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家庭训练
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b2793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以下是 9 条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1. 要多和孩子说话呀!就像给花朵浇水一样,不断滋养他们的语言世界。
比如,你可以随时和孩子聊聊:“宝贝,你看这个是什么颜色呀?” 这样
能刺激他们的语言发展呀。
2. 得给孩子创造规律的生活呢!好比火车在轨道上才能平稳前进。
每天在固定时间吃饭、睡觉、玩耍,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就像小船有了安稳的港湾。
3. 带孩子出去走走吧,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呀!就像雏鹰需要广阔的天空飞翔。
去公园、超市,让他们感受不同的人和环境。
4. 别忽视孩子的兴趣呀!顺着他们喜欢的事情引导,这不就像顺着水流划船更轻松嘛。
比如孩子喜欢拼图,就和他一起玩拼图,锻炼他的手眼协调。
5. 要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啊!如同等待花苞绽放,别着急,总会看到花开的那一天。
当孩子努力表达时,给他足够的时间。
6. 别忘了鼓励孩子呀!一句小小的夸赞能让他们开心好久呢,如同阳光温暖花朵。
孩子做对了事情,马上说:“宝宝真棒!”
7. 放音乐给孩子听呀,音乐的力量可大了!就像春风吹拂心田那般美妙。
欢快的音乐会让孩子心情愉悦呢。
8. 多和孩子互动玩游戏呀!你追我赶,多么有趣,就像小鱼在欢乐地嬉戏。
这样能增进亲子关系呀。
9. 保持家庭氛围的快乐哟!一个充满欢笑的家就像温暖的太阳,能照亮孩子的世界。
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对孩子的康复多重要呀!
总之,孤独症儿童需要我们更多的爱和耐心,家庭的努力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加油!。
特教老师上岗手把手教你家庭训练该如何做!
![特教老师上岗手把手教你家庭训练该如何做!](https://img.taocdn.com/s3/m/e712ef57c850ad02de8041d4.png)
特教老师上岗手把手教你家庭训练该如何做!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康复机构进行训练,但是并不是说在家里就不训练了。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也要做好家庭训练内容,才能更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谈一谈自闭症儿童家庭训练相关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主要承担协会的职业培训工作欢迎您的咨询!(一)1、看见什么说什么,在外面玩时,看见花、草、小狗等等都可以告诉他。
2、大人做什么跟孩子说什么,比如:我们扫地、刷碗、切菜、跑、跳、追、接住等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孤独症康复中心张月恒3、孩子做什么跟孩子说什么,比如,孩子在玩球,那么大人就替他说,我在玩球或者我玩球。
画画时,我画画。
喜欢的东西替他说:我喜欢~~~ 我们在外面玩时,可以练习跑、停、站,我们给他发指令:跑,跟他一起跑;发指令:站住,和他一起站住,慢慢的,他就知道什么叫跑、停、站住了,这样在过马路时就用得到了,能做到你一说停,他就立刻停在那儿。
有些动作和语言孩子不一定懂,那就需要家长辅助,怎么辅助呢?比如那天我看了一下游戏课,指令是跑去坐一下桶再跑回来,一位妈妈一个劲的跟孩子说,坐一下再回来坐一下再回来,可是孩子就是做不到,怎么办,那就要辅助他跑过去坐下或者你来做让孩子模仿你。
还有你用语言无法控制他时,你千万别说话,要采取行动,比如:他不懂站住,你在他后面喊站住、站住,结果是你跑到他跟前去了,那么孩子理解的是什么,你过来叫“站住”,就跟我们总拿着杯子跟孩子说“喝水”,孩子就认为“杯子”叫“喝水”。
还有一位奶奶,孩子在上高处,奶奶一边跑一边喊:危险危险,孩子根本都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孩子会以为什么叫危险呢?(二)让孩子实际体会各种感觉,比如:累,热,凉,冷。
大人和孩子一起上山,在你很累时,你要说,真累呀。
热,孩子出汗时,叫孩子说热。
水热,可以让孩主要承担协会的职业培训工作欢迎您的咨询!子试一下。
向这些感觉的东西,都要让孩子体验孩子才能很好的理解。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4a12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f.png)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简介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神经发育状况,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本手册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指导。
训练原则1. 个别化: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系统性:康复训练应持续、有计划地进行,涵盖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3. 早期干预:尽早发现和干预孤独症儿童,以提高康复效果。
4. 家庭参与:家庭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支持,家长需积极参与训练过程。
5. 积极强化:通过正面的奖励和反馈,鼓励孤独症儿童积极参与训练。
训练内容社交交往能力训练1. 眼神交流:鼓励儿童与训练者进行眼神交流,可采用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
2. 面部表情:引导儿童观察和模仿面部表情,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3. 社交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社交技巧。
沟通能力训练1. 语言理解: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手段,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2. 表达能力:鼓励儿童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非语言沟通:教授儿童理解非语言信息,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行为技能训练1. 自我照顾:教导孤独症儿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等。
2. 情绪管理:帮助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
3. 适应环境:训练儿童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认知能力训练1. 注意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
2. 记忆力:运用记忆卡片、故事等方法,锻炼儿童的记忆力。
3. 解决问题:设计问题解决任务,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家庭支持与训练1. 家长培训: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康复训练技能。
2. 家庭康复计划:协助家长制定家庭康复计划,确保训练持续进行。
3.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增进孤独症儿童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注意事项1. 保持耐心和关爱: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可能较长,需保持耐心和关爱。
自闭症儿童教育措施
![自闭症儿童教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ef18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2.png)
自闭症儿童教育措施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交能力训练:这是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训练他们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如学习认识自己、发展主动行为、处理人际关系等。
2. 言语训练: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言语障碍,因此言语训练也是教育措施的一部分。
通过训练构音器官和提高认知理解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尽可能改善说、听和语言交际能力。
3. 认知训练:针对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力、情绪能力、认知灵活性等6大认知能力进行训练,有助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水平。
4. 感知觉训练:这种训练旨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5. 自理能力训练:针对衣、食、住、行、入厕等方面展开训练,使自闭症孩子能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6. 精细动作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眼协调能力,用手指抓握物体的能力和协调双手同时运动的能力,如两指捏、多指捏等。
7. 情绪问题训练:针对情绪问题进行干预,教会孩子以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融入社会。
8. 家长教育:家长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长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平时不要呵斥或者打骂,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
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有不明确的地方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尽早改善自闭症症状。
9. 心理咨询: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10. 辅助技术:使用辅助技术如平板电脑、应用程序和游戏等,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沟通、学习和社交技能。
11. 学校支持: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支持,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资源教室和专门的教师团队。
12.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如康复中心、心理咨询机构和社交活动,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支持。
13. 持续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措施,以确保他们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孤独症幼儿的安置措施
![孤独症幼儿的安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3ca44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9.png)
孤独症幼儿的安置措施:
1、建立人际关系:父母可与孩子多进行沟通,让孩子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父母也需要多陪伴孩子,多鼓励。
特别是一些自闭症的孩子,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父母可以带领孩子与别人进行一些交往活动,逐渐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
2、兴趣培养:家长可以适当对孩子进行一些培养,比如经常带孩子玩一些象棋、围棋等游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逐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提高说话的能力。
此外,父母也要做好表率,鼓励孩子多进行社交活动;
3、心理治疗:一些自闭症的孩子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等。
此时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引导下进行一些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以此来改善情绪问题;
4、其他:如果孩子病情较重,上述疗法效果不佳,可遵医嘱服用一些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利培酮片等。
利培酮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改善阳性或阴性症状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而其他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片等,也可以用于治疗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生活技巧和独立性训练计划研究综述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生活技巧和独立性训练计划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35a5e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7.png)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生活技巧和独立性训练计划研究综述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它的主要特征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表现特殊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照护需要具备特别的技巧和训练计划,以促进他们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综述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生活技巧和独立性训练计划的相关研究。
一、家庭生活技巧1.1 创造安全的环境自闭症儿童对于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往往难以适应,因此家庭需要为他们提供稳定、有序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家长可以通过固定的作息时间、清晰的规则和指导性的沟通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并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行为问题。
1.2 提供结构和例行活动自闭症儿童对于结构化和例行的活动能够提供预测性和稳定性,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生活。
因此,家长可以制定一个清晰的日常活动计划,包括学习、游戏和休息时间,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
1.3 鼓励社交互动尽管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困难,但是家庭可以通过鼓励和提供支持来帮助他们建立社交能力。
例如,家长可以使用图卡和视觉提示来促进孩子与他人的交流,给予他们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的指导,并为他们创造与其他儿童接触的机会,如邀请同龄人一起玩耍。
二、独立性训练计划2.1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困难,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计划。
这些训练可以包括穿脱衣服、洗手、刷牙、用餐等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通过逐步引导和强化,帮助孩子掌握这些基本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性。
2.2 学习和认知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家庭可以通过使用视觉图卡、互动游戏和故事书等方式,为孩子提供细化、具体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发展注意力、记忆和理解能力。
2.3 社交技能训练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对于他们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家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认知游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和友谊的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80df12d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7.png)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以下是初级训练计划纲要:一、参与能力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时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这里”时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1.操作动作模仿,例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例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粗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例如口型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1.听懂一步指令,例如过来开灯关门。
2.识别身体部位,例如手机、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例如睡觉、喝水、吃东西、走路、拍照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例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功能。
11.识别身体部位功能。
12.识别方位,例如上下、内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1.听到“你想要什么?”时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例如嘿、你好、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等。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这里、那里、内外、中间、旁边、高低等。
五、学业配备1.配对。
1) 完全相同的物品。
2) 完全相同的卡片。
3) 物体到卡片。
4) 卡片到物体。
5) 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 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 物体之间的联系,例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辨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8.点数。
六、精细能力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
自闭症家庭前庭训练方法
![自闭症家庭前庭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508a7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8.png)
自闭症家庭前庭训练方法
1. 带孩子去公园荡秋千呀,这可是很棒的前庭训练呢!你看,孩子坐在秋千上一摇一荡的,像不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飞翔?这样能很好地刺激孩子的前庭觉。
2. 让孩子在家里玩旋转游戏也不错哦!就像小陀螺一样转呀转,哎呀,那可有趣了呢,孩子肯定会喜欢的。
3. 跳床也是个好办法呀!孩子在跳床上蹦蹦跳跳,活力满满,这不就跟小兔子似的吗,多欢快呀,对前庭训练很有帮助呢。
4. 和孩子玩传接球游戏怎么样呢?把球扔过来扔过去,孩子跑来跑去地接球,这多有意思呀,同时也训练到前庭觉了。
5. 试试在地上摆一些平衡木,让孩子走一走呀,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真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呢,前庭觉也能得到锻炼啦。
6. 带孩子去游泳呀,在水中游动的时候,那感觉多奇妙呀,不就跟小鱼一样自在嘛,对前庭训练也超有用的。
7. 让孩子在斜坡上爬上爬下的,就好像小猴子爬山一样,多好玩呀,这也是能训练前庭的哟。
8. 把家里的椅子排成一排,让孩子从这头走到那头,像走独木桥似的,多有意思,前庭训练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啦。
9. 滚动瑜伽球也是个妙招呢!看着孩子在瑜伽球上滚来滚去,笑哈哈的,这不就是一个可爱的小肉球嘛,对孩子的前庭发展很好呀。
总之呀,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又有效,自闭症家庭可别错过啦,快快和孩子一起动起来吧!。
自闭症儿童每周学习计划
![自闭症儿童每周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a5c08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3.png)
自闭症儿童每周学习计划周一:上午:8:00-8:30:早起后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促进身体的活动和灵活度。
8:30-9:00:早餐时间,与家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社交能力。
9:00-10:00:语言训练,进行语言发音练习和听力训练。
10:00-11:00:认知训练,通过益智游戏和图片识别等方式,培养认知能力。
下午:13:30-15:00: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15:00-16:00:户外活动,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和社交互动。
周二:上午:8:00-8:30:早起后进行简单的身体感统训练,促进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8:30-9:00:早餐时间,与家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社交能力。
9:00-10:00:语言训练,进行语言发音练习和听力训练。
10:00-11:00:社交技能训练,进行小组游戏和互动,培养社交技能。
下午:13:30-15:00:音乐和舞蹈课程,培养音乐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15:00-16:00:户外活动,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和社交互动。
周三:上午:8:00-8:30:早起后进行身体感统训练,促进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8:30-9:00:早餐时间,与家人进行交流,培养社交能力。
9:00-10:00:语言训练,进行语音练习和听力训练。
10:00-11:00:认知训练,通过益智游戏和图片识别等方式,培养认知能力。
下午:13:30-15:00: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15:00-16:00:户外活动,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和社交互动。
周四:上午:8:00-8:30:早起后进行简单的身体感统训练,促进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8:30-9:00:早餐时间,与家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社交能力。
9:00-10:00:语言训练,进行语言发音练习和听力训练。
10:00-11:00:社交技能训练,进行小组游戏和互动,培养社交技能。
下午:13:30-15:00:音乐和舞蹈课程,培养音乐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的20条方法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的20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a647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e.png)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的20条方法1. 建立规律和结构化的日常生活。
自闭症孩子需要有稳定和可预测的日常生活环境,包括固定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
2. 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沟通。
使用简单、清晰且直接的语言来与自闭症孩子进行沟通,避免复杂或隐含的语言表达。
3.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
可使用图片、图表或其他视觉辅助工具来帮助自闭症孩子理解和遵循指令。
4. 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规则。
明确告诉自闭症孩子他们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他们在家庭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5.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及时表扬和奖励自闭症孩子的积极行为,鼓励他们进行正确的行为。
6. 使用重复和模仿的方法。
通过反复模仿和重复,帮助自闭症孩子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
7. 提供社交互动的机会。
安排自闭症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朋友或疗养师一起参与社交互动活动,如玩游戏或聊天。
8. 创造安静和安全的空间。
自闭症孩子可能对过度刺激敏感,因此为他们提供一个安静和安全的空间,以帮助他们恢复平静。
9. 鼓励自主与独立。
支持自闭症孩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澡或整理房间。
10.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
教授自闭症孩子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使用呼吸深呼吸或数数来缓解焦虑。
11. 使用结构化的学习方法。
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的、可管理的部分,使用结构化的学习方法来帮助自闭症孩子理解和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12. 鼓励参与感兴趣的活动。
了解自闭症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以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和发展。
13. 提供常规的沟通时间。
设定每天固定的时间段,与自闭症孩子进行专注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14. 帮助自闭症孩子建立适当的社交技巧。
教授自闭症孩子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基本社交技巧,如眼神接触、换取对话和分享兴趣。
15. 建立适当的行为管理技巧。
提供有效的行为管理技巧,如时间限制、倒计时和适当的惩罚措施,以帮助自闭症孩子掌握适当的行为。
16. 提供感觉整合活动。
自闭症孩子通常对感觉刺激敏感或不敏感,通过提供感觉整合活动,如按摩、轻压或感官玩具,以帮助他们调节感觉刺激。
10个经典的自闭症家庭干预方法
![10个经典的自闭症家庭干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78ea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e.png)
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会对患者的社交和交流能力造成困难。
自闭症家庭干预方法是帮助患者提升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十个经典的自闭症家庭干预方法:1. 提供结构化的环境结构化的环境对自闭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应该建立起明确的日常生活规划和活动安排,保持一致的日常生活模式,这有助于患者保持稳定和安全感。
2. 制定清晰的指导原则建立起清晰、简明的指导原则,对患者进行一致性的行为指导。
这包括规定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
3. 提供专业的行为训练家庭成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接受自闭症行为训练的指导。
这种训练对于帮助患者改善社交技能、情绪管理和交流能力非常重要。
4. 鼓励语言和交流家庭成员应该鼓励自闭症患者进行语言和交流练习。
可以通过简单的对话、游戏或者其他活动,帮助患者提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提供情感支持自闭症患者通常面临情感困扰,家庭成员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慰。
了解和尊重患者的情感需求,有助于建立起稳定的情感关系。
6.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家庭成员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包括自我清洁、自己穿衣、做饭等日常生活技能。
这些技能的培养对于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非常重要。
7. 注重特殊教育自闭症患者通常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家庭成员可以积极配合学校或专业机构的特殊教育计划,帮助患者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
8. 提供合适的社交机会自闭症患者往往缺乏有效的社交机会,家庭成员可以安排合适的社交活动和社交训练,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
9. 关注饮食和营养营养对于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家庭成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
10. 寻求专业支持自闭症家庭干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家庭成员需要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心理交流、家庭治疗等。
以上十个经典的自闭症家庭干预方法,是帮助自闭症患者提升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自闭症训练内容及方案
![自闭症训练内容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7f1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a.png)
自闭症训练的内容及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训练内容及方案:
一、训练内容
1. 社交技能训练: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分享兴趣等,以提高患者的社交互动能力。
2. 沟通技能训练:包括口语表达、手势、辅助沟通工具等,以提高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
3. 认知能力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4. 自理能力训练: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自我照顾能力等,以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5. 情绪管理训练: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情绪。
二、训练方案
1. 个体化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内容适合患者的需求和能力。
2. 结构化教学:采用系统化、有组织的教学方法,确保患者能够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
3. 逐步引导:从简单的技能开始训练,逐步引导患者掌握更复杂的技能。
4. 强化和鼓励: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给予患者正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5. 家庭参与:鼓励家庭成员参与训练过程,以促进患者在家庭中的泛化能力和提高训练效果。
三、具体方法
1. 视觉训练:利用图片、实物等视觉刺激,教患者识别物品、颜色、形状等。
2. 听觉训练:通过音乐、声音等听觉刺激,教患者识别声音、语言等。
3. 触觉训练:利用触觉刺激,如按摩、触摸等,教患者感知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和辨别不同物体的质地。
4. 模仿训练:教患者模仿动作、语言等,以提高他们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
5.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导患者参与社交互动,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自闭症训练方法和技巧 自闭症怎样训练
![自闭症训练方法和技巧 自闭症怎样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90ffa7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d.png)
自闭症训练方法和技巧自闭症怎样训练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讲,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仍然是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来不断进行康复,提高患儿融入社会的能力。
然而,由于自闭症孩子的特殊性,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配合你,从而让训练过程变得困难重重。
那么,自闭症患儿不配合训练该怎么办?一、自闭症表现第一:没有和人互动的主动意识,配合意识差不听指令,模仿能力差。
第二:会自发性的说简单的单词,如爸爸,妈妈,吃,不玩等,但因配合意识差,又不具备模仿能力,所以不会听指令发音。
二、训练内容1.呼之应答目的:气流量应用、对他人语言的主动回应能力训练。
方法:与孩子面对面保持目光平视、诱导孩子注意力集中、呼其名同时协助孩子打开上下颌关节。
发音--啊(也可以压腹肌帮助孩子运动气流)。
必须要求他在别人叫其名字时都要主动答应。
2.语言基础①、口舌操:诱导/强化物刺激正伸舌、左右摆舌、上卷舌等。
目的:锻炼孩子舌位灵活度/协调能力。
②、气流量:内容:吹哨子、吹水泡、吹口琴、吹蜡烛等。
目的:气流应用、唇部肌肉控制。
3.口型模仿内容:张嘴--啊咧嘴--i噘嘴--u咬下唇---f。
目的:气流的应用、小肌肉协调/控制。
方法:与孩子面对面保持目光平视,诱导孩子注意力集中,大人做夸张的口型动作,让其模仿(开始孩子不会时可以协助模仿,强化物要及时)。
4.语音模仿内容:生活中的音节可以一个一个的让孩子做模仿。
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拜拜、阿姨、姨妈、衣服、我要。
关于i的音节---如:衣服、阿姨、姨妈、蚂蚁、样样、米、笔;关于u的音节---如:乌鸦、我要、娃娃、我棒、玩玩、嗡嗡、等;要求:现在主要锻炼孩子的口型转换能力,家长在家时一定要让孩子多练习,语言基础只有多练习孩子才能熟练,练习的多了熟练了孩子才能掌握的更好,语言才能转换的更好。
在家模仿时大人一定要口型夸张到位、声音洪亮的让孩子模仿。
目的:锻炼和培养孩子的主动模仿意识和口型(小肌肉)转换的灵活度。
备注:可以让他在认知中做模仿。
自闭症儿童家庭语言训练手册
![自闭症儿童家庭语言训练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94fa7b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7.png)
6、孩子与妈妈互动式做动作—开/关(电视柜)
7、将以上动作以照片的形式拍下来,提问孩子:“妈妈在干什么?“
8、听指令回答问题:电视柜是什么颜色?
红色(根据实物特征回答)
9、听指令回答:电视柜是什么形状?
——正方形(根据实物特征回答)
10、电视柜用来干什么的?-—放电视
11、电视柜脏了怎么办?——擦一擦
8、吊灯是什么形状?——圆形(根据实物回答)
9、这是吊灯吗?——是
10、这是不是吊灯?——是
11、这是吊灯还是电扇?--吊灯
12、泛化思维:吊灯挂在什么地方?--房顶上
13、能不能把吊灯挂在地上?-—不能
14、能把吊灯挂在地上吗?--不能
15、吊灯是用什么买来的?-—钱
16、用钱可以买什么?-—吊灯
8、听指令把鞋放入鞋柜
8、听指令放入鞋柜在把柜门关上
10、妈妈做动作让孩子说动作指令
11、把妈妈,孩子以上动作的以照片形式照下来,让孩子看照片回答:妈妈在干什么?自己在干什么?
12、让孩子给妈妈发指令妈妈做脱鞋、放鞋、关柜门的一系列动作。
13、妈妈提问孩子说:这是谁的鞋?
那是谁的鞋?
妈妈说:孩子哪双是你的鞋?哪双是我的鞋?
摸门、推门
5、听指令做动作——拍门、敲门
开门、关门
摸门、推门
6、妈妈做相关动作——拍门、敲门
孩子说相关动作开门、关门
摸门、推门
7、把妈妈做相关门的动作照下来,让孩子说出妈妈在干什么?
8、孩子发指令妈妈做动作
9、听指令回答
10、听指令回答门是什么形状
11、来家时先干什么?——开门
12、用什么开门?——钥匙
16、打开饮水机开关水会不会流出来?(水筒里有水时)
自闭症多动症儿童家庭训练计划
![自闭症多动症儿童家庭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059010419e8b8f67d1cb9ca.png)
家庭训练方案〔第一阶段〕此阶段训练内容分为以下15项:【注意力】【一步指令】【模仿动作】【指物反响】【比拟】【发声模仿】【玩耍】【物体区分】【图片区分】【物体命名】【“是〞与“不是〞】【动作名称】【颜色】【所有物】【形状】1.【注意力】「看着我」训练在米歇尔教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教程的要求是:孩子应坐在椅子上,手不乱动,训练者紧靠着孩子坐下;训练中孩子不懒散、不坐在地板上、不转过背去。
训练者要坚持原那么,给予肯定并提出高要求、对任何一个反响性动作都要给予表扬和拥抱或是批评。
注意力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一秒钟,二秒钟,三秒钟〕在活动中发出命令「看着我」,然后要求双目对视〔训练者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
加强训练:训练者用手轻抬孩子的下巴帮助其将眼睛抬至与训练者眼睛相对的水平。
〔2〕呼叫反响训练者在活动中呼叫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与训练者两眼对视。
2.【一步指令】〔1〕指令:「坐下」、「起立」、「到这里来」、「把手放下」、「拍拍手」、「把手举起来」、「拥抱我」、「转个圈」、「跺跺脚」、「挥挥手」,给予物质鼓励,然后渐渐撤除。
〔2〕触体指令:差异性刺激指令——「摸」,如摸摸「头」、摸摸「鼻」、摸摸「脚」、摸摸「眼」、摸摸「腿」等等。
〔3〕动作指令承受语:差异性刺激指令——给予「给我看看」,如「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吃」东西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喝水」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拍手」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招手」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拥抱」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转身」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站」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坐」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走」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跑」的,等。
3.【模仿动作】差异性刺激指令为:“做这个〞〔1〕大动作:拍拍手、举举手、拍拍腿、拍拍桌子、摸摸头、拍拍嘴〔拍嘴时发声〕、跺跺脚、起立、摇摇头〔表示「不」〕、点点头〔表示「是」〕。
〔2〕较好的动作:指物、把手翻开或把手合上、摸身体不同的部位。
生活自理-六个生活自理的基础家庭训练项目
![生活自理-六个生活自理的基础家庭训练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adbf7c3bcaaedd3383c4d396.png)
生活自理-六个生活自理的基础家庭训练项目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是孤独症儿童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独立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在这些必须发展的技能中最重要的领域是进餐、入厕、洗漱和穿着。
当孤独症儿童不能自己具有这些必要的功能时,家长应在在家里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
一、起床1、在孩子起床的过程中,你会和孩子说什么?(1)你会有意识地告诉他每天的时间吗(今天星期几,今天几月几日)?会告诉他起床的时间吗(现在几点钟)?(2)你会告诉他今天的天气吗?你会告诉他今天一天的计划吗?或者告诉他今天的主要活动吗?会告诉他起床以后马上要做的事情吗?你会孩子夜里做了什么梦吗?(3)孩子会主动和你说什么呢?孩子一般会问什么?你怎么回答?如果孩子这个时候的语言表达不当,你怎么引导他?2、孩子怎样穿衣服?(1)起床以后,孩子是自己主动穿衣服吗?还是大人要求穿时他才穿?(2)孩子知道穿衣服的顺序吗?孩子穿衣服的过程连贯吗?中途需要大人提醒吗?(3)孩子能独立地穿衣服吗?需要辅助吗?3、孩子选择自己的衣服吗?(1)孩子会表现出对自己衣服的喜欢和不喜欢吗?能说出理由吗?(2)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是他自己选择还是大人替他选择呢?你让他自己选过吗?(3二、洗漱1、孩子知道洗漱的意义吗?(1)洗漱完毕孩子会照镜子吗?引导过孩子比较洗漱前后的变化吗?(2)孩子明白洗漱与讲卫生的关系吗?知道洗漱和美观的关系吗?(3)让孩子观察过家人洗漱前后的变化吗?2、孩子能独立完成洗漱吗?需要别人辅助吗?(1)洗漱过程孩子能独立做的事情有哪些?(2)还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有哪些?(3)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怎样辅助呢?(替孩子做,动作辅助,动作示范辅助,语言辅助)。
3、孩子的洗漱过程连贯吗?(1)不能连贯的原因是什么?注意转移,依赖辅助,没有能力(不会)。
(2)孩子明白洗漱的顺序吗?固定吗?(3三、就餐1、餐前(1)孩子是主动要求就餐吗?孩子是怎样知道该吃饭了呢?第一,看到饭菜已经摆好了。
自闭症居家康复训练内容
![自闭症居家康复训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aa094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3.png)
自闭症居家康复训练内容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在社交交往、语言和行为方面存在困难。
自闭症患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来提高其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调节能力。
下面将讨论自闭症居家康复训练的内容。
1.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是自闭症患者最需要提高的能力之一。
训练内容包括:-目光接触:教导患者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提高互动和交流。
-社交问候:教导患者正确地向他人问候、打招呼等社交礼仪。
-平等交流:教导患者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观点,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合群行为:教导患者如何参与团队活动、玩耍和沟通,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2.语言和沟通训练自闭症患者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常常存在困难,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
训练内容包括:-语音训练:教导患者正确发音,练习语音表达。
-词汇和语法训练:通过游戏和练习,教导患者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语法规则。
-交流技巧:教导患者使用肢体语言、非语言交流和辅助通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话技巧:教导患者如何开启、维持和结束对话,提高对话模式和技巧。
3.行为调节训练自闭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和固定的兴趣。
通过行为调节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训练内容包括:-情绪管理:教导患者正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有效应对负面情绪。
-自我控制:教导患者掌握自我约束和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灵活性培养:帮助患者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并逐渐适应和接受新的情境。
-社会规则:教导患者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
4.生活自理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是自闭症患者独立生活和融入社会的基础。
训练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饮食、穿衣、洗漱、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
-独立行动能力:培养患者独立使用交通工具、完成购物、理财等独立行动能力。
-家务劳动训练:教导患者参与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
5.家庭互动训练家庭互动是自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患者进行互动:-与患者进行游戏和玩耍,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情绪。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9f336f3852458fb770b56e1.png)
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一、初级训练计划纲要(一)参与能力1 、独立坐在椅子上2 、叫名字有目光对视3 、听到指令“看这我”有目光对视反应4 、对“放下手”有反应(二)模仿动作1 、操作动作模仿(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2 、粗大动作模仿(如:拍手、跺脚、摸头等)3 、粗细动作模仿4 、嘴部动作模仿(如:口型模仿)(三)、语言理解能力1 、听懂一步指令(如:过来开灯关门)2 、识别身体部位(如:手机肚子肩等)3 、识别物品4 、识别卡片5 、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6 、听懂动词指令7 、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如:睡觉喝水吃走拍等)8 、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如:冰箱、电视、桌子。
椅子等\9 、指出书中的图画10、识别物体功能1l 、识别身体部位功能12 、识别方位(如:上下、甲.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四)语言表达能力1 、听到“你想要什么? ”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2 ,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3 、模仿声音和词语4 、命名物体5 、命名卡片6 、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7 、说出“是”或“不是” (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8 、叫出熟悉的人9 、作出选择10 、各种打招呼(如:嘿!你好!早上好I 中午好!晚上好! 晚安! 再见等)11 、回答社会性问题12 、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13 、说出物体的功能14 、说出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那里、这里、里外,中间、旁边、高低等)(五)、学业配备1 、配对(1)、完全相同的物品(2)、完全相同的卡片(3)、物体到卡片(4) 、卡片到物体(5) 、颜色、形状、拼音、数字(6) 、不完全相同的物体(7) ,物体之间的联系( 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2 、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3 、识别颜色4 、识别形状5 、以别拼音,6 、识别数字7 、唱数1—108 、点数( 六) 精细能力1 、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2 、把10 件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入碗内3 、穿 5 个大孔的珠子4 、仿搭 3 块积木5 、正确握笔乱写乱画6 、把橡皮泥撮尖、搓圆、压扁、做成球状7 、正确撕纸8 、把一张纸延着折痕对折( 七) 飞大肌肉运动能力l 、独立行走2 、从站立的姿势蹲下再站起来3 、扶着一只手上下楼梯约 2 次4 、原地双脚跳5 、独立向后倒退着走 3 米左右6 、单脚站立 3 秒7 、举手过肩抛球1.5 米左右8 、踢静止的大球9 、在协助下做前滚翻(八)、生活自理能力1、刚杯厂喝水2、用勺子吃饭3、脱鞋4、脱裤子5、脱内衣、裤6、脱T 恤7、使用餐巾纸8、大小便训练二、中级训练计划纲要(一)参与能力1、叫名字时有 5 秒目光对视2、在玩耍过程中叫名字有目光对视3、在一段距离请况下叫名字有目光对视4、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后答应“哎”(二)模仿能力1,模仿站立姿势的粗大动作(如:踢腿、叉腰,手臂上举、手臂平举等)2、按训序模仿粗大动作(二步以上)3、模仿同事带有生音的动作(如拿起电话说喂”推动汽车说“嘀嘀嘀”等)4、模仿搭积木(从局部模仿到整体模仿)5、模仿画线(三)语言理解能力1.识别房间(如:卧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作用更是如此。
尽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但现实是自闭症家长过分依赖康复机构,认为自己没有能耐康复自己的孩子。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提醒家长,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
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家庭的情感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家庭教养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适应能力的强弱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是有显著影响的。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
但爱是惟一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
有了爱,这些孩子才不会孤独。
”这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从一名家长口中得到的信息。
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这种爱,是因血缘而产生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潜移默化地、日夜不停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传递就形成看不见的“情感场”。
无论如何变迁,这种场永远存在、永不磨灭。
尽管自闭症儿童暂时甚至永远体会不到父母的浓浓的爱,有可能永远无法真诚地对父母报以微笑,甚至是漠视父母的一切付出,父母也可能因此会有短暂的失望,但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谁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家长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表现的最早发现者家庭早期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有赖于家长的细心观察。
家长长期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往往比较敏感,发现得越早,越早采取措施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越有利。
家长在其评估鉴定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医务或教育工作者在作诊断前必然要耐心听取家长意见,甚至需要家长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等量表来进行系统评估。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发现,在自闭症儿童当中,虽然迟诊断的状况有不少,但随着自闭症有关知识的传布,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能及时就诊,一位父亲在家长交流群里说:“医生在自闭症后面打了个问号,说孩子太小,只能打个问号,不过他的症状表现,是典型的自闭症。
”这位家长的孩子尚不到两岁,他们已经联系好了训练的机构,父母也准备接受医院的专门培训。
家长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长期的亲密接触者自闭症儿童早期的所有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家长是儿童最早最亲密的接触者,不仅如此,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障碍,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建议,教育干预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做出适时调整,自闭症儿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须由家长来提供。
康复训练可结合日常的生活程序进行,家中很多家具、玩具都可充当训练器材,所有这些都有利于自闭症的康复家长是自闭症儿最亲密的接触者,在家庭中教育训练便于家长及时把握新问题,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据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的调查发现,在自闭症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一些机构的老师和家长互相启发,及时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训练认为有效的工具和作法。
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动员家庭全体人员,利用一切可能机会,随时随地的开展训练,只有家长参与才有可能使康复计划最自然、经济、方便地得以实施,才有可能长期坚持下去。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认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是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式。
家长作为自闭症儿童最亲密的人,应该发挥一对一教育方式的优势,让自闭症儿童在早期能得到积极治疗。
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的误区有哪些自闭症的训练任重道远,家庭的训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起着重要的责任,在专业机构、专业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家庭的积极参与下,一方面保证孩子的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家庭也有责任推动全社会对自闭症孩子接纳,让家庭和社会一同为自闭症人和他们的家庭做好服务。
但是很多家长在给自闭症儿童训练的过程中一直存在误区:1、认为只要不断地训练孩子就有可能好了,不再是自闭症了!因为自闭症是一种终身障碍,它就像聋哑儿童、盲人一样,无论他们通过训练能力上升多快,进步多大,他们依然还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家长就是一个家庭特教老师的身份而非医生,因为自闭症的教育将伴随孩子终生。
2、家庭训练中往往忽视孩子的生活能力、行为控制能力的训练。
例如:有的自闭症孩子语言能力很好,整天喋喋不休地说话,却不知道要听别人指令控制自己的行为。
再如:有的自闭症孩子他们可以把电脑游戏玩得溜溜转,却不懂得别人的电脑不能随便动。
又如:还有的孩子他们在家里能处理自己的上厕所问题,却不能在别的场合处理自己上厕所的问题。
3、家庭训练中过度强调孩子模仿说话,忽视孩子主动表达运用语言和沟通能力。
例如有的自闭症孩子可以读报纸、背广告词却不能在想喝水时,向他人说:“我要喝水”。
再如:有的孩子可以快速模仿你很长的一句话却不能在适当的场合说出他要的东西,更无法与人进行沟通。
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4、家庭训练中家长对孩子要求极其苛刻。
甚至使用暴力,压制孩子的天性,大大增加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得孩子情绪很糟。
例如:自闭症孩子行为刻板,有的孩子一旦会写数字就必须公公正正用标准的书写体书写数字,而有的家长受不了,坚决要求孩子写的和自己一样,孩子没有按家长要求写时,家长先是吓唬到后来就演变成打骂,这种情况在家庭训练中常常出现。
这个例子反应出的是孩子只要写了你让他写的数字,他怎么写我们都可以接受。
5、滥用吓唬而不是强化。
例如: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很不愿意离开妈妈,他正在和老师上一对一辅导课,家长在旁听,这时孩子故意看着妈妈把老师桌子上的东西扔掉,老师说:因为你扔老师的教具,所以妈妈走了,孩子看到妈妈离开,马上抓住妈妈并哭闹说:“妈妈不走”。
这时家长说‘妈妈出去上厕所’。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吓唬和使用强化的区别,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理解是非,而且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不利于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对的和错的,久而久之孩子就越来越不听话。
自闭症患儿家庭训练的原则有哪些多数家长在自己的孩子确诊为孤独症后,积极地寻医问药,但是相当多的家长缺乏耐心,急于求成,要求治疗医生和训练机构在短期就让自己的孩子完全康复。
要知道,孤独症是一个慢性过程,其治疗与培训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家庭训练十分重要,家长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坚信你们的孩子通过早期治疗,早期行为干预,部分患儿是可以回归主流社会的,当病情康复较慢或遇到挫折时不要灰心丧气,一定要持之以恒,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爱心和耐心,尽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
掌握以下几个原则:1、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当家长与孩子交往提出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后对他发出简短清晰的指令。
2、穿插训练新旧技能:家长在训练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持他们学习的动力并提高自信,在训练过程中,教其学新技能的同时也让其有足够的机会重复已经学到的技能,并因此得到奖励,使患儿在学习过程具有成功的性质,相应避免的是那种贪新贪难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长的求胜心理。
3、有条件的奖励:家长必须能够注意及时奖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要必避免无意奖励不当行为。
4、运用自然奖励物:也就是使孩子的行为在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
在家庭中怎样训练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在给自闭症孩子做家庭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生活就是很好的训练,我们要会利用家庭环境,借助家庭环境,接下来就如何利用家庭环境提高孩子的认知理解浅谈一下。
1、需要学会随时随地的观察孩子的视觉感知点在哪里,即时用语言做旁白。
(接受性的让孩子感知这些物品)例如:程度较弱的孩子在家里面没有目的性的乱跑,那么我们要跟随并观察孩子眼睛看到哪里,就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物品的名称等等。
2、到固定位置拿固定的物品/把固定的物品摆放到固定的位置等。
例如:回家进家门后换鞋将鞋放到鞋柜上;垃圾扔到垃圾桶;到洗手间去拿毛巾等等。
3、用生活化的自然的语言在适当的情景下做听指令指认/选择/表达名称等等。
例如:回家走到家门口,让孩子从包里面找钥匙;在客厅里面,让孩子去拿水杯;在洗手间洗完脸,让孩子去拿毛巾等。
4、在日常生活中示操作这些家庭设施的使用技巧,使孩子由了解逐步过渡到听指令做事再到能够独立使用简单的家庭设施。
例如:拿钥匙开门;拿碗吃饭;拿杯子喝水;拿遥控器开电视;找开关开灯;开冰箱拿水果;开水龙头洗手等等。
5、培养孩子解决在家庭环境中经常出现的简单问题。
例如:地上脏了,拿扫把扫地;水撒在桌子上了了,拿抹布擦桌子;吃完饭了,拿纸巾擦嘴;睡觉了,找被子盖身上。
6、根据家庭设施做相关的泛化训练。
例如:理解话中话的含义(妈妈口渴了等);家庭设施的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等;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等(为什么开空调)理解情景;理解疑问句;家庭设施的图片;家庭情景图片;相关字符等等。
注:在以上2过程中抓住每个细节激发孩子用语言表达(具体见如何利用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康复工作中,时常被家长问及用什么教具来教导自闭症的孩子,事实上,最好的教学场所就是自己的家庭与社区,最好的教材就是取自于自自然然的"家居生活",举凡食、衣、住、行的处理过程都是极好的学习机会,亦分别述如下:一、饮食篇1. 选择食物方面不同种类的食物能提供口腔不同的质感与不同的口味,这不仅能刺激孩子的口腔知觉,也能经由咀嚼动作增进口腔外围肌肉的运作协调,并可实际体会较为抽象的感觉语词,如空心菜咬起来脆脆的,竹笋硬硬的,苦瓜瓜苦苦的,芋头、马铃薯等吃起来绵绵的。
更可提供孩子认识不同食物的名称。
2. 使用餐点方面 a.餐前的准备和膳后的收拾家人可藉由和孩子一起准备餐具的时候,随机教他分辨碗、盘、筷子、汤匙,在排列的时候学到配对的观念。
用膳完毕时要求他自己收拾,将掉下的饭粒一一捡起,桌椅擦拭干净并将使用过的餐盘放回厨房,经由这些动作,他学到了"听吩咐行事"的语言理解力,也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b.教导孩子自己使用餐具让他认识餐具功能,并在使用餐具的技巧上也可增进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这是一项学习精细动作的好时机。
c.咀嚼食物时的咬、吸、吞、吐等动作是整个口腔的肌肉在运作,舌部剔物时上、下、左、右的转动,唇部的互抿、收缩、放开等动作,吞、吐时的运气等等都是学习发音的基本能力。
如果家长一直喂食孩子软软的不需咀嚼的食物,那么孩子的口腔协调运作就没机会练习了。
当然,间接地也会影响到学习语言的能力。
d.教导孩子用餐时应遵守的基本规矩如:坐在位子上吃东西,不乱跑,等候上桌等等。
无形中,孩子学到"被约束"、听从指令的能力,这是学习"合群"的基本条件。
甚且,在尝试不同料理的时候也可学到不同的规矩。
二、衣着篇透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穿、脱衣裤鞋袜的过程,不但可练习手眼协调的能力,认识衣物的名称,并可藉由自然情景的发生让孩子体会天冷时要穿长袖衣裤、天热时要穿短而单薄的衣服的生活常识,藉此灵活运用在自我照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