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嘎达梅林

课例名称:人音版八年级交响诗“嘎达梅林”

授课教师:陈煜(西安市第六十七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交响诗的定义及特点。

二、分析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营造意境、塑造形象时的作用。

三、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及意境。

四、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产生爱戴民族英雄,感悟民族精神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一、通过欣赏作品,了解嘎达梅林传奇的故事情节,并逐步深入理解作品所表现民族英雄不屈不挠,保卫家园的精神。从而产生共鸣,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感受作品主题情绪情感,分析音乐要素(即节奏、力度、速度以及旋律特点等)在表现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一、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情绪,分析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

二、参与体验音乐要素使用的变化,在表现音乐形象及内容时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嘎达梅林》(马头琴演奏民歌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美,点出“这样的草原美景,值得我们去歌颂、值得我们去赞美,更值得我们去保护。”的主题,为之后的拓展意义做铺垫。

2.了解《嘎达梅林》故事概要。

二、出示课题:

《嘎达梅林》交响诗

•认识作曲家。

学生活动: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的音乐片段。想象作曲家年龄、性别、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作曲家辛沪光的创作心理及具有的刚毅性格和高尚情操。

(二)欣赏感受并分析作品。

1.欣赏第一主题:“美好的家园,幸福的生活。”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唱每小节主音的形式感受作品。

设计意图:借助达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继续建立音高概念,并通过演唱主音、聆听主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和声感受。

2.第一主题发展对比(使用音乐波形图)。

学生活动:学生从听觉、视觉的感受中对比音乐情绪的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即音乐要素当中力度、速度以及配器的变化。

3.第二主题:“号召起义”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找到音乐当中最具号召力的部分并探寻原因。

设计意图:点出附点节奏具有推动效果。

4.第三主题:“驰骋草原”主题。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骑马律动的动作、打响舌等形式的参与感受作品情绪。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参与在音乐的表现当中。

5.“嘎达牺牲”: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出该场景是使用之前哪个主题的旋律,结尾处加入了什么乐器?预示怎样的结局?

设计意图:点出使用定音鼓表现英雄牺牲恰到好处。

6.《嘎达梅林》民歌主题:

学生活动:民歌主题出现四次,第一次静静聆听。第二次加入教师朗诵,第三次加入学生朗诵,第四次引导学生小声歌唱。

设计意图:由于这是学生熟悉的旋律。静听四次显得单一。加入教师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容易使学生走进故事情节,融入音乐情绪。第四次的小声跟唱,让学生由被动感受转为主动感受哀伤、怀念的音乐情绪,并为之后演唱《嘎达梅林》歌曲环节做铺垫。

7.演唱歌曲《嘎达梅林》:

学生活动:运用所学的演唱知识和技能,表现歌曲《嘎达梅林》。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感,加深主题印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使情感、态度产生变化。再让学生通过演唱记住音乐主题,通过自己的表演唱加深理解作品内容、情感的深度。

8.尾声: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乐曲尾声段落出现了之前哪几个音乐主题或主题动机,具有怎样的不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会主题意义的升华,情感、精神的延续。

9.交响诗的定义及特征:

(1)定义: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特征:把标题交响乐和诗歌联系起来。

设计意图:在欣赏、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再来理解交响诗的定义及特点,就会变得容易,也更深入。

(2)播放民间叙事长诗《嘎达梅林》朗诵片段: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交响诗特征。揭示嘎达梅林起义的意义,以及传奇故事嘎达梅林对今天人们的启示。

三、课堂小节:

再次点题首尾呼应。当我们看到祖国家园的美丽景色,想要去歌颂、想要去赞美的同时,想到更多的应该是要保护家园。

教学反思

一、设计初衷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设计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参中对交响诗《嘎达敏林》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的一般特点。2.聆听《嘎

达梅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能够背唱《嘎达梅林》民歌主题。

我参考教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交响诗的定义及特点。2.体验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营造意境、塑造形象时的作用。

3.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产生爱戴民族英雄,感悟民族精神的情感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直指教学目标。作品沿着嘎达梅林的故事情节这条线索逐渐展开。用给主题加标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主题。针对各主题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寻音乐要素在营造意境、塑造形象时的作用。学生通过演唱、朗诵、肢体律动等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自己的表现,达到情感、态度的升华。

二、课堂教学实际效果

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并在再次的参与活动中,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整节课的教学层次鲜明、重点突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亮点

1.认识作曲家这一环节设计新颖。我关注学生对新中国第一批女作曲家——辛沪光的认识。用播放描绘战争场景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猜想作曲家会是怎样一个人?(从年龄、性别、生活地域进行猜想)。加深学生对作曲家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作曲家的创作心理及作曲家具有的刚毅性格和高尚情操。

2.第一主题发展对比。通过音乐波形图的使用,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的感受中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即音乐要素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速度、力度、音色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3.为“辽阔的草原、幸福的生活”、“号召起义”、“驰骋草原”几个主题设计肢体动作,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记住主题、体验音乐情绪情感。

4.在《嘎达梅林》民歌主题响起时,通过聆听、朗诵、演唱的等方式逐步升华情感,达到情感态度的深度体验。

5.对于“交响诗”定义及特点的学习,放在欣赏作品之后进行、更加易于理解。在讲解交响诗的特点时,加入民间叙事长诗《嘎达梅林》的精彩对白,既帮助学生理解交响诗是标题交响乐和诗歌紧密联系这一特点,也是为嘎达起义的意义拓展做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6.意义拓展,出示草原沙漠化图片。揭示传奇故事嘎达梅林对今天人们的启示:歌颂家园、赞美家园、更要保护家园。与导入环节“这样的草原美景值得我们去赞美、值得我们去歌颂,更值得我们去保护。”的主题首尾呼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