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铜管管径要求
空调工程材料要求
![空调工程材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fb25c7a3c1ec5da50e270e1.png)
日立空调工程材料要求
1.冷媒配管
(1)铜管壁厚、材质
使用不同制冷剂时的最小铜管壁厚如下表:
说明:1.冷媒管采用空调用去磷无缝紫铜管、拉制,并应符合国标GB/T1527-1997。
2.铜管各管段管径见设计图纸。
3.采购铜管时管道两端必须封口,并防止在运输中磕碰受损。
(2)冷媒配管保温要求
冷媒管采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筒保温,其导热系数在平均温度为0℃时不大于0.035W/(m.K)。
室内管道保温厚度:
d≤φ12.7时,δ=15mm;
d≥φ15.88,δ=20mm。
室外冷媒管道保温厚度增加10mm,材料选用防晒、防风化、不龟裂的材料。
否则,室外管道应该采用金属保护壳进行保护,防止外力或人为的破坏。
(3)冷媒管道支、吊、托架之间的最小间距表
2.冷凝水管
(1)冷凝水管采用给水UPVC塑料管,专用胶粘结。
(2)冷凝水坡度应在1%以上,干管坡度不得小于0.3%,且不得出现倒坡。
(3)冷凝水管应采用10mm厚的难燃B1级橡塑保温材料保温。
3.风系统
空调风管可采用复合风管或镀锌钢板制作。
当采用镀锌钢板时,保温材料使用橡塑保温板,保温厚度25mm。
3.控制线
(1)控制线全部采用屏蔽双绞线,无极性。
(2)控制线总长度<500m时,单根导线最小截面积为0.75mm2;
当控制线总长度大于500m小于1000m时,单根导线最小截面积为1.0mm2或以上。
(3)控制线必须穿套管安装,并单独敷设,禁止将控制线和冷媒管、电源线等捆扎在一起,当电源线与控制线平行走时,应保持在300mm以上的距离以防干扰。
冷媒铜管配管及安装注意
![冷媒铜管配管及安装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4509822355270722192ef744.png)
冷媒配管尺寸一.①如果室外机至最远室内机的配管长度超过90m,则室外机至第一分歧管的液管和气管均增加一号管径。
②、如果第一分歧管与最远室内机的配管长度大于40m,则从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室内机的分歧主管的液侧配管增加一号管径。
二分歧部至分歧间的配管尺寸根据下游所接室内机容量选定。
在超过室外机容量时,以室外机容量为准。
R410冷媒系统连接时最好没跟管上贴有标签在分歧管进口侧要保证至少500m的直段管,对于FQ04\FQ05分歧管至少要保证800mm的直径段。
室内外机落差每隔6m在气管侧增设一个回油弯,确保机组回油正常。
分歧管得保温材料必须耐120℃以上。
R22冷媒系统连接时最好没跟管上贴有标签在分歧管进口侧要保证至少500m的直段管,对于FQ04\FQ05分歧管至少要保证800mm的直径段。
室内外机落差每隔6m在气管侧增设一个回油弯,确保机组回油正常。
分歧管得保温材料必须耐120℃以上。
油平衡管路采用Φ12.7铜管进行连接,如室外机为三机并联,则油平衡管路中要采用一个接口内径为12.7的油平衡连接三通。
Pd、GPdm系列)。
(R\GRe\GRm Φ9.52)配管安装技术要求1):冷媒配管三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好对于本设计采用的R410A的系统,铜管要选用无油铜管。
采用普通铜管(含油)进行施工时,则必须用纱布蘸取四氯乙烯溶液对铜管进行清洗干净后方可施工。
铜管规格选择,以建设方所采购设备厂方的样本为准2):冷媒配管的支撑:(1).横管的固定:为防止配管损坏,应采用吊加或托架的形式加以支撑,支撑点距离应符合以下原则:直径φ20以下的,支撑点间距1米;直径在φ20至φ40之间的,支撑点间距1.5米;直径在φ40以上的,支撑点间距为2米。
(2).立管的固定:根据管道走向,沿墙体进行固定,管卡处应使用圆木码代替保温材料,“U”形管卡在木垫块外围固定,木垫块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管卡距离应符合上条所述支撑点间距原则。
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
![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730d39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05.png)
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啊!就好像是人体的血管一样,铜管承担着让整个空调系统顺畅运行的关键任务呢!你想想看,要是铜管的配置参数不合理,那会出现啥情况?就好比一辆汽车,发动机再好,要是油路不顺畅,那也跑不起来呀!多联机系统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同的多联机系统,对于铜管的管径、壁厚等参数要求可都不一样呢!这得根据具体的制冷量、制热量、管长等好多因素来综合考虑。
管径太小了,制冷剂流动不畅,制冷制热效果就大打折扣;管径太大了,又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
这就像是给人穿衣服,得合身才行,大了小了都不舒服。
壁厚也很关键啊!太薄了容易破损,一旦出现泄漏,那可就麻烦大了;太厚了呢,又增加重量和成本。
这就像是建房子,墙壁太薄不结实,太厚又浪费材料。
还有管长,这也是个重要参数。
管长太长,压力损失就大,系统效率降低;管长太短,可能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这就像是跑步比赛,距离太短发挥不出实力,距离太长又可能累垮了。
那怎么确定合适的铜管配置参数呢?这可得靠专业知识和经验啦!工程师们会根据各种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反复测试,就像大厨精心调配一道美味佳肴一样,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他们会考虑到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房间的大小、朝向,用户的需求等等诸多因素。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啊!而且,在安装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
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就好像搭积木,一块没放好,整个就可能垮掉。
总之,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是个非常细致、非常关键的工作。
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它关系到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
我们要像对待宝贝一样精心呵护它,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更加美好!这就是我对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的看法,难道不是这样吗?。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69e18ca1ff00bed5b9f31df0.png)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一匹的冷媒管是6.35-9.52、
一匹半的是6.35-12.7、
两匹的是9.52-12.7、/6.35-12.7
大于两匹的是9.52/12.7-15.88 、
五匹是9.52/12.7-19.05
分转换: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转换
1英寸=25.4毫米=8分
所以1分=8/25.4=3.175 毫米
空调铜管理论重量
不同管径的铜管其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精确计算公式:
(D1D2)* n *d*L* p *M/2,
其中:D1-铜管外径,D2—铜管内径,d—铜管壁厚,L —铜管长度,p —铜管密度,M—铜管单价,元/KG(Ton);
按以上公式计算很麻烦,而且工程报价不需要这么精确,一般报价都留有裕度。
不同管径铜管的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大致关系即经验数据列表如下,其中以1米长为单位:
目前国内的内螺纹管管径主要有:C 12.7mm 0 9.52mm 0 9mm0 7mm0 6.35mm 0 5mm 等几种规格,其中C 9.52mm 0 7mn应用最为普遍;。
冷媒铜管规格
![冷媒铜管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04aa9f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7.png)
冷媒铜管规格【原创实用版】目录1.冷媒铜管的概念与分类2.冷媒铜管的规格尺寸3.冷媒铜管的选择方法4.冷媒铜管的应用领域5.冷媒铜管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冷媒铜管的概念与分类冷媒铜管,主要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作为冷媒(制冷剂)流动的通道。
根据冷媒的类型,冷媒铜管可以分为 R22 制冷剂铜管、R410a 制冷剂铜管、R134a 制冷剂铜管等。
根据结构形式,冷媒铜管可分为普通管和翅片管等。
二、冷媒铜管的规格尺寸冷媒铜管的规格尺寸主要包括管径和壁厚。
在我国,冷媒铜管的规格主要参照 GB/T 17213.1-2019《工业用鳍管第 1 部分:无缝鳍管》标准。
常见的管径有 6mm、9.52mm、7.94mm、7mm 等,壁厚有 0.5mm、0.6mm、0.7mm 等。
三、冷媒铜管的选择方法在选择冷媒铜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制冷剂的类型:根据所使用的制冷剂类型选择相应规格的冷媒铜管。
2.系统设计压力:根据系统的设计压力,选择合适的管径和壁厚。
3.传输距离:传输距离较长时,应选择较大管径的冷媒铜管,以减少流阻和压力损失。
4.使用环境:考虑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的冷媒铜管。
四、冷媒铜管的应用领域冷媒铜管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热泵、冷冻冷藏等系统中,如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冷冻机组、冷库等。
五、冷媒铜管的发展趋势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冷媒铜管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未来冷媒铜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型制冷剂:随着 R22 制冷剂的逐步淘汰,R410a、R134a 等环保型制冷剂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冷媒铜管需求也将增加。
2.高效节能:随着节能减排的需求,未来冷媒铜管将向更高效、更节能的方向发展,如采用薄壁管、翅片管等结构形式。
铜管规格_精品文档
![铜管规格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d7d13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8.png)
铜管规格1. 引言铜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管材,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电导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冷、暖通、化工等领域。
铜管的规格包括管径、壁厚和长度等参数,不同规格的铜管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铜管规格及其应用领域。
2. 铜管规格分类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铜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规格:2.1 粗细管粗细管是指铜管的外径较大、壁厚较薄的一种管材。
常见的粗细管规格有:•外径:10mm,壁厚:1.2mm•外径:12mm,壁厚:1.5mm•外径:15mm,壁厚:1.8mm粗细管常用于建筑领域的暖通系统,如空调管道、供暖管道等。
由于壁厚较薄,粗细管具有导热快、成本低的优点。
2.2 常规管常规管是指铜管的外径和壁厚处于中等范围的一种管材。
常见的常规管规格有:•外径:22mm,壁厚:1.5mm•外径:28mm,壁厚:1.8mm•外径:35mm,壁厚:2.0mm常规管适用于制冷领域的冷凝器、蒸发器等设备,以及化工领域的管道系统。
它具有导热性能良好、强度高的特点。
2.3 加厚管加厚管是指铜管的壁厚较大,用于承受高压和高温的场合。
常见的加厚管规格有:•外径:42mm,壁厚:2.5mm•外径:54mm,壁厚:3.0mm•外径:76mm,壁厚:4.0mm加厚管主要用于化工领域的输送管道、石油化工设备等。
由于壁厚较大,加厚管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和温度。
3. 铜管的标准与检验铜管的生产和质量标准通常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中国国家标准GB/T 1527-2017《无缝铜管》和GB/T 1527-2006《焊接铜管》。
这些标准对于铜管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铜管在出厂前需要经过风箱试验、硬度试验、扭曲试验等多项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 铜管的安装与维护在进行铜管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铜管的焊接过程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焊接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铜管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与尖锐物体碰撞,严禁进行弯曲和拉伸操作,以防止管道损坏。
空调铜管规格、理论重量
![空调铜管规格、理论重量](https://img.taocdn.com/s3/m/d266560ae87101f69e319534.png)
管径直径(Φ,mm)
重量(Kg/m)(直径-壁厚)*壁厚*0.028
6
0.10.20.124(6.36*0.8)
10
0.20.350.195(9.52*0.8)
12
0.270.450.266(12.7*0.8)
16
0.360.520.416(15.88*1.0)
29.917
24.046
65
67
2.5
2
1.5
4.509
3.635
2.747
80
85
2.5
2
1.5
5.138
4.138
3.125
100
108
3.5
2.5
1.5
10.226
7.374
4.467
125
133
3.5
2.5
1.5
12.673
9.122
5.515
150
159
4
3
2
17.335
13.085
8.779
200
219
6
5
4
35.733
<p>Φ34.9(1.30)</p><p>Φ38.1(1.40)</p><p>Φ41.3(1.50)</p>
空调铜管理论重量
不同管径的铜管其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精确计算公式:
(D1+D2)*π*d*L*ρ*M/2,
其中:D1-铜管外径,D2-铜管内径,d-铜管壁厚,L-铜管长度,ρ-铜管密度,M-铜管单价,元/KG(Ton);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1479c307da38376baf1faee1.png)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一匹半的是6.35-12.7、
两匹的是9.52-12.7、/6.35-12.7
大于两匹的是9.52/12.7-15.88、
五匹是9.52/12.7-19.05
分转换: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转换
1英寸=25.4毫米=8分
所以1分=8/25.4=3.175毫米
空调铜管理论重量
不同管径的铜管其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精确计算公式:
(D1D2)*π*d*L*ρ*M/2,
其中:D1-铜管外径,D2-铜管内径,d-铜管壁厚,L-铜管长度,ρ-铜管
密度,M-铜管单价,元/KG(Ton);
按以上公式计算很麻烦,而且工程报价不需要这么精确,一般报价都留有裕
度。
不同管径铜管的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大致关系即经验数据列表如下,其中以1米
12.7mm、¢9.52mm、¢9mm、¢7mm、¢
6.35mm、¢5mm等几种规格,其中¢9.52mm、¢7mm应用最为普遍;。
空调水管道及蒸汽管道施工
![空调水管道及蒸汽管道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f773358b58fafab068dc0257.png)
空调水管道及蒸汽管道施工1管材:空调供回水管:管径<DN65mm的采用铜管,焊接/丝扣联接;管径≥DN65mm 的采用无缝钢管,管道及管件二次镀锌,法兰联接。
冷凝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联接。
蒸汽管道管材采用无缝钢管管材。
2管道防腐及保温管道试压合格后,无缝钢管清除表面污锈后,二次镀锌。
空调供回水管、冷凝水管以及蒸汽管、凝结水管保温材料。
3管道冲洗、试压管道安装结束后,在试压前,应关断设备作管道水冲洗,直到将污物冲净为止。
空调供回水管及蒸汽管、凝结水管冲洗后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Mpa,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2 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漏为合格。
冷凝水系统可作充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4管道的坡度管道安装应依据图示设置坡度。
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不小于0.01,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得有瘪管和强扭;冷凝水排放应安装水封弯管。
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均低头走,坡度为0.003。
5阀门抽检(1)在主干道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全数检查。
(2)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数量中抽查20%,且不少于1个。
6钢管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不得大于下表规定:钢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7安装时注意事项(1)供回主管在最高处需设排气阀。
(2)供回水管其支架、吊架处必须垫大于或等于保温厚度的浸过沥青的弧形垫木。
(3)管道支架、吊架的位置不允许防碍水过滤器的拆除、安装,也不得占用设备的操作空间。
(4)管道套管内径应比管道保温层外径大20-30mm。
(5)立管支架(轧箍)最大间距不超过3M。
(6)管道所用的波纹补偿器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进行,严禁扭转,保证导向支架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7)套管可用厚度为0.8-1.0mm的镀锌钢板或内径合适的钢管制作。
(8)蒸汽管道支、吊架必须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设置。
(9)蒸汽管道变径处大小头均采用偏心接头,并要求管底平,以利排凝结水。
(10)蒸汽管道弯头应尽量采用煨弯(其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3~4倍)。
冷媒铜管规格
![冷媒铜管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b032f0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d.png)
冷媒铜管规格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冷媒铜管的概念与分类
2.冷媒铜管的规格与选择
3.冷媒铜管在不同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4.冷媒铜管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冷媒铜管的概念与分类
冷媒铜管是一种用于空调冷媒系统中的铜管,主要负责冷媒的输送。
根据冷媒的种类,冷媒铜管可以分为 R22 冷媒铜管、R410a 冷媒铜管和R134a 冷媒铜管等。
此外,根据铜管的结构和形状,还可以分为普通冷媒铜管和翅片管式冷媒铜管等。
二、冷媒铜管的规格与选择
冷媒铜管的规格主要由管径、壁厚和长度等参数组成。
在选择冷媒铜管时,需要根据空调系统的设计压力、冷媒的种类以及管道的长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为了确保冷媒铜管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一般建议选择具有一定壁厚和良好质量的铜管。
三、冷媒铜管在不同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1.风冷式空调:风冷式空调采用翅片管式冷凝器,常用的冷媒铜管规格有 9.53、7.94 和 7 等。
在风冷式空调中,冷媒铜管负责将冷媒从压缩机输送到冷凝器,将冷媒的热量散发到室外。
2.水冷式空调:水冷式空调采用水冷冷凝器,冷媒铜管的规格通常较大。
在水冷式空调中,冷媒铜管负责将冷媒从压缩机输送到水冷冷凝器,通过水冷却将冷媒的热量带走。
3.多联机空调:多联机空调系统中,冷媒铜管负责将冷媒从室外机输送到室内机。
多联机空调系统通常采用 R410a 或 R134a 冷媒,因此需要使用相应的冷媒铜管。
四、冷媒铜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冷媒种类的更新换代,冷媒铜管也在不断升级。
未来,冷媒铜管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
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
![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6a8e03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a.png)
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格力变频多联机铜管管径对照表人们都知道中央空调多联机系统,要严格根据其内外机及其每个分支的冷量来匹配冷媒管管径及分歧管的大小,但很多人在施工中却不在意思,根据经验来选配,以至于导致空调在运行中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故障,维修起来更是大费周折,得不偿失。
下面小编就给你介绍一下格力中央空调官方的配管径标准。
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管径对照表(独立模块)空调室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一250W/A Φ19.05Φ9.52GMV一300W/A Φ22.2Φ9.52GMV一350W/A Φ25.4Φ12.7GMV一400W/A Φ25.4Φ12.7GMV一450W/A Φ28.6Φ12.7GMV一504W/A Φ28.6Φ15.9GMV一560W/A Φ28.6Φ15.9GMV一615W/A Φ28.6Φ15.9GMV一785W/A Φ31.8Φ19.05GMV一900W/A Φ31.8Φ19.05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管径对照表(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224WM/B Φ19.05Φ9.52GMV-252WM/B Φ19.05Φ9.52GMV-280WM/B Φ22.2Φ9.52GMV-335WM/B Φ25.4Φ12.7GMV-400WM/B(B1) Φ25.4 Φ12.7GMV-450WM/B(B1) Φ28.6 Φ12.7GMV-504WM/B Φ28.6Φ15.9GMV-560WM/B Φ28.6Φ15.9GMV-615WM/B Φ28.6Φ15.9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管径对照表(组合模块)室外模块总额定容量(多模块) 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 GMV-680WM/B Φ28.6Φ15.9GMV-730WM/B Φ31.8Φ19.05GMV-785WM/B Φ31.8Φ19.05GMV-850WM/B Φ31.8Φ19.05GMV-900WM/B Φ31.8Φ19.05GMV-960WM/B Φ31.8Φ19.05GMV-10lOWM/B Φ38.1Φ19.05GMV-1065WM/B Φ38.1Φ19.05GMV-1130WM/B Φ38.1Φ19.05GMV-1180WM/B Φ38.1Φ19.05GMV-1235WM/B Φ38.1Φ19.05GMV-1300WM/B Φ38.1Φ19.05GMV-1350WM/B Φ38.1Φ19.05GMV-1410WM/B Φ41.3Φ19.05GMV-1460WM/B Φ41.3Φ19.05GMV-1515WM/B Φ41.3Φ19.05GMV-1580WM/B Φ41.3Φ19.05GMV-1630WM/B Φ41.3Φ19.05GMV-1685WM/B Φ41.3Φ19.05GMV-1750WM/B Φ41.3Φ19.05GMV-1800WM/B Φ41.3Φ19.05GMV-1854WM/B Φ41.3Φ19.05GMV-1908WM/B Φ44.5Φ22.2GMV-1962WM/B Φ44.5Φ22.2GMV-2016WM/B Φ44.5Φ22.2GMV-2072WM/B Φ44.5Φ22.2GMV-2128WM/B Φ44.5Φ22.2GMV-2184WM/B Φ44.5Φ22.2GMV-2240WM/B Φ44.5Φ22.2GMV-2295WM/B Φ44.5Φ22.2GMV-2350WM/B Φ44.5Φ22.2GMV-2405WM/B Φ44.5Φ22.2GMV-2460WM/B Φ44.5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最大距离≥90m时的管径对照表(独立模块)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一250W/A 无需加大管径无需加大管径GMV一300W/A 无需加大管径Φ12.7GMV一350W/A Φ28.6Φ15.9GMV一400W/A Φ31.8Φ15.9GMV一450W/A Φ31.8Φ15.9GMV一504W/A Φ31.8Φ19.05GMV一560W/A Φ31.8Φ19.05GMV一615W/A Φ31.8Φ19.05GMV一785W/A Φ38.1Φ22.2GMV一900W/A Φ38.1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最大距离≥90m时的管径对照表(基础模块)室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224WM/B 无需加大管径无需加大管径GMV-252WM/B 无需加大管径无需加大管径GMV-280WM/B 无需加大管径Φ12.7GMV-335WM/B Φ28.6Φ15.9GMV-400WM/B(B1) Φ28.7Φ15.9GMV-450WM/B(B1) Φ31.8 Φ15.9GMV-504WM/B Φ31.9 Φ19.05GMV-560WM/B Φ31.10 Φ19.05GMV-615WM/B Φ31.11 Φ19.05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最大距离≥90m时的管径对照表(组合模块)室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680WM/B Φ31.12 Φ19.05GMV-730WM/B Φ38.1Φ22.2GMV-785WM/B Φ38.1Φ22.2GMV-850WM/B Φ38.1Φ22.2GMV-900WM/B Φ38.1Φ22.2GMV-960WM/B Φ38.1Φ22.2GMV-1010WM/B Φ41.3Φ22.2GMV-1065WM/B Φ41.3Φ22.2GMV-1130WM/B Φ41.3Φ22.2GMV-1180WM/B Φ41.3Φ22.2GMV-1235WM/B Φ41.3Φ22.2GMV-1300WM/B Φ41.3Φ22.2GMV-1350WM/B Φ41.3Φ22.2GMV-1410WM/B Φ44.5Φ22.3GMV-1460WM/B Φ44.4Φ22.4GMV-1515WM/B Φ44.3Φ22.5GMV-1580WM/B Φ44.2Φ22.6GMV-1630WM/B Φ44.0Φ22.7GMV-1685WM/B Φ44.2Φ22.8GMV-1750WM/B Φ44.3Φ22.9GMV-1800WM/B Φ44.4Φ22.10GMV-1854WM/B Φ44.5Φ22.11GMV-1908WM/B Φ51.4Φ25.4GMV-1962WM/B Φ51.4Φ25.4GMV-2016WM/B Φ51.4Φ25.4GMV-2072WM/B Φ51.4Φ25.4GMV-2128WM/B Φ51.4Φ25.4GMV-2184WM/B Φ51.4Φ25.4GMV-2240WM/B Φ51.4Φ25.4GMV-2295WM/B Φ51.4Φ25.4GMV-2350WM/B Φ51.4Φ25.4GMV-2405WM/B Φ51.4Φ25.4GMV-2460WM/B Φ51.4Φ25.4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模块与室外机分歧管之间的管径对照表基础模块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224WM/B Φ19.05Φ9.52GMV-252WM/B Φ19.05Φ9.52GMV-280WM/B Φ22.2Φ9.52GMV-335WM/B Φ25.4Φ12.7GMV-400WM/B(B1) Φ25.4 Φ12.7GMV-450WM/B(B1) Φ28.6 Φ12.7GMV-504WM/B Φ28.6Φ15.9GMV-560WM/B Φ28.6Φ15.9GMV-615WM/B Φ28.6Φ15.9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模块分歧管间连接管径对照表上游模块额定总容量Q(KW) 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 22.4≥QΦ9.05Φ9.5228.0≥Q>22.4Φ22.2Φ9.5240.0≥Q>28.0Φ25.4Φ12.745.0≥Q>40.0Φ28.6Φ12.768.0≥Q>45.0Φ28.6Φ15.996.0≥Q>68.OΦ31.8Φ19.05Φ135.0≥Q>96.0Φ38.1Φ19.05Φ186.0≥Q>135.0Φ41.3Φ19.05Q>186.0 Φ44.5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内分歧管间的配管尺寸表下游室内机合计额定总容量x(kw) 气管配管管径(mm)液管配管管径(mm)X≤5.6Φ12.7Φ6.355.6<x≤14.2< td=""> Φ15.9Φ9.5214.2<x≤22.4< td=""> Φ19.05Φ9.5222.4<x≤28.o< td=""> Φ22.2Φ9.5228.O<x≤40.o< td=""> Φ25.4Φ12.740.0<x≤45.o< td=""> Φ28.6Φ12.745.O<x≤68.0< td=""> Φ28.6Φ15.968.0<x≤96.0< td=""> Φ31.8Φ19.0596.O<x≤135.0< td=""> Φ38.1Φ19.05135.0<x < td=""> Φ44.5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内分歧管至室内机间的配管尺寸室内机额定容量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 C≤2.8Φ9.52Φ6.352.8<c≤5.0< td=""> Φ12.7Φ6.355.0<c≤14.o< td=""> Φ15.9Φ9.5214.0<c≤16.0< td=""> Φ19.05Φ9.5216.O<c≤28.0< td=""> Φ22.2Φ9.52。
铜管规格及外径尺寸
![铜管规格及外径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d412e9a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c.png)
铜管规格及外径尺寸铜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安装工程、冷水卫生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金属管材,在建筑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铜管的承载能力强、耐腐蚀性能好,经过特殊的处理,还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使其得以更好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
由于铜管的特殊性质,它的规格分类和普通钢管的规格分类有所不同,具体而言,铜管的分类通常按照它的外径尺寸来进行划分,有3/8 1/2 3/4 1-1/4 1-1/2,2 2-1/2 3等尺寸;此外,也可以按照壁厚来划分,如有标准壁厚和重壁厚两种壁厚类型;其他类型的铜管,例如螺旋铜管、缩径接头铜管等也有相应的分类,其规格也需要适当调整。
而在选择铜管时,选择该管径的外径尺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选择的外径尺寸不宜过小,因为过小的外径尺寸会使管材表面结构凸起变形,影响管材的使用寿命;同时,外径尺寸也不宜过大,过大的外径尺寸会影响管道布置,并且会增加铜管体积,带来更多的成本。
总而言之,在选择铜管时,选择合适的外径尺寸至关重要。
一方面,根据使用需要确定采购品种,另一方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径尺寸。
仅仅依靠口腔传闻,很难找到适合的外径尺寸,必须根据某一特定地区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自身的需求,仔细挑选合适的外径尺寸,以保证铜管使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另外,在使用铜管时,应注意安装铜管的安全,一定要认真检查铜管外径尺寸,不符合标准的尺寸可能会导致安装时存在隐患,严重的还会影响到铜管的使用寿命,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在使用铜管时,应当重视外径尺寸,以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铜管规格分类有一定的特殊性,外径尺寸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选择铜管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径尺寸,以保证铜管的使用质量。
另外,在使用铜管时,也要认真检查其外径尺寸,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24d96c28312b3169a451a482.png)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一匹半的是6.35-12.7、
两匹的是9.52-12.7、/6.35-12.7
大于两匹的是9.52/12.7-15.88、
五匹是9.52/12.7-19.05
分转换: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转换
1英寸=25.4毫米=8分
所以1分=8/25.4=3.175毫米
空调铜管理论重量
不同管径的铜管其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精确计算公式:
(D1D2)*π*d*L*ρ*M/2,
其中:D1-铜管外径,D2-铜管内径,d-铜管壁厚,L-铜管长度,ρ-铜管密度,M-铜管单价,元/KG(Ton);
按以上公式计算很麻烦,而且工程报价不需要这么精确,一般报价都留有裕度。
不同管径铜管的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大致关系即经验数据列表如下,其中以1米长为单位:
12.7mm、¢9.52mm、¢9mm、¢7mm、¢6.35mm、¢5mm 等几种规格,其中¢9.52mm、¢7mm应用最为普遍;。
R410A系统铜管要求
![R410A系统铜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a43d8f94028915f804dc2b0.png)
R410a系统冷媒配管2.1 铜管及配件应有铜管厂家出具的合格证及复验报告。
2.2铜管除去表面缺陷后的实际壁厚应按照以下规定壁厚进行选取注: 1.对于R410A空调的配管口径为Φ19.05,配管类型可自行决定。
2.冷媒管应使用磷脱氧铜材。
3.O材为软铜管(退火盘管),1/2H为硬铜管(直管)。
4.R410A的最大使用压力为4.30MPa,冷媒管应该确保在最大使用压力下的安全性。
2.3铜管存放保存中的铜管是否已用端盖或胶带封口——此举可防止水分、垃圾、灰尘等异物进入配管2.4.1铜管焊接操作及焊点检查2.4.1.1硬钎焊的种类:①磷铜钎焊钎焊温度735—840℃,不要焊接溶剂(铜对铜);②银钎焊钎焊温度700—845℃,耐酸性好。
2.4.1.2 作业注意事项:①钎焊部位的清洁·磨光——去除连接部的金属原料。
(去除氧化膜)(无纺布,研磨布,砂纸)·脱脂——如有油污的话,用丙酮或酒精溶剂进行去油处理。
②确认管与接头的间隙是否合适,铜管与接头间隙为0.05~0.21mm。
③用惰性气体保护钎焊(氮气置换):钎焊时将氮气充入冷媒管保持0.5bar的压力(钎焊后应继续吹氮气直到铜管冷却方可。
)充氮焊接不良则会产生氧化膜,造成系统堵塞,损坏压缩机。
④钎焊:·加热:当表面呈红褐色的时候最佳,这时如果将钎焊接触一下间隙,就会被吸收进去。
·必须由母材(铜管)的温度来熔化焊材,而不是由火焰直接熔化。
·焊缝形成作业:铜管表面从暗红色向混暗红色变化。
焊缝越大钎焊接头强度越大。
⑤完工后检查以下内容:·焊缝部有无气孔和砂眼;有无明显的“钎料下垂”。
2.4.2. 冷媒配管设计范围2.4.3 管道穿越墙孔位置及保护2.4.3.1 穿越墙孔时,必须在管道外设保护套管2.4.3.2 垂直布设的管道,穿越楼板的孔中的保护套管,应与楼板底平、楼板面高出2CM以上。
2.4.3.3 管道和保护套管之间的空隙用不燃的柔性材料封堵。
空调水管管径选型计算表
![空调水管管径选型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c6bd11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9.png)
空调水管管径选型计算表
空调水管的管径选型通常涉及一些工程设计和流体力学计算,需要考虑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负荷、管道长度、流速、管道材料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一种可能的空调水管管径选型计算方法:
步骤 1:确定设计参数
制冷/制热负荷(单位:千瓦或BTU/h)。
管道长度(单位:米或英尺)。
预期的流速 (通常建议的范围在 1.5 到 3 米/秒之间)。
管道材料(例如铜管、PVC管等)。
步骤 2:计算水流量
利用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负荷和设计温差,计算所需的水流量(单位:升/小时或加仑/小时)。
步骤 3:根据水流量选择管径
通过水流量和预期的流速,选择适当的管径。
您可以使用管道流量计算公式、管道流速计算公式,或者借助在线管道计算工具来确定适当的管径。
管径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实际可用的标准管径,通常选择最接近且大于所计算出来的理论值的标准管径。
步骤 4:验证和调整
选择管径后,您需要验证所选管径是否满足预期的水流
量和流速要求。
在实际安装前,建议进行一些模拟测试或者使用实际的水流量计来验证您的选择。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是一个基本的流程概述。
在实际设计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管道的阻力、压力损失、环境条件等。
因此,在进行管径选型计算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以确保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82530898aeaad1f346933ff3.png)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一匹的冷媒管是6.35-9.52、
一匹半的是6.35-12.7、
两匹的是9.52-12.7、/6.35-12.7
大于两匹的是9.52/12.7-15.88、
五匹是9.52/12.7-19.05
分转换: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转换
1英寸=25.4毫米=8分
所以1分=8/25.4=3.175毫米
空调铜管理论重量
不同管径的铜管其xx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精确计算公式:(D1 D2)*π*d*L*ρ*M/2,
其中:D1-铜管外径,D2-铜管内径,d-铜管壁厚,L-铜管xx,ρ-铜管密度,M-铜管单价,元/KG(Ton);
按以上公式计算很麻烦,而且工程报价不需要这么精确,一般报价都留有裕度。
不同管径铜管的xx与重量之间的大致关系即经验数据列表如下,其中以1米长为单位:
目前国内的内螺纹管管径主要有:¢12.7mm、¢9.52mm、¢9mm、¢7mm、¢6.35mm、¢5mm等几种规格,其中¢9.52mm、¢7mm应用最为普遍;。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表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表](https://img.taocdn.com/s3/m/4387ef6ea300a6c30d229f67.png)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表
规格:
Ф28.6*1.3
Ф16*1
Ф19*1
Ф22*1.2
Ф28.6*1.3
Ф25*1.2
Ф25.4*1.2
Ф28*1.3*4M
Ф28.6*1.2
Ф32*1.5
Ф35*1.5
Ф38*1.5
Ф42*1.5*4M
Ф45*1.5
Ф50*2
Ф55*2
R410a冷媒用0.75厚度,19.05一般就是0.75或0.8mm,空调铜管必须能承受一定的压力,空调铜管厚度是0.8mm的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
常用于制冷设备中。
空调制冷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
扩展资料:
1、空调铜管按类型分有两种:内螺纹铜管和光面铜管,蒸发器和冷凝器一般为内螺纹铜管。
2、空调铜管用的是紫铜,紫铜又名红铜就是铜单质,因其颜色为紫红色而得名。
各种性质见铜,紫铜是工业纯铜,其熔点为1083℃,无同素异构转变,相对密度为8.9,为镁的五倍。
3、空调铜管在冷热水系统铜管中独占熬头,是最佳的连接管道,铜管耐火且耐热,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形状和强度,不会有老化现象。
参考资料:《空调器主要部件设计指导书》铜配管第二章,第四节。
冷媒铜管规格
![冷媒铜管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ac4a88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3.png)
冷媒铜管规格摘要:1.冷媒铜管的概念与分类2.冷媒铜管的规格与选择3.冷媒铜管在不同空调系统中的应用4.冷媒铜管的安装与维护5.冷媒铜管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冷媒铜管的概念与分类冷媒铜管是指在空调制冷系统中,用于输送冷媒(制冷剂)的铜管。
根据冷媒的类型,冷媒铜管可以分为R22 冷媒铜管、R410a 冷媒铜管和R134a 冷媒铜管等。
冷媒铜管在空调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负责将冷媒从压缩机输送到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二、冷媒铜管的规格与选择冷媒铜管的规格主要由管径、壁厚和长度等参数组成。
在选择冷媒铜管时,需要根据空调系统的设计压力、工作温度和制冷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管径较大的冷媒铜管具有较高的流量和输送能力,适用于大型空调系统;而管径较小的冷媒铜管则适用于小型空调系统。
此外,壁厚和长度也会影响冷媒铜管的性能和安装方便性。
三、冷媒铜管在不同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冷媒铜管广泛应用于各种空调系统中,如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和汽车空调等。
在家用空调中,冷媒铜管通常连接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冷却或加热。
在中央空调中,冷媒铜管负责将冷媒从空调机组输送到各个室内末端设备,以实现集中制冷或制热。
在汽车空调中,冷媒铜管则连接汽车空调压缩机和蒸发器,以实现汽车内部的制冷效果。
四、冷媒铜管的安装与维护冷媒铜管的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步骤,以确保空调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铜管的清洁、管口的密封和焊接的质量等。
此外,冷媒铜管的维护也是关键,需要定期检查铜管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是否有泄漏现象等,并及时进行处理。
五、冷媒铜管的发展趋势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冷媒铜管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未来,冷媒铜管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
1编制目的:
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
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
3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
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
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
第3种:用
5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 +α (㎜)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
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 +α (㎜)
=(×)/(2×33+×)+0
=0.9558mm
取整,t=。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
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以为设计压力,φ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 +α (㎜)
=(×)/(2×33+×)+0
=0.8355mm
取整t=,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mm内,如果t取,就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不必考虑壁厚偏差了。
②R410A
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410A制冷系统高压侧最高压力设计为,则其壁厚计算为:
壁厚t= [(P×OD)/(2σa + ] +α (㎜)
=(×)/(2×33+×)+0
=1.14mm
进行取整t=,此壁厚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V级偏差也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该管组不需要折弯,选择壁厚为的O形管,相比选择壁厚为的H/2型管,成本增加了20%,这样设计是不合算的。
而根据附表2可以知道采用H/2(TP2Y)铜管,壁厚为时,其耐压可达到,完成符合设计压力的要求,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壁厚为的H/2(TP2Y)铜管。
也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2(TP2Y)铜管承受的压力时,需要的壁厚是t=。
所以选择壁厚为的H/2(TP2Y)铜管是完全符合的设计压力要求的,只可惜H/2(TP2Y)型铜管都不能折弯。
通过此例,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一些空调厂家关于R410A多联机的技术资料里面,为何在配管选择表中会有“φ的铜管若为盘管时壁厚应选择(直管壁厚选择
)”了。
实际应用中,在T1工况下,R410A变频系统全年运行时的高压压力绝大部分时间在以下。
以为计算依据,则其壁厚t=,但只能允许正偏差,这时应该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壁厚偏差要求。
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因素,设计时最好还是以极限压力作为计算依据。
6一般冷媒配管用铜管的选择参数及允许值:
6-1 附表1:O以及OL材料(TP2M型,工程上也称盘管)
注:标准外径φ㎜以下的铜管与第1种、第2种设计压力共用,φ㎜以及φ的铜管与第1种设计压力共用。
6-2 附表2:1/2H或者H材(TP2Y型,工程上也称直管)
备注1.所谓的标准外径的许容差、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横断面测得的最大管径和最小管径的平均值同标准外径之间的差的允许范围(界限)。
2.真圆度的许容差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断面测得的长径和短径的差。
3.表格以外的铜管、按照JIS H 3300的特殊级。
4.标准外径小于φ㎜的铜管与第1种设计压力以及第2种设计压力共用,φ以及φ㎜的铜管与1种设计压力共用。
6-3:设计雷区及问题警示
序号类别雷区解决措施问题警示。