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暂行办法
学院三篇论文获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学院三篇论文获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https://img.taocdn.com/s3/m/908ee51210a6f524ccbf856a.png)
我 院 电 机 学 会 有 三 篇 论 文 获 奖 , 吴 义 纯 博 士 的 《O p t i m a l C h o i c e o f w i n d 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 r B a
M o n t e — C a r l o M e t h o d 》获 二 等 奖 , 黄 蔚 雯 教 授 的 《基 于 气 动 差 压 式 料 位 测 量 的 负 荷 控 制 系 统 的 研 发 》a
本 技 能 实 训 》两 门 课 程 被 教 育 部 专 家评 选 为 国 家级 精 品 课 程 , 已 上 网 公 示 。
我 院 在 参 加 安徽 省教 育厅 组 织 的2 0 1 0 年 安 徽 省职 业 院 校 技 能 大 赛 中荣 获 “ 沙 盘 管理 模 拟 大 赛 ” 项 目巨 等奖 ; “ 计 算 机 网 页设 汁 ” 项 目大 赛 个人 一 等奖 、 二 等奖 、 优 秀 奖 各一 名 ; 学 院 荣 获 组 织 奖 。
种 离 散变 结 构 控 制 算 法 及 仿 真 研 究 》双 获 三 等奖 。
’
Ill ;>
.
¨l
,
“
i
.
:
~
’
一
。
' ll 、
、
我
院
申报2
(Leabharlann }10年
国
家级
质量工
程建设精
品课程项
目 ,
在安徽省近七 十所高职高专院校 中脱颖而出。
}
育 部 于 五 月 份 发 布 了 精 品 课 程 评 审 结 果 , 安 徽 省 有 五 门课 程 入 选 , 其 中我 院 《变 电运 行检 修实训 》与 《E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励办法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880bfaa26925c52cc5bfba.p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励办法(2018年1月30日,会后修改)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促进一流学科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原则(一)依据我校一流学科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奖励在相关学科顶级期刊和标志性期刊上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二)在不增加学校学术论文奖励总金额的前提下,优化奖励结构,同时奖励高水平期刊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实现我校SCI 论文从高数量到高质量的转变,提升学校科研实力。
二、奖励对象和范围(一)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包括离退休教职工)。
(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Article 和Review类型的英文SCI论文;不含会议论文、会议摘要、学术报导类、中文SCI论文发表的成果。
三、奖励类别和标准按照学术论文所在期刊等级、学术影响力及引用次数,设立单篇学术论文奖、ESI高被引论文奖和十佳论文引用频次奖。
(一)单篇学术论文奖依据校学术委员会研究确定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科学标志性期刊目录》(见附表)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每年发布的前一年度JCR分区,将我校SCI论文奖励分为6个等级。
1. A1区论文: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榜》A1区,即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万元。
其它影响因子大于《Nature》或《Science》的期刊同等对待。
2. A2区论文: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榜》A2区,即其他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
其它《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或具有同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同等对待。
3. B区论文: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榜》B区,即标志性期刊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4万元。
4. C区论文:在除上述期刊之外,但属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SCI 1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2万元。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36382252d380eb62946d89.png)
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是科技成果诞生的前奏曲,也是衡量科技人员学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更紧密结合,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技战线更好地出人才、出成果,特制订《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一、评选论文的范围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是指对科学领域中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阐述,揭示其本质或对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理论证明的论述性文章。
优秀学术论文是科学实践的总结,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实用性特征。
优秀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有创造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必须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方法科学,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文字简练,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
(一)参加评选的论文应是自然科学、交叉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论文。
同时也包括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科技规划、决策咨询论证等软科学方面的论文,以及对安康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有重要贡献或显著经济效益的科学建议。
(二)参评论文应具备下列条件:本市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的会员,科技工作者、中省驻安单位科技工作者撰写并已发表或进行交流的学术论文。
其中包括:①在市级学会组织的年会或专题研讨中正式交流的学术论文,以及市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学组举行的专题学术交流会论文。
②编入学会论文集或会刊的论文。
③市级以上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④学会推荐参加省以上学术交流、征文的论文。
⑤对我市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有较大指导意义、实用价值大并经实践检验效果显著的科技论著。
(三)以市外作者为主体的论文,不在评选之列。
二、评定标准和等级优秀学术论文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
特等论文:在理论上、技术上,有新发现、新创造;在生产、科研、软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和潜在着巨大实用性;在国家级或国际刊物上发表或学术会上交流;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并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者。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5870dcbb68a98270fefa7f.png)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走进自然科学探究科学实验【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需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地制宜适时改进。
【关键词】探究科学实验;走进自然科学“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
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
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直观等等。
对于这些现象,一线的教师就须应地制宜适时改进。
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1、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
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
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
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关于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的奖励办法
![关于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的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32a5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2.png)
关于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的奖励办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而言,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荣誉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他们在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从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两方面,探讨奖励办法的相关内容。
科技成果的奖励办法奖励方式针对科技成果的奖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科技成果评选类奖项:由政府、协会、社团、企业等机构设立的奖项,主要评选以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方面为主的各类科技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科技、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2.科技项目申报类奖项:由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企业等组织开设的科技项目申报类奖项,也称“科研基金奖励”,主要面向科研单位和个人,旨在鼓励科研人员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各类科研项目;3.科技成果转化类奖项:由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科技活动组织等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类奖项,旨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运作,尤其注重创业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成果。
评选标准具体的评选标准根据不同奖项而有所不同,常见的评选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创新能力:借助新型技术、新的思路或理论来有效提升原有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2.商业化运作能力:发掘和创造市场需求,找到产品或服务的最佳市场定位,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等;3.科学研究能力:独立研究或协作完成科学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或有重要创新、发明;4.社会影响力: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推广意义,造福广大民众。
培训和支持除了奖励方式和评选标准,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过程中还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便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和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相关支持手段如下:1.提供各类科技培训课程,如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科技成果应用和评估、商业化运作等培训课程;2.从政策和资金层面支持创业者,比如给予创业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3.直接资助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等;学术论文的奖励方式奖励方式谈论学术论文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学术期刊。
2010—2011苏州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苏州科学技术协会
![2010—2011苏州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苏州科学技术协会](https://img.taocdn.com/s3/m/85bc152b50e2524de4187e91.png)
2016〜2017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拟获奖论文公示
根据《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2018 年2 月6 日,市政府在全市范围下发了苏府办[2018]30 号文件,开展2016〜2017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选工作,截止到2018年4月上旬申报工作结束,共有300 多个单位的3000 多位论文作者申报了2042 篇论文,涵盖了理、工、农、医等各个专业。
经学会初评,市级专业评审,拟推荐一等奖论文19 篇,二等奖论文97 篇,三等奖论文266篇,现予公示。
公示时间为7 天(8 月30日〜9 月 5 日)。
公示期内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如有意见或情况反映,请实名与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联系电话:65226421 来访来电时间:正常工作日接待地址:人民路979 号市科协学会工作部(科技大楼二楼)邮政编码:215002(来信日期以邮戳为准)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8 月30 日
2016〜2017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目录
一等奖(19篇)
二等奖(97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苏州市教育系统“三优”评选认定办法》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苏州市教育系统“三优”评选认定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64d25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2.png)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苏州市教育系统“三优”评选认定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3.06.19•【字号】苏教师〔2023〕17号•【施行日期】2023.06.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苏州市教育系统“三优”评选认定办法》的通知苏教师〔2023〕17号各县级市(区)教育局(教体文旅委),在苏州高校,各直属(代管)学校(单位):现将《苏州市教育系统“三优”评选认定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苏州市教育局2023年6月19日苏州市教育系统“三优”评选认定办法第一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根据《苏州市关爱激励教师十条措施》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优”是指“苏州市优秀教师”“苏州市优秀班主任”“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三优”每年评选认定一次,于当年教师节期间公布评选认定结果。
评选认定推荐名额原则上按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的总数比例,并适当兼顾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分配。
第三条评选认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破五唯”“立五育”,注重评选对象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怀,注重评选对象教书育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贡献、影响,科学客观公正选树优秀典型。
第四条“三优”评选认定工作在市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进行。
评选认定期间,市教育局成立评选认定工作委员会,下设评选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各县级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苏州高校和市直属学校(单位)分别成立相应的初选机构,择优遴选推荐。
苏州市优秀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由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负责牵头组织推荐,苏州市优秀班主任由市教育局德育处负责牵头组织推荐。
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ea3bb977232f60dccca169.png)
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市人民政府设立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为保证评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参照《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选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的评选,坚持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并重,以及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
第三条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第二章组织第四条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是本奖评选工作的领导机构(下称市评审委)。
市评审委主任由市政府联系科协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市评审委下设若干个专家评审组,由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中学术造诣高、公道正派的专家组成。
专家评审组的成员不作固定,每次从专家库中选定。
每个专家评审组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至少3人应具有高级职称。
专家评审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名。
第六条市评审委下设办公室(简称市评审办),负责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审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办公室主任由市科协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担任。
第三章申报第七条凡在湖州市的科技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学会会员的论文均可申报。
与市外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
外市作者受我市有关单位委托,承担我市有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申报,但需提供委托方的证明。
第八条申报评选的论文必须是在市级以上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并被选入学会正式刊印论文集的论文。
第九条申报评选的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可靠、结论准确、文字简炼、逻辑严密。
凡属综述文章、考察调研报告、工艺文件、翻译文章及出版的书籍等均不列入申报。
第十条申报评选的论文发表时间应为该次评选年限范围的第一年1月1日至次年的12月31日。
第十一条申报评选的论文必须由第一作者提出申请,填写《湖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评审表》(一律用中文书写),申报论文文种为中文(外文版的须翻译成中文)。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吴建龙的论文荣获政府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吴建龙的论文荣获政府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https://img.taocdn.com/s3/m/a9b001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7.png)
近期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吴建龙接到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通知,他撰写的论文“Research on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of escalator assembly profiles based on SAP system”荣获2018~2019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工矿企业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
吴建龙的该项研究成果,初步研究“自动扶梯装配型材在SAP系统中配置优化的研究”发表在《中国电梯》杂志2018年第4期上(半月刊),深入研究“Research on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of escalator assembly profiles based on SAP system”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8年第4期上(季刊),它通过在SAP系统对自动扶梯装配型材进行配置的优化,解决了长期以来自动扶梯生产企业在制造装配过程中,使用各种6米长直线型材进行切割,造成余料的浪费现象,因而在确保产品性能及装配方法不变的前提下,为缩减制造成本(缩减产品制造成本3%~5%左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实施细则.doc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实施细则.doc](https://img.taocdn.com/s3/m/a30e14c1bceb19e8b9f6ba1a.png)
2012-2013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实施细则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事业科协,高校科协,各有关单位:根据市政府办公室1月10日印发的苏府办[2014]3号文件精神,2014年将开展2012—2013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按照《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暂行办法》(苏府办[2000]13号)的有关规定,特制定《2012—2013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实施细则》。
一、论文评选的目的提高我市自然科学学术水平,推动我市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优异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成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三区三城”战略,扎实推进“两个率先”服务。
二、参评论文的时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交流并由会议主办单位出具证明材料的论文。
三、参评论文的要求(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对推动我市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实用价值的论文。
社会科学类论文、科技工作总结、试验报告、毕业论文及科普文章、专著等不参加评选。
(二)按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原则,凡符合参评条件且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省内先进水平或对推动我市经济建设、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经专家评审,可分别评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具体标准见《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暂行办法》)。
四、参评论文申报方式(一)申报论文应填写《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表》,并报送论文发表刊物的封面、目录、原文复印件(刊物原件带至报送处验审)。
全英文论文应提交5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
(二)苏州市级学会会员的论文直接报送所属学会。
企(事)业科协、高校科协会员的参评论文由其所在科协集中报送市科协学会部,其他非科协会员的参评论文可直接报送至苏州市科协学会部,由市科协学会部转送相关学会进行评审。
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奖励办法
![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奖励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85af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6.png)
05
研究成果的持续优化和迭代
研究成果的持续优化
总结分析
深入研究
扩展研究
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寻找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 研究成果,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对已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扩展性研究 ,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研究成果的迭代方向
算法优化
针对算法复杂度高、实时性差等不足方面, 不断优化算法,提高算法效率和精度。
3
技术转移
将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转移,推动技术进步,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
06
研究成果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研究成果的未来展望
推动科技进步
01
优秀研究成果将为科技进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产业升
级和经济发展。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02
优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增强国际竞争力
03
优秀研究成果将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提高我
评选标准
创新性
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是否 解决了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质量
研究成果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实验操 作是否符合规范,结论是否合理可信。
实用性
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否为 相关领域带来实际效益。
学术影响力
研究成果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能否 被广泛引用和推广。
评选流程
提交材料
成果时间要求
申报成果必须是近三年内完成或 取得阶段性进展的研究成果。
申报材料
申报表
申报人需填写《优秀研究成果申报表》,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研究背景、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
VS
材料清单
学术论文分级标准与认定暂行办法
![学术论文分级标准与认定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18881cba1aa8114431d9db.png)
大连海事大学学术论文分级标准与认定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强化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评议的质量标准,并与国内外普遍认同的学术论文分类及认定标准相衔接,促进我校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学术论文认定范围第二条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按研究领域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经济与管理类学术论文,按出版形式分为学术期刊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
第三条学术期刊论文认定范围主要包括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数据库,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数据库,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数据库,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和《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刊源(不含增刊)上正式公开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0c3415227916888486d7e7.png)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暂行办法(苏府办[2000]13号)一、为提高我市自然科学学术水平,推进自主知识创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优异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自然科学事业作贡献,特制订本办法。
二、在本市范围内,从事自然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所撰写的,在规定的时限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可参加评选。
评选每两年(双年)进行一次。
三、在同一次评选中,一个作者可申报多篇论文,但限于评奖数额,每个作者的最终获奖只能是一篇,如另有与他人合作者,可再评取一篇。
四、参加评选的论文,必须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对推动我市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实用价值。
科技工作总结、试验报告、毕业论文及科普文章、专著等不参加评选。
五、按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原则,凡有确定材料证明具有国际、国内、省内先进水平或对推动我市经济建设、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经本单位或有关单位证明,可分别评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
对符合以下等第中条件之一的论文,可予评奖:(一)一等奖1.经国际权威机构或国家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成果;2.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经实践证明有显著经济效益;3.在权威性的国内或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独创的学术成果;4.获得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及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上的论文。
(二)二等奖1.经国家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上取得较大成就,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2.将国内先进技术和国外高新技术加以推广运用,或在科研领域、教育、医药等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学术成果;3.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论文;4.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论文。
(三)三等奖1.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经省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上达到省、部级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2.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方向性、预见性和指导性,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论文;3.将国内的先进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的论文;4.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论文。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评选奖励实施细则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评选奖励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15522c0f18583d048645931.png)
附件2: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评选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根据《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以下简《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的定义和要求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是记载、论述和总结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文献性资料,是科学技术实践的理论成果。
它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探索性的特征。
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学术论文必须有明确的论点、充实的论据和完整的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凡属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方面的学术论文还必须附有关部门提供的鉴定意见或说明经济效益的文件。
学术著作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专门著作。
科普著作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概括总结出来的科学著作。
第二条评选范围一、自然科学各学科(包括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边缘科学等)、技术、经济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二、论文(著作)的主要作者(限3人),一般应是在佛山市从事自然科学各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技术应用、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等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或在外地进行相关合作项目研发的佛山市科技工作者,不包括在外地发表论文且新调入佛山的科技工作者。
三、参评论文(著作)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评选年度内在科协系统或所属各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交流的论文;2、评选年度内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3、评选年度内在有关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4、在评选年度内交流或发表的论文,但为某个专题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具有关连性的论文组合,可视专题进展情况,适当延长年限;5、在评选年度内出版发行的著作。
第三条申报规定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著作)评选每两年举行一次。
一、申报程序(一)作者需填写《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表》,并由所在单位在相应栏目签署论文真实程度及保密等级意见;(二)作者应请本单位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并填写《作者本单位同行专家推荐意见表》;(三)作者持以下材料向市级学会提出申请:1、原件1套,包括:(1)原文(包括专著、发表期刊、会议论文集、会议交流论文原稿等);(2)填写好的论文申报表;(3)论文摘要;(4)科技检索报告、技术成果鉴定、获奖证书等有关证明材料;(5)有关电子文档。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43699019e8b8f67d1cb944.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繁荣科技事业,推进科技进步,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以下简称自然科学)的研究,实现无锡市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工作,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学术水平与应用价值并重和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自然科学的研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为市级奖,每两年举行一次,获奖论文的奖励经费由市政府在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组织第四条成立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评委会)。
市评委会由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全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
人数在30人左右。
市评委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第五条市评委会的职责:(一)制定和修改评选奖励实施细则。
(二)批准成立学科(专业)评审组。
(三)审议学科(专业)组评审意见。
(四)评定论文获奖等级。
(五)公布获奖结果。
(六)决定有关评审的其它事项。
第六条市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科协,承担评审的日常事务工作。
第七条市评委会按学科(专业)成立评审组,评审组由3人以上单数组成,设组长、副组长l—2人。
学科(专业)评审组成员由未在该学科(专业)申报论文的评委和专家学者(资源库中随机抽取)组成。
第三章申报第八条申报的论文必须在经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刊物上发表,或国(境)外相应刊物上发表的,或在区域性、省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的论文。
在市、局级以上(含局级)内部刊物(须有市出版批准刊号)上刊登的也可以申报。
第九条凡在无锡地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的自然科学和交叉学科学术论文均可申报评奖。
与外市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方可申报评奖。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范文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1374b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9.png)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生产、教学上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智慧和知识的结晶。
为了鼓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繁荣学术,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事业发展,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决定联合评选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和正式出版的专著。
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的决策性的咨询论文,可列入评选范围。
工作总结、国内外科技动态介绍、统计资料、一般性试验报告、调查报告等,不在评选之列。
凡申请参加评选的学术论文,必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全文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会学术年会、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过的论文。
申报一等奖的学术论文必须在全国性学会、中科院下属科研机构、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或学报,或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
已获得高一级奖励的学术论文,不再参加评选。
以外省科技人员为主、合作撰写的论文,不参加我省评选。
学术论文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论文须发表一年以上才可参加评选。
二、评选等级学术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可靠、文字简练、逻辑严密。
优秀学术论文分一、二、三等。
一等:在某一个学科理论领域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在科学实验手段或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或发明,达到本学科或本专业技术国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95分)。
二等:在某一个学科理论领域的研究中或在科学技术上有较大突破或创新,达国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80分)。
三等:在理论上、技术上有所创新,达省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65分)。
三、评选组织以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组成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简称评委会),评委会按理、工、医、农、交叉学科设若干评定小组。
每次评选工作结束,评委会即自行解散。
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科协学会学术部。
学术论文分级标准与认定暂行办法
![学术论文分级标准与认定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18881cba1aa8114431d9db.png)
大连海事大学学术论文分级标准与认定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强化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评议的质量标准,并与国内外普遍认同的学术论文分类及认定标准相衔接,促进我校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学术论文认定范围第二条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按研究领域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经济与管理类学术论文,按出版形式分为学术期刊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
第三条学术期刊论文认定范围主要包括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数据库,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数据库,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数据库,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和《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刊源(不含增刊)上正式公开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立项及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结果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立项及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结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7a57c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5.png)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立项及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2.10.27•【字号】苏教继〔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继续教育正文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立项及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结果的通知各县级市(区)教育局(教体文旅委)、开放大学(社区培训学院)、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社会教育科研工作,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培育教育教学成果,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申报及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工作的通知》(苏教继〔2022〕17号)要求,我局委托苏州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开展了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立项及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工作。
现将评审结果进行公布,具体见附件。
希望在本次评选中课题立项、论文获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再接再厉,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继续丰富我市终身教育内涵。
请各课题承担单位切实加强课题管理,科学使用经费,注重创新,以实践为导向。
各单位和课题组开展研究的工作情况请及时与市社指中心联系。
联系人:陈曲扬,联系电话:68626321、150****4718,通信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干将西路1122号(苏州开放大学华美楼206室),邮编:215004。
市教育局联系人:刘恬,联系电话:65223586。
附件:1.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立项名单2.2022年苏州市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苏州市教育局2022年10月27日附件12022年苏州市社会教育课题立项名单(B类为重点课题、C类为立项资助课题、L类为立项不资助课题)附件2。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5531e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c.png)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一、背景自然科学是推进国家科技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
为了激励和鼓励本市优秀科学家开展一流、前沿的自然科学研究,推动无锡市自然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奖励办法。
二、评奖范围本奖励评选具有原创性、领先性、实用性的无锡市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
三、评选条件1.论文作者须有无锡市户籍或在本市工作、学习并取得第一作者身份;2.发表时间在最近三年(截止评审时间前一天)内;3.论文已在SCI、EI、CSSCI等核心刊物或者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或已出版为专著,在相应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四、评选方式1.评奖周期:每年评选一次。
2.评奖程序:–应届奖本市高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对本单位在上一年度内获得的无锡市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进行推荐。
每个推荐单位仅可推荐一篇论文,主持人仅可推荐一篇论文。
推荐材料包括:论文摘要、发表证明、作者简介等。
推荐单位应在每年年底前,向无锡市科技局提交推荐材料。
评选委员会根据《无锡市优秀学术论文评审标准及程序》的要求,对所有推荐材料进行受理、初审和复审,最终评选出获奖论文。
–续任奖对应届奖获得者,若在次年内又有获奖论文,则给予续任奖。
3.评选标准–科学贡献:该论文在相关领域中的创新性、前沿性、实用性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学术水平:评价论文作者的贡献或领导作用,包括选题的独特性、理论深度、实验娴熟、方法创新等。
–学术影响力:该论文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或实践应用所带来的影响,包括被引用率、论文下载量等等。
五、奖项设置共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每人奖金分别为:1万元、8000元、5000元。
六、颁奖方式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七、其他事项1.获奖论文不可重复申报获得同等级别奖项。
2.评选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须回避本人或近亲属所在单位申报的论文。
3.评选结果一经公布,不得异议。
八、联系方式无锡市科技局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电子邮箱:XXXXX九、生效时间本评奖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审查意见
![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审查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7db7f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4.png)
(附证书影印件)
成果在何时通过 何级技术鉴定:
(附鉴定书影印件)
论 文 内 容 摘 要(200 字以内)
申报优秀论文等级(一等:国内先进水平;二等:省内先进水平;三等:市内先进水平。)
申请 等
申报人: (本栏由申报人填写)
评审栏
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技术部门对论文的评价意见(水平、作用、意义等)
学会专业委员会对论文的评价意见(水平、作用、意义等)
论文题目: 论文专业范围: 论文主要作者(不超过三人,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
姓名 年龄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年月
所在学会
论文发表刊物名称:
申报 栏
年第 期第 页
刊物主办单位:
(附刊物原件或影印件)
论文发表会议名称:
会议举办单位: 论文(成果)在何时 何处受过何级奖励:
宣 读 或录取
(
)(
)
(附论文宣读或录取证明)
(公 章) 年月
专业委员会主任签名
归口评委同意申报优秀论文等级: 理由:
(公 章) 年月等来自组长(签名) 年月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审查意见
编号:
衡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
(公 章) 年月
说
明
1.请按“衡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的有关要求填表。 2.申报人应为论文第一作者,并为在本市工作的科技人员。 3.申报优秀论文时应按有关规定,按时交齐所有材料,材料齐全后才予受 理。 4.本表需一式二份。(要求字迹工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评选暂行办法
(苏府办[2000]13号)
一、为提高我市自然科学学术水平,推进自主知识创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优异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自然科学事业作贡献,特制订本办法。
二、在本市范围内,从事自然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所撰写的,在规定的时限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可参加评选。
评选每两年(双年)进行一次。
三、在同一次评选中,一个作者可申报多篇论文,但限于评奖数额,每个作者的最终获奖只能是一篇,如另有与他人合作者,可再评取一篇。
四、参加评选的论文,必须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对推动我市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实用价值。
科技工作总结、试验报告、毕业论文及科普文章、专著等不参加评选。
五、按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原则,凡有确定材料证明具有国际、国内、省内先进水平或对推动我市经济建设、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经本单位或有关单位证明,可分别评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
对符合以下等第中条件之一的论文,可予评奖:
(一)一等奖
1.经国际权威机构或国家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理论研
究方面有所突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2.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经实践证明有显著经济效益;
3.在权威性的国内或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独创的学术成果;
4.获得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及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上的论文。
(二)二等奖
1.经国家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上取得较大成就,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
2.将国内先进技术和国外高新技术加以推广运用,或在科研领域、教育、医药等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学术成果;
3.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论文;
4.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论文。
(三)三等奖
1.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经省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上达到省、部级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
2.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方向性、预见性和指导性,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论文;
3.将国内的先进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的论文;
4.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论文。
六、每次论文获奖总数控制在500篇以内,其中一等奖原则上不超过5%,二等奖不超过25%。
七、全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工作在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
八、论文评选工作采用三级评审方式:各市级学会成立评审小组,负责论文的征集和初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成立若干个专业评审组,负责论文的复评工作,评出一、二、三等论文;最后,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九、市级学会会员的论文一律送交所属学会初评。
大专院校科协,部、省直属企事业科协、市属厂矿科协会员的论文,以学科(专业)分类转送相关学会参加初评。
十、评选优秀论文必须客观、公正、合理,不搞各学科、单位之间的平衡,不搞照顾。
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行为。
如有违反,一经查实,则撤销其获奖资格,追回奖金和证书,并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
十一、评定的获奖论文由市政府颁奖,并将《获奖通知》寄交作者单位存入档案,作为考核、晋级、聘任、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十二、一篇论文有多名作者时,奖励主要作者,证书发给前两名作者。
十三、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施,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