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研读

简阳市教研室吴茂辉

(Ⅰ)“课程标准”整体结构

一、“课标”篇章保持不变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三维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五个一级主题)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建议。

二、“内容标准”一、二级主题保留

(Ⅱ)“前言”和“课程标准”提法更加准确

一、“前言”部分的一些变更

1.给化学提出明确的定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对义务教育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界定

(1)体现基础性

(2)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课程基本理念所增加与强调的内容

(1)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课程设计思路在保留原来构架的同时进行几点修正

(1)在指导思想方面,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放在“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前面;

(2)增加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包含的内容和要求”;

(3)在设立“活动与探究建议”方面强调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在设立“学习情境素材”方面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5)增加“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多个方面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课程的顺利实施”的条文。

二、“课程目标”的修改 1.目标总要求更加具体

增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更加恰当

(1)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上“初步”的提法 (2)实验设计加上“初步学会”的提法

(3)把“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改为“初步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添要求 增加“安全知识”、“可持续发展”、“敢于质疑”、“乐于实践”、“善于合作”的内容

(Ⅲ)“内容标准”有所充实

一、“科学探究”一级主题有重大修改 1.“科学探究”一级主题有重大修改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包括8个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论证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共有7项技能)

(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至少完成8项实验)

附:编入3个科学探究学习实例

2.二级主题之(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修改

(1)“猜想与假设”环节,加上“有依据的”猜想或假设

(2)“进行实验”环节将能“顺利完成”改为“独立地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

(3)“收集证据”环节将第1条改为“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4)“解释与结论”环节删去第2条“能分类”和第4条“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将得出“正确答案”改为“合理答案”

3.二级主题之(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的增添

(1)概述段落增添“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环境污染”

(2)列表要求增添“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条文

4.增加“(四)完成学生的实验活动”

●增加学生实验活动内容是本次课标修改的最大亮点

●学生实验包括技能训练、性质探究和气体准备

●学生实验包含了各项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本次课标的修订特别强调坚持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有关领导认为:数学课标组提出的“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对基础教育特别是理科教育有普遍意义。

基础知识基本思想

基本技能 + 基本活动经验

分析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 提出问题能力

二、其他四个一级主题的一些修改

1.其他一级主题包含的要点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包含空气水、溶液金属常见化合物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包含物质多样性构成微粒元素组成表示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包含基本特征基本类型质量守恒定律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包含能源、资源合成材料化学健康环境

列表包含:(1)标准(2)活动与探究建议(3)可供选择学习情景素材

3.“活动与探究建议”修订的内容主要有4项

(Ⅳ)“实施建议”重新编写

一、“教学建议”新内容的要点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三者有机结合,加强实验教学

(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对主题、单元教学和课时目标整体设计、规划

(3)科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应根据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确定,准确具体可行,切忌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2.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①两种形式:实验探究活动,调查、讨论活动

②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③处理好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间的关系,把握探究的程度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①有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要求的必做实验

②学校条件好的多采取学生动手实验,条件差的采取教师演示或替代品实验

③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

3.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1)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①注意有教学中使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应用

②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使学生对身边化学形成新认识

③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筛选素材,充实教学内容

(2)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①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学习主题,加强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

②设计一些开放性学习主题,注意化学与科学之间联系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努力创造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①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景素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②学习情景素材除课标建议外,鼓励教师创造性设计、开发

(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①教师应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交流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②有针对性地运用实物、模型、标本、图表、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和手段

(3)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①将系统归纳和活动探究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学生活动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②积极进行习题教学改革与探索,改变呈现情景和呈现方式

③习题数量、难度应适中,避免繁、难、偏。评讲引导点拨,鼓励学生参与

(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①自觉地对自身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②通过“反思札记”、“成长札记”、“课后反思”等形式提高反思能力

③校内外教师交流、沟通、参加说课、上课评课、观摩课等以教研促反思

二、“评价建议”新内容的要点

良好的评价活动具有的特征:目标性、公平性、科学性、真实性、多样性、反馈性

1.评价目标的确定

(1)评价目标的内容、水平必须与三维目标相吻合

(2)评价目标既可制成评价细目表,也可采用语句描述

2.评价方式的选择

(1)纸笔测验:试题类型要多样,难度适中

(2)活动表现评价:学生以行动、作品、表演、操作、写作、制作展示

(3)建立学习档案:要求学生本人把参与活动的资料收集起来反映自身学习和发展历程

3.评价标准的制定

(1)学业评价标准必须具体、清晰,有很强的针对性

(2)纸笔测验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参考答案、②评分标准、③必要说明

4.评价工具的实施

(1)教师是学业评价的主要承担者,还需与学生、同伴、家长协同参与

(2)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有些学习活动可在同学间进行

5.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1)采用评语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2)期末、毕业考还应运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结论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不宜在班级公布排名

三、教材编写建议(略)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 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2. 提倡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3. 编制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

4. 编写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5. 及时总结教师和学生教学实践的经验

6. 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

7. 善于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学习素材

8.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环境

小结:学习新课标要着重把握

1.明确新课标的三大特点:

(1)保持原课标的基本结构

(2)比原课标更凸显了:完整性、严谨性、实践性

(3)特别强调学生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8 项基础实验7 项实验技能

2.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想和基本观念的形成

(1)6 项化学基本观念:

①认识化学物质有多样性;

②认识化学物质由微粒构成;

③用元素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

④用转化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

⑤用定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

⑥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2)化学思维的特点:

从宏观现象入手进行微观分析用化学语言表述

3. 根据新课标修改的新教材的内容

(1)核心知识:

①宏观物质重点突出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的化学性质和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制法;

②分子、原子、元素是理论核心概念;

③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2)不讲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等知识

(3)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水平认识酸碱盐不会编入正文

4.落实新课标就注意: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摈弃轻课标重教材的错误认识,对照课标要求,反思自身教学行为。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 沁阳六中胡小霞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特点是从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为背景,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建构学习情景,引入化学知识,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设置许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启蒙性。 下面我准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标准,教材的编写原则,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教材分析,建议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总体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酸碱盐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了解酸碱盐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学会粗盐的提纯.碳酸钠的检验等.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实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环保意识.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这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内容标准对酸碱盐的要求:通过学习知道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例如:会用酚酞咝试剂鉴别酸碱盐)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刘美林8.29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摘要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一)指导思想不同 (二)目标体系不同 (三)结构不同 (四)学段不同 (五)内容标准不同 (六)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七)评价方法不同 (八)教学要求不同 三、课程性质的定位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展放在主体地位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学习领域与内容标准 (一)运动参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学生要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 乐于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二)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 略钢九年制学校尹传梅 题目是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特点是从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为背景,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建构学习情景,引入化学知识,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设置许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启蒙性。 下面我准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标准,教材的编写原则,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教材分析,建议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总体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酸碱盐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了解酸碱盐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学会粗盐的提纯.碳酸钠的检验等.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实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环保意识.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这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内容标准对酸碱盐的要求:通过学习知道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例如:会用酚酞咝试剂鉴别酸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1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新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试题

新课程标准2011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 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3、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5、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 二、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 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2、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3、简述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分类。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4、简述情感态度的二级目标。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 三、论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请简述英语教学的教学建议。英语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需要。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 整体设计目标 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英语课程设计思路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目标结构保证国家英语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哪四个方面1有利于解决以往各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学的连续性。2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3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教学模式的建立。4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英语课程目标按照国际通用的能力水平设立几个级别各级别都适用于哪个年级设为九个级别。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三、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七-九年级分别完成三、四、五级目标高中阶段完成六、七、八级目标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以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 五、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它建立在哪几个方面的基础上每个方面都起什么作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六、一级课程总体目标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文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七、二级课程目标总体描述是什么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doc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课标解读中形成的认识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课标解读的效度。例如,学习目标制定是否符合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新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 三、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发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据此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3.《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_原子___、__分子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组成____、结构、_性质____及其____应用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在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___化学与环境______、_ __化学与资源_____、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__平等____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___化学基础知识______、___技能_______、__ _方法和态度___,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___科学素养___,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__认知性_____学习目标、_技能性____学习目标和__体验性____学习目标。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要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8.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和19 个二级主题。 9.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 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10.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11.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12.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1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__科学素养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___基本过程_____和__方法______,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基础知识_____和___基本技能______。 15.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16.为了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 动。 17.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材编写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 18.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 19.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 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A)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这个二级主题的标准的是(B) A.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C.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D.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在下列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中,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的是(C) A.说明了解记住 B.体会感受增强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XX中学2015年寒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教案 时间:2015年1月24日 地点:XX 参加人员:XX中学全体教师 培训人:XX 主题: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内容: 一、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2001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的

任务要求。 ?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 ?此次修订主要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审慎设计等特点。 二、什么是“有效课堂”? ?定义: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 ?目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 三、构建“有效课堂”具备的条件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指明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并借助一些技巧。 四、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

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研读 简阳市教研室吴茂辉 (Ⅰ)“课程标准”整体结构 一、“课标”篇章保持不变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三维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五个一级主题)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建议。 二、“内容标准”一、二级主题保留 (Ⅱ)“前言”和“课程标准”提法更加准确 一、“前言”部分的一些变更 1.给化学提出明确的定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对义务教育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界定 (1)体现基础性 (2)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课程基本理念所增加与强调的内容 (1)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课程设计思路在保留原来构架的同时进行几点修正 (1)在指导思想方面,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放在“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前面; (2)增加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包含的内容和要求”; (3)在设立“活动与探究建议”方面强调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在设立“学习情境素材”方面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5)增加“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多个方面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课程的顺利实施”的条文。 二、“课程目标”的修改 1.目标总要求更加具体 增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更加恰当 (1)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上“初步”的提法 (2)实验设计加上“初步学会”的提法 (3)把“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改为“初步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添要求 增加“安全知识”、“可持续发展”、“敢于质疑”、“乐于实践”、“善于合作”的内容 (Ⅲ)“内容标准”有所充实 一、“科学探究”一级主题有重大修改 1.“科学探究”一级主题有重大修改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创意版.doc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目录 九年级上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附Ⅰ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 附录Ⅲ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元素周期表

九年级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寄语同学们 附录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 附录Ⅱ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一二铜汞四七锰, 三铝四硅三五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三五氮. 一五七氯常常见, 单质零价永不变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 一价氢、锂、钠、钾、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铜、汞一、二,铁二、三, 碳、锡、铅在二、四寻, 硫为负二和四、六, 负三到五氮和磷, 卤素负一、一、三、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氮磷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为零铜汞二价最常见正价负价要分清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及教学建议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1-4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理解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讨课标内容,了解课标的思想体系、结构层次。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新课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化学新课程标准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初步认识 2.化学新课程标准基本概念 3.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关键点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一、对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初步认识 1.对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它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是尽可能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 , 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2.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思路

此次课改的基本思路特别强调抓住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这一宗旨,根据这一基本宗旨,设计目标。确定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作为此次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全体理科的共同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了课程标准和实施建议,以科学素养为一条红线,使所有方面都要服务于它。 现代科学的观点认为:科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科学知识;二是认识科学知识的活动,即认识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体,其中,科学知识是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产物。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有关公众科学素养的测量标准是测量公民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的社会影响的了解程度。 3.怎样理解课程内容目标的表述方式 课程内容目标在《标准》中主要以二级主题下的目标或标准等字体呈现,一般来说,在具体阐述课程目标内容时,至少具备行为动词、表现程度两个要素。如了解(行为动词)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表现程度);“知道(行为动词)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表现程度)”。理解课程内容目标的首要前提就是分析、比较其中各个行为动词所蕴涵的含义。有关《标准》中课程内容目标表述使用到的行为动词的具体区分见表1-4。 4.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精神制定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与现行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比较,有以下的特点: ⑴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全面而详尽。课程标准阐述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课程性质,提出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标准设计的思路;对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内容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课程标准还就与实施新课程相关的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教学和教学评价诸方面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做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对教师、教材编写者正确理解和把握初中化学课程是十分有益的(见表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