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 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15.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是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
16.诗合集《雪朝》是朱自清、周作人、徐玉诺、俞平伯、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和郑振铎八位文学研究会诗人的集体亮相。
17.1924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汪静之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
最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整理汇总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整理汇总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原名周树人,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
3、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前,曾创作过文言小说《怀旧》。
4、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
5、《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6、鲁迅小说《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7、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8、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9、“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出自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之口。
吕纬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
10、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1、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2、鲁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道'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5、"赵司晨的妹子真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
……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16、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未庄"的浙江农村。
电大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字专题形成性考核阶段作业 (2)
一、单项选择题1、《呼兰河传》就是在为一座呼兰河畔的小城作传。
其作者是(萧红)。
2、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3、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酒后》)。
4、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阿垅)。
5、1933年从法国回车后,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在文学批评界有较大影响的戏剧家是(李健吾)。
6、成功地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等蒙昧落后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赵树理小说是(《小二黑结婚》)。
7、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是(李劼人)。
8、“新民歌体”的突出成就,表现在长篇民歌体叙事诗的创作上,如《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9、1921年,《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其主编是(沈雁冰)。
二、多项选择题11、30年代,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高峰。
这时期他创作长篇小说主要有(《骆驼祥子》、《离婚》)等。
12、30年代以后,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即(《青龙潭》、《五奎桥》、《香稻米》)。
13、《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的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钱玄同、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等。
14、“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中的所谓“两个社团”和“三个刊物”,是指太阳社、创造社和(《创造月刊》、《太阳月刊》、《文化批判》)等。
15、《汉园集》的三位重要诗人是(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
16、《荷花淀》故事发生在白洋淀地区,在水生嫂等几个年轻的农村妇女和她们参军入伍的丈夫间展开,全篇共四个场面:“月夜织席”、(“夫妻话别”、“苇塘歼敌”、“中途遇险”)。
17、30年代出现的主要诗派或诗人群有(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诗派,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诗人群,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等。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4答案(电大)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2.方言:3.声调:4.音节:5.复韵母: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和()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和()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1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5.韵母ü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7.韵母iang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
8.普通话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
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
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
2.给下列词语注上正确的读音(15分)露富作料凿子床笫皈依发酵龋齿脍炙掌喑哑光烨茶毒谧号水獭小觑把柄咀嚼鹿茸喟然砧板刹那憧憬造诣嗾使蘸水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有什么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电大本科现在文学形考一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作业一及答案一选择题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3.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B.胡适C.朱自清D.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B.《朝花夕拾》C.《野草》D.《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若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上海戏剧协社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D.南国社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C)。
A.《酒后》B.《亲爱的丈夫》C.《压迫》D.《北京的空气》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赛金花》B.《法西斯细菌》C.《秋瑾传》D.《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老残游记》D.《新中国未来记》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俞平伯C.杨振声D.叶绍钧13.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2)》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2)》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形考任务1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1.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组词造句必须遵循的规律,即用不同的语言单位组成新的结构单位的规则。
如:在现代汉语里,主语一谓语一宾语的结构顺序,就是语法规律。
“我吃饭”符合规律,“我饭吃”不符合规律。
2.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比如:名词常作主语或宾语,动词多做谓语,形容词多做定语或状语。
3.实词——实词是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4.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如:连词,助词,介词,叹词就是虚词。
5.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可以按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分成不同的类别。
如:“努力学习”、“集体经济”就是短语。
二、填空(30分,每空1分)1.词和词组合,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语法功能)上能够搭配,二是(词的意义上)有联系。
2.语法规律具有(概括性)和(稳定性)两个特点。
3.划分词类的语法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即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4.现代汉语的词类根据功能首先可以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5.代词可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类,例如“大家”是(人称代词),“怎么样”是(疑问代词),“这些”是(指示代词)。
6.助词可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其他助词)三类,例如“似的”是(其他助词),“的、地、得”是(结构助词),“着、了、过”是(时态助词)。
7.短语可以从(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两个角度划分类别。
8.分析短语的结构层次,一般采取(从上到下,逐层分析,到词为止)的分析步骤进行分析。
9.从结构角度看,短语“跳了起来”是(述补)短语,从功能角度看,“太阳明亮”是(形容词性)短语。
10.逐层分析“我昨天给他一朵花”这个短语的结构成分,其中的“我”是(主语),“昨天给他一朵花”是(谓语),“给他一朵花”是(述语),“给”是(谓语),“他”、“一朵花”是(宾语)。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是指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是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音素。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是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在汉语中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10分,每两个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为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语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是正确的。
2.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构成的。
3.北方话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点的。
4.条件语句中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是同行地域广。
5.汉语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6.语音的三大属性不包括自然属性。
7.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是ü。
注:文章中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一些语言表述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8.选择题答案:A9.选择题答案:B10.选择题答案:B四、综合分析应用题1.元音发音特点:①i:舌面靠前,口腔高度较高,不圆唇元音。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三及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三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C)。
A.王统照B.庐隐C.许地山D.许杰2.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B.胡适C.刘半农D.鲁迅3.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B.林语堂C.冯至D.梁实秋4.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D)。
A.戴望舒B.刘呐鸥C.施蛰存D.穆时英5.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的婚姻生活的小说是(D)。
A.《倾城之恋》B.《歧途佳人》C.《呼兰河传》D.《结婚十年》6.中国诗歌会的主要诗人有蒲风、王亚平、温流和(A)等。
A.杨骚B.郭沫若C.殷夫D.蒋光慈7.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
这位诗人是(A)。
A.冯至B.卞之琳C.穆旦D.杭约赫8.《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B)。
A.徐志摩B.陈梦家C.饶孟侃D.卞之琳9.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B)。
A.《春明外史》 B.《五子登科》C.《金粉世家》D.《啼笑因缘》10.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胡风C.艾青D.阿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ACD)等。
A.阿Q 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12.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ABCD)等。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1309及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模拟测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与传统旧文学的深深(断裂)和与外国文学的猛烈(碰撞)中诞生的。
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他描写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3、丁玲的第一篇小说是(《梦珂》),庐隐的代表作是中篇(《海滨故人》)。
4、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
5、《家》所描写的三个悲剧女性分别是(鸣凤)、(梅)、(瑞珏)。
6、老舍1932年创作的(《猫城记》),是一部寓言体讽刺小说。
7、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代表作是(《绅士的太太》)和(《八骏图》)。
8、郭沫若在《女神》之后,又结成诗集(《星空》)、(《前茅》)和《瓶》、《恢复》。
9、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冯至),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田间)。
10、第三个十年出现的重要诗派是(七月诗派)和(新诗派(九叶诗人))。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的不给分。
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作品,曾收入鲁迅《呐喊》的是( B ) A、《铸剑》 B、《补天》2、下列作家中,他的小说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作家是( B ) A、冰心 B、叶绍钧3、下列作品中,描写了浙东一带“冥婚”风俗的小说是( C )A、《柚子》B、《黄金》C、《菊英的出嫁》D、《乡下》4、下列作家中,开创了一种“自叙传”的浪漫抒情小说形式的作家是( C )A、庐隐B、王统照C、郁达夫5、最初显示出老舍幽默才能的作品是( B ) A、《骆驼祥子》 B、《老张的哲学》 C6、鲁迅称赞其“力透纸背”地写出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小说是( A )A、萧红的《生死场》B、叶紫的《丰收》7、被朱自清指出“专心致志做情诗”的社团是( A )A、湖畔诗社B、新月诗社C、沉钟社D、创造社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出自诗篇(B ) A、《向太阳》 B、《我爱这土地》9、下列诗人中,有“雨巷诗人”之称的是( D )A、艾青B、臧克家C、田间D、戴望舒10、熟练地运用陕北“信天游”形式的诗篇是( D )C、《王九诉苦》D、《王贵与李香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1、社会剖析小说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共20分)1、“女性写作”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中提出来的。
2、在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中,“锻炼锻炼”是争先社社主任的一句口头禅。
3、王朔较早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是1984年的《》,这是个类似言情模式的爱情小说,一个退伍老兵和一个空姐的故事。
4、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一部以杨讯和萧凌为主人公的“手抄本”小说《》。
5、1981的甘肃的《》杂志率先开办了“大学生诗苑”栏目,随后全国许多刊物纷纷效仿,为“新生代”的重新集结和展示提供了机遇。
6、山岗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报仇故事出自小说《》。
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删去了原电影剧本中和琼花的爱情事故。
8、在创作的顶峰期,写了许多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9、在40年代的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并有小说集《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主要从事戏曲工作,写过京剧剧本。
10、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文学读物”中,除了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外,还有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
11、钱理群、、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提出:“民俗描写往往是赵树理小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有的显然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参考价值。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描写上海城市生活的作品主要有的《上海的早晨》等。
13、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和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小产《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14“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
15、京剧“样板戏”除《》和《龙江颂》外,其余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情节曲折,斗争激烈,悬念丛生,富于传奇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填空题)
三.填空题
1.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
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 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文学社团。
3.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诗镌》专栏,请闻一多任主编,开始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理论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形成早期新月诗派。
4.1935年,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把李金发代表的象征派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派别加以论述。
5瞿秋白曾经与鲁迅合作撰写14篇杂文,既活用鲁迅的杂文笔法,又凸显了犀利、明快、辛辣的特点。
他的杂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除鲁迅之外的第一人。
6.丰子恺的散文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艺术魅力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
7.胡适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8.《雷雨》中的侍萍、繁漪、《日出》中的陈白露,《北京人》中的愫芳、《原野》中的金子等一系列女性形象,都是心灵受到压抑、情感复杂的人物。
9.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组织春雷社,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开办《春雷周刊》,是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革命文学社团。
10.30年代“丰收成灾”题材的小说,主要有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叶紫的《丰收》与夏征农的《禾场上》等。
11.老舍、巴金、茅盾三大名家,创作了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批长篇小说,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12.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描写了时代动荡中苏州巨富蒋氏家族两代人的经历。
13.冰心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写一个女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
14.《金锁记》被批评家傅雷称为“文坛最美丽的收获”,通常也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代表作。
15.1921年1月沈雁冰接编通俗文学的重要刊物《小说月报》对于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走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16.周瘦鹃最有名的诗歌是《爱的供状》100首,记叙了他“一段绵延了32年的恋爱史”。
17.在现代诗派中,戴望舒是主情派的代表,卞之琳是主智派的代表。
18.《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的名作之一,以至于我们常常将抗战开始以后他的创作称为“残损”时期。
19.40年代末期,丁玲以亲身参加河北农村土改的经验,写出名重一时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0.草明的《原动力》是最早一部描写解放区工人阶级生活斗争的长篇小说。
21.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22. 1921年s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
23.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开端,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是自觉实践并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标志。
24.闻一多是“前期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25.以上海为主要阵地的“论语派”,因林语堂创办的《论语》半月刊而得名。
26.《野草》和《朝花夕拾》代表了鲁迅的“文艺性散文”的创作实绩,以“独语体”和“闲谈体”两种体式,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大创作潮流。
27. 1906年,春柳社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序幕正式拉开。
28. 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之后又改组为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中国左冀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成立的重要左翼文艺组织。
29.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在同类“典妻”题材中,比许杰的《赌徒吉顺》和罗淑的《生人妻》都更深刻,也更具影响,
3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这个概念的出现,开始于30年代关于“京派”和“海派”的著名论争,并与沈从文直接相关。
31.《围城》描写了方鸿渐与苏文纵、唐晓芙的恋爱纠葛,以及与孙柔嘉的婚姻的破裂。
32. 1944年到抗战胜利期间,老舍创作了一生中规棋最宏大的一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作品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组成,近一百万字。
33. 1923年,冰心以优异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34. 2009年,张爱玲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团圆》问世,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盛不衰的“张爱玲热”再度升温,也从侧面提供了张爱玲生平的诸多信息。
35.武侠小说的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延绵不断,1923年1月平江不肖生
的《江湖奇侠传》则被公认为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端。
36.现代诗派出现于30年代的中国诗坛,起因于1932年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的文艺刊物《现代》。
37. 1938年卞之琳与何其芳等一起去延安,之后去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间,创作了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
38. 七月诗派是国统区内贯穿了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9.抗战爆发以后,中国的版图主要分成三块,即日军占领下的_沦陷区、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国统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
40.柯仲平的朗诵诗、呐喊诗,也在延安风靡一时。
《边区自卫军
》是柯仲平在延安写出的一部最有影响的作品。
41.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新潮》上,出现了一
个活跃的作家群,创作出新文学早期的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42. 30年代前期的叶灵凤,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
43. 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新月诗派的一个总结。
44. 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45. 李广田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46.散文集《画梦录》是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
47.洪深的《贫民惨剧》、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等则明显受到了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在题材上的影响。
48. 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这是现代戏剧第一次全面反映农民的苦难和斗争的作品,其中又以《五奎桥》最为成功,可以说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49. 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促成,“革命文学”论争双方组成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50.“东北作家群”名重一时的力作主要有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端木尊良的《鹭鸳湖的忧郁》和《科尔沁旗草原》等。
51.《死水微澜》通过袍哥罗歪嘴和教民罗天成争夺对蔡大嫂的身心占有权的斗争,表现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这一段历史期间的成都平原的民情风俗。
52.《财主底儿女们》的中心事件之一是长媳金素痕在蒋家挑起的一场家产争夺战。
53.丁玲的处女作是《梦珂》,成名作是《莎菲女士的日记》。
54..梅娘的小说主要描写仕宦封建大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她的“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
55.徐于最有代表性的的作品是394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风萧萧》。
56. 40年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是以胡风和艾青为首的七月诗派,以穆旦、袁可嘉为重要代
表的九叶诗派。
57.在现代诗派中,戴望舒是主情派的代表,卞之琳是主智派的代表。
58. 1942年2月,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人伍”的号召,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幸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坑日战场。
59.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的书名得自清人文康的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则袭用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样式。
60. “新民歌体”的突出成就,表现在长篇民歌体叙事诗的创作上,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