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农产品物流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物流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物流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物流是指将农产品从种植、养殖、捕捞到储存、运输、分销和零售等环节中涉及的物资、技术和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的过程。

农产品物流研究是物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农产品物流的规划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流通质量。

国外研究综述表明,农产品物流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美国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主要关注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成本等方面。

德国的研究则重点探讨了物流网络设计、农产品运输和流通中的问题、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

日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

国外的农产品物流研究还注重从农民、生产商、物流公司和消费者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物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共赢。

同时,
研究还注重对农产品物流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农产品流通中的污染问题和安全问题等。

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问题讨论综述

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问题讨论综述

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问题讨论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物流作为一种环保型的物流模式,正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绿色物流的推广与实践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以期为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明确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通过梳理国外学者在农产品绿色物流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物流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环保意识不强等。

然后,本文将从政策、技术、经济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国外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进行总结。

本文将结合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

二、国外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概况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农产品绿色物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各国纷纷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在欧洲,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尤为突出。

例如,德国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回收系统,实现农产品的循环利用,降低物流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荷兰则凭借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物流体系,实现了农产品的快速、高效、低碳运输。

在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也颇具特色。

美国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拿大则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亚洲地区,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农产品绿色物流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日本通过实施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法规,推动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规范化发展。

韩国则通过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提高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农产品物流相关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相关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相关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对农产品物流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我国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物流理论方面,也主要以介绍国外的理论为主。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物流管理以及农产品物流管理领域的观点,尝试对多个组织及相关学者的理念进行归纳和整理,旨在为更深入的农产品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物流;农产品;研究1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对农产品产销的影响日益重要。

国际上对物流管理的之于农产品产销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很多。

但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此有所讨论。

本文将对前人观点进行综述,从而为探讨农产品物流管理提供更深入的思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早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是美国学者约翰•F•格鲁威尔(John•Crowell),他在1901年的美国政府报告《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因素和费用,填补了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空白。

从此以后,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逐渐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对现代的农产品物流产生了较深刻影响的有:克拉克•韦尔德在其所著的《农产品营销》中,对农产品营销的集中、运输、储存、融资、风险、标准化等职能进行了研究。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中,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

第一次将系统论的观点引入物流研究领域的是经济学家丘里默•马蒂尔夫鲁伯,他指出,物流学应将计划、调节和物料流、信息流、人流及能量流的控制作为整体系统来考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物流。

美国于1963年成立了物流管理协会,该协会将各方面的物流专家集中起来,开展物流理论研究。

近些年来,他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供应链物流问题、信息化或电子化物流问题、第三方物流服务问题等。

日本也成立了类似于美国的物流管理协会,他们在展开了物流理论的研究的同时,又开展全国和国际性的物流学术活动,他们的研究成果指导了日本政府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施政,使日本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以批发市场流通为主的农产品物流地位。

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第28卷第4期大庆师范学院学报V o.l28 N o.4 2008年7月J OURNAL OF DAQ I NG NORMA L UN IVERS I TY J u l y,2008 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张平1,王健2(1.大庆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与法律系,黑龙江大庆163712;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电力集团电力营销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摘要:美国、日本和荷兰等西方国家对农产品物流发展高度重视,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和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我国应在结合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主体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物流系统作者简介:张平(1975-),男,黑龙江富锦人,大庆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与法律系讲师,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165(2008)04-0048-05 收稿日期:2007-11-02一、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紧迫性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对流通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和文件,如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等,而且2004!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紧迫性。

1.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作用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表1 中国农产品物流与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主要经济指标比较成本[1]损耗率[2]加工比重[3]加工增值[4]超市连锁经营销售比重发达国家5%(粮食国际标准)5%(果蔬)10%80%1?3~4?480%~95% 1%~2%(美国)中国40%(粮食)15%(粮食)10%1?1~1?2不足30% 60%(果蔬)25%(果蔬)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还处在传统物流阶段,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

国外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经营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经营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经营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摘要:农产品物流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依据现代物流的特点,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物流特征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产业经营的模式与特点,然后总结出了适合我国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可以借鉴的做法。

关键词:国外农产品物流产业经营模式比较研究经验借鉴一、农产品物流产业概述农产品物流业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的特性相关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农产品是具有生命的植物性和动物性产品,储存期短,易发霉变质,因此农产品对物流要求更高一些。

我国目前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十分脆弱,因此合理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和完善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1、美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美国农产品主要物流渠道是农产品产地一连锁经销商一消费者,这种模式主要体现了农产品产地集中、流通渠道短、环节少等特点,这取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美国以直销为主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每个大型的农场都有专门的储存、包装、分拣的设备和工厂。

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和现代化的运输保鲜设施,也为实现产地直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2、欧盟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欧盟的农业生产规模没有美国大,农场主倾向于市场化经营,建立了垂直合作一体化的市场运行体系,物流配送中心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荷兰在农产品市场附近建立集成保鲜中心、配送中心等,对农产品进行分类、调制、分割、包装和储藏。

并且及时配送到各个客户。

在荷兰,还有分工不同的物流中心,如专门从事进出口可可豆的阿姆斯特丹港,经营水果批发的弗拉辛港。

3、丹麦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丹麦农产品物流产业的最大特色是通过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创造农产品的高附加值。

丹麦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不仅在农业产业内部创造了大量脱离土地的就业机会,而且大农业的观念使丹麦农业产业内部得以有效协同,它既兼顾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初级农产品生产方式,又能保障加工流通领域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大规模经营。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农产品物流是指将农产品从农田或农场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收获、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

因此,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延长保鲜期、降低成本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农产品物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一项研究是由美国农业部(USDA)开展的。

该研究通过对全美范围内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了不同农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物流流向和模式。

这项研究为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另外,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集中于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

研究人员使用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控制好环境条件对于保持农产品的质量和延长
保鲜期非常重要。

此外,欧洲的一项研究关注农产品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使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对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等环境指标进行评估。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物流网络、提高运输效率以及使用环保包装材料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产品物流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国外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网络的优化、运输和储存技术的改进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农产品物流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作者:————————————————————————————————日期: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国际贸易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杨利勤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即指肉、禽、蛋、水产、果蔬等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零售等环节保证在低温控制的环境下进行。

目前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电商领域。

据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报告显示,2015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560亿元,预计2017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仍处在初级阶段,无法满足民众对农业产品的质量要求,且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如何建设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应积极参考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促进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一、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一)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相当成熟,不仅拥有大量实力超强的冷链物流企业,还拥有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冷链技术。

龙头企业如冷库运营商US Cold Storage、PFS,综合冷链运输服务商ABLEFreight,干线运输企业CR-England 等。

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推进。

如运输方只负责提供司机与运输卡车、仓储部门只负责对指定的运载货物卡车进行卸货、维修部门只管维修方面的工作。

各个分工的专业性强、职责明确。

技术方面都装有安全控制及自动化喷淋系统,运输设备方面有冷藏集装箱、(GPRS)系统、进口车载温控仪、(POS)机等。

同时,采用低碳运输方式是美国农业产品运输主流方式之一,如拼装集运、回程载货等。

在农业产品加工包装环节,实行高资质检验。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冷藏、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环节,保持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不受损,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国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冷链物流技术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的冷冻、冷藏、保鲜包装等技术进行了广泛探索和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二,冷链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第三,冷链物流管理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从整个冷链物流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模式,包括订单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

第四,冷链物流成本分析与优化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包括成本构成、成本控制等方面。

第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研究。

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是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国内学者围绕冷链物流的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国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冷链物流环境控制研究。

国外学者对冷链物流环境的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温湿度控制、气体成分控制等方面。

第二,冷链物流效率研究。

国外学者从物流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改进和优化,包括配送路线优化、货物配载优化等方面。

第三,冷链物流风险管理研究。

冷链物流中存在一系列的风险,国外学者对冷链物流的风险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包括灾害风险、质量风险等方面。

第四,冷链物流市场研究。

国外学者对冷链物流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需求变化、竞争态势等方面。

第五,冷链物流监控技术研究。

国外学者对冷链物流监控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传感技术、追踪技术等方面。

综上所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主要关注冷链物流技术、网络构建、管理模式、成本分析与优化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而国外主要关注冷链物流环境控制、效率、风险管理、市场以及监控技术等方面。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范例).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范例).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摘要:农产品物流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并作了评述。

主题词 : 物流农产品物流评价一、背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 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

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 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 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 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 第三利润源泉” 。

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 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 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

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 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 30%。

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 7.5亿元。

据统计, 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 25-30%左右,超过 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 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 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因此, 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 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 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1、物流热的兴起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 20世纪初叶, 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 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 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 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农产品物流作为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农产品物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与特点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

与其他物流相比,农产品物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导致农产品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

例如,某些水果和蔬菜只在特定的季节和地区生产,需要在短时间内运输到其他地区销售。

其次,农产品大多是生鲜易腐品,对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包装等条件要求较高,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此外,农产品物流的环节众多,包括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二、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

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网络日益发达,冷库、保鲜库等仓储设施数量逐渐增加。

同时,物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冷链物流、物联网技术等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逐渐普及。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物流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物流环节多、损耗大,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农产品物流的模式(一)自营物流模式农业生产企业或农户自行组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企业对物流环节有较强的控制权,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缺点是物流成本高,专业化程度低。

(二)第三方物流模式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专业的物流设备和技术,能够提供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键词:流通;冷链物流;质量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 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降低它的 损腐率,冷链技术和冷链设备开始逐渐应用于农产品的流通环 节。从多个数据库中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主题进行检索,可以了 解到近几年专家和学者们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方向和侧 重点各有不同,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冷链物流在各国的发展水平 存在着差异。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名称:“互联网+商城”建设与运营问题研究-临沂商城为例,课题编号:16CJJJ45。
6
[8]。冯贺平、吴梅梅等(2017)针对果蔬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 的损耗问题,建立了以ZigBee技术为基础的果蔬冷链物流实时 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产品的温、湿度的监控[9]。虽然国家已 经加快了对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基础比较 薄弱和应用设施类型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农产品的损耗率一 直居高不下。
2、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冷链物流才开始引入中国,虽然我国冷链物 流起步较晚,但是国家对于冷链物流行业非常重视。近几年, 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多集中于农产品冷藏技 术、运作模式和冷链物流网络优化等方面,因此将从上述几个 方面对国内冷链物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2.1 冷链物流技术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之初主要是依靠引入冷链技术手段 来发展我国的冷链物流,但是近几年在“互联网+”各行业融 合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也在积极改进创新冷链技 术,以补足短板和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汪庭满等(2011)利 用RFID技术和冷链物流温度监控有机结合,实现在运输过程中 对罗非鱼的温度监控,满足消费者对冷链食品的温度记录要求
(2010)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温度联合配送系统(MTJD)的物流 服务模型,以实现对食品温度的检测和控制,提高末端配送效 率[3]。Duin J V,Goffau W D等(2016)提出了应用多元线性 回归技术来支持对地址的智能识别,以提升“最后一公里”物 流配送服务[4]。目前,像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 生鲜果蔬的损腐率控制在5%左右,这说明了他们在农产品冷链 配送体系建设方面已日趋完善。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先进模式及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先进模式及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先进模式及经验借鉴01、美国1、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模式完善在美国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中,市场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从农产品生产者通过批发商或者直销,将产品配送至超市连锁店、中小商店、餐饮企业等,直接到达消费者,流通环节少、效率高,一体化程度高。

2、冷链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美国主要依靠集装箱卡车和火车来完成农产品冷链运输,发达而便捷的公路和铁路运输网络是其冷链物流发达的重要原因。

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普菲斯公司是全球食品温控仓储行业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目前普菲斯公司在美国建造了27座冷库。

此外,美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水平的建设,很多物流企业建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冷藏车、冷藏仓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GPS、RFID技术运用广泛,多种技术设备的运用和人员的高效率组合,确保了运输货物准时高效安全的运送。

3、冷链物流行业分工细致,组织化程度高为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美国建有许多专门为农产品交易服务的组织,如装卸运输公司、加工包装和分类配送中心以及银行、邮局等与之密切相关的机构,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还成立了冷链物流行业协会,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高;同时,美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分工细致、职责明确,如运输方只负责运输,装卸搬运方只负责装卸搬运,从管理学原理角度看,明确细致的分工促进了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运作效率高,且容易追查。

02、加拿大1、农产品物流模式多元化加拿大的冷链物流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既有产地加工企业模式,以国家铁路公司(CN)和最大产地加工企业MelvinFarms为主体;也有批发市场与配送中心模式,由北美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OFTB 与最大配送中心sobeys组成;还有第三方物流模式,如ThomsomGroup 独立运作等。

2、完善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拿大设立了食品检验局(CFIA),建立了完善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根据国际通行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制定了食品安全督促计划(FSEP)。

国外农产品物流经验简述

国外农产品物流经验简述

国外农产品物流经验简述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经验简述摘要:农产品物流对农业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

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保险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物流的人才培养以及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对中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强大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一个畅通的流通体系对农产品物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的农业早就实现了高度的产业化,农产品流通体系非常发达,流通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功能十分完备。

主要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有各种私商(主要包括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经纪人和农产品加工商等)、农场主参加的各种专业销售合作社、民间协会、农业公司、政府农产品信贷公司,其中各种私商是农产品流通的主体,约占销售总额的60%。

欧盟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主要是流通合作社,其在农产品流通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如法国的流通合作社其营业额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丹麦出口 300多万t农产品,其中3/4的出口量都是由合作社完成的。

日本农产品流通主体是农协。

日本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销售,使农产品销售过程合理化,提高了流通效率。

二、先进的农产品保鲜和加工技术运销保鲜技术和加工能力是制约农产品物流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鲜” 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如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受气候影响大,因此极易腐烂变质,从而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同时造成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特别大,增加了农产品物流从业者的成本,从而也提高了农产品在销地的价格。

现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农产品消费的保鲜度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就对农产品运输效率和流通过程中的保鲜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平均水平已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蔬菜水果物流则更为典型,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摘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冻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l%-2%。

【跨国物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1600字】

【跨国物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1600字】

跨国物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跨国物流配送业务的研究由来已久。

对于跨境电商与跨国物流配送的未来发展相关的深入研究。

国外的Tuan Nguyen Trong、Phuong Phan Thi Khanh(2012)判断在剧烈的市场中慢慢消失了的大多数跨境电商公司,在其快速蓬勃发展前期中忽视了物流配送的重要意义,他们相信物流业发展水平在电子商务企业开发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跨境电商和跨国物流配送的关系也就是这样。

Hsiao(2017)则指出,跨国物流配送业务的未来发展需求量与必要性正伴随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提高,而跨国物流配送服务商也唯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相应服务水平,才能在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其优势。

而在跨国物流配送业务方面。

Boyson和Csorisi(1999)指出,第三方物流配送是未来跨国物流配送蓬勃发展的新趋势,第三方公司企业物流配送的稳定对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Ewa Płaczek(2013)指出,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物流业需要通过信息资源重构,在解决需求的基石上考虑服务实现的时机,因而在跨国物流配送业务的分配环节,需要有适当灵活性的运送体系,从而适应多样化的供给需求。

Jazairy(2017)等人给出了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第三方配送与供货商伙伴关系中,提升成本效益以及准时交货领域方面的物流配送绩效的指导方针。

外国专家学者们善于汇总了FedEx、UPS等外国大规模物流配送龙头企业发展战略的经验,并汇总出了一些领先发展理念,以提供其他物流公司参照借鉴,为蓬勃发展跨国物流配送业务作出了贡献。

相比较于国外,国内则在跨国物流发展的研究领域较晚。

但是从起步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跨国物流业务的技术研发。

跨境电商与跨国物流配送协调发展方面一般有如下看法,庞燕(2015)指出服务的高质量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保障,同理,跨境电商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也对跨国物流水平提供了相应的条件。

简述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doc

简述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doc

简述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简述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导读: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摘要: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通过程。

农产品物流的起源、发展与成熟均在国外,我国引入这一概念相对较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均有很大差距。

因此,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模式和经验,指出国外先进理论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物流;国外一、国外农产品物流的起源与发展国外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历史从物流的概念产生时就已经开始, 它起源于美国、发展在日本、成熟在欧洲。

物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至今经历了100 多年的时间。

从目前所能发现的文献看,关于农产品物流的描述,最早出现在1901 年J.F.Gro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Traffic Logistics ),通过该组织, 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资格认定, 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美国在20 世纪50 年代之前是从事物流研究的主要国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物流概念的初步认识上, 认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 将其作为附属功能定位, 并未对物流概念进行系统化的延伸。

”(韩一军2007)进入20 世纪50 年代后, 各国纷纷开展对农产品物流的系统研究, 对农产品物流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美国的 E.Smykny 和 D.Boan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一文, 指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3 4简述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导读:模式日本、韩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 经验与启示■ 石少春1副教授范静2副教授(1、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欧、美、日等国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其模式共有两种:一种是批发市场主导型的物流模式,其代表国家为日本;另一种则是超市主导型的物流模式,其代表国家是美国。

欧、美、日等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具有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较高、农产品物流规模大、专业程度高、农产品物流行业高标准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条例等特征,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物流的速度较慢、物流成本较高、现代化程度低及物流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提出搞好农产品物流基础的建设工作、扩大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为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提供强大的支持及构建一支强大的农产品物流人才队伍四大解决举措,以 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

关键词:美日农产品物流模式物流人才物流规模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欧、美、曰等国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都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产品物流模式。

从欧 美以及曰本等国来看,其模式共有两种:一种是批发市场主导型的物流模式,其代 表国家为曰本;另一种则是超市主导型的 物流模式,其代表国家是美国。

事实上,一个地域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及特征与该地 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形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 关系。

针对以上两种物流模式,国内学者 杨顺江和彭鹰(2004)曾经展开了系列研 究,并且分别将其命名“海岛模式”和“大 陆模式”。

(一)海岛模式该模式主要存在于岛国上,其代表国 家有韩国和曰本等。

受气候以及地理位置条件等因素所限,这些地域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下特点:生产规模较小、流通规模较大,并且二者之间产生了难以协调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通过进口农产品的方式,使区域内民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展望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展望

2、标准化与协同化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未来发展趋势均涉及标准化与协同化。发达国家已经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并在积极推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协同合作。中 国也在加快标准制定和实施,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发达国 家正大力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实现冷链物流的 可持续发展。中国也正积极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冷链物流技术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技术还存在一 定差距,如信息化水平低、冷链物流装备落后等。
(3)冷链运营管理不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导致冷 链运营管理混乱,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困难。
(4)冷链物流政策和标准不完善。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冷链物流 政策和标准,但实际执行效果仍有待提高。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内外研究综 述及展望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引言 04 结论
摘要
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冷链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 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 方向,以期为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4、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未来研究 方向及展望
未来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冷链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未来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 的冷链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全行业的冷链设施水平。
(2)推广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的 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冷链物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引言农产品物流是指从农田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过程,涉及到农产品的采摘、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和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农产品物流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国外相关文献,分析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以及研究结论,以期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级标题1: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现状三级标题1:研究背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农产品物流的挑战,如农产品的时效性要求、质量保证等。

因此,许多学者开展了针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旨在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级标题2:研究方法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方法多样化,主要包括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学模型和经济学分析等。

实地调研能够直接观察和了解物流实际操作情况,案例分析能够深入探讨具体问题,数学模型能够定量分析物流效率等指标,经济学分析能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探讨问题。

三级标题3:研究框架在农产品物流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动力学和网络优化等。

供应链管理理论可以用于分析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及其关系,系统动力学理论可以用于模拟物流系统的动态变化,网络优化理论则能够优化物流路径和节点的选择。

二级标题2:国外农产品物流研究的进展三级标题1:农产品采摘与储存在农产品物流的采摘与储存环节,许多研究关注农产品的采摘时间、包装方式等因素对保鲜度和品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和储存环境能够有效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三级标题2:农产品运输与配送农产品物流的运输与配送环节是物流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国外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数学模型等方法,探讨了冷链运输、运输路径选择、配送策略等问题。

研究发现,冷链运输能够有效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合理的运输路径选择和配送策略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三级标题3:农产品销售与营销农产品销售与营销是农产品物流中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

国外研究者通过经济学分析、市场调研等方法,探讨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定价策略等问题。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国外文献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物流逐渐成为各国经济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部分。

国外关于农产品物流的研究非常丰富,其中不乏一
些有指导意义的成果。

在物流成本方面,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统计分析,发现农产
品物流中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和服务成本是决定总物流成
本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成本因素,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降低物流
成本的策略,如加强运输设备的更新换代,完善仓储设备,利用大数
据优化物流路径等。

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欧洲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物
联网方案,用于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进行追踪监管。

通过实时获取农产品的位置、温度、湿度、气味等物理量,实现了对
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为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扩大海外市场提供了有
力的支撑。

在物流风险防范方面,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评
估的物流安全管理模式。

该模式将物流流程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采购、仓储、运输、销售和售后服务。

通过对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和
漏洞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农产
品物流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

以上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意义。


实践中,我国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通过加强物流设备的改进和优化、
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等,逐步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通过程。

农产品物流的起源、发展与成熟均在国外,我国引入这一概念相对较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均有很大差距。

因此,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模式和经验,指出国外先进理论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物流;国外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历史从物流的概念产生时就已经开始, 它起源于美国、发展在日本、成熟在欧洲。

物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至今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

从目前所能发现的文献看,关于农产品物流的描述,最早出现在1901年J.F.Growell 提交给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配送的报告”中。

1916年, L.H.Weld 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中正式对物流进行了定义: 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 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所包含的种种经济活动。

组织上, 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农业输送物流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Traffic Logistics ),通过该组织, 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资格认定, 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从事物流研究的主要国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物流概念的初步认识上, 认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 将其作为附属功能定位, 并未对物流概念进行系统化的延伸。

”(韩一军 2007)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 各国纷纷开展对农产品物流的系统研究, 对农产品物流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美国的 E.Smykny 和 D.Bowersox(1961)第一次从系统的角度论述了农产品物流成本分析的概念。

向欣(2004)则指出,农产品物流于1956年首次被引入日本,并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学术团体“日本农产品物流管理协会”和“日本农产品运输促进交流会”。

欧共体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与日本同时起步, 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英、德、法等国家。

“建立在美国物流理念基础上, 欧共体关于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很快。

”(张宇萍 2009)
“20世纪80年代是农产品物流飞速发展的阶段, 产生了物流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一体化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

”(黄勇 2010)1984年G.Sharman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一文, 指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其对农业领域内的大型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5年,W.D.Harries 和 J.R.Stock 也发表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重组——历史与未来的展望》, 从历史经验证明了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的相关性, 首次提出了营销与物流的一体化概念, 该文的发表推动了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的开展。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农产品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距离交易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 农产品物流开始了全球化运行的新阶段。

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 EDI )技术, 即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 GPS )
和无线电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完成了从资产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的转变”(韩一军 2007)。

总之, 国际上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是循序渐进的, 研究的重点从物流的概念、物流的重要性、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开始, 到研究运筹学及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技术, 使农产品物流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再到研究物流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价值链及相关技术等, “目前更多的研究则是物流联盟、精益物流、第四方物流等问题”(肖怡2011), 可以说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是在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二、国外农产品物流的模式与经验
在对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分类上,国内学术界基本持统一观点,即将其大致划分为三类:东亚模式、西欧模式和北美模式。

下面综合现有文献分别加以简要概述:
1.东亚模式
日本、韩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

以日本为例,目前,全日本共有88个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的中央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6兆2000 万日元,1513 个多元化投资的地方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5兆1800万日元。

经由日本批发市场流通的蔬菜占81%,果品占72%。

在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果品交易的客户中,通过农协或其他任意组合组织的上货量各占上货总量的59%和66.5%,而其他商人等则占总上市量的17.8%和20.1%。

交易方法以拍卖为主,在大阪中央批发市场通过拍卖成交的果蔬比率高达90%以上;采用该模式的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流通渠道环节多,流通成本较高;其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这样其利润也分配不均;②流通规范化、法制化、效率高。

2.西欧模式
法国、德国、荷兰等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

西欧模式的批发市场与东亚模式相比,批发市场流通比例较小,而且大多数大型批发市场仍然坚持公益性原则,如法国就指定了全法的23所批发市场为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式也有所不同,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

“如在法国巴黎郊外设立的一个批发市场—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由于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立在农村,巴黎的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Andrew P.Fearne and David R.Hughes 1999)另由于西欧国家市场信息网络发达,地域内、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十分活跃,进出口产品在批发市场中也占据一定比率。

其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在农村;②建有完善的现代化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③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

3.北美模式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

北美模式的直销体系很发达,农产品销售均以直销为主。

如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点是,粮食类期货市场发达,果蔬类产地与大型超市、连锁经销网络间的直销比例约占80%左右,经由批发市场流通销售的仅占20%左右。

由于这些国家零售连锁经营网络和超级市场的发展,使其零售商的规模和势力不断壮大,要求货源稳定、供货及时,产地直销的流通形式也应运而生,在这些国家中大型超市、连锁经销的零售商左右着农产品的交易。

如美国纽约农产品的供应就没有集中于城郊附近,而是来自遥远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农产品流通交易大部分是由产地直接出售给零售商。

发达的高速公
路网络和现代化的运输保鲜设施,也为纽约实现产地直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其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产地市场集中;②销地批发市场分布在大城市;③流通渠道短、环节少、效率高;④服务机构齐全;⑤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并举,市场交易以对手交易为主。

另外,张倩(2009)等学者还对我国台湾地区由农民协会或产销班直接供应连锁超市和量贩店的物流系统和利用电子商务宅配直销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三、国外农产品物流对我国的启示
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原因。

现代意义上的农产品物流包括物资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通过程。

其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乃至规避市场风险都有重大意义与价值。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因此更应注重吸收国外农产品物流先进理论,学习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尤其在农产品物流设施网点的建设和布局,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以及法律法规及市场条例的制定等短板方面更是如此。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对于国外农产品物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是有价值的,这在国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今天更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一军.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特点分析及启示[J],国际农业,2007,(10).
[2]向欣.借鉴日本经验加快中国农业物流发展[J],世界农业,2004,(9).
[3]黄勇、刘文杰、韦恒.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
[4]张宇萍.欧盟与美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流通经
济,2009,(5).
[5]肖怡.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研究[J],中国市场,2011,(6).
[6]张倩.我国台湾农产品批发对广东的启示与借鉴[J],南方经济,2009,(4).
[7]Andrew P.Fearne and David R.Hughes(1999).Agricultural Product Physical Distributions in Europe: New Strategies for Old Functions.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