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数学上册5简易方程方法及难点归纳新人教版
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要点回顾:“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
(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
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
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般来说提取共同因数的方法确实计算量要少一些,不容易算错。
(二)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未知数的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难点:隐藏的因数或错看的未知数容易成为此类问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在五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解简易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解简易方程的方法以及解题时可能遇到的难点,并进行详细归纳。
一、解方程的方法解简易方程,可以采用逆运算的方法。
逆运算是指将方程中的运算逆向操作,从而将未知数分离出来。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解方程方法。
1. 逆向运算法逆向运算法是最常用且简单的解方程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逆向运算,将方程中的运算符号反向操作,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9,我们可以先对方程进行逆向操作,即将3减去,得到2x = 6。
然后再通过除以2的运算,即可求得x的值,x = 3。
2. 代入法代入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解方程方法。
通过代入法,我们可以将已知的数值代入方程中,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3x - 4 = 5x + 7,我们可以将已知的数值代入,如将x = 2代入方程,得到3(2) - 4 = 5(2) + 7,简化计算后可得到准确的解。
二、解方程的难点在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难点归纳。
1. 消去系数问题当方程中存在系数时,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消去系数的操作。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两边同时乘以系数的倒数来消去系数,从而得到更简化的方程。
2. 分数运算问题当方程中存在分数时,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数运算。
这时需要注意分数的运算法则,如分数的相加减、相乘除等操作,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3. 多步运算问题某些方程可能需要进行多步运算才能求得未知数的值。
在进行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每一步的运算过程和顺序,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三、解方程示例以下给出一些解简易方程的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解方程的方法和难点。
1. 示例一2x + 3 = 9解法:首先将方程进行逆向运算,得到2x = 6然后通过除以2的操作,求得x的值,x = 32. 示例二3x - 4 = 5x + 7解法:将已知的数值代入方程,如将x = 2代入,得到3(2) - 4 = 5(2) + 7简化计算后可得到准确的解,x = -5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解方程的方法和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旨在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让学生初步认识方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接着,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最后,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方程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与算式混淆;2. 解方程的方法不够熟练,容易出错;3. 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熟练解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方程的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尝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体验解方程的过程。
3.合作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材第52~85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学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
在学生已有的算术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其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4、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体验概括发现归纳转化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公平、正直的人格。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1、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更让学生感到困难。
让学生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度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使学生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
2、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在日常生活中应月用比较多但学生可能了解并不太多教学时应大量提供密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3、简易方程与以往的算术思维不同,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可凭借已有知识自学自悟。
教法与学法:1、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越性.渗透代数思想,让学生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梳理一、用字母表示数 1、乘法的简写字母和字母、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可以写成“•”或者直接忽略不写。
数字和字母相乘忽略乘号不写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例1】用字母表示出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解:2a a a =⨯=面积,a a 44=⨯=周长2、含字母的式子的运算(1)当两个式子带的字母不完全相同时,不能直接相加减。
(2)当两个式子含有相同的字母时,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合并。
【例2】计算b a a 554++解:b a b a b a a 595)54(554+=+⨯+=++二、简易方程 1、判断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3】下面属于方程的是( ) A.12+x B.1064=+ C.013>-x D.84=a 解析: A 选项没有等号,不是等式,所以不属于方程;B 选项不含未知数,所以不属于方程;C 选项是大于号,不是等号,所以不属于方程;D 选项有等号,也含有未知数a ,所以属于方程。
所以这题的答案是D 。
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例4】如果b a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2+=+b a8)(-=-b ab a ⨯=)(35)(÷=÷b a解:22+=+b a ; 88-=-b a ; b a ⨯=33; 55÷=÷b a 。
3、解方程的书写规范 先写“解”,“=”号要对齐,解出来的未知数写在“=”号左边。
4、解方程的方法逆运算:加法用减法抵消、减法用加法抵消、乘法用除法抵消、除法用乘法抵消。
(1)一步方程用逆运算去掉未知数以外的部分。
【当未知数前面是减号或除以号时,两边先要同时加上或者乘以未知数,计算结果左右两边互换后再继续计算】(2)两步以上的方程①方程中没有括号时,先把能计算的先计算出来后,先逆运算加减法,再逆运算乘除法,最后按一步方程的方法解方程。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要点回顾:“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
(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
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
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 =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般来说提取共同因数的方法确实计算量要少一些,不容易算错。
(二)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未知数的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未知数的,只能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课时)人教版在上一课时中,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概念和简单方程的解法。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解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教材P88 例1、例2,以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简易方程的解法,包括加减法方程和乘除法方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解方程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问他还剩下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例1:2x + 5 = 17,讲解解方程的步骤,将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得到2x = 12,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6。
例2:3(x 4) = 15,讲解解方程的步骤,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x 4 = 5,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得到x = 9。
3. 随堂练习: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包括加减法方程和乘除法方程。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
2. 请同学们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解简易方程的方法,但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希望大家能够提前预习,做好准备。
对于拓展延伸部分,同学们可以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找零、分配物品等,这些都是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方程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方程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步骤。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单元 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 教案
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教材第62~66页)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掌握等式的性质。
实物投影,自制天平教具。
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或“=”。
3×6○197○1.8+5.22.5÷5○2×0.2524+11○11+24 3.9-3○4÷515×8+2○120+2小结:像7=1.8+5.2,2.5÷5=2×0.25,24+11=11+24,15×8+2=120+2等这样的式子都叫作等式。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等式的例子吗?1.出示自制的天平教具,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操作。
(1)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2)向空杯子里倒入水,这时天平倾斜。
(3)增加100克砝码,仍然是杯子和水重。
教师指出:设水重x克,那么杯子和水比200克还重,可以用式子表示:100+x>200。
(4)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提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学生口答)板书:有砝码的一边重。
100+x<300(5)把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的,天平重新平衡。
提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了?用式子怎样表示?(学生口答)板书:现在两边的质量相等了。
100+x=250教师建议: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3.学生试着写出一个方程,互相交流。
提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条件是什么?小结: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4.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的第1题。
交流时说明“是方程”或“不是方程”的理由。
5.学生自己看课后阅读材料。
6.教学等式的性质。
(1)师:你们用天平做过游戏吗?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2)教师演示。
天平左边放上茶壶,右边放上两个茶杯,保持平衡。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5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说课稿新人教版
例题3:解方程2(x - 3) = 14。
答案:x = 11。
例题4:解方程5(x + 2) = 25。
答案:x = -1。
例题5:解方程4x + 3 = 12。
答案:x = 2。
板书设计
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解简易方程
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a.移项
b.合并同类项
c.求解未知数
③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讲解方程解法时,我过于注重解题步骤的讲解,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和策略。这导致部分学生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和策略,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其次,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题,我们将进行批改和反馈。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我首先以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理解方程的意义。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学生们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在互动探究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展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技能训练中,通过例题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了方程知识的应用,提高了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进行互动式教学。
2.课程平台:使用的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及相关辅导资料,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3.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数学教育网站、在线数学教学平台等,用于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第5单元简易方程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学习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简易方程的运用。
在学生已有的算术和代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简易方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算术知识。
【学情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更让学生感到困难。
让学生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度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使学生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不会将含有字母的式子看作是一个量,如:苹果2元一斤,香蕉比苹果贵x 元,2+x 既表示苹果价格与香蕉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表示香蕉的价格,很多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
而这正是学生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所以要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再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在数学认知上有更高的飞跃。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解决:能列简易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划分】20课时1.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2.解简易方程………………………………12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象,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解方程单元小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解方程单元小结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主要学习了简易解方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对简易解方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在解方程时,我们可以将未知数用字母代替,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计算和推导。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的变形。
通过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对方程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从而得到未知数的值。
另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利用逆运算来解方程。
当一个方程无法直接求解时,我们可以通过逆运算的方法,先求出未知数的倒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未知数的值。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进行了巩固和提高。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第单元简易方程解题技巧及难点归纳
第单元简易方程解题技巧及难点归纳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5单元简易方程解题技巧解简易方程的口诀准备讲简易方程的数学教师看看,口诀很实用的,可能会对你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的。
口诀:左边相反,两边一致。
解释:左边相反——左边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加上几就减去几,减去几就加上几,乘以几就除以几,除以几就乘以几。
两边一致——左边加上几,右边加上几;左边减去几,右边减去几;左边乘以几,右边乘以几;左边除以几,右边除以几。
举例:(1)x﹢5=50解:x﹢5﹣5=50﹣5x=45(2)x﹣5=50解:x﹣5﹢5=50﹢5x=55(3) 5x=50解: 5x÷5=50÷5x=10(4)x÷5=50解:x÷5×5=50×5x=250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要点回顾:“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
(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
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概念,学会用字母正确表示未知数。
2. 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通过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易方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学生能够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够通过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易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能够通过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易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苹果,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假设小明还剩下的苹果数为x,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式:10 3 = x。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x = 7。
这个等式就表示了小明还剩下的苹果数。
(1)假设小明有8个橘子,他给了小红2个橘子,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橘子?(2)假设小华有5个篮球,他借给了小明3个篮球,请问小华还剩下多少个篮球?4. 讲解答案:(1)设小明还剩下的橘子数为y,则有8 2 = y,计算得y = 6。
(2)设小华还剩下的篮球数为z,则有5 3 = z,计算得z = 2。
六、板书设计1.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x2. 等式的性质:10 3 = x3. 求解未知数:x = 7七、作业设计(1)假设小华有7个乒乓球,他给了小明3个乒乓球,请问小华还剩下多少个乒乓球?(2)假设小红有6个糖果,她给了小华2个糖果,请问小红还剩下多少个糖果?2. 答案:(1)设小华还剩下的乒乓球数为a,则有7 3 = a,计算得a = 4。
(2)设小红还剩下的糖果数为b,则有6 2 = b,计算得b = 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易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十七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十七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2. 解简易方程的方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提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是否仍然成立?(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使方程两边只剩下未知数。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为0),使方程两边只剩下未知数。
2. 举例说明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3. 学生练习解简易方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如:2x 3 = 7,3y - 4 = 2等。
2. 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实际问题应用(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方程解决。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3. 讲解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课后练习:解一些简易方程。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解比例方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简易方程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突破建议: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数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基础,关注到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当小红是1岁、2岁、3岁……时,学生会用“1+30,2+30,3+30…”这样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即“”。
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既表示爸爸的年龄,还能反映出爸爸和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这样表示既简明又高度概括了爸爸和小红的年龄情况。
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
2.注意突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为,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
如:“一本书有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天,用式子表示还没有看的页数”“商店原有120 kg苹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kg。
用式子表示出商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等,这是列方程的基础。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答方式(个别口答、集体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4.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
如爸爸的年龄随小红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
可以追问: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不可以是200?为什么?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是许多其他的数,但是在这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个范围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不可一概而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一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一课时)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第十一课时),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解简易方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橙子,其中苹果的数量是橙子的两倍,请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如果小明妈妈买了12个橙子,那么她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2. 讲解例题:假设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行驶了3小时后,离目的地还有15公里,请问这辆汽车离目的地还有多远?3.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等式,求出未知数x的值。
2x + 5 = 174. 解简易方程: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们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 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解简易方程步骤:1. 确定未知数。
2. 对方程进行化简。
3. 对方程两边进行运算,使未知数单独出现在一边。
4. 求出未知数的值。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等式,求出未知数x的值。
3x 7 = 212. 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小华有一些糖果,他给了小明一半加上3颗,还剩下11颗,请问小华原来有多少颗糖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过程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训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简易方程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突破建议: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数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基础,关注到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当小红是1岁、2岁、3岁……时,学生会用“1+30.2+30.3+30-"这样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叩“奁+30二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就表示什么?口+30又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但+30”既表示爸爸的年龄,还能反映出爸爸和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这样表示既简明又高度概括了爸爸和小红的年龄情况。
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
2.注意突显用字呼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为(a+&k=*+况,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
如:“一本书有。
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5天,用式子表示还没有看的页数"“商店原有120kg苹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R kg。
用式子表示出商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等,这是列方程的基础。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答方式(个别口答、集体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4.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
如爸爸的年龄随小红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简易方程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能够熟练运用简易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抽象达到简易方程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重点:简易方程的定义和基本解题方法。
•难点:结合实际问题,运用简易方程解决问题。
3. 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如:小华买了一件衣服,如果每件衣服价格是x元,他一共购买了3件衣服,总花费是15元,让学生思考这里有一个未知数x,我们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2 学习简易方程的定义介绍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等式两边的值相等,讨论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情况。
3.3 学习简易方程的解题方法学习如何运用逆运算将未知数计算出来的基本方法,通过多个实际问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题步骤。
3.4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简易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4.1 选择题1.小明买了几本书,如果每本书的价格是10元,一共花了30元,求小明买了几本书? A. 2本 B. 3本 C. 4本 D. 5本2.班级有多少学生,如果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两倍,共有36名学生,请问班级有多少男生和女生?A. 12男生,24女生B. 18男生,12女生C. 24男生,12女生D. 20男生,16女生4.2 解答题1.小明买了苹果和橘子,苹果4元一斤,橘子3元一斤,共花了20元,苹果和橘子一共买了多少斤?2.一个数字的两倍加上3等于17,这个数字是多少?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所有题目。
2.选择其他实际问题,自己设计简易方程来解决。
6.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简易方程展开,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教案分析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互动新授(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追问:“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可能用n+ 30表示,n表示小红的年龄,n+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也有可能用a+30,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代数式)思考:大家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代替上面所有的算式,既简洁又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
要点回顾:
“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
(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
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
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
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
(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
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般来说提取共同因数的方法确实计算量要少一些,不容易算错。
(二)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未知数的
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
难点:隐藏的因数或错看的未知数容易成为此类问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四、其它方程(方程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情况)
要解决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方程,就必须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消去一边的未知数,成为我们熟悉的一般形式。
因此,常常要将若干个未知数看成整体,共同加上或者减去。
难点:方程两边都有未知数,且未知数是除数(即非0),则可以同时乘以未知数(这时方程的两边都各看作一个整体,里面的每一项都要乘以未知数),再消去一边的未知数。
五、总结
既然“解方程”是要得到形如“x=9”这样的“方程的解”,因此就应当将方程中多余的、不想要的部分去掉(通过同时同样的逆运算),而其关键就在于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只要保证方程两边的同时同样的变化,哪怕绕了大弯,“方程”最终也一定能被解决!
附:方程的检验
方程的检验作为一种格式存在,只需要记忆即可,平时一般口算代入检验。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一句经典名言: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告别我们勤奋带来硕果累累,贪玩使人两手空空。
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是要“勤”,还是要“嬉”,呢?值得你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