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果报之速》“先四叔父栗甫公”原文与翻译

合集下载

《游僧卖药》原文及翻译译文

《游僧卖药》原文及翻译译文

《游僧卖药》原文及翻译译文《《游僧卖药》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游僧卖药》原文及翻译译文《游僧卖药》原文及翻译阅微草堂笔记原文: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

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

举国信之。

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

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文言诗文阅读测评》)注释:①〖河间〗地名。

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③〖研〗研磨。

译文: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

(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然后在旁边的盘子里放着药丸,那尊铜佛做出伸手要取东西的样子。

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不动。

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

后来,有人在那个和尚住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子里的药丸必定有时候混有铁屑,有时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了一层金。

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游僧卖药》2、《游千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游千山记》原文及翻译程启充游千山记程启充①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

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

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

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

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

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

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

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

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

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1董家庄佃户丁锦,生一子曰二牛。

又一女赘曹宁为婿,相助工作,甚相得也。

二牛生一子曰三宝。

女亦生一女,因住母家,遂联名曰四宝。

其生也同年同月,差数日耳。

姑嫂互相抱携,互相乳哺,襁褓中已结婚姻。

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

小家不知别嫌疑,于二儿嬉戏时,每指曰:“此汝夫,此汝妇也。

”二儿虽不知为何语,然闻之则已稔矣。

七八岁外,稍稍解事,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不相避忌。

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锦夫妇并殁。

曹宁先流转至京师,贫不自存,质四宝于陈郎中家——不知其名,惟知为江南人——二牛继至,会郎中求馆僮,亦质三宝于其家,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

郎中家法严,每笞四宝,三宝必暗泣;笞三宝,四宝亦然。

郎中疑之,转质四宝于郑氏,而逐三宝。

三宝仍投旧媒媪又引与一家为馆僮久而微闻四宝所在乃夤缘入郑氏家数日后得见四宝相持痛哭时已十三四矣。

郑氏怪之,则诡以兄妹相逢对。

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遂不疑。

然内外隔绝,仅出入时相与目成而已。

后岁稔,二牛、曹宁并赴京赎子女,辗转寻访至郑氏。

郑氏始知其本夫妇,意甚悯恻,欲助之合卺而仍留服役。

其馆师严某,讲学家也,不知古今事异,昌言排斥曰:“中表为婚礼所禁,亦律所禁,违之且有天诛。

主人意虽善,然我辈读书人,当以风化为己任,见悖理而不沮,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

”以去就力争。

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

后四宝鬻为选人妾,不数月病卒。

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

或曰:“四宝虽被迫胁去,然毁容哭泣,实未与选人共房帏。

惜不知其详耳。

”果其如是,则是二人者,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瞑不视者矣。

《阅微草堂笔记·邻叟滑稽》“雍正初,李家洼佃户”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邻叟滑稽》“雍正初,李家洼佃户”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邻叟滑稽》“雍正初,李家洼佃户”原文与翻译《阅微草堂笔记·邻叟滑稽》“雍正初,李家洼佃户”原文与翻译先姚安公言: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

先父姚安公说:雍正初年,李家洼佃户董某的父亲死了,留下一头牛,老而且跛,打算卖给屠宰场。

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惟掉尾长鸣。

牛逃到他父亲墓前,伏地僵卧,牵拉鞭打都不起来,只是摇尾长叫。

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

村里人听说此事,络绎不绝地前往观看。

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渠父堕河,何预于汝?忽然邻居刘老头儿愤然走上前,用拐杖打牛说:“他父亲坠入河里,与你有何关系?使随波漂没,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假如让他随波漂流,充做鱼鳖食物,岂不更好?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

你无故多事,牵引他上岸,让他多活十几年致渠生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致使他儿子对父亲生则奉养,病则医治,死则入敛,而且留下此坟,每年需祭扫,成为董氏子孙无穷牵累。

你的罪大了,死是应当的,乱叫什么?”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

原来当年董某的父亲掉入深水中,牛跟着跳进水,董父拉着牛尾才上岸。

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董某不知此事,听说了这事非常惭愧。

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

自己打着嘴巴说:“我真不是人!”急忙拉着牛回家。

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数月后牛病死,董某哭着把它埋了。

此叟殊有滑稽风,与东方朔救汉武帝乳母事竟暗合也。

这老头儿很有些滑稽风格,与东方朔救汉武帝乳母的故事竟然相合。

17-1.《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白话选(上)

17-1.《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白话选(上)

17-1.《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白话选(上)17-1.《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白话选(上)957.狐女供养公婆堂侄竹汀说:文安县有一个人到古北口外当雇工,久无音信。

他的父母因年成不好,也到口外谋生,且去寻觅儿子,也一去久无音信。

后来有人在泰山下见到了老两口。

他们说当初到了密云县东北时,天色已晚。

冷风吹来,阴云渐浓。

遥见山谷中有灯光,便投奔过去。

到了跟前,见有几间土房,围着高粱秸墙。

有个老妈子出来,问了他们的籍贯乡里,进去通告。

老妈子又出来问姓名年龄,并问有没有儿子到口外去,儿子叫什么,多大了。

老两口都照实说了。

忽然有位女子整衣迎了出来,请老两口坐上座,她拜见之后,侍立一旁,叫老妈子催促婢女准备酒菜,态度极为亲热。

老两口不知是怎么回事,站起来再三追问。

女子失声痛哭,趴在地上说:“我不敢骗公婆,我是狐女,曾和您的儿子结为夫妻。

我本来出于相互爱慕,没有迷惑他的意思,没想到他爱恋我过度,竟因精气枯竭身体干瘦而死。

我心里时常悔恨,所以发誓不再嫁,而在他的墓旁住着。

如今无意间遇见了公婆,希望不要到别处了,我还能扶养公婆。

”老两口开始时极为吃惊,随后见她情真意切,便相互拉着哭了一场,于是就留了下来。

狐女侍奉公婆无所不至,反而胜过儿子。

这么过了六七年,狐女忽然打发老妈子去买来一具棺材,且准备铁锹簸箕之类。

老两口问她这是干什么。

狐女高兴地说:“公婆应该祝贺我。

我侍奉公婆,不过是为追念死去的丈夫,以尽我的心意,不料却感动了土神,报告了东岳帝。

东岳帝同情我,准许我不等我修炼成功,即可脱形成正果。

如今要把我的遗蜕和我丈夫葬在一起,以体现死则同穴的意思。

”说罢把老两口带到侧屋。

那儿果然有一只黑色狐狸躺在榻上,毛色如黑漆,抬起来轻得像树叶,一敲则发出金石声。

这才相信她是真仙。

安葬完后,她又对公婆说:“如今我隶属碧霞元君为女官,应该到泰山去,请公婆和我一起走。

”于是一起到了泰山,租了房子和当地人杂居在一块儿。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之答禄夫天创作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年夜门倾圮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成得,以为顺流下矣.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原文: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译文: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讥笑说: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狂跌携之去?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事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年夜水带走呢?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年夜家佩服(它)是正确的事理.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境地,石头肯定失落在坑穴里.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译文: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竭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事理就主观臆断吗?。

20.《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白话选

20.《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白话选

20.《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白话选20.《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白话选1088.侮人取祸有一位馆吏经过考核后,被任命为经历官,到省会去候补。

因他长期没有被授以实职,所以处境极为困难。

有位上司很同情他,就让他暂且任了个典吏。

他却利用职权作威作福,而且还欺压同事,后来终于因别的事被罢免了。

邵二云学士偶然谈及这件事,顺便又说起这样一件事:他家乡有个人正在夜读,忽然听到窗棂上有声音,他仔细一看,只见窗纸裂开了一道缝,有两只像瓜籽那样大的小手正在扒着窗纸,随即就有一个小人跳了进来,他穿着彩色衣服和红色鞋子,头上梳着双髻。

长得眉清目秀,却只有两寸多高。

小人拖着案头的笔旋转着跳舞,在砚台上往来践踏,拖带着墨汁,把书本都弄脏了。

这人开始时很是惊讶,但他坐看了好一会儿后,觉得那个小人没有什么能耐,就伸手去捉,一下子就捉住了。

小人卷曲在他手心里,呦呦地叫着像虫子在鸣叫,听起来好像在喊饶命。

这人恨透了小人,就顺手把他放在火上烧死了,满屋都发出烧枯柳树时发出的那种气味,也并没有发生其他什么变异。

刚刚一修炼成人形,还没有一点幻术,就放肆地以欺负人来取笑为乐,这也是属于馆吏一类的人吧。

不知这是实有其事,还是邵二云开玩笑编造出来的,不过人们听了之后也足以应以为戒吧。

1089.幽魂报国昌吉守备刘德说:昔日征讨回族叛乱时,因有一份紧急文书,便取道珠尔土斯路,飞马而去。

由于天气阴晦迷了路,十余骑都进退不得。

带的干粮要吃光了,又没有泉水,大家坐在树下,期望天晴之后再辨别方向。

他们发现在山崖下有好几具人马的尸骨。

虽经风雪侵蚀,衣服器械都已朽坏,但从残存的器具看,像是清兵。

于是大家对着尸骨慨叹道:“如果过了两天还不晴,我们就得和你们在这儿作伴了。

”不一会儿,有一股旋风起于树林外,忽来忽去,好像是招唤他们。

试着打马随着旋风,旋风便在前面引导。

如果暂停休息一下,风也不走了。

人们知道这是尸骨的灵魂在帮忙。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译文,从琉璃山家失金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译文,从琉璃山家失金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译文,从琉璃山家失金刘拟山家失金训,掠问小女奴,具承卖与打鼓者。

(刘拟山家丢了金手镯,便拷问小女奴,小女奴承认卖给了打着鼓收破烂的。

)京师无赖游民,多妇女在家倚门,其夫白昼避出,担二荆筐,揉短柄小鼓击之,收买杂物,谓之打鼓。

(京城中的无业游民,往往女人在家倚门卖笑招揽嫖客,男人白天要回避,就桃着一对柳条筐,拿着一只短柄的小鼓敲打,收买杂物废品,称为“打鼓”。

)凡管婢幼孩窃出之物,多以贱价取之。

(凡是家中的仆人或小孩偷出的东西,打鼓人往往以很低的价钱买去。

)盖虽不为盗,实盗之羽翼。

(他们虽然不直接盗,实际上是盗贼的同伙。

)然脏物细碎,所值不多,又踪迹谁秘,无可究洁,故王法亦不能禁也。

(然所收买的这些东西往往很零碎,值不了几个钱,而行踪又很诡秘,根本无法追查,所以国法也不能对之加以禁止。

)又掠问打鼓者衣服形状,求之不获。

(又拷问收破烂的衣着长相,去找却没有找到。

)仍复掠问,忽承尘上微嗽日:“我后君家四十年,不肯露形声,故不知有我。

”(于是又拷打小女奴,忽然棚上轻声咳了两声说:“我住在你家四十年,从来也不愿露出身形声音来,所以你不知道有我。

)今则实不能忍矣。

(今天我实在不能忍受了。

)此非夫人检点杂物,误置漆态中耶?”(这个金手镯不是夫人检点杂物时,错放到漆妆盒里了么?”)如言求之,果不谬,然小女奴已无完肤矣。

(按照所说的去找,果然不差,而小女奴已被打得体无完肤了。

)拟山终身愧悔,恒自道之日:“时时不免有此事,安能处处有此狐!”(刘拟山终生为此感到断愧后悔,他常说:“时时难免有这种事,怎能处处有这样的狐狸?”)故仕宦二十余载,鞠狱未尝以刑求。

(所以他任言二十多年,审案时未曾以刑讯逼供。

)。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尝为献县令,良吏也。

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

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十肃立,呼其徒具茶。

徒遥应曰:“太守且至。

可引客权坐别室。

”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

”公大骇,日:“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

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

宁独老僧!”叉问:“尔何以识我?”曰:“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则孰不识太守?”问:“尔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

两造皆遣其党,布散道路间久矣。

彼皆阳不识公耳。

”公怃然自失,因问:“尔何独不阳不识?’’僧投地膜拜日:“死罪,死罪!欲得公此问也。

公之为郡,不减龚、黄①,然微不慊③于众心者,日好访。

此不特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也,即乡里小民,孰无亲党,孰无恩怨乎哉?访甲之党,则甲直而乙曲;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

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访其有恩者,则有恩者必直。

至于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又可据为信谳乎?公亲访犹如此,再寄耳目于他人,庸有幸乎?且夫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

闾阎利病,访亦为害,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

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则遏以自肥,水有患则邻国为壑,是其胜算矣。

孰肯揆地形之大局,为永远安澜之计哉!老僧方外人也,本不应预世间事,况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

惟公俯察焉。

”公沈思其语,竞不访而归。

次日,遣役送钱米,归报公日:“公返之后,僧谓其徒曰:‘吾心事已毕。

’竞泊然逝矣。

”姚安公②曰:凡狱情虚心研察情伪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龚、黄:龚遂、黄霸,均是方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好官。

②姚安公:作者纪昀的父亲,曾任云南姚安府郡守。

③慊:不满,不高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官太平府时,有疑狱狱:案件B.彼皆阳不识公耳阳:同“佯”,假装C.本不应预世间事预:干预D.公沈思其语,竟不访而归竟:竟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太守且至且夫访之为害B.公之为郡,不减龚、黄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C.则甲直而乙曲竟不访而归D.再寄耳目于他人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3.下列选项中不全属于老僧反对恕斋私访的理由的一项是A.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B.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C.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D.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小民各私其身家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恕斋曾经担任献县县令,后来,升任太平府太守。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81-100)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81-100)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81-100)《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81-100)81、腹朜大义灭亲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朜(月改黄),居住在秦国。

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国的惠王(对他)说:“先生你的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

寡人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

先生你这件事就听我的吧。

”腹朜(月改黄)回答道:“墨家的法律说:‘杀人的人处死,伤人的人处刑。

’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

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大义啊。

王您虽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朜(月改黄)我却不可以不按照墨家的法行事。

”腹朜(月改黄)不听惠王的,还是杀了儿子。

儿子,每个人私人所爱啊,忍受私利而行大义,领袖[腹朜(月改黄)]可说是公道啊。

原文:墨子有巨子腹朜,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朜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82、闵仲叔辞侯霸太原有个叫闵仲叔的人,世人都说他是有气节的人,即使是周党那样廉洁清高的人也自以为不如闵仲叔。

周党见到闵仲叔口中含着豆子来喝水,给他生蒜,闵仲叔接受了却没有吃。

建武年中,闵仲叔受司徒侯霸的征召做了官。

等到他上任,司徒侯霸不谈及治国正事,只是嘘寒问暖罢了。

仲叔遗憾地说:“开始受到您的任命时,我又高兴又害怕,现在见到了您,我既没有了兴奋也没了恐惧。

如果您觉得仲叔才智不足以来谈论政事,您就不应该征召我来做官。

既然征召我来却又不用我,这是对人认识不清。

”于是他辞去官职,扔下一封抱怨信走了。

原文: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虽周党之洁清,自以弗及也。

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生蒜,受而不食。

建武中,应司徒侯霸之辟。

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劳苦而已。

仲叔恨曰:“始蒙嘉命,且喜且惧;今见明公,喜惧皆去。

09-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白话选(下)

09-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白话选(下)

09-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白话选(下)09-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白话选(下)456.虎神先母张太夫人,曾雇了一位姓张的老太太做饭。

她是房山人,住在西山深处。

她说她乡里有个极穷的人离家外出去找活计,因为没出过门,走了半天便迷了路。

石路曲折崎岖,云遮晦阴,不知往哪儿走。

他就坐在一棵树底下,等天亮了认清方向再说。

忽然一个人从林子里出来,三四个人跟随着。

这些人相貌狰狞、身材高大,和平常人不同,他知道这些人不是山神就是妖魅,估计已不能躲藏,就躬身下拜,哭着说了他的苦处。

那人同情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

我是虎神,今天来给老虎们分配吃的。

等虎吃了人,你把人的衣物收起来,就可以养活自己了。

”于是把他引到一个地方,神虎高声长啸,众虎从各处汇集到了一起。

虎神抬手指挥,语声特别,听不懂。

一会儿群虎散去,只有一只虎留下来伏在草丛里。

不久有个挑担子的人走过树林,虎跳起来要吃他,可忽又避开退下。

过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妇人,虎便捉住她吃了。

虎神捡起妇人的衣物,里面有几两银子,取了给他,告诉他说:“虎不吃人,只吃禽兽。

那些被吃的人,是人中的禽兽。

一般天良未泯的人,他的头上一定有灵光,虎见了就避开了。

那些丧尽天良的人,灵光全消失了,和禽兽没什么差别,虎便抓来吃了。

刚才那个男子,虽然凶暴没有人性,但抢夺到东西,还用来抚恤他的寡嫂和孤侄,使他们不受寒挨饿。

因此他的灵光莹莹像弹丸大小,虎便不敢吃。

后来的那个妇人,抛弃丈夫私嫁,还虐待他丈夫前妻的孩子,打得他体无完肤。

又偷后夫的钱给前夫的女儿,就是她怀中携带的那些银子。

因为这些罪恶,她的灵光消尽,虎所见的她不再是人身,所以就吃了她。

你今天能遇到我,也是因为你能很好地侍奉继母,省下妻子的口粮来供养她,头顶上的灵光有一尺多高,所以我叫虎来帮助你。

并不是因为你叩拜我求我的缘故。

好好办善事,还会有后福。

”说完指示方向让他回去。

他走了一天一夜才到了家。

《阅微草堂笔记·正直聪明之神》“宁津苏子庚言”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正直聪明之神》“宁津苏子庚言”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正直聪明之神》“宁津苏子庚言”原文与翻译宁津苏子庚言:丁卯夏,张氏姑妇同刈麦。

宁津苏子庾说:丁卯年夏天,张氏婆媳一起割麦。

甫收拾成聚,有大旋风从西来,吹之四散。

刚收拾拢来,有大的旋风从西方来,把麦子吹得四处飘散。

妇怒,以镰掷之,洒血数滴渍地上媳妇恼怒,把镰刀掷去,只见风过处洒了几滴血沾染在地上。

方共检寻所失,妇倚树忽似昏醉,魂为人缚至一神祠。

两人正在一起寻找拾取所散失的麦子,媳妇忽然靠在树上昏昏地像酒醉一样,觉得自己的魂被人缚住到了一个神祠。

神怒叱曰:“悍妇乃敢伤我吏!速受杖。

”那神愤怒地喝叱说:“泼妇,竟敢伤我的小吏,快来接受鞭打。

”妇性素刚,抗声曰:“贫家种麦数亩,资以活命。

烈日中妇姑辛苦,刈甫毕,乃为怪风吹散。

媳妇性格向来刚强,抗议说:“穷人家种几亩麦,赖以活命。

烈日之中婆媳辛苦割麦,刚刚完毕,竟被怪风吹散。

谓是邪祟,故以镰掷之。

不虞伤大王使者。

以为是作祟害人的鬼怪,所以用镰刀掷它,没有想到是伤了大王的使者。

且使者来往,自有官路;何以横经民田,败人麦?而且使者来往,自有官路可走,为什么横着经过民田,糟蹋人家的麦子?以此受杖,实所不甘。

”如果我为了这个受鞭打,实是心所不甘。

”神俯首曰:“其词直,可遣去。

”神低着头说:“她的言词正直,可以遣送回去。

”妇苏而旋风复至,仍卷其麦为一处。

媳妇苏醒,而旋风又吹过,仍旧把她们的麦子卷在一起。

说是事时,吴桥王仁趾曰:“此不知为何神,不曲庇其私昵,谓之正真可矣;说这件事时,吴桥王仁趾说:“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神,不曲意庇护他的私人,可以说他是正直的了;先听肤受之诉,使妇几受刑,谓之聪明则未也。

”先听浮泛不实的诉说,使媳妇差一点受刑,说他聪明就未必了。

”景州戈荔田曰:“妇诉其冤,神即能鉴,是亦聪明矣。

倘诉者哀哀,听者愦愦,君更谓之何?”景州戈荔田说:“媳妇诉说她的冤情,神就能够审察,这也算聪明了。

倘使诉说的人一味哀求,听的人昏愦糊涂,您更说他是什么呢?”子庾曰:“仁趾责人无已时。

文言助读翻译140

文言助读翻译140

1、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了长山朱氏。

他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应天府,进入南都学堂学习。

他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中,他竟然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

夜里有时感到头昏疲倦,就用冷水洗脸。

范仲淹常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直到太阳偏西才开始吃饭。

最终他精通了《六经》的要旨,又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对自己说:“士大夫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脏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清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只在乎处理一间屋子的事情呢?”薛勤认为他有使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很奇特。

3、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他为人很有志向,不讲究小节。

然而在内心孝顺父母,办事慎重,在家中常常干辛劳的事,不以做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

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到京城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

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糊口。

长期劳苦工作,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效仿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取得封侯晋爵,怎么能够长久地与笔墨纸砚打交道呢?”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他。

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抱负呢?”4、宗悫的字是元干,是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宗炳志趣高尚但不肯做官。

(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妻子才过门,结婚的当晚就遭受强盗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

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送猪赎冤御史胡牧亭说:"他的家乡有人喂养了一头猪,见到邻居老翁就怒睁双目,狂吼凶奔要咬他,见到别人却不是这样。

老翁起初很恼火,想买此猪吃它的肉;不久若有所悟,说:"这大概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夙冤吧!世上没有解不开的冤仇。

"于是用优厚价格将猪赎买出来,送往佛寺作为"长生猪"喂养。

后来这头猪再见到老翁,抿着耳朵前来接近,不再有以往那种凶态。

我曾见过孙重画的应真道士伏虎的图像,上面有巴西人李衍的题诗:"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

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

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

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

"可以作为这件事情的注解。

"狐仙"的畏惧沧州孝廉刘士玉有一书房,被"狐仙"占居。

"狐仙"在青天白日和人对话,投掷砖瓦石块打人,但人们却看不见"狐仙"。

当时,平原人董思任正做知州。

董思任是个清官,闻听此事,亲自前往刘士玉书房驱狐。

他正在高谈阔论人妖异路的大道理,忽然房檐有高声说道:"你为官很爱民,也不贪财,因此我不敢打扰你;然而你爱民是企图博取好名声,不贪财是害怕酿成后患,所以我也不怕你。

你还是回去吧,不要在这里多嘴多舌自找麻烦。

"董思任狼狈而归,好几天闷闷不乐。

刘士玉有一位仆妇,人很粗俗蠢笨,却不怕"狐仙","狐仙"也不打扰她。

有人在对话时向"狐仙"提问这件事情的原因,"狐仙"说:"她虽然是下等仆役,却是真正的孝妇。

鬼神见她还要收敛躲避,何况是我辈呢!"刘士玉便让仆妇居住书房。

"狐仙"当天就迁居走了。

人更可怕朱青雷说:有个逃避仇家的人,窜匿在深山里。

夜晚,月明风清,他见一个鬼徘徊在白杨树下,吓得伏在地上不敢起来。

18-2.《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白话选(下)

18-2.《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白话选(下)

18-2.《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白话选(下)18-2.《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白话选(下)1030.吕留良袁枚《新齐谐》记载阴司中公布吕留良的罪过是声讨佛教过份,这肯定不是事实。

吕留良的罪过,在于在明朝灭亡之后,既不能像伯夷、叔齐不吃新王朝的粮食,饿死首阳山;又不能隐姓埋名,逃避人世之外,像真山民那样。

他自己和众多童生一起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作了秀才,他儿子吕葆中还高中进士,以第二名进入翰林院,则他们父子早就享受了新王朝的名位俸禄,决不能还把自己看作旧王朝的遗民了。

他们怎能写作诽谤清朝的著作,迷惑煽动老百姓,借口忠于明朝来攻击清朝呢?这是一种动摇不定进退无准的行为,是最狡猾最反覆无常的表现。

考察一下他平生的作为,实与钱谦益相同。

死后在阴间还逃不脱处惩,必然是因为这个缘故。

至于他讲理学,斥责佛学,则是因为他既然要推尊程、朱一派的理学,就不得不批驳陆九渊、王守仁一派的理学为禅学;既然斥责禅学,自然不得不牵连着批驳整个佛学。

其实批驳佛学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真正的罪过。

自从佛学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以来,批驳佛教的很多,批驳佛教太过份的也很多,以此作为吕留良的罪过,恐怕他反而有了辩解的理由。

不知人们是否曾经听说过五台山和尚明玉所说的话,他说:批驳佛教的主张,宋代儒学家很深刻而韩愈则很肤浅,宋代儒学家很精致而韩愈很粗疏,然而剃了头发披起袈裟做和尚的人怕的是韩愈而不是宋代儒学家,恨的是韩愈而不是宋代儒学家。

因为韩愈斥责的是佛教信徒们给寺院和和尚施舍供养,这是针对广大普通民众而发的;宋代儒学家批驳的是有关明心见性的佛学理论,是针对知识分子而发的。

天下知识分子少而普通民众多,和尚们生活所需的东西,也是来自于知识分子的少,而来自于普通民众的占大多数。

假使韩愈的主张获胜,则寺庙的厨房里必然要断了炊烟,想建寺院也没有土地。

即使有佛学造诣极深的和尚,他难道能率领数不清的和尚们空着肚子坐在露天里说佛法吗?这就好像用兵的人先切断了敌军的粮草供给线,敌军就将不战而自我溃散了。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白话译文】轮回之说轮回之说,凿然有之。

恒兰台之叔父,生数岁,即自言前身为城西万寿寺僧。

从未一至其地,取笔粗画其殿廊门径,庄严陈设,花树行列。

往验之,一一相合。

然平生不肯至此寺,不知何意。

此真轮回也。

朱子所谓轮回虽有,乃是生气未尽,偶然与生气凑合者,亦实有之。

余崔庄佃户商龙之子,甫死,即生于邻家。

未弥月,能言。

元旦父母偶出,独此儿在襁褓。

有同村人叩门,云贺新岁。

儿识其语音,遽应曰:“是某丈耶?父母俱出,房门未锁,请入室小憩可也。

”闻者骇笑。

然不久夭逝。

朱子所云,殆指此类矣。

天下之理无穷,天下之事亦无穷,未可据其所见,执一端论之。

轮回之说,确实是有的。

恒兰台的叔父,出生才几岁,就自说前身是城西万寿寺的和尚。

他从未到过那地方,拿起笔勾画那里的殿廊门径、装饰摆设、花树行列,派人去验证,都一一相符。

但是,他平生不肯去那个寺,不知是什么意思。

这是真正的轮回。

朱熹所谓的轮回,就是指死人的生气未尽,偶然与活人的生气凑合起来,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

我家崔庄佃户商龙的儿子,才死去,就出生在邻家。

这孩子未满月,就能说话。

元旦那天,父母偶尔外出,只有婴儿一人在襁褓里。

同村一个人来敲门,说是恭贺新年。

婴儿能辨别出他的语音,急忙回答说:“是某位老丈吗?父母都出去了,房门没有加锁,请进屋来坐一会。

”听到的人惊异地发出笑来。

但是,这孩子不久夭折了。

朱熹所说的,大概是指这类情况。

天下之理无穷无尽,天下之事也无穷无尽,不可根据自己的见闻,拘泥于一个方面来理解。

旅舍斗妖德州李秋崖言:尝与数友赴济南秋试,宿旅舍中,屋颇敝陋。

而旁一院,屋二楹,稍整洁,乃锁闭之。

怪主人不以留客,将待富贵者居耶?主人曰:“是屋有魅?不知其狐与鬼,久无人居,故稍洁。

非敢择客也。

”一友强使开之,展襆被独卧,临睡大言曰:“是男魅耶,吾与尔角力;是女魅耶,尔与吾荐枕。

勿瑟缩不出也。

”闭户灭烛,殊无他异。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引导语:读完阅微草堂笔记之后,要怎样理解呢?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哪里有?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表叔王碧伯妻丧,术者言某日子刻回煞。

全家皆避出。

有盗伪为煞神,逾垣入,方开箧,攫簪珥;适一盗又伪为煞神来,鬼声呜呜渐近。

前盗遑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

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视之,乃知为盗。

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

原文——《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注释1.术者,古称阴阳家,巫人之类。

2.回煞,这是迷信说法。

煞,凶神。

人死后,有一天死者的鬼魂要回家一趟,但是要由煞神(凶神)押着回家,称做回煞。

鬼魂回家的日子,阴阳家能推算出来。

3.垣:墙。

4.箧,藏物的小箱子,多为竹篾编制。

5.攫,抓取。

簪珥,首饰。

6.遽:皇,心神不安。

遽,急速。

7.谛,仔细审察。

8.盗,小偷。

9.伪,假装。

10.逾,越过。

11.适,恰巧。

12.仆:倒地,扑倒。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纪晓岚)表叔王碧伯的妻子死了,有阴阳家推算出某日夜里11点到1点钟(子刻)王碧伯妻子的鬼魂要回家一趟。

这时,全家人都必须出门避开。

到了子刻,一名盗贼打扮成煞神的样子,翻过墙进到屋里,刚把藏物的小箱子打开,捞到簪子耳环首饰,恰巧另一名盗贼也扮成煞神进到这家,还学着呜呜的鬼叫,渐渐接近。

先进到屋里的盗贼心中害怕,慌慌张张逃了出来,两个人在庭院里相遇,彼此都把对方当做真的煞神。

狰狞的'面目、怪异的衣饰,吓得心跳剧烈,魂魄出窍。

顿时,面对面昏倒在地。

天亮以后,一家人哭哭啼啼回转家门,见到庭院里昏倒两人,仔细一看,大为惊吓;再仔细察看,才知道这两个人都是盗贼。

于是灌下姜汤使他们苏醒过来。

随即将扮成煞神的两个盗贼,不动原样地捆缚起来,押送到官府。

一路上,聚拢了许多观看的人群,见到盗贼的这般模样,简直把大家都乐坏了。

10-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白话选(下)

10-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白话选(下)

10-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白话选(下)10-2.《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白话选(下)516.某孝廉刘香畹又说:有个举人很善于聚财,但为人很吝啬。

他妹妹家很穷,当时将近年关,家里已揭不开锅。

妹妹冒着风雪走了几十里,来借三五两银子,说好到明年春天用她丈夫做塾师的收入来偿还。

但举人以手头紧张为借口,就是不肯借。

他母亲哭着为妹妹求情,举人照样推辞。

母亲取下发簪首饰交给女儿让她走,举人好像没看到一样。

这天夜里,有贼挖墙而入,将他所有钱财席卷而去。

他害怕舆论,不敢向官府报案追捕。

过了半年,那盗贼在别的县被捉,供出曾偷过举人家的财物,偷去的钱财还剩十分之七。

官府发公文来查询,他又因害怕舆论,不敢认领。

他妻子爱财,实在忍不住,就暗地派儿子去认领了。

举人内心羞愧,闭门谢客半年。

母子、兄妹是骨肉亲情,因为吝啬的原因,竟冷漠得像对陌生人,听了这事令人扼腕愤恨。

那盗贼一下子得手,使人感到痛快;失了钱不敢声张,钱追回来又不敢领取,更令人痛快;至于忍着椎心之痛,自己掩盖缺德事,又被妻子败露,缺德事最终还是隐瞒不住,更令人痛快得不得了。

颠倒捉弄,如此之巧,难道不是好像有人在摆布的吗!但是能够羞愧而不见客,我还是认为这是对的。

就从这一点羞愧之心扩大开去,也是可以做到以孝友闻名的。

517.死不忘亲编修卢霁渔得了伤寒病,误请了一个读过《景岳全书》的医生来治病,他在药中放了人参,卢霁渔服药后立即死了。

太夫人很悔痛,哭得极其悲哀。

她每哭一声,就听见墙板格格作响。

夜间听见有人绕着床呼喊阿母,太夫人清楚地辨别出是霁渔的声音。

这是卢霁渔不想让年迈的母亲过分哀伤悲痛。

可怜啊!死了还不忘老母亲啊!518.亡母恋子海阳县的鞠庭和前辈说:一位官宦人家的夫人在临终前,左手挽着幼儿,右手挽着幼女,呜咽而死。

费了很大劲才把她的手臂拉开,她的眼睛却炯炯发光,不肯瞑目。

后来,灯前月下,往往遥见其身形,但叫她也不答应,问她也不说话,向她招手也不过来,走近去却不见了。

河间游僧(阅微草堂笔记)原文

河间游僧(阅微草堂笔记)原文

河间游僧(阅微草堂笔记)原文
《河间游僧》原文及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正文
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驻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

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

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释
①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②引手:伸手。

③祷:祈祷。

④举国:全城。

⑤研:碾细,磨碎。

⑥为:做。

⑦信然:确实这样。

信,确实。

⑧市:集市。

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买药的,先要向铜佛祈祷,然手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盘中药丸就会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治好,盘中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千里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一层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骗人的招也就败露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微草堂笔记·果报之速》“先四叔父栗甫公”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果报之速》“先四叔父栗甫公”原文与翻译
先四叔父栗甫公,一日往河城探友。

先四叔粟甫公,一天前往河城去拜访朋友。

见一骑飞驰向东北,突挂柳枝而堕。

众趋视之,气绝矣。

途中见一人骑马向东北奔驰,突然被柳枝挂下马来,众人跑过去观看,已经断气了。

食顷,一妇号泣来,曰:“姑病无药饵,步行一昼夜,向母家借得衣饰数事。

不料为骑马贼所夺。

”过了一顿饭的时间,一个妇女哭喊着走过来,说:“婆婆生病,没钱买药,我徒步走了一天一夜,向娘家借了一点衣服首饰,打算换钱为婆母买药。

不想被骑马贼夺走了。


众引视堕马者,时已复苏。

众人领她来看堕马的人,当时堕马的人已经苏醒。

妇呼曰:“正是人也。

”妇人呼喊说:“正是这个人。


其袱掷于道旁,问袱中衣饰之数,堕马者不能答;包袱就丢在了路边,人们问骑马人包袱中衣物首饰的数目,骑马人不能回答;
妇所言,启视一一合。

妇人所说的数字,与包袱被打开后检得的数字完全一致。

堕马者乃伏罪。

骑马人不得不低头承认抢劫之罪。

众以白昼劫夺,罪当缳道,将执送官。

众人认为白昼抢劫,罪该绞死,要捆起来送往官府。

堕马者叩首乞命,愿以怀中数十金,予妇自赎。

骑马人叩头请求饶命,表示愿把怀中的几十金送给妇人,用来赎罪。

妇以姑病危急,亦不愿涉讼庭,乃取其金而纵之去。

妇人因婆母病情危机,也不愿到公堂打官司,于是接受了骑马人的金钱,放他走了。

叔父曰:“果报之速,无速于此事者矣。

每一念及,觉在在处处有鬼神。

”叔父说:“因果报应的迅速,没有比这件事更迅速的了。

每一想到这事,就觉得随时随地都有鬼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