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
部编版和统编版有什么区别

部编版和统编版有什么区别1.统编和部编的区别统编是指由国家教育部中的行政部门统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教材一般是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行政部门的参与。
有的高校教材是自己学校的老师编著的,比如专业有的教材就是自己学校老师编写的,国家统编的应该是全国性的教材,适用大多数高校。
严格来说,统编教材和部编教材区别不是很大,都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
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
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
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
2.统编教材是什么统编教材亦称“通用教材”、“部编教材”。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辑,通用于全国各地学校的教材。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国政府颁布《京师大学堂编书处章程》,始正式筹划统一编辑教科书。
三十二年学部设编译图书局,有部编教材面世。
以后数十年间,教材兼采国定制和审定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80年代初,教育部先后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7套中小学各学科的通用教材。
198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规定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的多样化;教材实行审定制。
3.部编教材是什么部编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6年,在几个省市试用;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2018年,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
2019年,小学、初中全年级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
语文部编教材解读

部编教材解读一、部编教材分类呈现(一)名著(8部)(二)综合性学习(18个)(三)文言文(36篇)(四)古诗词(73首,其中课外47首)(五)作文(34次)二、部编教材特点解析(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比一般版本教材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
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
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到了高年级和初中,每个单元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
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部编本”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部编版课本

部编本部编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6年,在几个省市试用;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2018年,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
2019年,小学、初中全年级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中国部分省市高中起始年级的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使用部编版教材。
[1]中文名部编本教材外文名Prepar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适用年级1-9年级、高中全称教育部组织编写教材小学涉及科目语文、道德与法治初中涉及科目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目录1.1 存在问题2.2 选篇3.3 识字4.4 表达2017年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
今后三年,“部编本”将陆续推向全国使用。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
如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倡导孩子跟父母、老师一起读充满童趣的故事、童谣、寓言、科普等,鼓励创造使用朗读、讲读、对话表演等多种方式。
在2016年部编版课本【包括语文,中国历史(7-8年级)世界历史目前还仍然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这些课本在部分实验地区使用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小学和初中)开始全新启用部编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科课本2017年全国基本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课文大幅度减少,例如部编版7年级上册课本就开始每一个单元肯定都会有一篇古文(或古诗),从这开始古文再一次的在语文课本中多了起来。
并且语文课本要求读的书也多了起来初中6个学期,每一个学期要求阅读2本书。
初中部编本教材语文在八、九年级中单独拥有两个单元为古诗(文),体现了部教育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2018年,全国七年级新生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道德与法治》);全国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教材是什么?有什么变化?

部编版教材是什么?有什么变化?1. 引言部编版教材是指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审定,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一套教材体系。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部编版教材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更新。
本文将对部编版教材的概念进行解释,并详细介绍其变化。
2. 部编版教材的概念部编版教材,全称为“部教材编审(全日制)”,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和审定的教材,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具有全国统一的教学标准。
部编版教材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部编版教材的变化3.1 教材内容的调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一些调整。
旧版教材讲重点,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在的部编版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点堆砌。
3.2 教学方法的改进部编版教材的变化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
过去,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传授知识,而现在的部编版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教材结构的优化部编版教材在结构上也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新版教材结构更加合理,内容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
教材的知识点组织更加科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4 教材的多样化部编版教材也在多样化方面进行了改进。
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现在增加了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形式。
这样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也使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4. 部编版教材的意义和影响部编版教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调整教材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部编版教材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5. 总结部编版教材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更新。
通过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材结构和多样化教材形式,部编版教材更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部编人教版(6)

新部编人教版(6)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是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小学教材,主要面向六年级学生。
该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内容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与生活等多个学科。
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材中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在语文教材中,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听说、演讲等方面的培养。
数学教材主要涵盖基本数学运算、几何图形、数据分析等内容。
外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科学教材主要涵盖常见科学现象的探究和实验等。
社会与生活教材主要介绍国家地理、历史文化、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教材是中国主流的小学教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教学中。
教材内容丰富、有趣,并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被认为是一套优秀的小学教材。
部编版语文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是一套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
它由教育部下属的部编教材工作委员会编写,是我国各级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
下面将从部编版语文的教学理念、教材特点、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部编版语文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综合语文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部编版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情感培养、思维训练和审美教育。
部编版语文的教材特点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材中设置了学习方法指导和策略等多个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还突出了综合运用与知识重塑的教学模式,注重将语文知识融入实际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整个教材按照年级和学期划分,每个学期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教材内容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识字教学、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通过部编版语文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收益。
首先,学生能够提高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其次,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学生还能够培养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综上所述,部编版语文作为中小学生的主要语文教材,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实际意义。
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通过部编版语文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部编版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为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部编版中高中语文教材特点

部编版中高中语文教材特点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了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增加大量的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 聚焦素养能力导向。
新教材采用双线组元,一条线是人文主题,另一条线是以任务群学习来组元,这种编排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梳理和比较中开展深度学习。
3. 注重整本书的阅读和深阅读。
新教材要求学生阅读整本书,注重引导考生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也注重引导考生进行深阅读,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4. 增加综合活动,注重实际运用。
新教材增加了很多综合活动,更加注重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师生树立大语文观念,以阅读和生活为源头活水,语文学习更加要注意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时事。
5. 便学易教。
部编本课文的版面编排设计美观,使学生不致因为呆板的设计觉得无趣,也不会因为过于花哨而分散注意力,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同时,偏旁、笔顺等小细节的设计,使教师更加容易把握教学的具体要求及重点和难点,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的来说,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采用多种编排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整本书的阅读和深阅读,增加综合活动和实际运用,使教材更加便学易教。
部编版和人教版有什么区别

部编版和人教版有什么区别部编版和人教版是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两种教材版本。
它们在教材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接下来就以部编版和人教版这两种教材为例,来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是教材内容方面。
部编版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在知识点覆盖上更加细致,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讲解详细。
而人教版则相对注重知识的深入性和灵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教材内容更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其次是教学理念方面。
部编版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人教版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再次是教材编写的方式。
部编版的教材编写比较固定,相对稳定,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安排比较合理。
教材编写的过程由教材编写组负责,通过多轮审定和修订,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最终形成。
而人教版的教材编写更加灵活,注重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更加关注教师的意见和反馈。
最后是教材特点方面。
部编版的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试题形式较为传统,更偏向于应试教育。
人教版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试题注重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部编版和人教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方式和教材特点等方面。
每种教材版本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教材是什么?有什么变化?

部编版教材是什么?有什么变化?相信很多家长都收到秋季教材改革的消息了,具体的改革就是应用部编版教材,部编版教材是什么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1什么是部编本教材?所谓"部编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
拿现有的语文教材来说,目前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
"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部编本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
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介绍,之所以要编“部编本”,是因为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
2部编本教材有哪些变化?(1)打破传统的学拼音再学汉字以语文科目为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
与以往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不同的是,此次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传统,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
"绘本书籍、电视、广告牌、父母的帮助,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们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很多字了。
在一定的语文基础上,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从而使拼音与识字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编排教材是符合规律的。
""汉语拼音是基础,学会拼音才会拼读,孩子们才可以离开大人的帮助自主地去读书。
所以在学习拼音之前学的生字量不会太大,最多也就一个单元。
"(2)传统篇目增多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大了一圈,由原来的16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一、课程简介1.1 教材介绍本课程为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目录,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教材结构概览,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1.2 教材特点本教材采用部编教材的标准,紧密结合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突出了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培养。
二、教材目录2.1 第一册第一单元:读书是一种享受1.人物介绍2.阅读理解3.写作练习第二单元:古代诗文1.文言文阅读2.诗歌鉴赏3.作文训练第三单元:现代散文1.散文阅读2.阅读理解3.写作练习2.2 第二册第一单元:古代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2.名篇赏析3.作文训练第二单元:古代诗歌1.古诗阅读2.古诗鉴赏3.写作练习第三单元:现代散文1.散文阅读2.阅读理解3.写作练习2.3 第三册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训练2.文言文鉴赏3.文言文写作第二单元:诗词鉴赏1.古诗赏析2.词牌介绍3.作文训练第三单元:现代散文1.散文阅读训练2.阅读理解3.写作练习三、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通过对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本教材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外阅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本教材的教学评价注重综合评价,通过平时表现、作业质量、阅读报告、写作成果等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六、教学资源本教材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等。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资源,辅助教学。
七、扩展阅读本教材还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丰富知识和阅读量。
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其他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八、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部编版语文1-9年级教材目录

四上:
第一单元
1.《观潮》
2.《走月亮》
3*.现代诗二首
《秋江的晚上》《花牛歌》
4.《繁星》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6.《蝙蝠和雷达》
7.《呼风唤雨的世纪》
8*.《蝴蝶的家》
习作:小小“动物园”
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课文13 寒号鸟
课本14 我要的是葫芦
口语交际:商量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课文
课文15 大禹治水
课文16 朱德的扁担
课文17 难忘的泼水节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课文
课文18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敕勒歌》
课文19 雾在哪里
课文20 风
课文21 雪孩子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课文
课文22狐假虎威
汉语拼音8 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9 ai ei ui
汉语拼音10 ao ou iu
汉语拼音11 ie üe er
汉语拼音12 an en in un ün
汉语拼音13 ang eng ing
汉语拼音9 ai ei ui
汉语拼音10 ao ou iu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课文23狐狸分奶酪
课文24狐狸养鸡(一)
课文24 狐狸养鸡(二)
识字表
写字表
三上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
部编版和人教版有哪些区别

部编版和人教版有哪些区别部编版和人教版是中国教育系统中两种常见的教材版别。
它们在教材内容、编写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特点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版本的差异。
首先,部编版和人教版在编写理念上存在差异。
部编版教材以国家教学大纲为基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它强调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人教版教材则主张“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它强调启发学生思考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部编版和人教版在教材内容上也存在差异。
部编版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整理,内容相对固定,较为经典和权威。
它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人教版教材则更加注重案例和实例的引入,内容灵活多样,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
它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部编版和人教版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些差异。
部编版教材注重教师讲述和学生听讲的方式,教学逻辑清晰,也比较注重理论分析与推理。
它强调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
而人教版教材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实践操作。
它提倡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部编版和人教版在教学特点上也有一些区别。
部编版教材注重知识学科的全面性,内容覆盖范围较广,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和案例,适合知识性考试的应试要求。
而人教版教材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运用,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适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个性特长。
总的来说,部编版和人教版在教材内容、编写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特点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部编版更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而人教版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版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部编版教材课标要求

部编版教材课标要求
部编版教材是指由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教材,其编写要求和课标
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部编版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教学大纲
和课程标准,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时代性。
具体来说,部编版教材的课标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与课程标准对接,部编版教材的编写必须严格对接国家颁布
的课程标准,确保教材内容覆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点、能力要
求和素养目标。
2. 科学性和准确性,教材内容应当科学、准确,符合学科知识
体系和学科发展规律,避免出现错误或过时的信息。
3. 知识体系和层次,教材编写应当遵循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和
认知层次,合理组织知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4. 语言表达和文字规范,教材语言应当准确、规范,符合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避免使用生僻字或过于复杂的语言结构。
5.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应当合理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发展,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部编版教材的课标要求是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这些要求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认知特点的深刻理解,以保证教材能够真正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语文各课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语文各课的主要内容摘要:一、部编版语文教材简介二、部编版语文各课主题及内容概述三、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意义与应用建议正文:部编版语文教材是我国现阶段广泛使用的一种教材,其编写理念和内容设置都紧密贴合我国教育部门对语文学科的要求。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要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各阶段教材的内容设置各有侧重,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部编版语文教材简介部编版语文教材由我国著名教育家、语文专家团队联合编写,以国家标准为指导,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当代优秀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部编版语文各课主题及内容概述1.小学阶段:小学教材以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语感为主,选取了富有童趣、寓教于乐的篇目,如《小猫钓鱼》、《丑小鸭》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阶段:初中教材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选文更具思想性、艺术性,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节选,以及现代作家贾平凹、余华等人的作品。
3.高中阶段:高中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选文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如《庐山谣》、《滕王阁序》等,同时引入了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文章,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意义与应用建议1.教学意义:部编版语文教材强调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2.应用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同时,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鼓励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部编版语文教材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
部编版教材的特点

部编版教材的特点一、“部编版”教材由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接编写。
以前的教材版本比较复杂,出版社,教育厅,地方教育部门都有各自的版本。
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首先当然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其次出现良莠不齐。
再次就是产生灰色交易。
这种情况下直接受害者是学生。
语文书不再精雕细琢,逐渐成了快餐品,语文书都没有语文味,教师上课却一直追求语文味,真难。
部编版语文教材,根据国家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需求由教育部直接编写,减少中间环节。
从流程上控制质量的一体性。
我国学生语文素养的下降和语文书质量下降有绝对关系。
语文是还承担着传语文除了教会学生念书写字以外,还承担着传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语文除了教会学生念书写字以外,递民族文化的使命。
地方版课文的选择“仁者见仁”,“部编版”的出台至少有了示范作用。
二、“部编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15%,40%的课文被替换。
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加强,强调阅读。
过文字是文化的传承,语文的学习深层次是学生对文化的学习。
语文的学习深层次是学生对文化的学习。
过去将语文定位于识字写作,而后语文差点沦为思品、政治,语文的说教大于语文的美感。
语文作为工可以说是认知上的一大进步。
语文作为工而今将语文重新定位,可以说是认知上的一大进步。
具的双重性体现在一方面要学生学会文字运用,一方面又要加强其思想政治功能。
坦率说,让学生爱上学习和阅读,思想工作就好做多了。
三、“部编版”教材的变化引发教学方式的变化。
新教材会引导两个显著的教学方式变化:1.落实课后阅读。
2.整体教学。
体教学。
教学板块的设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解决目前学生阅读量缺失的现状。
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同时进行,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同时进行,改变以前教学零改变以前教学零散、不系统的状况。
用整体教学的方式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新教材对教学提出的课题。
对教学提出的课题。
七、教学进度安排七、教学进度安排单元单元 周次周次内容内容 备注备注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一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 我是什么我是什么 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二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快乐读书吧 场景歌场景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三树之歌树之歌 拍手歌拍手歌 田家四季歌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语文园地二 四语文园地二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五曹冲称象曹冲称象红马的故事红马的故事一封信一封信妈妈睡了妈妈睡了六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三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古诗二首古诗二首 七 黄山奇石黄山奇石 日月潭日月潭 葡萄沟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语文园地四 八 期中复习期中复习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九 坐井观天坐井观天 寒号鸟寒号鸟 我要的是葫芦我要的是葫芦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十 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五 大禹治水大禹治水 朱德的扁担朱德的扁担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十一十一难忘的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十二十二 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六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十三十三 古诗二首古诗二首 雾在哪里雾在哪里 风 雪孩子雪孩子 十四十四 语文园地七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十五十五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 狐狸分奶酪狐狸分奶酪 狐狸养鸡(一)狐狸养鸡(一) 狐狸养鸡(二)狐狸养鸡(二) 十六十六 语文园地八语文园地八 期末复习期末复习十七十七 总复习总复习 十八十八 总复习总复习 十九十九 总复习总复习 二十二十 期末测试,总结总结。
人教部编版语文数学英语

人教部编版语文数学英语
人教部编版是指由中国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
这些教材覆盖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多个学科,是中国中小学教育
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教材体系之一。
首先,让我们从语文教材开始。
人教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注重培
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语文教材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其次,我们来看数学教材。
人教部编版的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了数学的
基本概念、数学运算、几何图形、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英语教材。
人教部编版的英语教材注重培
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了英语的基本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
言技能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的来说,人教部编版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教材都是经过严格审定和不断改进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
这些教材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教版和部编版有什么区别

人教版和部编版有什么区别
部编版和人教版区别有以下这些:
1、编写单位不同,部编教材是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全国通用教材。
人教版的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为人教版。
2、部编版古诗文的比重增加,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古诗词的内容,由从原来的69篇变成现在124篇,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也增加了一倍。
3、在部编版的教材中增加了课外阅读的书目,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的书目,小学教材里面也增加了大量课外阅读的书目。
并且课外阅读都有指定书目。
4、部编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部编版的教材更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提升,以小学教材为例,无论从认字还是写字的个数上来说,部编版都比人教版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
5、部编版教材更加现代性,部编版的教材在选取课文、习题设计和课后练习作业等方面都更加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更加具备现代化的气息。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概览

创新点之一: 双线组织单元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结构上有明显的变化 , 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一条线索是“内容主题”;
一条线索是“语文要素”。
第一,内容主题
一个单元的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 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 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即使是以“内容主题”组元,也会有一个明晰 的训练点。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顾海良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国家意识 形态领域的强化。
2.大国除了地方教材以外,应该有部编教 材和国编教材。 如:高考试题的命制。
3.教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4.课标实验教科书需要更新,课程改革有 成功但是也匆忙急躁。 5.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语用观、文体 、三要素、教育测量等。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2)目标达成途径上——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寓于语文学习、 语言训练、语汇积累之中,是结合、融合、浸润。
(3)呈现方式上——
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中的“趣味识 字”“日积月累”栏目——形成立体的传统文化 教育体系;
3、在语文学习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一,统一认识
• 目标有系列,训练有重点,教学有梯度,一课 有一得。
课改以来,课标淡化语文知识,教材不编语
文知识,教研员不知道命哪些语文知识的题 ,教师不知道要教哪些语文知识,学生学不 到多少语文知识。关于语文知识的教与学基 本是一笔“糊涂账”。
部编教材关于语文知识的安排
一是除旧布新,删繁就简,有计划地安排到 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中; 二是既关注经验性知识,同时格外重视程序 性知识,让学生学了之后能自主建构知识; 三是特别注重“随文学习”的原则,体现在 课后练习、单元习题和相关设计中; 四是与课文结合适当安排一些小补白,以简 洁易懂的方式适当介绍有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教科书各板块相辅相成,各施 其职,分工合作。正文是核心,导言与辅 助栏目(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 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以及 大事年表,共同构成有机整体。所以,作 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 用这些栏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 各类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 更好地认识历史。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 国家。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密切 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祖国的疆域,共同创 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各 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 益,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要使学生认识到维护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部编教材的体例结构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 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 课 东汉的兴亡 第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 课 三国鼎立 第17 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 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 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2、整体结 构:是在单 元框架下设 课,在每 课中设子 目。
部编教材的体例结构
3、具体呈现方式:单元导语、 课文 课文辅助部分 插图 活动课 大事年表
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 单元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教材的课文部分
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 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 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新教材的 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 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 字内,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使课文更为通畅。
辅助部分
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设计,是新教材作为 “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 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有助于 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 活动的契机,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弹性。教师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栏 目来引导学生学习,以发挥出各栏目在教学 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知 识。
变化三:有些线索有所加强、变得突出
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增加农民起义内容 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发展、巩固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突出若干重点:依法治国、国家意志、制度文明、主 权意识(台湾、新疆、西藏、钓鱼岛、南海) 中外交往:从汉到明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及其重心南移 沿边沿海:秦、汉、东晋南朝
历史现象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经济重心南移 文景之治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外交往、反抗外来侵略
(1)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
线:
串起一条条线。 每一条线,通 * 中华文明的连绵不断:物质文明、精神 常能纵向说明 文明、制度文明 某一能方面、 * 制度文明: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某一领域的问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题。若干条线 呈现历史全貌。
历史事件
禹建立夏、秦统一六国
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
西周分封、张骞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目的: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对于张骞通西域这一历史事件,教材除了讲述张骞通西域的 相关经过,更着重于张骞通西域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
活动课
每册中设置一节活动课,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对有关历史问题或历史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以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大事年表
例如:七年级上册P99
教材的课文部分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
目
课文辅助部分
课文辅助部分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的有关 栏目,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促 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 新教材围绕课文的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 台。
辅助部分的类型
课前导言 示例:《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导言
历史插图
• 丰富多彩的插图(上册138幅) (1)想象画
陶器:国博馆藏最早的陶器、半坡人面鱼纹陶盆、河姆渡猪 纹陶钵、良渚刻符罐、陕西宝鸡船型彩陶壶、陶寺彩绘龙纹陶盘、 秦陵兵马俑、秦砖汉瓦、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魏晋南北朝陶 牛车等。
(2)文物图
青铜器:甘肃出土中国最早的铜刀、二里头出土的中国最早 的青铜礼器、最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司母 戊鼎、记述武王伐纣过程的利簋、文字最多的毛公鼎、战国铜冰 鉴、战国水陆攻战铜壶、秦铜权、铜钱等。
二、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的变化
变化一:出现一些新的概念、提法、解释
变化二:内容有所增、减
增
减
删减了有关经济史、民族史、科技史、文化史的若干知识 点
• • • • • 农业与农学:品种产量、农具农技、水利、历法农书; 手工业:门类、技术、产品; 商业:城市、交通、货币 两汉时期的经济 精神文明:思想、科技、文学艺术 如: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天文、历法)、文学艺术 (《诗经》与《楚辞》、绘画)
1. 食器; . 酒器; 3. 乐器; 4. 水器; 5. 兵器; 6. 工具; 7. 玺印 符节;8.度量衡;9.货币;10.铜镜;11.杂项。
(3)遗址古迹
起到走进历史,触摸历史的作用
历史插图
历史插图
图表
历史插图
历史插图
这些课文中的插图,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研究这些 插图的功能和所含的信息,考虑如何运用这 些图像材料,如何引导学生从图像中提取有 效信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识图、用图的方 法,如何通过插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 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设计插图的运 用时,要考虑与插图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和 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更好地对插图进行学习。
有些线索淡化了,有些线索有所加强、变得 突出。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发展、 由 若 干 点 巩固
1、整体思路
(2) 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部编《中国历史》 整个教材按时序编排,即按 照从古至今的顺序,以编年体的形式,叙述历史 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 授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在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 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性 特征。同时,以文字叙述与历史地图呈现相结合 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 了解我国历代疆域变化,形成初步的的时空观。
(1)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
点:
虽然整套教科书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即通常所说的 “线”,但七年级教科书并不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它更加关注的 是那些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即人们常说的 具有典型意义的“点”。教科书采取的是“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编排 方式。总体而言,增加的少,删减的多。
1、整体思路
(2) 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 线索性。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应该让他
们正确地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这是历史教 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 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 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立和巩固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 与民族交融
历史人物
一个人:汉武帝、孔子、秦始皇、张骞 一群人:北京人、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南迁北方 人、秦末农民 一村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 一族人:汉民族、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多民族人: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类人: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 家、史学家 一国人与多国人
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历代农民起义、经济史、科技 史、文化史
减
减
减
减
进一步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衔接,删除《九章算 术》、《水经注》、阿基米德等知识点
增减内容
单元概述的设置,弥补了知识点删减后,线上出现的 某些断点。
完善每条线上的缺项,也会锻炼学生的探 究能力。 •农业文明、物质文明:农业文明主导下 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成就;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 •玉器、瓷器、丝织业、中医中药 •商业的发展货币的变迁:原始贝币、战 国货币、秦半两、汉五铢
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各民族都 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民族之间的平等相 处和友好往来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使学生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七年级教材 中有专门的课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 讲清楚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概括出文化成就的 突出特色,认识其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 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形成文化自信。
主权意识
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族 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 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数民族活动 的地区。经过历朝的经营,对西藏、新疆、东北、 西南等地区,以及台湾及所有其附属岛屿、南海诸 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国家 领土主权的意识,包括国土和海疆意识。
辅助部分的类型
相关史事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 关的史事,作为知 识的补充,如名词 解释、事件说明、 现象描述、历史小 故事、文物赏析等。 示例:《百家争鸣 》的一则“相关史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