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模结构48压边装置与压边力49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拉深模具的设计
拉深模具的设计拉深模具的分类及典型结构拉深模按其工序顺序可分为首次拉深模和后续各工序拉深模,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压边圈的结构和定位方式上的差异。
按拉伸模使用的冲压设备又可分为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及三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压边装置的不同(弹性压边和刚性压边)。
按工序的组合来分,又可分为单工序拉深模、复合模和级进式拉深模。
此外还可按有无压边装置分为无压边装置拉深模和有压边装置拉深模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拉深模典型结构。
1一凸模; 2一定位板; 3一凹模; 4一下模座图 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1.首次拉深模(1)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图1)此模具结构简单,常用于板料塑性好,相对厚度时的拉深。
工件以定位板 2 定位,拉深结束后的卸件工作由凹模底部的台阶完成,拉深凸模要深入到凹模下面,所以该模具只适合于浅拉深。
(2) 具有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这是最广泛采用的首次拉深模结构形式(图2)压边力由弹性元件的压缩产生。
这种装置可装在上模部分( 即为上压边 ) ,也可装在下模部分( 即为下压边 ) 。
上压边的特征是由于上模空间位置受到限制,不可能使用很大的弹簧或橡皮,因此上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小,这种装置主要用在压边力不大的场合。
相反,下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可以较大,所以拉深模具常采用下压边装置。
(3) 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图 3 为在通用压力机上使用的落斜首次拉深复合模。
它一般采用条料为坯料,故需设置导料板与卸料板。
拉深凸模 9 的顶面稍低于落料凹模 10 ,刃面约一个料厚,使落料完毕后才进行拉深。
拉深时由压力机气垫通过顶杆 7 和压边圈 8 进行压边。
拉深完毕后靠顶杆 7 顶件,卸料则由刚性卸料板 2 承担。
1一凸模; 2一上模座; 3一打料杆; 4一推件块; 5一凹模;6一定位板; 7一压边圈; 8一下模座; 9一卸料螺钉图 2 有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4) 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滦模(图 4) 因双动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其凸模1 与拉深滑块( 内滑块 ) 相连接,而上模座 2(上模座上装有压边圈3) 与压边滑块(外滑块)相连。
冲压工初级理论考核大纲、复习题.
冲压⼯初级理论考核⼤纲、复习题.2011年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能⼒[冲压⼯(初级)]考试考核⼤纲本⼤纲依据汽车冲压⼯《职业标准》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和对初级冲压⼯⼯作要求(技能要求.相关知识)部分制定。
⼀、考核内容(⼀) 基础理论知识1.熟悉冲压作业⼈员相关安全⽣产法律法规。
2.熟悉冲压作业⼈员相关安全⽣产职业道德规范。
3.熟悉冲压⼯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4.了解冲压概念.特点.及应⽤。
5.了解冲压⼯艺的加⼯原理6.了解冲压⼯序的分类。
(⼆) 冲压⼯艺理论知识1.冲裁:(1)冲裁加⼯原理(2)冲裁件的⼯艺性(3)冲模的压⼒中⼼(5)凸.凹模间隙(6)凸.凹模⼯作部分尺⼨和公差(7)冲裁时的压⼒(8)凸模与凹模的固定(9)定位装置(10)卸料及顶料装置(11)排除⼯件或废料的漏料孔和排除槽(12)冲模闭合⾼度(13)冲裁件质量分析2.弯曲:(1)弯曲变形分析(2)弯曲件的⼯艺性(3)弯曲件的弹复(4)弯曲凸凹模的间隙(5)提⾼弯曲件精度的⼯艺措施(7)弯曲件产⽣废品原因及消除⽅法3.拉深:(1)拉深基本原理(2)拉深件的⼯艺性(3)变薄拉深(4)拉深模⼯作部分尺⼨的确定(6)拉深凸模与凹模的圆⾓半径(7)压边圈的采⽤及其类型(8)拉深件的废品种类.产⽣原因及预防⽅法4.成形:(1)胀形(2)翻边(3)缩⼝(4)整形(三) 冲压设备理论知识1.常⽤压⼒机的分类和规格2.压⼒机的选择:压⼒机的许⽤负荷.⾏程和⾏程次数.最⼤装模⾼度.压⼒机的台⾯尺⼨.压⼒机的精度3.板料⾃动送料装置:辊式送料装置4.⾃动化冲压⽣产线(四)冲压材料和热处理理论知识1.常⽤冲压材料2.冲压常⽤⾦属材料规格3.冷挤压模具材料4.常⽤冷挤压模具钢的基本要求5.常⽤⾦属材料牌号(五)汽车覆盖件质量问题1.破裂(1)不同部位的破裂的原因分析(2)破裂问题的防⽌措施2.起皱:(1)起皱的分类(2)各类起皱的原因分析(3)起皱问题的防⽌措施3.尺⼨精度问题:尺⼨精度(六)冲压安全技术1.冲压⽣产的特点与不安全因素分析2.压⼒机安全装置:(1)压⼒机安全装置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及分类(2)压⼒机安全控制装置(3)压⼒机安全防护装置3.冲压模具的安全技术:(1)冲模安全技术要求(2)冲模的安全技术装置(3)冲模其他安全措施(4)冲模安全监测装置(5)冲模安装.调试与拆卸中的安全4.冲压⽣产中的⼿⽤⼯具:⼿⽤⼯具和⼿⽤⼯具操作要点5.冲压事故与冲压⽣产环境:冲压事故.冲压⽣产环境⼆.考试题型及题量1.理论(120分钟):单项选择题(40题,共40分)判断题(30题,共30分)简答题(5题,共30分)2.实作(30分钟):考试内容:冲压模具的维护及保养需掌握的技能:(1).冲压压机⼒的安全使⽤⽅法及要求(2).冲压模具的安装⽅法及要求;(3).冲压模具的调整⽅法及要求;(4).冲压模具的维护及保养⽅法要求;(5).能正选择和使⽤冲压模具安装及调试所需辅助物品。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1-定位板 2-下模板 3-拉深凸模 4-拉深凹模
无压边装置的 首次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模柄 2-上模座 3-凸模固定板 4-弹簧 5-压边圈 6-定位板 7-凹模 8-下模座 9-卸料螺钉 10-凸模
正装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上模座 2-推杆 3-推件板 4-锥形凹模 5-限位柱 6-锥形压边圈 7-拉深凸模 8-固定板 9-下模座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一、首次拉深模
1. 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
2. 有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1)正装拉深模
(2)倒装拉深模
①橡皮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 ②弹簧压边装置
③气垫式压边装置
压边装置
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
刚性压边装置 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二、以后各次拉深模
1-凸凹模 2-反拉深凸模 3-拉深凸凹模 4-卸料板 5一导料板 6-压边圈 7-落料凹模
落料、正、反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压边圈 2-凹模固定板
3-冲孔凹模 4-推件板 5-凸模固定板 6-垫板 7-冲孔凸模 8-拉深凸模 9-限位螺栓 10-螺母 11-垫柱 12-拉深切边凹 模 13-切边凸 模 14-固定块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推件板 2-拉深凹模 3-拉深凸模 4-压边圈 5-顶杆 6-弹簧
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顶杆 2-压边圈 3-凸凹模 4-推杆 5-推件板 6-卸料板 7-落料凹模 8-拉深凸模
落料拉深复合模
4.5拉深模具设计
深度拉深件或落料拉深复合模:
应使工艺力曲线位于压力机滑块 的许用压力曲线之下,还需对压力机 的电机功率进行校核
三. 压力机的选择
深度拉深件或落料拉深复合模:
1 F1 max h1
1000
① 计算拉深功A
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
凸、凹模工作部分形状
带压边圈的拉深
:
a:用于直径d≤100mm的拉深件
b:用于直径d>100mm的拉深件
五.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
润滑
热处理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及残余应力
对于普通硬化金属(如08钢、10钢、15钢等), 若工艺过程正确,模具设计合理,一般可不要进行中 间热处理。 对高度硬化金属(如不锈钢、耐热钢等),一般 一、二道工序后就要进行中间热处理。
凸模圆角的影响
:
凸模圆角rp↓↓→rp处弯曲变形程度 ↑→“危险断面”受拉力大→工件易产生局部变薄; 凸模圆角rp↑↑→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 易产生底部变薄和内皱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凹模圆角半径rd的计算
:
首次拉深: d r
1
0.8 ( D d )t
以后各次拉深: d n
r (0.6 ~ 0.8)rdn1
式中:rd1、rdn-1、rdn——首次、第(n-1)次和第n 次拉深模的凹模圆角半径 D——毛坯直径;d——中径;t——工件厚度。
有平面凸缘拉深件,最后一次拉深时:
凹模圆角半径应和拉深件的一致,即rdn=r。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凸模圆角半径rd的计算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
一.结构参数
(一)凸、凹模间隙
间隙的影响如下: 1.拉深力 间隙愈小,拉深力愈大。 2.零件质量
间隙过大,容易超皱,而且毛坯口部的变厚得 不到消除;另外,也会使零件出现锥度。而间 隙过小,则会使零件拉断或变薄特别严重。 3.模具寿命 间隙小,则磨损加剧。
确定间隙的原则:考虑板材本身的公差, 和毛坯口部的增厚。 间隙值可按下式计算:
(三)凸、凹模结构形式
1.无压边圈的拉深模
一次拉深成形的拉深件,其凸、凹模结构形式如图。 图a适宜于大型零件;图b、c适于中小型零件。
多次拉深时,其凸、凹模结构如图。
2.有压边圈的拉深模
图a多用于尺寸较小的拉深件;图b为有斜角的凸模和 凹模,优点是毛坯在下一次拉深时容易定位,减轻了 毛坯的反复弯曲变形程度,减少了零件的变薄以及提 高了零件侧壁的质量等。它多用于尺寸较大的零件。
Z tmax Ct
式中tmax—材料的最大厚度,其值tmax=t+△ △—板料的正偏差; C—增大系数,考虑材料的增厚以减小摩擦,其值
见表5-18(w)。
(二)凹模与凸模圆角半径
凹模的圆角半径过小: 板材在经过凹模圆角部分时的变形阻力以及在 间隙内的阻力都要增大,引起总的拉深力增大 和模具寿命的降低。
(d
0.4)
0
p
凹模尺寸:Dd (d 0.4 2Z)0d
二、典型模具结构
(一)首次拉深模
1.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
上模是整体的。凸模直径过小 可加上模柄。凸模上设计通气 孔。凹模下部有通孔,以便刮 件环将零件从凸模上脱下后, 能排出零件。这种结构一般适 用于厚度大于2mm及拉深深度 较小的零件。
3.带限制圈的结构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
•(二)有压边圈装置的简单拉深模
•
正装拉深模
•凸模较长,行程不大。
PPT文档演模板
•
倒装拉深模
•锥形压边圈将毛坯压成锥形有 利于拉深变形。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
•(三)压边圈装置分析 •1、弹性压边装置(用于普通单动压力机)
•a)橡皮压边装置
b)弹簧压边装置
c)气垫压边装置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 具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
概述
• 拉深是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
•拉深件的分类:
• 圆筒形零件 • 曲面形零件 • 盒形零件 • 复杂形零件
•拉深件特点:
•效率高,精度高,材料消 耗少,强度刚度高。
•拉深压力机:
•单动、双动、三动压力机 和液压压力机。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
二、阶梯形件的拉深特点
• 1、判断能否一(t/D×100>1),而阶梯
之间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
小时,可一次拉出。
•判断条件:
• 上式中h/d是表6-9中拉深次数为1时的值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
• 2、多次拉深时的拉深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负间隙拉深
模具设计5拉深工艺与模具
三、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及其制造公差
•1、最后一道工序: •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按工件要求确定。
•工件要求外形尺寸时:
•工件要求内形尺寸时:
•2、中间各道工序:•凸凹模尺寸取毛坯过渡尺寸
•若以凹模为基准:
PPT文档演模板
拉伸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
1.凸缘变形区的起皱 拉深过程中,凸缘区变形区的材料在切向压应力 σ 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失稳起皱,如图 4.2.6 所示。 凸缘区会不会起皱,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 σ 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另一方面 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 稳的能力,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小,抵抗失稳 能力越小。这类似于材料力学中的压杆稳定问题。压杆是否稳定不仅 取决于压力而且取决于压杆的粗细。在 拉深过程中 是随着拉深的进行而增加的,但凸缘变形区的相对厚度 也在增大。这说明拉深过程中失稳起皱的 因素在增加而抗失稳起皱的能力也在增加。
图 4.2.4
在厚度方向,由于压料圈的作用,产生压应力 ,通常 和 的绝对值比 大得多。厚度方向上材料的的变形 情况取决于径向拉应力 和切向压应力 之间比例关系,一般在材料产生切向压缩和径向伸长的同时,厚度有所 增厚,越接近于外缘,板料增厚越多。如果不压料( =0),或压料力较小( 小),这时板料增厚比较大。当 拉深变形程度较大,板料又比较薄时,则在坯料的凸缘部分,特别是外缘部分,在切向压应力 作用下可能失 稳而拱起,产生起皱现象。
此外,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还有拉深方法、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拉深件的形状等。 采用反拉深、软模拉深等可以降低极限拉深系数;首次拉深极限拉深系数比后次拉深极限拉深 系数小;拉深速度慢,有利于拉深工作的正常进行,盒形件角部拉深系数比相应的圆筒形件的
拉深系数小。 3.极限拉深系数的确定 由于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很多,目前仍难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准确确定极限拉深系数。
毕业设计---拉深五金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拉深五金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应完成的项目:(1)、对冲压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和方案比较确定(2)、进行冲压工艺方案设计,主要参数计算(毛坯尺寸和拉伸次数确定,落料力、卸料力、压边力等)。
(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注意考虑卸料的结构)(4)、模具主要尺寸的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确定卸料弹簧,确定压边材料和冲裁件的排样)(5)、模具整体设计和装配图绘制、主要零件的零件图(6)、选择压力机的规格(7)、装配图零部件明细表和主要零部件设计图(8)、每人须画不少于2个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钟毓斌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史铁梁主编.模具设计指导.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3)、肖祥芷主编.中国模具设计大典(3).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 2003 (4)、《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冲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5)、陈锡栋主编. 实用模具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6)、王孝培. 冲压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4. 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2011年10月20日发出,应于2012年5月10日前完成。
指导教师:签发2011 年10 月20 日学生签名:2011 年10 月25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拉深五金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时间2011年10月25日至2012 年5月10日本课题的目的意义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对该产品拉伸件的冷冲压模具设计。
主要工序包括:落料、拉深、冲孔。
主要意义1、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进行冷冲模设计的实际训练,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冲压模工艺与设计”课程内容,掌握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模具标准及其它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并在模具设计中加以贯彻设计(论文)的基本条件及依据近年来冷冲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类包括冲孔模、落料模、弯曲模、拉深模等。
4.6.2 拉深模主要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图4-60 拉深零件尺寸不模具尺寸
当零件要求外形尺寸时,以凹模设计为基准,先计算凹模尺寸:
拉深凹模:Dd
( Dmax
0.75
)
0
d
拉深凸模:Dp (Dd 2c)0p
当零件要求内形尺寸时,以凸模设计为基准,先计算凸模尺寸:
拉深凸模:D (D 0.4)0
p
min
p
拉深凹模:D (D 2c)d
1,2,3 1.2t
5
4
5
1.1t (1~1.05)t
4.凸模不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
在对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设计时,应考虑到拉深件的回弹、壁厚 的丌均匀和模具的磨损规律。
1)对于多次拉深时的中间过渡拉深工序,其半成品尺寸要求丌高。 2)有压边圈拉深模具的单边间隙值:最后一道工序的凸模、凹模尺寸和公 差应按零件的要求来确定。
d
p
0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谢谢观看
第一次拉深:rd 0.8 (D d )t 以后拉深:rdn (0.6 ~ 0.8)rd(n1) ≥ 2t
式中D—毛坯直径或上道工序拉深件直径(mm);d—本道
工序拉深件的直径(mm)。
2.凸模圆角半径rp
第一次拉深:rp (0.7 ~ 1.0)rd
以后各次:rp(n1) (dn1 dn 2t) / 2
冲压工艺不模具设计
拉深模主要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4.6.2拉深模主要工作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rd —凹模圆角半径; rp —凸模圆角半径; c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间隙; Dp —凸模工作尺寸; Dd —凸模工作尺寸。
图4-58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拉深是是利用拉深模将平板毛坯压制成开口空心件或将开口空心件进一步变形的冲压工艺。
2.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圆角而不是锋利的刃口,其间隙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
3.拉深系数m是拉深后的工件直径和拉深前的毛坯直径的比值,m越小,则变形程度越大。
4.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坯料的凸缘部分。
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和径向伸长的变形。
5.对于直壁类轴对称的拉深件,其主要变形特点有:(1)变形区为凸缘部分;(2)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的伸长,即一向受压、一向收拉的变形;(3)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传力区承载能力的限制。
6.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7.拉深中,产生起皱的现象是因为该区域内受较大的压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失稳_而引起。
8.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确定依据是面积相等的原则。
9.拉深件的壁厚不均匀。
下部壁厚略有减薄,上部却有所增厚。
10.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不均匀的。
即使在凸缘变形区也是这样,愈靠近外缘,变形程度愈大,板料增厚也愈大。
11.板料的相对厚度t/D越小,则抵抗失稳能力越愈弱,越容易起皱。
12.因材料性能和模具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拉深件口部不齐,尤其是经过多次拉深的拉深件,起口部质量更差。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加大加大工序件高度或凸缘直径的方法,拉深后再经过切边工序以保证零件质量。
13.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筒壁传力区最大拉应力小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
14.正方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是圆形;矩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
15.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坯料尺寸不是绝对准确,因此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通常是先做好拉深模,以理论分析方法初步确定的坯料进行试模,经反复试模,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冲件时,在将符合要求的坯料形状和尺寸作为制造落料模的依据。
第4章 拉深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拉深变形规律及拉深件质量影响因素; 2.掌握拉深工艺计算方法; 3.掌握拉深工艺性分析与工艺设计方法; 4.认识拉深模典型结构及特点,掌握拉深模工 作零件设计方法; 5.掌握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概述
拉深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 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 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可以加工旋转 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 复杂的薄壁零件。
和ζ
3max
的变化规律
3)筒壁部分受力分析
筒形件的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
在拉深工艺设计时,必须判断制件是否能一次拉 深成形,或需要几道工序才能拉成。正确解决这个问 题直接关系到拉深生产的经济性和拉深件的质量。
1.拉深系数
每次拉深后的筒形件直径与拉深前坯料(或工序 件/半成品)的直径之比。
m1 d1 D m2 d 2 d1 .......... ... mn 1 d n 1 d n 2
拉深变形过程
拉深过程中金属的流动(网格分析)
凸缘产生内应力:径向拉应力σ1;切向压应力σ3 凸缘塑性变形:径向伸长,切向压缩,形成筒壁 直径为d高度为H的圆筒形件(H>(D-d)/2)
通过拉深网格分析我们发现,工件底部的 网格变化很小,而侧壁上的网格变化则很大, 以前的等距同心圆,变成了与工件底部平行的 不等距的水平线,并且愈是靠近工件口部,水 平线之间的距离愈大,同时以前夹角相等的半 径线在拉深后在侧壁上变成了间距相等的平行 垂线,以前的扇形毛坯网格变成了拉深后的矩 形网格。
(1)不用压边圈时
Z=(1.0~1.1)tmax (2)用压边圈时 2次拉深: 第1次 第2次 3次拉深: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1t (1.0~1.05)t 1.2t 1.1t (1.0~1.05)t
第四章 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
拉深过程中影响起皱的主要因素
板料的相对厚度 t/D
t dt d
t/D 越小,拉深变形区抗失稳的能力越差,越易起皱。
拉深系数 m(切向压应力的大小)
m 越小,拉深变形程度越大,切向压应力的数值越大;另外, 变形区的宽度越大,抗失稳的能力变小,越易起皱。
模具工作部分几何形状
用锥形凹模拉深时,由于毛坯的 过渡形状使拉深变形区有较大的抗失 稳能力,与平端面凹模相比可允许用 相对厚度较小的毛坯而不致起皱。
划分为五个区: I 凸缘部分 II 凹模圆角部分 III 筒壁部分 IV 凸模圆角部分 V 筒底部分
下标1、2、3分别代表 坯料径向、厚向、切 向的应力和应变
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很不均匀的。
24.10.2023
IV
24.10.2023
I II
III V
三、拉深变形过程中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拉深至某一瞬时 R t
使
max 1 max
出现在
R t0.7~0.9R 0
即拉深早期。
24.10.2023
四、筒壁传力区的受力分析
(1)压边力Q 引起的摩擦应力
M
2 Q dt
(2)材料流过凹模圆角半径产生弯 曲变形的阻力
W 14b
rd
t t
2
(3)材料流过凹模圆角后又被拉直 成筒壁的反向弯曲力
'WW14b
t rdt
2
24.10.2023
§4-3 直壁旋转体零件的拉深
一、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
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原则: 体积不变原则: 若拉深前后料厚不变,拉深前坯料表面积与拉深后
冲件表面积近似相等,得到坯料尺寸。
模具设计第五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
七、拉深模制造特点
4)由于拉深过程中材料厚度变化及回弹变形等原因,复杂拉深件 坯料形状和尺寸设计值与实际值往往存在误差,坯料形状和尺寸 最终是在试模后确定。 2.拉深模凸、凹模的加工方法
26627D
七、拉深模制造特点
表5-4 拉深凸模常用加工方法
26627D
七、拉深模制造特点
表5-5 拉深凹模常用加工方法
一、拉深变形分析
26627D
图5-3 拉深件的网格变化
二、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
1.起皱
26627D
图5-4 起皱破坏
二、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
(1)影响起皱的主要因素 1)坯料的相对厚度t/D。 2)拉深系数m。 (2)起皱的判断 在分析拉深件的成形工艺时,必须判断该冲件 在拉深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起皱,如果不起皱,则可以采用无压边 圈的模具;否则,应该采用带压边装置的模具,如图5-5所示。
26627D
图5-10 圆筒形件
三、圆筒形件的拉深
解 由于t=2mm>1mm,所以按中线尺寸计算。 1)确定修边余量。 2)计算坯料展开直径。 3)确定是否用压边圈。 4)确定拉深次数。 5)确定各次拉深直径。 6)求各工序件高度。 7)画出工序图,如图5-11所示。
26627D
四、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26627D
图5-9 多次拉深时筒形件直径的变化
三、圆筒形件的拉深
2.拉深系数
表5-3 圆筒形件带压边圈时的极限拉深系数
3.拉深次数 4.圆筒形件拉深各次工序尺寸的计算
(1)工序件直径 从前面介绍中已知,各次工序件直径可根据各 次的拉深系数算出。
Hale Waihona Puke 26627D三、圆筒形件的拉深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3—定位圈; 4—凸模; 5— Nhomakorabea6—打料杆; 7—螺母; 8—模柄; 9、
14—
10—打料盘; 11—凹模;
12—
13—凸模固定板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带凸缘制件落料拉深复合模
1、4、10、11、19—内六角螺钉;
2—下模座; 3—固定卸料板;
5—上模座; 6—
7、12—圆柱销; 8—打料杆;
1—顶杆; 2—安全口; 3—通气孔; 4—打料杆; 5—上模座;6—打料盘; 7—凹模; 8—凸模; 9—挡料销;10—压边圈; 11—定距块;12—下模座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带凸缘制件的拉深模
1—定程块; 2—六角螺母;
3—上模座; 4—
5—内六角螺钉; 6—打料盘;
9—模柄;
13—凸凹模(落料凸模、拉深凹模);
14—打料块; 15—落料凹模;
16—
17—压边圈;
18—顶件杆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落料拉深压形复合模
1、5、8、11、19—内六角螺钉;
2—下模座; 3—导向装置;
4—固定卸料板; 6—垫板;
7—
9—打料杆;
10—模柄; 12—圆柱销;
7—
8—凸模;
9—压边圈; 10—
11—卸料螺钉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无压边装置的后次拉深模 1—上模座; 2—垫板; 3— 4—凸模; 5—定位板; 6— 7— 8—下模座
拉深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
1.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有弹性压边装置和打料装置的后次拉深模
第08章--拉深模具设计PPT课件
以由弹簧或橡皮产生,也可以由气垫产生。
5
带凸缘零 件的拉深模结 构,毛坯用定 位板定位,在 下模座上安装 了定距垫块, 用来控制拉深 深度,以保证 制件的拉深高 度和凸缘直径。
图8.6 凸缘件拉深模(定距垫块) 6
图8.7 凸缘件拉深模(打料块定距)
毛坯用固定挡料销定位,打料块同时起定距垫块的作用, 作用同样是控制拉深高度和凸缘直径。
第8章 拉深模具设计
8.1 单动压力机首次拉深模
8.1.1 无压边圈的拉深模
适用于底部平整、 拉深变形程度不大、 相对厚度(t/D)较大和 拉深高度较小的零件。
1
图8.1 无压边圈有顶出装置的拉深模
8.1.2 带压边圈的拉深模
板料毛坯 被拉入凹模。 在拉簧力的作 用下,刮件环 又紧贴凸模, 在凸模上行时 可以将制件脱 出,由下模座 孔中落下。
下止点
30°
60°
曲轴转角α
90° 23
8.6.4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 凸、凹模间隙 2. 凸、凹模圆角半径 3. 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 4. 凸模通气孔
24
8.6.5 模具的总体设计
模具的总装图如 图8.26所示。
采用正装式结构, 落料拉深凸凹模安装 在上模;
刚性卸料板卸去 废料,也起导尺作用,
线,
若落料拉深力曲线处于许用负荷曲线之下,则所选设备符合
工作要求;
若落料拉深力曲线超出许可范围(见图8.25),则需选择标称
压力更大型号的压力机,继续以上校核过程。
26
图8.25 许用负荷与实际负荷
27
用导尺和固定挡 料销定位;
打料块将卡在凸 凹模内的工件推出。
图8.26 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 25
2012冲压模具简答题答案
三问答题3 . 什么是孔的翻边系数 K ?影响孔极限翻边系数大小因素有哪些?在圆孔的翻边中,变形程度决定于毛坯预孔直径 d 0 与翻边直径 D 之比,即翻边系数 K :从上式可以看出: K 值越大,则表示变形程度越小;而 K 值越小,则表示变形程度越大。
当 K 值小到材料即将破裂时,这时的翻边系数称为极限翻边系数 K min 。
影响孔翻边系数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的塑性越好,则极限翻边系数越小; 2 、预孔的表面质量越好,极限翻边系数值越小。
3 、预孔直径材料厚度 t 的比值( d 0 /t )越小,即材料越厚,翻边时越不容易破裂,极限翻边系数可以取得越小。
4 、凸模的形状与翻边系数也有很大的关系,翻边时采用底面为球面的凸模要比底部为平面的凸模的翻边系数取得小一些4 •什么是缩口?缩口有何特点?缩口是指通过缩口模使圆筒形件或管状毛坯的口部直径缩小的成形工序。
缩口工序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子弹壳、钢制气瓶等零件的主要成形方法。
缩口工序主要有以下特点: 1 、管件毛坯缩口时,主要受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使其直径减小而壁厚和高度增加。
2 、缩口时毛坯由于切向压应力的作用,易于失稳而发生起皱现象。
同时在非变形区的筒壁,由于压应力的作用,也易失稳弯曲。
因此。
在缩口工序中,必须要采取措施防止毛坯的起皱和弯曲。
3 、缩口工序一般安排在拉深半成品经过修边或管材下料后进行,必要时还需进行局部的退火处理。
4 、缩口工件的质量与材料的机械性能、润滑情况、工件口部质量、模具工作部分形状及表面质量有关。
四、问答题 1 、弯曲变形的过程是怎样的?虽然各种弯曲件的形状及其使用的弯曲方式有所不同,但从其变形的过程和特点来看却有共同的规律。
其中的板料压弯工艺是弯曲变形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板料从平面弯曲成具有一定角度和形状,其变形过程是围绕着弯曲圆角区域展开的,所以弯曲件的圆角部分是弯曲变形的主要变形区2 、弯曲变形有何特点?: 1 )弯曲变形主要集中在弯曲圆角部分 2 )弯曲变形区存在一个变形中性层3 )形区材料厚度变薄现象4 )、变形区横断面的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筋的压边圈(或凹模)。在拉深复杂拉深件时可 以通过拉深筋调节材料的流动能力,
4.8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拉深力的确定
2.压边力的确定 当需要采用压边装置时,压边力的大小必须适当。压
边力过大,将导致拉深力过大而使危险断面拉裂;压边力 过小,则不能有效防止起皱。在设计压边装置时,应考虑 便于调节压边力,以便在保证材料不起皱的前提下,采用 尽可能小的压边力。 设计拉深模时,压边力的大小常按下式核算:
Q = Fq /1000 式中 Q —— 压边力(kN);
F —— 毛坯在压边圈上的投影面积(mm2); q —— 单位压边力(MPa),取值可参考表4-14。
4.8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拉深力的确定
➢ 4.8.2 拉深力的计算 拉深力常用下述经验公式计算。 圆筒形件首次拉深:
P = k 1 p d 1 t s b /1000 P = k 2 p d i t s b /1000 矩形或正方形件拉深: P = (0.5 ~ 0.8)L t s b /1000 式中 P —— 拉深力(kN); d1、d i —— 第一次、以后各次拉深后的直壁直 径(mm); L —— 拉深件筒部断面周长(mm); s b —— 材料的强度极限(MPa); k1、k2 —— 修正系数,查表4-15。
4.7 拉深模典型结构
➢ 4.7.1 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1.首模
图4-33 带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
1-凸模 2-定位圈 3-凹模 4-弹性卸料环 1-凹模 2-推块 3-压边圈 4-凸模
图4-32所示为不带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该模具结构简 单,适用于不需要压边的首次拉深模。凸模上开设通气孔,目 的是便于将拉深件从凸模上卸下,并防止卸件时拉深件变形。
c c
s
s
s
(a)
(b)
(c)
(d)
(e)
(f)
图4-38 压边圈的结构
4.8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拉深力的确定
图中参数C的取值为:
C =(0.2~0.5)t
S的取值为:
拉深铝合金时 S = 1.1t
拉深钢时
S = 1.2t
拉深带凸缘件时 S = t + (0.05~0.1)
此外,在拉伸球形件、锥形件时常采用带拉深
12 3
4
5 6
7 8
图4-36 双动拉深压力机用拉深模 1-固定杆 2-凸模 3-压边圈 4-上模座 5-定位圈 6-凹模 7-顶板 8-顶杆
4.8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拉深力的确定
➢ 4.8.1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 1.压边装置的类型 压边装置有弹性压边装置和刚性压边装置两种类型.在 单动压力机上拉深时一般采用弹性压边装置,其类型有三 种。如图4-37所示,其中(a)为橡胶垫式,(b)为弹簧 垫式,(c)为气垫式。三种弹性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和凸 模拉深行程的关系如图4-37(d)所示。气垫式压边装置 在拉深过程中能使压边力保持不变,压边效果较好,但其 结构复杂,需要压缩空气,一般仅在压力机带有气垫附件 时才采用。弹簧垫式和橡胶垫式压边装置的压边力随拉深 行程的增加而升高,压边效果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刚性压边圈的类型如图4-38所示。(a)、 (b)、
(c)、(d)用于首次拉深,其中(a)为常用结构, (b)、(c)在拉深凸缘宽度很宽的带凸缘件时采用,(d) 可以通过修磨限位钉调整压边力的大小,并使压边力在拉 深过程中保持不变。(e)、(f)用于以后各次拉深,(e) 采用固定限位柱,(f)采用可调限位柱。
4.8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拉深力的确定
使用单动压力机进行拉深时,滑块上除了要承受拉深力 P外,还要承受压边力Q,有时还要承受一些其它作用力。 在设计拉深模具时,应以拉深工艺总力PS作为选择压力机 规格的依据。拉深工艺总力可用下式计算:
PS = P + Q + …… 由于拉深工艺的压力行程通常都大于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行程,因而在选择压力机规格时,应校核压力机的行程负荷 曲线,即保证拉深工艺总力的变化曲线被包络在压力机的行 程负荷曲线以下。 实际生产中,常按下列经验公式选择压力机的规格: 浅拉深时 PS≤(0.7~0.8)Pg 深拉深时 PS≤(0.5~0.6)Pg 式中 PS —— 拉深工艺总力(kN);
4.7 拉深模典型结构
3.以后各次拉深模 图4-35所示为以后各次拉深模。
图4-35 以后各次拉深模 1-推块 2-拉深件 3-凹模 4-限位柱 5-凸模 6-压边圈
4.7 拉深模典型结构
➢ 4.7.2 双动拉深压力机用拉深模
图4-36所示为双动拉深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深模。该模具的 下模与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相似,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上模分为 两部分,压边圈3与上模座2相联一起固定在压力机外滑块上,拉深 凸模2与固定杆1相联固定在压力机内滑块上。工作时,外滑块先行 下降,压边圈压紧坯料,然后内滑块下降进行拉深。拉深完成后,内 滑块带动凸模先回升,这时压边圈起卸料作用,待拉深件从凸模上卸 下后,内滑块开始回升。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比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结构简单,生产率高,压边力在拉深过程中保持不变,常用于大、中 型拉深件或复杂拉深件的生产。
4.7 拉深模典型结构
拉深模具按工序集中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拉深 模、复合拉深模和级进拉深模;按工艺顺序可分 为首次和以后各次拉深模;按模具结构特点可分 为带导柱、不带导柱和带压边圈、不带压边圈的 拉深模;按使用的压力机可分为单动压力机(通 用曲柄压力机)用拉深模和双动拉深压力机用拉 深模。本节讨论单工序和复合拉深模。 ➢ 4.7.1 单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 1.首次拉深模
图4-33所示为带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该模具采用倒装 结构,由安装在下模座上的弹顶器或气垫提供压边力,能够获 得较大的压边力,并且便于调整压边力的大小。
4.7 拉深模典型结构
2.落料拉深复合模 图4-34所示为落料拉深复合模。
图4-34 落料拉深复合模 1-挡料销 2-凸凹模 3-推块 4-卸料板 5-顶块 6-落料凹模 7-拉深凸模
压边力
(a)
(b)
(c)
图4-37弹性压边装置
橡胶垫 弹簧垫 气垫
凸模拉深行程
(d)
4.8 压边装置和压边力、拉深力的确定
在双动压力机上进行拉深时使用刚性压边装置,模具 压边部分安装在压力机的外滑块上,利用外滑块压力进行 压边。这种压边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机外滑块 的封闭高度调整压边力的大小,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保持 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