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复习题总结

合集下载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探讨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在联系,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纲领性问题。

以下是2024年自然辩证法的一些重要题目及相关内容的总结。

一、气候变化与生态平衡1. 气候变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及对策措施: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灾害频发,如何通过调整人类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来维护生态平衡?2. 生态平衡的实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达到稳定状态,如何适应并调节气候变化来实现生态平衡?二、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矛盾与调节:资源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基础,但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何解决资源利用中的矛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探索。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1.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丰富程度,它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功能?2. 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破坏因素的关系:生态系统功能是指生物种群、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但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如何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修复以实现功能的稳定性?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1. 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2. 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改善了人类生活水平,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科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道德伦理等挑战,如何在科技发展中实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上仅是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的一部分总结,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思想方法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____年,我们正处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自然界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关于____年的自然辩证法题目的总结,每个题目都可以深入探讨。

1.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在提高效率和创新方面有着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就业和道德问题的担忧。

2. 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是当今最紧迫的全球挑战之一。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的议题。

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平衡。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

4.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和生态学讨论的核心课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5. 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

科技发展无疑为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

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持人类的尊严和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6. 资源利用和能源转型。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开发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平衡资源的分配和保护环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议题。

7. 教育和环境意识。

教育在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入学校和社区的教育体系中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8. 城市化和生活质量。

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如何在城市化的同时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是一个重要的题目。

9. 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不可忽视。

如何引导人们拥抱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习惯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10. 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命题。

以上只是对于____年自然辩证法题目的一个总结,这些题目只是一种思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深入拓展和研究。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共5篇)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共5篇)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共5篇)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一、名词解释(选答6题,每题5分,共30分)1、辩证法;辩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引起的.2、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自然观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3、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古代自然哲学家们以古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

5、人工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式之一。

6、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式之一。

7、反科学;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思,用怀疑、批判的态度对待唯科学主义所代表的价值观、自然观。

8、科学范式:1)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如经典力学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理性2)科学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的基本信念、基本价值和世界观(如绝对时空观)——非理性9、技术共同体:指一定领域中具有一致的价值观念和知识背景,从事技术问题研究、开发、生产等的工程师、技术专家、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维系的整体10、技术范式;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以及从自然科学中推到出来的一定的原理,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的模型或模式。

11、技术异化;技术异化是指人们利用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实践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为影响和压抑人的本质的力量。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技术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说。

这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引发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概括、总结和展望。

因此,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包括天然自然和社会自然),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武器。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研究和考察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和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这里的“自然”,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章:科学、技术与⼯程的⼀般特点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程三元论的思想?谈谈你对这⼀结构模式的看法。

P11答:我们不但不应该和不能把科学与技术混为⼀谈,⽽且也不应和不能把技术和⼯程混为⼀谈,它们各有其特殊的本质或本性。

应该在承认三者存在本质区别的前提下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动关系和转化过程。

科学、技术与⼯程三元论由李伯聪教授提出,第⼀,技术是进⾏⼯程活动的前提,它深刻影响⼯程过程和成效,没有⽆技术的⼯程;另外在⼯程活动中,除了技术之外,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理等⽅⾯的要素和内容。

第⼆,技术应⽤于⼯程,对⼯程有引导和限定作⽤;⼯程则对技术进⾏选择和综合。

第三,从哲学上看,技术是⼀个可能性的条件和可能性的空间,⼯程则是现实过程和现实存在。

科学、技术与⼯程是三个不同的对象,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他将这种观点称为“科学技术⼯程三元论”。

2.如何理解科学的特征?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区分科学、⾮科学与伪科学?P14答:解释:科学是关于⾃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

(科学是⼀种知识,但并⾮所有的知识都是科学。

)从六点理解科学的特征:1.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科学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判断和描述,⽽且要解释事实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即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科学还应该能够预见⽬前尚未观察到的、但却能够被以后的科学实践证明的⾃然现象。

)2.科学的精确性: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就是数学⽅法和实验⽅法相结合,数学在科学中的应⽤使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有了精确性的特征。

3.科学的可检验性:科学作为对事实的解释并⾮笼统的、⼀般性的陈述,⽽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这些命题在可控的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4.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的精确性使其具备了可检验性的特征,因⽽也就使其具有了可错性或可变性。

5.科学的系统性:科学活动是通过对科学问题进⾏系统性的研究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根据⾃然界的有机联系,对事实的有组织的、系统的阐明与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资料、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一、人与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答: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交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1)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2)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二、试分析近代机械自然观?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运的结果。

自然辨证法考试复习总结

自然辨证法考试复习总结

概念: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

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

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时的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

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

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

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心,具有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它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科学认识和方法、科技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四大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学认识方法论、科技与社会。

三、简述古代朴素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的特点?1.直观性。

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

2.辩证性。

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副有种种联系和过程相互交织起来的画面。

一切都是发展的、变化的、联系的。

3.思辨性。

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重点

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科学基础18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在许多国家发生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为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手段、材料和经济条件,使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得到较全面、迅速的发展;近代后期的六大科学打开了机械论自然科学及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口,这六大成就包括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赖尔的地质渐变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维勒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施旺和施来登提出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这六大成就作为近代后期自然可续的一系列重大发现,证明了天变地变物种也在变,说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其客观规律而不是神创造的。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代原始综合自然哲学朴素唯物辩证的观点,克服了机械论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陷,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和研究内容学科性质:首先,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其次,自然辩证法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连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再次,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体系结构: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研究对象:科学技术整体;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研究对象涉及到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内在的要求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存在和烟花的规律,以及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文精神:以价值为基础,创造一个善和美的世界休谟规则:单凭事实判断推导不出价值判断根据休谟规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紧张关系。

讨论:事实(真理)与价值问题一般观点:真理是价值的前提,而价值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发现真理。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但是,这里的统一,是外在性的统一,不是内在性的统一。

1.外在性的统一:理想目标与手段活动只是机械地外在地链接,而不是内在地融合。

决定论:在必然的世界中,每个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其他事物决定的,同时,它也决定着其他事物的发生与发展。

整个世界处于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中。

每个事物都是这个因果联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自由意志:有时,人的思想和行动似乎不被世界因果链条所决定。

人似乎能够独立地发起一个因果事件,成为一个因果联系链条的始发者。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受社会条件束缚的社会,不自由的社会。

在必然王国中,人不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

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都是必然王国。

自由王国:人自如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价值理想目标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发挥。

2.马克思科学异化理论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又作为异己来压迫人。

1)从应然上说,即从理想目标上看,人的本质力量应当地点自由全面的发展;2)但是,从实然上说,即从现实上看,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帮手。

3)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越发达,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剥削程度越深。

也就是说,科学精神越发扬,人文精神越受到抑制。

4)如果消除科学技术异化?实现共产主义,每个人的本质力量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附:预备知识:生活的意义是什么?1.生活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但要自由地选择生活,而且活的精彩,表现得优秀卓越,即人的潜能得到实现,应,但是,价值种类概念在自然中没有与它相对应的事实,所以,价值是主观虚幻的。

不存在价值真理。

2.反对价值怀疑主义:1)价值是主观虚幻的,不存在价值真理。

最新整理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总结资料

最新整理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总结资料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答:(1)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出发,主张物质是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在科学思想的高度上进行哲学抽象--自然观。

(2)主张以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而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价值论分析,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寻找出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观。

(3)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概括和总结当代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系统认识-科学方法论。

A、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複习总结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进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生疏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係、推动科学技术进展的重要理论**。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生疏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

2.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络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争辩自然界、生疏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看方法:指人们为了生疏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藉助确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方案的认真检视、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争辩方法。

5.试验方法:依据确定的争辩目的,利用确定的科学仪器装置,在人为把握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争辩物件进行观看、检验的科学争辩方法。

试验:人们利用确定的仪器、工具,对争辩物件加以人为转变以使精确生疏争辩物件。

6.科学方法:科学生疏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複製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7.科学问题:科学争辩过程中,科研主体在确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冲突,它是科学争辩的起点。

8.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争辩课题的过程。

9.观看: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争辩物件的过程。

10.试验:人们利用确定仪器、工具,对争辩物件加以人为转变以便精确生疏争辩物件。

11.科研中的机遇:科研中,特殊是观看和试验中,由于某些意外和偶然发觉,导致科学生疏上重大突破的过程。

12.科学思维的规律方法:运用概念、推断、推理思维形式对争辩物件进行间接生疏的思维方法。

13.分析:在思维中把争辩物件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络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生疏。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觉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物件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自然系统的差不多特点?1、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元素)组成的统一体;2、组成物质系统的物质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结构对物质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作用;3、自然系统具有普遍性。

·自组织形成的依照和条件?1、开放性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2、远离平稳态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外部条件;3、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依照;4、正反馈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部机制;5、内部涨落是系统有序演化的直截了当诱因。

·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差不多条件?1、在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人是唯独具有聪慧的方面,是人与自然调控系统中的操纵者。

2、在自然界方面,同样存在着和谐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多种可能性。

3、在中介方面,也存在着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可能性。

·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途径?1、和谐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差不多原则;(1)摆正人与自然界的位置。

(2)必须坚持生态平稳的原则。

(3)要进一步完善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4)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2、走可连续进展道路。

在人类追求生存与进展的权益时,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当代人在追求和制造今世进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平等。

·科学事实的特点?陈述性个别性真实性可重复性·科学观看应遵守哪些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简述科学实验的特点?1、实验方法能够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2、实验方法能够强化研究对象;3、实验方法能够使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显现;4、实验方法能够延缓、加速研究对象的运动速度;5、实验方法能够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6、实验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地点法。

·捕捉机遇需要哪些条件?1、敏捷的洞悉力2、高度的判定力3、科学的想象力4、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体会·假说有哪些特点?科学性、假定性、易变性。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一、绪论1、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答: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猜测的局限性。

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把自然观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人类思维从古代朴素辨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辨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二、自然观1、什么是系统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本质特征?如何理解系统整体性特征?系统的本质特征:整体性: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由于系统的整体必然出现新的特性,其整体功能或整体效应总是大于它的各组成部分之和,所以,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同时,我们要从事物的关系、相互作用中去了解系统整体的规律性。

3、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然条件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现代科学研究的诸多成果证实: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机制。

自组织的概念:模式是内部自发产生的,而不是由系统外部输入的。

自组织是自然系统演化的一般机制。

A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B.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要无序向有序进化,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

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自然辩证法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题整理1.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包含以下四个要义: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现代科学表明,物质世界普遍具有系统形式或属性。

整个自然界,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天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原生生物到人,一般地说,都是由部分组成,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即系统。

就物质世界而言,只要物质和能量存在着空间、时间上的不均匀,就存在着结构,就存在着序,因而也就存在着系统。

物质世界不仅普遍以系统形式存在着,而且普遍以系统形式发展着。

事物发展的系统特征主要表现为要素、层次、结构、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事物整体发展的综合作用过程。

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通过整体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来,而整体的发展变化则是要素、层次、结构、环境等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总之,物质世界是普遍以系统形式存在并发展着的。

2. 你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从直接性来说,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

人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为自然,使自然的原生态受制于人的文化创造。

这其中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因素。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转化的效果是不同的。

在前工业文明时期,人化自然处于匮乏状态,人类依赖于天然的物质资源的直接效用。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带论述)(打印)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带论述)(打印)

二、简答题:33个4.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3个部分: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与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性。

(2)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观决定科学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3)科学观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4)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5)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5.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答:(1)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出发,主张物质是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在科学思想的高度上进行哲学抽象-自然观。

(2)主张以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而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价值论分析,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寻找出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观。

(3)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概括和总结当代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系统认识-科学方法论。

A、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一切僵化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是发展的、变化的。

8.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二者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则以天然物或人工物为研究对象。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
2024年自然辩证法题目的总结如下:
1. 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的还是机械的?
2. 科技发展是否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
3.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4.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5. 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6. 工业化进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损耗。

7. 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因果关系。

8.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9. 垃圾循环利用和减少浪费的方法。

10. 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与应用。

11. 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防灾减灾的策略。

12. 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

13.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

14. 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5. 近年来全球环境保护行动的进展和挑战。

以上题目涵盖了自然辩证法的不同方面,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考生在准备这些题目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还需要关注当前环境问题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措施,以便能够在回答问题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第 1 页共 1 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1、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答: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第二,“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

第三,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和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第四,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第五,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

第六,物质颗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出来的”。

2、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答: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

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通常指演化内容的第一部分,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其子系统与要家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

除了指事物的“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

自然界的进化: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1)有序化“序”的基本词义为“排列”,可引申为一种规则的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的概念不仅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某种规则性,而且反映了时间演化过程的某种规律性。

除此,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了系统的一定秩序,即有序度。

事物或状态不同的有序度构成一系列的阶梯。

如果系统向有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高:反之,如果系统向无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低。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自然辩证法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简答)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

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对科学、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简答)1、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史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芝士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解释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自然辩证法考题总结1

自然辩证法考题总结1

一自然观创立的历史必然性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思想渊源: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基督教神学、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都可见得到。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

创始人为康德,他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

黑格尔为集大成者,更加彻底批判了形而上学自然观,提出了唯心辩证法的自然观。

在哲学发展史上,他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内容。

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

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

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期科学基础:1、近代科学技术获得全面发展2、方法:以综合方法为主。

综合则是把事物的部分或不同的事物结合为整体。

近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1、天文学: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2、地质学:赖尔的地质渐变论3、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 1820年奥斯忒发现了电流产生的磁效应。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

4、化学:尿素的人工合成、原子--分子论、元素周期律的建立5、生物学;1838年—1839年,施莱登,施旺分别提出了植物、动物细胞学说。

和生物进化论。

1859年《物种起源》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引起自然观的革命,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的基础动摇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开始形成。

恩格斯概括总结了这些自然科学的成就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第一次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在自然观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恩格斯对自然历史观的贡献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应用近代科学发展的大量事例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关联及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考题总结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题总结和答案

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意义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为:(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关系,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二.马恩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现代自然观的基本要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为: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代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现成的。

其基本思想是:(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三.怎样认识现代科学?1. 关于科学的涵义,整体的理解是:其一,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属于社会实践范畴,是形成和产生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其二,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属于认识范畴,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三,科学这种知识体系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标志了人类改造自然、控制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其四,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它指出科学活动具有自身的职业化的组织和研究机构,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其五,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表征了科学认识活动所遵循的途径和运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其六,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是指科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2.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特点:⑴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公平原则: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干预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 载能力范围内。共同性原则: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 同发展。
9、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与形成标志是什么?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
义自然观与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3、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
答: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 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 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 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 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 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 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 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天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 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 统一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眼见不一定为实”?
都是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但是研究对象的状态不同。观察方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 状态,实验方法是人为的干预、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能获取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得到 的材料,更加深入揭示的本质。
由于感觉器官的生理局限性,感知过程的错觉,人们认识中存在的谬误,观察仪器 本身的局限性等,知觉到的不是事实,而是重组后的事实。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实际 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日落实际上是对于地球转动这一外部事件的知觉重组。知觉本身 包含着感知者的需要,期望,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主观成分。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
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把物 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 运动形式都归结于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 因果律。其自然科学基础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
5、什么是分析与综合?如何正确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
绪论: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如何?包括
哪些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 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 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5、什么是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 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6、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是什么,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
制如何?
答:基本方式:1.分叉 2.突现。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是通过一种自组织的机制来 实现的。自组织是与组织相对而言的。自组织:系统要素按照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 种默锲而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系统自组织的条件:1.开放系统(前提)2、远离 平衡态 3.非线性相互作用(内在依据)4.涨落。以系统与环境的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为标准,以系统所处的状态为标准,以系统相互作用特点的不同为标准。
关系:共同点: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观、 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同点: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侧重,系统自然观是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
界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思维方式,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即在思维方式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工自然观 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使人们从原来的注重天然自然界转变到既注重天 然自然界,更注重人工自然界,注重人类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能动性。生态自然观是在 现代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依靠生态科学的理 论,探索从以往人类与自然界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转变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依据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 “三大发现”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的核心和形成的重要标志。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在具体领域上发生的变革。是以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在当代的发展。
科学认识具有实证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科学认识系统是进行科学知识这种精神产品生产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三个部分: 科学认识的主体:与一定认识对象构成认识关系或实践关系的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家群体。 科学认识的客体:已进入科学认识主体的特定认识领域的那部分科学对象。科学认识的 中介:连接科学认识主体和客体的中间环节,包括: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 科学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知识,概念,操作程序等思维工具。 科学认识是指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基础上对自然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认识中介。科学方法是认识主体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为了探索未知事物的属 性和规律,为了有所发现和知识创造而采取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为了解决科学问 题而采取的途径、程序和手段的总和。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方法促进科学认识 的进步,科学理论的发展;科学认识促进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人类自然观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三个不同的形态,古代自然观带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5-15 世纪,宗教 神学自然观和为宗教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占了统治地位,15 世纪末 到 16 世纪初,在经济和生产推动下兴起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冲 破了宗教神学的枷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解放。154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轮》标志着 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19 世纪,康德—拉普拉斯的关 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和三个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 论,为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而深刻的基础。为了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需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研究对象: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这一关系的 中间的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
2、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什么是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
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
史必然性?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 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 形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论争, 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的特点及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
哪些?如何理解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答:科学方法论主要探讨科学认识过程中关于如何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确定科研 选题,获取有关科学事实,建立和检验科学假说,以及形成科学理论的方法的学问,是 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科学研究中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将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 也会不断吸取相关学科领域中有价值的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3、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
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哲学理论可以启迪科学工作者的思维,开阔科学工作者的 思路,有助于科技工作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一般而言, 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除了与研究者本人的知识背景、研究必须的仪器设备有关外,还与 其是否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关。思维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确,事倍功半, 甚至一无所获。一个科技工作者是否具备辩证的理论思维,是否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往往决定着他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是否取得成功和出成绩的大小和快慢。
2、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科研选题的原则和意义如何?
答:科研选题的程序: (一)调研、分析、发现问题: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以及学科发展的 情况,确定研究方向或大概的研究范围。②进行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③发现和提出问 题。 (二)选择、形成和确定研究课题——科研选题:在众多的科学问题中初步筛选出 一个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通常所说的“研究课题”就是科研选题的结果。 科研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社会及科学发展的需要;科学性原则-科学问题及 科学上的可行性;创造性原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等;可行性原则-主、 客观条件的可行性;效益性原则-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科研选题的意义:通过选题使我们从众多的问题当中确定哪一个或一组问题将成为 我们科学研究的具对象和目标,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 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选题具有战略性意义。
如何避免:经常对自己的知觉提问,避免受动机或情绪的影响,让自己意识到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