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指导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fc2e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b.png)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一、引言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减少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实际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概念与意义1.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概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是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艺、不同设备等因素,将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并确定相应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
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级评估,能够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资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应对各类事故。
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意义(1)指导实践: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标准,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明确各类风险的等级和管理要求,提高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资源配置:不同等级的风险需要不同程度的资源投入,通过分级标准,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和控制措施制定,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减少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损失。
三、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制定原则1. 科学性原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应充分考虑各类风险的特点、危害程度、暴露频率等因素,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类。
2. 可操作性原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应具有操作性,并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标准应明确具体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及其操作流程,使其易于理解与操作。
3. 可比较性原则为了便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和交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应具有可比较性。
标准应遵循统一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以便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风险比较和经验共享。
4. 灵活性原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549e91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0.png)
铜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铜冶炼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术语和定义DB37/T2882-2016、DB37/XX-201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铜冶炼(Copper Smelting)铜精矿经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后获得阴极铜的冶炼过程。
3.2熔炼(Smelting Procedure)将含铜精矿,配入适当数量的熔剂、返尘、燃料,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物料熔化。
氧气与精矿内元素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产生含二氧化硫(SO2)烟气、铜琉(冰铜)及炉渣的过程。
3.3吹炼(Blowing Procedure)通过向铜锍(冰铜)中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其中的铁、硫及其他有害杂质氧化除去以获得粗铜,并将贵金属富集到粗铜中的冶金过程。
3.4火法精炼(Pyro-refining Procedure)以粗铜为原料,在高温下向铜熔体中鼓入空气,使铜熔体中的杂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以金属氧化物的形态进入渣中脱出,然后用还原剂将溶解在铜中的氧除去,最后浇铸成合格阳极板的冶金过程。
3.5电解精炼(Electrolysis Refining)将阳极板作为阳极,用始极片或不锈钢阴极作为阴极,相间地装入电解槽中,用硫酸铜溶液做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铜和电位较负的金属溶解进入溶液,其他金属进入阳极泥,铜从阴极上析出的过程。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fa5d4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0.png)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实施细则规定了XX省冶金企业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简称“双重预防”)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重点内容等。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冶金企业是指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第三条省内冶金企业应根据本实施细则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除执行本实施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冶金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开展双重预防工作,构建主要负责人组织、各部门实施、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XX全风险自辨、自评、自控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工作格局。
第五条冶金企业应当在岗位责任制中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第六条冶金企业应建立健全双重预防工作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方式方法等。
第七条双重预防工作应贯穿于冶金企业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废弃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八条冶金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基本程序包括策划和准备、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以及隐患排查治理。
第九条冶金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单位划分为若干个辨识单元。
辨识单元的划分应遵从以下原则:——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单元确定后,应列出各单元内所有的危险物质和设备设施,把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热能、化学能、电能、辐射能等)或能量载体作为危险源,列出所有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安全风险类别)。
第十一条《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所列较大危险因素存在的场所或设备均应作为危险源进行辨识。
第十二条冶金企业应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建立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项目至少应包括危险物质(能量源)、设备设施(能量载体)、所在位置、班组/岗位、安全风险类别、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管控措施等内容。
冶金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冶金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388360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0.png)
冶金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冶金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冶金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冶金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3术语和定义DB37/T2882-2016及DB37/T****-2016(细则)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4.1建立组织机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1.1主要负责人职责——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
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等。
——确定各部门、各车间、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确保全员及领导小组其他人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履行其职责。
4.1.2分管负责人职责企业安全生产分管副总(或安全总监等)是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分指导标准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分指导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a2d918a32d7375a41780b4.png)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分指导标准
序号 评分项目 分值 扣分标准 未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工作的扣5分 存在金属冶炼、工业煤气、爆炸性粉尘、涉氨制冷等较 大危险因素的,每项扣10分;其作业场所作业人员9人 及以上的扣10分,30人及以上的扣20分 存在其他较大危险因素的逐项扣分,每项扣1分 存在其他能够引发中毒及爆炸事故的较大危险因素的, 每项扣2分;其作业场所人员达到9人及以上的扣5分, 30人及以上的扣10分 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扣3分 2 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 项 10 未依法依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扣5分 未登录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扣5分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未进行整改的扣10分 未按期开展自评的扣2分 3 安全生产 标准化项 10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未达标的扣5分 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扣10分 上年度发生一起一般事故的扣10分; 4 生产安全 责任事故 项 20 上年度连续发生2起一般事故的扣20分; 上年度连续发生3起及以上一般事故或发生一起较大及 以上事故的,直接评定为红级。 未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扣10分 未依法开展安全培训教育的扣5分 依法依规 生产经营 项 超负荷生产且未经安全论证、设备设施未及时检修维护 的每项扣5分 未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的扣5分 上年度被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处罚的扣5分 其他未依法依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逐项扣分,每项扣 2分 初次评定综合得分 注:1.本表各项评定得分为累加扣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 2.各市安全监管部门可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评分标准。 评定得分
1
Hale Waihona Puke 较大危险 因素辨识 管控项
30
5
30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ce30e8b700abb68a882fb5c.png)
目次前言 (1)1 总则 (1)1.1适应范围 (1)1.2工作目标 (1)1.3工作程序 (1)1.4工作原则 (1)2 依据 (1)3 术语和定义 (2)3.1冶金行业 (2)3.2炼铁 (2)3.3炼钢 (2)3.4钢压延加工 (2)3.5铁合金冶炼 (2)4 准备与策划 (2)4.1成立风险评估组织 (2)4.2制度管理 (3)4.3组织培训 (3)4.4收集资料 (3)5 风险分级管控 (6)5.1危险源辨识 (6)5.1.1风险点确定 (6)5.1.2危险源及事故类型 (8)5.1.3事故原因分析 (8)5.2安全风险评估 (12)5.2.1风险评估准则 (12)5.2.2危险程度评价 (12)5.2.3风险点级别确定 (13)5.2.4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13)5.3风险管控 (14)5.3.1风险管控分级 (14)5.3.2风险分级管控图 (15)5.3.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5)5.4风险告知 (15)5.5风险管控信息管理 (16)6 隐患排查与治理 (16)6.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16)6.2实施隐患排查 (16)6.3隐患治理 (16)6.4隐患治理验收 (16)6.5隐患排查信息管理 (17)7 持续改进 (17)附录1 风险点台账(示例) (18)附录2 作业活动风险评估(示例) (20)附录2.1作业活动清单 (20)附录2.2作业活动风险评估表 (22)附录3 设备设施风险评估(示例) (29)附录3.1设备设施清单 (29)附录3.2设备设施风险评估表 (30)附录4 作业环境风险评估(示例) (34)附录5 危险评估结果统计表 (38)附录6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示例) (40)附录6.1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清单 (40)附录6.2设备风险管控清单 (43)附录7 安全风险公示栏(样式) (46)附录7.1风险点公示栏 (46)附录7.2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51)附录7.3设备安全风险告知牌 (52)××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为了指导冶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降低和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指南》,结合冶金企业生产特点,编制本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实施办法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9202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c.png)
XX省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推动矿山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安监总管一(2015)91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省行政区域内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含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简称“风险”)的分级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风险分级监管遵循突出重点、科学判定、动态分级、差异监管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指导、协调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风险分级监管工作。
各省辖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负责实施辖区内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风险分级监管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企业的风险由固有风险和管理风险组成。
固有风险: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固有危险所产生的风险;固有危险: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储存、产生的能量或者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储存、产生的能量或者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设施等,称作风险源或危险源。
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对固有危险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存在的缺陷所产生的风险。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隐患,是指因控制措施存在的缺陷所导致的处于危险状态的固有危险。
隐患的分类可参照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
第七条企业的风险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A为最低等级:1、A级,一般风险:存在风险,需要注意。
2、B级,中等风险: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
3、C级,重大风险:需要限期整改的风险。
4、D级,高度风险:需要立即停产整顿、整改的风险。
风险的判定标准和方法见附录A o企业存在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形的,风险等级一律评定为D级。
鼓励企业采用GB/T27921《风险管理一风险评估技术》推荐的方法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指导办法
![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指导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5a5c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c.png)
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指导办法第一条为提高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X委发[2017)38号)、《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纺织、烟草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
第三条依法关闭、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注销的企业,经属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核实后,不再纳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范围。
第四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工作,坚持分级指导、属地为主、科学评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并依据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综合评定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督检查。
第五条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制定完善全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综合评定标准。
各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辖区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
承担直接监管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工作,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及各类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各县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本辖区监管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工作,并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督检查。
各乡镇(街道)配合各县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做好辖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工作,协助摸清企业底数,督促企业如实填报基本信息。
第六条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基本程序:(一)企业据实填报《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表》;(二)各市、各县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照企业安全监管台账及档案情况,结合监督检查情况,核实企业填报信息;(三)各县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并将评XX果报市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四)各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直接监管企业进行风险等级综合评定后,汇总各县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综合评XX果,统一在本部门网站予以公示,并将综合评XX果报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金属制品企业(金属加工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0-2021版)
![金属制品企业(金属加工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0-2021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8fe3c9f7ec4afe04a1dfd4.png)
金属制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资料混编金属制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2020-2021版整编汇总单位名称:某金属制品企业2020年X月1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 编者按 (7)1.2 编制目的 (8)1.3 编制依据 (8)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 (8)1.3.2 部门规章 (9)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1)1.3.4 标准和规范 (11)1.4 基本要求 (13)1.4.1 健全机构 (13)1.4.2 完善制度 (13)1.4.3 组织培训 (13)1.4.4 落实责任 (13)1.5 术语及定义 (14)1.5.1 风险评价 (14)1.5.2 危险源 (14)1.5.3 危害 (14)1.5.4 危险有害因素 (14)1.5.5 危害因素辨识 (14)1.5.6 风险 (14)1.5.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5)1.5.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5)1.5.9 风险评估 (15)1.6 危害因素辨识 (15)1.6.1 辨识范围 (15)1.6.2 辨识内容 (15)1.6.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6)1.7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6)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7)2.1 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17)2.2 金属制品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80)2.2.1 火灾及爆炸 (80)2.2.2 灼烫 (80)2.2.3 机械伤害 (80)2.2.4 高处坠落 (80)2.2.5 尘毒危害 (81)2.2.6 噪声振动 (81)2.2.7 高温和热辐射 (81)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82)3.1 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82)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83)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85)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85)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88)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98)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99)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99)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00)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102)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103)3.5 作业风险分析法 (104)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104)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106)3.6 金属加工车间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16)3.7 金属加工工人安全操作指导 (120)3.8 金属制品企业生产车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21)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126)4.1 风险控制措施 (126)4.1.1 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26)4.1.2 金属制品企业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 (126)4.2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31)4.3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132)4.4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32)4.4.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2)4.4.2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34)4.4.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4)4.4.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37)4.4.5 安全教育制度 (141)4.5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43)4.6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43)第5章附录样表 (144)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144)5.2 风险评估表 (149)5.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50)5.4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150)5.5 作业活动清单 (155)5.6 设备设施清单 (156)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57)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158)1.1 编制目的 (158)1.2 术语及定义 (158)1.3 编制依据 (159)1.4.1 健全机构 (161)1.4.2 完善制度 (162)1.4.3 组织培训 (162)1.4.4 落实责任 (162)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163)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163)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163)2.3 隐患排查 (164)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166)2.4.1 隐患分级 (166)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167)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167)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168)2.5 隐患分级治理 (168)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4c746ff5102de2bd9605885f.png)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公司在建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基本原则,健全和完善风险工程项目分级监管机制,明确各层级的监管职责,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消除重大安全质量隐患,杜绝和严控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试行)。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规范编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三)《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四)《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五)《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第三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各施工单位、直属项目指挥(经理)部。
第二章风险等级划分第四条针对工程性质、类别和其它特点的不同,以专业覆盖为基本方法,从营业线施工、地铁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铺架工程、房建工程、四电工程、爆破和拆除工程、其它工程等九大类别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程度、施工技术复杂程度和风险转化为事故后的危害程度,将风险项目(工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等级(等同于铁建设〔2010〕162号文发布的铁路在建工程极高度风险、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四个级别),详见附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控制表》。
第五条股份公司所属施工单位应以本风险等级划分为基准,结合企业专业特长和风险管控需要,可对安全风险等级进一步细化和适当调整。
第三章风险信息识别和传递第六条投标前,项目投标单位要按照股份公司内控体系文件要求和有关规定,对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进行采集、识别和预评估,依据企业管控能力确定是否接受该投标工程项目安全风险。
第七条项目施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控的实施主体。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指导标准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指导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292bf80b1c59eef8c7b4a5.png)
现场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每项扣5分
5
作业安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内容不完善的,每项扣1分
员工不熟悉其所在岗位操作规程的,每人扣1分
员工有“三违”行为的,每人扣1分
检维修作业前未制定计划和施工方案的,每项扣2分
检维修作业未进行安全审批、作业条件安全确认和实施检修过程风险管控的,扣2分。
涉及相关方的作业,相关方无相应的资质或资格,或未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责任的,每项扣2分
9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项
10
未严格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6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及《云南省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云安监管〔2016〕80号)要求,按照《冶金、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和《〈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组织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档案的,扣10分;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风险管控标牌的,每处扣2分;未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的,扣2分。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试行)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10ba5c34f121dd36a22d822f.png)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公司在建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基本原则,健全和完善风险工程项目分级监管机制,明确各层级的监管职责,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消除重大安全质量隐患,杜绝和严控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意见》(试行)。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规范编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三)《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四)《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五)《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第三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各施工单位、直属项目指挥(经理)部。
第二章风险等级划分第四条针对工程性质、类别和其它特点的不同,以专业覆盖为基本方法,从营业线施工、地铁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铺架工程、房建工程、四电工程、爆破和拆除工程、其它工程等九大类别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程度、施工技术复杂程度和风险转化为事故后的危害程度,将风险项目(工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等级(等同于铁建设〔2010〕162号文发布的铁路在建工程极高度风险、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四个级别),详见附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分级控制表》。
第五条股份公司所属施工单位应以本风险等级划分为基准,结合企业专业特长和风险管控需要,可对安全风险等级进一步细化和适当调整。
第三章风险信息识别和传递第六条投标前,项目投标单位要按照股份公司内控体系文件要求和有关规定,对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进行采集、识别和预评估,依据企业管控能力确定是否接受该投标工程项目安全风险。
第七条项目施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控的实施主体。
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第三版排版) (修复的)
![冶金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第三版排版) (修复的)](https://img.taocdn.com/s3/m/f2836c7f48d7c1c709a14504.png)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目次前言 (1)引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职责 (4)5. 工作程序及要求 (5)5.1 工作程序 (5)5.2 准备阶段 (6)5.2.2收集资料 (6)5.3 排查风险点 (6)5.3.1风险点划分原则 (6)5.3.2风险点排查 (7)5.3.3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7)5.4 辨识危险源 (8)5.4.1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8)5.4.2事故类别及后果 (8)5.4.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8)5.4.4危险源辨识注意的事项 (11)5.5 风险评价 (12)5.5.1 风险评价的方法 (12)5.5.2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2)5.5.3确定重大风险 (13)5.6 风险分级 (13)5.6.1重大危险源 (13)5.6.2风险级别划分 (13)5.6.3风险分级 (13)5.6.3风险点级别确定 (14)5.7 制定控制措施 (14)5.7.1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 (14)5.7.2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确定 (15)5.7.3 风险点管控措施的确定 (15)5.8 风险分级管控 (16)5.8.1风险分级 (16)5.8.2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16)5.8.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6)6. 风险告知 (16)7. 文件管理 (16)8. 分级管控的效果 (17)9. 持续改进 (17)附件: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8)2.风险点分级管控清单 (18)附录:1.冶金企业主要的风险点 (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37/T 2882-2016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冶金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预防各类事故的要求编制而成,属于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3458f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b.png)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08.30•【字号】粤安监管四〔2016〕3号•【施行日期】2016.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安监管四〔2016〕3号关于开展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安全监管局,顺德区安全监管局: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办函〔2016〕406号)精神,按照《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安办〔2016〕43号)等部署,现就开展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下称三大行业)企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整治目标通过开展三大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三大行业各类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深入排查、科学评估,全面查清风险点、危险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制度、技术、管理等措施对其关键环节进行风险管控,由点及面,全面降低三大行业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三大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二、重点整治对象(一)重点排查整治范围:全省范围内依法登记注册的金属冶炼、机械、轻工行业生产经营单位,重点排查整治:1.金属冶炼行业:炼铁、炼钢、轧钢、焦化、烧结、煤气及有色金属行业等。
2.机械行业: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焊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热处理与电镀工艺、涂装工艺、电气设备等。
3.轻工行业: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酱菜腌制,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白酒制造,人造板制造,家具制造业、地板制造,造纸和纸制品业,玻璃制品制造,陶瓷、搪瓷制品制造等。
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162b12e168884868762d6d6.png)
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2016年5月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矿山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南及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
旨在通过实施“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和要求,使企业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较大及以上事故。
本指南适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包括矿石开采、矿石洗选及尾矿库管理),不论其规模、类型、位置和成熟程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260号令)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关于推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标杆企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1号)关于开展重大风险点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GB 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AQ/T 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2007.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GBl64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AQ2006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GB18152 选矿安全规程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0401d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4.png)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一、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危化、工贸行业企业的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
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仓储经营和自有储存设施的经营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或者存在重点监管危险工艺、装置的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除外)的企业,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二、编制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本市标本兼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安委办[2016)13号),《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X安委办(2016)25号)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政策等要求。
三、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一)基本步骤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的基本步骤如下:1.单元划分:根据作业场所、工艺、设施的不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厂址、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科学划分作业单元。
2.风险辨识:确定安全检查表法(SCL)、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风险辨识方法,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3.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实际,可选择风险矩阵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估方法(详见第五章),并对所有风险做出定量评估。
依据各评估方法的风险可容许要求,确定出不可容许的风险内容。
4.风险控制:针对不可容许的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制定控制措施,评审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充分性、适宜性,确认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容许的范围,确认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创建冶金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
![创建冶金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cccfc0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c.png)
目录 Contents
1 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 3 安全风险 5 风险、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双体系创建的相关指南、标准 4 隐患排查治理 6 三种不安全状态解析
1
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
2
双体系创建的相关指南、标准
第二章 双体系创建的相关指南、标准
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 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7921-2011)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5部分: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的方法示例》 (GB/T 22696.5-2011)
《消防安全工程 第3部分:火灾风险评估指南》(GB/T 31593.3-2015)
《机械安全 风险评估 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GB/T 16856-2015)
什么是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引自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什么是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 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第三章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的分类
第三章 安全风险
什么是风险信息?
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 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6862b78482fb4daa48d4b32.png)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一般要求。
本指南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伴)生矿藏开采的矿山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GB/T24353—2009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7921—201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l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T 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7〕98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的大小以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组合来表达。
注:根据GB/T 23694—2013和GB/T 33000—2016改写。
3.2风险点(评估单元)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和系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和系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3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合格上岗的,每人扣2分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每项扣1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法定的7项职责的,每1项扣2分;未实施“一承诺三清单”(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公开承诺制度,所有金属冶炼企业都要建立领导责任清单、管理责任清单和岗位责任清单)的,扣2分;主要负责人每季度没有至少听取1次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了解掌握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扣2分;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开展并每年至少亲自参与1次安全检查或明查暗访,了解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真实情况的,扣2分;未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到位的,扣2分;未组织制订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全员教育培训计划的,扣2分;未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履责情况评估,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及时落实到位的,扣2分。
未建立1级、2级安全风险点管理台帐的,扣5分
未按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要求建立和完善“一企一标准”或定期开展“企业自查自报”的,扣2分;自查自报情况与企业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扣1分;
初次评定综合得分
注:1.本表各项评定得分为累加扣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
2.各州(市)安全监管部门可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评分标准。
2
依法依规生产经营项
5
未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每项扣5分
上年度被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处罚的,每次扣2分
上年度被安全监管部门挂牌督办未及时完成整改的,每项扣5分
涉及停产复工的企业未严格执行《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工贸行业企业春节后复产复工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云安办发电〔2015〕4号)要求的复产复工期间安全生产“五项措施”的,扣5分
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或使用未取得行政许可的,扣5分。
3
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项
10
上年度发生重伤事故,每起扣2分
上年度发生一起一般事故的扣10分
上年度发生2起及以上一般事故或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直接评定为红色级。
4
生产设备设施及专项ຫໍສະໝຸດ 治20相关的煤气设施、管理和有关作业等不满足《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煤气隔断装置安全技术规范》(AQ 2048-2012)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等有关要求的,每处扣5分。
现场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每项扣5分
5
作业安全
20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内容不完善的,每项扣1分
员工不熟悉其所在岗位操作规程的,每人扣1分
员工有“三违”行为的,每人扣1分
检维修作业前未制定计划和施工方案的,每项扣2分
检维修作业未进行安全审批、作业条件安全确认和实施检修过程风险管控的,扣2分。
涉及相关方的作业,相关方无相应的资质或资格,或未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责任的,每项扣2分
存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工业煤气等较大危险因素而未采取控制措施的,每项扣2分;
存在其他较大危险因素而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每项扣2分
存在其他能够引发中毒、爆炸事故,昴造成群死群伤的较大危险因素而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每项扣2分
10
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项
5
未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扣5分
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清单的,扣2分
危险作业未履行审批监护手续,现场无监护的,每项扣2分
6
职业卫生项
5
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的,扣5分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不完善的,扣1分,未建立的扣2分
未开展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扣2分
未向员工公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扣1分
职业卫生防护设备设施配备不完善的,每项扣1分
7
应急救援项
5
未制定应急预案的,扣5分,缺少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的,扣2分
应急预案未通过专家评审并备案的,扣5分
未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的,扣2分
未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扣5分,未组织队伍培训和训练的,扣2分
应急物资配备不完善的,每项扣2分
8
安全管理项
10
未成立安全管理部门或任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扣10分
吊运高温熔体的起重机不符合冶金铸造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的,每台扣5分;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每处扣5分;
未按照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对粉尘涉爆、工业煤气、有限空间、高温熔融金属等专项整治要求开展工作的,每项扣2分;专项整治工作不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的,每项扣1分;
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不符合金属冶炼企业相关标准规范,未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每项扣1分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级指导标准
序号
评分项目
分值
扣分标准
评定得分
1
安全生产标准化项
10
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扣10分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未达标的,扣5分
安全生产标准化未持续有效运行的,扣5分
未制定岗位和班组达标标准,并着力通过岗位达标、班组达标来确保企业真正达标的,扣5分。
未按期开展自评的,扣2分
9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项
10
未严格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6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及《云南省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云安监管〔2016〕80号)要求,按照《冶金、有色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和《〈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组织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档案的,扣10分;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风险管控标牌的,每处扣2分;未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的,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