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起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也面临许多的机遇与挑战。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已逐步受到大家的关心,人们开始认识到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既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个体长期努力和种种促进个体从教素质提高的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
1.建立开放性教师教育体制,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克服传统封闭性教师教育体系的弊端,实现教师教育师范生与学术性的统一,增强师范院校的竞争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现有的师范教育中职前职后隔离、体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可以把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联系起来,实现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可以提高教师上岗的基础学历层次,实现师范教育层级的提升。而且,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适应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多样化和地区的差异,促进整个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时实施各种培养模式与师资培训的前提。师范院校要充分地利用教育学科的优势,增强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形成一种包括基础理论课、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课和教育实践课三类课程合理分配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还包括在教育类课程中增设教育技术课程,使接受培养与培训的教师普遍掌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应建立教师教育课程的认定制度,包括对课程结构的认定即课程内容、教材、教学安排等都要通过严格的认定程序,以确保教师的培养质量。
2.提高教师物质待遇和职业声望。长久以来,我国教师职业是一种付出与收获不平衡、职业声望超越而物质待遇贫乏的职业,教师经济地位不高,它对人的吸引力比其他很多职业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国教师教育,需要切实解决教师的经济地位不高的问题。当教师的工资待遇制度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队伍的吸引力增大时,教师的筛选、竞争机制紧跟其后,那么一个求职时业择人、任职时人敬业的良性循环就有可能出现。在目前教师专业地位不高的情况下,作为提升教师地位的直接的手段,莫过于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真正成为收入可观、令人羡慕的职业。
3.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与促进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之一。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必须得到创新,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首先,继续教育的目标要注重人的发展。教师培训不仅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更要促进教师全面、健康发展;既要强调教师在培训中获得经验,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应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促使教师在培训中成为严格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教师继续教育不仅要重理论指导和技能训练,同时应关注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和核心教学技能的提升,倡导和体现某些核心的教育理念。继续教育培训,能促使教师创造出符合这种课程理念的教学技能,以新颖、科学的教学技能作为实现教育理念的必要手段,以确保课程改革
深入到学校的教育中,体现在教师日常的、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首先是校本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需要,由专家协作指导,教师主动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及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基于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其次是教育行动研究模式,这是一种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以实践情境为研究场所的研究形式,基本框架为发现问题、分析解剖、确立假设、验证假设。再次是案例研究模式,通过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的故事,可以帮助教师很快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技能,便于操作。最后是教例研究模式,这种模式包括教例描述、教例分析、教例归纳、新教例的创设及专题研究五个环节。
总之,教师继续教育要想真正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必须创新继续教育模式,帮助中小学教师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4.提供和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是否拥有专业自主权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教育法》、《教师法》对现阶段教师的权利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这些规定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专业权利的尊重和法律的认可,突破了历来把教师专业活动主要局限在传授已有文化知识范围内的传统认识和做法,显示了对教师职业性质、职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等方面认识的发展和深化。教师专业化要求为教师提供专业自主权,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做出重要决策的权利,如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人员的聘任,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学生的作业,学校顾问的聘用等。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压力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制”学校组织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专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8]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无论是政府、教育部门还是教师本身都要作出努力和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