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土的流固耦合理论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非饱和土渗流-变形耦合的数值分析
件 对 该 耦 合 方 程 组 进 行 求 解 分 析 。 该 方 法 突 破 了 解 析 法 对 非 饱 和 土 导 水 系数 函 数 的 特 殊 限 定 , 适 用 于 任 意 的 土 水 特 征 曲 线 表 达 式 ; 可 考 虑 到 饱 和 时 的渗 透 系数 以 及 孔 隙 率 是 变 量 。 与 解 析 解 相 还
W U Li h u , z o HUANG n qi - Ru - u
( at e b a or fG e ogc lH a a d Pr ve i nd G e o c lEnv r nm e t Pr t c i St e K y Ia or t y o ol ia z r e nton a olgia io n o e ton。
Jn O 1 u .2 1
非 饱 和 土渗 流一 变形 耦 合 的数 值 分析
吴礼 舟 , 润秋 黄
( 都理 工 大 学 地 质 灾害 防 治 与地 质 环 境 保 护 国 家 重 点 实验 室 . 都 6 0 5 ) 成 成 1 0 9
摘
要 : 于一 维 非 饱 和 土 的 渗 流 变 形 控 制 方 程 , 用 Flx P 基 采 e DE( a ta dfe e t le u t n 软 P ril i rn i q a i ) f a o
p e i i nd t a e f c ie y ol e c pln o l m s I i f nd h t o pln e f c o e p g a r cson a i c n fe tv l s v ou i g pr b e . t s ou t a c u i g fe t f s e a e nd d f ma i n i ns t r t d s is plys a m p r a t r l n t r — t r pr s u e p o ie e or to n u a u a e o l a n i o t n o e i he po e wa e e s r r fls,a d t tt n ha he c up i fe t ho d e o i e e durng anf l i flr ton. At a l s a e r i a l nflr to o lng e f c s ul h c nsd r d i r i a l n ita i e ry t g of anf 渗 变形耦 合 ; 降雨入渗 ; 数值 分析
非饱和土中水-热-盐多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非饱和土中水-热-盐多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非饱和土中水-热-盐多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引言非饱和土是一种具有独特特性的土体,在许多工程和环境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些应用中,非饱和土的水-热-盐耦合作用是影响土体力学和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深入地了解非饱和土中水-热-盐多场耦合作用的机理和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壤的水热盐传输机制,提高相关工程和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非饱和土中水-热-盐多场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一、非饱和土中水热盐耦合作用的背景非饱和土是指土壤中同时存在液态水和气体的状态。
由于非饱和土中同时存在气体相和液相,其在水-热-盐传输过程中表现出与饱和土不同的特性和行为。
此外,非饱和土中的矩阵效应、气液接触线、毛细效应等也影响着非饱和土的水-热-盐传输特性。
因此,研究非饱和土中水-热-盐多场耦合作用对于理解土壤中复杂传输机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饱和土中水热盐耦合作用的数值分析数值模拟是研究非饱和土中水-热-盐耦合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相应的数学方程,可以对非饱和土中水-热-盐耦合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数值模拟可以模拟不同边界条件和参数组合下非饱和土的水热盐传输行为,从而研究不同因素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数值模拟还可以通过对比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数值分析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考虑非饱和土中多相流体的特性和多场耦合作用,进而模拟非饱和土中水热盐传输过程。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研究非饱和土中水-热-盐的流动规律、数值模拟非饱和土中水-热-盐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和求解方法等。
因此,数值分析是研究非饱和土中水-热-盐多场耦合作用的重要手段。
三、非饱和土中水热盐耦合作用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是研究非饱和土中水-热-盐耦合作用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设计合适的试验装置和方案,可以模拟非饱和土中水热盐传输过程,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从而获取实验数据并分析研究。
《2024年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范文
《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篇一一、引言岩体渗流是地质工程中常见且重要的物理过程,它涉及到地下水的运动、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等问题。
流固耦合是岩体渗流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涉及到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是指在岩体中,流体与固体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流体对岩体的渗透作用、岩体变形对流体的影响以及流体与固体骨架之间的应力传递等。
在岩体渗流中,流固耦合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渗透性变化:岩体的渗透性随其变形和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流体的运动和分布。
2. 应力传递:流体在岩体中的运动会对岩体产生附加的应力,这种应力传递到岩体的其他部分,进一步影响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
3. 边界效应:岩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边界处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渗流边界的应力集中、边界效应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等。
三、工程应用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工程建设: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如地铁隧道、地下商场等,需要对岩体的渗流特性和流固耦合效应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水资源开发: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如水坝建设、水库蓄水等,需要考虑岩体的渗流特性和流固耦合效应对水库和坝体的影响,以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3. 地质灾害防治: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需要分析岩体的渗流特性和流固耦合效应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机制,为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4. 岩石力学研究:在岩石力学研究中,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岩体的力学特性和变形行为,为岩石力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四、结论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是地质工程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其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其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渗流及滑移失稳机理研究》
《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渗流及滑移失稳机理研究》一、引言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岩体工程稳定性的研究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岩体工程中,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渗流及滑移失稳现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如岩体滑坡、渗水等。
因此,对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渗流及滑移失稳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及其滑移失稳机理,为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和灾害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流固耦合是指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流体对岩体的渗透作用和岩体变形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相互影响。
在岩体工程中,粗糙裂隙是常见的地质结构,其渗流特性和滑移失稳机理对岩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的渗流及滑移失稳机理,有助于深入了解岩体的渗流特性和变形特性,提高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2. 研究粗糙裂隙岩体的滑移失稳机理;3. 探讨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1. 理论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和滑移失稳机理;2. 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元法、离散元法等数值模拟方法,对粗糙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和滑移失稳过程进行模拟分析;3. 现场试验: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现场试验和监测,验证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一)渗流特性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流固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裂隙形态、孔隙率、流体性质等。
其中,裂隙形态对渗流特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不同形态的裂隙对流体的渗透性、流动速度和压力分布等具有不同的影响。
此外,孔隙率和流体性质也会对渗流特性产生影响。
(二)滑移失稳机理研究通过对粗糙裂隙岩体的滑移失稳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发现滑移失稳的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流体渗透作用导致岩体内部应力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二是由于外部因素(如地震、降雨等)的作用,导致岩体发生滑移失稳。
隧道突水模型试验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第49卷第12期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49No.12 2018年12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c. 2018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8.12.017隧道突水模型试验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应用黄震1, 2, 3,李晓昭1,李仕杰2,赵奎2,许宏伟2,吴锐2(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3.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摘要:为研究开挖扰动下隧道围岩渗透突水演化规律,基于流固耦合相似理论,以水泥和石膏为胶结材料、砂为骨料,通过大量室内试验配置一种能够满足弹性模量、强度、亲水性、孔隙率、渗透系数以及软化系数等要求的流固耦合相似材料。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研究各因素(砂粒径、膏砂比、灰砂比、水砂比)对相似材料力学与水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该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应用于隧道突水物理模型试验中。
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固耦合相似材料能够满足试验要求,并能有效地模拟隧道突水的灾变演化过程。
关键词:隧道突水;相似材料;流固耦合;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U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207(2018)12−3029−1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imilar material for liquid-solidcoup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unnel water-inrush model test HUANG Zhen1, 2, 3, LI Xiaozhao1, LI Shijie2, ZHAO Kui2, XU Hongwei2, WU Rui2(1.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 China;3. Sate Key Laboratory for Geomechanics & Deep Underground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Abstract: A similar material for liquid-solid coupling which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in terms of elastic modulus, strength, hydrophilic property, porosity,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softening coefficient was compounded through numerous tests based on the liquid-solid coupling theory. In the materials, cement and plaster were used as cementing material, and sand was used as aggregat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such as sand particle, gypsum proportion, cement proportion and water usage on the mechanical and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n, the similar material for liquid-solid coupling was applied in the tunnel water-inrush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imilar material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model tests and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catastrop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unnel water inrush.Key words: tunnel water inrush; similar material; liquid-solid coupling; orthogonal test收稿日期:2017−11−08;修回日期:2017−12−07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13CB036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2326,41602294);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BX2017001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2020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1BAB206022);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GDUEK1703);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GJJ160675)(Project(2013CB036001)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Projects(41702326, 41602294)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BX201700113) supported by the Postdoctoral Innovative Talent Support Program of China; Project(20171M620205) supported by the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Project(20171BAB206022)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Project(SKLGDUEK1703) supported by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GeoMechanics and Deep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Project(GJJ160675) 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Jiangxi Province)通信作者:李晓昭,博士,教授,从事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E-mail:************.cn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9卷3030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安全的需求及中西部国土资源开发的需要,我国地下空间开发不断走向地球深部,其中尤以深部资源开采和各类交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最为显著。
《2024年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范文
《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篇一一、引言岩体渗流是地质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涉及到地下水流动、岩体变形和应力分布等多个方面。
流固耦合问题则是岩体渗流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它涉及到岩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岩体的稳定性和工程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1. 基本概念与原理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涉及到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与岩体变形的相互作用。
在岩体中,由于孔隙和裂隙的存在,地下水等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
当流体在岩体中流动时,会对岩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从而引起岩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变化。
同时,岩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变化也会对流体的流动产生影响。
这种流体与岩体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流固耦合问题。
2. 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机制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机制包括渗透效应和压缩效应两个方面。
渗透效应指的是流体在岩体中的渗透作用力,即由于渗透引起的水头压力或应力分布的变化;压缩效应则是指由于岩体的变形和压缩导致的孔隙度、渗透系数等的变化。
这两种效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流固耦合机制。
三、工程应用1. 地下水资源开发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的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控制,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
通过研究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岩体的变形特性,为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岩石工程与隧道施工在岩石工程和隧道施工中,岩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流固耦合问题在岩石工程和隧道施工中表现为地下水的流动引起的岩体变形和应力变化。
通过对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可以预测并控制这些变形和应力变化,为岩石工程和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措施。
3.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往往与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密切相关。
流固耦合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储层出砂预测中的应用
流固耦合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储层出砂预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储层中岩体(即岩石骨架)与孔隙中流体相互耦合理论的发展过程,并就该理论在储层开采过程中出砂预测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流固耦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解决储层生产中出砂预测等一系列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流固耦合;发展;储层出砂引言流固耦合理论是渗流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等多门学科交叉生产的力学分支学科,是研究地下储层中流体与岩石骨架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近年来,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复杂的石油工程问题解决的需要等,流体耦合理论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地下流固耦合理论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实验状况和计算模拟水平的发展,流固耦合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由简单的单相渗流发展到复杂的多相渗流;由基本的单一孔隙介质模型发展到更为接近实际油藏状况的双重(空隙—裂缝)连续介质及拟连续或非连续的裂隙网络介质模型;由固相介质弹性小变性的假设转为研究更为接近油藏实际的非线性本构关系(粘弹性、弹塑性、蠕变);数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改善了对理论模型的评定和求解能力。
关于流体与固体相互耦合的研究,最早来源于Terzaghi关于饱和土的一维固结的研究。
通过研究饱和流体的可变形多孔介中的流动-变形问题,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
该公式在岩土力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迄今仍是研究岩体和流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公式之一。
Biot将Terzaghi的一维有效应力理论推广到了三维,研究了各向变形材料的变形特征与储层中流体压力的相互作用,在对材料变形、流体流动规律及可压缩性等各方面进行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经典的三维固结理论,给出了解析型的计算公式,奠定了流固耦合理论研究的基础。
随后,Savage将Biot理论发展到了各相同性的弹性孔隙介质中,Zienkowwicz 在考虑了非线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Biot理论。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Verruijt进一步发展了多孔介质骨架与其中饱和的多相渗流之间相互耦合的理论模型,在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Euler 型多相流体运移和变形孔隙介质耦合的理论模型。
《2024年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范文
《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篇一一、引言岩体渗流是地质工程中常见且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地下水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预防、岩石工程安全等多个方面。
随着岩体力学、流体动力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流固耦合问题在岩体渗流中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将围绕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主要涉及到流体在岩体中的流动与岩体自身的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当岩体受到外部荷载或内部应力作用时,其变形会影响到流体在其中的流动状态;而流体的流动也会对岩体的变形产生影响,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流体在岩石中的运动规律以及流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等。
在岩体渗流中,流固耦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岩体的变形对渗流的影响:岩体的变形会导致其内部孔隙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
2. 流体对岩体变形的控制:流体在岩体中的流动会改变岩体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其变形。
3. 渗流与变形的相互作用: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渗流与变形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岩体的稳定性发生变化,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三、工程应用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以几个典型的工程实例进行说明:1.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在水库大坝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大坝及周边岩体的渗流进行监测,以了解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监测渗流量、压力等参数,结合流固耦合模型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大坝及周边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趋势,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 地下水资源开发:在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在岩体中的渗流规律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流固耦合作用,可以预测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的岩体变形和应力变化,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3.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往往与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作用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质灾害区域的岩体渗流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了解其稳定性及潜在风险,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范文
《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是当前多学科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力学、物理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固耦合渗流规律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地下水动力学、油气开采、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二、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原理流固耦合渗流是指在多孔介质中,流体和固体骨架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流动过程。
这种流动过程具有复杂的物理机制,包括多孔介质的渗透性、流体与固体骨架的相互作用力等。
在流固耦合渗流中,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会对固体骨架产生作用力,而固体骨架的变形也会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流体和固体骨架的物理性质以及流体流动的物理条件等因素。
因此,在研究流固耦合渗流规律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三、流固耦合渗流的规律分析1. 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规律在多孔介质中,流体受到的阻力主要是由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和流体的性质所决定的。
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会受到粘滞力、惯性力等多种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渗透性、孔隙大小分布等因素。
因此,在研究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规律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2. 固体骨架的变形规律在流固耦合渗流中,固体骨架的变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会对固体骨架产生作用力,导致固体骨架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流体和固体骨架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固体骨架的物理性质等因素。
因此,在研究固体骨架的变形规律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3. 流固耦合渗流的总体规律流固耦合渗流的总体规律是指在多孔介质中,流体和固体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流动过程。
这种流动过程具有复杂的物理机制和数学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非饱和土渗流_变形耦合的数值分析
第33卷第3期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Vo l.33No.3 2011年6月Jo urnal o f Civ il,Architectural&Env ir onm ental Engineering Jun.2011非饱和土渗流 变形耦合的数值分析吴礼舟,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摘 要:基于一维非饱和土的渗流 变形控制方程,采用Flex PDE(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软件对该耦合方程组进行求解分析。
该方法突破了解析法对非饱和土导水系数函数的特殊限定,适用于任意的土 水特征曲线表达式;还可考虑到饱和时的渗透系数以及孔隙率是变量。
与解析解相比,该数值解表现较高的精度,具有解决非饱和土耦合问题的可行性。
计算分析表明,非饱和土渗流 变形耦合作用对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降雨入渗过程中需考虑土体渗流 变形耦合的影响。
降雨初期,位移随着时间明显增大,地表出现下沉,考虑耦合效应的孔隙水压力慢于非耦合情况,原因是H值为正的。
随着降雨持续时间的增大,地表下沉的速度减缓,到最后变形开始稳定。
位移的变化快慢与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相同。
地表沉降量还与初始孔隙水压力分布以及H值密切相关。
饱和时的渗透系数以及孔隙率对非饱和土降雨入渗以及稳态流的分布产生影响,但对其地表变形产生的影响微弱。
关键词:非饱和土;渗流 变形耦合;降雨入渗;数值分析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4764(2011)03 0063 05Numerical Analysis of Seepage and Deform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sWU Li zhou,H UANG Run qiu(State K ey L abo rato ry of Geo log ical Hazard Pr evention and G eolog ical Envir onment P ro tect ion,Chengdu U niversit y of T echnolog y,Chengdu610069,P.R.China)Abstract:Based o n one dimensional seepage and deform ation g overning equations,PDE softw ar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upled go ver ning equatio ns.T he metho d is available to arbitrary functions of SWCC(soil w ater char acteristic curv e),and it co nsiders that both the co efficient o f perm eability at satur ation and the por osity chang e w ith soil pared w ith analytical so lution,the num erical solutio n show s hig h precision and it can effectively so lve coupling pr oblem s.It is found that coupling effect of seepage and defo rmatio n in unsaturated soils plays an important ro le in the pore w ater pressur e profiles,and that the coupling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 ed during rainfall infiltration.At ear ly stage of rainfall infiltratio n, settlement obviously increases w ith time,and the por e w ater pressure co nsidering the co upling mov es mo re slow ly than that w ithout co nsidering coupling due to positive H.The settlement is related w ith initial pore w ater pressur e pro files and H value.T he coefficient of perm eability at saturation and the porosity have an effect on r ainfall infiltration and steady state seepage,but their change has a w eak influence on defo rmation in unsaturated so ils..Key words:unsaturated soil;coupled seepag e and deform ation;rainfall infiltration;numerical analysis非饱和土的渗流 变形耦合一直岩土工程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岩土热-流-固耦合理论及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岩土热-流-固耦合理论及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摘要:采矿工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地质、机械、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知识。
其中,岩土热-流-固耦合理论在采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理论考虑了围岩热传导、水流运动和围压变形三者相互作用的依赖关系,综合分析了采矿活动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将就岩土热-流-固耦合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采矿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并且总结归纳。
关键词:岩土热-流-固耦合;采矿工程;应用价值前言:岩土热-流-固耦合理论是当前矿产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极高的实际价值。
随着现代采矿技术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需要涉及该耦合理论中的热、流、析出这三个主要因素以解决多种环保问题以及潜在安全威胁。
1.岩土热-流-固耦合理论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价值1.1有利于地下采矿工程有效开发和利用由于岩土体内传热的复杂性,以及井巷工程的特殊环境,井巷工程和开采巷道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尚不清楚,其热-流-固耦合问题复杂多变。
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围岩温度升高,引起岩石软化、裂隙发育和岩层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井下热环境对开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将非常严重。
1.2有利于提高开采效率在采矿过程中,岩石的变形和渗流的影响会导致采矿效率下降,但两者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独立的[1]。
一方面,岩石的变形会使其内部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起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导致裂隙和空洞的形成,从而降低了岩石的强度。
另一方面,当温度升高时,岩体中流体的渗流速度会加快,从而影响岩土体内应力分布。
因此,当温度升高时,岩石内部将会产生热应力。
从热-流-固耦合理论出发可以发现,当温度升高时,岩体中的渗流场会发生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由于围岩变形而导致的采空区冒落和塌陷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通过热-流-固耦合理论对岩体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岩体变形、渗流及温度场相互耦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1.3有利于研究裂隙岩体的损伤演化过程目前,对于岩体的损伤演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岩石的强度问题;(2)岩石的损伤破坏问题;(3)岩石的蠕变问题。
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
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一、引言非饱和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其水分状态处于干燥和饱和之间,其力学性质和水文特征与饱和土有着明显差异。
非饱和土的研究从20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
二、非饱和土力学特性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是研究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的基础。
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受到水分含量、固结度和应力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常用的非饱和土力学参数有吸力、孔隙比、压缩指数等。
非饱和土的吸力是指土壤颗粒间的毛细管吸力。
吸力的变化会改变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如颗粒间压实程度、水分运移等。
孔隙比是非饱和土中孔隙空间与固相体积之比,它与土壤的压缩性和透水性有关。
压缩指数是非饱和土在排水条件下压缩变形的特征参数,反映了非饱和土的固结性能。
三、非饱和土水文特征非饱和土水文特征是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非饱和土的水分状态是非饱和土水文特征的核心概念,反映了非饱和土内部的水分分布情况。
非饱和土的水分状态可用于描述吸力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非饱和土水分状态有干燥、湿润、饱和和过饱和。
其中,干燥状态表示土壤含水量较低,吸力较高;湿润状态表示土壤含水量较高,吸力较低;饱和状态表示土壤内部所有孔隙全部被水填满;过饱和状态表示土壤内部含有过多的水分,其中一部分为游离水。
四、非饱和土力学与水文特性的试验研究方法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的应用需要基于试验研究来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
常见的非饱和土试验方法有压缩试验、渗透试验、吸力试验等。
压缩试验用于研究非饱和土的压缩性质,通过加载非饱和土样品并测量其变形,得到压缩指数等力学参数。
渗透试验用于研究非饱和土的透水性质,通过施加一定压力差使水流经过非饱和土样品,测量水流速度和吸力,得到透水性参数。
吸力试验用于研究非饱和土的吸力特性,通过测量非饱和土样品中的吸力值,得到非饱和土的吸力-含水量关系。
五、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的应用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24年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范文
《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是现代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和地质工程等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地质体中,流体与固体骨架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直接影响着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研究流固耦合渗流规律对于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案例等手段,探讨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相关问题。
二、理论分析流固耦合渗流涉及到多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水、土和力的耦合。
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达西定律、比奥泊德渗流模型和本构模型等。
首先,达西定律描述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为研究地下水运动提供了基础。
其次,比奥泊德渗流模型则考虑了流体与固体骨架的相互作用,为流固耦合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本构模型用于描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对于研究土体在渗流作用下的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三、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研究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和采用先进的数值方法,可以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和土体的变形过程。
目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离散元法等。
其中,有限元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活性,已成为流固耦合渗流问题研究的主流方法。
四、实际案例分析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区域的渗流条件、土体性质和工程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流固耦合渗流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土体的变形情况。
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流固耦合效应对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流体与固体骨架的相互作用是地下水中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采用适当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和土体的变形过程;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影响,以保证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体非饱和土力学研究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体非饱和土力学研究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研究非饱和土力学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着重于探究土壤中水分与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非饱和土体的变形行为和力学性能。
本文将从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最后展望其在岩土工程中的未来发展。
一、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概念非饱和土体是指土壤中既有孔隙水,又有气体存在的土体状态。
与饱和土相比,非饱和土的孔隙水压力和气体压力处于不平衡状态。
由于非饱和土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因此研究其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含水量越低,土壤的强度和刚度就越高。
因此,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与饱和土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实验研究来获得准确的参数。
二、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非饱和土力学,需要采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手段。
1.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非饱和土体的水分特征曲线、渗透特性、强度特性等信息。
实验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室外试验。
室内试验主要包括自由膨胀试验、恒应力试验和三轴试验等;室外试验主要包括土体场地测试和模型试验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到非饱和土体的力学参数。
2.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研究非饱和土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有限元、边界元和离散元等数值方法对非饱和土体进行模拟,可以得到土体应力、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等的分布规律。
数值模拟可以辅助实验研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加深对非饱和土力学的理解。
三、非饱和土力学的应用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土壤力学、岩石力学、地下水流和土木工程等。
1. 土壤力学非饱和土力学对土壤的变形、渗透和强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在土壤工程中,非饱和土力学的成果可用于评估土壤的结构稳定性,指导土壤改良和加固等工程实践。
2. 岩石力学非饱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广泛存在于岩土工程中。
研究非饱和岩石的强度、渗透性和变形特性,可以为岩土体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参数,提高工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024年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范文
《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工程应用》篇一一、引言在岩土工程中,岩体渗流和流固耦合现象普遍存在,它们是地质、工程、水文等多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岩体渗流不仅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水质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工程建筑如水库、堤坝等的安全稳定性。
流固耦合则是岩体渗流与岩体应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岩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岩体渗流的基本原理岩体渗流是指地下水在岩体中的流动过程。
其基本原理包括达西定律、渗流场理论等。
达西定律描述了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而渗流场理论则描述了地下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这些原理是研究岩体渗流问题的基础,为分析岩体的水力学特性和渗流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流固耦合问题涉及到岩体的应力场与渗流场的相互作用。
当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应力场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岩体的孔隙和裂隙,改变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渗透性能;而地下水在岩体中的流动又会受到应力场的影响,形成新的孔隙和裂隙,从而影响岩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因此,研究流固耦合问题需要考虑岩体的多场耦合效应,包括应力场、渗流场、温度场等。
四、工程应用岩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水库大坝工程:水库大坝的稳定性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需要研究坝体与周围岩体的渗流特性,分析坝体的稳定性与安全风险。
通过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可以预测坝体的变形和破坏机制,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地下洞室工程:地下洞室工程如地铁隧道、矿井等,其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岩体的渗流特性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研究流固耦合问题,可以优化洞室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洞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往往与岩体的渗流特性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岩体的渗流特性和流固耦合问题,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考虑非饱和粘性土含水量变化的地铁隧道围岩土体稳定性分析
B I n zo D A a g Z A G Ajn A gh u U N G n H N i Mi u
( eigJat g U i rt, il n i e n n r ic r C lg , eig B in i o nv sy Cv gn r gadAc t t e o ee B in j on ei iE e i he u l j
参数与含水量的相关性 , 进而 明确 了该工程场地 非饱 和粘性土的主要参数 与含 水量 的关系 , 以此为 基础 确定 了工程场地 不 同 区域的土体力学参数 , 过有 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 究了施工过程 中的围岩 土体 稳定性 与地表 沉降量 , 了考 虑土体含 水量 通 明确
变化条件下 的隧道开挖施工 过程 中的围岩土体稳定性状况 。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含水量 力学参 数 地铁隧道 围岩 土体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U9 T 4 文献标 识码 : A
维普资讯
Junlf ni en el y ora oE g e i Go g n rg o
工程地质 学报
10 96/ 06 1 (5 - 0 - 04— 65 20/ 4 0 ) 630 0 6
考 虑 非 饱 和 粘 性 土含 水 量 变化 的地 铁 隧道 围岩 土体 稳 定 性 分 析
白明洲 段 钢 张爱军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 工程学院 北京 10 4 ) 0 04
摘
要
含水量是非饱和土力学性质 的重要控制主要 围岩土体 类型 , 应用
钻孔取样的方法取得隧道周边 区域 内的土体 系统样本 , 通过 三轴试 验和含 水量测 试建 立 了非饱和 粘性 土 围岩的 变形 和强度
Absr c Th st e o t n s a mp ra tc n r li g fco ft e me h n c lp o ry o s t r t d s i・ ta t e mo i c n e t i n i o t n o to ln a tr o h c a i a r pe t fun au ae o l ur
岩土工程中的非饱和土壤问题
岩土工程中的非饱和土壤问题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涉及到土壤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及其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土壤的状态往往处于非饱和状态,这些非饱和土壤不仅在地下工程、水利工程和基础工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环境生态、农业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非饱和土壤的定义、特点、吸力效应、力学特性和工程应用等方面较为详细地探讨岩土工程中的非饱和土壤问题。
1.非饱和土壤的定义非饱和土壤的状态是介于饱和和完全干燥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通俗来讲,就是土壤处于一种含有气体和水分的状态。
不同于饱和状态下土壤中所有孔隙都被水填充,非饱和状态下土壤孔隙中不仅包含水分,还含有气体。
非饱和土壤的状态因土壤类型、地质条件、降雨量、温度变化以及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与饱和状态相比,非饱和状态下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更大,同时吸力效应的出现也会对非饱和土壤的力学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2.非饱和土壤的特点非饱和土壤相对于饱和土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孔隙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非饱和土壤的孔隙度与含水率之间呈现出曲线关系,含水率较低时,孔隙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含水率达到一个临界点后,随着含水率的继续增加,孔隙度升高的速率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
(2)吸力效应的出现非饱和土壤中孔隙内水分与土颗粒间的吸引力称为吸力。
吸力是非饱和土壤力学特性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因为它对非饱和土壤的孔隙压缩性、细观结构的稳定性、细观结构的流动性和土的强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3)渗透性与孔隙特性的剧烈变化当非饱和土壤含水率增加时,土颗粒表面的气泡随之减小,孔隙大小变化很大,从而引起非饱和土壤的渗透性瞬间变化。
这种渗透性剧烈变化在非饱和土壤的工程应用中是需要被认真考虑的。
3.非饱和土壤中的吸力效应吸力,是指颗粒周围孔隙内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吸引力。
它具有方向性,大小与含水率、土壤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非饱和土壤中,吸力效应对于土壤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会引起土壤的可压缩性、稳定性和渗透性等方面的变化。
《2024年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范文
《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是近年来多学科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类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原理流固耦合渗流是指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与固体骨架产生相互作用,导致流体和固体骨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种相互作用涉及到流体流动、固体变形、渗流力学、岩土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原理包括渗流力学原理和岩土力学原理。
渗流力学原理主要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包括达西定律、渗流速度场、压力场等;岩土力学原理则主要研究岩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变形特性等。
在流固耦合作用下,流体和固体骨架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流固耦合系统。
三、研究方法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等。
理论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流固耦合渗流过程进行理论推导和分析。
数值模拟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流固耦合渗流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分析。
物理模拟则是通过实验手段,对实际工程中的流固耦合渗流过程进行模拟和观测。
在实际研究中,通常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互相验证和补充。
例如,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相互影响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物理模拟,对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和比对。
四、实际应用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岩土工程领域,可以应用于地下水渗透、堤坝渗透、地下洞室稳定性等领域;在水利工程领域,可以应用于水库蓄水、河岸防护、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等领域;在环境工程领域,可以应用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固废处理等领域。
以地下水渗透为例,通过对地下水位、水头分布、渗流速度等参数的研究,可以掌握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渗透能力,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非饱和土中的流-固耦合研究
非饱和土中的流-固耦合研究
张延军;王恩志;王思敬
【期刊名称】《岩土力学》
【年(卷),期】2004(25)6
【摘要】概述了非饱和土变形.渗流相互作用的多相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所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理论控制方
程组描述、土-水特征曲线、固体骨架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以及各种数值算法等研究。
另外,就该理论在降雨入渗滑坡、土体的蒸发固结效应等问题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
讨论,并指出了目前应用的热点和新的研究领域。
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发展非饱和
土流.固耦合理论对解决非饱和土力学和环境地质灾害的工程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6页(P999-1004)
【关键词】非饱和土;流-固耦合理论;数值计算;实际应用
【作者】张延军;王恩志;王思敬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41
【相关文献】
1.考虑流固耦合的降雨入渗过程对非饱和土边坡的影响研究 [J], 荆周宝;刘保健;解新妍;李哲
2.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饱和-非饱和土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J], 张信贵;许胜才;易
念平
3.基于流固耦合特性的非饱和膨胀土变形仿真计算 [J], 范臻辉;张春顺;肖宏彬
4.考虑降雨入渗的非饱和土边坡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J], 许方领;阮怀宁;黄肖;石崇
5.非饱和流固耦合模型在垃圾坝体稳定性中应用 [J], 薛强;梁冰;刘磊;赵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地层资料 Table 1 stratum datum
土层编号 深度 含水量 孔隙比 泊松比 弹性模量 粘聚力 内摩擦角 天然容重 渗透系数
①
38-28.5 20
0.65
0.3
10
20
20
19.5
0.1
②
28.5-21 28
0.7
0.25
45
0
34
20
45
③
21-16
23
0.65
0.3
11
34
+ ky γw
∂2uw ∂y 2
+
∂θw ∂t
= 0 ,式中: kx , ky =x,y方向的渗透系数; γ w =水的重度,θw =
体积含水量, t =时间。
渗流公式同样可以由孔隙水压力和体应变的虚位移原理得出,如果虚孔隙水压力Uw被
应用于渗流方程,并对体积进行积分,就得到了下面的虚功方程:
∫*
uw
式中:
[K ] = [B]T [D][B] , [Ld ] = [B]T [D]{mH } N
, {mH }T =
1 H
1 H
1 H
0 ,则平衡方
程为[5]:
[K ]{∆δ} + [Ld ]{∆uw} = {∆F}
2.2 渗流方程
根据达西定律,通过一微小单元的二维孔隙水的流动方程
为: kx γw
∂2uw ∂x2
Distance
图1 隧道模型
Fig.1 tunnel model
-3-
3.2 数值计算及分析
模型求解分为三种情况,即不考虑地下水作用、考虑地下水的非完全耦合模型和完全耦 合模型。其计算 结果如下: (1)不考虑地下水作用模型
E le v a tio n 0 Y-Displacement(m)
(1
+ν
)⎥⎥⎦
⎪ ⎪⎩
τ yz τ zx
⎪ ⎪ ⎪⎭
⎢ ⎢ ⎣
0
⎥ ⎥ 0⎦
⎪∆ ⎪⎪⎩∆
( (
ua ua
− uw − uw
)⎪ )⎪⎪⎭
式中: ε =法向应变, γ =剪应变,σ =法向应力,τ =切向应力, ua =孔隙气压力, uw =孔隙水 压力, E =杨氏模量, H =土结构对应于(ua-uw)变化的弹性模量,ν =泊松比。
1. 引 言
随着我国地铁隧道施工热潮的不断高涨,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和沉陷问题已经 引起了各有关方面以及公众的日益广泛的关注。地下水是地下空间的赋存介质,也是工程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媒介和载体,同时也可能成为致灾的主要因素。在诸多致灾分析的力学模型 中,往往没有考虑地下水的赋存与渗流状态和由此形成的“原生”孔隙水压力分布场,以及由 于外加作用形成的排水固结以及水-岩耦合的影响。目前的地铁隧道设计和施工中,浅埋暗 挖法和盾构法大量的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于前者,实施降水后大都不再考虑地下水的影 响;对于后者,即使考虑地下水的作用,大都把岩土体作为饱和土来处理。前者不考虑地下 水的影响显然是不合理的;而后者没有考虑非饱和土的吸湿和干湿过程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 其造成的孔隙压力场的改变。非饱和土与饱和土的本质区别在于非饱和土中存在基质吸力。 基质吸力是研究非饱和土工程性质的一项重要参数,而吸力的量测是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 也是非饱和土在工程应用中的最大障碍之一[1]。
(3)完全耦合模型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Distance
图 6 地面沉降图
New Graph
X (m)
图 7 地面沉降曲线 Fig.7 The curve of settlement of ground surface
-4-
把上述三种情况计算得到的地面沉降值与现场量测值进行比较,如图 8 所示:
0.005
-80
-60
-40
-20
0 0
-0.005
20
40
60
80
-0.01 -0.015
耦合 不考虑水 实测 非耦合
-0.02
-0.025
-0.03
图 8 不同的地面沉降曲线比较
第一种情况不考虑地下水作用,计算得到的最大地表沉降约17mm,与实际测量最大地表 沉降27mm相比是较小的,这个结果是符合理论和实际的;第二种情况考虑了地下水,它只 是把初始和降水结束时的孔压作为研究对象,渗流和变形计算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其地表 最大沉降约为23mm,比实际测量值要小,但比起前者要大;第三种情况下,考虑了土水的相 互作用,即平衡方程和渗流方程是同时进行求解的。随着不断地抽水,自由水面连续下降。 同时,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地下水的渗透力作用,孔隙水压力逐渐转化成土颗粒骨架的 有效应力,导致土层严密,从而引起地表沉降,地表的变形呈对称分布,地表曲率变化明 显,地表沉降明显增加,计算得到的最大地表沉降约为28mm。
New Graph
X (m)
图 5 地面沉降曲线 Fig.5 The curve of settlement of ground surface
0 .0 00 - 0. 00 2 - 0. 00 4 - 0. 00 6 - 0. 00 8 - 0. 01 0 - 0. 01 2 - 0. 01 4 - 0. 01 6 - 0. 01 8 - 0. 02 0 - 0. 02 2 - 0. 02 4 - 0. 02 6 - 0. 02 8 - 0. 03 0 - 0. 03 2
38
36
34
-0.02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0.02
16
14
12
10
8
6
4
2
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Distance
图 2 地面沉降图
Fig.2 The picture of settlement of ground surface
此应力与变形状态变量的关系也可以写成:
{∆σ} = [D]{∆ε} − [D]{mH }(ua − uw ) + {∆ua}
根据虚位移原理建立有限元平衡方程:
∫{ε }* T {∆σ}dV = ∫{δ *}T {F}dV 。
对上式求解得:
∑[B]T [D][B]{∆δ} + ∑[B]T [D]{mH } N {∆uw} = ∑ F
25
20.2
0.2
④
16-0
28
0.8
0.23
50
0
45
21
60
Elevation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1 0
0
2(1 +ν )
0 0
0 0
⎥ ⎥
⎪⎪ ⎨
∆
(σ
z
−
ua
⎥ ⎪ τ xy
)
⎪⎪ ⎬
+
⎪
1 H
⎢ ⎢ ⎢
1 0
⎥ ⎥ ⎥
⎪⎪∆ ⎨⎪∆
( (
ua ua
− uw − uw
)⎪⎪ )⎬⎪
⎪∆γ ⎩⎪⎪∆γ
yz zx
⎪ ⎪ ⎭⎪
⎢0 0 0 ⎢ ⎢⎣ 0 0 0
0 0
2(1 +ν ) 0 ⎥ ⎪
0
2
N
T vn dA
式中:
-2-
⎡⎣K f ⎤⎦ = [B]T [Kw ][B]dV ,[M N ] = NT N ∫ , ⎡⎣Lf ⎤⎦ = N T {m}T [B]dV 。
对上式求解得:
β
⎣⎡ L f
⎦⎤
{∆δ
}
−
⎛ ⎜ ⎝
∆t γw
⎣⎡K f
⎦⎤
+ ω [M N
}
⎠
=
∆t
⎛ ⎜ ⎝
{Q}
t
+ ∆t
+
1 γw
⎣⎡K f
⎦⎤{uw} t
⎞ ⎟ ⎠
3. 工程实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及建模
北京地铁 10 号线某区间隧道,位于交通流量大的城市主干道下,采用矿山法施工。本区 段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粉细砂、中粗砂层,隧道施工范围处在饱和的层间潜水含水层中, 需进行施工降水,这就要求地面必须有打设降水井的条件,且应考虑由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对沿线建筑物的影响。根据实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对相邻的地层进行合并,合并 后地层的主要参数见表 1,并建立了如图 1 所示的模型。模型的计算范围取地面至地下 38 m 处,横向取洞室中线两侧各 55 m ,模型侧面和底面为位移边界,地表为自由边界。
0 .0 17
New Graph
0 .0 08
0 .0 00
- 0. 00 8
- 0. 01 7
- 0. 02 5
X (m)
图 3 地面沉降曲线
Fig.3 The curve of settlement of ground su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