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局域网交换练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课后习题1、考虑在主机A和主机B之间有一条TCP连接。

假设从主机A传送到主机B的TCP报文段具有源端口号x和目的端口号y。

对于从主机B传送到主机A的报文段,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分别是多少?2、描述应用程序开发者为什么可能选择在UDP上运行应用程序而不是在TCP上运行的原因。

3、假定在主机C上的一个进程有一个具有端口号6789的UDP套接字。

假定主机A和主机B都用目的端口号6789向主机C发送一个UDP报文段。

这两台主机的这些报文段在主机C都被描述为相同的套接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主机C的该进程将怎样知道源于两台不同主机的这两个报文段?4、在我们的rdt协议中,为什么需要引入序号?5、在我们的rdt协议中,为什么需要引入定时器?6、是非判断题:a. 主机A经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

假定主机B没有数据发往主机A。

因为主机B不能随数据捎带确认,所以主机B将不向主机A发送确认。

b. 在连接的整个过程中,TCP的rwnd的长度决不会变化。

c.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

主机A发送但未被确认的字节数不会超过接收缓存的大小。

d.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

如果对于这条连接的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m,则对于后继报文段的序号将必然是m+1。

e. TCP报文段在它的首部中有一个rwnd字段。

f. 假定在一条TCP连接中最后的SampleRTT等于1秒,那么对于该连接的TimeoutInterval的当前值必定大于等于1秒。

g.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序号为38的4个字节的报文段。

在这个相同的报文段中,确认号必定是42。

7、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两个紧接着的TCP报文段。

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90,第二个报文段序号为110。

a. 第一个报文段中有多少数据?b. 假设第一个报文段丢失而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主机B。

那么在主机B发往主机A的确认报文中,确认号应该是多少?8、UDP和TCP使用反码来计算它们的检验和。

思科《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考试答案

思科《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考试答案

思科《计算机⽹络》第三章考试答案Introduction to Networks (版本 6.00) - ITN 第 3 章考试答案1 主机计算机在 TCP/IP 模型的传输层解封消息时,会处理哪种 PDU?· 位· 帧· 数据包· 数据段2 请参见图⽰。

主机 A 正在尝试与服务器 B 联系。

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主机 A 在该流程中⽣成的地址?(请选择两项。

)· 以服务器 B 的 MAC 地址为⽬的 MAC 地址的帧。

· 以服务器 B 的 IP 地址为⽬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

· 以路由器 B 的 IP 地址为⽬的地址的数据包。

· 以路由器 A 的 MAC 地址为⽬的 MAC 地址的帧。

· 以路由器 A 的 IP 地址为⽬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

· 以交换机 A 的 MAC 地址为⽬的 MAC 地址的帧。

3 请参见图⽰。

如果 Host1 要传送⽂件到服务器,将会使⽤ TCP/IP 模型的哪些层?· 应⽤层、传输层、互联⽹层和⽹络接⼊层· 仅应⽤层、传输层、⽹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仅应⽤层、互联⽹层和⽹络接⼊层· 仅应⽤层和互联⽹层· 应⽤层、会话层、传输层、⽹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仅互联⽹层和⽹络接⼊层4将每个描述与其对应的术语配对。

(并⾮所有选项都会⽤到)。

此过程确定何时开始在⽹络上发送消息此过程将信息从⼀种格式转换成另⼀种可传输的格式(消息编码)此过程将⼀种消息格式放⼊另⼀消息格式内(消息封装)此过程将⼀种消息格式从另⼀种消息格式中解压出来此过程在通过⽹络发送之前将⼀个长消息分解成⼀个个⼩⽚段(消息⼤⼩)5 哪种类型的通信会向局域⽹上的所有设备发送消息?· 组播· 全播· ⼴播· 单播6 在封装期间,OSI 模型的哪⼀层会添加⼀个逻辑地址?· 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络层7 哪个过程⽤于将⼀个消息放⼊另⼀消息内以从源传输到⽬的地?· 访问控制· 封装· 解码· 流量控制8 什么是专有协议?· 由私⼈组织开发且能在所有供应商硬件上运⾏的协议· 可供所有组织或供应商⾃由使⽤的协议· 称为 TCP/IP 协议簇的协议集合· 由控制协议定义和操作的组织开发的协议9 OSI 模型的哪三层与 TCP/IP 模型的应⽤层功能相当?(选择三项。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设备在局域网中用于数据交换?()A 集线器B 交换机C 路由器D 调制解调器答案:B解析:交换机是用于局域网中数据交换的设备,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性能。

集线器是一种简单的共享式设备,会造成网络冲突和性能下降。

路由器主要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和路由选择。

调制解调器用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

2、交换机工作在 OSI 模型的哪一层?()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答案:B解析:交换机工作在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地址进行帧的转发。

3、以下哪种交换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广播风暴?()A 存储转发交换B 直通交换C 无碎片交换D 虚拟局域网(VLAN)解析:VLAN 技术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子网,从而有效地限制了广播域,避免广播风暴的扩散。

存储转发交换、直通交换和无碎片交换主要是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对广播风暴的控制作用较小。

4、以下关于 VLAN 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B VLAN 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C 同一 VLAN 中的设备必须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D VLAN 可以基于端口、MAC 地址等进行划分答案:C解析:同一 VLAN 中的设备不一定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可以通过跨交换机的 VLAN 配置实现。

其他选项均正确。

5、在生成树协议(STP)中,根网桥是如何选举出来的?()A 随机选举B 选择 MAC 地址最小的网桥 C 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网桥D 选择端口数量最多的网桥答案:C解析:在 STP 中,根网桥是通过比较网桥的优先级和 MAC 地址来选举的,优先级最高的网桥被选为根网桥。

如果优先级相同,则选择MAC 地址最小的网桥。

6、以下哪种交换方式的延迟最小?()A 存储转发交换B 直通交换C 无碎片交换D 无法确定解析:直通交换在读取目标地址后就立即开始转发帧,延迟最小。

(完整版)局域网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局域网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局域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网络拓扑结构不属于局域网的常见拓扑结构?A. 星型B. 环型C. 扁平型D. 树型答案:C2. 以下哪种传输介质不属于局域网的常用传输介质?A. 双绞线B. 同轴电缆C. 光纤D. 无线电波答案:D3. 下列哪个协议不属于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A. EthernetB. Token RingC. FDDID. HTTP答案:D4. 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私有地址?A. 192.168.1.1B. 10.0.0.1C. 172.16.0.1D. 224.0.0.1答案:A、B、C5. 在下列网络设备中,哪个设备用于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A. 路由器B. 交换机C. 集线器D. 网桥答案:A二、填空题6. 局域网通常分为三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______。

答案:网络层7. 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主要是______。

答案:双绞线8. 在TCP/IP协议族中,负责数据传输的协议是______。

答案:TCP9. 在网络通信过程中,MAC地址用于标识______。

答案:网络接口卡(网卡)10. 在网络设备中,用于连接多个网络段,并进行数据转发的设备是______。

答案:路由器三、判断题11. 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直接通过IP地址进行通信。

()答案:错误。

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通过IP地址进行通信,但需要通过网关进行数据转发。

12. 在以太网中,CSMA/CD协议是一种争用协议。

()答案:正确。

13. 在TCP/IP协议族中,IP协议负责数据传输,而ICMP 协议负责数据包的传输控制。

()答案:错误。

IP协议负责数据包的传输,而ICMP协议用于传输控制消息。

14. 在网络设备中,交换机可以实现网络层的数据转发功能。

()答案:错误。

交换机主要实现数据链路层的数据转发功能,而路由器实现网络层的数据转发功能。

15. 在网络设备中,集线器的作用是放大信号,延长传输距离。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16、VLAN的划分方法包括以下哪些项?A、基于端口划分B、基于端口安全划分C、基于MAC地址划分D、基于IP地址划分答案: ACD32、参见图示。

下列哪三种说法描述了Host1和Host2无法通信的原因?(选三项)A、交换机端口处于不同的 VLAN 中B、交换机的 IP 地址在错误的子网中C、主机被配置在不同的逻辑网络中D、需要路由器在Host1与Host2之间转发流量E、每个 VLAN 中的 VLAN 端口必须连续分配F、主机的默认网关地址必须处于同一个逻辑网络中答案: ACD33、参见图示。

网络管理员需要删除 east-hosts VLAN 并将属于该 VLAN 的交换机端口用到一个现有 VLAN 中。

如果要从 S1-Central 完全删除 VLAN 2,同时保证交换机及其所有接口工作正常,应该使用哪两组命令?(选三项)A、 S1-Central#reloadB、S1-Central#erase flash:C、 S1-Central#delete flash:vlan.datD、 S1-Central(config)#no vlan 2E、 S1-Central(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F、 S1-Central(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答案: DEF37、给VLAN配置管理地址的正确命令是()。

A、 Switch(config)# ip add 192.168.6.1B、 Switch(config)# ip add 192.168.6.1 255.255.255.0C、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6.1 255.255.255.0D、 Switch(config-vlan)#ip add 192.168.6.1 255.255.255.0 答案: C38、以下哪项不是项目收尾中的工作?A、设备的安装与配置B、竣工文档C、项目验收D、项目质量考核答案: A39、需求分析中需要用网络专业术语描述出的有哪几项?(选三项)A、网络规模B、建网目的C、网络应用D、设计方案答案: ABC40、设计方案中主要涉及的技术问题有哪几项?(选三项)A、网络拓朴类型B、项目的组织与管理C、技术规范选型D、网络设备选型答案: ACD41、XX学院项目方案实例中包括以下哪些项?(选三项)A、需求分析B、网络的整体设计C、设备选用清单D、施工进度安排答案: ABC44、连接在一起的一组设备可引起冲突称为冲突域,冲突域发生在网络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计算机网络(第7版 )第3章完整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7版 )第3章完整习题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网络实用技术基础》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正确答案已红色标注)、单项选择题(共25道,每题2分,总计50分)试题1总分值2.00目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关于RIP协议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选择一项:A.RIP支持的最大跳数为16条B.RIP路由表的更新是通过路由器广播来交换路由信息C.RIP路由表中某些项只包含目的地址、下一跳IP地址D.RIP是一种链路状态动态路由协议反应回答正确!此题考查“3.1网间互联协议”知识点内容。

正确答案是::RIP路由表的更新是通过路由器广播来交换路由信息关于路由器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选择一项:A.路由器可以连接多个网络B.路由器工作在应用层C.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的功能D.路由器具有选择IP路径的功能反应回答正确!此题考查“3.3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知识点内容。

正确答案是::路由器工作在应用层试题13总分值2.00目示记试题试题正文关于路由器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选择一项:A.路由器的转发策略称为路由选择B.路由器的软件主要由路由器的IOS 操作系统组成C.路由器是网络的主要瓶颈D.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路径选择和数据转发反应回答正确!此题考查“3.3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知识点内容。

正确答案是::路由器是网络的主要瓶颈试题14总分值2.00目示记试题试题正文()不是动态路由协议。

选择一项:A.RIPB.ARPC.OSPFD.BGP反应回答正确!此题考查“3.3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知识点内容。

正确答案是::ARP试题15总分值2.00目示记试题试题正文()不是路由表的内容。

选择一项:A.目的网络号B.网络状态C.起始网络号D.下一跳地址反应回答正确!此题考查”3.3路由器和路由选择协议”知识点内容。

正确答案是::起始网络号试题16总分值2.00目示记试题试题正文()不是NAT的分类。

选择一项:A.目的NATB.静态NATC.动态NATD.端口地址转换NPAT反应回答正确!此题考查“3.4 NAT技术”知识点内容。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答案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

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

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

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

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以下功能: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所谓“可靠传输”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发送端发送什么,在接收端就收到什么。

这就是收到的帧并没有出现比特差错,但却有可能出现帧丢失、帧重复或帧失序,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是这些帧里有“比特差错”。

“无比特差错”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

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但这不是可靠的传输。

优点:如果在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传输,可以简化上层协议;缺点:使得链路层非常复杂,并且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无比特差错”较为合理,可以提高通信效率.并且在因特网环境下,采用了能实现可靠传输但十分复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当数据帧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网络授拥塞而被丢弃。

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络适配器能够对数据的串行和并行传输进行转换,并且能够对缓存数据进行出来,实现以太网协议,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受,对帧进行封闭等.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网络适配器功能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串/并传输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过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收,对帧进行封装等。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在首部和尾部里面有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帧。

接收端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透明传输使得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必须能够正确通过数据链路层,具体说就是解决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相同的位流问题;差错检测可以检测出有差错的帧,并将其丢弃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比特差错率。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1)因为P(x)=x4+x+1,所以p=10011。

n比p少一位,所以n=4采用CRC校验时,被除数是:11010110110000,除数是:10011,得余数1110。

即添加数据后面的余数(帧检验序列)是1110。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即110101101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3)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即11010110001110除以10011,得余数为010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4)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由于接收端均发现错误,丢弃相应的帧,而CRC校验方法没有对应的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并不能保证接收方接到的和发送方发送的完全一致,所以,在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不可靠的。

计算机新国家四级网络工程师(局域网技术)章节练习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新国家四级网络工程师(局域网技术)章节练习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新国家四级网络工程师(局域网技术)章节练习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应用题应用题(共20分)应用题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否则无效。

1.不同的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

为了使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最小,首选的交换方式是(1);为保证数据无差错地传送,不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2)。

分组交换对报文交换的主要改进是(3),这种改进产生的直接结果是(4)。

在出错率高的传输系统中,选用(5)更合适。

(1)A.报文交换B.线路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2)A.报文交换B.线路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3)A.路由算法更简单B.差错控制更完善C.传输单位更大且定长D.传输单位更小且定长(4)A.提高数据率B.降低误码率C.增加延迟D.减少延迟(5)A.虚电路分组交换B.线路交换C.数据报分组交换D.虚电路加数据报分组交换正确答案:(1) B (2) B (3) D (4) D (5) C解析:报文交换、线路交换和分组交这三种交换技术的特点分别如下:报文交换。

报文从源结点传送到目的地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同时只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结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因此,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线路交换。

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先建立一条通路;在线路释放以前,该通路将被一对用户完全用;对于突发式的通信,线路交换效率不高。

分组交换。

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报文由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

分组交换技术是在数据网络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不同的交换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通常其区别如下:数据报分组交换适用于短报文和具有灵活性的报文。

虚电路分组交换适宜于长时间交换和减轻各站的处理负担。

对于重要的和持续的负载,使用租用的线路交换是最合算的。

对于交互式通信来说,报文交换是不合适的。

对于较轻的或间歇式负载来说,线路交换是最合算的,因为可以通过电话拨号线路来使用公用电话系统。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

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习题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的习题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1. 什么是IP地址?它有哪几类?各类地址的范围是多少?答: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中用于标识主机或网络接口的数字标识符。

它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地址分为A、B、C、D和E五类,各类地址的范围如下:- A类地址范围:1.0.0.0 ~ 126.0.0.0,用于大型网络。

- B类地址范围:128.0.0.0 ~ 191.255.0.0,用于中型网络。

- C类地址范围:192.0.0.0 ~ 223.255.255.0,用于小型网络。

- D类地址范围:224.0.0.0 ~ 239.255.255.255,用于多播。

- E类地址范围:240.0.0.0 ~ 255.255.255.255,保留地址。

2. 什么是子网掩码?它的作用是什么?答: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划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与IP地址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得到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确定IP地址中哪些位表示网络地址,哪些位表示主机地址。

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方便进行网络管理和路由选择。

3. 什么是CIDR?它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有何不同?答: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种灵活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不同。

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基于A、B、C等类别,每个类别有固定的网络号和主机号位数。

而CIDR采用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划分IP地址。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含答案)一、选择1、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D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2、将传输比特流划分成帧,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B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4、表示层的主要功能中没有(A )A)文件传输B)数据压缩C)数据加密与解密D)翻译5、在下列( B )、(D )中,存在源端口与目的端口。

A)IP协议B)TCP协议C)ICMP协议D)UDP协议6、在下列名称中,( A )、(B )是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A)报文B)报文分组C)包D)帧7、在OSI模型中,一个层N 与它之上的层(第N+1层)的关系是( A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第N+1层对从第N层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8、OSI/RM模型中,哪个层次与数据加密相关?( D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9、以太网网络上的路由器用于OSI/RM七层模型中的哪个层次?( 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0、在数据链路层中(C )用于描述数据单位。

A)数据报B)报文C)帧D)分组11、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C )A)数据链路层处理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B)网络层处理高层进程间的通信C)传输层处理端节点间的通信D)数据的传输都是从高层到低层12、( A )、( D )是会话管理的功能。

A)连接建立B)检验与差错检测C)数据传输D)连接释放13、以(C )为代表,标志着我们目前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Internet B)NetWare网C)ARPA网D)IBM网14、Internet的电子邮件采用(C )协议标准,保证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电子邮件。

A)SNMP B)FTP C)SMTP D)ICMP15、在Internet中的大多数服务(如WWW,FTP 等)都采用( B )模型。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第三章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1. 选择题1) 在OSI模型中,负责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通信连接的层是: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答案:d) 传输层2) 在TCP/IP协议中,负责将数据划分成适当的大小并添加首部信息的协议是: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ARP协议答案:b) TCP协议3) 在网络中,LAN是指:a) 局域网b) 城域网c) 广域网d) 互联网答案:a) 局域网2. 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通过_______连接起来,使之可以互相传输数据。

答案:网络2) 在OSI模型中,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_________。

答案:应用服务3) HTTP是一种基于_______的应用层协议。

答案:TCP3. 简答题1) 什么是TCP/IP协议?请简要描述TCP/IP协议的组成部分。

答:TCP/IP协议是因特网基础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族。

它是由两个协议组成的,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2) TCP和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分别是什么?答: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数据按序到达、无差错以及拥塞控制等特点。

它适用于需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应用,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信息实时性高等特点。

它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如音频视频传输、实时游戏等。

4. 计算题1) 假设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报大小为1500字节,其中IP首部长度为20字节,TCP首部长度为32字节。

该数据报的总长度是多少字节?答:Total length = 数据报大小 + IP首部长度 + TCP首部长度= 1500字节 + 20字节 + 32字节= 1552字节2) 已知一台主机的源IP地址为192.168.1.100,目的IP地址为192.168.1.200,请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255.255.255.0)计算出该主机所在的子网号和广播地址。

第三章 局域网交换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局域网交换练习题参考答案

协议,交换机的运行模式分为 3 种:服务器、客户机和透明模式。下面关于 VTP
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
A、交换机在服务器模式下能创建、添加、删除和修改 VLAN 配置
B、一个管理域中只能有一个服务器
C、在透明模式下可以进行 VLAN 配置,但不能向其它交换机传输配置信息
D、交换机在客户模式下不允许创建、修改或删除 VLAN
A、集线器 B、交换机 C、中继器 D、路由器
3、关于 VLAN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B )(本题 2 项正确)
A、隔离广播域
B、相互间通信要通过三层设备
C、可以限制网上的计算机互相访问的权限
D、只能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主机进行逻辑分组
D、ATM 交换机根据虚电路标识和 MAC 地址进行交换
6பைடு நூலகம்第三层交换根据( B )对数据包进行转发。
A、MAC 地址
B、IP 地址
C、端口号 D、应用协议
7、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 A )。
A、冲突域
B、广播域
C、管理域 D、阻塞域
8、以下对存储转发式描述正确的是? ( C )
A、收到数据后不进行任何处理,立即发送
C、最小的交换机 ID
D、最大的交换机 ID
13、一个 VLAN 可以看做是一个( B )。
A、冲突域
B、广播域 C、管理域 D、阻塞域
14、下面哪个设备可以转发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 B ) 。
A、二层交换机
B、三层交换机
C、网络集线器
D、生成树网桥
15、划分 VLAN 的方法有多种,这些方法中不包括 ( B ) 。
A、配置访问口令
B、进入配置模式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

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局域网交换技术题库带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局域网交换技术可以在多个端口之间同时传输数据?()A 以太网交换B 令牌环交换C FDDI 交换D ATM 交换答案:A解析:以太网交换技术支持在多个端口之间同时传输数据,实现了全双工通信,大大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2、在局域网交换中,VLAN 的作用是()A 隔离广播域B 增加网络带宽C 提高网络安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VLAN 可以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从而有效地隔离广播风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3、以下关于交换机端口镜像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以用于网络监控和故障诊断B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必须在同一台交换机上C 目的端口不参与数据转发D 可以对多个源端口进行镜像答案:B解析:交换机端口镜像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不一定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可以通过跨交换机的镜像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和分析。

4、哪种交换技术可以实现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的通信?()A 存储转发交换B 直通交换C 无碎片交换D 自适应交换答案:D解析:自适应交换技术能够自动检测连接端口的速率,并调整交换机端口的工作速率,从而实现不同速率端口之间的通信。

5、以下关于生成树协议的描述,正确的是()A 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B 增加网络的冗余性C 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成树协议通过阻塞某些端口,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冗余链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优化网络拓扑,提高网络性能。

二、填空题1、局域网交换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和()。

答案:以太网交换、令牌环交换、FDDI 交换2、交换机的工作模式有()、()和()。

答案:存储转发模式、直通模式、无碎片模式3、 VLAN 的划分方式主要有()、()和()。

答案:基于端口的划分、基于 MAC 地址的划分、基于网络层协议的划分4、端口聚合可以将多个物理端口绑定为一个(),提高网络带宽和()。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描述其特点与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其特点有:广域性、异构性、可扩展性、高性能和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提高工作效率等。

2.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覆盖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区域网(PAN)。

例子包括互联网、校园网、以太网和蓝牙网络。

3. 什么是拓扑结构?列举并描述三种常见的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方式的布局形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和环形拓扑。

- 星型拓扑:中央节点连接所有其他节点,节点间的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

- 总线型拓扑:所有节点通过共享的传输线连接在一起,任意节点可以发送数据到总线上,其他节点接收并处理数据。

- 环形拓扑:节点以环形方式连接,数据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传输。

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并分别对比它们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 电路交换: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并保持连接的通信方式。

具有独占性和固定带宽的特点。

- 报文交换:将整个报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

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分组交换:将数据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分组传输。

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物理层?描述其功能和主要特点。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层,负责提供比特流的传输。

其功能包括数据的编码、解码、传输方式的选择等。

主要特点是传输的内容为比特流,没有进行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

2.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实现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专业班级计科181 作业日期2020,4,12 姓名李XX 学号2018154作业名称第三章成绩第三章作业3.1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适配器的标识用多少二进制位表示?写出你的电脑和手机的适配器的标识。

答:网络适配器功能主要包括:对数据进行串/并传输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过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收,对帧进行封装等。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电脑:Intel(R)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8;Netease UU TAP-Win32 Adapter V9. 21;3.2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PPP协议的主要特点:简单,提供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因为PPP 是面向字节的,当PPP 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当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下;因为PPP没有编码和确认机制。

3.3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广域网采用什么通信方式?答: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2)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

因为在局域网中各站通常共享通信媒体,采用广播通信方式是天然合适的,广域网通常采站点间直接构成格状网。

广域网采用分组通信方式。

3.4 什么是CSMA/CD协议?说明该协议的工作原理。

(1)多点接入。

网络中的主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总线上。

(2)载波监听。

CSMA/CD协议要求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对总线进行监听,若监听到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则等待一段时间,在总线空闲时才开始发送数据。

(3)“碰撞”监听。

在数据发送过程中需保持对总线上信号的监听,根据信号电平的变化幅度即可判断是否发生了碰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rational Trunking Encapsulation: dot1q
egotiation of Trunking: disabled
Access Mode VLAN: 0((inactive))
Trunking Native Mode VLAN: 1(default)
Trunking VLANs Enabled: all
以确定是否转发数据
C、直通式交换:交换机只转发长度大于 64 字节的数据帧,而隔离掉小于 64
字节的数据
D、这些说法全部正确
10、生成树协议的国际标准是哪个?( C )
A、IEEE 802.2
B、IEEE 802.2SNAP
C、IEEE 802.1d
D、IEEE 803.3
11、按照 IEEE 802.1d 协议,当交换机端口处于( C )状态时,既可以学习
Trunking VLANs active: 1,2
Pruning VLANs Enabled: 2-1001
Priority for untagged frames: 0
Override vlan tag priority: FALSE
Voice VLAN: none
在这个例子中,端口 fa0/1 的链路模式被设置为( D ) 状态,默认的
D、ATM 交换机根据虚电路标识和 MAC 地址进行交换
6、第三层交换根据( B )对数据包进行转发。
A、MAC 地址
B、IP 地址
C、端口号 D、应用协议
7、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 A )。
A、冲突域
B、广播域
C、管理域 D、阻塞域
8、以下对存储转发式描述正确的是? ( C )
A、收到数据后不进行任何处理,立即发送
A、S1(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B、S1(config-if)# vlan database
C、S1(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D、S1(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
19、下面哪种模式的交换机不能创建 VLAN?( C )
换进行管理?( D )
A、Fastethernet 0/l
B、Console
C、Line vty 0
D、Vlan l
32、当要使一个 VLAN 跨越两台交换机时,需要哪个特性支持?( B )
A、用三层接口连接两台交换机 B、用 Trunk 接口连接两台交换机
C、用路由器连接两台交换机
D、两台交换机上 VLAN 的配置必须相同
协议,交换机的运行模式分为 3 种:服务器、客户机和透明模式。下面关于 VTP
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来自。A、交换机在服务器模式下能创建、添加、删除和修改 VLAN 配置
B、一个管理域中只能有一个服务器
C、在透明模式下可以进行 VLAN 配置,但不能向其它交换机传输配置信息
D、交换机在客户模式下不允许创建、修改或删除 VLAN
D、透明(transportate)
23、交换机命令 switch(config)#vtp pruning 的作用是( D ) 。
A、制定交换机的工作模式
B、启用 VTP 静态修剪
C、制定 VTP 域名
D、启动 VTP 动态修剪
24、VLAN 中继协议(VTP)用于在大型交换网络中简化 VLAN 的管理。按照 VTP
MAC 帧中的源地址,又可以把接收到的 MAC 帧转发到适当的端口。
A、阻塞(blocking)
B、学习(learning)
C、转发(forwarding)
D、监听(listening)
12、在生成树协议(STP)IEEE 802.1d 中,根据( C )来选择根交换机。
A、最小的 MAC 地址
B、最大的 MAC 地址
C、按协议类型划分
D、按逻辑地址划分
17、配置 VLAN 有多种方法,下面哪一条不是配置 VLAN 的方法?( C ) 。
A、把交换机端口指定给某个 VLAN
B、把 MAC 地址指定给某个 VLAN
C、由 DHCP 服务器动态地为计算机分配 VLAN
D、根据上层协议来划分 VLAN
18、下面的交换机命令中哪一条为端口指定 VLAN?( D )。
25、下面有关 VLAN 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D ) 。
A、 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 VTP(VLAN Trunk Protocol)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交
换不同 VLAN 的信息。
B、 为了抑制广播风暴,不同的 VLAN 之间必须用网桥分隔
C、 交换机的初始状态是工作在 VTP 服务器模式,这样可以把配置信息广播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
28、下面哪种提示符表示交换机现在处于特权模式?( B )。
A、Switch>
B、Switch#
C、Switch(Config)#
D、Switch(Config-if)#
29、在第一次配置一个新交换机时,只能通过哪种方式进行?( A )。
版权所有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赵怀明教师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 三、多项选择题
1、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包括( B C E )(本题 3 项正确)
A、隔离广播域
B、帧的转发和过滤
C、环路的防止
D、双工自适应
E、地址学习
2、下列网络设备中哪些能够隔离冲突域?( B D )(本题 2 项正确)
A、通过控制口连接进行配置
B、通过 Telnet 连接进行配置
C、通过 Web 连接进行配置
D、通过 SNMP 连接进行配置
30、要在一个接口上配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正确的命令是哪个?( C )。
A、Switch(Config)#ip address l92.168.1.1
B、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I92.168.1.l
D、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
版权所有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赵怀明教师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
5、关于交换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
A、以太网交换机根据 MAC 地址进行交换
B、帧中继交换机根据虚电路号 DLCI 进行交换
C、三层交换机根据网络层地址进行转发,并根据 MAC 地址进行交换
C、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I92.168.1.1 255.255.255.0
D、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l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 0
31、应当为哪个接口配置交换机管理 IP 地址,以便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交
换机会怎样处理?( B )
A、把数据转发到网络上的其他端口 B、不再把数据转发到其他端口
C、在两个端口间传送数据
D、在工作在不同协议的网络间传送数据
4、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D )
A、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
B、以太网交换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 802.1D
C、生成树协议解决了以太网交换机组建虚拟私有网的需求
A、集线器 B、交换机 C、中继器 D、路由器
3、关于 VLAN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B )(本题 2 项正确)
A、隔离广播域
B、相互间通信要通过三层设备
C、可以限制网上的计算机互相访问的权限
D、只能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主机进行逻辑分组
给其它交换机
D、 一台计算机可以属于多个 VLAN 即它可以访问多个 VLAN,也可以被多个
VLAN 访问
版权所有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赵怀明教师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
26、交换机命令 show interfaces type 0/port_# switchport|trunk 用于显示
A、根据端口划分
B、根据路由设备划分
C、根据 MAC 地址划分
D、根据 IP 地址划分
16、可以采用静态或动态方式来划分 VLAN,下面属于静态划分的方法是
( A )。
A、按端口划分
B、按 MAC 地址划分
版权所有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赵怀明教师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
A、配置访问口令
B、进入配置模式
C、进入特权模式
D、显示当前模式
22、按照 Cisco 公司的 VLAN 中继协议(VTP),当交换机处于( C )模式时
可以改变 VLAN 配置,并把配置信息分发到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
A、客户机(Client)
B、传输(transmission)
C、服务器(server)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
《网络互联技术》练习题
第三章:局域网交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交换机有三种主要功能,它们是:_地址学习_、数据转发/过滤、回环避免。 2、交换机的回环避免是通过采用_生成树协议_来实现的 。 3、生成树协议会强迫交换机的端口经历四种不同的状态,它们是:阻塞、监听、 学习和_转发_。 4、以太网交换机使用_存储转发_、直接转发、碎片隔离等三种交换方式来转发 数据帧。 5、按网络构成方式划分,以太网交换机分为__接入层交换机_、分布层交换机和 核心层交换机。 6、按应用规模划分,以太网交换机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_工作组 交换机_。 7、目前交换机互联及扩展端口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交换机级联,另一种是_ 交换机堆叠_。 8、_虚拟局域网(或 VLAN)_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它 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 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 9、_VTP_是一个在交换机之间同步及传递 VLAN 配置信息的二层协议。 10、VTP 操作共有三种模式,它们是_服务器模式_、客户机模式和透明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