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的厌氧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大多数生活污水的污泥及性质相近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而言,只要严密隔断于空气的接触,即可保证必要的值。
30
有机负荷
• 在厌氧法中,有机负荷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 容积负荷,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 物量(kgCOD/m3·d)。
• 对悬浮•在生通长常工的艺情,况也下:有厌用氧污消泥化负工荷艺处表理达高的浓,度即kg COD/(工kg业污废泥水·d的)有。机负荷:
31
污泥浓度
各种反应器要求的污泥浓度不尽相同,一般介 于10~30gVSS/L之间。
为了保持反应器的生物量不致因流失而减少, 可采用多种措施:
如安装三相分离器、设置挂膜介质、降低水流 速度和回流污泥量等。
32
搅拌和混合
• 通过搅拌: 消除池内梯度,增加食料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 避免产生分层,促进沼气分离。 进料迅速与池中原有料液相混匀。
36
厌氧法特点:
(3)负荷高 • 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 kgBOD/(m3·d),而厌氧法为
2-lO kgCOD/(m3·d),高的可达50 kgCOD/(m3·d)。 (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 好氧法每去除l kgCOD将产生0.4-O.6 kg生物量,而厌氧出去
UASB布置结果示意图
布水区
16
需要全图cad图 纸
18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特点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30-40g/L, 污泥床中的污泥由活性生物量占70-80%的高度发展的 颗粒污泥。
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中温消化,COD容积负荷一
般Biblioteka Baidu10-20kg COD/(m3·d);
10
厌氧生物滤池
优点
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 荷高,COD容积负荷为2-16 kgCOD/(m3·d),且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废水与生物膜两相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 因而有机物去除速度快;
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 泥回流和搅拌设备;
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工艺法时
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 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泥回流设备;
无混合搅拌设备。投产运行正常后,利用本身产生的 沼气和进水来搅动
污泥床内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堵塞问题。 反应器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 运行启动时间长,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比较敏感。
19
分段厌氧处理法
22
两步厌氧法具有如下特点:
(a)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避免 了一步法不耐高有机酸浓度的缺陷;
(b)两阶段反应不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 互相影响小,可更好地控制工艺条件;
(c)消化效率高,尤其适于处理含悬浮固 体多、难消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d)但两步法设备较多,流程和操作复杂。
23
其它厌氧处理法
题 不需要搅拌 不需要载体
26
第三节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温度条件 pH值 氧化还原电位 有机负荷 厌氧活性污泥 搅拌和混合 废水的营养比 有毒物质
27
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有机物负荷 (g/L.d) 产气量(L/L.d)
8
有机负荷
4
产气量
6
3
4
2
2
1
0
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 度有机废水。 • 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
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
某些偶氮染料等。
(2)能耗低 • 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 的沼气可作为能源
• 在污泥中消温化为中2-3,k有gC机OD/负(m荷3·d习),惯上以投配率或进料率 表达,在即高每温天下为所4投-6加kg的CO湿D 污/(泥m3体·d)积。占消化器有效容 积的百•上分流数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厌氧流
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 在中温下为5-15 kgCOD/(m3·d), 可高达30 kgCOD/(m3·d)。
PH值应在6.8—7.2,最适温度在35℃一3要在8注系℃意统和控内5制进2℃,行不连能续
一55℃各有一个。
的剧烈搅拌
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严格的共生关系:
甲烷细菌是专性厌氧的
与产酸菌相比.甲烷茵对温度、pH值、有毒物质等更 为敏感。
6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化粪池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接触法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分段厌氧处理法
24
厌氧生物转盘示意图
• 特点: 微生物浓度高 勿需处理水回流 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耐冲击负荷,处理过程稳定性强 可采用多级串连,各级微生物处于最佳生存条件 运行管理方便 盘片成本较高
25
厌氧挡板反应器示意图
特点: 反应器启动期短。实验表明接种一个月,
就有颗粒污泥形成,两个月可稳定运行。 避免厌氧滤池等堵塞问题 避免UASB因污泥膨胀而发生污泥流失问
温度(℃)
28
pH值
• 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 宜的pH值范围较广,在4.5-8.0之间。
• 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值在中性附近,最 适宜pH值为7.0-7.2,pH6.6-7.4较为适宜。
• 在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中,由于产酸和产 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 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 的pH值在6.5-7.5(最好在6.8-7.2)的范围内。
• 厌氧生物转盘:
构造与好氧生物转盘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盘片 大部分 (70%以上)或全 部浸没在废水中,整 个生物转盘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
• 厌氧挡板反应器:
从研究厌氧生物转盘发展而来的,生物转盘不 转动即变成厌氧挡板反应器。 同时,厌氧挡板反应器实质上是一系列升流式 厌氧污泥床,但不设三相分离器。
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 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氮等作为受氢 体。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 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3
厌氧过程可分为四阶段:
生化阶段 物态变化
生化过程
Ⅰ
液化(水解)
大分子不溶态 有机物转化为 小分子溶解态
• 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与处理系 统的运行方式、污泥驯化程度、废 水特性、操作控制条件等因素有关。
34
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包括: • 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 反应器和构筑物的构造和容积的确定 • 需热量的计算和搅拌设备的设计等
35
厌氧法特点:
优点:
(1)应用范围广 • 好氧法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
29
氧化还原电位( ORP)
厌氧环境主要以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反映。 高温厌氧消化系统:适宜氧化还原电位为-500~-600mV; 中温厌氧消化系统及浮动温度厌氧消化系统:氧化还原电
位应低于-300~-380mV。 产酸细菌: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甚严格,甚至可在
+100~-100mV的兼性条件下生长繁殖; 甲烷细菌:最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350mV或更低。
进水可采用升流式, 也可以采用降流式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
缺点:
• 厌氧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 水部位高。
• 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 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改进:
出水回流; 部分充填载体; 采用软性填料。
优点:
废水的厌氧处理
The Anaerobic Processes
1
主要内容
• 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 第三节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2
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 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 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 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
• 由反应区、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池形有圆形、方形、矩形。 小型装置常为圆柱形,底部呈锥形或圆弧形。
• 大型装置为便于设置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则一般为矩形,高度一般为3-8m,其中污泥床 1-2m,污泥悬浮层2-4m,多用钢结构或钢筋混 凝土结构,
14
超高
三相分离区
反应区
达到最高值。 气化阶段 • 产生消化气,主体是CH4,因此气化阶段
常称甲烷化阶段,CO2也相当多,还有微 量H2S。
5
甲烷菌
在工程技术上,研究甲烷细菌的通性是重要的,这将
有助于打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分阶段的现象因,此从有而人提最出,考
大限度地缩短处理过程的历时。
虑到这种共生关系,
影响甲烷细菌生长重要环境因素:pH值和温反度应器。中的剪切力
第二步反应器则要求严格密封、严格控制温度和 pH值范围。
20
接触消化池-上流式污产应甲产泥烷生床阶的两段有步, 机使 酸消第 生化一 成工步 甲反 烷艺
热交换器
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
被废水加
热到需要
的温度
水解产酸反应,
控制条件之产
生脂肪酸,尽
量不产生沼气 沉降分离,去除
不溶性有机物
21
纤维填料厌氧滤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复 合法工艺
间短。
11
厌氧接触法
• 在混合接触池(消化池)后设沉淀池,将沉淀 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厌氧接触法 (anaerobic contact process)。
厌 氧 接 触 法 工 艺
12 特点
厌氧接触法
特点
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 10-15g/L,耐冲击能力强;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水力停留时间比 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如常温下,普通消化池为15-30天,
搅拌程度与强度要适当。 • 搅拌的方法: 机械搅拌器搅拌法 消化液循环搅拌法 沼气循环搅拌法等
沼气循环搅拌,还有利于使沼气中的CO2作为产甲烷的底物被细菌 利用,提高甲烷的产量
33
废水的营养比
• 厌氧法中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 宜。
• 在碳、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对厌氧消 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合适的 C/N为10-18:1。 • 有毒物质
而接触法小于10天;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 不存在堵塞问题;
混合液经沉降后,出水水质好, o 需增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脱气等设备 o 厌氧接触法存在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
的缺点。
1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7
化粪池
• 是最早的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
8
厌氧生物滤池
• 厌氧滤池(anaerobic filter又称厌氧固定膜 反应器,是60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 装置。
• 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 封。
• 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 过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 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 池顶部排出。
有机物
Ⅱ
酸化(1)
酸化(2)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转化为 (H2+CO2)及 A、B两类产物
B类产物转化为 (H2+CO2)及
乙酸等
Ⅲ 气化
CH4、CO2等
菌群
发酵工 艺
甲烷发 酵
酸发酵
发酵细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 甲烷细菌 ——
4
液化阶段 • 显著特征是液态污泥的pH值迅速下降,
不到10d,降到最低值; • 产物中有机酸是主体,在一个月左右,
除l kgCOD只产生0.02-0.l kg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 法的5%-20%。 • 同时,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稳定的。因此,剩余 污泥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饲料或
饵料利用。
(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 • 好 氧 法 一 般 要 求 BOD:N:P 为 l00:5:1 , 而 厌 氧 法 的 BOD:N:P 为
将水解酸化过程和甲烷化过程分开在两个反应器内 进行。
第一段:完成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缓冲和 稀释负荷冲击与有害物质,并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质。
反应器可采用简易非密闭装置、在常温、较宽pH 值范围条件下运行。
第二段: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利于甲烷菌的 生长;降解、稳定有机物,产生含甲烷较多的消化气。
30
有机负荷
• 在厌氧法中,有机负荷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 容积负荷,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 物量(kgCOD/m3·d)。
• 对悬浮•在生通长常工的艺情,况也下:有厌用氧污消泥化负工荷艺处表理达高的浓,度即kg COD/(工kg业污废泥水·d的)有。机负荷:
31
污泥浓度
各种反应器要求的污泥浓度不尽相同,一般介 于10~30gVSS/L之间。
为了保持反应器的生物量不致因流失而减少, 可采用多种措施:
如安装三相分离器、设置挂膜介质、降低水流 速度和回流污泥量等。
32
搅拌和混合
• 通过搅拌: 消除池内梯度,增加食料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 避免产生分层,促进沼气分离。 进料迅速与池中原有料液相混匀。
36
厌氧法特点:
(3)负荷高 • 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 kgBOD/(m3·d),而厌氧法为
2-lO kgCOD/(m3·d),高的可达50 kgCOD/(m3·d)。 (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 好氧法每去除l kgCOD将产生0.4-O.6 kg生物量,而厌氧出去
UASB布置结果示意图
布水区
16
需要全图cad图 纸
18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特点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30-40g/L, 污泥床中的污泥由活性生物量占70-80%的高度发展的 颗粒污泥。
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中温消化,COD容积负荷一
般Biblioteka Baidu10-20kg COD/(m3·d);
10
厌氧生物滤池
优点
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 荷高,COD容积负荷为2-16 kgCOD/(m3·d),且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废水与生物膜两相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 因而有机物去除速度快;
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 泥回流和搅拌设备;
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工艺法时
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 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泥回流设备;
无混合搅拌设备。投产运行正常后,利用本身产生的 沼气和进水来搅动
污泥床内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堵塞问题。 反应器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 运行启动时间长,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比较敏感。
19
分段厌氧处理法
22
两步厌氧法具有如下特点:
(a)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避免 了一步法不耐高有机酸浓度的缺陷;
(b)两阶段反应不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 互相影响小,可更好地控制工艺条件;
(c)消化效率高,尤其适于处理含悬浮固 体多、难消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d)但两步法设备较多,流程和操作复杂。
23
其它厌氧处理法
题 不需要搅拌 不需要载体
26
第三节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温度条件 pH值 氧化还原电位 有机负荷 厌氧活性污泥 搅拌和混合 废水的营养比 有毒物质
27
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有机物负荷 (g/L.d) 产气量(L/L.d)
8
有机负荷
4
产气量
6
3
4
2
2
1
0
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 度有机废水。 • 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
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
某些偶氮染料等。
(2)能耗低 • 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 的沼气可作为能源
• 在污泥中消温化为中2-3,k有gC机OD/负(m荷3·d习),惯上以投配率或进料率 表达,在即高每温天下为所4投-6加kg的CO湿D 污/(泥m3体·d)积。占消化器有效容 积的百•上分流数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厌氧流
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 在中温下为5-15 kgCOD/(m3·d), 可高达30 kgCOD/(m3·d)。
PH值应在6.8—7.2,最适温度在35℃一3要在8注系℃意统和控内5制进2℃,行不连能续
一55℃各有一个。
的剧烈搅拌
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严格的共生关系:
甲烷细菌是专性厌氧的
与产酸菌相比.甲烷茵对温度、pH值、有毒物质等更 为敏感。
6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化粪池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接触法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分段厌氧处理法
24
厌氧生物转盘示意图
• 特点: 微生物浓度高 勿需处理水回流 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耐冲击负荷,处理过程稳定性强 可采用多级串连,各级微生物处于最佳生存条件 运行管理方便 盘片成本较高
25
厌氧挡板反应器示意图
特点: 反应器启动期短。实验表明接种一个月,
就有颗粒污泥形成,两个月可稳定运行。 避免厌氧滤池等堵塞问题 避免UASB因污泥膨胀而发生污泥流失问
温度(℃)
28
pH值
• 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 宜的pH值范围较广,在4.5-8.0之间。
• 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值在中性附近,最 适宜pH值为7.0-7.2,pH6.6-7.4较为适宜。
• 在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中,由于产酸和产 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 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 的pH值在6.5-7.5(最好在6.8-7.2)的范围内。
• 厌氧生物转盘:
构造与好氧生物转盘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盘片 大部分 (70%以上)或全 部浸没在废水中,整 个生物转盘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
• 厌氧挡板反应器:
从研究厌氧生物转盘发展而来的,生物转盘不 转动即变成厌氧挡板反应器。 同时,厌氧挡板反应器实质上是一系列升流式 厌氧污泥床,但不设三相分离器。
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 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氮等作为受氢 体。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 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3
厌氧过程可分为四阶段:
生化阶段 物态变化
生化过程
Ⅰ
液化(水解)
大分子不溶态 有机物转化为 小分子溶解态
• 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与处理系 统的运行方式、污泥驯化程度、废 水特性、操作控制条件等因素有关。
34
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包括: • 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 反应器和构筑物的构造和容积的确定 • 需热量的计算和搅拌设备的设计等
35
厌氧法特点:
优点:
(1)应用范围广 • 好氧法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
29
氧化还原电位( ORP)
厌氧环境主要以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反映。 高温厌氧消化系统:适宜氧化还原电位为-500~-600mV; 中温厌氧消化系统及浮动温度厌氧消化系统:氧化还原电
位应低于-300~-380mV。 产酸细菌: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甚严格,甚至可在
+100~-100mV的兼性条件下生长繁殖; 甲烷细菌:最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350mV或更低。
进水可采用升流式, 也可以采用降流式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
缺点:
• 厌氧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 水部位高。
• 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 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改进:
出水回流; 部分充填载体; 采用软性填料。
优点:
废水的厌氧处理
The Anaerobic Processes
1
主要内容
• 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 第三节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2
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 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 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 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
• 由反应区、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池形有圆形、方形、矩形。 小型装置常为圆柱形,底部呈锥形或圆弧形。
• 大型装置为便于设置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则一般为矩形,高度一般为3-8m,其中污泥床 1-2m,污泥悬浮层2-4m,多用钢结构或钢筋混 凝土结构,
14
超高
三相分离区
反应区
达到最高值。 气化阶段 • 产生消化气,主体是CH4,因此气化阶段
常称甲烷化阶段,CO2也相当多,还有微 量H2S。
5
甲烷菌
在工程技术上,研究甲烷细菌的通性是重要的,这将
有助于打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分阶段的现象因,此从有而人提最出,考
大限度地缩短处理过程的历时。
虑到这种共生关系,
影响甲烷细菌生长重要环境因素:pH值和温反度应器。中的剪切力
第二步反应器则要求严格密封、严格控制温度和 pH值范围。
20
接触消化池-上流式污产应甲产泥烷生床阶的两段有步, 机使 酸消第 生化一 成工步 甲反 烷艺
热交换器
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
被废水加
热到需要
的温度
水解产酸反应,
控制条件之产
生脂肪酸,尽
量不产生沼气 沉降分离,去除
不溶性有机物
21
纤维填料厌氧滤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复 合法工艺
间短。
11
厌氧接触法
• 在混合接触池(消化池)后设沉淀池,将沉淀 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厌氧接触法 (anaerobic contact process)。
厌 氧 接 触 法 工 艺
12 特点
厌氧接触法
特点
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 10-15g/L,耐冲击能力强;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水力停留时间比 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如常温下,普通消化池为15-30天,
搅拌程度与强度要适当。 • 搅拌的方法: 机械搅拌器搅拌法 消化液循环搅拌法 沼气循环搅拌法等
沼气循环搅拌,还有利于使沼气中的CO2作为产甲烷的底物被细菌 利用,提高甲烷的产量
33
废水的营养比
• 厌氧法中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 宜。
• 在碳、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对厌氧消 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合适的 C/N为10-18:1。 • 有毒物质
而接触法小于10天;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 不存在堵塞问题;
混合液经沉降后,出水水质好, o 需增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脱气等设备 o 厌氧接触法存在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
的缺点。
1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7
化粪池
• 是最早的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
8
厌氧生物滤池
• 厌氧滤池(anaerobic filter又称厌氧固定膜 反应器,是60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 装置。
• 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 封。
• 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 过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 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 池顶部排出。
有机物
Ⅱ
酸化(1)
酸化(2)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转化为 (H2+CO2)及 A、B两类产物
B类产物转化为 (H2+CO2)及
乙酸等
Ⅲ 气化
CH4、CO2等
菌群
发酵工 艺
甲烷发 酵
酸发酵
发酵细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 甲烷细菌 ——
4
液化阶段 • 显著特征是液态污泥的pH值迅速下降,
不到10d,降到最低值; • 产物中有机酸是主体,在一个月左右,
除l kgCOD只产生0.02-0.l kg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 法的5%-20%。 • 同时,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稳定的。因此,剩余 污泥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饲料或
饵料利用。
(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 • 好 氧 法 一 般 要 求 BOD:N:P 为 l00:5:1 , 而 厌 氧 法 的 BOD:N:P 为
将水解酸化过程和甲烷化过程分开在两个反应器内 进行。
第一段:完成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缓冲和 稀释负荷冲击与有害物质,并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质。
反应器可采用简易非密闭装置、在常温、较宽pH 值范围条件下运行。
第二段: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利于甲烷菌的 生长;降解、稳定有机物,产生含甲烷较多的消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