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范式介绍

合集下载

道德两难范式介绍

道德两难范式介绍

对“道德两难法”的介绍—以揭开道德伪善面具为例张瑜基础12级 122327日常经验告诉人们,许多看起来道德的人实际上是不道德的。

唐代的宰相李林甫是道德虚伪的典型,被人称作“口蜜腹剑”,因为他总是嘴里说着某个人的好话,而背地里却想着如何陷害对方。

西方的不少政治家,包括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尼克松以及跟莱温斯基有染的克林顿,都被认为是道德虚伪的政客(Rangell,2000)。

很多谚语,比如“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和“披着羊皮的狼”都是在描述同样的现象,即某些人只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了道德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背地里做的是跟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相悖的事情,这就是道德虚伪,又叫道德伪善。

Baston等人的经典实验从实证角度对道德伪善进行剖析。

1.范例介绍1.1实验目的实验一:利用实验室所创设的道德困境来验证道德责任的测量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验二:引入掷硬币这一方式对道德动机的范围和本质的研究提供了额外信息。

实验三:提供一个看似公平的分配方式,即由主试分配来增加自我利益选择的模糊性。

实验四:引入贴标签的硬币这一方式来验证道德伪善现象存在是否是自我欺骗策略的产物。

实验五:引入自我觉察来操纵被试是否使用了另一种策略,及避免将行为与道德标准作比较。

1.2实验方案实验一由20名被试参与。

被试由主试单独约见,并被告知实验中有两名参与者,但两人不会见面(实际上不存在另一个被试)。

实验任务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积极的有奖励的任务,另一种是中性的没有任何奖励只告知实验结果的任务。

由被试来分配任务,对应的被试(虚拟被试)并不知道决定权在被试手中。

实验二由20名被试参与。

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实验二给被试提供了一枚硬币,如果被试愿意就可以用掷硬币的方式来进行任务分配,因为大多被试认为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例如掷硬币就是一种公平的分配任务的方式。

其他过程均与实验一相同。

掷硬币这一设置提供给了被试看起来道德实际上可以不道德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公平的投币程序,而无论结果如何都把积极任务分配给自己。

道德两难的判断原则与理论模型

道德两难的判断原则与理论模型

道德两难的判断原则与理论模型道德两难困境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无论选择哪一方都会违背某种道德原则或价值观,无论决策的结果如何,都会对某些人或团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些判断原则和理论模型来指导我们做出道德决策。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道德两难判断原则和理论模型。

1. 权责平衡模型权责平衡模型是基于道德理论的一种判断原则。

它认为人们在道德决策中应权衡权利和责任。

该模型强调要平衡不同人群之间的权益,尽力减少不利影响,并确保公平和正义。

在面对道德两难时,我们可以问自己:哪个选择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平衡权利和责任,同时最小化伤害或不公平的发生。

2. 最大效益原则最大效益原则是一种道德判断模型,其目标是在道德两难情境中追求最大化的幸福或利益。

这个原则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对最多人产生最大利益的那个选项。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追求造福最多人群的决策。

在应用最大效益原则时,我们需要评估每个选择的结果,以确定哪个选项可以产生最大的幸福或利益。

3. 国际人权法原则国际人权法原则是指道德判断应基于国际人权法的规定。

这个原则认为人权是普遍且不可侵犯的,无论是谁,都有被尊重和保护的权利。

在面对道德两难时,我们可以参考国际人权法原则来判断哪个选择更符合人权的保护和尊重。

4. 伦理学家的观点在处理道德两难时,我们还可以参考著名伦理学家的观点和理论。

例如,康德的绝对道德规则理论强调我们应该根据普遍准则和原则来行动,而不是基于特殊情况。

而实用主义哲学家如彼得·辛格则主张我们应该选择产生最大福利的道德行为。

通过借鉴伦理学家的观点,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道德判断原则来应对道德两难。

总结起来,道德两难的判断原则与理论模型有很多种,以上只是其中几个例子。

在面对道德两难时,我们应该在权责平衡、最大效益、国际人权法和伦理学家的观点等方面进行思考,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对最多人产生最大利益的决策。

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个道德判断原则或理论模型,我们都应该保持道德的警觉和敏感,始终坚守道德原则,追求公平正义,并尽可能地减少伤害和不公平的发生。

道德两难故事火车轨道

道德两难故事火车轨道

道德两难故事火车轨道
道德两难问题(moral dilemma)一直是道德研究领域中的经典心理范式,著名的电车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两难情境例子。

它最早由哲学家菲利普福特在1967年提出,引发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题目如下:假如你看见一辆已失去控制的有轨电车在轨道上前行,电车所行驶的方向上有5 位工人正在进行工程作业,如果电车按目前的轨道前行,这5 位工人势必会被电车撞死,拯救这5 位工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第一种情况是,你的身旁有个铁轨扳手,你可以扳过扳手,使电车改变方向,但是这样电车就会撞上另一轨道上执行维修工作的1 位工人并致其死亡。

你怎么选?
第二种情况是,你的身边站着一个胖子,拯救这5个工人的办法是你可以猛地将身边这个人推下天桥以阻挡电车前行,然而这样就会牺牲这个人的生命。

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都是要求被试在是否会牺牲一个人挽救多个人的性命问题上做出选择。

而且不论做出哪种选择,均会让选择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冲突。

尽管第一种扳动扳手的情况属于低冲突情境,就是你间接地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第二种推胖子的情况属于高冲突情境,就是你直接地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其实不管我们怎么选,心里都会有点不舒服。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

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

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政治论文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王延东摘要:苏教版初-《思想品德》“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一框,引入了一则柯尔伯格关于海因茨偷药的“两难选择”案例。

但教材的过多阐述压缩了学生的探究空间,而相关设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道德两难的冲突。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借助经典影视情节重构新的“两难选择”来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关键词:两难选择教学案例解析重构王延东,男,江苏省常熟市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2014年11月,苏州市教科院组织了一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有效课堂的建构”研讨活动,本人进行了初二第七课第一框“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公开课展示。

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所提供的经典案例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海因茨偷药”案例的解析首先,教材的过多阐述无形中压缩了学生的探究空间。

教材对“海因茨偷药”在“偷”与“不偷”的理由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每一点都有其合理性。

例如以教材所列有关“偷”的理由:(1)你已经走投无路,既然借不到钱救妻子,你就不用保自己的清白;(2)药剂师乘人之危,敲诈勒索,天理难容,偷他的药,是对他的警告;(3)你的妻子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不去偷,别人会取笑你无能;(4)偷药是为了病人,自己做出牺牲,你的行为是高尚的。

更充分的理由是:按照柯尔柏格本人关于儿童道德的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的划分标准,其中第4点理由,已接近柯尔柏格提出的后习俗水平中的“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第六个阶段),即“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就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更为完整的补充。

在平时的听课中,许多学生的回答不外乎“人的生命是至高无尚的,为了挽救生命,即使触犯法律去偷盗也是可以的”。

道德两难法的名词解释

道德两难法的名词解释

道德两难法的名词解释道德两难法,即在道德领域中面临两个等价或相近的选择,无论哪个选择都会违反某种道德原则或价值观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的一种思考方法。

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道德两难的抉择,而这种决策过程是相当复杂而且困难的。

概述道德两难法道德两难法是一种道德哲学的概念,旨在探讨当一个人或群体被要求在两个或多个道德价值之间做出选择时,应该如何权衡陷入困境的情况。

这种道德冲突可能源自不同的道德观念、文化差异或者个人信念。

道德两难的情景道德两难的情景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道德两难法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1. 不辜负友情:小明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他的朋友小刚一直渴望能够在这家公司工作。

最近,公司公布了一个高薪职位的空缺,而小刚正好符合这个职位的要求。

小明知道如果他推荐小刚,他的朋友将得到追求梦想的机会,但同时,小明也有几个其他合适的候选人,如果他选择推荐小刚,这将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

2. 生命价值:一个外科医生正在执行一次急救手术,他发现当他同一时间只能救一个病人时,有两个病人同时需要手术,而且两个病人的病情都很危急。

医生明白如果他只救一个病人,另一个病人将不幸丧命,但如果他试图同时救助两个人,他们可能都会死亡。

3. 公正与爱心:一个律师被请求为一位被控重罪的罪犯担任辩护律师。

虽然这位律师坚信该罪犯有罪,但他也意识到,如果他退出辩护,该罪犯可能没有得到合适的法律援助并面临不公正的判决。

道德两难的解决方法面对道德两难,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可以作为参考:1. 利益最大化:在某些情况下,决策者可以考虑哪种选择能够带来最大的利益。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2中,医生可以选择救助那个有更高生存概率的病人。

2. 伦理原则:采用伦理原则的决策方法,将道德冲突与某种道德原则或价值观进行对比。

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更符合自己信仰的选项。

《道德两难问题》课件

《道德两难问题》课件
的。
德性伦理
关注个体品质和道德修 养,认为个体应该追求
至善。
指导意义
根据不同伦理学理论, 可以提供解决道德两难 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个人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的平衡
个人价值观
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信 仰和情感形成的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
普遍认可的、适用于所有 人的基本价值观,如人权 、平等、自由等。
平衡点
总结词
解决道德两难问题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道德判断力,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坚守原则 ,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详细描述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判断力,有助于在面对道德两难问 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原则。同时,我们还需要勇于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和观念,维护正义和公平。
勇于承担责任,做出决策
法律与道德的矛盾是指法律规定和道 德准则之间的不一致。
例如,法律规定一个人可以合法地为 自己的利益撒谎,但道德上认为诚实 是重要的,这时个人面临法律与道德 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需要权衡法律和 道德,并做出符合道德和良心的选择 。
个人良知与行为准则的不一致
个人良知与行为准则的不一致 是指个人的内心信仰和行为准 则之间的矛盾。
道德绝对主义
主张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 准则,这些准则独立于任 何文化、社会和个人价值 观。
争议焦点
道德标准的普遍性和相对 性,如何平衡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道德观念。
伦理学理论对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的指导意义
功利主义
以行为带来的总体幸福 或快乐为准则,最大化
幸福和最小化痛苦。
义务伦理
强调行为本身的正当性 ,即使结果并不理想, 行为本身也应该是正确
《道德两难问题》PPT 课件

第四章案例道德两难问题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技巧]

第四章案例道德两难问题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技巧]

道德两难问题——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案例】那是在1991年的夏季,江淮大地暴雨成灾,洪水横流,淮河多处出现险情,少数河段决堤,不少地方为保护国家利益而开闸行洪,一些来不及转移的村民只能在洪水中无助的求生。

安徽阜阳颖上的一户人家在淮河决堤时,全家逃亡,大水已经把全家人冲散,这家的男主人洪生拼命地徒手划着水,在茫茫的洪水中寻找着亲人,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女儿小红,女儿已经精疲力竭,洪生一手紧紧抓着女儿的胳膊,一手拼命地划水,半个小时后,他们靠近了的一座桥梁,他们要上岸必须经过这个险关——涵闸附近,这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弄得不好要被洪水卷进涵闸,生存的希望将十分渺茫,但是再险也得闯过去,于是洪生带着女儿小红游到涵闸的正前方,洪水的洄流及强大的吸力差点把父女俩拉了进去。

刚刚摆脱了激流的吸力,突然上游漂过来一个人----洪生的邻居女孩英子,英子看到洪生父女,出于求生的本能,一把抓住了洪生的衣服,顿时,洪生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把他们拉向涵闸,洪生拼着吃奶的力气也摆脱不了三人被冲向闸口的势头,洪生头脑还算清醒,他知道,他只有丢下一个人,才能生存下去,他回头看了看依他而活的女儿和英子,看到女儿和英子那在洪水中变得浑浊但可怜的目光,心里十分难受,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生存的希望越来越渺小,容不得多想了,这时洪生采取了一个非常的举动——他用力掰开英子紧紧拉着自己的那只手,奋力向岸边划去,可怜英子像一片树叶一样被卷向涵闸口……洪水退去了,洪生一家和村民们都被安置在临时的帐篷里,洪生整天郁郁寡欢,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他也知道英子没有死,她是被一根电线挂住了,后来得救的。

一天他偶然看到英子,他脸一下子红了,英子上前叫他一声“洪生叔”,他惭愧的低下了头……【评析】有一种问题,我们经常感到困惑而又必须面对有一种问题,需要我们选择而又难以决定有一种问题,在我们取舍之间学会了道德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课件

道德两难问题课件

培养决策能力
促进学术研究
面对道德两难问题,决策者需要在多个道 德原则之间权衡,这种决策过程有助于提 高决策者的综合决策能力。
道德两难问题一直是哲学、伦理学等学科 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 于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经典道德两难问题解析
电车难题
总结词
电车难题是一个经典的道德哲学问题,它要求我们在 权衡个体权利和总体福利之间做出决策。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 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 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自主解决问题。
THANKS
个人与集体
道德两难问题往往涉及到个人权益 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要求决策者在 权衡各方面因素时,找到一种相对 合理的解决方案。
道德两难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提升道德意识
推动社会发展
道德两难问题能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道德、 伦理问题,提升个人的道德意识和素养。
解决道德两难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伦理道 德的进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发 展奠定基础。
• 个人利益与公平正义:个人可能面临在自身利益与公平正义之间作出选择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可能知道举报 某人的不法行为会导致其受到惩罚,但这样也可能损害自己与这个人的关系或利益。
• 自由与责任:个人自由往往伴随着责任。过度追求个人自由可能会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例如,一个人有 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这也可能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海因茨偷药
总结词
海因茨偷药问题触及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引导我们 思考在特殊情况下如何权衡正义与仁爱。
详细描述
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描述了一个贫穷的男子海因茨,他的 妻子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唯一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昂贵 的药物。海因茨买不起这种药,而他的妻子将不久于人 世。他知道一个药剂师拥有这种药物,但价格高昂。海 因茨面临的道德困境是,是否要偷取药剂师的药物来拯 救他的妻子,即使这意味着违反法律。这个问题引发了 我们对于法律与道德,个体权益与人类同情之间的深思。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是由德国哲学家柯尔伯格(W.D. Ross)提出的一种道德困境。

该故事描述了一个人面临在两个道德选择之间做出决定,无论选择哪个都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境。

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常常涉及到道德的冲突,让人在选择中陷入困境,无法做出完全正确的决定。

以下是一个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例子:
故事:一个人正在逃离一座燃烧的大楼,可是他发现他的朋友还被困在了楼内。

如果他决定救出朋友,那么他有可能导致自己也被困在火中;而如果他选择不救,他会感到内疚。

在这个故事中,无论这个人怎么选择,他都会面临道德冲突。

如果他选择救出朋友,他会冒着生命危险,但他的行为可以看作是道德高尚的;而如果他选择不救,他可以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但他可能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权利冲突、义务和责任等道德观念的思考。

这些故事对于个人道德决策的探讨和道德哲学的讨论提供了有趣的案例。

道德两难法

道德两难法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柯尔伯格在80年代初对其理论作全面的总结时,提出了他的最新的、最全面的、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修正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

其具体内容如下:科尔伯格水平A:前因循水平阶段1 惩罚与服从阶段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物质损害。

(1)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摘录)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

在皮亚杰的影响下,科尔伯格通过实验创造性得出:“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

”这一革命性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仅仅是社会道德灌输结果的传统观点。

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两难讨论法“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也就是说,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决定其道德行为的最根本因素,而道德判断的水平又取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

由此看来,传统学校德育之所以失败,不是学校没有努力去影响儿童的品格,而是因为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依赖于说教、榜样、惩罚或奖励来对良好道德进行训练,未能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认知水力的发展,这种德育,最终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儿童拒绝接受低于他们已有认知水平的信息,也不能理解高于他们两个阶段的信息。

“成人的道德说理只有在高于儿童现有水平一个阶段时,才能被同化到儿童的思维中去。

”因此,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难故事策略,促使儿童道德认知在多阶段的互相碰撞中稳步发展。

所谓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

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两难讨论对教育的启示科尔伯格认为道德两难法与传统教育有很大区别:它不是在学生面前强调成人的“正确答案”,也没有传授学生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而是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道德推理的机会,提供高于他们已有道德水平的下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

由于道德发展是连续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

经典道德两难问题

经典道德两难问题

关于“道德两难问题”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他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以下就是一个很让人左右为难的“道德两难问题”:题目1: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

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

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题目2: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

通过选择救谁。

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positive moral judgement),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attribute, quality etc),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moremorally significant)。

有的人试图超越(circumvent)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

”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

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1 / 5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题目3: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

你是一个医生。

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

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

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

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

■救最年轻的人,因为他可以活得更长。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快乐指数)■救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如科学家。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社会福利)■救人品最好、最善良的。

恶人就不救了。

(德行:好人应该得好报)■假设众所周知中间有一个人经常自杀,不想生存,那么选择不救这个人(满足需要的哲学,救助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救你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人,甚至,你的亲人和朋友(偏私)■抽签,听天由命,由我们以外的因素–如运气–来决定该救谁。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德两难情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

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

科尔伯格所用的道德研究方法为道德两难故事,那么何为道德两难故事呢,也就是如果做了这件事情就会违背法律,如果不做就会有违自己的良心,其中最经典的便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1.弟弟的难题。

乔的爸爸许诺说,如果乔挣够了50美元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

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让乔把所挣得的50美元都交给他。

乔撒谎说只挣了10美元,他把10美元交给了爸爸,拿另外的40美元去野营。

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告诉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

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的爸爸吗?2.海因茨偷药。

在欧洲,一位妇女因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而濒于死亡。

医生们认为只有一种药或许能挽救她的生命。

那是她所在镇上的药剂师最新研制的一种镭。

这种药的成本昂贵,而且这位药剂师向购买者索要10倍于成本的高价。

他花了200美元制造“镭”,但在售出时,一小丸镭他就卖2000美元。

这位病人的丈夫叫海因茨,他向他认识的所有人都借了钱,但在最后他也只能借到1000美元,仅仅够要价的一半。

他向药剂师恳求说他的妻子快死了,求求他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支付另一半的钱。

但药剂师却说:“不行,我研制该药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海因茨绝望了,他后来闯进了药店,为他的妻子偷了治病的药。

海因茨应该这样做吗?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科尔伯格将被试的回答记录下来,用于分析被试所遵守的道德标准。

科尔伯格提出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他关注于儿童答案背后的理由。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提出的理由是儿童的推理思路,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

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可以确定儿童处于何种道德判断水平。

第四章案例道德两难问题 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第四章案例道德两难问题 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道德两难问题——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案例】那是在1991年的夏季,江淮大地暴雨成灾,洪水横流,淮河多处出现险情,少数河段决堤,不少地方为保护国家利益而开闸行洪,一些来不及转移的村民只能在洪水中无助的求生。

安徽阜阳颖上的一户人家在淮河决堤时,全家逃亡,大水已经把全家人冲散,这家的男主人洪生拼命地徒手划着水,在茫茫的洪水中寻找着亲人,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女儿小红,女儿已经精疲力竭,洪生一手紧紧抓着女儿的胳膊,一手拼命地划水,半个小时后,他们靠近了的一座桥梁,他们要上岸必须经过这个险关——涵闸附近,这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弄得不好要被洪水卷进涵闸,生存的希望将十分渺茫,但是再险也得闯过去,于是洪生带着女儿小红游到涵闸的正前方,洪水的洄流及强大的吸力差点把父女俩拉了进去。

刚刚摆脱了激流的吸力,突然上游漂过来一个人----洪生的邻居女孩英子,英子看到洪生父女,出于求生的本能,一把抓住了洪生的衣服,顿时,洪生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把他们拉向涵闸,洪生拼着吃奶的力气也摆脱不了三人被冲向闸口的势头,洪生头脑还算清醒,他知道,他只有丢下一个人,才能生存下去,他回头看了看依他而活的女儿和英子,看到女儿和英子那在洪水中变得浑浊但可怜的目光,心里十分难受,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生存的希望越来越渺小,容不得多想了,这时洪生采取了一个非常的举动——他用力掰开英子紧紧拉着自己的那只手,奋力向岸边划去,可怜英子像一片树叶一样被卷向涵闸口……洪水退去了,洪生一家和村民们都被安置在临时的帐篷里,洪生整天郁郁寡欢,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他也知道英子没有死,她是被一根电线挂住了,后来得救的。

一天他偶然看到英子,他脸一下子红了,英子上前叫他一声“洪生叔”,他惭愧的低下了头……【评析】有一种问题,我们经常感到困惑而又必须面对有一种问题,需要我们选择而又难以决定有一种问题,在我们取舍之间学会了道德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经典道德两难问题

经典道德两难问题

关于“道德两难问题”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他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以下就是一个很让人左右为难的“道德两难问题”:题目1: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

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

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题目2: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

通过选择救谁。

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positive moral judgement),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attribute, quality etc),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more morally significant)。

有的人试图超越(circumvent)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

”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

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题目3: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

你是一个医生。

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

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

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

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

■ 救最年轻的人,因为他可以活得更长。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快乐指数)■ 救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如科学家。

(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社会福利)■ 救人品最好、最善良的。

恶人就不救了。

(德行:好人应该得好报)■ 假设众所周知中间有一个人经常自杀,不想生存,那么选择不救这个人 (满足需要的哲学,救助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 救你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人,甚至,你的亲人和朋友 (偏私)■ 抽签,听天由命,由我们以外的因素–如运气–来决定该救谁。

两难故事法名词解释

两难故事法名词解释

两难故事法名词解释
摘要:
1.介绍两难故事法
2.两难故事法的作用和应用
3.两难故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正文:
两难故事法是一种道德两难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考察个体在道德冲突情境下的判断与选择。

这种方法通过给被试讲述一系列道德两难故事,来引发其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并要求被试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水平。

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两难故事法来探讨个体的道德决策过程、道德行为动机、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等。

此外,两难故事法还可以用于道德教育和道德培训,帮助个体在不同道德冲突情境下作出恰当的选择。

两难故事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引发被试的内心冲突,使得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被试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同时,两难故事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场合。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道德两难故事的设置较为主观,可能会导致被试的评价和判断受到研究者的影响。

其次,两难故事法主要关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对于道德行为的考察相对较少,因此可能无法全面了解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总之,两难故事法是一种有效的道德心理学研究方法,既有助于深入探讨
个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也有助于道德教育和道德培训的实践。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编制了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在欧洲,一名妇女得了一种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对她的丈夫海因茨说:只有一种镭化剂的药能救他妻子的命。

这种药是本城的一名药剂师发明的,每一剂药的成本是200美元,药剂师要价2000美元。

海因茨到处借钱,但他只筹到1000美元。

于是,他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哀求药剂师将药便宜些卖给他或让他分期付款。

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海因茨撬开了房门,偷走了药。

科尔伯格把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然后让他们回答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如:1、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2、海因茨偷药是对还是错?为什么?3、海因茨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海因茨偷药后被抓,是判刑还是释放?为什么?5、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6、假如海因茨的妻子特别要求他去或不去偷药,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改变你的立场吗?7、假如审判这个案件的法官是海因茨的朋友,那么,他会改变他的判定吗?8、为拯救别人的生命而偷药是错误的吗?9、假如为了救人而不得不去偷东西,你能为这种行为辩护吗?如何辩护?10、如果人人为了救人而去偷东西,后果会怎样?11、如果社会中的人都不遵守法律,结果会如何?第1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的人的理由是,去偷药并非不好,他一开始就请求付款的。

他并不想拿其他东西,而且他拿的药只值200元,不是2000元。

主张不该去偷药的人则认为,海因茨未获得允许去拿药,他一定是打破玻璃钻进去的,干这种破坏的事本身就是罪犯。

那药值很多钱,偷拿这么贵重的东西就是犯了重罪。

这些回答都未考虑到海因茨的行为意向,而是从行为的后果去做出判断的。

认为“应该”的人缩小了后果,而认为“不应该”的人又夸大了后果。

第2阶段:以行为对己或对他人是否有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主张“应该”的理由是,海因茨并非给制药造成了损失,他总会偿付给他的。

道德两难解释

道德两难解释
三水平
六阶段
基本特征
前习俗水平
(9岁以下)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态度,避免受到惩罚。
(不偷东西妻子死了也会被妻子的家人惩罚,所以要偷。偷东西受到惩罚,所以不能偷。)
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要偷,妻子死了自己会孤单。不偷没了妻子以后就没人照顾自己了。)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遵从良心原则,避免自我责备。认为除了法律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争议、个人的尊严等道德原则。
(偷药可以救人一命,生命最可贵,所以该偷。偷药破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不能偷。)
习俗水平
(9—16岁)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认可为一个好人。)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同情他人的遭遇,但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俯冲。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
(不偷东西就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义务,所以该偷。偷了东西会犯法,所以不能偷。)
后习俗水平
(16岁以后)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识到法律不是死的,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程序来改变。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法律没考虑到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个情况,所以应该偷药救命,需要调整法律,稀有药品按公平原则调控。反之丈夫没有偷药的义务,这不是正常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不该采取偷药解决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道德两难法”的介绍—以揭开道德伪善面具为例日常经验告诉人们,许多看起来道德的人实际上是不道德的。

唐代的宰相李林甫是道德虚伪的典型,被人称作“口蜜腹剑”,因为他总是嘴里说着某个人的好话,而背地里却想着如何陷害对方。

西方的不少政治家,包括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尼克松以及跟莱温斯基有染的克林顿,都被认为是道德虚伪的政客(Rangell,2000)。

很多谚语,比如“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和“披着羊皮的狼”都是在描述同样的现象,即某些人只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了道德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背地里做的是跟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相悖的事情,这就是道德虚伪,又叫道德伪善。

Baston等人的经典实验从实证角度对道德伪善进行剖析。

1.范例介绍1.1实验目的实验一:利用实验室所创设的道德困境来验证道德责任的测量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验二:引入掷硬币这一方式对道德动机的范围和本质的研究提供了额外信息。

实验三:提供一个看似公平的分配方式,即由主试分配来增加自我利益选择的模糊性。

实验四:引入贴标签的硬币这一方式来验证道德伪善现象存在是否是自我欺骗策略的产物。

实验五:引入自我觉察来操纵被试是否使用了另一种策略,及避免将行为与道德标准作比较。

1.2实验方案实验一由20名被试参与。

被试由主试单独约见,并被告知实验中有两名参与者,但两人不会见面(实际上不存在另一个被试)。

实验任务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积极的有奖励的任务,另一种是中性的没有任何奖励只告知实验结果的任务。

由被试来分配任务,对应的被试(虚拟被试)并不知道决定权在被试手中。

实验二由20名被试参与。

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实验二给被试提供了一枚硬币,如果被试愿意就可以用掷硬币的方式来进行任务分配,因为大多被试认为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例如掷硬币就是一种公平的分配任务的方式。

其他过程均与实验一相同。

掷硬币这一设置提供给了被试看起来道德实际上可以不道德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公平的投币程序,而无论结果如何都把积极任务分配给自己。

实验三加入了实验控制。

除了告知被试大部分参与者认为最公平的方式是通过掷硬币决定分配结果,被试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即接受主试独断的分配。

实验三由40名被试参与,其中有20人被告知将积极结果的任务分配给他们,其余20人被告知将中性结果的任务分配给他们。

实验四由40名被试参与(20男,20女)。

实验四与实验二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主试提供给被试的硬币在正反面贴有将积极任务分给自己和将积极任务分给他人的标签,其他程序均与实验二相同。

实验五加入了自我意识这一实验控制(自我意识操纵,例如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会提高行为与个人标准之间矛盾的觉察,创造了一种服从标准的压力)。

该实验中由主试提供的硬币没有贴标签,高自我觉察组被试在进行任务分配时面对着镜子坐,而低自我觉察组在分配任务时面对镜子的背面。

由52名被试参与(20男,32女)。

1.3实验结果实验一结果表明:20名被试中,有16人借着自己有选择权的机会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了自己,4人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了他人。

实验二结果表明:20名被试中,有10人选择了投硬币方式,10人未选择。

当被问及什么方式是最道德的分配任务方式,掷硬币是最普遍的回答,不论是在投硬币的被试中还是未选择投硬币的被试中。

在10名选择投硬币的被试中,8人认为投硬币是最道德分配方式,2人认为让主试分配最公平。

10名未投硬币的被试中,6人认为掷硬币最道德,2人认为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他人道德,1人认为将积极任务分给自己公平,1人认为没有公平的分配方式。

10名未选择掷硬币的被试中,仅有一人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了他人:10名选择了掷硬币的被试中,也仅有一人将积极任务分给了他人,这个比例远远低于0.5(理论上掷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

实验三结果表明:20名被分配积极结果的任务被试中,7人认为接受主试的分配最公平,6人认为掷硬币最公平,6人认为将积极结果的任务分配给他人最公平,1人认为没有公平的方式;在20名被分配中性结果的任务被试中,8人认为接受主试分配最公平,8人认为掷硬币最公平,3人认为将积极结果的任务分配给他人最公平,1人认为没有公平的方式。

在被分配积极结果的任务条件下,有17人接受了这一分配,其余3人未接受,这3人中,有一人将积极任务分给了自己,其余两人选择了掷硬币,两人也均将积极任务给了自己。

这意味着20名被试均得到了积极条件任务。

在被分配中性结果任务的条件下,只有11人接受了分配,其余9人未接受。

在这9人中,三人将积极结果的任务分配给自己,其余6人选择了掷硬币的方式,结果这6名被试也均将积极结果任务分配给自己。

这意味着9名未接受主试分配的被试都将积极结果的任务分给了自己。

实验四结果表明:40人中,有28名被试选择了掷有标签的硬币这种方式,12人没有选择掷硬币。

这12人中,有10人将积极结果任务分配给自己,有2人将积极结果任务分给他人;在掷硬币的28人中,仅有4人将积极结果任务分配给他人,这一比例显著低于掷硬币所能出现的正反面概率(0.5)。

这意味着出现了道德伪善这一现象,男女之间没有差异。

当被问及贴标签的硬币与不贴标签的硬币有没有区别时,超过一半的被试认为没有标签会提供更多的作弊可能。

当被问及什么方式是最道德的分配任务方式,掷硬币的28名被试中,24人认为掷硬币是最道德的方式,2人认为将积极结果的任务分配给他人最道德,2人认为没有完全公平的分配方式。

在12名未选择掷硬币的被试中,7人认为掷硬币是最道德的方式,3人认为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他人更公平,2人认为将积极任务分配给自己最道德。

很显然,对于大部分被试,分配任务这一行为与道德标准之间存在矛盾。

那些投币的被试道德感明显高于未投币的被试。

实验五结果表明:在所有的52名被试中,有23名被试选择了掷硬币的分配方式。

高自我觉察条件下的26名被试中,有10人选择了掷硬币,其中有5人将积极结果任务分配给自己,其余5人将积极结果任务分配给他人。

有16人未选择掷硬币,其中有6人将积极任务分配给他人。

当被问及什么方式是最道德的分配任务方式,52人中有32人认为掷硬币是最道德的方式,15人认为将积极结果任务分配给他人最公平,4人认为没有完全公平的方式,1人认为将积极结果任务分给自己最道德。

2.方法介绍2.1起源受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启发,柯尔伯格运用其建构主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并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运用了这种研究的结论,提出了著名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Moral Discussion Approach)。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也称为新苏格拉底法(New-Socratic Approach),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其儿童道德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简言之,就是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其关键在于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2.2道德两难问题法的心理学基础依据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有:1.道德发展主要是道德的判断能力的发展。

柯尔伯格这个观点是围绕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提出的。

道德方面的发展又主要是道德判断的发展,道德推理和道德能力的发展成为道德教学的合理目的。

他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首先是道德判断上的成熟,然后才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

2.儿童能自发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观点,将儿童看作是道德哲学家,认为儿童有自己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自发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又形成有组织的思维方式。

3.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

柯尔伯格在特里尔、莱斯特等人对儿童进行分段道德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即随年龄的变迁而发生的一种形式方面的或质上的变化。

同时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具有不可超越性。

正是在这些心理学思想基础上,柯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法:前因循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阶段、互为手段阶段;因循水平,包括人际关系的相互协调阶段、法律和秩序的维持阶段;后因循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阶段与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

4.道德发展的动力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他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于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即他的建构观点来自心理结构既不是先天的生物禀赋,也不是从感觉经验中被动习得行为结果,而是主动同化经验建构的。

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和讨论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优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

因此,在道德发展的动力观上,既反对成熟论又反对学习论,而主张相互作用的建构论。

2.3实施道德两难法的具体要求在方法上,一方面要求教育者通过设计一定的道德问题或情境引出儿童的各种道德观点,为他们提供相互作用和角色扮演的机会,因为只有当儿童面临道德两难问题或问题情境并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法同其他人的法相比较时,才能引起儿童的道的认知冲突和不确定;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提供的论据要和儿童已有发展水平相匹配,因为环境影响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所提供的推理水平与儿童自己的水平相匹配。

具体讲,教育者所提供的推理水平应高于儿童现有水平一个阶段。

从内容上讲,道德讨论的内容不是传统道德教育的美德袋或特定的社会规则,而是有特定社会性质的道德两难问题。

这些两难问题可以是虚构的(如海因茨偷药救妻),也可以是有关政治、法律以及生活中现实的道德问题。

但不论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的,都要求能引起儿童真正的认知冲突和意见不一。

另外,在内容的组织上,不像传统的品格教育课程的内容那样根据一定道德体系的逻辑去组织,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

2.4Baston等人创立的实验室道德两难法Batson 认为,道德伪善这个看似只能进行哲学思辨的问题,其实能够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检验。

他通过在道德两难情境中观察人们的行为,间接推断其终极目标( 动机是目标导向的),看它是支持道德原则还是在道德表象的掩饰下追求自我利益来对道德伪善进行研究。

Batson 在实验室创设了一个利益冲突情境,让被试者独自给自己和另一个人分配任务,任务包括积极任务(有奖励/无惩罚) 和中性任务(无奖惩/任务枯燥)两种,实验者让被试者先报告什么是道德的任务分配行为,然后报告自己的任务分配结果,再在7点量表上评价自己分配任务的道德性,从而揭示道德伪善效应。

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研究者将模糊性引入了道德表象与道德真实的联结之中。

2.5实验室道德两难的优点1.将假设问题与真实问题相结合柯尔伯格的经典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限于对传统道德的追求,其设计的两难问题也多以假设的情境为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道德判断与实际的道德行为的差异,这也是柯尔伯格受到一些人批评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